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5 11:2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基层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基层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一篇:浅谈基层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在基层,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基层,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的也主要是基层人民法院。最近,宁远县委提出了建设平安宁远,构建和谐宁远的奋斗目标。和谐社会,本质在和谐,关键在稳定。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调处纠纷,综合治理,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重要职能,在建设和谐宁远、平安宁远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增强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努力为建设和谐宁远、平安宁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基层人民法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

首先,司法审判工作是实行依法执政的重要载体。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的社会。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深入,我县城乡居民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中,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依法治县方针的实施和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明显增强,依法维权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这客观上要求依法执政应当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的基本形式。人民法院保障依法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工作的职能作用,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才能为依法执政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其次,司法审判工作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应当是权利有保证、正义能伸张的社会。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裁判不公、执行不力、效率低下,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纷争就不能及时得到平息,法律就会失去人们的尊重和信仰,社会公平和正义就难以实现。

第三,司法审判工作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和谐社会应当是平安有序的社会。通过司法审判活动,能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能够定纷止争,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通过司法审判活动,能够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平等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优化投资环境。

第四,司法审判工作,是实现政通人和局面的重要保障。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审判活动,可以使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得到一体遵从,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实现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平等参与;可以及时处理人民群众通过诉讼途径表达的利益诉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社会各方面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不断得到有效保障;可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保护。司法审判工作,既是营造这种权利受尊重、利益有保障、纠纷可诉求、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又是维护这种和谐局面的防火墙。

二、基层法院建立四个长效机制,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效机制中,具体到基层法院应建立起四种“长效机制”,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

(一)建立涉诉信访长效机制。从目前形成涉诉信访的原因,在司法机关内部主要由于:⒈个别司法人员政治素质较低,缺乏大局意识、稳定意识,就案论案,不能将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不能耐心细致地做好涉案人员的思想工作,而是武断专横,以法压人,当事人口服心不服,甚至有失公平、公正原则,造成案件当事人的怨愤,引发上访。⒉司法机关的公信度在普通百姓中偏低,办案质量不高或久拖不决,引起当事人不满,致使一些涉法上访人员产生了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的扭曲心理。⒊处访机制不健全。一旦出现问题,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对此,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建立涉法信访的长效机制,即建立不安定因素排查上报机制。每月自下而上对重点案件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敏感案件、可能发生进京上访的当事人进行认真排查,登记造册,对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能通过说服教育解决的,要坚持紧盯死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处理涉诉信访的经验教训,全面系统地提出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原则和应该遵循的规律,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多疏导、多反思,正确处理,减少失误。建立诉讼风险预先告知和复查听证制度。涉法上访案件,相当部分是由于当事人承担了一定的诉讼风险后不理解而引起的。因此在法院立案的同时,务必将诉讼风险告知当事人,从源头上减少涉法上访案件。对典型疑难案例,实行申诉听证制度,把个人接访变为合议庭听证,对个别上访老户必要时由上下级法院联合听证,变老户上访为法院下访,同时强化对信访工作的流程管理,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效率,并随时掌握信访工作动态。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基层法院要成立信访工作办公室,专司申诉信访工作,并建立起系统规范的信访工作体系,畅通信息,协调联动。严格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信访重大责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和承办法官的直接责任。

(二)健全完善“严打”整治长效机制。现在“严打”整治斗争虽然告一段落,但工作

劲头仍不能松,打击力度还不能减,要看到治安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乘势而上,努力维护好良好的稳定环境。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突出严打重点,坚持不懈地做好“处法”和打击***组织工作;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多发性犯罪,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要严格执行宽大和惩办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当、宽严相济的原则,在严惩刑事犯罪的同时,加强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做到罚当其罪,不枉不纵。工作中,坚持做好对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判前法律教育、判中认罪教育、判后服法教育。将惩罚、改造和预防犯罪相结合,实现刑罚的最终目的。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坚持感化、教育、挽救方针,与家庭、社会配合,做好少年犯帮教工作,同时,要将已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汇编成宣传资料,发放到辖区中学,用真实、典型的案例教育青少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要在“严打”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形成一套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维护治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涉及国有企业改革中、各类基金会、供销社股金及各类非法集资兑付中的抓好维护稳定工作;重视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拖欠问题的化解工作,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建立“大调解”工作长效机制。调解工作着重要在“三个坚持”上下功夫。一是要坚持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坚持“调防结合”的原则,通过调解工作,努力把各种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保证各级党委、政府集中精力抓好中心工作,推进各项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既坚持依法调解,也要依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一些法无明文规定的民间纠纷进行调解,并在整个调解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宣传教育。三是要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积极借鉴国外诉讼外调解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勇于开拓实践,积极创造出新经验,不断推进调解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好诉讼调解与“大调解”的衔接工作,做到依法做好支持和指导人民调解的工作,要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对民商事调解工作要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把民商事调解工作贯穿到民商事审判工作的全过程,把防止民商事纠纷矛盾激化作为调解工作的重点,克服诉讼调解已经过时,片面强调判决观念,克服当前存在的简单化调解、走过场式调解、甚至弱化调解的做法,把调解工作作为严格贯彻民诉法坚持不懈地抓好,体现“准、快、稳”三个字。“准”就是调解民商事纠纷要找准要害,抓住了纠纷的主要方面,对矛盾的发生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做到以理服人,以法育人,一切纠纷都会迎刃而解。“快”就是不拖延,及时调处。“稳”就是在调处易激化的案件中,先要稳定当事人情绪,控制事态的发展,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避免恶性事件发生,最大程度上的实现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构建惩治预防腐败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成效如何关键在队伍。为此,要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筑牢反腐倡廉的基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强化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将司法为民意识贯穿于审判和执行案件全过程,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忧,必有所虑;民有所求,必有所为。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引导和敦促全院法官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观念,秉公执法,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对发现违法审判行为,坚决追究责任,绝不能姑息。严格落实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真正在法官和当事人之间建立起一道防腐倡廉的“隔离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制度,对热点部门、重点岗位进行定期轮岗交流,对在廉政问题上反映较多或有违法违纪苗头的法官适时进行调整,确保“公正、为民、清廉、高效”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篇:如何发挥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 人民法院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化解矛盾纠纷、保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职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独特的、其他部门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民法院要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就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并已明确地载入我国宪法。在我国,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本,是我们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审判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国家机器。在所有任务中,保护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是其首要任务,是带根本性的任务。因此,人民法院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将各项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重大部署、重要问题、重点工作及时向党委汇报,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实现维护法律权威与维护党的权威的统一,将审判、执行工作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同时,人民法院也应根据宪法确立的人民法院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职权,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公正高效地开展各项审判工作,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立足审判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人民法院担负着打击制裁犯罪、调节经济社会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做好这些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为此,法院必须牢记自身担负的重要职责,充分、有效地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到创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去。

一是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治安环境。稳定的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惟有稳定,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的首要职责。我们要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依法惩处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和盗窃、抢劫、抢夺等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大对毒品犯罪、赌博犯罪以及利用邪教组织破坏国家法律实施的犯罪,净化社会环境。依法严惩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以及利用国有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依法严惩贪污贿赂、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依法打击建筑、医疗等行业的商业贿赂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司法追究。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寓教于审,审教结合,作好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和帮教工作,降低缓刑犯、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

二是化解矛盾,构建文明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有了矛盾可以通过有效的机制妥善化解的社会。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各类矛盾纠纷的集中场所,大量的民事纠纷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依法调处民事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法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要依法公正及时审理各类民事案件,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制裁违法行为。要强化诉讼调解,贯彻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十六字原则。要把调解贯穿于案件诉讼的全过程,坚持庭前、庭审和庭后调解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法院、人民法庭解决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作用,力争把纠纷解决在基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审理好破产案件,处理好破产还债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避免因破产案件引发职工、债权人上访等问题,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依法审理好行政案件,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权力,推动依法行政。完善申诉和再审工作制度,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对应当纠正的案件错误要及时纠正,对依法应该解决的问题要积极依法解决,对长期上访缠诉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三是强化司法执行职能,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执行是法院判决的最终体现,也是当前法院工作的一个难

点,更是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键。执行难是全社会的问题,要以执行的程序公正和效率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国家执行威慑机制建设,在客观上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行宣传工作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以配合、协助、支持人民法院执行为荣,以抗拒、阻碍、干预人民法院执行为耻的舆论氛围和良好风尚,为解决执行难创造良

好的舆论氛围。为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讲究执行方式,探索执行方法,提高执行艺术,把工作做深做细,尽量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减少矛盾冲突,促其和解。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严厉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暴力抗拒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要自觉依靠、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依靠党委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维护司法权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是以人为本,营造公正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要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妥善处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纠纷案件,全面、充分、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司法便民利民的环境,为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打开绿色通道,让他们方便、快捷地得到司法救济;创造司法护民的环境,积极实施司法救助,让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认真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真正在全社会树立起法治的力量和权威。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院的公信力

法院队伍素质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司法能力上,肖扬院长指出“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重点是提高基层法院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审判质量和水平。”加强法院队伍的司法能力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整顿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教育法官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服务大局意识。在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的前提下追求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 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在法官中开展办案竞赛、裁判文书竞赛、庭审观摩、计算机操作等竞赛活动。评选出优秀法官、办案能手、优秀裁判文书等,着力培养法官敏锐的心智和洞察力、良好的法律文化和社会学修养、清正廉明的职业道德和正直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建立以岗位业绩考核为主的工作管理机制,建立以议事规则为根本的决策管理制度,建立以车辆、财务管理为基础的机关管理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内部督查力度,努力实现内部管理和谐。三是提高党员队伍政治素质,发挥党员法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法官队伍主要骨干力量,事实证明哪个部门的党组织发挥了作用,该部门的工作就做得出色。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法院的审判工作开展活动,经常抓好党员的党性教育,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同时,还要狠抓法院和法官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信念坚定、严谨求实、公正高效、文明廉洁、执法如山的法院文化,营造爱岗敬业、崇尚公正的氛围,以多途径为干警排难解忧,以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工作热情。四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筑牢干警反腐倡廉的基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引导和督促全体干警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司法理念,秉公执法,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对于发现违法审判行为,坚决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确保“公正、为民、清廉、高效”要求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提升法院的公信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只有社会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组成部分,每一项工作都在规范有序地进行,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是解决纠纷的司法途径,是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和最后选择,因此,人民法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很重要的作用,正确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完成好神圣而庄严的历史使命,是摆在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面前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任炳才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 “十五”期间六盘水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的贡献,结合实际,对下一步如何全面快速地提升财政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使其更好地支持服务于构建六盘水和谐社会,提出了良好建议。

〔关 键 词〕 财政 构建 和谐社会 作用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财政局一、六盘水“十五”发展状况

素有中国“凉都”之称的六盘水,“十五”时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富民兴市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比“九五”时期快5.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4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7.6%,2005年达到27.4亿元,较“九五”末增长2.4倍;固定资产投入大量增加,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37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85倍;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实现了市区到省城通高等级公路、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盘南电厂、野马寨电厂、发耳电厂、响水煤矿、发耳煤矿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三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形象明显改善;钟山大道、玉舍供水工程、岔河垃圾填埋场、市区防洪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打造“凉都”品牌,圆满举办了两届“凉都”消夏文化节;红果、平寨及其他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6.2%。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2‰、人口计生率为95.87%;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两基”攻坚目标提前一年实现,组建了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省内外招生和招收本科生的历史性突破,正式启动了六盘水矿业学院筹建工作;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3元;五年间累计解决了2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二、六盘水财政在“十五”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可以说,“十五”期间六盘水在构建和谐“凉都”的进程中,财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以下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六盘水财政“十五”期特别是“十五”期最后两年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1995年到2005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划中央和省的增值税、消费税收入)按现行口径计算从5.53亿元发展到27.39亿元,增长3.96倍,年均递增17.36%,年均增量2.1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从2.25亿元发展到13.23亿元,增长4.88倍,年均递增19.39%,年均增量1.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5亿元发展到10亿元用了八年时间,从10亿元发展到20亿元仅用了两年时间!六盘水的建设及其全面发展的时期正是六盘水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高速期。

六盘水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家积极财政政策、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等政策效应,是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的体现,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增速加快、效益提高的特征。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城市经济膨胀、资源税计征额调高等因素有一定的助长作用。经济增长与税收效率形成了双推动的格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经济建设跨上了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企业积累增多、规模扩充,主要经济体产出率提高,财政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增加,对政府收入和社会事业的贡献增大;产业集中度提高,规模小、效益低、能耗大、资源破坏严重的小企业逐步淘汰,在煤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主要产业,形成了水城钢铁、盘江煤电、水城矿业、黔桂发电、盘南电厂、响水煤矿、发耳电厂、水城水泥、山城啤酒等企业集团,产业集约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财政支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核心和保证,只有财政强大了,才能保证社会发展过程中各项必须的支出需要。

三、六盘水“十一五”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六盘水市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十五”期间增长1.8倍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到“十一五”期末,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基本建成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基本实现小康、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中心城市。同时要努力做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切实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十一五” 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应做好的重点工作

一要做大煤电产业,推进结构调整。首先立足煤、电大项目,进一步壮大煤炭、电力、钢材、建材四大支柱产业。重点围绕“煤-焦-煤化工、煤-电-高载能”的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延伸和扩大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能源原材料产业优势,走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立足于建成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促进交通运输、建筑建材、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协调发展。

二要巩固国有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六盘水有大企业聚集的优势,目前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经济,非公经济成分不到30%,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财源建设要着眼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切实帮助大中型企业作好电力、煤炭、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协调和服务,推进企业改制,支持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快企业的发展的同时,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政府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质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和服务环境。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农业、工业、服务业、共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联合、参股,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协调和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体的贷款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调整组织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发展活力,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要发展城市经济,积极培育新兴财源。六盘水属泛珠三角、南贵昆经济区、攀西—六盘水资源开发区,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六盘水的交通枢纽地位更显突出,而与之相应的城市化却跟不上工业化进程。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壮大城市经济。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拓宽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带动房地产、金融等相关

产业的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加城市人口总量,充分发挥城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搞好城市建设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尽快完成城区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城区商业网点和专业批发市场。着力构建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把六盘水打造成西南地区人流、物流中心,促进商业贸易、货运仓储业发展,繁荣城市经济,在增加财政收入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要充分发挥六盘水气候资源优势,做好前景规划和旅游开发,全力打造“凉都”品牌,发展特色旅游,使特色旅游成为全市的特色产业。重点开发玉舍森林公园等近郊旅游,推进盘县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等远郊旅游,加快国家地质公园作为重点的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四要加强财政调查研究,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细致、全面的调研分析,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和判断,把握动态、预测趋势,使各项收入任务指标更切合实际地落实到基层及征收单位,增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财政经济运行情况调研调度,根据变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正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正确性。加强任务执行的追踪管理,认真分析原因和查找收入缺口,尽快研究和制订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弥补。加强财政、税务、金融部门间及与其他经济管理职能部门间的工作联系和协调配合,加快信息流通,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促进经济财政增长的强大合力。

五要进一步完善体制,充分激励地方发展。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已十多年,国家应针对改革中不适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甚至阻碍经济推进的不利因素,对现行体制作必要的调整,以进一步释放生产力,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应增加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比重,改进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财政分配职能,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起有效的转移支付补助机制,在公平分配的同时,充分考虑象六盘水这样资源型城市在生态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移民安置、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经济和财政的积极性。

第四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近30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汇聚一堂,接受党和政府的表彰。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件大事喜事,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劳动创造历史,劳模书写崇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胸怀大局,立足本职,积极进取,争创一流,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和崇高品格。正是以劳模为杰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才有今日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楷模。工人阶级作为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不能动摇,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不能削弱,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不能改变,这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国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不仅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也在艰苦创业中铸就了一种伟大的精神,教育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今天,我国人民正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上,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职工及各族人民群众,都要自觉地向劳模学习,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爱岗敬业、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维护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既要紧紧地依靠工人阶级,又必将造福于工人阶级,既为工人阶级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又对工人阶级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广大工人阶级要发扬主人翁的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本职工作,追求新知识,掌握新科技,提高新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的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这个进程中,我们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断壮大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提升工人阶级的素质,使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今年“五一”,欣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80年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工人阶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职工利益的维护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各级工会要发扬光荣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切实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实行工人阶级队伍的广泛联合和工会组织的高度统一,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展工会对外交往,坚持推进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为改革、发展、稳定多作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为工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壮丽又艰辛,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既光荣又重大。伟大成就来自不懈奋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爱国热情需要转化为强国行动,社会责任应当体现为推动发展。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劳模精神必定能够代代相传,光耀神州,广大劳动群众必定能够不负历史重托,创造新的光荣。

第五篇: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我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性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战略任务。发挥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这既是现代妇女的工作新领域,也是现代妇女发挥聪明才智的一个新机遇。通过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我们认真总结了妇女工作实践经验,对如何充分发挥妇女自身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了如下初步的思考。

一、妇女积极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和谐社会”反映了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即:针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如果稳定地度过当前这一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或者说高风险时期,社会就会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轨道,使人性和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既体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基础和执政水平,同时也将展示我们这个民族的能力和水平。本文所说的“和谐社会”,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当前社会内部良性运行的要求出发,对我国各种社会关系应具有的状态和特征所做的概括,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缺失妇女视角。广大妇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使当代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这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二、妇女在以促进和实现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港湾,是幸福的发祥地。家庭和谐了,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基础。由于天性和历史、社会的原因,妇女和家庭有着天然的联系,千百年来,妇女对婚姻和家庭有着更大的责任感,承担了更多的义务,在维系家庭的稳定及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无法替代的作用。妇女把家庭作为维系社会内聚力和约束力的根本,视个人命运、家庭命运与民族命运为一体。妇女的感情丰沛、温柔细腻,更有利于她们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为每个成员构建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趋上升,家庭成为人们休养生息、蕴育与传递文化的摇篮。而轻轻推动这个摇篮的,非妇女莫属。现代人在对名利的追逐疲惫之时,转向对身体、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这时,妇女在家庭中适时扮演了“家庭护士”、“心理医生”、“营养师”的角色,为家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面对外界“黄赌毒邪”洪水猛兽般地向家庭这块圣地肆虐而来,妇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误入歧途的家庭成员拉出深深的沼泽地;当被金钱、美色冲昏了头脑的达官贵人正准备伸出“贪污受贿”的黑手时,“廉内助”深怀大义,纷纷自鸣警钟,高筑围墙,当好“监督员”、“守门员”,挽救了一个个濒临堕落的灵魂„„妇女以真善美的心灵,美化着家居环境,提升着家庭的文化品位,净化着家庭乃至社会的空气。在对家庭和谐幸福的执著追求中,妇女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完成一次次由蛹化蝶的蜕变。

现代妇女倡扬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内在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之源。健康和谐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自由、平等、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现代妇女引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争做尊老爱幼的模范、夫妻和睦的模范、勤俭持家的模范、邻里团结的模范,以促成人人讲美德、家家创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平等发展、融洽和谐的家庭人文环境。崇高的精神追求是家庭和谐的内在动力。当代妇女组织开展各类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关注下岗职工家庭、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依靠和发动社会力量,切实开展社会救助和帮扶活动。

她们以“德”育人,推动了家庭美德教育;以“文”促学,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以“情”

睦邻,提倡新型邻里关系,以其妇女独有的智慧、澄澈的心灵和对美与艺术特殊的感悟带领家人浇灌出“家”字号的文化绿洲、爱与美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彰显了妇女的风貌,展现了妇女的风姿。实践证明,现代妇女在促进和实现家庭和谐,夯实构建和谐社会基础中有可能、并且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妇女在以“巾帼文明岗”创建为载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找准了妇女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现代妇女在各行各业中“半边天”作用。妇女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承载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当代妇女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参政意识逐渐增强,议政水平不断提高;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积极迈向发展新天地、取得事业新成就、创造美好新生活,努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充实知识,增加本领,发挥才干,建功立业。在企事业单位里,她们勤奋敬业,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努力为单位的发展贡献才智,树立了良好的爱岗守业形象,涌现了一大批“巾帼文明示范岗”;在下岗失业队伍里,当代妇女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开拓了改革开放新天地;在社区里,当代妇女积极参与巾帼志愿者行动,扶贫帮困,热心公益,保护环境,弘扬文明新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巾帼文明岗”活动,涌现了巾帼护巷志愿者、巾帼护绿队、巾帼护河团等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在家庭中,当代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尊敬老人、科学教育子女、团结邻里,坚持不断学习,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市、区、街、社“巾帼文明岗”充分发挥巾帼咨询服务站作用,努力为失业妇女再就业牵线搭桥。她们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成立“娘家人”再就业服务站,设立妇女再就业培训机构,组建中介咨询志愿队伍,举办妇女就业洽谈会,提供妇女就业岗位,打造各类“巾帼文明”示范基地、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转移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涌现了一些不等不靠、务工致富、昔日做打工妹、今天当女老板的优秀妇女。“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内涵不断充实,例如在教育卫生系统中开展了争创“学习型”、“创新型”示范岗活动;活动领域也积极延伸,在民营企业和新经济组织中开展了争创活动,促进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妇女的建功立业,如: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民营诺亚鞋业等一批企业荣获了省、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农村妇女也积极参与“双学双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当代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的热情,使当代妇女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是妇女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的成功实践,是吸引、组织、凝聚现代妇女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妇女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广大妇女促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

四、妇女在以人为本、推进妇女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本作用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本文所说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当代妇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点和立足点,是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妇女推进自身全面发展就是以妇女为本,以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高妇女素质为第一方略,以妇女满意为第一标准,以妇女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维护妇女权益为第一责任,促进男女平等协调发展,促进自身在广泛参与现代化建设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培养“四有”和“四自”时代新妇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的根本利益,大胆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妇女特点和妇女特色的科学的创新发展之路。

实践证明,妇女积极投身跨越发展大业,努力促进和实现发展的和谐,更能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她们深深懂得,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之

道和物质之基,解决一切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最终要靠发展。广大妇女紧扣发展主题,认真履职尽责,全力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在服务跨越发展大局中靠前站位。她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优质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提高妇女工作的影响力、号召力、亲和力和吸引力。她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主动的态度、更加积极的行动投身到推进跨越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二是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提升能力。她们积极探索构建推进城乡妇女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工作平台和服务体系,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她们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在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劳动力有序转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她们动员和组织广大城镇女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她们动员和组织广大社区妇女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文化、环境等社区服务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三是在倡导和实践全民创业中奋发有为。她们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激发各行各业妇女的创造活力,真正使想创业的有机会,会创业的有舞台,创大业的有地位。她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怕冒风险、怕担责任的保守思想,克服小胜即止、小富即满的享乐意识,勇于创业,敢于创业,善于创业,以投身创业的实践和成果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

她们努力提高妇女的就业比例和就业层次,着力提高妇女对经济机会、经济挑战的反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妇女参政议政的层次与水平,推进妇女参政议政进程,提高妇女干部的领导水平,全面提高妇女的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妇女学习文化、崇尚科学的氛围。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积极投身社会事务,在创建文明城市和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洁美家园等活动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妇女在推行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有着基本的核心作用。一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实现男女平等和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具体内容。广大妇女切实增强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履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职能,密切关注改革进程中自身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及时调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她们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促进男女平等的社会资源,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缩小性别差距的积极因素,旗帜鲜明地反对歧视妇女的各种观念和行为,汇聚起推进男女平等的时代洪流。二是依法维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她们把维护妇女权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加大源头维权和法律维权的力度,建立健全维护妇女权益和预防打击犯罪的社会化维权机制,切实为受侵害妇女上诉、申诉、申辩畅通渠道、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真正成为弱势妇女儿童根本权益的坚定维护者、积极参与者和大力推动者,成为实现妇女各项权益的帮助者和服务者,为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职尽能。三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她们深深懂得,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下一代的培育,必须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利益。她们把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深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活动,面向家庭和社区,以促进家庭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为主要任务,切实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服务体系,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切实保障未成年人享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现代妇女党员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带领现代妇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好理论、学好知识、学好技能,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在众多领域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载浅谈基层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基层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摘要]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影视文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之......

    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我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 为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在......

    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老干部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

    发挥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发挥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

    谈组织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作为党委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组织部门,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一、准确识人选人,转变作风,夯实群众基础......

    浅谈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谈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一......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的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共青团应当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共青团肩负着重要使命在和谐社会建设过......

    提高监狱警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

    文章标题:提高监狱警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