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赧等小学课改领导小组
赧等小学课改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特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张维改
副组长:杨自鹏、廖押芬
成员:匡艳鸾、罗绿松、王丽萍、王林佐、鲁凤奎、蒋春艳、朱艳仙、李朝够、赵素春、杨卫华、潘洁、陈鸿英、杨永焕、朱佐香、余彩够、李红玥、彭大艳、张文华、唐明曲。
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力度,切实解决在课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不遗余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课改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本学期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赧等小学教育督导工作汇报材料
赧等小学教育督导工作汇报材料
一、学校概况:
赧等小学创办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距县城52公里,辖区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28人。学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教学用房建筑面积1396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校园宽敞。现有教职工22人,均为专任教师,女教师18人;本科 10人,专科12人,;小学高级教师 11人,学校现有学生303人,女148 人,有11个教学班,二至六年级均为双班。2010年被推荐为云南省千所现代教育管理工程示范学校之一。
近几年,我校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研促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严格实行教师招聘制,加强教师培训和学历提高,使教师队伍建设达到了国家指标要求。加强学校德育和养成教育工作,使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有礼貌的文明之人。加强教研改革,提高课堂效益,使教育质量稳中有进,始终保持在全乡的领先地位。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了“和谐、务实、博学、文明”的校风,“爱校、乐学、文明、阳光”的学风,“爱生、敬业、谦和、严谨”的教风。学校以“生本教育为主题,遵循一切工作面向学生,一切工作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追求自身个性发展。
二、现阶段主要工作及成效:
1、规划学校发展目标: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今后发展的需求,早日实现教育局提出的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我们对学校今后发展进行规划。近期目标:逐渐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力争五年里创建“保山市文明学校”、“保山市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示范学校)”。远期目标:彰显办学特色,创建窗口校、示范校,争取在十年里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示范学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和胡总书记会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重要讲话,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区委区政府关于跨江建设战略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先后制订《赧等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赧等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实施方案》等措施,倡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校行风民主评议中,连续两年家长和学生的满意率达到100%,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的教师。其中,潘洁、鲁凤奎、王林佐老师被评为龙陵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潘洁老师被评为保山市“感恩之星”,四年级学生赵秋被评为保山市“十佳孝心”
3、立足校本研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首先,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学校采用让教师走出去看一看——想一想——变一变。两年来,先后组织教师到省、市、区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学习。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让教师在学习与交流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转变了教育观念,优化了自身素质,从而转变或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其次,抓好校本教研,建设教师学习型组织。学校立足校情开展以学科组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专题研讨等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再来,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制定了《赧等小学教师教学目标管理细则》,采用自评与考核的方式,对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师工作行为、教学效果岗位评价等进行了考核,对教师的成绩与不足作了较为科学的评价,为广大教师今后的成长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教师有10多篇的论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或发表汇编。
4.共筑和谐家园,让每个孩子共享一片蓝天。为丰富孩子的校园生活,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了一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如小学生跳绳比赛、小学生广播操比赛、“小学生六项技能比赛”、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位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快乐的生活。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各级比赛有100多人次获得奖励,其中,2012年,我校学生王双漫参加“全国青少年书画汇展”获得三等奖;汤兴玥、王祎等30余名同学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获得儿童组美术优秀奖。
5、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学校正在加紧校园文化建设。现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师生图书阅览室、电脑室、体育室等专用教室,逐步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加快校园环境建设规划,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建优良文化氛围。
三、今后发展规划:
1、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将继续抓好教师的再学习,引领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2、立足校情,办出特色。让学生了解故乡的历史文化,从挖掘龙陵文化入手,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彰显办学特色。
3、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今后,学校将做好专用教室设施的配备及校园网的建设,改善教学与学习条件。
龙陵县赧等小学 2013年12月
第三篇: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组长:冯纯杰(主抓学校全面课改工作)
副组长:张长振(具体负责主抓1——6年级)李桃(主抓1—6年级教学课改工作及语文自然 微机等课研
工作)
组员:丁静(具体负责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姜海俊:(具体负责数学学科教学工作)
丁学科:(具体负责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工作)佟平:(具体负责音乐学科教学工作)
高玉书:(具体负责体育学科教学工作)
陈雅军:(具体负责美术学科教学工作)
唐春雷:(具体负责信息学科教学工作)
宁飞:(具体负责英语学科教学工作)
刘国华:(具体负责社会学科教学工作)
第四篇:小学课改实施方案
小学课改实施方案
课改实施方案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完善,课改方法的不断更新,面对我镇教育改革的新形式、新情况及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了更好地地落实和体现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经课改小组讨论,制定我校课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体系,不断深化我校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改目标
1、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2、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成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具体职责是:制定课改方案、负责具体落实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的组织,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教师的培养,以及课改工作的评估。
四、成立课改教研小组。
根据课改需要,建立课改教研小组。成立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体音美教研组。具体分工如下: 课改小组应承担下列任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师上课改达标课,开展听、评课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课改教学论文。
五、方法措施
1、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对教室、走廊、校园标语进行更新,突出课改理念,凸先校园文化,体现时代精神,此项工作在一周内完成。
2、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科学建立高效小组,高效小组的建立情况存教导处,并在班内显。此外,班级要有富有激情,气势,震撼力,催人奋进的誓词,并且要在4-6周内更
新。
3、以校本培训方式为主,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促进教师成长。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强力推进课。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全面实施课改方案。同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各年龄段的具体要求,分年级分步骤实施新课改。在强化教师备课,学生课前预习的的同时,力求在课堂上实现“三个沟通”,即全员参与,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试,心灵沟通。课后要求教师做好反思:及反思学生的核心地位是否得到凸显,学生的学习地位是否得到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活。
4、科学使用导学案,利用导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与发展的能力。教师要在精细备课的基础上,熟悉导学案,运用好导学案,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要结合导学案的特点,突出课堂教学“三化”原则,使问题知识化,知识具体化,练习层次化。
5、加强对高校小组组长的培训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高效小组的作用,要下力使小组长掌握管理、组织、领导小组活动的工作技巧,并对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起到引领作用。同时要在组与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还要通过有效的评价进行激励,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开发其智力。
6、构造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要以“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为出发点,创设人人积极参与的“和谐课堂模式”,从我校实际出发,语文方面:
一、二年级抓字词、说话教学的改革,三、四年级主抓句子、段落、小习作等方面的课堂教学改革,五、六年级从段落教学入手,从理解、掌握、运用上下功夫。同时结合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读书、读报、写日记、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读会,读书辩论会,读书笔记展览会等活动,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数学方面:
一、二年级从口算入手,三、四年级抓笔算练习,五、六年级侧重于应用题
教学的理解和运用。立足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融教、学、研为一体,并通过一些理论学习,制度激励等鼓励教师展示和提高个性化教学风格。
总之,课堂教学要坚持温故知新,设问导学,自主检测,巩固达标,拓展延伸的步骤进行。
7、坚持听评课,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力水平。我校每周安排3-4节听评课活动。同时加强教学研讨,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寻找有本校特色的教学途径。领导要深入一线听评课,加强指导,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做好反思,共同提高。不仅如此,要在课改常规方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8、奖惩兑现。鼓励先进教师脱颖而出,教师课改课在乡镇交流展示奖励10元,在县级交流展示奖励20元,在市级交流展示奖励30元。凡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且成绩优异的教师,在评模、评先,晋级、职称评定方面优先考虑,对不积极参加课改的教师取消本校的评模、评先资格。
六、活动安排
1、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进行课改业务学习
2、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2-3节课,并对所听的课程进行公开、公正、客观的评价,以求共同提高。
3、每位教师在听课后要写出有价值的反思。同时要积极撰写课改论文与心得体会。
4、走出去,到兄弟单位去学习、听课,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经验。
5、积极培训骨干教师,树立标杆,典型引路。通过学习培训,努力在我校形成“敢于想名师,努力成名师”的氛围,使大家学有典范,行有目标,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扎实的进行。
七、具体目标
要在倡导推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练习、拓展升华的和谐而富具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具有鲜明特色的本校课堂教学模式,并产生我校课改标兵、教学能手,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质量的课改经验。新课改的实施,带给我们每位教师一个全新的命题,使我们有了更广阔展示能力、展示
水平的舞台,我们将在全面实施新课改与体现学校特色方面唱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旋律,不断研究与积累,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力争成为新新课改的排头兵。
第五篇: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一、实施“学案导学”教学的背景 2001年9月,新课程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
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枯燥、高耗低效的问题。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学校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少人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仍占据着一席之地,课堂还是教师的课堂,是教师展示的舞台。教师备课首先考虑的是教师怎样教,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讲台意识”仍旧很浓,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欲和支配欲依然很强。
三是课堂上虽然有学生的活动,但让学生张扬个性的作为还远远不够。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能得以提升,学习积极性还在被压抑,课堂缺乏思辩性与生成。课堂气氛沉闷,回答问题的就那几个学生,而其他的孩子只是默默地当“观众”。这也导致了不少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教师只管教,学生被动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训练”活动。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这些问题和矛盾在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就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学校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负担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深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改善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必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 “导学”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说得更直白些,“学案导学”就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中的反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讲的话做到心中有数,按“学案”开展学习,从而避免课堂学习中无谓的“枝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理论培训
首先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及“教师专业成长与角色转换”,为教师洗脑,改变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教育观。学校领导给全体老师介绍课改名校(如江苏洋思、山东杜郎口等)的课改奇迹,为全体教师做《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等专题讲座,并邀请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崇善为全校教师做了题为《教育教学四大理念》的专题讲座。2.第二阶段:确立试点,开始试验
学校于2011年10月确立三年级为试点年级,开始实施“导学案”教学。实验年级教师纷纷行动起来。(1)布置教室,营造氛围。(2)合理分组,培训组长。(3)制定评价制度,为课改顺利进行做保障。(4)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3.第三阶段:全面推开,初显成效
4.第四阶段:深化课改,立模践模
在校领导班子的支持带领下,学校骨干教师多次到外地走访、调研、学习,并结合我校实际,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在我校进行大胆实践创新。
四、“学案导学”教学实施措施
(一)建设学习小组,抓高效课堂的灵魂
(1)分组
学习小组的划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作为重要依据。再结合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分组,实现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组内异质”能够为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学习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分工
●可以围绕学习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
●可以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
无论是哪一种分工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做到人人管人,人人被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2.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发现,尽管所有的小组都在努力,尽管所有的小组都不甘落后,现实的情况却是有的小组一路遥遥领先,有的小组却步履维艰,其中的差距就在于小组长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的差异。因此,对于小组长人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小组长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
(1)班主任培训。
(2)任课教师培训。
(3)年级组培训。年级每周都安排培训任务,在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培训。
(4)课前培训。
(5)课中培训。
学校制定了“小组长沙龙”制度。即每月定时召开一次组长交流会议,及时解决小组管理的疑难困惑,交流小组管理的优秀做法,并对其中的“金点子”表彰奖励、加以推广。3.制定严格组规,培养良好组风。小组建立初期就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营造鲜明氛围,促成有效学习状态。在教室的墙壁、黑板有学生自己书写的、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勇于展示自我的话语,营造自信、自励、自发、自觉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展示自我的积极性。
5.评价多元化,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要求班主任将小组建设纳入班级常规管理,平时的思想、行为、学习状态等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做到评价的多元化。
学校要求每个班级一周一评比,进行一周“展示之星” “点评之星” “质疑之星”“助人之星” 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小组竞争氛围,强化课堂各个薄弱环节。一月一汇总,一月得分最高的小组即为班级月优秀小组,由班主任为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小组颁发小喜报进行奖励,奖项有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为高效课堂导航
1.构建“361”备课模式
(1)构建“361”备课模式
②上传及分发备课:主备教师将备好的“导学案”初稿统一上传给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再将所有备课内容传给组内所有老师。
③集体备课研讨:学校有专门的集体备课室,而且规定了集体备课研讨的时间,周二为数学,周三语文,周四是其他科目,研讨时间为一下午四个小时。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讲自己备课预设,其它老师进行研讨,那些策略可行,哪些需要改进,怎么改进都是研讨的内容。
2.精心设计导学案
接着制订了导学案编写要求与原则。一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五清”。知识底清,认知心理清,学习态度清,可接受程度清,环境影响清。二要做到“四个吃透”、“四个把握”。一是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纵横联系,把握住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
3.解决导学过程中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惑:“课堂教学任务不能够当堂完成,教学时间不够用”、“在自主预习生成课上,当学生生成的问题过多、过滥、太浪费时间的情况下,教师该怎么导”、“在学生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又该怎么导”、“在遇到学生相互追问十分激烈与学习时间有限产生矛盾时,教师该不该导,怎么导”等等。经过学校教改领导小组的研究归纳,发现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于是,确定这个问题为研讨专题,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先进行解决假想。如:自主预习课上,根据学情,教师要善于去粗取精的进行导学;在学生展示中,教师要正确判断、弥漏补缺的进行导学;在时间不足和讨论激烈相矛盾时,教师要巧妙周旋,智慧的进行导学等。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研究教师课堂导学的艺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验证后,在学校课改论坛上,让老师们畅谈自己的感悟和新的认识,他们言有所向,言而有理。
(三)践行“1239”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为了进一步深化提升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研究确定2012至2013学年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为将此项改革推向深入、力求实效,在校领导班子的支持带领下,学校骨干教师多次到外地走访、调研、学习,并结合我校实际,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在我校进行大胆实践创新。
“1239”自主课堂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是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小组合作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纲领,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方向的课堂。“1”是指一案:学案引领,合作探究;二主:以学生为主,以自主探究为主,突出一个主体,即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这个主体,学习方式要以自主探究为主。“3”是指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明确目标阶段,自主活动反馈指导阶段,应用达标阶段。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框架,对教与学有一定的规范作用,有了模式就不会放任自流,“漫无章法”;模式是教与学的抓手,使课堂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目标,特别是课改初期,老师们易于操作。
五、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惊喜地看到了课堂教学的奇妙变化。
一是学生变得大胆自信,合作学习能力增强了。“有效教学是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争当第一,我们很高兴”,这是五年级二班学生的真实话语。高效课堂以小组为单位构建学习共同体,每个小组便是一个缩影。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合作探究,大胆交流,各抒己见,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中,通过展、思、论、评、记,在组内与组间互动,学得真实、质朴、自然、快乐,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小组争光,为班级争光的团队精神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加映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列队、放学、劳动等。在小组精神的鼓舞和鞭策下,学生变得大胆自信,交往能力提高了,团结合作意识增强,行为习惯不断规范,呈现文明向上的良好势头。中国教师报“课改山西行”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做了深入的采访,我校教师郭彦君的教育叙事《“捆绑”出的精彩》刊登在了中国教师报上。
二是学生变得爱学乐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据调查问卷的资料显示:课改前,在学生中,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只占15%,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占17%,自学能力差的占30%,根本没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占38%。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很被动,学习效率低,有的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由于“不会学”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课改后,在学生中,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占35%,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占30%,自学能力差的占20%,没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占5%。
三是学生变得会学善学,语言、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到了实处。教师教学时大胆放手,把课堂的学习权充分还给学生。学生自主预习、圈点、勾画、摘录、阅读;自主质疑、协作、探究;自主交流、展示、体验。
四是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实践和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如今在**小学的学生中出现了“五多一少”现象,即:自主预习的多,大胆质疑的多,善于展示的多,乐于动手的多,勤于思考的多,牵强接受的少。无论那门学科,学生都能根据学习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动手实验中,找到了答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涨,并将课内知识拓展到了课外。
六、成绩与困惑同在,期待与希望并存
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学校、教师、学生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学校被评为“三晋课改名校”,并承办了“三晋小学课改试验校经验交流研讨会”。接待了榆次太行小学、十二中、五寨县第一小徐、原平七小、兴原实验小学、繁峙县沙河四小、城北街小学及忻府区长征街联校等六百余名教师到我校观摩学习高效课堂。
当然,在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如何加强课堂中教师的调控能力,灵活应对教学情况。高效课堂强调互动,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如何更高效地为学生的自学导航。学案编写一方面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为学生自学导航。然而,我们在编写学案时,有时只是几点干巴巴的要求,几个生硬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