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一季度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研判情况综合报告
彰加镇
一季度矛盾纠纷分析研判综合报告
县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
2012年,彰加镇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了认真的调处,今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矛盾纠纷进行了判断和研究,汇报如下:
一、前期我镇主要矛盾纠纷
一季度,彰加镇发生的矛盾纠纷,主要存在因邻里和边界纠纷;如新修村、社道占道占地等;以经济纠纷和侵权赔偿为主要表现。至2012年3月,彰加镇共发生矛盾纠纷38件,其中纠纷14件,一般纠纷24件。已成功调解37件,正在调处中的纠纷1件,调解成功率97.4%。
二、“五进”工作的成效
彰加镇大调解中心在“五进”工作推进方面,建立了专业调解室3个,配备了专业的调解员,2012年的3月24日,对全镇调解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业务知识培训。着重对调解的程序、意义和方式方法进行讲解,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困难与不足
当前,在大调解工作方面,问题我们认为有二:一是法制方面的问题,法制内容的复杂性,增加了调解的难度,表现为
对调解问题的法律细则定性难把握,政府干部有多少是法律专家呢?二是群众的法制意识有待加强,明明是涉法涉讼的问题,也朝政府跑,把干部当法官。现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有理的上访,无理的也上访,政府的压力大。许多人怕干事,怕干不好事,怕干错事,混的现象严重。由于无理的也上访,造成镇级财政压力大,超支严重。
虽然有困难,我们仍然要加强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多学法律和政策。在工作上多做宣传和动员,既从发展的大局来考虑经济发展,又要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并兼顾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严格按照政策和工作程序操作。加强服务,方便群众。
彰加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
2012年4月15日
第二篇:双盛镇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报告
双盛镇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报告
为全面摸排灾后各类矛盾纠纷情况,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我镇社会稳定,根据什邡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紧急通知》(什综委〔2010〕15号)文件精神,我镇于5月19日至23日集中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
一、矛盾纠纷的类型及特点
本次大排查共调处21件矛盾纠纷,大体分为6大类,其中,征地拆迁纠纷、沟渠排水、灾后重建农户尾款、赔偿纠纷等四类矛盾纠纷比较突出,占总数的90%。具体分类情况是:征地拆迁纠纷6件,占20%;赔偿纠纷2件,占13%;灾后重建农户尾款纠纷2件,占24%;房屋宅基地纠纷3件,占10%;农民工纠纷6件,占3%;其他纠纷2件,占10%。
分析调处的矛盾纠纷,总体来看,当前我镇社会矛盾纠纷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种类的多样性。在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已由传统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邻里等民间纠纷扩展到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劳动争议等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矛盾纠纷。这类矛盾纠纷以利益冲突为特征,涉及政策、法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调处难度大,易形成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而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型矛盾纠纷也出现了利益诉求的新特点,此类纠纷虽然不会引起集访事件,但易引发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事件。
(二)是主体的群体性。当前很多矛盾纠纷,如由征地拆迁、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施工单位欠发农民工工资、运行困难企业主失踪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这些矛盾由于纠纷主体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往往“一枝动而百枝摇”,易造成群体性事件,有的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或者串联上访,或者鼓动、支持、参与集访。
(三)是调处的复杂性。过去的纠纷多发生在个人之间,调处时当事人的情绪也较为温和,现在的矛盾纠纷多由利益冲突引发,且大多发生在个人或群体与企业、基层组织、政府部门之间,有些群众一旦发生纠纷就找政府解决,有时将矛头指向政府部门,导致个人与组织、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不断上升。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当事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为引起政府关注而采取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形式,以求解决问题,情绪容易失控,行为较为激烈,给矛盾的调处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二、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矛盾纠纷多发的主要原因,我们感到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没有严格按政策规定或市场规律办事。社会个体和组织、有关单位部门或业主不按市场经济和法律政策办事。比如在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民间借贷等经济活动方面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备。在基层政权组织方面,也有个别干部办事粗糙,不依法行政,对群众投诉不及时处理,使群众积怨越来越深,产生将矛盾闹大政府才会解决的错误念头而最终引发纠纷。这些也是引起纠纷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是群众片面维护自身权益。当自身与他人、集体、或政府发生矛盾时,群众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但是有些群众片面要求维护自己的利益,只认对自己有利的“死理”,爱钻“牛角尖”,从而造成矛盾纠纷事态升级,调解难度增大。
(三)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实不到位。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不够健全,信息不够灵,渠道不够畅,许多矛盾在苗头和萌芽状态没有被排查发现,只有矛盾爆发了才知道,这给处置带来了困难;重处置轻排查,一些单位重处轻排,超前排查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大,往往造成了工作的被动;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清,许多矛盾纠纷原本在苗头和萌芽时就能解决的,却由于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清,相互推诿而错过了调处的最佳时机,使得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
(一)加大调解能力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纠纷排查、信息分析、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要着力把握社会矛盾纠纷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抓住要害化解矛盾,不仅形成化解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方式方法,而且要积极探索成立征地拆迁、医患纠纷等专业调解组织,调处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劳动争议、行政争议和医患纠纷等新型矛盾纠纷,形成化解专业化矛盾纠纷的方法体系。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的科学评估体系。要重视加强村(居)调解组织建设,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注重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和矛盾纠纷的联排、联防、联调,形成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强大合力。同时,积极整合各方面调解资源,搞好“诉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和“访调对接”,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有机结合,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
(三)加大调解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大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使“处理矛盾首选调解、调解也是法制建设、调解反映社情民意、调解小成本大效益”等全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广大老百姓信任调解、选择调解、使用调解,使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大调解工作。
(四)加大调解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激励机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保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对于调解不收费的人民调解工作来说更是迫切需要。调解机构经费不足,调解员的工作报酬低,严重制约着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把调解机构的办公经费、调解员工资等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奖励基金,一方面,保障调解机构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通过以奖励代补,对调处成功重大疑难矛盾和一般纠纷的调解员给予一定标准的奖励,以调动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篇: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综合报告
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综合报告
第一部分 宁江区法院收结案情况
2009年,宁江区法院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持,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的管理目标和严格规范司法行为的管理重点,全面推进了审判管理改革,大力推进诉讼调解工作,全面推行了全员、全面、全程调解制度,推动构建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立了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仲裁调解于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面对各类社会矛盾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复杂化、纠纷易激化等特点,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实现了由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的转变。
2009年,宁江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166件,其中刑事案件467件,民事案件5212件,行政案件58件,执行案件2429件。上述案件,刑事案件比2008年的534件减少67件,降幅12.54%;民事案件比2008年的4752件增加460件,增幅9.6%;行政案件比2008年的147件减少89件,降幅60.54%;执行案件比2008年的1782件增加647件,增幅36.30%;宁江区法院立案调解组全年调解案件1267件,速裁法庭调解案件782件,占全院民事案件5212件的39.31件,有效地促进了调解案件的比例。
约占一审案件总数的18.91%;土地12件,约占一审案件总数的10.81%;公安11件,约占一审案件总数的9.9%;劳动和社会保障9件,约占一审案件总数的8.1%;政府、水利、交通运输、工商、民政、质监、规划、农电等其他行政案件36件,约占一审案件总数的32.43%;和2008年相比,在案件类型上,减少了林业行政案件、宗教行政案件、安监行政案件、审计行政案件、社保行政案件、农业行政案件。增加了水利行政案件、农电行政案件、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行政案件、司法行政案件和渔业行政案件。案件数量减少46件,减少了31%。在几大类案件上,房屋登记行政案件减少6件,减少了21.4%,拆迁行政案件减少5件,减少了19%,土地行政案件减少6件,减少了33.3%,公安行政案件减少6件,减少了35.3%,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案件减少13件,减少了86.7%,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案件增加1件,增加了12.5%,公用事业行政案件减少5件,减少了62.5%,林业行政案件减少8件,减少了100%,交通运输行政案件减少3件,减少了50%。
从结案方式看,两级法院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中经协调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和调解结案的36件,约占一审案件总数的24.32%;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判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31件,约占一审案件总数的20.95%。二审行政诉讼案判决维持原判和裁定准予撤回上诉的28件,高达全部已结诉讼案件的77.78%。
2、非诉行政执行审查案件的基本情况
先行处理程序,迳行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剥夺了当事人的权利。还有的剥夺了当事人依法享有的程序性权利,主要表现在剥夺当事人的举证权利和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利,未告知当事人复议或提起诉讼的期限和权利等。
(四)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错误适用了法律法规,也导致其在行政诉讼中败诉。
4、下步工作重点
(一)理性认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行政机关领导出庭应诉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督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以及提高行政机关公众形象。全国各地都在推进该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最高院的有关领导对该项工作也作了明确的肯定和支持。上海和江浙、山东等省市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诉讼中,常出现可以协调化解的情况,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当庭就可以决定,做到案结事了;反之,由出庭的代理人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汇报案情后再决定,有两点弊端:一是时间延误,导致案件久拖不决;二是汇报案情有时不能完全反映庭审情况,造成决策失误,最后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纠错功能。
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促进本市的和谐与安定。
第三部分 刑事案件审理情况
1、刑事案件收结基本情况
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一审刑事案件1804件(旧存23件、新收1781件),审结1791件,未结13件,结案率为99.28%。其中扶余县法院受理392件(其中旧存3件、新收389件),审结392件,结案率为100%;前郭县法院受理449件(其中旧存5件、新收444件),审结446件,结案率为99.33%;乾安县法院受理171件(其中旧存2件、新收169件),审结171件,结案率为100%;长岭县法院受理230件(其中旧存2件、新收228件),审结230件,结案率为100%;宁江区法院受理460件(其中旧存9件、新收451件),审结450件,结案率为97.83%;中院本级受理一审案件102件,审结102件,结案率100%。与2008年相比刑事一审新收案件下降了46件,下降比例为2.48%;结案数下降了37件;结案率上升0.47%;未结案件数下降了6件,下降比例26.09%。中院受理二审刑事案件共计172件,与2008年同期相比,受理刑事二审案件数上升了3件,结案率与去年同期持平,都为100%。
犯罪主要类型多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侵犯财产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以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专项打击活动。为了维护全市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对盗窃耕牛、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犯罪进行了专项打击。同时针对经营地下 “黑彩“活动猖獗的状况,及时组织了打击地下“黑彩“犯罪专项活动。通过以上专项打击活动,保证了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3、下步工作重点
一要更新刑事审判理念。要正确把握好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做到准确量刑。结合松原的实际,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主要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抢劫三类。审判过程中,要行使好自由裁量权,坚持贯彻“少杀慎杀”的原则,严格掌握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刑、无期徒刑的界限,正确适用好死缓刑和无期徒刑。对具有法定从轻或酌情从轻情节的,要依法予以充分体现;对行为人的本罪罪责没有达到必须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虽有酌定从重情节或法定从重情节,一般也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二要坚持程序公正。牢固树立程序公正的意识,形成注重程序、程序优待的思维方式,严格按程序办案,确保实体公正。
三要严格审查证据。要细致和合理审查证据,如发现行为人有家族精神病史或其本人有过精神病史的,或作案动机不可理喻的,或行为有不正常表现的,一定要提请做精神病学鉴定。
四要积极做好被害人的 服判息讼工作,不断探索刑事附
判工作压力依然很大。
中院本级受理二审案件为1310件,占收案总数的72.8%;审判监督案件67件,占收案总数的3.7%;申请再审案件139件,占收案总数的7.7%;破产案件31件,占收案总数的1.7%;保全类案件64件,占收案总数的3.6%。新收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8件,涨幅为2.3个百分点。
基层法院共受理案件18382件,其中旧存938件,新收17444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旧存大幅下降,减少了1323件,降幅为58.5个百分点;新收案件增长了2877件,涨幅为19.8个百分点。除上述原因外,传统民事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的建立已经提上日程,各院应在这一方面多做努力,争取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村镇和社区,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审判资源。
案件主要类型为婚姻家庭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借款合同纠纷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2、全市两级法院民事案件结案情况
2009年,全市两级法院结案19653件,归档19353件,其中一审17565件,二审1257件,申请再审149件,审判监督122件,破产144件,中院保全64件,结案率为95.9%。全市两级法院结案总体较2008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上升了9.3个百分点,结案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民事审判管理工作的开展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加强了民事审判工作相关节点的衔接,也使各层次领导和法官及时掌握审
1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和履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职责,主动地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任务,形成整体合力。二是注重发挥城乡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重点在基层,关键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要根据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情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要切实加强乡镇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建设,加强村治保会、调委会和群防群治组织网络的建设。在农村要实行财政补贴,让基层干部安心做好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工作,充分发挥其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三是注重发挥群众民主监督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为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事务决策提供条件,为群众参与各种矛盾的解决搭建平台,避免出现因公共事务决策不公开透明而形成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避免出现因村务、厂务不公开透明而形成管理主体与群众之间的矛盾;避免出现因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不公开透明而形成职能部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从源头上预防,有效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第五部分 执行案件的基本情况
1、执行案件收案情况
2009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9324件(含财产刑案件受案总数为9911件),其中旧存2217件,新收7107件。在各类执行案件中,其中执字1497件,执恢字5件,民执字6936件,刑附民执字139件,非诉行政执行698件,委执字18件,行执字27件,民罚执字4件。申请执行总标的
3集团的生产稳定、前郭炼油厂资产维护以及个别房地产开发等等。注意企业发展态势,了解掌握企业债务的形成、资产抵押流转等等,及时提出风险化解意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出发,切实保证法院执行工作统一到全市经济建设发展大局中来。
2、执行案件结案情况
2009年,全市两级法院共计执结案件6436件(含财产刑案件结案为7013件),结案率69.03%。其中中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774件,占结案总数的12%。结案申请执行总标的额116 105.1万元,标的额实际到位58 174.84万元,执结标的额到位率50.11%。申请执行标的额到位率35.17%。
从结案情况看,全市两级法院继续严格控制了执行中止案件,除少数客观上特殊需中止结案外,所结案件均为全部终结。结案比例增高,结案势头很好,但各县区之间差异较大,结案不均衡。
在所结案件中,金融债权案件的结案大幅度增加。这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全市金融债权清理专项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全市两级法院加大了对金融案件的执行措施和力度,因此在结案中金融案件占有一定比例。
今年全市粮食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全市两级法院积极配合破产清算组作好债权清理工作。对已经裁定宣告破产企业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及时终结执行,告知申请人申报债权,以及时保护债权人的债权。
5经债权人同意并承诺或经法院决定,对举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而使案件成功执结的,按事先承诺奖励举报人,拓宽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渠道,加大对被执行人隐匿财产的惩戒力度。通过实行财产申报和悬赏举报,有助于法院全面了解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和履行能力,发现被执行人是否有恶意处分财产或欺诈性转移财产的行为,减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的盲目调查。法院依据申报状况及案件情况进行执行,在案多人少的客观条件下实现执行效率的最大化,并给被执行人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真正使被执行人臵于执行的被动地位,有利于使执行难转变为拒执难。
(5)建立公安协助执行制度。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阻碍时,属公安部门工作范围的事项,由公安部门协助解决。如协助查找、控制被执行人,协助实施限制出境,协助冻结,迁移户口,协助查扣涉案车辆,重大案件协助出警,协助实施司法拘留以及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等。
(6)开展清理金融债权专项活动。
为优化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打造我市金融生态良性体系,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化解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债务,维护我市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2009年7月,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清理金融债权及化解债务专项活动”。自活动开始以来,市法院与市金融办紧密配合,协调调度。从此次活动的成
第四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
浦南镇'两节''两会'期间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
春节即将来临,全国'两会'也即将召开,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切实维护'两节''两会'期间全镇社会的和谐稳定,确保不发生恶性民转刑案件、有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特制定浦南镇'两节''两会'期间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具体计划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重大意义
我镇社会大局总体平稳,但当前社会矛盾触点增多,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破坏性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两节'和全国'两会'期间是各种矛盾纠纷的多发期和敏感期。从以往情况看,各种矛盾纠纷在此时期较为集中地反映出来,如果发现或调处不及时容易激化。因此,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维护好'两节'和'两会'期间全镇基层社会的安定稳定。
二、突出重点,着力排查调处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
要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各种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上来,突出三个重点,围绕三个方面,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地区。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易发地区的排查调处工作。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对进京非正常上访、到省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摸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重点调处。三是突出重点时段。要特别突出加强对重点时段和敏感时期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涉及'三农'问题、土地征用和承包、房屋拆迁、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二是因医患关系、违规办学、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三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生产经营性纠纷、产权性纠纷、族群纠纷、村务管理纠纷。
三、发挥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要认真排查。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原则,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意见,突出区域行业特点,对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归类、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要及时调处。对矛盾纠纷要实行边排查边调处,排查出一起调处好一起,切实做到不积压、不耽搁、不延误。对一般性能够当场调结的,要当场调结;对重大疑难复杂的,要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限期调结';对涉及多部门、村的,要建立联合调处机制,确定牵头部门和地区,成立由有关部门和有关村组成的专门调处机构进行联合调处。三要掌握信息。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要注重发挥调解组织网络作用,及时掌握纠纷动向。通过充分发挥综治协管员、治保员、调解员等基层调解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把触角延伸到我镇各个角落,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和纠纷动态,及时了解掌握纠纷苗头和发展趋势。对可能发生重大矛盾纠纷的隐患,要及时提出预警工作意见,以简报或专报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四要搞好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集贸市场,开展法律宣传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要结合调解事例,寓政策法律宣传和道德教育于调解纠纷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群、影响一片。
四、加强领导,确保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摆上位置。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首要环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确保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研究、常规划、常部署。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请示汇报,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困难和问题。对一些有重大影响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调处方案,进行妥善处置。二要协调配合。各单位、各村矛盾纠纷领导小组要按照自身职责任务,认真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份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各村、各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处理跨部门的矛盾纠纷。三要加强指导。切实加强指导、协调和督导,适时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了解掌握情况,发现培育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工作落实。同时,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交流指导工作信息,互通工作情况,研究具体意见,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四要组织回头看。对矛盾纠纷的潜在问题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加强防范,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补缺补漏,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已经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巩固成果,做好回访;对未调处好的矛盾纠纷要研究对策,制定方案,限期调处反馈,确保这次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浦南司法所
2011年1月18日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
第五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
浦南镇“两节”“两会”期间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
春节即将来临,全国“两会”也即将召开,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切实维护“两节”“两会”期间全镇社会的和谐稳定,确保不发生恶性民转刑案件、有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特制定浦南镇“两节”“两会”期间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具体计划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重大意义
我镇社会大局总体平稳,但当前社会矛盾触点增多,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破坏性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两节”和全国“两会”期间是各种矛盾纠纷的多发期和敏感期。从以往情况看,各种矛盾纠纷在此时期较为集中地反映出来,如果发现或调处不及时容易激化。因此,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维护好“两节”和“两会”期间全镇基层社会的安定稳定。
二、突出重点,着力排查调处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
要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各种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上来,突出三个重点,围绕三个方面,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地区。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易发地区的排查调处工作。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对进京非正常上访、到省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摸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重点调处。三是突出重点时段。要特别突出加强对重点时段和敏感时期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涉及“三农”问题、土地征用和承包、房屋拆迁、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二是因医患关系、违规办学、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三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生产经营性纠纷、产权性纠纷、族群纠纷、村务管理纠纷。
三、发挥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要认真排查。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原则,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意见,突出区域行业特点,对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归类、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要及时调处。对矛盾纠纷要实行边排查边调处,排查出一起调处好一起,切实做到不积压、不耽搁、不延误。对一般性能够当场调结的,要当场调结;对重大疑难复杂的,要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限期调结”;对涉及多部门、村的,要建立联合调处机制,确定牵头部门和地区,成立由有关部门和有关村组成的专门调处机构进行联合调处。三要掌握信息。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要注重发挥调解组织网络作用,及时掌握纠纷动向。通过充分发挥综治协管员、治保员、调解员等基层调解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把触角延伸到我镇各个角落,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和纠纷动态,及时了解掌握纠纷苗头和发展趋势。对可能发生重大矛盾纠纷的隐患,要及时提出预警工作意见,以简报或专报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四要搞好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集贸市场,开展法律宣传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要结合调解事例,寓政策法律宣传和道德教育于调解纠纷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群、影响一片。
四、加强领导,确保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摆上位置。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首要环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确保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研究、常规划、常部署。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请示汇报,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困难和问题。对一些有重大影响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调处方案,进行妥善处置。二要协调配合。各单位、各村矛盾纠纷领导小组要按照自身职责任务,认真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份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各村、各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处理跨部门的矛盾纠纷。三要加强指导。切实加强指导、协调和督导,适时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了解掌握情况,发现培育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工作落实。同时,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交流指导工作信息,互通工作情况,研究具体意见,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四要组织回头看。对矛盾纠纷的潜在问题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加强防范,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补缺补漏,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已经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巩固成果,做好回访;对未调处好的矛盾纠纷要研究对策,制定方案,限期调处反馈,确保这次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浦南司法所
201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