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5篇)

时间:2019-05-15 10:0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

第一篇: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导学案)2011、09、01

编写:高一语文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掌握象征手法的特点

2、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

情。

3、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情怀,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

趣。

【学法指导】

1、预习导学、合作探究相结合。

2、课内检测、课外拓展相结合。

3、触类旁通、课后反思相结合。

【预习导学】

一、《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

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

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

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

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

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

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

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

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

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

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

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

派诗人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

1.字音

青荇()笙箫()长篙()漫溯()斑

斓()

2.辨析字形并注音

偻()漪()溯()篙()

偻()绮()朔()蒿()

峦()畔()斓()诅()挛()衅()谰()沮()3.词语释义

艳影:

青荇:

招摇:

斑斓: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到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水利发展的目标是:2003年至2005年,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北京水利现代化;2003年至2006年,用4年时间基

本完成北京三环水系改造;2003年至2007年,用5年时间使城市河湖水

质基本还清,实现“三环碧水绕京城”。

B.“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启动修宪工作,并对宪法修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整个修宪过程中要“切实加强

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严格依法办事。”

C.他伸出右手说:“认识你很高兴。”我也很大方地伸出手:“我也同样。”

接着他问我叫什么名字?从什么地方来?什么时候到北京的?在什么学校

读书等等问题。

D.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

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今天,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为27名“换肾人”进行讲座,帮肾友了解

有关的知识。

C、1977年,由卢卡斯导演,卢卡斯制片公司出品的《星球大战》是利用

高科技手段拍摄的杰出科学幻想影片。

D、蔡元培在《管子》、《墨子》等上面,还亲自用朱笔、墨笔或用蝇头小

楷注批得密密麻麻。

三、整体感知

1.在诗歌《再别康桥》中,作者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

恋?

2.《再别康桥》最后一节,诗人说“悄悄的我走了”,为什么要“悄悄的”?

【合作探究】

徐志摩是我国诗坛上一位多情诗人,虽英年早逝,但留下了大量的诗

作,《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课堂达标】

1. 阅读《再别康桥》第2~6节,回答问题。

(1)选文可划分两层,第一层是___________,第二层是_______________。

(2)诗中内容可看出,诗人寻不着梦而流露出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

(3)“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梦”是指________(当时、昔日)的梦。

2.阅读臧克家的诗《老马》,完成作业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

(1)对诗句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沉重欺压,有“扬起来”狠狠抽下的意思。

D.“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2)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30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势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去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D.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的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守,平淡中见深远。

【举一反三】

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伞”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幕暮时节小雨霏霏

情景二:盛夏时节烈日当空路上行人伞

2.请以“创造”或以“爱心”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必须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方法,字数在80个左右。

【一课一得】

【美文选读】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评析: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第二篇:雨巷导学案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雨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的分析,能说出意象“雨巷、丁香”的含义。

2、能感受诗歌意象和意境美,学习诗歌所用的象征、反复手法。

3、朗读背诵诗词,能整体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品味诗词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暮春的江南,悠长寂寥的雨巷,下着蒙蒙细雨,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默默的彳亍着„„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中,今天我们就随戴望舒一起走进这《雨巷》。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原名戴梦鸥,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因受中国古典诗歌中婉约派与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早期作品感伤气氛较重,意象朦胧含蓄,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1928年,《雨巷》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叶圣陶赞许戴望舒“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2、现代诗派

该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

3、时代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1927年夏天,当时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在历史上是一个政治风云激荡的异常黑暗的时期。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进步青年一下子坠入了黑暗的深渊中,他们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里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即是这个时期进步青年心境的反映。

三、自主预习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标出押韵的字。

2、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

寂寥(liáo)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惆怅(chóu)(chàng)颓圮(tuí)(pǐ)

3、朗诵诗歌,划分层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要点: 一(1)“我”希望遇见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二(2-6)“我”遇见丁香姑娘。

三(7)“我”希望再次遇见丁香姑娘。

4、你能找出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几个意象吗? 要点:油纸伞、丁香、丁香姑娘、雨巷、篱墙

四、合作探究

1、朗读诗歌,概括诗中雨巷和丁香的特点,并分析这两个意象的含义。要点:(1)雨巷:悠长、寂寥、阴沉、潮湿。雨巷象征着黑暗的社会现实。

(2)丁香:高洁、美丽、忧愁。丁香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2、诗人笔下的丁香姑娘具有怎样的特点,象征着什么? 要点:(1)特点:美丽、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凄婉、迷茫、走近又离开。

(2)丁香姑娘是美好理想的象征,但这种理想是迷茫的、难以实现的。

3、“我”对丁香姑娘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如何理解“我”的形象? 要点:(1)追求、向往。

(2)“我”是在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中孤独、迷茫,但又对美好理想充满希望与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4、现在你能归纳出《雨巷》主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吗? 要点:(1)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感情。诗中那狭窄阴暗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满怀期待的情感,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巧妙运用重叠、反复手法。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成“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五、拓展运用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雨巷是一首政治诗,有人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还有说它是一首哲理诗,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要点:可以理解为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也可以理解为象征诗人朦胧、飘渺的理想和追求的抒情诗,也可以理解为表现了诗人在那个特定时代苦闷、彷徨、不知所措的心境。

六、课后反思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篇:雨巷导学案

撰写人:李宗琴

审核人: 必修一

第一单元《雨巷》导学案

【预习案】 【学习目标】 朗诵诗歌,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体会运用不同词语所表达出的作者的不同情感。2 掌握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领悟诗歌所创设的意境。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体验作者所创设的诗意画面,试学新诗的鉴赏方法。4 整体把握作者的诗歌风格。【学习重点、难点】 1 重点: 2 难点:

【学习方法】诵读

自主 合作 探究 【知识链接】 一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被称为“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赴法国留学,1935年回国,由用户思想激进1941年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代表作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他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在诗歌的内容上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二 诗歌时代背景及相关资料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

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预习自测】

一 试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语速,读出节奏等。二 字音字形

寂 liáo()

彳 亍()

páng huáng()

颓圮()

惆怅()

qī()婉

三 字义

彳亍:

颓圮: 彷徨:

太息: 四 背诵诗歌 【探究案】 一 诗文初感觉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遗风,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雨巷》为其成名作,叶圣陶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同时戴望舒也获得了________的称号。2 读完这首诗你感受和体验到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诗歌中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这种凄婉、忧伤的基调的? 诗歌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我”的形象和一个怎样的“丁香的姑娘”的形象?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感受一下作者在诗文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雨巷图景?诗歌中的意象都很美,请找出诗歌中都写到了哪些意象?

二 理解词语的象征义 1 雨巷: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身旁飘过 颓圮的篱墙 散了 消散了

三 诗文再感觉

1在描写“丁香姑娘”这一意象时,诗人为什么把她比喻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 结合古诗词,感受古人对“丁香”的情结,感受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赋予了“丁香一样的姑娘”怎样的象征意义?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身世以及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以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训练案】

一 课内检测(C层)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撑(zhǎng)着

彷(páng)徨

凄(qī)清

巷(xiàng)道 B.彳亍(chì chù)

凄婉(wǎn)

颓圮(pǐ)

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sì)的 泥(nì)古 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4.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二 课外链接

寻梦者(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1 诗歌的最后一节,一,二两句有何表达效果?(C层)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2 《寻梦者》是诗人内心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诗人借助“寻梦”告诉我 们怎样的道理?(B层)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3 戴望舒写诗注重意象的叠加、具象的直观和抽象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的暗示(联合)的融合。请结合诗句谈谈诗人在意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的选用方面有那些特点。(C层)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三 高考链接(C层)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上太行(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上。(此诗作于作者巡抚西山、视察太行时)

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

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四 语言表达

请运用“假如„„那么„„”的句式,在续写两个句子。

在书中,假如你和徐志摩在康桥上徜徉,那么你将采摘到康桥下自由的水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第四篇:《雨巷》导学案

《雨巷》导学案

设计:刘雪莲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

2.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3.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预习导学】

一、背景知识 1.现代诗派简介

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派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核心是象征主义。2.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词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在他的诗作中经常看到两种抒情形象:一是苦闷的孤独者,一是飘忽愁怨的少女。而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正是《雨巷》。3.作品时代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

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二、基础知识积累

1. 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支撑()彷徨()()寂寥()惆怅()()......颓圮()()彳亍()()....2. 词语辨析

彷徨:

彳亍:

三、整体感受

听配乐诗朗诵《雨巷》,用心去体会《雨巷》创设的意境,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听完后,稍候片刻,留给自己思考回味的时间,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讨论)明确:

2、《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讨论)明确:

五、课外名诗欣赏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闱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预言

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来,停下你长途的奔波,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火光将落叶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文,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样交缠着,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等我和你同行,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你可以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之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第五篇:《雨巷》导学案

《雨巷》导学案

教学时间:2011年9月14日下午第二节课 教学地点:高一(3)班 执教教师:周亮

教学目标设计:

1、指导朗读,感受《雨巷》的音乐美,体会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和现代诗歌中的意象。

3、理解本诗抒发的思想情感及象征手法的运用,提高鉴赏能力。

4、背诵《雨巷》。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诵读诗歌,把握诗的结构,感受意象,体会意境美;难点在于理解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教法设计:

先学后教,指导诵读,引导赏析,启发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雨巷》预习学案

一、阅读单元介绍,了解现代新诗的基本特点和学习要求。

二、查找资料,了解戴望舒及《雨巷》的创作情况。

三、反复朗读《雨巷》,注意诗句的节奏,体会本诗的音乐性。

四、在朗读中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是一首什么诗?诗的首尾两节有什么特点?

2、请找出诗的第3至第6节中表明丁香姑娘走动过程的词语。

彳亍 走近飘过 消散

3、丁香姑娘给人怎样的印象?诗人借丁香姑娘想要表达什么?结合课后练习二思考。

六、提前背诵本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要点:

指导朗读,感知诗意,赏析意象,理解象征

一、导语设计

我国古代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从《诗经》算起已有二三千年历史了,而我国的现代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至今不到百年,时间虽然短,却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第二课我们就要学习两首现代新诗: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本节课先来学习第一首。(板书课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及本诗创作情况

先由学生根据预习介绍,教师再作补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三、听本诗的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诗的情调、意境,齐读本诗

放录音,学生静听,听完后教师简述诗的内容并提问:

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小巷中小行,希望遇上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她走来了,和我擦肩而过,最后消失了。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谈一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归纳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诗、抒情诗。情调是低沉的、伤感的,充满着愁绪和无奈。这首诗也是富有美感的。不是只有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有时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丰富的。

这也是一首含蓄朦胧的诗。在那样一个细雨蒙蒙、悠长寂寥的小巷,“我”和自己希望遇见的丁香姑娘擦肩而过,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究竟该怎么理解呢?

2、了解本诗的结构,简括内容。

学生结合预习第五项第1、2小题回答、交流。教师小结。

本诗结构清晰明确,首尾呼应,各为一部分,中间五节为第二部分。内容也不复杂,“我”希望遇见,“我”遇见了,“我”希望再次遇见丁香姑娘。

3、全班齐声朗读,要求语调舒缓悠长。

四、赏析诗中的主要意象,理解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1、在这首诗中,有三个主要意象值得我们去品味,是哪三个?

油纸伞、雨巷、丁香

2、怎样品味这三个意象呢?

油纸伞。这件雨具与“我”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也与丁香姑娘的形象结合在一起,给3.修辞的运用。“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比喻、排比,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美丽高洁,又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

七、朗读全诗,当堂背诵。人以想象的空间。油纸伞本身有古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在雨巷中,“我”还有丁香姑娘各自撑伞独行,擦肩而过,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了特别的效果。

雨巷。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青石板的路面,两旁人家的墙壁,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人物在雨巷中活动,人物的情感与寂寥的雨巷融合在一起。

丁香。整首诗朦胧意境还来源于“丁香”,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如“丁香空结雨中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3、我希望遇见一个丁香姑娘,她出现了,走近了,和我擦肩而过,最后消失不见了。丁香姑娘是实写还是虚写?

学生思考发表看法,教师总结。

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一般认为丁香姑娘是有象征意义的。怎么理解呢?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六、本诗的音乐性

1、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本诗总体节奏舒缓悠扬,指导学生快速划分诗句的节奏。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行首,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语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

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主要意象:油纸伞 雨巷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诗的音乐特点

教学反思:

丁香

下载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雨巷》《再别康桥》教案

    雨巷 教学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义诗歌,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意境,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3、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学会从深层次体味感情。 教......

    《雨巷》教案暨导学案

    《雨巷》教案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的音乐性、韵律感,能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2、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3、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4、通......

    《雨巷》导学案及训练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李密《陈情表》 编号:gswhywbx1----002 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1 《雨巷》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李小玉 审核人:马艳东......

    雨巷 导学案附答案

    《雨巷》 学习目标 1、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创作及新诗的相关知识。 2.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 1、能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迷惘感伤而又期待的情怀。 过程......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备教策略 孙慕佳 ☆ 学情分析策略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高一普通班,学生们普遍的阅读面很窄,对新诗了解极少,学习《再别康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初涉现代诗......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

    雨巷 再别康桥 诗两首

    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体诗; 2.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 3.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知识积累 文化常识 1.现代诗派:30年代,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

    雨巷学案

    《雨巷》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品味诗歌,了解作者情感。 2、通过赏析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知人论世】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上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