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合集]

时间:2019-05-15 10:2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

第一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____三个方面。

2.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____,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

3.一-----------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 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阶段,然后进入____阶段,再进入一---------及至最后进入——--------阶段。

5.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

6.一-----------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 水平。

7.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

8.早期阅读环境包括---------和——-----------。

9.一-------------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4.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6.行动研究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特别对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有益的。

()7.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8.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9.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10.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11.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12.视听讲做结合法中,“视”、“听”要为“讲”、“做”服务,在“讲”、“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1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14.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15.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1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17.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1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19.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20.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筒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

3.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4.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6.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

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盼盼的树朋友

盼盼和树木是好朋友,盼盼常常给大树、小树浇水,天天都要和小树说说心里话,在大树下唱歌、做游戏。小朋友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树啊?”盼盼说:“树是我的好朋友,我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它。”

不信,你们听听盼盼讲的故事。“早晨,妈妈叫我起床,我总是在床上赖一会儿,我最喜欢我的小床,上面可以睡觉,下面还有几个抽屉,里面放着玩具:有木鸭子、积木、七巧板„„起床后,我要吃早饭了,我的小木碗里已经盛好了红枣稀饭,这是爸爸给我盛的。吃过早饭,我来到了幼儿园。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每个小朋友坐一张椅子,四个小朋友用一张小桌子。画完画,我和小朋友们去图书叫看书。书架上有各种各样好看的图书。坐在地板上,我看得真开心,我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下午,我们跟着老师来到操场上玩,荡秋千、骑木马、坐跷跷板„„一直玩到妈妈来接我回家。”

小朋友,你们发现盼盼的树朋友在哪里了吗?

试卷代号:25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音词汇语法

2.任意性强制性

3.语言观念

4.单词句(独词句)双词句多词句成人句

5.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6.词义窄化

7.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8.精神环境物质环境

9.游戏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认为儿童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否定或轻视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及其先天因素的影响。

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种理论这种认 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一个语言学习装置。儿童接触一定数量的语言后,就会利用这种装置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学会了具体的语言。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和成长中的智力对其交往能力的影响。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

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衣评价a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3.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1)选择适龄的读物;

(2)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3)读书给儿童听,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4)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共读;

(5)善用故事录音带;

(6)采用多种参与形式。‘

4.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儿童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解和运用语言。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有关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要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6.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

(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婴儿最初掌握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周围语言环境 的模仿而获得。婴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父母亲和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内容丰富性,给婴儿提供模仿的榜样。成人要多跟孩子交谈,用规范正确的发音、丰富正确的遣词造句、生动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语调,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

(2)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好习惯。看、听、说、练是全面提高儿童语言水平、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多看。一方面是带婴儿直接接触外界环境,观察各种事物,形成语言发展必需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让婴儿通过看图片、图书、电视、电影等获得现实的语言知识。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语言知识,婴儿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

②多听。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学习语言,必须先学会听。可以有意识地让婴儿听歌曲、故事、童谣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与婴儿交谈时,有意让婴儿倾听别人讲话。

③多说。成人要想方设法创设婴儿说话的环境,利用一切机会,随时随地与婴儿交谈,鼓励婴儿说话。让婴儿无拘无束地说,是促进婴儿语言发展重要方式。

④多练。早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婴儿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学习说话。这就必须让婴儿多练习,采用多种方法反复练习,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早期阅读是发展婴儿语言的重要手段。文学作品为婴儿扩展词汇、丰富语言内容奠定基础。可以从小激发婴儿阅读兴趣,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并用多种方法进行指导,让孩子感受和理解作品语言、情节,还可以集体开展早期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4)随时帮助婴儿正确使用语言。婴儿学习语言需要经过反复出现、多次运用才能理解词义,掌握句式结构。当婴儿受语言水平所限,出现词不表义、“破句”时,成人应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把他们看作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并正确示范,积极引导婴儿模仿,直至他们成功理解语词、掌握语句。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初步感知文学作品;②理解体验作品经验;③t迁移作品经验;④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感知理解讲述对象;②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③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②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③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④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②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③教师指导幼儿游戏;④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幼儿自己阅读;②师幼共同阅读;③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④归纳阅读内容。

第二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 三个方面。

2.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 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 强制性。

3.语言观念 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 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单词句(独词句)阶段,然后进入 双词句 阶段,再进入 多词句 及至最后进入成人句 阶段。

5.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6.词义窄化 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 水平。

7.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8.早期阅读环境包括 精神环境和 物质环境。

9.游戏法 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4.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6.行动研究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特别对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有益的。

(√)7.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8.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9.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10.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11.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

通话音节的发音。

(×)12.视听讲做结合法中,“视”、“听”要为“讲”、“做”服务,在“讲”、“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1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14.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15.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1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17.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1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19.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20.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认为儿童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否定或轻视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及其先天因素的影响。

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种理论这种认 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一个语言学习装置。儿童接触一定数量的语言后,就会利用这种装置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学会了具体的语言。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和成长中的智力对其交往能力的影响。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

答: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

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衣评价a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3.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答:(1)选择适龄的读物;

(2)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3)读书给儿童听,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4)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共读;

(5)善用故事录音带;

(6)采用多种参与形式。‘

4.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答: 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儿童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解和运用语言。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有关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答: 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

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要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6.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

答:(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婴儿最初掌握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周围语言环境的模仿而获得。婴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父母亲和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内容丰富性,给婴儿提供模仿的榜样。成人要多跟孩子交谈,用规范正确的发音、丰富正确的遣词造句、生动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语调,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

(2)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好习惯。看、听、说、练是全面提高儿童语言水平、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多看。一方面是带婴儿直接接触外界环境,观察各种事物,形成语言发展必需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让婴儿通过看图片、图书、电视、电影等获得现实的语言知识。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语言知识,婴儿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

②多听。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学习语言,必须先学会听。可以有意识地让婴儿听歌曲、故事、童谣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与婴儿交谈时,有意让婴儿倾听别人讲话。

③多说。成人要想方设法创设婴儿说话的环境,利用一切机会,随时随地与婴儿交谈,鼓励婴儿说话。让婴儿无拘无束地说,是促进婴儿语言发展重要方式。

④多练。早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婴儿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学习说话。这就必须让婴儿多练习,采用多种方法反复练习,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早期阅读是发展婴儿语言的重要手段。文学作品为婴儿扩展词汇、丰富语言内容奠定基础。可以从小激发婴儿阅读兴趣,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并用多种方法进行指导,让孩子感受和理解作品语言、情节,还可以集体开展早期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4)随时帮助婴儿正确使用语言。婴儿学习语言需要经过反复出现、多次运用才能理解词义,掌握句式结构。当婴儿受语言水平所限,出现词不表义、“破句”时,成人应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把他们看作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并正确示范,积极引导婴儿模仿,直至他们成功理解语词、掌握语句。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

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盼盼的树朋友

盼盼和树木是好朋友,盼盼常常给大树、小树浇水,天天都要和小树说说心里话,在大树下唱歌、做游戏。小朋友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树啊?”盼盼说:“树是我的好朋友,我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它。”

不信,你们听听盼盼讲的故事。“早晨,妈妈叫我起床,我总是在床上赖一会儿,我最喜欢我的小床,上面可以睡觉,下面还有几个抽屉,里面放着玩具:有木鸭子、积木、七巧板„„起床后,我要吃早饭了,我的小木碗里已经盛好了红枣稀饭,这是爸爸给我盛的。吃过早饭,我来到了幼儿园。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每个小朋友坐一张椅子,四个小朋友用一张小桌子。画完画,我和小朋友们去图书叫看书。书架上有各种各样好看的图书。坐在地板上,我看得真开心,我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下午,我们跟着老师来到操场上玩,荡秋千、骑木马、坐跷跷板„„一直玩到妈妈来接我回家。”

小朋友,你们发现盼盼的树朋友在哪里了吗?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初步感知文学作品;②理解体验作品经验;③t迁移作品经验;④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感知理解讲述对象;②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③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②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③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④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②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③教师指导幼儿游戏;④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幼儿自己阅读;②师幼共同阅读;③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④归纳阅读内容。

第三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包括 口头 语言和 书面 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 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

2.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 使用语言 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听说读写 四项;另一方面是指 分析语言 的能力,带有较强 直觉性 的特点。

3.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4. 独词句的出现 和 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5.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_前言语阶段__”。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一来确定,还应该根据一--和-------来选择。

7.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8. 行动研究法 是指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自发地观察、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3.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4.“言语”就是“语言”,两者只是名称不同,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5.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6.“儿童口吃成因的调查”旨在探讨儿童口吃形成的可能原因,它属于现状调查。(√)7.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8.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9.语言学习的心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知识经验的积累、认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差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差异。

(×)10.为更好地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反复练习某一交往技能,还可以让幼儿将某些交往词语背诵下来。

(√)11.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

(×)12.研究表明,一般从一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

(×)13.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14.词汇量是从数量方面说明儿童词汇的水平,而词类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儿童词汇的质量。

(×)15.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1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17.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是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的总和。

(×)18.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19.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

(√)20.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首先,语言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之外是没有语言的,社会属性是语言最为基本的一种属性。

其次,在人类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的交际工具除语言外,还有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以及手势、表情等。文字记录语言,处于从属地位,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且在特定领域内为社会服务,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体态语只能作为辅助交际工具,代替不了语言交际的功能。

2.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答:(1)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环境。语言中各要素的复杂程度造成了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方式和习得顺序的不同;家庭和社会的文化素质以及幼儿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很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语言习得也有影响。

(2)教育的差异。

(二)成人语言观的影响

成人的语言观念可以体现在对待口语和书面语的态度,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地位,对本民族语和外语的态度等等,这都对儿童的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

3.讲述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讲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讲述对象。

(2)讲述活动是培养独白语言的主要途径。(3)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4)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4.听说游戏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在游戏中蕴含着语言教育目标。

(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5.专门性语言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侧重提供幼儿以语言为对象的学习机会,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1)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环境,它是有目的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语言环境,有明确的指向性。这种有目的性体现在各层各类的目标中,通过各项目标的实现,使全体儿童的语言都能得到同等的发展。

(2)语言教育活动是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其它非正式的语言学习是没有计划的、随意的,幼儿从中所吸收到的语言信息材料一般也是支离破碎的,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必然是不全面的。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这种“有计划”集中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3)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组织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语言学习过程。在这种有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幼儿已有的语言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新的语言经验,使幼儿通过学习,再次将新的语言经验转化为已有的语言经验。由此循序渐进,使幼儿的语言不断得到发展。

6.实地观察评价法和间接信息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答:(1)实地观察评价法的优点是,全面、客观,具有鲜活、原生态的特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活动的本来面貌,可信度比较高。但实地观察评价由于组织评价要求的即时性,状态展现的短暂性,所以对评价者的时间、精力要求都比较高。

(2)间接信息评价法的语言教育信息材料具有可反复回放、重现的特征,能灵活地按照需要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方便组织安排,可以用来不断的、多层次评价剖析,也便于深入研究、探索规律。但是由于信息资料均来自于间接,如被评价者由于某种原因,或者收集者的水平等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信息的失真,那就较难反映被评价真实的状态,使评价失去意义。因此,间接收集的信息尽量要求做到保持原貌,力求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使评价减少不必要的误差。(3)自我评价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简便易行,省

时省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操作,机动灵活,有利于发挥评价对象——教师的主体作用。缺点为,由于缺少外界参照系,不易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容易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趋向,其结果的客观性较差。

(4)他人评价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有利于避免主观片面性;可信度较高,可避免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也有利于优秀经验的及时分享与推广。但对组织主持者要求较高,需要有专业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好专业引领者作用。团体的研究氛围也十分重要,要求成员间能真诚合作,本着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不是一团和气净说好话,或者故意找茬,鸡蛋里面挑骨头。他人评价法相对于自我评价法而言,比较化费精力和人力,故不大适宜频繁进行。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小熊冒泡泡

小熊吉米嘴又馋了,他打开冰箱吃了起来,一会儿就吃了许多零食。吉米口渴了,他在冰箱里发现了很多瓶“超级汽水”。

一打开瓶子,汽水里就有很多很多泡泡冒了出来。吉米从来没喝过这样的汽水,一下子喝了好多瓶。

喝了“超级汽水”,吉米肚子里全是泡泡,他像大气球一样飘起来。

吉米从厨房飘到大厅,又飘上了楼梯。坏啦!窗户没关上,眼看就要飘出去了,吉米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突然,吉米打了个嗝,肚子里的气泡从嘴里冒出来了,他不再往上升了。“嗝嗝„„”他又打了好几个嗝,肚子里的泡泡都冒出来了。吉米慢慢地往下降,又落到了地上。从那以后,吉米再也不敢一下子喝那么多“汽水”了。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初步感知文学作品;②理解体验作品经验;③迁移作品经验;④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感知理解讲述对象;②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③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②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③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④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②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③教师指导幼儿游戏;④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幼儿自己阅读;②师幼共同阅读;③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④归纳阅读内容。

第四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2.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制定,而幼儿语言

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制订。

4.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5.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和----------。

6.-----------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提高-----------

8.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句子中---------------。

9.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一---------便成了早 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言就是人类的话语,是可以用来沟通的某种方式。

()2.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

()3.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4.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

()5.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

()6.“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

()7.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8.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9.-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

()lo.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11.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12.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自发地观察、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

()13.出生21天-5个月的婴儿,有大量“玩弄”声音的现象,此阶段为非自控音阶段。

()14.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在学习歌曲后把歌词内容改编成故事,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5.语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阅读文学作品,让有兴趣的幼儿认读汉字或练习运笔。

()16.婴儿都很喜欢反复听同一故事,几乎百听不厌。

()17.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18.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

()19.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20.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三、问答题(前4题为简答题,每小题5分;后2题为论述题,每小题

10分。共40分)

1.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主要有哪些因素?

2.语言教育活动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与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相比,学前全语言的教育有什么新要求?

4.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5.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

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

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匦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 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

太好了

东东和西西是好朋友,可是,他们喜欢说的话却不一样。东东喜欢说:“太好了!”西西喜欢说:“太糟了!”

这一天,东东、西西一起出去。他们在草丛里捡到一个蛋。东东说:“太好了!捡到一个蛋。”西西说:“太糟了!只捡到一个蛋。”

两个好朋友刚想把蛋煮来吃,蛋壳突然裂开了,钻出来一只小鸟。西西说:“太糟了!不能吃蛋了。”东东说:“太好了!我们有一只小鸟了。”

小鸟每天要吃很多很多东西。东东和西西给小鸟捉小虫、喂东西吃。西西说:“太糟了!每天喂小鸟,真麻烦。”东东说:“太好了!我们每天都可以喂小鸟,和小鸟说话,真有意思。”小鸟一天天长大。东东说:“太好了!小鸟越长越大了。”西西说:“太糟了!它要长 多大呀。”

小鸟长成大鸟,飞出去了。西西说:“太糟了!养了那么长时间,就这样飞走了。”东东说:“太好了!小鸟去找自己的妈妈了。”

试卷代号:25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2.语音词汇语法

3.专门的机构教师自己

4.产生交际倾向学习“交际”规则扩展交际功能

5.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6.独词句双词句

7.幼儿语盲的发展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8.包含的语词数量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9.亲子共读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三、问答题(前4题为简答题,每小题5分;后2题为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主要有哪些因素?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套健全发音系统,包括肺、器官、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二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全,涉及到儿童接受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三是感知觉系统的完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知识经验的积累、认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差异三个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脑的认知能力。

’(3)社会因素。较为重要的是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成人语言观和儿童教育观的影响。

2.语言教育活动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这种“有计划”集中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1)根据语言教育目标来选择教育内容。

(2)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育内容。

(3)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全面发展。

3.与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相比,学前全语言的教育有什么新要求?

(1)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比较强调口语能力的发展,而对学前儿童阶段的识字阅读教学和前书写能力的培养有疑义。学前全语言教育则强调了在重点发展儿童口语的同时,利用儿童极强的无意识的语言学习能力,积极培养他们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促使他们尽可能早地掌握初步阅读的能力,使之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学会学习的实践者。

(2)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仅强调母语教学,而学前全语言教育则在强调重点发展儿童母语能力的同时,也积极地对他们进行第二语言能力的启蒙。利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早日开发对外语语音和文字符号的认知能力与兴趣,以减少成人后的母语习惯对学习外语的不利影响。

(3)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主要发展儿童的口语能力,而学前全语言教育的目标是以儿童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手段,来促进儿童创造性的认知特征、情感特征、人格特征以及身体动作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儿童素质教育对全语言教育的要求。

4.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1)从语言的层级看,语言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2)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这些单位互相影响。

(3)各个单位之间的组合具有功能上的联系,同时一个单位往往有许多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形成一个聚合,可以互相替换。

5.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首先,儿童在与成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种种语言模型,足以用来选择。只有那些他们能够理解、能够模仿的模型,才会被有意识地挑选上,并被不断地加以模仿和练习。其次,与此同时,儿童将语言模型稍加改动,增添、减少或变换个别语言单位,作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的创造性和变通式的模仿,正是儿童主动参与语言构建的过程。此外,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儿童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成人所提供的语言模型也会受到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这就是儿童对语言环境的反作用力。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每个儿童所依托的语言环境都不一样,既有的经验和语言的积累使得儿童在交往中带有鲜明的个性印记。特定的语言习惯显现其语言个性,这种个性可以从语言使用的句式、词汇、口头禅甚至是语调体现出来。除去语言表达的形式的个性化之外,语言内容同样呈现出个性色彩。不同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对话题的偏好、句式的选择都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学习过程中的速度、效果,运用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也各有不同。

(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语言本身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语音和语义是必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同时,语言的学习也和儿童在其他领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儿童的成长成熟通过语言的成长成熟表现出来。

(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会经历从无到有、积少成多、逐步完善等过程。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 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

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2.师幼共同阅读;.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4.归纳阅读内容。

第五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一、填

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2.学前生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4.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 替代音

重叠音

5.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产生交际倾向、学习“交际”规则、扩展交际功能

6.词义泛化,即词义扩张,是指儿童扩大词义,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超出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

7.幼儿发音不准确,往往是由于在言语听觉上不能正确分辨语音,在言语运动觉方面不能正确掌握发音动作.

8.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包含的语词数量、句子中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9.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亲予共读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10.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三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没有语言,人类不但没法交流思想,并且也无法进行思维。(√)

2.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

3.文字突破了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4.语言系统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音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5.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X)6.轶事记灵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

7.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亦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8.“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儿童早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属于原因调查。(×)

9.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10.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11.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12.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订。(×)

13.教育评价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状况。(X)

14.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15.语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阅读文学作品,让有兴趣的幼儿认读汉字或练习运笔。(×)

16.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在学习歌曲后把歌词内容改编成故事,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17.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18.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X)

19.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X)

20.“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

三、问答题(前四题为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后二题为论述题。要求展开

分析论述。前四题每小题5分,后二题每小题l0分。共40分)1·当幼儿进入围绕话题的自由交谈时,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教师必须在场。②教师参与谈话。③教师要观察记录幼儿谈话情况,了解他们运用原有谈话经验进行交谈的状态,明了幼儿谈话的水平差异,为下一阶段活动的指导作进一步准备。

2·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 答:日常生活中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儿童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解和运用语言。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有关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3·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主要有哪些因素? 答:(一)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套健全发音系统,包括肺、器官、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二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全,涉及到儿童接受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三是感知觉系统的完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

(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知识经验的积累、认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差异三个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脑的认知能力。

(三)社会因素。较为重要的是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成人语言观和儿童教育观的影响。4·简述对语言“约定俗成”性的理解。

答: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约定俗成”的含义:第一,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任意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人粪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就对人们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接受它,如果破坏约定擅自更改,就必然遭到社会的拒绝。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5·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一)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首先,儿童在与成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接触到了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种种语言模型,足以用来选择。只有那些他们能够理解、能够模仿的模型,才会被有意识地挑选上,并被不断地加以模仿和练习。其次,与此同时,儿童语言模型稍加改动,增添、减少或变换个别语言单位,作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的创造性和变通式的模仿,正是儿童主动参与语言构建的过程。此外,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儿童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成人所提供的语言模型也会义剑儿重自身特点的影响。这就是儿童对语言环境的反作用力。

(二)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语言个性化的过程。每个儿童所依托的语言环境都不一样,既有的经验和语言的积累使得儿童在交往中带有鲜明的个性印记。特定的语言习惯显现其语言个性’这种个性可以从语言使用的句式、词汇、口头禅甚至是语调体现出来。除去语言表达的形式的个性化之外,语言内容同样呈现出个性色彩。不同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对话题的偏好、句式的选择都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学习过程中的速度、效果,运用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也各有不同。

(三)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语言综合化的过程。语言本身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儿童

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语音和语义是必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同时,语言的学习也儿童在其他领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儿童的成长成熟通过语言的成长成熟表现出来。

(四)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会经历从无到有、积少成多、逐步完善等过程。

6·实地观察评价法和间接信息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实地观察评价法的优点是,全面、客观,具有鲜活、原生态的特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活动的本来面貌,可信度比较高。但实地观察评价由于组织评价要求的即时性,状态展现的短暂性,所以对评价者的时间、精力要求都比较高。

‘2’间接信息评价法的语言教育信息丰才料具有可反复回放、重现的特征,彘灵活地按照需要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方便组织安排,可以用来不断的、多层次评价剖析,也便于深入研究、探索规律。但是由于信息资料均来自于间接,如被评价者由于某种原因,或者收集者的水平等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信息的失真,那就较难反映被评价真实的状态,使评价失去意义。因此,间接收集的信息尽量要求做到保持原貌,力求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使评价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3’自我评价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场合的晖制,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操作,机动灵活,有利于发挥评价对象——教师的主体作用。缺点为,由于,缺少外界参照系’不易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容易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趋向,其结果的客观性较差。

(4)他人评价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有利于避免主观片面性;可信度较高,可避免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也有利于优秀经验的及时分享与推广。但对组织主持者要求较高,需要有专业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好专业引领者作用。团体的研究氛围也十分重要,要求成员间能真诚合作,本着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不是一团和气净说好话,或者故意找茬,鸡蛋里面挑骨头。他人评价法相对于自我评价法而言,比较化费精力和人力,故不大适宜频繁进行-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l:

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贝0,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号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韵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

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小熊醒来吧

熊妈妈很早就起来干活了。小熊还在睡觉。鸟儿唱着歌,喊小熊起床:“嘀哩哩!嘀哩!嘀哩!”小熊没听见。老鼠叫:“吱吱吱,吱吱吱!”小熊还没听见,小狗喊:“汪汪,汪汪!”小熊睡得很好,什么也听不见。

“啪嗒!啪嗒!”是小鹿来了。小熊还睡着。“砰砰!砰砰!”是大象走过,地都震动了,小熊还睡着。但是,当熊妈妈回来,轻轻地朝他说:‘‘小肇醒来吧!”小熊听得很清楚,说:“噢!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来了!

答:(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见试题材料1);

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见所附材料)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醵:1创设游戏情景,弓l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警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2.师幼共同阅读;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4.归纳阅读内容。

下载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1[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