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课改考察有感
湖北省新课改考察有感
xxx校xxx
2013年秋季,西华县将全面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了借鉴先期进入区域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加快我县的“课改年”建设的步伐,2013年9月,在县教体局和进修校的组织下,唐局长亲自带队,西华县教育考察团带着对新课改的诸多的疑问到湖北省进行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考察组此行的目的和任务是,实地考察湖北省襄樊市区域课程改革的规划设计与实施运作,了解新课程改革给管理和教研机构、学校教育和教学带来的变化,学习他们的实际做法和经验,在借鉴中深入思考,以期推动我县新课程改革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考察期间,我们分别听取了樊城区教体局、前进小学、三十一中、武汉市鲁巷小学、武汉市洪山高中等教研机构、学校领导所做的课程改革专题报告,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座谈。在教师报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对这些教研机构、一线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此次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行程匆匆,但感触颇多,既学习到了他们的成功经验,解决了许多困惑,也了解了他们所走过的弯路,这对我县新课改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无疑是有好处的。现将考察的感受汇报如下:
一、发现与收获
通过考察我发现,虽然这些学校各有其不同的办学特色,在新课程实施中也有不同的具体做法,各校的办学条件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大体相似。特别是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些学校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超前的办学理念、浓厚的校园文化和雯然的课改成绩
1、学校管理精细化
我们所参观的几所学校,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显示出学校管理的精细化,通过校园内宣传橱窗,呈现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细致入微,学校各部门工作的组织有效;通过每个班级教室的既规范又独具特色的布置和每所学校的干净整洁,呈现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有效性;通过地尽其用,巧妙布局和无处不在的校园警句,呈现出每所学校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厚重的文化沉淀;通过每个教师课间埋首办公、无暇闲聊折射出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和学校的管理到位;通过这几所学校的专业讲座,可见他们的管理者,不仅是管理高手,也是教学能手,同时又是课改专家。
2、教学常规制度化
我们所参观的各个学校都有一套详细而规范,一贯执行且行之有效的落实教学常规的管理制度。虽然各校对常规管理的要求不同,但都制定了完善的制度,有着严密的管理措施,严格的奖惩细则,严肃的纪律要求。这些常规制度的建立,不仅保障了教学管理的实效,也促进了新课改的有效推进。
3、课改成效明朗化
这几所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全程推进,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不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而且真正做到了师生与新课程的推进同步成长,这些学校都非常明朗化地产生了很多课改成果,事实证明,新课改并没有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三十一中连续五年获樊城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前进小学获樊城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它从一所招收务工子弟的小学发展成为一所全国课改示范性学校,成为樊城区十大“课
改试点名校”,这都是得益于扎扎实实的推进课改。
4、从校园文化看他们的办学理念
漫步这几个学校的校园,校园文化随处可见,大到门口铭刻着校名的巨石,小到长廊里每一块突出的屋檐、走廊、楼梯的墙壁,教室的每个角落,到处都有鲜活的文字,他们或是名人名言,或是课改标语,或是校长、教师寄语,让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知识的洗礼,心灵的净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散布在教室里、走廊上,墙壁上的体现了他们办学理念的文句。有力地衬托了校园里浓浓的学术氛围,我想这对课改的推进、学生的思想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作用。
5、解读“三究四学”教学模式:
考察学习的几天,特别在前进小学,感触最深的是他们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生当成了活生生的人,把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了。下面我就“三究四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谈谈我的理解。
三究”:个体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探究、启发引导探究;主要指的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理念,“四学”:导学、自学、互学、评学;主要指的是课堂环节。
他们的课堂模式主要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探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总目标是: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现,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充分凸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尽最大可能去亲历新知的发生、发展与应用的过程,让其自主获取知识。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发现新知的思维习惯和水平,提高自学
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基。简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二)“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范式
导学—1-2分钟
自学—10分钟
互学—28分钟,分解为:对学、群学—8分钟,小展示、大展示—20分钟 评学—5分钟,整理学案、达标测试
二、我校新课改存在问题
新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对于教育管理方式、师资力量的建设、教材内容的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评价体系的制定都提出了新的、全方位的挑战。我校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观念的转变任重道远。一是社会各界还没有形成基本共识。二是部分教师跟不上改革步伐,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在中考的唯一权威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教师特有的教学风格。在课改大的趋势下,参加新课程培训后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相应的变化,但传统的教学行为根深蒂固,一些学校教师尤其中老年教师转变观念并不容易。
2.缺乏持续的专业引领与指导。由于新课改刚刚起步,进入课改的教师需要经常性的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但各级的培训多停留于理论层面,缺少实际的操作指导。
3.教师压力普遍增大。一是从课程内容看,新课改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把要求和内容降下来,特别是理科类课程。二是教师在校时间忙于备课和上课,没有时间保障他们进行提升式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三是新课
改的实施,使教师的心理压力也在日益加大。来自于学生成绩的快速提高和家长的升学渴望,有时会使他们处于矛盾和困惑之中。
4、在四学期三轮赛课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如少数老师仍有顾虑,部分老师对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制定还不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有少数老师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部分老师还不能真正把握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学困生,对学生的指导、激励、点评还不到位,学生的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体地位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也为我们以后的课改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三、对我县课改年推行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营造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我县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和意义。要争取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认真听取家长和社会对课改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探索建立家庭、社会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形成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全社会支持的良好课改氛围。
2.加强培训,切实抓好新课改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对教研员和校长的培训。二是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为原则的教师全员课改培训。三是着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研指导和专家咨询队伍。
3.整合资源,积极解决经费短缺问题
一是争取上级的领导和支持,加强对课改工作的指导,加大对课改经费的投入,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配置、多媒体教室建设、实验、仪器图书装备等所需经费,为课改提供师资和硬件保证。
二是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根据新课程的需要对已有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特别是加强最能体现课程改革特点的电教教室、多媒体教学场所的建设,同时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
4、加强我县校际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建立课改合作互助制度,在教师、学校等资源的共享以及备课、评课、质量分析、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等具体工作开展中,进行深层次合作。
新课改对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同时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新课改,要求我们要理性思考,谨慎行事,科学安排,还需要所有人一份“卧薪尝胆”的耐心、一份“百折不挠”的痴情,一份“还看今朝”的豪迈,我们相信我相信,在县教体局的指导下,经过全县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完成我县新课改的重任,开创西华教育的新局面!
2014年9月
第二篇:湖北省课改平台操作指南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高中课改网络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系统操作指南
★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操作流程
1、老师进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完善个人信息(任教学科和班级)设置综合实践教师身份。
2、教师以自己帐号及密码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课题布置,设置组员组长,启动课题。
3、学生小组长进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开题申请。
4、老师进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点评开题报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并提交给老师。(状态“待审”)
6、老师进去点评活动记录表。(状态“已审”)
7、学生进行自评互评.8、学生小组长进行结题申请。
9、老师点评结题报告。★具体操作图示
1、在电脑桌面双击图标后在地址(D)中输入网址http://gzkg.e21.cn/login/进入《湖北省高中课改网络平台》支撑登录入口后,选择以下图标单击鼠标左健
出现以下浮动登录界面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2、进入“综合实践课管理平台”有自己姓名的个人网站页面
研究性学习操作图示
1、进入 研究性学习页面,小组长点击“点击创建子课题”来添
加新的课题。
2、小组长在弹出的窗口中按要求填写开题报告。如下图: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3、小组长填写好开题报告后,向指导老师申请开题。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4、当指导老师点评开题报告后,添加活动记录。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5、活动记录添加完成待指导老师审批后,就可以添加结题报告了。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特别提示: 选题、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必须由小组长执笔,且每完成一个任备均需指导老师点评或填写意见后方能完成下一个任务。
社会实践操作流程
第一步,小组长添加社会实践基本信息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第二步,小组长提交“社会实践基本信息”审批申请
第三步,小组成员添加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第四步,组员进行自评互评
社区服务操作流程 第一步,小组长添加社区服务基本信息
第二步,小组长提交“社区服务基本信息”审批申请 第三步,小组成员添加个人社区服务报告
曾都一中学生应用课改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网络基础应用》校本教材
第四步,组员进行自评互评
第三篇:学习课改经有感
学习课改经验有感
泸高分校 梅洁
近日,我校组织教师到泸州忠山小学认真学习课改理念,课改知识培训,!忠山小学实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特点、“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大环节。三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这种教学模式来源于杜郎口课堂,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象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这样的课堂是互动的课堂,探究式的课堂,教师扮演了一个导演的角色,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践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的表现,那是相当的活跃,完全脱离一个学生的被动、被指挥的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并把自己对新知识的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这非常有助于把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起来,及时纠正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颇,所以课堂上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看似乱哄哄,实际是在教师的调控和学生的自律中的有序进行。我平时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到了游戏厅里不需要任何人教,学生就能很快地学会打游戏,并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为什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通过观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视频,我发现我把学生管得太死了,总是规定学生做我教过的操作,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这样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就一定会有大跨步。
第四篇:许市中学课改考察心得体会
许市中学考察学习心得
2014年10月29日,在局相关领导的带领和继续教育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全县中小学校校长(园长)、督学责任区主任等一行60余人赴岳阳市许市中学进行了课改考察学习,亲身感受许市中学的一日常规管理及课堂教学改革。期间还听取了许市中学业务校长李大航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以及夏忠育校长的治校之谈。这次许市之行,收获很大,不虚此行。
一、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许市中学校园环境整洁,规划有序。走进许市中学,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校园打扫得很干净。无论是教室还是走廊,无论是餐厅还是宿舍,无论是操场还是人行道,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没有见到一点垃圾,从中可以看出许市中学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校园楼道内、班级墙壁、横梁,都可以看到激励性很强的名言警句。每个班级、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班级和小组都有训、歌、口号,教室内墙张贴学习小组评价表、小组文化建设,教室外墙上方张贴班级宣言、班级集体照片、班主任姓名及联系方式,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向世人展示着高尚的校园精神,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提升了学生的品味,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了一个教育人、培养人的精神家园。
二、建立了高效课堂成体系
在许市中学所听的四节课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六点:第一,导学案设计操作性强。老师们的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的拐杖,是在扶着学生走路,为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每个环节都有时间的设定,有的环节时间长短不一,但是,给小组展示的机会大多都在20分钟以上,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第二,课堂氛围浓厚。老师布置好任务后,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读学和研学状态,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几乎就是100%。尤其是对学、组学中我注意观察了,没有一个在说闲话;第三,小组建设科学合理。组内分工明确,各有各的作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小组与小组间势均力敌,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第四,激励点评及时到位。回答问题后,我发现无论是学生的点评,还是教师的点评,都很到位,尤其是教师的点评,既指出了不足,又没有表现出对学生的不满意,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一定会喜欢的;第五,书写规范。在学生的导学案中,我没有发现学生有涂抹的痕迹,字迹都是那样工整,从学生的养成习惯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第六,学生展示积极踊跃。课堂上,孩子们能够自主、合作、质疑、交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踊跃发言,认真思考。回答问题落落大方,声音洪亮且很有条理性。可以说,许市中学的高效课堂从临帖到破帖再到创帖,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踏实,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夕会独具特色
许市中学的夕会均由值日班长主持,学生自主参与,老师不参与。在夕会上,班干部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事务的具体总结,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学生将自己一天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所悟所感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整个过程热烈而严谨,充分体现了许市中学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和民主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专家讲座很务实
本次聆听了许市中学课改专家李大航和校长夏忠育所做的专题报告,我认为他们讲得很实在,对我的触动很大。特别是李大航副校长针对高效课堂中小组的建立与建设所做的讲座,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小组建立与建设的重要性。在新建小组时,掌握学情、学生分层、初步分组、细化小组、确立组号、划分对子组等环节都要经过周密、细致的考量,每个组的成员必须一一对应,水平相当。在展示对抗时,每个小组必须要优对优、中对中、低对低,确保公平、公正。另外,还要对组长进行培训与指导,从思想观念、组织能力等方面对组长进行培训。要在其他同学面前给组长树立威信,即使组长有错误,也不能当着组员的面批评,必须要在本组同学面前帮助组长树立起至高无上的形象。夏校长对学校课改实施中的每一份艰辛和取得的成效作了深入讲解,同时将课改中所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的作了介绍,我们非常感动。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虽然时间短暂,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今后在校长岗位上更好地开展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校长,对我们的要求应该更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反思中快速提高自己,改进工作方法,为我校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前行。
第五篇:听双语学校课改报告有感
听***双语学校课改报告有感
近几天,我有幸学习了**双语学校汪校长的课改专题报告,感受颇深。
从教十几年,我对语文教学的摸索一直没有停止。2002年,我调入一所教硏氛围较浓的镇小学,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的课堂上,也有了这种学习模式的雏形。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造时
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读书、独立思考、交流反馈,在一些难点的突破上,也常常组织小组讨论,这种模式教出来的学生,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增强了。但是,这些年来,苦于考试的压力,以及有限的教学时间,这种学习模式的运用效益始终未见提高,自主学习时,自觉的学生在学,不自觉的躲着玩,小组讨论时,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开口,开了口的讨论有时也只是形式……并且,在应试教育的天空下,花了这么多时间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
我的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正当我“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安徽铜都双语学校汪校长的课改专题报告让我看到了语文课改之路的曙光。哦,小组的合作探究居然可以这般有实效:两人结对子检查自学成果,小组长记录组员自学时遇到的难题,组织成员一起讨论、探究;课堂教学时间居然可以这般优化:各小组抽签决定课堂展示的内容,避免展示内容的重复;展示交流的形式居然可以这般丰富:或声情并茂地朗诵,或洋洋洒洒挥笔作诗,或结合课文即兴表演,或拿起画笔当场作画……这样的课堂迸射了学生智慧撞击的火花,彰显了课堂上活力四射的个性魅力,达到了语文教学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峰。它把“自主、合作、探究”这六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