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写读书感悟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的格式(简单的说):
第一段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哪哪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联系实际生活,把书里的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实感,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
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读后感基本就出来了
当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间可以自己分,详略得当就好
但是 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读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给你两篇范文参考一下:
1、《老人与海》读后感
失败,在许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来,就能击溃人的斗志,让人彻底崩溃,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败战胜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脚下,那么,成功必定属于你。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位打不到的硬汉子。《老人与海》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翁一次特别的打鱼经历。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后,他终于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老人费尽心力,把大马林鱼扎死。然而,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验。一群嗅着血腥味而来的大鲨鱼扑了过来。最后鲨鱼们吃光了大马林鱼,老人凭着顽强的意志胜利返航,尽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秃秃的骨架……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拥有一颗坚强、不屈服的心来面对失败,成功就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2、《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获益匪浅。
在一次航行中,鲁滨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离开了孤岛。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我觉得我要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顽强地坚持下去,凭自己的双手创造新天地。
读书之后,因有感触,受到启发而写下的心得体会叫读书心得,也 叫读后感。、经典格式:
1、正标题——副标题
2.、开头首先介绍“读”的内容,就是概述 读物的内容要点,或者主要的思想中心,或者直接引用原文的某些文字。
3、再引出自己根据以上内容的感想。可以围绕着原文的主题与中心来写,也可以围绕原文的某个层次的内容来写,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 的一点或几点上,但切忌面面俱到,空洞浮泛。
4、联系实际。读书心得的“得”固然是因“读”而发,但是,如何“发”,就不 能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或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及其他方面 的实际。这一点是读书心得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 要界限。联系实际,贵在联想,不要拘泥于原文,思路要开阔,联想要丰富。
5、小结。
例如:
纸上谈兵要不得
——读《失街亭》有感
在《失街亭》中,马谡是个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家伙。但如果您
看过全本《三国演义》,您也许就不会这样讲了。在孔明“七擒孟获” 之前,马谡曾献攻心之计,使诸葛亮大加叹赏并加以采用。可以说,西 征胜利,蜀汉无后顾之忧,马谡有很大功劳。
但为什么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却显得如此无能呢?我说,是纸上谈兵 害了马谡。何谓“纸上淡兵”?就是只死记书本或自己的经验而不能根据环境 条件的改变而灵活应用。马谡就是这样。他奉命防守街亭,不在当道屯 兵,却屯军在路边一座孤零零的小山上。当王平问“魏兵骤至,四面围 定,将何策保之”时,马谡大笑曰,“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 王平又问:“若魏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马谡却说:“孙 子日:„置之死地而后生‟。”
可笑呀,马谡!他只知道“兵法云”、“孙子曰”,却没有想到情 况不同,兵法也有不适用的时候。大敌当前,后顾无忧,方可谓“凭高 视下,势如破竹”。水源
被断,人心惶惶,士无斗志,不战自乱,当此 时,百战百败矣,何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马谡的错误在于他没有根据情况变化改变战略。他当年提供攻心之
计,离间魏主司马懿,这些计策所以成功,正因为他具体地分析了当时 局势,充分了解对方,抓住矛盾所在,对症下药。街亭之战他没有这样 做,结果不仅丢了街亭,还丢了脑袋。可见,死抓条条、框框不知变更 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害人不浅。
譬如近几年来对外开放,有的单位便拼命引进外国的汽车、电器,却不了解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使之更快 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到头来只是一个外国货的加工厂、组装车间。这些单位可谓是患了主观主义的病症。
我们要从条条、框框中摆脱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唯其
如此,事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昌盛。否则还会演出新的《失街亭》。
注意:
1、写读书心得要有真情实感,情真才能词切。
2、.写读书心得必须要观点鲜明。如果你赞成文章的观点,可以在读书心得中表示拥护、支持、发挥、称颂; 如果不赞成它,则可以批评、论争、斥责、反对。无论褒或贬,都要做 到观点明确,立场鲜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就会使文章失去说服力 和吸引力。
3、写读书心得必须要叙议结合。读书心得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应采取议论为主的方式。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来表达中心思想。“叙”,就是引述读过的文章中体会最深、教育最大的那一段、一句话或一个人物。“议”,就是在“叙”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是“叙”的深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议”为主,“叙”为宾,“叙”是为“议” 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也常常辅以抒情,采用叙 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述简洁,议论精当,抒情真挚。
第二篇:怎样写读书心得
怎样写读书心得?
编辑同志:
您给我的信收到了。谢谢您详细地给我介绍了三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我已经开始用摘抄法抄录生动的句子,抄了有小半本,还做了一些卡片。
马上要放暑假了,爸爸让我在假期里多读课外书,读完了要写读书心得。我最怕写读书心得了,一本书,那么多内容,从哪儿写起呢?您说,要给我讲怎样写读书心得,您有时间吗?给我讲讲好吗?
于杰
于杰同学:
你已经开始做读书笔记了,很好。
现在,我再给你介绍一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就是你最怕写的读书心得。其实,读书心得并不难写,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和感想。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一篇“读书心得”。当然,读书心得比起摘抄、画写、读书提要那三种读书笔记确实复杂一些,难度大一点。一本厚厚的书,一篇长长的文章,那么多内容,该从哪里写起呢?应当写些什么呢?你不要怕,只要读书真的有心得,就有的可写,也一定能写好。
读了一本书或是看了一篇文章,认真想一想,这本书、这篇文章的哪一章、哪一节、哪一个人物、哪一个情节或者是哪一句话,对你启发最深、教育最大,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引起了你许多联想,那么,你就把这一点收获集中写出来,这就是一种读书心得。这种集中写某一点体会的读书心得,有人把它叫做“读书一得”或“读书偶记”。
下面,我向你推荐一个同学写的这类读书心得,供你参考。
有一篇短文《小道》,写的是解放军战士在险峻山崖上施工,每天上下工都要从一条极危险的小道上通过。文章没有用一个“险”字,但却形象地展示了令人生畏的险情,以此衬托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99
一个同学谈了这篇短文,就抓住一个“险”字,写了他对解放军战士工作环境极危险的理解,加深了他对解放军战士的崇敬之情。
小 道
顾工
天下着霏霏小雨,我和连长一起上工地去。
啊!真没有想到爬上工地的小道竟是这样的小:一根悬空的细细的树桩,一点微微凸出的棱角,一道宽宽的裂缝,都是落脚的地方——但有时却只能落下一个脚尖。
连长和我张开两手,像蝙蝠似的紧紧贴着石壁,一点一点地往前移动脚步。脚下是白蒙蒙的雾气,脚下是混浊的激流,登去的小石子,穿过薄雾,在激流中跃起一个个小小的水泡。
在最没有抓挠的地方,连长腾出手来扶了我一把,他轻松而诙谐地说:“怎么样?你看这条小道应该叫‘羊肠小道’呢,还是‘蛇肠小道’?”
就是在这样的小道上,战士们每天都是上工、下工,来回走多少次。我敬佩地想:每个战士都是真正的登山英雄啊!我突然想起一句俄罗斯名将苏沃洛夫的名言:“凡是鹿能通过的路,我们的军队都能通过„„”但是在这英雄的部队里,却使我百倍自豪的感到:“凡是鹿不能通过的路,我们的军队也能通过„„” 下面是这个同学集中一个“险”字所写的心得。
“一根悬空的细细的树桩”,它——当你踩下去的每时每刻是否会断呢? “一点微微凸出的棱角,一道窄窄的岩石的裂缝„„”在霏霏的细雨中会不会打滑呢?“只能落下一个脚尖”的地方是否能支持住你身体的重心呢? 当你像“蝙蝠”一样“贴着”石壁爬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这些吧!你会觉得够“悬”的,够“险”的。这正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寓着的“险”字。更险的还在后面。你若往下看,脚下有“白蒙蒙的雾气”,有“混浊的激流”,就连穿雾而下的石子泛起的水花也会使你晕眩。
虽然整篇文章没有用一个“险”字,但当你读到这时,便会觉得每一个字都是“险”。确实,这条小路真是险呀!
在如此险峻的山崖上,在如此危险的小道上,战士们每天上工,下工来回走多少次,这个同学与作者同样
为我们英雄的部队百倍自豪的心情,便不言而喻了。
上面这则“读书一得”,抓住一点写心得体会,言尽则已,没有展开,是片断式的笔记。有的读书心得抓住读书感受最深的一点说的比较透,文章篇幅比较长,一般读一部小说所写的读书心得多属此类。下面给你介绍一位同学读了“高山下的花环”所写的读后感。
一封普通而珍贵的家信
——读《高山下的花环》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高山下的花环》,掩卷回味,觉得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而且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生活教科书。作品描绘了我们新时期最可爱的英雄群像,其中英雄连长梁三喜的优秀品质更加可歌可泣。梁三喜,这位来自沂蒙老区的连队基层干部,是个“吃粮费米,穿衣费布”的大汉,长长脸膛瘦削黝黑,厚厚嘴唇带着憨气。他的旧军装,他的“八撮毛”牙刷,他的训练用的笔记本,无不表现了他那坚强、朴实、勤劳克己而又宽厚善良的性格,无不闪耀着一位英雄战士特有的思想光彩。
梁三喜牺牲了,他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然而,他牺牲前写的那封家信,却集中表现了英雄战士那种瑰丽而又宝贵的精神品质,对“给亲属留下什么遗产”这个问题作出了发人深思的回答。
遗产,是一面照人心灵的明镜,自古到今,不少人在它面前暴露了冷酷自私的灵魂。梁三喜给他的亲属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呢?这位在生前没给妻子买过一件衣服的英雄连长,在他的家信里是这样对妻子说的:
“秀:我除了给你留下一张欠帐单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几身军装,摸爬滚打全破旧了,唯有一件新大衣„„”
啊,一封遗书,一张帐单,一件军大衣,这就是梁三喜留给亲人的“全部遗产”。在某些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对“遗产”的理解是:存款呀,住宅呀,家具呀„„而梁三喜的亲属,不但没有得到这些,反而要替他偿还一笔欠款。——划不来啊!
我想起了一九二八年在长沙被杀害的年轻女共产党员赵云霄,她留给生下来才一个多月的女儿的遗产,是一封遗书,嘱咐女儿“好好长大成人,且要好好读书”。不要忘了父母是怎样死的;我又想起了赵一曼,一九三六年八月,这位东北人民革命军女英雄在走向刑场之前,留给他儿子的遗书,鼓励儿子“赶快成人”,“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云霄,赵一曼,这两位英雄早已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从梁三喜这个艺术形象的身上,同时看到了她们的影子。想一想吧,为什么对“遗产”这个概念的理解,先烈们竟会这样不谋而合?原来,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革命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绝无金钱的位置。因此,当他们临到牺牲的时候,唯一耿耿于怀的是“革命”两字。温习革命烈士的史迹,读读梁三喜的家信,我觉得自己也从英雄们手里得到了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这份遗产,不是物质财富,而是无法用数字来估算的精神财富。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诗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想,在自卫还击战中出生入死的梁三喜写的家信,价值何止万金?你听他说:“人穷志不能短。再说我们的国家也不富,我们应多想想国家的难处!”这饱含爱国激情的话,给我鼓舞,给我力量,教我奋发,催我上进,使我懂得了做人的尊严,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中国的青年。
啊,这封普通而又珍贵的家信,它和梁三喜、靳开来、薛凯华、金小柱等一样,实实在在也是高山下的花环上一朵圣洁晶莹的白花!
《一封普通而珍贵的家信》的作者读了《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小说一定会有很多感受,他抓住梁三喜给亲人写的一封家信,从给亲人留下的“遗产”写开,集中表现了英雄战士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文章内容充实集中。
还有一种读书心得,是在理解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书写自己的学习感受。就是说,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以后,在搞清楚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总的表现了什么精神,说明了什么问题之后,写出你的感受。
我手边有一本一个中学的“学生习作选”,其中有一篇就是一位同学读了一首诗,写的这样的读书心得,抄录如下,供你参考。
我是„„
姜文岩
我是一只蜜蜂,我失去枪就失去了生命。
我是一只飞蛾,我寻找光明却付出了生命。
我是一只蜘蛛,我捕捉邪恶时吐尽生命的长丝,我是一个人,可„„我„„ 说起来真有点难为情。
下面是这位同学的读后感。
在姜文岩的小诗《我是„„》中,我们看到了小生灵有意义的一生。蜜蜂,当它把自己的长剑刺入敌人的身体时,自己也宣告生命的终结。它有着同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和勇气,它为了群体的生存而献出自己的生命。飞蛾,当它看见光明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哪怕那光是火是烈焰,将把它焚掉。它的幼弱的身体在一片光彩之中消失,它在寻求光明时献出生命。蜘蛛,当它把肚子里的长丝慢慢吐出的时候,它的生命也就随着吐尽的长丝而缩短。光洁粘稠的长丝捕捉着苍蝇、蚊子之类的害虫,它自己也在捕捉时逝去生命。
“我是一个人,可„„我„„”,作者没再向下写,只是说比起这些小动物真是“难为情”。作者敬慕小生灵的勇敢无畏和献身精神。小动物们的精神可贵,但人应有更高尚的精神和情操,对小动物们献身精神的称颂,也就是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诗中只是用寥寥数笔去描述小动物的生活,但最后诗中表现的却是人对生活的追求。“人”难为情什么呢?无非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如小动物而羞愧。但诗中并没有表现出“人”的消沉和颓废。“我”通过小动物一生而想到了人生,“我”感到惭愧,“我”将拿出决心和勇气像小动物那样生存和奋斗。蜜蜂献身于搏斗,飞蛾献身于追求光明,蜘蛛献身于工作。
诗人通过人与小动物们的深刻对比,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有些人认为生活应该是享受,有些人认为人活着都是为自己,诗人的思想则是人要在为他人造福、与邪恶斗争、追求光明中献身。
这篇读后感,是在深刻领会诗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表达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为他人造福,与邪恶斗争,追求光明”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生活。以上介绍了两种读书心得写法,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写,都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写清楚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首诗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使你受到教育。要让人看了觉得这确实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首诗的感想。如果不紧扣住所读的书或文章,空泛地议论,那就不是一篇读后感,人家不知道你的感想从何而发。但是,复述书本里文章中的内容,要注意简明,要引用能说明问题的
内容,不要大段大段地摘抄。二是要写清楚读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你有哪些感受?受到了什么教育?要十分明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不要含混模糊。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把心中所“得”写出来。否则抄了大段大段的书,没有体会,或体会不多,那还怎么叫做读书心得呢?
三是要有分析。有些同学常常把读后感写成两大段:第一殷是书上怎么写的,抄了一大篇。第二段几句简单的套话,我学到了什么精神,今后准备怎么做。这样写,内容就显得很单薄。一篇读后感一定要有分析。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某一点写得好,使你受到启发。那你就该讲讲:好在哪儿,使你受到什么启发,或是在写作上很有特色,“特”在哪里,“妙”在哪里,把这些感受有分析地具体写出来,这篇读书心得的内容就丰富、充实了。
要写好读书心得,方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读了书以后要好好地想、深入地想,不想,哪来的感想呢?没有感想,读书心得又从何写起呢?
怎样写读书心得就讲到这儿。假如你在写读书心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写信告诉我,我们再一块研究、讨论。
第三篇:怎样写读书报告
怎样写读书报告一、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点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二、不要只读一本书。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它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三、点与面。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四、不要引用太多。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写读书报告的人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五、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主要观点;
2、本书在表达、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如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从本书有何收获,等。
六、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二)收集资料:
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阅相关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
3、上网搜索:如选用专业搜索网站:谷歌、百度;
(三)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四)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第四篇:怎样写读书报告
怎样写读书报告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它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八、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二)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
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3、上网搜索:如选用专业搜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或 www.xiexiebang.com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为权利而斗争 读书报告
上大学后一直想读一本关于法律的文章,可是又不知道到底哪一篇比较好。后来询问学法律的朋友,其中一写为我推荐了《为权利而斗争》这篇文章。于是就读了一番,读后感慨颇多而且有了新的体会。
“有奇书读胜观花”,信然。这篇文章不仅思想的形式优美,而且收录了《为权利而斗争》、《契约的死亡》、《契约的再生》、《私法中的人》、《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六篇名著。经典的力量是历久弥新的,而融众多经典于一炉,其浓墨重彩、酣畅淋漓便真的是“浓得化不开”了。不由的赞叹我那个朋友的水平。因为这篇文章没有像我想象中的法律书籍那样枯燥无味,相反的大师的字字珠玑、精深论理、澎湃激情和严密逻辑让我折服。总而言之这篇文章潜词造句的精美,使人心旷神怡,未有研读之苦;其严密的逻辑和精深的法理分析,又使人如醒醐灌顶,有豁然开朗之感。
老实说在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时我本觉得“为权利而斗争”更象是一个空洞的发概念或口号,虽令人振奋,但终究是理想主义的,象是缺乏血肉的骨架。而诚如耶林所言,在经理了一件事后,我真正体会到了“为权利而斗争”是怎样令人激动而又沉甸甸的六个字。
举个简单的例子,记得以前看过新闻说是一个人为了2元钱的地铁车票纠纷,历时两年花费2万余元最终赢得了4院钱的双倍罚款。当时只是觉得这人就是有病。但是在看完了《为权利而斗争》一书后,我则明白了他的举动的意义:他的行动,不只是停留在一个纠纷好事者(诉讼癖)即使实际上要支付高额代价还要向对方倾斜愤懑的冲动的层面上,而是源于一中受伤的法感情。诉讼和奋争在这里已不是纯粹的利益计算问题,而是为蒙受不法侵害而产生的伦理痛苦。“原告为保卫其权利免遭卑劣的蔑视而进行诉讼的目的,并不在于微不足道的标的物,而是为了主张人格本身及其法感情这一理想目的,与这一目的相比,诉讼带来的一切牺牲和劳神对权利人而言,通通无足挂齿——目的补偿了手段。”我真正体会了耶林要将“不得姑息不法”放在“不得为不法”之前的原因,对比他们,联系人们普遍对恶势力的妥协、对腐败的“情有可原”、无法愤怒,我不能不感叹我国国民性软弱、息事宁人的一面,也希望能出现更多的像他那样倔强地坚持原则、要讨个说法的人。只是,有时棉队那固执得不可理喻的当事人,我又要怀疑是否要给“为权利而斗争”划一个界限,起码符合现行的合理的法的规定,适可为止,以免徒劳无功。因为有时,对权利的适当放弃,或许能带来更好的后果。
人们对《为权利而斗争》的赞赏似乎只停留在“为权利而斗争”这一命题的提出,对于法感情和执法者的论述上,而未涉及耶林对德国当时法律缺陷的批评。而在我看来,这恰是让我受益最大的部分。如果说前面耶林是在替权利人在较低层次上向权利侵害人开火,那在本书第六章《现代罗马法与为权利而斗争》中,耶林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现行法,对其存在的两个根本性的错误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这种批判无疑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立法的失误和缺陷无疑会给权利带来更普遍、致命的伤害,对恶法的斗争是“为权利而斗争”的高级形态,是更根本的。“国家权利乃所以保护人民的权利,而今人民的权利感情反为国家权力所侵害,则人民将放弃法律途径,这是事所必然!”
比如说,在证据上将非法等同于未经同意。证据的要求之一是合法性。我国司法解释规定,未经对方当事人的同意非法录制录音录像所取得的证据不能用。这里就将“非法”与“未经同意”划了等号,认为只要未经同意就是非法的。但问题是,未经同意为什么是非法的?除去少数侵害隐私权的情况,债权人为证实债权的存在而未经同意录音录像,既不会违法,又能证明案件事实,为何不能作为证据采用?如果在过去,法律出于对债务人这一弱者保护的考虑,将法律的天平想其倾斜,那么,让我们反思一下,在信用危机的现代中国社会里,究竟是债权人处于优势,还是债务人处于优势?从“借钱的是大爷,要债的是孙子”的俗语中看得一清二楚:如今的杨白劳已翻身做了主人,黄世仁则在借出钱后成了仰人鼻息的可怜虫。所以,在债权处于优越地位的今天,如何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就成为立法的重点,合同法对债权人代位权、撤消权的规定即是明证。而诉讼法却坚持“非法=未经同意”的立法,这无意是不利于对债权人的保护的。如果严格债权人借出钱时未打借条,又不能在事后以电话录音等方式来证明,得不到法院的保护,那确实是债权人的灾难,债务人的幸运了。这样的规定,是对债务人的滥施宽容,是对债权人利益的公然漠视,会使债务人丧失对法律的信心,转而自力救济,由此导致犯罪。笔者就曾听说过有个债权人因私自的录音不被法院采信,追债不成,遂怒而雇佣黑社会的人绑架债务人,逼其写下欠条,因此锒铛入狱的案例。这里就不能只怪债务人法律意识淡薄了吧,法律本身似也应检讨一下是否对债务人过于偏袒,而对债权人过分苛刻了?另外,有学者指出,该等式也是违背国际惯例的,是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误解。该规则通常只适用于刑事审判,并不适用于民事诉讼中私人保全证据的行为。在西方,只要私人保全证据的行为未构成犯罪,取来的证据哪怕是具有非法因素也可以用。民诉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不承认公民私自的录音录像是证据,就直接限制了当事人的举证资源,当事人保全证据的权利缩小了,很多事实就无法证明,债权人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
又如,我国民诉法对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较少研究,而实践中这是经常要运用的,民诉中的见解证据运用规则的要求应该不象刑诉中要求的那样严格,不需要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证据链,但要证明到何种程度?优势证据规则到底应如何运用?不无疑问。这恰恰证明了民诉法研究中理论对司法实践指导作用的缺失,是不应有的现象。另外,为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民诉对间接反证的运用、举证责任的合理分担以及财产保全、债权人代位权、撤消权的行使程序等,都还有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必要。
所以正因为如此这般我们才应当学会运用法律,敢于“为权利而斗争”。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信念我们的法律就会更加完善,我们的国家也将更加强盛!
1872年3月11日耶林教授在维也纳法律协会上发表了“为权利而斗争”的演讲,后来写成了一本小书。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作者号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权利而斗争,他主张斗争是法权的事业。这本书不仅对于法律人和非法律人来说,都意义深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仔细阅读。
斗争不是法权的陌生人,斗争是法权的手段。一切法权的获得都必须通过斗争,从对抗它的人手中夺取。通过人们坚持不懈的斗争,人类历史上的法已经历了从奴隶制法到封建制法再到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的过程。作者认为“法是吞噬他自己孩子的撒旦,法只有通过与自己的过去决裂才能使自己变得年轻”。确实如此,人类历史上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都离不开斗争、角逐,甚至伴随着更为暴力和血腥的场景。作者将法的诞生比喻成了人的诞生那样,通常是伴随着剧烈的分娩阵痛。有的人认为,为了自己的权利而斗争,那应该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纯粹就是利益的问题。而在作者看来,利益并不是唯一应该考虑的因素。如果把利益看成了唯一的因素的话,那么无利可图或者进行斗争所要花费的费用比斗争得来的费用要高的话,那人们是不会去做的。可事实上我们知道,这是非常狭隘的说法。网络上出现过这么一则新闻:一张价值2.5元的火车票,在使用日期前一天到火车站退票时,火车站竟收取了2元的退票费。因认为火车站收取退票费额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西北政法学院大三学生喇成霖将陕西西安铁路分局客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返还多收的1.5元退票费。也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但我并不是要一一列举,只是希望通过例子表明利益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斗争所应当考虑的唯一因素。在作者看来,为权利而斗争已经上升为了人格问题,即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并且作者还主张权利是道德的自我维护的义务——彻头彻尾的放弃此义务是道德的自杀。在我看来,为自己的权利进行斗争确确实实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义务,如果我们都不愿意为自己的权利进行斗争的话,特别是在受到国家机关侵犯的时候,如果不反抗的话,那么后果更有可能是我们无人权可言。现实中,我们看到,我们的权利人对自己的权利的保护意识不够,对于在受到国家机关侵犯的时候,我们的权利人也不会去反抗,在他们的思维中蕴含了跟官斗永远斗不赢的错误思想。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为权利而斗争,只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处事,那么我敢肯定终有一天,我们的统治者会变的更加的专制。到时候我们想去主张权利那也成了一件天荒夜谈的事情。作者把放弃个人权利比喻成某个人在战场上逃逸,在多数人迎战时,某个人的逃逸也许不会对战局产生影响,但是当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无心迎战时,形势就会变的越来越糟糕,抵抗的重担落在了剩下的人头上。这样的战争最终一定会输。同样,为权利而斗争也是一场共同的斗争,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权利,助长敌人的胆量和气焰,增强他们的力量,因为那样会使得我们的担子变的越来越重。和这个道理一样,作者认为权利人主张权利同时还是一种对集体的义务。权利人行使和实现自己的权利是对自己的义务和使命,但如果他不实现的话,放弃的就不仅仅是他自身的利益,而是整个共同体的利益了。
国家可以为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开战,如果单纯就从利益的角度来权衡的话,那是不足够的,战争所带来的生灵涂炭以及给百姓带来的种种破坏绝不是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抵价的,但是,我们仍然会为了我们自身的主权和尊严去抵抗。这个道理放在人们为了自身权利而奋争是一样的。但是事实上在实现我们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奋争的道路上,那是坎坷崎岖的。比如说上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知情权等公民权利上。安元鼎事件彻底地说明了我们的访民连权力申诉的机会也被剥夺了,虽然安元鼎最后也被扳倒了,但是我不认为一家安元鼎的倒下对于我们的访民申诉自己的权利上有什么意义,因为在其背后,还存在着无数的像安元鼎一样的捕捉访民的黑机构。说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许这跟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是最为密切相关的政治权利了吧,但是在落实上,这又无异于一纸空文。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江西省一上访女工刘萍参选人大代表被拒绝事情,最初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参选资格的,可是后来呢,那些支持她参选的人以及刘萍自己被约谈了,之后又说刘萍不符合参选资格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数支持她了。最后,甚至被有关部门认为此次事件更是被外国反华势力控制。不禁感叹,我们的民主在哪里,宪法和选举法上的选举权到底在哪里?这也正正说明了我们的底层职工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上得不到真正的保障,而只是把权利停留在纸上。再说说言论自由权,曾经看到一幅图,画的是一双无形的双手一手捂住了记者,一手捂住了律师。我们知道,这两个职业在一个法治国家里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事实上呢,我们的记者被捂住了嘴巴说不出话,我们的律师更被冠以更种罪名。最后说说知情权吧,无庸置疑,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应该做到政府信息公开,让我们的公众有知情的权利。可不堪忍睹的是,中海油隐瞒多起漏油事故,更荒唐的辩称其主观上从未想隐瞒,最近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在没有给出事故原因的情况下辩称为了更好的救人把车体掩埋。不仅如此,还把事故原因归咎于雷公。在一味追求高发展,不顾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把生命看的如此之廉价的背后,却连我们公众的知情权也给剥夺了。这些具体权利都是与我们的公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能够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外国进行斗争,而剥夺我们去为了我们自己自身的权利奋争的可能性。在官官相卫,官僚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可谓是做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们深知,我们不能够纵容我们自己放弃我们的权利,因为那同时也是我们的一份义务,虽然小小的力量或许不足以改变整个结局,但是在一件件奋争的过程中,必定能够感染更多的公众提高自我权利的保护意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一创造性的一小步的跨出都有深刻的意义。不难想象,当我们的公众的权利得到更好的落实的那一天,我们的国家能变的更加的有魄力,而这正体现在我们的公众相信我们的国家这一前提上。
读书报告2 读完《为权利而斗争》后感触良多,让我对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为权利而斗争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书中从法的起源、目标论证法是在斗争中形成的,法的生命在于斗争,法需要为自身生存而与不法行为进行顽强抵抗,让我认识到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就必须快速发展,而法则是他能否快速发展的根本,只有完善的法才能让国家快速发展,因此国家与法相互依存 的,两者是一种互动的职能关系,并带有相互从属的性质。国家对法的从属性表现为国家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国家活动两个方面 ;而法对国家的从属性则体现为立法、法的实施、对法所认可的法律关系的保护等方面。
权利是当代法理念的基础内容,对法律大厦的构建有不可颠覆的意义,这已为现代人广为接受。当代绝大多数治理良好的国家里,也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和力量可以代替法律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强调、保护并伸张人的权利,权利已成为法的核心。法是在斗争的形成的,同样权利的实现也需要斗争,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在维护国家的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因此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书中最后写到“你必须到斗争中去寻找你的权利,权利从它放弃准备斗争的瞬间也放弃了它自身”,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人类的进步是人类不断的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成果,如果大家都放弃自己的权利,不去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而斗争,那么,现在我们也许还处于原始社会,还处于野蛮的社会。
当一个社会有不合理现象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表达我们的不满,如果大家面临不合理的东西都忍气吞声,不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其实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而且包括社会的整体利益。现代社会,和平与发展是主旋律,我们要敢于对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说不。
当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以为自己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这是1945年在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写下这样的铭文。这段铭文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
虽然法律没有强行要求我们要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我们国家的权利而斗争,捍卫我们国家的利益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为了我们生存和发展,有一个相对舒适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为权利而奋斗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内容简介
《为权利而斗争》是耶林在1872年春天在维也纳那场获得满堂喝彩的告别常说而出现的。耶林一生的思想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从历史法学派的捍卫者,到概念法学的追随者,再到利益法学的开拓者。耶林的法学作品中有三部特别引人注目:《罗马法的精神》、《为权利而斗争》和《法律目的论》,虽然它们并不一定称的上耶林最著名的作品,但却标志着耶林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
《为权利而斗争》是耶林在1872年春天在维也纳那场获得满堂喝彩的告别常说而出现的。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内容上,这部作品都介于《罗马法精神》和此后的《法律目的论》之间。在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之路上,《为权利而斗争》在耶林法律理论发展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该书一经出版,立即被译成英、法、意、俄、日、匈牙利、希腊、荷兰、罗马尼亚、丹麦、捷克、波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迄今已有五十多个译本,这部作品获得的国际承认非同一般。
在这本书中耶林指出,所有的权利都面临着被侵犯、被抑制的危险,因为权利人主张的利益常常与否定其利益主张的他人的利益相对抗。所以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准备着去主张权利,要实现权利,就必须时刻准备着为权利而斗争。耶林在文中雄辩地批评了萨维尼所认为的“法的形成同语言的形成一样,是在无意识之中,自发自然形成的,既无任何角逐,亦无任何斗争”这一观点。耶林的文字提醒我们,不要安稳地沉浸于所谓的“自生自发演进秩序”的幻景之中,而要去靠斗争去争取权利,去呼唤法律,在一个迷雾般的恐惧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斗争的行列将是拯救自己从而也拯救他人的唯一途径。“正义女神一手持有衡量权利的天平,另一只手握有为主张权利而准备的宝剑。无天平的宝剑是赤裸裸的暴力,无宝剑的天平则意味着法的软弱可欺。天平与宝剑相互依存,正义女神挥舞宝剑的力量与操作天平的技巧得以均衡之处,恰恰是健全的法律状态之所在。”耶林认为:“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有意识地制造的”,因此从国家的角度,国家权力应当确实地保障权利的实现,包括为权利创造长远存在的良好环境以及为受损的权利提供有效的救济。
在耶林看来,为权利而斗争不仅仅是主张自己利益的任何一位市民的权利,他同时认为这是旨在为权利而斗争的市民的一项义务。他认为人的生存不应该只是肉体的存在,还必须同时是精神的生存。为为权利而斗争正是通过保护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保护自己的精神的生存条件。“主张权利是精神上的自我保护的义务,完全放弃权利是精神上的自杀”
耶林对诉讼癖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在他看来,一个农民为了主张哪怕是一寸土地的所有权而进行烦琐的诉讼,哪怕是得不尝试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诉讼的目的并不在于微不足取的标的物,而是为了主张人格本身及其法感情(法感情是书中多次使用的一个词语,意指权利的心理泉源)这一目的,与这一目的相比,诉讼带来的一切牺牲和劳神对权利人而言,通通无足挂齿——目的补偿了手段。就连夏洛克
也因为喊出了一句“我要法律”而成为一个“力量强大,威风凛凛”的男子汉,就因为“夏洛克主张个人权利急转为涉及到了威尼斯的法律”。
耶林认为,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权利,从法律本身的规定来说并无不可。因为权利只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当事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是为和平而放弃权利还是为权利而牺牲和平。但如果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考察其社会影响,放弃权利的行为就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的时候,无疑是对非法行为的纵容和鼓励,法律自身的权威将受到严重的挑战,法律的功能将得不到发挥,社会秩序也就很难得到有力维护了。
作者简介
鲁道夫·冯·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1818-1892)耶林生于德意志北部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一位执业律师。耶林以其不朽成就,得以与萨维尼、祁克并列,成为19世纪西欧最伟大的法学家,也是新功利主义(目的)法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对西欧,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是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的著作,同时,这也是迄今为止他的著作中唯一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
1836年他进入海德堡大学,后又连续在柏林、哥廷根、慕尼黑等大学接受法律教育,而这种游学方式曾一度流行于德国学生之中。耶林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843年在柏林大学通过论文审查获得教职,并于次年在该大学教授罗马法。随后,历任巴塞尔(Basel,1845年)、罗斯托克(Rostock,1846年)、基尔(Kiel,1849年)、吉森(Giessen,1952年)各大学的教授。当时在德国法学界,萨维尼的学说依然具有支配性的影响,因此,耶林在1852-1863年陆续出版的《罗马法的精神》(全四卷)以其卓尔不群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1868年耶林接受了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大学罗马法教授的讲席,在这里的四年之间,他的讲课堂堂爆满,听众中不仅包括固定的学生,而且还包括许多慕名而来的社会各界人士甚至政府上层官员。耶林交游广泛,热爱艺术、音乐,于是他成为了当地法律界、政界以及艺术、社交界极受欢迎的人士。由于耶林对奥匈帝国法律教育的贡献,奥匈帝国遂授予耶林一个世袭的贵族爵位,这是过去在德、奥学术界极少数非因政治或军事贡献,而是因学术成就——尤其是法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被授予爵位的例子。为了逃避逐渐令人厌倦的社交活动以及过重的教学压力,耶林于1872年返回德国并进入哥廷根大学,在这里他一直工作到去世。在离开维也纳前,耶林在维也纳法学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讲——“为权利而斗争”。这篇演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两年内即印到了十二版,此后又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间,他又出版了他的宏伟巨著《法的目的》(全二卷)。
重温耶林
尼采在《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一书中谈到,历史对于人所能发生的作用有三种:一种是纪念的作用,过去的伟大人物或事件浮荡在我们面前,鼓舞我们努力,使我们知道,这些伟大不是不可能的;另一种是用好古的方式去看历史,人们怀着一种虔敬的心去探讨与过去的关联,这也是有益于人生的,只要它不流为对于过去的不加选择的称颂,不流为盲目的保守;第三种是批判的态度,这是摆脱开历史加在我们身上的种种束缚,使人身又得到自由的余地。事实上,“法律史中的法律家(包括其思想和行为)对于法律人人生的意义”这一命题,或许也可作如是观。尼采说,“的确,我们用得到历史,但是我们用它,与知识的花园中的娇惯的闲游者所用的不同„„我们用它是为了生活和行为,不是为了舒适地离开生活和行为,或者甚至于用以美化自私的生活和懦弱而恶劣的行为。”
倘若由此出发,19世纪德国伟大法学家耶林的著作,特别是其不朽名篇《为权利而斗争》也许是激励法律人生活和行为的最好读物了。而在当下的中国,法学研究领域中过分强调民族性而轻视普遍性的价值取向,过分强调法律的经验处境而忽视法律的规范努力和建构作用的思维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在法制实践领域中过分强调和平性而漠视斗争性的绥靖风气,这些都使重温耶林及其著作获得了另外的崭新意义。
《罗马法的精神》是耶林的早期著作,在该书中,耶林首先批判了历史法学派关于“法的素材源自存在于国民自身和其历史之间最深层的本质”的观点,认为应从正面来认识法的继受和同化的可能性。他说:“如果科学不决心把普遍性的思想与民族的思想作为同质之物一视同仁、并行不悖,就无法把握科学自身所处的世界”。它不仅会使法学沦为“国土法学”的田地,还会使法学的学术境界下降到政治的境界。对于学问来讲,这是一种卑躬屈膝,有失身份的形象。因此,他竭力倡导一种比较的普遍法律科学。实现这一法学的方法就是比较法学的方法。“它的眼界将是更广阔的,判断将是更是成熟的,对资料的处理将不会受到约束”。他关心的是通过对罗马法的历史进行批判的检讨,将罗马法中“不变并且普遍的要素”从“变化的、纯粹是罗马的要素中”抽取出来,作为各文明国家共通的法的原理。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罗马法的精神》是耶林著作中“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作品,它是以广博的知识写成的,充满了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耶林在该书中对罗马法的精神(也即“不变并且普遍的要素”)的表述,对制定法的重要地位的强调,对法的技术价值的肯定和分析,以及关于权利的定义等,后来都成了他创立的新功利主义法学的基础性内容。在某种意义上,《罗马法的精神》也是对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一书中的基本思想的继承和展开。
《法的目的》对《罗马法的精神》所提出的论点作了进一步的展开,通过该书,耶林既为他关于法的定义即“法是国家权力通过外部强制手段来保证其实现的最广义的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进一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克服只重视逻辑、形式和概念的“概念法学”的缺陷,以及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的新功利主义法学出台创造了条件。事实上,耶林法律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目的。他在另一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本书的基本观点是,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动机。”他宣称,法律是根据人们欲实现某些可欲的结果的意志而有意识地制定的。他承认,法律制度中有一部分是根植于历史的,但是他否认历史法学派关于法律只是非意图的、无意识的、纯粹历史力量的产物的论点。根据他的观点,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为了有意识地达到某个特定目的而制定的。
在关于概念法学的态度上,耶林的理论取向在前期和后期有所不同。在《罗马法的精神》第二卷第二部中,耶林对正统的德国法学的看家本领“概念计算”技术还是推崇备至,仅仅三年之后,他就在一篇匿名发表的评论中对民法解释的神秘性进行冷嘲热讽并且借用他人的口吻作了一点“自我批评”,不过此时他的批评并不彻底,因为1861年他发表的被誉为“法学上的发现”的“缔结契约上的过失”一文,依然将“概念计算”的解释方法运用得非常纯熟。不过,到1870年代以后,他开始公然对概念法学提出挑战,他主张克服形式主义解释的弊端,根据功利的要求自由地进行社会利益的衡量和调整。
耶林的上述理论取向发人深省,他提示我们注意:耶林对概念法学形式主义的批评,并将社会事实、环境条件等经验性因素引入法律体系,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滑向强调民族性的价值取向,也不意味着他忽视制定法的建构作用,也就是说,强调经验性完全可以与探求各文明之间的法的普遍原理的一般性共存,经验性并不等同于民族性,经验性也并不等同于忽视法律的建构性。国内法学界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为克服概念法学的缺陷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强调关注中国实际经验的取向无疑值得赞许,但问题是,关注中国的实际是否就意味着强调中国的民族性和“本土资源”?无疑,中国的实际当然包括中国的民族性和“本土资源”,但我们能否同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探寻那些“各文明国家共通的法的原理”?
早在1937年,吴经熊先生在他的《法律哲学研究》中已向中国学术界作了推荐。此后,在台湾,萨孟武教授也大力宣扬该文,并节译刊于他的《孟武自选文集》中,后蔡震荣与郑善印两位先生终于将其全部移译,并于1993年以《法(权利)的抗争》为名在台北三峰出版社出版。1994年,大陆的胡宝海先生根据日译本又将其译为中文,并刊载于梁慧星先生主编的《民商法论丛》第二卷中。至此,大陆法律人方能便利地一睹此文全貌。当然,遗憾的是,耶林更多的著作尚未见于中文,甚至英文,连哈特都称耶林著作英译本的缺乏为“一出知识悲剧”。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这样定义经典作品:“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正是这样一篇经典文字。王泽鉴先生将该文置于他的《民法总则》之首,并称“余特别爱好是书富有感情,而且创见极多,能够说出别人所不能说出的话„„‘法律的斗争’(台湾译名)可作为初习民法的‘精神教育’。”
《为权利而斗争》共分为六章,标题分别是“法的起源”、“斗争是法的生命”、“为权利而斗争是对自己的义务”、“主张权利是对社会的义务”、“为国民生活权利而斗争的重要性”、“现代罗马法与为权利而斗争”。耶林的论点虽然富于激情,但其论证方式却绝不空洞,绝不意识形态,其结论雄辩而有力,令人振奋。
耶林在文中开宗明义,他说,“法的目标是和平,而实现和平的手段是斗争。只要法必须防御来自不法的侵害——此现象将与世长存,则法无斗争将无济于事。法的生命是斗争,即国民的、国家权力的、阶级的、个人的斗争。”耶林在文中雄辩地批评了萨维尼所认为的“法的形成同语言的形成一样,是在无意识之中,自发自然形成的,既无任何角逐,亦无任何斗争”这一观点。耶林的文字提醒我们,不要安稳地沉浸于所谓的“自生自发演进秩序”的幻景之中,而要去靠斗争去争取权利,去呼唤法律,而在当下的国内,这种幻景正在一定范围内成为我们随波逐流,无所作为,甚至绥靖保守的理由。事实上,在一个迷雾般的恐惧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斗争的行列将是拯救自己从而也拯救他人的唯一途径。
不过,我们不要以为该文仅仅对普通民众具有召唤意义,事实上,该文也对政府当局具有启发意义——假如他们愿意被启发的话。耶林说,一个“对外保有威信,对内坚如磐石的国家再也没有比国民法感情更宝贵、更需要培育、奖掖的财产了。这是政治教育的最高且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只有每个人的健全有力的法感情才是国家力量极为丰富的源泉,得以自立于国内外的确实保证。”“民族力量与法感情的力量为同义语,培养国民的法感情就是培养国家的健康和力量,当然这种培养不是学校和课堂上的理论培养,而是把正义原则实际地贯彻于一切生活关系。” 耶林在文中还提到了19世纪的中国,他说,“因此一个民族对内对外的政治地位与其道德力量相应这一命题永远正确——中国只要保留对成年孩子加以管束的戒尺,纵使拥有几亿民众也绝不会占据小国瑞士对他国所拥有的国际法上受尊敬的地位。”在当下的中国,管束成年孩子的“戒尺”已经失去了封建礼教的色彩,但在更为一般和广泛的领域,人们依然难以充分实现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耶林这句话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真正的大国地位并不取决其众多的人口和广阔的疆土,而是与其道德力量直接相关;倘若一个国家无法很好地保障国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那他永远无法赢得文明国家的真正尊重。
无论如何,简单的介绍当然无法代替对于原文的直接阅读。在这个对经典作品“提及多于读过”的年代里,我深信,阅读耶林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智识,而且还能激励我们的行动。阅读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仿佛是在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他们都激励我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耶林在文章结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必须不停地开辟生活与自由,然后才配有生活与自由的享受。”
鲁道夫 耶林(Rudolf von Jehrin)先生是我最为赏识的法学家之一。他在1872年撰写的名篇《为权利而斗争》(Der Kampf ums Recht),至今读之仍感铿锵有力,可谓法律学同仁必赏之佳作;他对法律共性的探索为比较法研究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他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研究填补了民法上空白......以下是耶林先生生平。
鲁道夫·冯·耶林(Rudolph·von·Jhering,1818-1892),德国法学家,1818年出生于德意志北部小镇上的一个律师家庭。父亲是一位执业律师,一生从事律师工作,在当地小有名气。耶林从小受着法律知识和氛围的熏陶,使其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耶林后来对于法律的独到见解,也包含着先天的优良遗传基因吧。1836年,个人兴趣加上父亲对他的期望,十八岁的耶林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后又连续在柏林、哥廷根、慕尼黑等大学接受法律教育。当时德国学生曾一度热衷于这种游学方式。24岁时,耶林在柏林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843年在柏林大学通过论文审查获得教职,并于次年即1844年在该大学教授罗马法。随后执教于巴塞尔、罗斯托克、哥廷根、维也纳等著名大学。耶林一生从事法学教育事业,其主业都是教授罗马法。1852年,耶林写出其最早的代表作《罗马法精神》(全四卷,1852-1863年陆续出版)一书,该书的卓尔不群为其赢得了巨大声誉,也使耶林成为民法领域声誉颇著的权威。
1868年,耶林接受了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大学罗马法教授的讲席,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四年间,他的讲课堂堂爆满,听众中不仅包括固定的学生,还包括许多慕名而来的社会各界人士甚至政府上层官员。耶林兴趣广泛,热爱艺术、音乐,这使他成为当地法律界、政界以及艺术、社交界极受欢迎的人士。由于耶林对奥匈帝国法律教育的贡献,奥匈帝国授予耶林一个世袭的贵族爵位,这是过去在德、奥学术界极少数非因政治或军事贡献,而是因学术成就——尤其是法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成就,被授予爵位的例子。为了逃避逐渐令人厌倦的社交活动以及过重的教学压力,耶林于1872年返回德国并进入哥廷根大学,在这里他一直工作到去世。在离开维也纳前,耶林在维也纳法学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讲——“为权利而斗争”。耶林是新功利(目的)主义法学派的开山鼻祖,早年的耶林相继信仰过历史法学、概念法学和功利主义法学的思想,但后来他又相继扬弃了以上三种思想,创造了新功利主义法学派,耶林的思想非常强调法律的目的,强调个人利益要同社会利益相结合,反对过于注重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这些在《为权利而斗争》中都有体现。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间,他又出版了他的宏伟巨著《法的目的》(全二卷)。耶林以其不朽成就,得以与萨维尼、祁克并列,成为19世纪西欧最伟大的法学家,也是新功利主义(目的)法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对西欧、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成书背景
19世纪的德国是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代,出现了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伟大的哲学家。难怪有人说,19世纪是德国人的世纪。至少从这一点来说,是不为过的。法学方面,德国在19世纪是一个法学发展极为迅速的时代。作为中欧兵家力争之地的德国,成为国际战争的中心,拿破仑势力的扩张最先受其冲击的即为德国;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解放农奴、打倒腐败诸侯贵族统治皆改变了德国旧有的政治结构;而法国风起云涌产生的新思潮与新的社会政治运动、法国大革命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及共和思想等等,无不立刻影响着德国。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立宪政体的普遍实施,对于人民权利的限制以及国家行政权力行使的依据都需通过立法者的法律才能实现,即“法律保留原则”,此时期也标志着“警察国家”时代的终结。
近代德国文化民族主义对德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帝国民族统一上产生了国家积极的作用。可以说18至19世纪是德国的文化世纪,伴随着文化上的繁荣,尤其是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最终使政治与文化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文化的统一推进了政治的统一,而政治的发展又对文化产生了某些要求。19世纪初德国面临的民族危机使其思想界力图在文化层面上促成国家统一,从而诞生了以民族主义为精髓的兰克史学。
对统一的渴求、对权利的重视是这个时代的特征,鲁道夫·冯·耶林正是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年代。其经典传世之作《为权利而斗争》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为权利而斗争》本来是一篇演讲稿,篇幅不长,短小精悍。1872年,已是名扬西方、获得一身荣誉的耶林为了逃避逐渐令人厌倦的社交活动以及过重的教学压力,离开工作四年的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大学,返回故乡德国。在离开维也纳前,耶林在维也纳法学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讲——“为权利而斗争”。这篇演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年,耶林对该讲演稿进行了补充加工,并以《为权利而斗争》为题,予以公开发表。《为权利而斗争》一经刊行,便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众所周知的名篇,以至后来有人戏谑地称耶林是“为了一个钢蹦儿就和人拼命的老先生”。
第五篇:怎样写读书心得?(定稿)
怎样写读书心得?
写读书的心得体会,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读书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读书笔记从文体上看属于应用文,记述的主要是个人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读书心得,是在理解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书写自己的学习感受。就是说,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以后,在搞清楚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总的表现了什么精神,说明了什么问题之后,写出你的感受。具体要做到:
一是要明确中心。要写清楚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使你受到教育。要让人看了觉得这确实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感想。如果不紧扣着所读的书或文章,空泛地议论,那就不是一篇读后感,人家不知道你的感想从何而发。但是,复述书本里文章中的内容,要注意简明,要引用能说明问题的内容,不要整段整段地摘抄。
二是要突出重点。要写清楚读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你有哪些感受?受到了什么教育?要十分明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不要含混模糊。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把心中所“得”写出来。不必照抄原文内容,也不必对原文的某些段落进行重点阐述,而主要是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否则抄了整段整段的书,没有体会,或体会不多,那还怎么叫做读书心得呢?
三是要有分析。有些同学常常把读后感写成两大段:第一段是书上怎么写的,抄了一大篇。第二段几句简单的套话,我学到了什么精神,今后准备怎么做。这样写,内容就显得很单薄。一篇读后感一定要有分析。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某一点写得好,使你受到启发。那你就该讲讲:好在哪儿,使你受到什么启发,或是在某些问题的表述上很有特色,“特”在哪里,“妙”在哪里,把这些感受有分析的具体地写出来,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进行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这样的读书心得的内容就丰富、充实了。
要写好读书心得,首先要读好书。读书必须讲究方法,方法对路,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读好书后要好好地想、深入地想,不想,哪来的感想呢?没有感想,读书心得又从何写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