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调查参考选题
附2
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调查参考选题(仅供参考,学员可自己选择题目; 有些为社会调查选题范围)
文学方面
1.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阅读情况调查 2.中外文学名著影响调查 3.我最喜爱的名著作品调查 4.中学生阅读名著情况调查
5.关于文学书籍社会消费现状的调查 6.文学对现今人们生活影响的调查
7. 通俗文学在接受者心目中地位的调查8. 关于严肃文学存在必要性的调查
9. 对当代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的调查
10.对文学如何发挥社会影响力的调查
11.关于文学教育在素质培养中作用的调查12.关于市场经济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的调查 13.大众文学社会效果的调查
14.严肃文学走入低谷原因的调查15.网络对文学发展影响的调查
教育方面
1.电视大学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情况的调查 2.北京中学教师工作现状调查 3.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4.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生源构成调查 5.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 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7.成人自主学习方式调查 8.学生上网学习习惯调查 9.成人学习动机调查 10.远程教育优势调查 11.××学校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 12.某学校兼职教师现状调查 13.成年人英语学习情况调查 14.初中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 15.初中生平均每天使用QQ时间 16.关于儿童图书馆的设立和使用情况 17.关于儿童朗读习惯的养成 18.关于儿童最喜爱的十部动画片
19.英语教育的普及是否加深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 20.素质教育给语文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21.电视大学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情况的调查 22.关于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
23.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 24.关于北京市学龄前儿童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
25.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迷恋情况调查 26.关于小学生娱乐消费的调查 27.关于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 28.××区市民对城市公共教育设施满意度的调查 29.××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 30.××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差距的调查 31.××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 32.××民办中学教育经费来源的调查 33.××小学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 34.关于私立幼儿园师资情况调查 35.××小学校务公开状况的调查 36.××小学减负措施的调查 37.××小学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38.××区小学生校服情况的调查 39.××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 40.新时期师生关系的调查 41.××区(或小学)学生课外辅导班情况的调查 42.××学校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熟悉情况的调查 43.××学校教案管理现状的调查 44.××学校收取学杂费情况的调查 45.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46.关于北京市小升初问题的调查 47.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48.学龄前儿童识字水平调查 49.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50.家乡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社会问题方面
1.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调查 2.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 3.文秘工作需求调查
4.关于大众对北京市房价走势期待的调查 5.大众对物价提升的心理承受力的调查 6.公民奥运对于北京市民生活的改变 7.对自己的纳税人的权利的了解程度调查
8.问题奶粉曝光之后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 9.婆媳关系家庭伦理剧的观众群调查(职业、年龄、教育程度)
10.核心家庭在北京这类大城市所占的比例(即所有家庭成员为父母和18岁以下的孩子)11.啃老购房者所占的比例(即依靠父母购房的成年人)
12.汶川地震的孤儿收养情况落实调查 13.小学生向学校实际缴纳费用调查 14.“于丹讲论语”的认可度调查 15 民工在大城市的归属感调查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情况调查 17.关于塑料袋有偿使用的调查报告
18.春节期间留守外来务工人员基本生活状况调查
19.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0.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状况调查 21.电视大学学生职业变更情况的调查 22.电视大学学生选择专业的心理状况调查 23.北京市民对国家新法定节假日的反映 24.关于北京市机动车限行情况的调查 25.关于5.12地震后人们心理状况变化的调查 26.北京市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27.小学生消费习惯调查
28.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调查 29.大学生兼职收入情况调查 30.小学生饮食习惯调查
31.北京房地产现状及前景调查
32.有关收入分配及家庭收支状况(不同阶层、地位、职业)的调研
33.农村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34.北京主要河流受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35.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存状况调查 36.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研究 37.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生活现状调查 38.城市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现状调查 39.农民卫生健康观念与习惯的调查 40.北京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调查 41.对于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状况的调查 42.基层民主法制状况调查
文化方面 1.××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 2.海洋馆儿童观众的年龄和数量
3.市民愿意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欣赏电影(1电影院、2购买光盘、3网上下载)
4.原声英语电影的观众群调查(职业、年龄、教育程度)
5.关于北京市民春节度假方式的调查
6.报纸文艺副刊的在受众中地位的调查(以某家具体报纸为对象)
7..关于观众喜欢的电视剧题材的调查
8.观众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关注和认同的调查9..对广告词的真实性认同的调查 10.关于当前大众文化热点的调查
11.当代流行的审美文化的调查与分析(针对某一种)
12.电视剧的艺术创新与当代观众的期待心理的调查
13.农民文化娱乐现状调查 14.电视广告用语规范调查
北京电大教务处
2008.11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语言学方面:
1、“对立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
2、“互补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
3、说汉语的音节
4、说同音词
5、说同义词
6、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7、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8、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9、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10、汉语的借词
二、现代汉语方面:
1、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
2、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
3、ΧΧ作家(或 ΧΧ作品)语言研究
4、网络汉语研究
5、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
6、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
7、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
8、词典适意研究
9、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10、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三、汉语的优点和缺点:
1、汉字和汉文化
2、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
3、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
4、部件研究
5、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6、如何整理异体字
7、如何整理异性词
8、规范汉字的研究
9、汉字的前途
10、“修辞与语境”浅谈
11、“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
12、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
13、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
14、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
15、谈词语的“巧妙配合”
16、谈“成语的活用”
17、谈“叠用句”
18、谈“四音节语音段落”
19、谈“比喻”
四、古代汉语方面:
1、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2、学习音韵学的心得综述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4、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它关系)的看法
5、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6、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
7、古代汉语“之”
(三)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8、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9、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10、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五、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
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2、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3、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
4、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
5、论穆旦的诗
6、论钱钟书《围城》
7、论贾平凹的散文
8、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
9、论余华的小说
10、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
11、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
12、舒婷诗作简析
13、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
14、评王安忆的《长恨歌》
15、评铁凝的《玫瑰门》
16、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
17、论王朔的《动物凶猛》
1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
19、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
20、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
21、《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
《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
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茶馆》人物论
22、《我与地坛》文本细读
23、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24、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
25、我读海子的诗
26、重读寻根小说
27、老舍与北京城(或“张爱玲与上海”、“王安忆与上海”、“汪曾祺笔下的昆明”、28、“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赵树理与山西”等)
六、中国古代文学方面:
1、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
2、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3、论《诗经》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5、论《诗经》中的战争诗
6、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7、论《诗经》的讽刺艺术
8、孔子与《诗经》
9、《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
10、《诗经》与楚辞(词)比较论
11、楚文化与楚辞
12、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
13、论屈原的人格美
14、论《离骚》的艺术构思
15、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16、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
17、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
1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
19、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
20、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21、李白山水诗研究
22、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等)
23、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24、刘禹锡咏史怀古诗
25、唐人咏物诗研究(可选择某一种,或某二、三中对比研究)
26、宋人咏物词(诗)研究(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如咏梅等)
27、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
28、《琵琶行》
29、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30、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
31、《西厢记》
32、《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
33、汪道昆之短剧
34、徐渭(谓)的《四声猿》
35、汤显祖
36、孟称舜
37、沈自徵(徽)之剧作
38、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
39、试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
40、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41、论《水浒》的人物(任务)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
42、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
43、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
44、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5、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魁)形象的艺术特色
46、论王熙凤形象
47、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48、论《红楼梦》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七、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
1、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
2、《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
3、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4、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
5、论罗格—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
6、《百年孤独》中对“魔幻”技巧的运用
7、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
8、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
9、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
10、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
八、中国古代文论方面:
1、“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
2、先秦儒家文论研究
3、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
4、“发愤(奋)著书”说综论
5、“文学自觉”说新探
6、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
7、《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
8、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9、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10、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
九、西方文论方面:
1、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
2、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
3、论(译)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4、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
5、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述
6、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说比较
7、对莱辛《拉奥孔》的现代阐释
8、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
9、译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
10、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11、论泰纳的文艺思想
12、别林斯基与形象思维论
13、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
14、从叔本华到尼采
15、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
16、精神分析学和艺术学
17、评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战
18、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
十、比较文学方面:
1、李白咏(泳)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见《巴黎的忧郁》、《恶之花》)的比较研究
2、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
3、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
4、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
5、钱钟书论“通感”
6、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
7、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中西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
十一、美学方面:
1、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
2、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
3、美感特征简析
4、论审美想象
5、论悲剧与崇高
6、论艺术的美学意义
7、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注意)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
8、论审美鉴赏的创造型
9、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
10、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6、多音字浅谈
55、人名、地名与修辞
24、浅析手机短信的特征
61、论李商隐的“无题诗的创作特
60论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52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
72论白石词的主要特色
57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
58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44王实甫《西厢记》与汤显祖《牡丹亭》比较 12从《文选》看萧纲的文学思想
60论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67论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73论范成大论范成大
79论苏轼史学思想
9.9论曹禺的《雷雨》
10..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
20.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28..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33..论北岛的诗歌创作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
83现代白话新诗的艺术流变
61多余的人奥涅金的进步性
33、论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法
32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新发展
15.孔子教学观研究
66张爱玲的古典情结与现代情结
21浅析传统家族本位的宗法观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经过三年来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段的学习,我感觉收获很多。这次实习活动是一次行之有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我在新疆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位于汉水之滨的鄂西北,车城十堰之东,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之西,汉十公路、武漫高速公路、襄渝铁路穿腹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学校是全日制初级中学,位于六里坪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教职工194人,在教师中,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116人,助理级教师65人。
学校占地面积26089㎡,校舍面积16161㎡,共有教学楼三栋,三个年级的教学各自独立。学生公寓楼、科技楼各自分开,有标准化运动场一个,学校现有音乐室、阅览室、图书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学校藏书42000册,并建有百米文化长廊。(写学校基本情况)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突出特色、追求成功”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办学方针,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年级组负责制,形成了“文明、和谐、求是、向上”的校风,“敬业、精业、爱岗、爱生”的教风和“勤奋好学、求知探源”的学风。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条件优越,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是家长放心,教师舒心、学生开心的乐园。在这里进行实践活动,对我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教学水平,是一个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实践活动经历:
1、抓好备课环节。
备课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要求教师在准备材料时高度关注社会热点,巧妙地与教材中的原理、知识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和中考考试接轨,达到锻炼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备好学生”“备好课堂”的通过听课。这让我受益良多。其中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学生的性格;学生上课是的专注度;与及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课堂的态度;学生的基础情况等。而这些东西将为我下一步教学环节“备好学生”作准备。除此之外我还听了唐春、易至程、李彬等多位老师的课。从中我明白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主要的是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要进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即学生感兴趣并引起学生注意的话题。这样才真正的有实现语文生活化的问题。
总之,在这个直接面对学生的准备阶段有很大的感触。自己也由原先的无目的、无意识状态逐渐进入角色。
2、抓好教学环节。
全面接手教学工作期间,自己全面接手七(2)班的教学工作。讲授新课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板书字体要美观,板书结构要合理,给学生以科学的视觉享受;普通话要标准,专业术语表达要科学,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及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给学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期间完成了三个单元(一个小说单元、一个童话单元和一个古文单元)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新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习。这让我在教学实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各单元的测验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最让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学生转变了他们原先的学习态度。他们由原来的不喜欢语文到喜欢再到主动的提出要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课堂上也由原先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去参加各种教学讨论和探究活动。并且加强了和同学、老师的交流。与此同时我把教学形式向课外延伸。让他们自己感受生活化的语文。这样是他们对语文不再陌生。感觉到的是现实中的语文。
3、抓好辅导环节。
辅导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有益补充:如果说课堂授课是针对全部的话,那么辅导就是针对局部学生和局部知识。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查缺补漏,对于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
4、抓好改作业环节。
通过作业,可以检查一堂课的授课效果;同学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作业批改中大多运用学生互改这种方式,学生给自己的打评。这样既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他们做题的规范性,为考试做好热身准备工作。
5、抓好考试环节。
考试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同科教师应该流水线作业,严格按照中考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改卷,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培养学生考试意识、规范意识。阅卷结束后,各个题目的阅卷老师应相互通告本题同学们常犯的错误,为下一步的评讲做好准备。评卷时,把注意力放在做完一套题自己在做题方法和学习态度的收获上,回归课本,引领学生做好考试总结。这次 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如下:
首先,要上好语文课必须要让学生喜欢授课老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属于“备好学生”的环节。要在“准备好学生”方面做得好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备好学生”方面我要快速的认识他们。而我在这个环节用了3天的时间就把他们记住了。并且随见随叫出他们的名字。这让我的学生有了一种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通过这种简单而实际的方式我进入到学生的圈子里面去了。如果说只这样做就认为做到“备好学生”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这期间我还认真的批改了他们的周记。并叫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访谈。从中我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喜欢的是一种快乐而有趣的语文。他们接受的是一种简明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些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引用了故事和探讨式的教学模式。并让他们自己组织学习兴趣小组。通过交流式的学习教他们从中取长补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轻松。
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知识和各综合技能的提高。“备好学生”,我现在看来就是:“备好学生的性格、备好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备好学生接人纳物的方式、备好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其次,一个老师想上好一节课,那么他必须身兼数职。在他的身上要有多种知识的综合。“备好文本”就是这样要求我的。“备好文本”的第一步是要我有设计者的才干。文本的知识是零星的部件。只有发现其中的结构联系才能把他们捏成为一个知识的体系。而这个知识体系的创造者、设计者就是老师。“备好文本”的第二步要求我融入当地生活和环境的能力。通过观察和了解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文本。语文生活化的问题我觉得在现阶段做得不是很到位。“备好文本”的第三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如果我们说话时东一句西一句就会让学生不知所云。相反,如果我们开口就能旁征博引就会吸引住学生进入情境进入文本的兴趣。“备好文本”的第四步我认为是做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最后,上好语文课必须要有很好的课堂机智。也就是要“备好课堂”。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发现:如果我用讲授的方式上课的话会有很多同学睡觉。并且课堂也非常的混乱。而当我运用讨论探究式教学时学生就很活跃,课堂效果也很明显。并且我发现如果能抓住学生的话题进行教学那是最好的。比如我在上《犟龟》时就由学生的一个问题:“龟,王八,而王八最笨了。”我就抓住了着个“笨”字让他们再结合文本去探讨。最后在对比中的出“犟”的本质。所以原本要用3个课时的内容我只用了两个课时就上好了。而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很多。除此之外我认为“备好课堂”要注意的一个话题是教师的状态问题。学生喜欢的是快乐的老师。因为他们想在语文的课堂上寻找快乐。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在上公开课那天由于自己的紧张造成了表情的过于严肃和语言的颤抖,这是很不好的。这使我在想表扬学生时由于语言把握的失控而给听课老师误认为是批评学生。所以,“备好课堂”那就是要有一颗快乐的心。
进入社会实践,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实习,陪伴我经受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参考选题
1、先秦两汉方向
论中国上古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试论《诗经》农事诗的历史价值
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
《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美
《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试论《离骚》的历史意识与现实忧患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论《战国策》细节描写的艺术成就
论《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庄子》寓言思想意义浅析
论《庄子》的结构艺术
论《韩非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
分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论《史记》史传文的艺术价值
论《史记》的战争描写艺术
汉赋审美情趣的演变
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代士人的审美观
汉乐府民歌的感伤意蕴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
论曹操拟古乐府的艺术成就
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
从蔡琰的《悲愤诗》看其忧患意识
从曹丕“文人相轻”看中国古代批评家的批评态度
从陶渊明诗歌看隐逸文人的济世情怀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菊意象
陶渊明谢灵运山水田园诗审美特征比较
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
庾信前后期诗风的转变
浅析《世说新语》中的中古文人心态
浅析《世说新语》的人情美
论玄言诗在山水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唐宋方向
李白诗中的侠气
从《秋兴八首》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
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
论李贺诗的怪诞
论白居易感伤诗的生命意识
论杜牧史论诗的人文意识
试析想象力在李贺和李白诗歌中运用的同与异
浅析唐传奇中的“进士——妓女”母题
唐传奇命名浅议
论唐传奇中风尘女性的形象
试论《李娃传》的情节艺术
从《任氏传》看唐传奇作者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
从《枕中记》看沈既济入世出世的矛盾思想
从《霍小玉传》看唐代的婚姻门阀制度
试论《紫钗记》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继承与创新
论“风尘三侠”形象的道德内涵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论皮日休小品文的政治意义
从苏轼的散文看其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吸收和融合
论王安石咏史诗的翻新
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关怀
论苏轼诗歌的理趣美
从黄庭坚诗歌的创作看江西诗派的创作思想
温庭筠、韦庄婉约词风之异同
论苏轼黄州词的精神境界
论辛弃疾婉约词的艺术魅力
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
论辛弃疾农村词的艺术特色
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视角
论张孝祥词的美学特征
论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作中悲剧体验的差异
论柳永词的俗与雅
论柳永词中的赋法
论王安石的词学主张
3、元明清方向
《汉宫秋》主题辨析
论元杂剧《救风尘》的喜剧色彩
从关汉卿《蝴蝶梦》看元代的家庭伦理观
试论乔吉杂剧的思想性
从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看其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论《赵氏孤儿》戏剧冲突
崔莺莺、李千金人物形象之比较
从白行简《李娃传》到石君宝《曲江池》的嬗变思考
试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从《张协状元》看南戏的初始形态
试论汪道昆《大雅堂乐府》的文人情结
论孟称舜爱情剧的艺术特色——以《桃花人面》为例
从蒋士铨的《藏园九种曲》看清代传奇的道德化倾向
试论李渔《笠翁十种曲》的喜剧色彩
从《笠翁十种曲》看李渔传奇的审美趣味
《长生殿》现代精神解读
试论《错斩崔宁》的叙事艺术
论《三国演义》中庞统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义”的悲剧性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
《水浒传》梁山好汉绰号的文化审视
从武松形象看《水浒传》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
试论“二拍”中的徽商形象
从《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看明代白话小说的时代性
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看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
试论《三言》中的爱情婚姻观
试论《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情结与科举批判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考生形象
试论《儒林外史》中“科举功名”边缘的女性形象
论吴趼人小说的新闻体特征――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例
试论《镜花缘》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试论徐渭小品文的个性化特征
试论袁宏道《解脱集》中散文的艺术特色
试论袁中道山水游记散文的审美价值
张岱《陶庵梦忆》美学精神阐释
4、现当代文学方向
论鲁迅小说中的“回乡”模式
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 论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从《祝福》看中国祭祀文化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论废名诗歌的“传统”和“现代”
从《死水》看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主张和创作
试论《二马》中的“陌生化”技巧
试论老舍抗战题材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小说风格的演变
试论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论《雷雨》的戏剧结构特征
试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长河》的民俗特色
浅谈巴金《随想录》的反思意识
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分析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穆旦诗歌中的“死亡”意象分析
论赵树理小说《三里湾》的民间化风格
论小说《金锁记》中的电影元素
从《王贵与李香香》论李季民歌体诗歌的特点
从《创业史》看“十七年”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模式
从《蒲柳人家》看刘绍棠小说的乡土风格
以《文化苦旅》为例分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
从《现实一种》看余华小说中的暴力情结
论高晓声对“国民性”的探索——以“陈奂生系列”为例
论《人生》中“城乡交叉地带”的双重意义
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
论《尘埃落定》中的“傻少爷”的语言特色
余华小说《活着》主题探析
试论池莉小说《烦恼人生》的新写实风格
论中国绘画美学在汪曾祺小说中的体现
论陈染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
非道德化的价值取向——论陈染的个人化写作
论贾平凹《废都》的文化意识
论北岛前期诗歌体现的悲剧英雄气质
试论严歌苓小说的新移民认同与身份意识
论白先勇小说的女性叙事策略
5、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方向
“女士(或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考察
“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
浅谈副词“才”与“就”之异同
广告语中的歧义分析
试论广告语言的特点
试论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现象
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论地名中的文化蕴涵
网络语言现象分析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研究
成语意义的常规与变异
后缀“子”的类型和意义
试论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
论歇后语中的幽默特色
“副词+名词”结构研究
现代汉语打造新词的几种手段
从《红楼梦》看语言交际艺术
古今汉语语序比较研究
汉语中词语色彩的文化考察
《论语》中的代词研究
《诗经》“其”字用法研究
偏义词的结构分析
《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疑问句
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
毛泽东诗词语言艺术
情景喜剧的语言艺术——以《我爱我家》为例
古汉语连绵词研究
从会意字看中国古代文化
从字谜看汉字的构造艺术
《说文》贝部字研究
安徽某地方言研究
6、外国文学及文艺学方向
试论《城堡》的异化主题
试论《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
论《鼠疫》的荒谬感
论罗格-格里耶小说《橡皮》中的“物化” 论《百年孤独》中 “魔幻”技巧的运用
论《洛丽塔》的杂糅手法
从《小径分岔的花园》论博尔赫斯小说世界里的“迷宫”
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
《河湾》的后殖民地主义读解
论《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论堂吉诃德形象的二重性
论奥塞罗悲剧的根源
论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罗米欧与朱丽叶》与《熙德》爱情描写的不同内涵
论《唐璜》的讽刺艺术
论《罪与罚》的复调结构
从《一日长于百年》看艾特玛托夫的“全球思维”
论《变形记》的“变形”艺术
从《雪国》看川端康成虚实对应的美学观
《飘》中的婚恋模式探析
从赛珍珠《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
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的象征意义
昆德拉《不朽》的存在论解读
论《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时空与客观时空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的叙事美学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论《荒原》的后期象征主义艺术特色
论《追忆逝水年华》中的“回忆的诗学”
日瓦戈形象原型的跨文化研究
论《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
从原型批评角度看于连形象
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精神失落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集体无意识
论《嫉妒》中的“嫉妒” 论《尤利西斯》的结构特征
论卡夫卡小说中的父子冲突主题
《喧哗与骚动》的“对位式结构”解码
“浮士德精神”的现代性
杜拉斯《情人》体现出的女性文学文本特征
论库彻《耻》中的忏悔、宽恕与和解
媚俗与激情----昆德拉小说的两个关键词
论波德莱尔的“契合论”诗学特征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