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读懂文言文
如何读懂文言文
(1)
每次考试结束,总有同学抱怨文言文阅读题难,读不懂。这一堂课,我们就想结合“十一”给同学们布置的假期练习二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讲一讲如何读懂文言文的问题。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主要还在于词语,词语是读懂文章的关键。词语的意义用法没有搞清楚,根本谈不上句子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文意的分析;词语掌握好了,其他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2003年北京市的《考试说明》,第一条就是“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把实词虚词的表述合在一起说,把意义和用法合在一起说,比原来考纲的表述更加科学。活用,归根到底,还是 词语的 用法,实在没有必要把它再独立出去。在表述中,实词虚词都强调了“在文中”的理解,也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在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强调的是语境义,也就是说,在掌握了多义词的多种义项之后,还要能够确定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做到“因文定义”。所谓的知识能力的迁移,推断能力的培养,都和这一点分不开。
文言词语难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它的多义性,一是它的活用性。而无论是多义词的定解,还是活用词的判断,都离不开上下文,也就是常说的“语境”。
一个词语,无论它有多少个义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也只能表达一种意思。比如,“谢”,在文言文中有如下几种常见的义项:道歉、推辞、告别、感谢、告诉、凋落。如果不考虑语境,《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理解成“感谢”也未尝不可。但如果联系上下文看,刘邦“距关,毋内诸侯”,想在关中称王,惹怒了项羽,准备以四十万大军来攻打刘邦,项伯私下答应刘邦,回去替他说情,并且告诉他,第二天要早一点来“谢”。这时还不能肯定这个“情”能不能说下来,要说“感谢”,实在是早了一点。所以,我们就应该把它理解为“道歉、谢罪”,这样文意就通了:项伯的意思是,一方面他自己为刘邦说情,另一方面,刘邦也要亲自去赔礼,说软话,才有可能解除这次危机。同样,《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一句,如果不考虑上下文,把这个“谢”理解为“感谢”也合乎情理:自家有女儿,别人来给说媒,做母亲的当然要“感谢”了。但再看下文,这样理解就有问题了,“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她“岂敢言”,不敢作主,那么前面显然就不是感谢了,而是推托,婉言谢绝。
一个词语,是一般用法还是临时的活用,也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比如,同样是《过秦论》,“于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和“序八州而朝同列”两句中都有一个“朝”字,它的基本意义都是“朝拜”,但是,代入两句话中,就有区别了。第一句可以理解为“强一些的国家请求服从,弱一些的国家入(秦)朝拜”;第二句的主语是“秦”,如果理解为“秦给八州排列了一下次序,到与他同等地位的诸侯国去朝拜”,恐怕就难以理解了:秦国君臣,惨淡经营一百多年,经过六代人的努力,国力空前强大,有足够的力量主宰中原,支配八州,怎么还会到与他同列的诸侯国去朝拜呢?显然,这样理解从情理上是说不通的。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个“朝”字,应该是使动用法,“使(同列的诸侯国)朝拜”秦国,而不是秦主动的去朝拜比他弱小得多的各个诸侯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读懂文言文,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根据上下文,确定词语意义的能力。因此,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放在词语的理解和推断上了。
从命题来说,我们“十一”发的练习中的两段文言文阅读,都是仿照 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形式,选的议论性的文字。在阅读过程中,还是要整体把握,首先要运用课内学过的文言知识,读懂所给的文段,了解这一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用哪些材料来证明他的观点,然后再看试卷问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问的。在此基础上,联系全文,一一进行解答。
从 2002年开始,文言文的翻译采用主观题的形式,从同学们答题的情况来看,读懂大意还不算困难,但要逐字逐句的落实,直译,就有些含糊了。所以,在阅读时,应该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首先要读懂关键的语句,养成一种推断的习惯,了解什么叫直译,什么叫意译。这样在具体的翻译中才能做到准确无误。下面我们就以第二套练习为例,来具体的讲一讲如何读懂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 —— 11 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 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
乎?”(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本次练习,我们的文段节选自刘向的《说苑·卷八·尊贤》,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阅读起来难度比记叙性文字要大一些。阅读时,要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入手,找到本段文字的观点句,再看看文章用什么作论据来论证这个观点,又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理清文章论证的脉络,就可以做题了。
这篇阅读材料,一共四段,第一段提出观点,是典型的议论性文字。第一句开宗明义,就推出了全文的观点:作君主的,想要治理好天下,名传后世,就一定要尊贤下士。然后就用了一个比喻,从反面论证为什么要尊贤下士;紧接着,就像《谏太宗十思疏》开头段一样,设喻说理,以“ 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 ”为喻,来证明“ 欲霸王者托于贤 ”的道理。然后又用任用贤臣则兴,任用佞臣则亡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要尊贤的道理。
第一句“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是文段的观点句,前半句的重点词语在“垂”上,这个字的常用义是物体的一头挂下来,由此引申为“流传下去”。成语“永垂不朽”“名垂千古”中的“垂”都是这个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 推断的方法之一,就是 利用我们掌握的成语 中相同的语素进行比较。后半句“必尊贤而下士”重点在“尊”和“下”,“尊贤”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为“尊重贤人”不难理解;但是,“下士”的“下”,恐怕就和我们现在的用法有较大的区别了。但是,如果稍稍作一下语法分析,就可以看出,“下士”是动宾关系,这里的“下”应该是动词,这种情况,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就出现过,“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句中“下士”译为“谦虚地对待士人”,熟悉课文,只要一读,就能联想起课文中的句子,自然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这个词的意思。即使不熟悉课文,也应该知道这里的“下”是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以君王之尊,居于士人之下,自然是“谦虚地对待”了。《谏太宗十思疏》中“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中的“下”也是相同的用法,为什么就不能译为“谦虚地对待”呢?这实际告诉我们,文言词义的理解,离不开上下文,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具体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文定义”。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第二个推断方法,熟悉课文内容,学会参照比较。因为高考的文言文阅读,虽然说选文是课外的,但它实际考查的知识还是课内的,它考查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复习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的问题,学会因文定义。
接下来的两句,前一句是一个比喻,“ 夫朝无贤人,犹 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 望,犹不能致其 意 之所欲至矣 ”,重点要掌握三个词语:“犹”,“ 犹 如”;“望”,“愿 望 ”;“意”,“心 意 ”。我们的现代汉语,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古汉语的单音词,在演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时,往往是以这个单音词为其中的一个语素,用它的几个不同义项为另一个语素,分别构成几个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如“望”,有这样几个常见义项:远看,心愿,期盼,名声等,它的这几个义项分别演变为现代汉语的“远 望 ”“愿 望 ”“期 望 ”“名 望 ”等,这一演变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推断。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第三个推断方法:对句中的一些文言单音词,可以 用包含这一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去推断,带入原文中,能解释得通,一般来说就应该是正确的解释。[“犹”(犹如)“意”(心意)也是如此。]
紧接着就是设喻说理,“ 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这前后两句中的两个“致”“至”,在《劝学》中都出现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同样的“至(致)千里”,为什么用字不一样呢?对此就要运用“六书”知识,对字形做一下分析了。“至”,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鸟飞从高下至地也”,用来表示“到达”的意思;“致”,形声字,形旁“攵”表示手的动作,作为声旁的“至”又表到达,这两个字的区别也就在于此:没有反文的“至”,表示动作主体的自主行为,像鸟落地一样,不必借助外力就“ 到达 ”了,所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用这个“至”;而有反文的“致”,加上了一只“手”,表示借助外力“ 达到 ”,所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一句就要用这个“致”了,它要借助“舆马”这个外部条件。同样道理,句中的“ 其意之所欲至 ”,是自己的愿望,是没有外力情况下的“至”,而前一个“致”,就没有排除外力的作用。后面“致远道者”要“托于乘”,用加反文的“致”也就不难理解了。“绝江海”的“绝”和《劝学》中的“绝江河”的“绝”用法完全一样,熟悉课文的同学,语感强的同学,一读就能知道这是“横渡”的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第四个推断方法: 运用“六书”知识,推断词语的意思。
“致远道者托于乘”中的“乘”,在这里又可以运用一种推断的方法。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推断。“ 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 ”,这类整齐的句子中,上下句相对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句的词语,推知下句相应位置上词语的意思。上句的“船”,是“绝江海”的工具,下句的“乘”显然也应该是一种工具,是“致远道”的工具,根据我国古代车马不分的特点,“乘”当然应该译为“车马”了。同样道理,根据前面两句的“绝江海”“致远道”推断,“欲霸王者”中的“霸王”也不应该是名词,而是动词,“称霸作王”。这也是词类活用的一个辨别方法: 名词前面如果有能愿动词修饰,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也就是对于在句中用法比较特殊的词语,要做一点语法分析。例如《劝学》中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名词“水”前面有了能愿动词“能”来修饰,这个“水”就活用为动词了,应该译为“游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左右欲刃相如”,名词“刃”前面有能愿动词“欲”来修饰,就变成动词了,译为“用刀杀”。至于这两句前面的两个虚词“夫”“故”,前者作为发语词,表示引起后面的议论,后者在因果复句中表示下面说的是由前面原因推出的结果。
第二篇:语文-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如何读懂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段?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先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文言实词题】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好了,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
填完后,拿出草稿纸,准备进入第二卷主观题的作答阶段。深呼吸之后,就开始吧!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
第三篇:如何读懂课外文言文教案(推荐)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
——如何读懂课外文言文?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猜度的能力。
2.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3.掌握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猜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教具:多媒体及幻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初中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老师在教学中不是过于死抠字、词、句而显得呆板、缺乏生机,就是流于形式而显得浮夸、不扎实;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于这些“之乎者也”的文字兴趣也不大,甚至感到头疼。这样一来,往往课内文言文最终以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的需要。如此,也势必影响了同学们们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因此,使大家走出这样一个困境,真正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的时代意义和指导意义,感受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应该成为我们语文尝试和探索的方向。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大家掌握方法,使同学们不惧怕课外文言文,做到对课外文言文的真正理解和感悟。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交给大家一些实用性强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
二、讲授方法
如何读懂课外文言文?
(一)、读
所谓读,就是诵读。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进入作品的最有效途径,是整体理解作品的必要前提。让学生在诵读中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搜集文章中的外显信息和头脑中内存语言知识及生活体验等信息达到理解的拓宽和深入。
1、读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他可以提供许多帮助了解文章的重要信息,例如《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题目交代了重要事件,甚至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带着“什么人?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些问题进行整体的速读,感知全文内容。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
3、读细节,把握人物。
中考的课外文言文选文大多是记叙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是以故事取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用心。要细心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例如语段《偷画》:
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主人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如此,再结合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4、读注释。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醒大家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二)、猜
所谓猜,就是猜读,根据字形揣摩字义。因为字形和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把文言文字义弄清楚,才能正确无误的阅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路和构想。
1、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
形声字在汉字里占了约85%,弄懂形声字的字义对我们看懂古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我们先弄懂形声字的形旁,它对我们结合句意推断该字的词义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如:
①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吕蒙传》 “恚”与“心”有关,想去征罚他的应是心里“很生气”。
②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明史》 “馔”是“饣”旁,可猜与食物有关。
③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师旷论学》 “昧”从“日”旁,与“日光”有关,“日未”可猜为“没有日光”,“昧行”就是“摸黑走路”。
又凡从“页”的字,多与人的脑袋有关(“页”是“首”的变形)。有的是头部各部分,如头、颅、顶、颠、颊、颐等;有的是头的形象,如颓(秃发)、颁、硕(大头)、顷、颇(头不正)、颂(容颜)等;有的是头的动作或感觉,如顿(磕头)、頫(低头)、烦(发热头痛)等。又如从从“贝”的字多与财物有关等。会意字、指事字也可以猜其字义,如:间问群臣臧否《明史》“间”原指阳光从门缝中照进来。引申为“私下”。让学生根据字形大胆地猜字义,学生越猜越起劲,简直乐在其中。
2、利用组词特点,猜测词义。
古汉语构成句的最小单位以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居多,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词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近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实词时,可以使用组词的方法,即“单音变双音”,猜读其意义。如:
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郑人逃暑》 流(流动),影(影子),移(移动),徙(迁徙),从(跟从),阴(阴影)
②缜少孤贫,事母孝谨。《范缜笃学》
少(年少),孤(孤儿),贫(贫困),孝(孝顺),谨(恭谨)
先组词,再结合句子、上下文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度出句子的含义。
3、利用词性辨识,推测词义。
汉字具有多义性的特点,词性不同,其词义往往也是不同的,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位置,词性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整个句子的成分或词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出句子中较难理解的词的意义了。
采用词性辨识揣摩词义的方法,既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起到“温故”的作用,又可举一反三,以此贯彼,得到“知新”的乐趣。如:
①王贤其母,说其义。《韩诗外传》“贤”带了宾语“其母”是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贤明”
②毋妄言,族矣。《学万人敌》“族”作谓语,可理解为动词,“灭族”
又如:
① 尔何来窃吾所秘?《书断 王羲之》“所”字后面跟名词,“秘”应理解为“秘籍”
②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书断 王羲之》“秘之”中的“秘”应是谓语,是动词,应理为“守秘”
3、利用对对称性文句互义特点,猜测词义。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文法讲究语言的工整,这是古文的又一显著特点。那么,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进”与“退”可以参考对称性句子理解,“进”就是“居庙堂之高”,那“退”就是“处江湖之远”了。
总的来说用“猜”方法理解字义虽然不是绝对准确,但是这种方法带给大家一种信息,那就是:学古文我们先不要怕它,把一篇古文分拆成许多字词,一个一个字词的意思弄明白了,就能慢慢弄懂整篇文章。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找到阅读古文的“入口”,像庖丁解牛一样,找到下刀的地方,找到切割的方法,翻译古文不是一件难事,阅读古文甚至会变得很有趣。
提醒大家,猜读一定要关注语境,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
(三)、通
所谓通,就是疏通文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短文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也要学会适当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疏通文意,为把握人物,感悟中心服务。
字词的含义理解了,并不代表同学们能顺畅地疏通文意了,还进行句子解释的指导。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子有固定的句式或句型,只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句意的疏通问题将迎刃而解。
首先,学生要熟悉熟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如:
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常有“„者,„也”、“„者”、“„也”等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
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
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
其它还有“乃”“为”“非”“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其次,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数量词后置等,让同学们学会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再次,养成主动补充省略成份的习惯。如有些语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量词省略,等等,教师要指导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作出恰当的补充,使句子意思完整。
以上这些读懂文言文的方法都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才能运用自如,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阅读文言文,平日里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就会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而积累字词解释是读懂课外文言文的关键。
三、实战演练 《枭将东徙》《郑板桥开场济民》《义猴》
教后反思:同事们普遍反映方法很好,实用性很强,学生也有基本掌握方法。但我个人感觉到我讲得还是多了些,最后的15分钟练习,我还是“抱着学生走”,应该放手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在练习中去巩固方法,养成良好的猜读思维习惯。
第四篇:读懂诗歌
如何读懂诗歌
郭春燕
【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 【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
【点击考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例: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大意:
(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例1:(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 李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
【解读】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巧妙的是这一理解与本诗第二题的鉴赏要求不谋而合了。例2: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读】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 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例3:(全国Ⅱ卷)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 ]① 李弥逊(1085 - 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解读】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例4: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
【解读】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3、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例5: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思考: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读】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例6: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②惊残:惊醒。③故山:即家乡。思考: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读】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4、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例7:(全国卷3)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解读】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例8: 汴河曲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思考: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解读】杨花漫天飞舞,飘荡如雪。人们往往把缠绵哀思、离愁别绪、理想抱负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的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
5、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例9: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思考: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解读】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6、抓尾句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例10:(上海卷)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解读】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课堂练习:
1、读《幽居初夏》(陆游),回答问题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问题:⑴诗中所写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幽”。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问题:⑵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2、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大意:
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领会《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这首诗的深层意思。
1、这是一首怀远思人之作。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这两句诗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
3、本诗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感情。
2015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备考策略
王义翔
考场反馈
学生答题存在三大问题:
1、读不懂诗歌,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盲目答题;
2、知道写什么,但说不出用的是什么技巧,好在哪?
3、知道写什么,也知道怎么写的,由于答题步骤不规范、不全面导致失分。针对这三个问题,在复习备考时,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写什么(读懂诗歌),怎么写(识别考点),怎么答(总结方法)。
(一)怎样读懂诗歌
鉴赏诗歌必关注:题目、作者、注释、题干、意象。初读:大体明白诗歌表层意思; 标题:掌握诗歌主旨的快捷入口;
注释:关注隐含信息,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作者:知人论世,掌握时代背景; 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题干:明确答题的方向;
(二)怎样识别考点
(出示近几年高考诗词鉴赏题目,让学生辨别属于哪个考点?)这样可看出,不管用哪种方式提问,鉴赏诗歌题无非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四个考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2】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上海卷】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广东卷】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四川卷】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辽宁卷】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2009新课标】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011新课标】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2013新课标2】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三)答题技巧总结
1、仔细辨别题目,确定答题要点。
要懂得分解题目要求,明确考查方向,确定答题的要点。学会识别题目属于哪一个考点,根据平时总结答题思路作答。
2、关注“得分点”,运用专业术语。
通过对新课卷诗词鉴赏题的研究,可以看出,题目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我们可以称之为“得分点”。答题时要找准角度,内容力求丰富,避免低分点遗漏;同时,恰当运用专业术语可以使表述更为精确,更切近诗歌的语体,在这方面,高考试题为我们作出了示范。
例如: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如衬托、对比、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动静结合及情景关系等;
3、答案忌无分析,必须结合文本
组织答案忌笼统、空泛,一定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常用的思路是: 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表达效果(思想感情或篇章结构上的作用)结合文本要求:组织答案最好涉及文中的关键词。对问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有效提炼、复制、重组,这样答案就标准了,决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话来答,除非题干有要求。
4、规范标点符号,科学运用双引号。
答案应该科学地运用引号,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句等必须运用引号突出。
5、合理安排答题区域,不让答题区域空白。答题区域不能留空白,高考阅卷是在电脑上进行,即使你的答案内容很完美,如果谋篇布局没有处理好,答题卡上空白太多,会间接影响你的得分。
6、加强类型题训练,提炼解题思路。回答诗歌鉴赏题,应该“因题而异”:
对“问答型”题,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对“综述型”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的思路来作答。
最后,写完答案后,至少要回读一遍。一是看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述是否清楚,表述是否完备;二是看看有没有词不达意的地方;三是看语言表达有没有错漏。
第五篇:读懂记叙文
了解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称为记叙文的六要素。2.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三种:①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②倒叙,即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③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情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进行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有时间线、地点线、事件线、人物线、事物线、感情线。4.记叙的人称:(1)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在小说中,“我”不是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2)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第三人称写法。用这种人称不受任何限制,“他”“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3)在文章中为了便于抒发内心情感,也常在某些段落中使用第二人称。5.记叙的详略: 记叙文在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与主题有关者要详写,与主题联系不紧密者要略写。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常常辅以议论、抒情和说明。7.记叙文中的描写:一般分为两类:人物描写,包括肖貌、语言、行为、心理、神态等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叙述中的描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既要抓住特点,又要突出重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阅读描写部分应注意以下三点:a、抓住事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描写;b、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描写;c、这些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8.记叙文中的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用以点明记叙的意义,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记叙文中,记叙是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归纳与深化。
9.记叙文中的抒情:记叙文中的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10.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①象征,是通过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手法。它包括本体和象征体两个方面。运用此法,必须把握二者在读者心中的传统习惯和心理感觉上的特殊联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征体的具体描写之中,构成美的意境,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的感染力。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②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③作为表现手法的夸张,不同于修辞手法的夸张,它是通过对“事件”作扩大或缩小的形象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④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⑤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气氛,突出人物。⑥抑扬的表现手法,所谓“抑”就是按下、抑制;“扬”就是抬高扬起。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一是欲抑先扬。⑦白描的表现手法,简练、质朴、轻捷、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它一般不用修辞手法。11.散文的基本特点——“形散神不散”。
/ 4
(1)“形散”。内容上,材料面广而多,时间与地域的跨度较大。表达方式上,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于一炉。语言风格上,具有鲜明、准确、生动的共性,同时就具体作品而言,则风格各异,或活泼生动,或沉郁凝重,或隽永优美,或恢弘壮阔,并无一定的规范。
(2)“不散”的“神”,也就是每篇散文中一以贯之的思想感情。1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读懂记叙文
一、通读文本,理清思路。(1)理解主要内容,主要从记叙的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弄清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3)感悟作者感情;(4)赏析文章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二、紧扣考点,精读文本。(1)记叙文的考点主要有:标题含义及作用、内容概括、词语理解与赏析、句子理解与赏析、人物形象分析、段落作用、写作技巧、拓展延伸等。(2)精读时完成以下问题:全文有几段?每段有几句?每句关键词是什么?用了什么手法? 段与段什么关系?抒发什么感情?
答对各种题型
一、做题的四种意识
1、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
2、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
3、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
4、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
二、答题总原则
1、浏览考题,整体感知:先读题后读文,粗略了解考察内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缜密审题,明确要求:认真读题,抓住关键性词语、提示性词语、规定性词语,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解题要求。
3、局部探索,深入品读:带着问题,精读题目涉及的相关内容,搜集信息。根据解题要求,处理信息:或概括,或综合,或分析,或比较,或揣摩推断,或联想想像,确定答案范围。紧扣解题要求,推敲组织语言,准确写出答案。
4、整体检验,确保准确: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返回整体,对所作答案进行进行检验,以确保准确无误。
三、做题的操作技巧。
题型1:分析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1)标题含义解题技巧: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解答,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就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含义一般需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背景、线索、事件、人物、情感、主旨、写作目的等)来得出答案。
(2)标题作用解题技巧:标题的作用主要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充当文章的线索;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具有象征意义;具有双关意义;充当文章文眼,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调动阅读兴趣等。
题型2:内容概括与信息筛选
(1)内容概括解题技巧:一般情况下,做此类题目一定要先搞清楚文章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人)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明确六要素以后,根据自己做
/ 4
题的需要选择概括文章内容所需要的要素,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合,即完成此类题目。句式是:什么人+什么事+结局如何。
(2)信息筛选解题技巧:首先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其次准确定位,筛选信息;再次按照分值和具体要求,归纳综合;最后加工润色,使之通顺流畅。题型3:词语的含义及赏析
(1)词语的含义解题技巧: 答题格式是:××一词原指……,文中指……,起到了…的作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应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可以联系文章中心、作者的感情、具体语境、修辞特点、语言风格、句式特点等分析得出。
(2)词语赏析解题技巧:首先选择赏析角度(修辞角度、遣词造句、感情色彩);其次明确内容,结合语境谈内容的表达效果(常用术语是准确、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栩栩如生等);最后表述人、物、作者的情感态度。题型4:句子的理解与赏析
(1)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解题技巧:关键句与文章中心关系紧密,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这类句子首先要考虑中心;其次联系具体的背景;最后结合具体语境,联系分析语境中的人物、修辞、关键性词语。(2)句子赏析解题技巧:①赏析句子可从修辞角度。答题格式为:运用……修辞手法+……(术语)写出了……(内容)+作用。【修辞的作用术语: 比喻—生动形象;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②赏析句子还可从表达方式角度。答题格式为:运用……(表达方式)写出了……(内容)+作用。【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描写是赏析句子题型中常考查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此外还有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神态描写等。】③赏析句子还可从遣词造句角度,重点考虑句中是否运用精彩典型的动词、形容词、重叠词等。答题格式为:运用……(词类)写出了……(内容)+作用。④赏析句子还可从句式角度。句式主要有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对偶句、排比句等。答题格式为:运用……(句式)写出了……(内容)+作用。题型5:关键语段的作用
1、从结构看,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在文章的开头:总领下文,开门见山,点明中心;照应标题,点明题意;引出下文,渲染气氛,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表达或抒发与主旨有关的感情。
(2)在文章语段中间:承上启下(过渡),使文章层次紧凑连贯;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扩展思路,丰富内涵。
(3)在文章的结尾:总结上文,点名题旨,水到渠成;前后呼应,突出文章主旨;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点明中心,升华中心;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充满哲理,委婉含蓄。
2、从内容看,主要从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表明什么中心(或与中心什么关系)三方面作答。
/ 4
题型6: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通常有以下几种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创设活动的场所,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埋伏笔;(2)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3)渲染某种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交代人物身份、性格;(5)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6)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揭示时代背景,探究人物性格的时代根源。题型7:人物形象分析 答题步骤:(1)逐段寻找与被分析人物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对人物的各种描写;(2)在原文中寻找评价性的词语,直接摘抄;(3)整合归纳,尽量用四字短语。
答题技巧:此类题目人物形象不会只有一个特点,要多角度、全方位分条作答,一般可找出人物共写了几件事,往往每件事可以归纳出一个性格特征,此外关注人物关系和人物的态度,也能成为归纳的依据。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的要点也可作为小技巧。【附】不同人物形象性格常用术语
母亲:温柔 文静 进取 坚毅 和蔼 朴素 坚强 质朴 善良 宽容 虔诚 贤淑 勤劳 热情、博爱、坚韧、无私、大度、奉献、智慧、亲切、慈爱、高尚、乐观、尽职(敬业)、操劳、远见、谦逊、严格、含辛茹苦、任劳任怨、顾家、勤俭持家。
父亲:勤劳、坚韧、本分、忍耐、慈爱、坚强、朴实、慈祥、温柔、祥和、无私、伟大、博爱、威严、厚重、担当、严肃、高大、伟岸、深沉、和蔼、充满爱心,教育有方。老师:认真、严谨、严厉、慈祥、和蔼、一丝不苟、默默无闻、尽心尽力、教导有方、鞠躬尽瘁、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和蔼可亲、德才兼备、孜孜不倦、无微不至、潜移默化、用心良苦。
题型8:人称的作用
(1)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便于直抒胸臆,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亲切感。(2)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3)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便于叙事和议论。题型9: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题型10:启示感悟题
答题步骤:首先把握文章中心,围绕文章中心多角度思考,将其深化或升华,或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自己的思想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答题技巧:(1)必须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就是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理由要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一定要看清题目的相关要求,做到怎么问怎么答。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