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学科振兴计划
中学2014年春语文学科振兴计划(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抓好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加大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力度,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合作语文课堂的研究,形成合作语文课堂基本模式,广泛开展语文活动,注重课堂落实,实现学科振兴。
二、具体措施
1、大力宣传语文学科的作用,强调语文学科不可动摇的地位。语文是工具学科,是汉民族的母语。所有语文老师有责任向各级领导、所有学生和家长宣讲语文的作用,引起社会重视。
2、全面开展语文活动,浓化语文学习氛围。本学期要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读书活动,开放学校图书室,每学期每位学生至少读一本名著;继续开展“鹿鸣”文学社活动,一学年出一期《鹿鸣》校刊;尝试开展汉字听写、书法比赛等活动。
3、在语文教师中大兴学习之风,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组织老师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究中考说明和中考试卷,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水平。
4、认真组织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注重活动实效。每次教研活动要准备充分,做到有目标、有主题、有记录、有收获。在每次教研活动
中,全体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落实教研活动就是校本培训的思想。
5、各年级备课组长要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全面提高业务水平,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进入全市前十名的学校目标。
6、语文学习功夫要花在平时。要求每位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写字、交流、写作等语文习惯。要求每位语文老师坚持布置周记和练字。周记每篇不少于500字;练字一般要求书写正楷字,少数基础强的学生可以书写规范的行楷。
7、语文学习要注重积沙成塔式的积累。语文老师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认真做好语文笔记,做好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
8、加强作文教学,分年级确定作文教学重点和目标。每周必须至少上一节作文指导课,每学期至少进行6次课堂作文训练
9、语文课堂要少讲多练,强化学生参与训练。分备课组精心编写导学案,每份导学案的习题篇幅不得少于50%。特别要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的课外阅读训练。
10、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3年8月30日
附:语文活动安排
第二篇:语文学科计划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二班
学校:
姓名: 2018年3月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引言:
一、指导思想
1、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务必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想要看重探求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2、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进步每个学生的语文修养。
3、注重过程,终结评价与组成评价相联合,扶植终身学习的愿瞧和科学探求的精神。
4、重视阅读指导,做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瞧,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95%,80%的学生分析测试达到优良程度。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分析使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要领。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还需老师加强领导。个别学生学习盲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习作和课外阅读,很困惑,如何缩短两极差距,这是我这学期的难点。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作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习”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习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提高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要领。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2、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习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指示学生学习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习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学习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注重语言积累;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第六单元: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通方式的改变,领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始学会使用信息,写简略的钻研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领会作家描绘人物的要领,并在习作中学习使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捉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增长见识;二是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要领;三是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四是要从实践起程,凭据各自条件,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体验。
六、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安排识字200个,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概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碰到不熟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涉猎,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义,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辞书的情况下,不防碍阅读。本册安排写字150个,都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二)阅读教学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但要做到正确、流利,并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条理,要经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全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掌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改变的基础上,凭个别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既要提高理解程度,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富裕的默读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要领,指导学生凭要求认真读书,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经过课后的训练题,指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要领。在课文中发现言语表达的特点。在“交换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的东西。
3、要凭借课文的差别特点,设想和接纳灵便多样的教学过程与要领计谋。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际的欲望。要创造特定的情境。创造情境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造要实在,体现学生实践交际的需求,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地、针对不同的东西,使用不同的手法,接纳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造还要注重兴趣,要用脍炙人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三是要创造多个情境,在逐步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相对简略,到交际得相对深入的熟练过程。要体现双向互动。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示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正在鼓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端宜“放”,使学生感慨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挑选最妥帖的内容来写。至于写怎样的标题,在打开思绪、挑选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浸透,在写作中、在交换底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过乎习作手法能否明确,内容能否具体,顺序能否明确,选词用语能否合适,能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习作讲评重正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归纳综合全班这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逼真地了解理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加强平常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求,是倾吐、表达的需求。要鼓励学生表达本人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办事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分析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法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改变,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奇异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差别;另一方面经过本人搜集材料、察看访问、亲身做。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正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碰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要领: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材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组成观点; 第四步:按照样本,撰写报告。
七、后进生转化和优秀生提高措施
1、每天坚持默写2个句子。
2、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美观。加强教师的范写,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字圈出来及时表扬并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书写带来的快乐。
3、学生学习生字时通过找同音字、形近字并扩词的方法区分同音字、形近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师的范读、比赛读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八、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使学生能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2、指导学生抓住特点、细节等把内容写具体。在作文讲评时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通过自改、互改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及他人的作文。
3、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别人的发言时能够抓住要点。
九、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课时 第1周~第3周 第一组
走进西部
12课时 第3周~第4周 第二组
永远的童年
13课时 第5周~第6周 第三组
语言的艺术
10课时 第7周~第10周 第四组
他们让我感动
12课时 第11周~第13周 第五组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13课时 第14周~第15周 第六组
走进信息世界
14课时 第16周~第17周 第七组
作家笔下的人
10课时 第18周~第19周 第八组
异域风情
10课时 机动
选读课文
8课时
第三篇:语文学科德育计划
语文学科德育计划
学生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关键。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做到“文道合一”,实在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机的结合,巧妙地渗透。
一、在审题、介绍时代背景中渗透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每授一课,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介绍时代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在欣赏插图,领悟图意中渗透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在分析讲解课文时渗透
文以载道,课文是思想内容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中如能把二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能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境界。
四、在作业批改中渗透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容极其丰富,有着广阔的天地,面对一群尚且待塑的少年儿童,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学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勇于探索,重视文道结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为一炉,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四篇:语文学科教研组计划
语文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语文教研工作要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教学质量为目标,扎实开展系列研究,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二、工作目标
1、建设学习型语文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语文学科教师。
2、狠抓课堂教学,保证语文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
3、立足于理论学习,深化校本教研工作,摸索教、学、研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三、具体措施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1)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研组长制订好本年级本学科学期每月、每周教研活动计划,计划中应包含有语文学科教研总计划中的内容,强调措施的制定与落实。科组内各人制定好本人的教学月计划,要针对本班实际提
出相关目标、内容与措施。所有计划上传到指定文件夹待检。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准确解读教材的能力。①认真组织集体备课,保
证备课时间,保证出席人数,做好备课记录;②加大研究力度,每次的集
体备课要用一篇课文进行具体的研究:针对这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到位的分析,合理定位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突破、作业的设计都要作为集体备课讨论的内容。③每次备课活动要确定一个主讲人,要向老师推荐教学的相关资料,提出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其他教师补充。
④备课教师活动后及时上交相关材料,制作好课件。
(3)从“问题”入手,每科组确定一个攻关主题,建立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培训、教研、科研组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课题的科研格局,9月份下旬完成申报。
(4)研究课安排:骨干教师以连环跟进式上好研究课,并作为全校研究课在学
校交流,争取拍成录像课。具体人员及时间安排: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其他的教师本学期内至少在年级内上一节研究课,在科组计
划内反映上课时间及课题。
(5)9月份参加自治区“校本教研”成果评比活动;
2、开展理论学习,具体要求:在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至少精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周至少精读一篇与自己任教学科相关的专业文章,写好相关的学习笔记与读书心得。教导处每月要做好教师阅读的检查交流工作,及时表彰优秀。
3、以“教师基本功提高年”为契机,狠抓教师教学基本功发提高。重点提高教师五种基
本能力:“读”、“写”、“讲”、“反思”、“应用信息技术”。此外还要继续用好各科组的教师基本功展示台,训练及展示教师的简笔画及粉笔字;继续开展教师钢笔字练习训练及古诗词背诵积累训练。教导处要根据市教研室的安排及我校的具体情况。做好我校教师基本功训练及展示计划,及时展出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成果。
(1)读:以朗读课文为主。
(2)写:每周练习写一版钢笔字,每周交由落级领导检查。
(3)讲:以所给情境作即兴演讲。
(4)反思:每月一篇精品反思以电子文档提交到相关文件夹。每月由落级领导
检查,评选。
(5)信息技术:
4、继续开展“读经典文章,写规范汉字,讲标准普通话”活动,课题组做好专题活动计划。
5、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①组织兴趣队活动:
朗诵兴趣小组:由四年级肖蓉老师负责。
小记者团:由莫桂杏老师负责。
经典诵读:由二年级陈青燕老师负责。
写字兴趣组:由覃尚文副主任负责,于“六一”儿童节中有优秀作品展出。
②继续重视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本学期,中午
起床后用3分钟练字,人人设有练字本,每周在班上交流展示。我们将分年级举行写字比赛,并结合月工作检查中的学生作业,调研各班的写字质量,期末评选“写字优秀班”。
③推行“好书伴我行”活动,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倡导“书香校园”的文化建设;上好每周的阅读课,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指导与检查,切实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确保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分年级进行古诗背诵比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推进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各科组定出的阅读指导计划,针对本年级的特点,要有本年级的特色,并有成果在学校展出。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学科计划
语文学科计划
三年级学生基本能自己解决生字词,但理解文本的能力仍需提高,需要老师的引导以及指正,方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学生不抗拒语文学习,喜欢文字的兴趣并且提高语文文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练习复述课文。
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34人,学生他们喜欢语文,上课积极认真,课外阅读兴致很高,字也写得不错。但亦有个别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上课不自觉,作业潦草,掌握知识与别人距离较大,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措施(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符合要求写字格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五)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四、授课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1)葡萄叶的梦、吹泡泡
(2)蜗牛、父亲、树林和鸟、百花园一(3)山雀、蜗牛
(4)寓言两则、好伙伴、百花园二(5)电脑棋手、走马灯的奥秘(6)国庆放假
(7)孩子考科学家、空气在哪里、百花园三(8)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
(9)锡林郭勒大草原、赵州桥、百花四(10)七颗钻石平分生命
(11)倾斜的伞、一颗小豌豆、百花园五(12)群众也在淋雨、珍贵的教科书(13)神童的秘诀、说话算数、百花园六(14)古诗两首,父亲、树林和鸟(15)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南极,一片净土(16)百花园
七、炎帝创市、年的来历(17)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闹海(18)百花园
八、复习(19)期末复习(20)期末复习(21)期末复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