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 文化论文选题

时间:2019-05-13 09:4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语言文学 文化论文选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语言文学 文化论文选题》。

第一篇:汉语言文学 文化论文选题

什么是文化?先给大家简单的解释。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比较宽的。

一、较具体的题目(参考)

浅谈志怪小说与神仙道教之关系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杜甫诗中的和谐文化精神

《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的文化阐释

孟浩然诗歌与隐逸文化之关系

试论《红楼梦》中的宗教文化

儒家文化的精神化身——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李逵性格特征的文化意蕴

《儒林外史》的文化反思

元杂剧婚恋模式的文化意蕴

文学作品中爱情观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体现

试论《西游记》的反宗教倾向

文化碰撞中的周朴园

沈从文小说与湘西文化

谈老舍作品与京味城市文化

《传奇》与都市文化心态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义

贾平凹小说文化哲学内涵探索

文化视野中的呼兰河人性(萧红《呼兰河传》)网络文化的重构、发展与未来

论古希腊神话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试论东方文学的文明特质及其文化价值观。论印度两大史诗的文化影响。

二、还可以选择

某作品中体现的民俗文化

第二篇: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及格式

件四: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写作格式

一、毕业论文项目构成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学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实施意见》中的有关部分。

二、对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论文中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教材也应注明资料来源。涉外论文要附外文资料目录。

三、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1.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20mm,订口(左)20rran,翻口(右)15mm。

2.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封面:学校统一做

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排在第一页,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三个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5号黑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7个,词间空一格。

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一般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同时,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排印注释内容,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全文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但不标注页码。

4.表格

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XX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表体:表体的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段不应封口(即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

5.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XX图”,用小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

6.数字

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7.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8.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9.页码

全文排印连续页码,单面印时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面印时,单页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页页码位于左下角。

附件一: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语言学方面:

“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汉语的借词 现代汉语方面:

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

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

××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网络汉语研究

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

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

词典释义研究

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动/形+介词+名词”格式的短语性质 汉语的优点和缺点:

汉字和汉文化

现代汉字学研究内容

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

部件研究

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如何整理异体字

如何整理异性词

规范汉字的研究

汉字的前途

“修辞与语境”浅谈

“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

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

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

谈词语运用做到“准确朴实”

谈词语的“巧妙配合”

谈“成语的活用”

谈“叠用句”

谈“四音节语音段落”

谈“比喻”

商务活动中语言文字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的利弊分析

合成词“动+名”结构的归类问题

教学体态语的应用原则

汉语副词的分类归属 当代语言应用中的缩略语

略论当前汉字使用中的繁简并行问题 古代汉语方面:

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学习音韵学的心得综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

古代汉话“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小学汉字教学中现行汉字形体与“六书”造字法的关系及处理

古典诗文注释中的语言问题(以一部书为研究对象)

古典诗文白话译本中的语言问题(以一部书为研究对象)

古汉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和判断

《史记》、《汉书》“高祖纪”的语文学比较研究

同义词和同源词浅说

常用语文工具书在释义上的比较研究

读《说文解字》×部(任选《说文》中的某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论曹禹〈雷雨》 的戏剧艺术

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

论穆旦的诗 论钱钟书〈围城》 论贾平凹的散文 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 论余秋雨的散文 论余华的小说

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

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 舒婷诗作简析

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 评王安忆的〈长恨歌》 评铁凝的《玫瑰门》 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 论王朔的《动物凶猛》 论韩东的诗歌写作

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 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

《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

《日出》的次要人物(黄升

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茶馆》人物论

《我与地坛》文本细读 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 我读海子的诗 重读寻根小说

老舍与北京城(或“张爱玲与上海”、“王安忆与上海”、“汪曾棋笔下的昆明”、“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赵树理与山西”等)

鲁迅杂文的艺术性浅论 《呐喊》与《彷徨》之比较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论鲁迅的抒情散文——关于《野草》和《朝花夕拾》 论鲁迅小说的人物塑造 谈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

鲁迅小说知识分子的形象和灵魂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 《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特征

新诗歌运动的丰碑——《女神》

试论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成就

史、剧、诗的完美结合——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

关于郁达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的形成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郁达夫小说的美学追求

《繁星》、《春水》简论

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

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

朱自清和他的散文艺术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评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的思想倾向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闻一多、徐志摩诗歌风格比较

试论戴望舒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论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

论《子夜》中的资产者形象

论《子夜》的人物刻划

论《子夜》的艺术结构

市民生活的画卷——论老舍三十年代的创作

论老舍的语言风格

老舍与京味小说

老舍《茶馆》浅析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巴金笔下的女性形象

《雷雨》戏剧冲突的艺术结构

论曹禺的悲剧艺术

曹禺创作的前后期比较

夏衍剧作《上海屋檐下》简论

论《南行记》的审美特征

从莎菲到黑妮——谈丁玲创作的独特性

论沙汀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

论闻一多对臧克家诗歌创作的影响

论艾青诗歌的意象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

对沈从文小说表现人性的思考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赵树理作品的语言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伪浪漫主义和伪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写实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化倾向

论陈奂生

析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

《人到中年》的艺术感染力量

贾平凹散文的美学探索

浅析巴金新时期的散文创作

黄宗英报告文学作品初探

析李瑛诗作艺术

贺敬之抒情短章的艺术特色

读舒婷的诗 中国古代文学方面:

论《诗经》中周民族史诗的艺术价值

论《诗经》中农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论《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从《诗经》中的燕飨诗看周代的礼仪文化 谈《诗经》中政治美刺诗的思想性 论《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谈《诗经》中的弃妇诗 谈《诗经》中的婚嫁诗 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 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论《诗经〉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论《诗经〉中的战争诗

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论《诗经〉的讽刺艺术 孔子与《诗经》

《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诗经》与楚辞比较论 论《诗经》的“思无邪” 论《诗经》中的恋爱和婚姻主题 楚文化与楚辞

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 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离骚》的艺术构思 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

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

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和特色)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写山水、田园)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李白山水诗研究

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等)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

唐人咏物诗研究(可选择某一种,或某二、三种对比研究)宋人咏物词研究(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如咏梅等)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琵琶行》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 《西厢记》

《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 汪道昆之短剧 徐渭的《四声猿》 汤显祖 孟称舜 沈自徵之剧作 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

论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 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论《水浒〉的人物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

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 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 论王熙凤形象

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论《红楼梦》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

富于永久魅力的艺术想象——谈我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特色 先秦散文作家艺术风格比较(任选二、三作家作比)《左传》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略说 《左传》的人物评述和描写 略论《左传》描写战争的问题 从人物形象论《论语》的文学价值 略论《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

论屈原的人格美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比较

试论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司马迁传记文学艺术成就简论

谈《史记》的人物个性化描写

关于《史记》的细节描写

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

略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现实性

试论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王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论孟浩然诗歌的美学观

论岑参、高适边塞诗的风格差异

李白与民歌

杜诗对南宋爱国诗人的影响

杜甫《秋兴八首》的艺术特点

杜甫绝句的特点

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技巧

李贺诗的格调

杜牧七绝风格试议

苏、辛词风异同辨

李清照词的美学价值

论杜甫在夔州的诗歌

论李白在四川的诗歌

王维诗歌的情、景、理

论唐代的边塞诗

柳宗元游记散文的诗化意境

陆游、辛弃疾词的悲壮美

关于《西厢记》爱情主题的探讨

《红楼梦》中的众丫鬟

《水浒》中的晁盖与宋江

《聊斋志异》中的鬼狐

论《聊斋志异》的艺术构思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

晚清诗歌中的民主意识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

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

《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 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 论罗格—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 《百年孤独》 中对“魔幻”技巧的运用 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 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 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 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 中国古代文论方面:

“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 先秦儒家文论研究 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 “发愤著书”说综论 “文学自觉”说新探 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 《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 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 西方文论方面: 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 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 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 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

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比较 对莱辛《拉奥孔》的现代阐释 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 译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论泰纳的文艺思想 别林斯基与形象思维论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 从叔本华到尼采 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 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 评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战 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 比较文学方面:

李白咏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见《巴黎的忧郁》、《恶之花》)的比较研究

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

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 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 钱钟书论“通感”

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

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中西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 美学方面:

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 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 美感特征简析 论审美想象 论悲剧与崇高 论艺术的美学意义

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 论审美鉴赏的创造性 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 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论文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 姜芹

[摘要]: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因此,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遵循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将是我们的重要课题。[关键字]:语言文字;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三维培养目标出发,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实践性、汉语言文字的规律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

有读、写、听、说的能力。因此,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遵循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将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其他拼音文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汉字源于生活实践。能够表达众多微妙的情感。对其工具性的忽视,使语言文字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困扰。但好在我们已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还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就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第一,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赋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它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

教学的基本规律

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有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生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法语再细化更易操作,便有待同行的探

讨。

第三,要在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应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范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籍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个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中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交给学生,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时刻记住语文课要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加强语言文字的教学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参考文献]:

1史灿方.浅谈语言文字的形式力[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 2李春来.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论文

《白鹿原》中人物悲剧比较分析

摘 要:《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剧艺术在新时期长篇小说领域见长的文学作品。其悲剧精神主要体现在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灵与肉的冲突。众多生命在传统礼教文化的压抑下的人性扭曲、痛苦与毁灭,构成了白鹿原这个“鏊子”上人物命运的悲惨景象,显示出巨大的悲剧精神,本文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悲剧

一、白嘉轩与鹿子霖的悲剧比较——封建卫道士封建伪道士之间的悲剧;悲剧

二、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盲目革命者与清醒革命者之间的悲剧;悲剧

三、田小娥与鹿冷氏的悲剧比较——主动反抗者与被动适应者之间的悲剧。

关键词:人物悲剧

白鹿原

命运

悲剧

一、白嘉轩与鹿子霖的悲剧比较——封建卫道士封建伪道士之间悲剧

在白鹿原这块传统文化丰厚的沃土上跃着一位族长——白嘉轩。他是作品中塑造的最成功,最丰厚,最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但是,历史把沉重的文化内容沉淀在白嘉轩这个人物身上,沉重的历史负累化为他痛苦的一生。他是一个勇敢而又怯弱者;又是一个仁义而又残酷者,是一个崇高而又虚伪的矛盾悲剧结合体。黑格尔称:“谁如果要求一切事物都不带有对立面的统一,那种矛盾,谁就是要求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不应该存在,因为生命的力量尤其是心灵的威力就在于它本身设立矛盾,忍受矛盾,克服矛盾”。“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①他宽厚仁慈、不计前嫌,这一切构成了他的个性魅力。他的为人,他的处事无不散发着传统人格的魅力。在白嘉轩心目中,他想建立一个所谓的和谐社会,即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礼教仁义的道德来维持这个社会的安定。但是这个和谐乌托邦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证明)。因此,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必然使白嘉轩的生命历程中充满矛盾和悲剧。②矛盾的爆发使他一次又一次陷入痛苦的绝境,这些灾难使这个坚强的生命体不断的受到打击,以至几乎失去生活的勇气,但是白嘉轩依然痛苦的活在白鹿原上。总之,白嘉轩这个封建卫道士,就是想以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封建礼教武装自己,并以此来实现他在白鹿原的统治。然而几千年传统封建文化秩序一贯制的时代已经结束,传统文化的天空已经开始坍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等),他妄想做这历史激流中一隅顽石,于是他被冲垮就成为一种历史必然了。

鹿子霖是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代表,他同样上一家之长,同样受到了封建文化的毒害。但是,与白嘉轩坚决维护不同,他对待封建文化的态度不是那么的坚决,而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道士。一方面他也和白嘉轩一样主持正义公道,维护仁义白鹿原的美誉;另一方面,他又干的尽是些见不的人的勾当。③不过这里要指出的是作者描写的这一个人虽然敲榨剥削乡民,私饱中囊嗜私舞弊,但他们在人格上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有其重义轻利的闪光点。修建祠堂、办学校,首先支持两个孩子到城里上学,鹿子霖不但表现出他非常的组织才能,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英明和大度,他同样是白鹿原上受人尊敬的乡约。这就是在中国悲剧中,“恶”的势力往往以“伪善”的正义面孔出现,这就必然地在行动上不可能剑拔弩张,反倒是温情脉脉或道貌岸然。”④ 《白鹿原》中,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一直贯穿全书的始终,这样一对正义与邪恶的矛盾对立体,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又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为自己的儿女而痛苦,鹿兆鹏的拒婚,参加共产党;白孝文的堕落,白玲的叛逆,使这两位家长在精神上都受到巨大的打击,正是因为他们子女的反叛,使他们在白鹿原上演绎着悲剧的人生。当然这只是从表面上来看,从深层次分析,白嘉轩的悲剧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盲目信仰与残酷执行而鹿子霖的悲剧源于一种非理性文化。所以作者把白嘉轩的道德人格与鹿子霖的功利人格对照着写,目的是在思考为什么作为正义和邪恶的双方在社会的大动荡时期经历着同样的悲剧。但是,在一个制度和思想到了末路的时候,他们的这两种人生观和世界观是都要受到打击和毁灭的,都要经历悲剧的人生。悲剧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和毁灭。就个人来讲,他的牺牲是无辜的,但是就整个世界来看,却是罪有应得,足以伸张“永恒正义”的。

悲剧

二、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盲目革命者与清醒革命者之间的悲剧

黑娃可以说是《白鹿原》中人生起伏最大而又最令人惋惜的悲剧人物。他一生集土匪、国、共、儒家信徒等等身份于一身,从不安分的雇农到农协运领袖到红军战士到聚众山林的土匪二头目,国民党保安团营长,共产党副县长,新政权的死囚被处决。走完了他悲剧性的人生历程。

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儿子,一方面他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勤劳、质朴的性格;另一方面他却与父亲鹿三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从小倔强、执着、反叛、生性好动而不安分守己。这一切,就决定了他必然与白鹿原上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宗法社会格格不入,并且不断发生摩擦、碰撞,以至最后走向反抗。他参加“风搅雪”式的农民运动,遥遥地与他企求美好生活与向往平等自由的心理目标相联系。大革命浪潮席卷而来,黑娃本性中受压抑的能量找到了渲泻的突破口,他把婚姻上的反叛和政治的、阶级的反抗不良觉地结合起来,怀着对富人和祠堂的憎恨,投身大革命,打土豪、办农协,砸宗祠里的石碑。然而,可悲的是,他虽然在毁族规、砸招牌,却一点也有跳出宗法文化的樊篱,有革命的果敢性但缺乏革命的目的性,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思索造成自己不平等地位的社会根源以及革命的意义,只简单地把革命理解为铡人和毁乡约砸石碑。这种缺乏理性的盲目做法,不可能带给他理想中的结果,最后只有落荒而逃。

然而,在黑娃的命运中还存在着更大的悲剧性。在白鹿原,作为反抗者的黑娃一方面想逃出白鹿原那个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环境却又逃不出而被它牢牢的束缚在原上;另一方面他又想容入那个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环境而白鹿原又容不下他而把他拒之原外。这就是中国传统宗法文化在白鹿原上巨大的力量的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荡生活,既增加了他的仿徨与苦闷,也消磨了他的人生意志。受降招安后的黑娃似乎热衷于什么,又在己方,不在明处而在暗处。这一切都表明这个盲目反抗者在没有先进思想指导下矛盾的悲剧人生。

可以看出,由于缺乏丰厚的知识与理性作为个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支撑,黑娃的反抗还只是在外在力量的影响下才发生的,还属于一种自发的反抗,因而这种反抗的动机也是盲目的,反抗力量也是有限的。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缺乏先进思想的作为行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他本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也使他无法摆脱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思想的影响。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反抗是要失败的,他的人生也会成为悲惨的。

作为“五四”新文化影响下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女性形象,确切的说应该是叛逆的女性形象白灵的反抗就是已经上升到自觉阶段的反抗。与黑娃的反抗相比,白灵接受了新式教育,主动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具有了先进思想的指导,具有了更加坚决的反抗精神和更多的同仁志士,因而她是最坚定的反抗者,最彻底的革命者。但是就是这样她也没逃脱悲剧的命运。她对事业非常执著坚定,在革命工作中白灵显示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特别是在地下工作的时候,在白色恐怖之下,毅然承担了许多情报的接送工作。在自己的同伴一个又一个被扔进城市的某一处枯井的时候,她没有退缩,没有背叛,反而更加勇敢更加坚定。但是这样给她带来许多痛苦。首先是与最疼爱自己的父亲反目,接着是与兆海爱情的破灭,再就是革命运动的失败,被迫转移,身怀六甲却要四处逃难,有家不能归,过着流浪的生活,到最后到了根据地,以自己最大的热情的才华给根据地带来欢乐和笑容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光明的前途,不是理想的实现,而是被自己的同志活埋。她的死是令人悲痛的,一切的言语都无法形容这种悲痛,这与鲁迅先生所写的《药》里面的夏瑜相比,两者惊人的相似。夏瑜作为先觉者,却死在不觉醒的同胞面前,然后还遭人诬蔑和嘲弄。白灵的死再次说明了在社会革命的过程中的残酷和巨大的牺牲。白灵死亡的悲剧原因是很值得深思的,甚至她的死亡悲剧比鹿兆鹏媳妇、田小娥的死亡更令人深思。

总之,在白鹿原上,不管是仁义者还上邪恶者,不管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不管是坚定勇敢者还上犹豫怯弱者,不管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避世的都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我们再一次看到《白鹿原》这部厚重的历史题载小说,反映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社会前进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的描写,把中国传统文化在走近它末路的时期,依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力,也使人们看到,要改变一个落后的社会的艰难和代价。使读者再一次从中领略到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在古老的传统文化对人性的种种压抑与迫害,这无疑是现代文学史上对悲剧精神的一次深刻的体验,它把痛苦和挣扎展示给每一位读者,揭示出他们的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这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仅以浅陋之笔,抒个人之见,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作品,以发现它更丰富伟大之处。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②、⑥陈忠实.《白鹿原》

③、④熊元义.《回到中国悲剧》

⑤奥尼尔.《论悲剧》见《美国作家论文学》

参考书目: [1]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熊元义.《回到中国悲剧》华文出版社 [4]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

[5]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6]易新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7]傅其山.《西方文论》中国文艺出版社

[8]张亚斌.生命的苦难与悲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9]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楼昔勇.《美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易新鼎.《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文秘)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文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文秘方向370题)

[供文09(5)(6)(7)、民09(1)(2)(28)参考选用]

一、秘书学、写作学(80题)

指导教师:陈兴伟、武小新、王玉琴、吴苏阳、刘曙、陶春军等

1.论秘书的角色定位

2.论性别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3.论秘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4.新时期秘书综合素质之我见 5.论秘书的知识素养 6.论秘书的写作素养 7.秘书辅佐职能分析 8.论秘书的协调艺术

9.论秘书协调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0.论秘书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11.论秘书的会议管理 12.论秘书的时间管理 13.秘书工作方法谈

14.论秘书工作的适度原则

15.秘书工作“三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之我见 16.试析公文的特点

17.公文写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用途与意义 18.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之我见 19.公文写作思路初探

20.公文与记叙文特点之比较 21.秘书写作如何体会领导的意图 22.试论秘书的以文辅政 23.现代公文处理的研究 24.论秘书心理障碍及其调节

25.社会发展对秘书职业产生的影响和要求 26.试论现代秘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7.浅谈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

28.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29.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30.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机构改革难点及对策探析 31.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 32.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信用的关系分析 33.试论激励机制在中国公务员制度中的确立与作用 34.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思考 35.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36.浅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37.浅谈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对策 38.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9.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40.浅谈儒家道德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41.浅析我国政府的信用建设 42.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 43.论乡镇秘书队伍的优化

44.浅谈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 45.农村养老主体问题初探

46.论当代企业推行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7.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48.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增收 49.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50.浅谈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51.演讲与口才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 52.演讲者必备素质之我见 53.成功演讲应具备的要素 54.谈谈什么是“完整”演讲 55.善于说话是一种资本 56.发挥说话魅力的诀窍 57.浅议日常说话的误区 58.交谈的艺术

59.怎么塑造卓越领导者的形象

60.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 61.论写作的变态思维与常态思维 62.写作构思的心理学分析

63.写作构思中的“拓展”与“掘进”思维 64.逻辑思维能力与写作 65.形象思维能力写作

66.写作思维形式与文体差异 67.谈“写作灵感” 68.论文章的主旨 69.叙述人称之我见 70.人物性格与描写技巧 71.论抒情技巧

72.抒情方式的文体差异 73.论写作“文体图示” 74.某一文体的写作研究 75.新闻写作角度研究 76.报告文学的特点探讨

77.新时期报告文学题材的新开拓 78.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结构技巧 79.报告(纪实)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80.论散文“形”“神”的“散”与“不散”

二、文艺学、美学(30题)

指导教师:蔡宝玺、刘谋、马建高、何彬、郑建华、顾晓玲等

1、陌生化原则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2、从阿Q看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3、说说“先锋文学”

4、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5、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6、马克思论希腊艺术

7、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8、论“文学是人学”

9、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

10、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

11、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

12、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3、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

14、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15、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16、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

17、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18、文学的生态学研究

19、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 20、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

21、“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

22、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需求

2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

24、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

25、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

26、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

27、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

28、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29、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30、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

三、汉语言文字类(50题)

指导教师:朱岩、李尧、谢传荣、陈国华、王祖霞、蔡旭、徐彬等

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5.主谓间“之”字探源

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8.论词汇“一词反义”现象的生成原因; 9.试谈汉字对文化的折射反映; 10.试谈汉语中语音与语意的关系;

11.论中国人见面语的变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12.试析“毫不┈┈”与“全不┈┈”的关系; 13.比较“被字句”与“蒙字句”的联系; 14.试谈高校流行词; 15.词汇发展规律初探;

16.说说词汇研究中的“反推”现象;

17.浅谈数词在不同时段的表达方式及手段。18.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19.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20.说汉语的音节 21.说同音词 22.说同义词

23.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24.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或偏正式、述补式等)25.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26.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27.汉语的借词

28.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 29.普通话语音研究

30.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31.网络汉语研究

32.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33.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34.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35.词典释义研究

36.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37.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38.汉字和汉文化

39.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 40.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 41.部件研究

42.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43.如何整理异体字 44.如何整理异形词 45.规范汉字的研究 46.汉字的前途

47.“修辞与语境”浅谈

48.“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 49.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

50.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

四、中国古代文学(80题)

1.论《史记》“史家之绝唱”特点(刘民红)2.论《史记》“无韵之离骚”特点(刘民红)3.论汉赋的思想内容的演变(刘民红)4.汉赋与楚辞的比较(刘民红)

5.论汉赋对楚辞的改革与发展(刘民红)6.鲁迅为何说“秦代无文学”?(刘民红)7.论秦朝的政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方向)(刘民红)8.论《史记》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刘民红)9.论汉代政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方向)(刘民红)10.《史记》与《汉书》实录精神之比较(黄静)11.论《史记》对《三国演义》叙事之影响(黄静)12.论《史记》对《水浒传》叙事之影响(黄静)13.论《史记》对《西游记》叙事之影响(黄静)14.论《史记》对《红楼梦》叙事之影响(黄静)15.《史记》人物形象悲剧性探析(黄静)16.论《史记》士阶层形象的悲剧性(黄静)

17.论《史记》与《战国策》中策士形象之异同(黄静)18.《诗•邶风•燕燕》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吕海龙)19.《怀沙》、《惜往日》与屈原心态探析(吕海龙)20.《左传》楚灵王的形象分析(吕海龙)21.《左传》的应对辞令之美(吕海龙)

22.从《左传》记事看“礼”的重要性(吕海龙)23.《左传》对后世小说成创作的影响(吕海龙)24.论谢脁山水诗的抒情艺术(丁福林)25.论谢脁诗歌的景物描写(丁福林)26.“文学自觉”说新探(丁福林)

27.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丁福林)28.《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丁福林)29.谢朓与李白比较(丁福林)

30.冯梦龙小说与民间故事(吉玉萍)

31.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悲剧特征(吉玉萍)32.从《救风尘》看关汉卿的喜剧特征(吉玉萍)33.冯梦龙的醒世思想与三言的教化倾向(吉玉萍)34.《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吉玉萍)35.《诗经》与“楚辞”比较论(吉玉萍)36.司马相如、扬雄异同论(丛玲玲)

37.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丛玲玲)38.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丛玲玲)39.论《诗经》的婚恋诗(丛玲玲)40.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丛玲玲)41.论《诗经》中的战争诗(丛玲玲)

42.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丛玲玲)43.论《诗经》的讽刺艺术(丛玲玲)44.论辛弃疾的农村词(石宝珠)

45.《花间集》中的妆饰研究(石宝珠)46.李清照词与韩偓诗的关系(石宝珠)47.汉初散文论略(石宝珠)48.论两汉四言诗(石宝珠)

49.论赋比兴在汉诗中的流变(石宝珠)50.李白与拟古传统(石宝珠)51.禅宗与唐代诗歌(石宝珠)

52.从《三国志演义》的版本看人物形象的变化(王正兵)53.从《三国志演义》的版本看小说思想意蕴的变化(王正兵)54.《水浒传》忠君思想评价(王正兵)55.李渔小说的戏剧化特征(王正兵)66.《聊斋志异》“异史氏曰”研究(王正兵)57.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王正兵)58.《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中的人物描写(王正兵)59.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王正兵)60.唐代士子读书山林之风尚(赵荣蔚)61.试论晏殊词的“富贵气”(赵荣蔚)62.晏几道词中的怀旧心态(赵荣蔚)63.柳永的慢词研究(赵荣蔚)

64.欧阳修与佛教的关系(赵荣蔚)65.王维诗歌中的飞鸟意向(顾国华)66.禅宗与王维诗之关系(顾国华)67.韩愈与佛教之关系(顾国华)

68.论李煜后期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顾国华)69.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异同(顾国华)70.论姜夔词的骚雅词风(顾国华)

71.苏轼的人生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顾国华)72.论袁宏道游记的特点(顾国华)

73.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柏红秀)74.《琵琶行》研究(柏红秀)75.关汉卿的杂剧创作(柏红秀)76.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柏红秀)77.《西厢记》研究(柏红秀)78.《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柏红秀)79.汪道昆之短剧(柏红秀)80.徐渭的《四声猿》(柏红秀)

五、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50题)

1.“崇高之美”与“雄浑之美”:中西崇高美风格比较研究(具体作品自拟)(孔建平)

2.“诗人何为?”——中西古典诗学“诗人论”比较研究(具体作品自拟)(孔建平)

3.荒诞何在?——浅探荒诞派文学的思想根源与艺术特征探析(具体作品自拟)(孔建平)

4.论弗洛伊德主义学说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孔建平)5.论未来主义诗歌的艺术创新(孔建平)6.萨特与加缪创作思想比较(孔建平)

7.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关系辨析(孔建平)8.存在主义哲学与存在主义文学(孔建平)

9.英国湖畔派与中国山水田园诗派比较研究(具体作品自拟)[陈义海] 10.表现主义文学评述[陈义海] 11.对超现实主义诗歌形式创新/语言创新的反思[陈义海] 12.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陈义海] 13.笛福的创作与资产阶级精神[陈义海] 14.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陈义海] 15.英国荒岛小说研究[陈义海] 16.《海滩》与新荒岛小说[陈义海] 17.从《毛猿》看奥尼尔作品中的哲理性(姚公涛)18.论法国新小说派罗伯格里耶的创作特色(姚公涛)19.论艾略特《荒原》中的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义(姚公涛)20.论茨威格的心理描写特色(姚公涛)21.论艾略特《荒原》的主题思想(姚公涛)22.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法评述(姚公涛)23.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姚公涛)24.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姚公涛)25.福斯特的《印度之行》研究[岳峰] 26.福斯特的《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研究[岳峰] 27.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研究[岳峰] 28.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研究[岳峰] 29.莱辛的《金色笔记》研究[岳峰] 30.莱辛的《野草在歌唱》研究[岳峰] 31.莱辛的其它小说研究[岳峰] 32.奈保尔的《河湾》研究[岳峰] 33.奈保尔的《自由国度》研究[岳峰] 34.论菲尔丁对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贡献(周红)

35.《艰难时事》或《双城记》中的人物刻画(周红)36.论索福克勒斯悲剧的命运主题或戏剧结构(周红)37.中外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周红)38.中外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周红)39.论《高老头》的经济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周红)40.以《百年孤独》为例解析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差异(周红)

41.论“垮掉派”诗歌创作的主题思想(以一位作家为例)(周红)42.分析狄更斯作为经典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双重身份(唐蕾)43.哥特小说研究(唐蕾)44.“王子与灰姑娘”叙事模式的演变(唐蕾)45.荒诞派戏剧评述(唐蕾)46.纪伯伦散文诗的美学研究(唐蕾)47.夏目簌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唐蕾)

48.施蛰存与夏目簌石笔下的都市女人之比较(唐蕾)49.纳丁。戈迪默笔下的南非(唐蕾)50.泰戈尔对冰心创作的影响(唐蕾)

六、中国现当代文学(80题)1 鲁迅早期“改造国民性”思想初探 2 《野草》的象征主义特色 3 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特色 4 郁达夫游记的艺术魅力 5 “两个口号”论争得失谈 6 论巴金封建家族系列小说 7 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8 何其芳散文的创作 9 原汁原味的民族艺术--赵树理小说艺术谈 10 《白毛女》与民间话语 11 《围城》新论 12 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之间的关系 13 十七年知识分子小说研究 14 颂歌的得与失--十七年颂歌创作批评 15 百花齐放的花城--论秦牧散文集《花城》 16 新时期文学中的“文革”叙述 17 市场经济大潮与九十年代文学 18 张贤亮反思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19 余光中与唐诗 20 李碧华小说的女性主义色彩 21 《呐喊》《彷徨》比较谈 22 郭沫若早期思想中泛神论的影响 23 闻一多与郭沫若诗歌比较 卢惠余 卢惠余 卢惠余 李伟 孙晓东 孙晓东 孙晓东 沐金华 陈飞 陈飞 陈飞 王佳琴 王佳琴 徐峰 徐峰 潘海鸥 潘海鸥 柏文猛 李伟 李伟 卢惠余 卢惠余 卢惠余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郁达夫散文 《子夜》与新感觉派:都市文学的两翼 26 巴金后期小说的悲剧色彩 27 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何其芳诗歌、散文创作的发展道路 解放区农民群像的雕塑家--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32 论梁斌《红旗谱》的民族风格 33 十七年小说中的工人形象 34 天安门诗歌运动的主题解析

相同的太阳 不同的情怀--刘白羽《日出》中的对比及成因

新时期知青文学的流变 37 关于世纪之交文学的思考

王蒙新时期小说对现代主义的借鉴 39 李碧华小说中的宿命观 40 台湾文化与朱天文的小说

就《狂人日记》看鲁迅与果戈理的异同 42 从《女神》看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43 论徐志摩诗歌的美学品格 44 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

《子夜》与《上海的早晨》的比较 46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都市生命形态 48 论《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49 重评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 50 论沙汀抗战时小说的喜剧冲突 51 围城意象的解读

论《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 53 十七年儿童文学研究

浅析闻捷诗歌中的爱情观念 55 论“三家村杂文”的讽刺手法

评析反思文学中对建国以来农民命运的书写 57 论舒婷诗歌的意象特征

贾平凹文学创作的故土情结 59 余光中散文的美学追求

李伟 孙晓东 孙晓东 孙晓东 沐金华 陈飞 陈飞 陈飞 王佳琴 王佳琴 徐峰 徐峰 潘海鸥 潘海鸥 柏文猛 李伟 李伟 卢惠余 卢惠余 卢惠余 李伟 孙晓东 孙晓东 孙晓东 沐金华 陈飞 陈飞 陈飞 王佳琴 王佳琴 徐峰 徐峰 潘海鸥 潘海鸥 柏文猛 李伟 60 张晓风散文的宗教情怀 61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浅论《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63 简论朱湘诗歌的创作风格 64 梁遇春散文艺术论

《腐蚀》的心理分析艺术 66 论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 67 沈从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68 雷雨性格与“原野精神” 69 重评“论语派” 70 论丁玲小说创作历程中女性意识的转变 71 《南行记》中的传奇色彩和边塞风情 72 论钱钟书对都市人生的反讽与审视 73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创作比较 74 论《望星空》中的哲学思想 75 论老舍文学创作转变的原因

先锋小说对中国小说艺术发展的意义 77 论顾城诗歌的意象特征

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解读贾平凹对农村改革的认识

余光中与香港沙田文学 80 林清玄散文的创作风格

李伟 卢惠余 卢惠余 卢惠余 李伟 孙晓东 孙晓东 孙晓东 沐金华 陈飞 陈飞 陈飞 陈飞 王佳琴 徐峰 徐峰 潘海鸥 潘海鸥 柏文猛 李伟 李伟

下载汉语言文学 文化论文选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语言文学 文化论文选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语言学方面: 1、“对立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 2、“互补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 3、说汉语的音节 4、说同音词 5、说同义词 6、说汉语的......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语言: 新时期流行语发展与变异 微博语境下的言语表达 流行语在广告中的运用 言语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网络语体研究 化妆品商标的命名研......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参考选题 1、先秦两汉方向 论中国上古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试论《诗经》农事诗的历史价值 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美《离骚》象征手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现代汉语部分 1. 普通话儿化词的读音与意义 2. 普通话轻声词的运用问题 3. 普通话中“啊”的变读与运用 4. 词的结构方式与词义理据 5.......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6、多音字浅谈 55、人名、地名与修辞 24、浅析手机短信的特征 61、论李商隐的“无题诗的创作特 60论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52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 72论白石词的主要特色......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文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师范类330题) [供文09参考选用] 一、 课程与教学论(50题) 指导教师:史成明、乔晖、刘艾青等 1. 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与改善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语言学方面: “对方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

    汉语言文学小论文

    汉语言文学 专业教育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