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

时间:2019-05-15 11:1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课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课题研究》。

第一篇: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计划

牡丹江第二十中学

赵明丹

??? 为落实课改精神,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通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落实我校提出的“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究模式,特制定如下研究计划:

(一)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1、业务学习

学习内容分集体学习内容和自学内容两部分,以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的方式呈现。集体学习内容主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确定,由教导处于学期初发布,自学内容主要体现教师的个性需要和学科特点,以强化教师的理论素养。

2、专家引领

以学科为单位经常组织教师欣赏“名师精品课例”以及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现专家引领;

(二)、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1、建立课题研究网络图(学期教研计划)

根据教研员提供的课题,学科组成员选择并提交分管主任,分管主任整理形成本学科的课题研究网络图,科研主任负责汇总形成学校小课题研究网络图。(课题名称、责任人、研究人、完成时间)

2、教研活动课题化

各科教研活动采取备课组轮流坐庄的方式进行,每次活动,由坐庄方围绕研究课题提供集体备课教案、课堂展示、集体评课、阶段研究报告(主要是围绕课题的解决策略)

3、建立课题成果展示机制

每学年第一学期轮番开展金点子、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书面评选活动。

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展教研组或备课组成果展评活动。采取讲课、评课、研究成果总结报告、过程资料等现场与材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三)、完善课题管理

学校科研处建立小课题研究的提交、审核、展示、鉴定的管理机制。并出台学校《小课题研究程序》,规范课题管理。

(四)、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建立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工作。

2、明确职责

业务校长负责协调、指导工作,教导主任负责各种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工作,科研主任负责课题的申报、评选、管理等工作,学科主任负责审核、研究及指导等工作。教研组长负责具体的研究实施等工作。

3、制度保障

将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情况纳入《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和《教师梯度评价管理办法》中,并制定教师《小课题研究程序》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

《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学生学习的信息渠道更广。数学课堂中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的引入,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成了教师的一厢情愿,数学思维明显减弱,数学运算能力下降,甚至连最基本的计算能力也出现了“危机”。许多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计算的正确率严重下降。特别是进入六年级后,分数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更是低的可怜,可以说成了计算失误率的重头戏。

“分数乘法”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应用及百分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它贯穿于六年级数学学习内容的整个过程,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的内容。于是分析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原因及探寻提高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对策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调查及对策研究”的小课题研究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分类及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得出提高分数乘法正确率的对策,提高学生分数乘法计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使学生灵活的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会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能为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

算,以及解决更多的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调查分析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失误的成因。

2、探索能够提高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的策略:

a.进行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复习巩固,为正确快速的约分奠定基础。

b.以口算能力训练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课堂教学中,让口算成为小学生每节数学课课前复习的必修课;课外作业的练习中,使口算渗透在练习题的每一个环节中。

c.进行分数乘法的算理的分析指导,运用课堂板书的示范作用,明确计算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项。

d.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一是计算前的估算,可以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计算后,可以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e.加强典型题和易错题计算技能技巧的方法训练,强化解题意识,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f、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化抽象的数字计算为直观的图形展示,以形导思,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思想。

g.以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数感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4、做好示范作用,加强书写格式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书写工整整等的良好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做试卷、问卷、访谈调查研究学生在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分类,分析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阅读文献,了解高年级学生的心里,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3、实验研究法:寻找两三个典型的学生进行个案的专项的调查实验,总结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收集活动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及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1-2月)

请教专家,了解小课题的本质属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新的课堂教学“增效减负”改革理论确立研究方向;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1月)。

通过做作业、做试卷、笔算竞赛、口算竞赛等活动,调查分析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分类及错误的原因。

通过“镇级教研组活动”讨论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通过“研究汇报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了解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算式意义的理解;采用“集错本”及时收集错题,采用“回音壁”和“反馈信息栏”等进一步巩固知识,强化学生对计算本质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法探索能够提高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训练方法和教育策略的研究。

3、总结阶段。(2011年12月)进行实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具体实施过程。

1、认真学习,制订研究方案

根据平时的教学,经过反复的琢磨和筛选,终于确定了小课题研究的题目。在选题确定以后,为了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研究内容,有效地开展研究,制定了小课题研究的方案。方案制订出来以后,经过专家的指导,反复修改,最终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深入调查,完成报告

课题研究必须在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研究之前需要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即深入教学实际,调查研究。只有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调查问卷、报告分析的形式体现出来,才能够根据分析的数据找到造成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因此,研究伊始,根据需要制订一份调查问卷,对本校和兄弟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及部分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通过调查,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类型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且通过归纳,找到了造成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不高的原因,并形成书面报告,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数据和理论的依据。

3、按计划阅读,写读后感,提高数学素养。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他能充实你的头脑,增长你的见识,为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真实的教学案例。本课题立项之初,就阅读了不少和小课题相关的文章,查阅了不少相关的资料。了解了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课题立项后我又在课题管理博客中仔细的阅读了以前立项的课题方案及研究的内容以便指导课题方案的书写和课题研究的顺利有效的进行。在研究的过程中,深感经验不足,理论功底浅,于是不断从书籍和网络中汲取营养,给自己充电。此间,读《小学数学专题研究》、《小学教学心理和教学设计》、《小学开放题测试与分析》、《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反思》等书籍,观看了名师的教学录像并仔细的聆听了兄弟班级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专题研究》的阅读中,了解了数学的本质和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小学教学心理和教学设计》中,再次重温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分析,使我了解了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在《小学开放题测试与分析》中,了解了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个个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真实的报告分析,使我坚定了做好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华应龙的《角的度量》一课使我经历了心灵的洗礼„„我在读书中学习,我在读书中完善小课题的研究。

4、扎实上课,研讨中提高教学的温度和深度。

在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在教研活动中提出问题,集思广益找到最好、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期间,我先后组织了两次研讨课和一次观摩课。在研讨课中根据兄弟班级教师提出的建议不断的完善教学设计,找到突破重难点的最有

效的方法;在观摩课中找到自己和名师的差距和不足,在教学中汲取经验,在锻炼中成长。

5、在活动的开展中提高计算正确率。

分数乘法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后总结出了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类型和造成计算失误的原因,根据原因找到提高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方法和对策。并在竞赛、检测和“小小数学活动室,成就人生大舞台”活动开展中证实了对策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小学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原因,获得了提高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对策,并在学生的作业、测试、竞赛等活动中证实了策略的有效性。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了计算的乐趣,点燃了学生计算的热情,分数乘法的计算的正确率提高了,学生也越来越喜欢做计算题了。为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在整个过程中,我校撰写了6篇读书笔记,完成一些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总结等。在研究中写了两篇调查报告和两篇阶段性总结,对课题研究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调查与研究,获得“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1、调查统计得出计算中常见错误的类型。(1)书写格式造成的错误:

a、列分数乘法算式时只占一行,书写拥挤

b、分数乘整数时,把整数和分母写在了一行,误认为整数作分母,把它和分母进行约分。

c、约分时把整数约约分后的数写在了整数的下面,计算时作为分子乘了。(2)计算方法、技能造成的错误

a、计算法则运用的错误,如:整数和分子约分;乘除混合运算时无论乘除法都乘倒数;约分乱约或约不成最简的分数

b、分数乘法的意义不明:如:数形结合的题目不知如何来做,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不知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

(3)计算习惯造成的错误

a、分数乘法时,仍习惯按整数乘法的格式、计算方法计算。b、思想上不重视计算题,做题粗心马虎,抄错题或看错数等。

2、调查分析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失误的成因。(1)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①知识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a、概念不清、意义不明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掌握数学概念,明确计算的意义是正确进行计算的首要条件。概念是用最精炼的语言对问题的概括,意义是对算式的理解。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概念,明确计算的意义,那么学生所做的任何的计算都是徒劳无功,没头没尾的。然而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计算方法的教学而忽略对计算意义的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因不明确计算的意义而囫囵吞枣的乱计算。如:在《分数乘法》的测试中学生在看图列算式和根据算式画图这题做的错误率较高,归根结底是不明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法计算的意义造成的。

b、法则不熟,方法混淆

计算课中计算方法的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计算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是计算课中的重中之重。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计算的法则,才能又对又快的计算出结果。学生一般在当堂课中就能很快的掌握计算的法则,然而由于理解不透彻,导致在综合练习中总是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如:分数乘法计算中分数乘法的法则是::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学生在整数乘分数时,没搞懂这里的整数为什么做分子,而总有部分学生用整数和分子约分导致错误。

c、基础不牢,计算不实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联系,知识之间是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的,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它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决定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时,总有部分学生,因约分错误而导致计算错误,归根结底是因为不会求最大公因数所制,所以基础知识的回忆对新课的学习尤为重要

(2)技能方面原因产生的错误 ①缺乏熟练的口算技能

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仅依靠记忆与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它既是小学生的一种重要计算能力,又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我曾与其他数学老师交谈时了解,数学老师碰到普遍比较棘手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分数乘法学生只懂算理,可总是算不对。原因是乘法口诀不熟练,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掌握不熟练,口算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

②缺乏估算的意识

在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的练习中有个比较大小的知识: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另一个因数大,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另一个因数小。乍看上去这个知识没什么重要的,几乎没有人会注意他的重要性,其实他恰恰是分数乘法估算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6×4/3=4/18=2/9这样的显而易见的错误,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估算的意识。

③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有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多年以来在所有人的观念中都认为计算就是算数,是为了求得得数而计算,就得一步一步的算,没有什么好法。正因为受这种思想的禁锢,所以学生缺乏解决计算问题的策略能力。使学生的计算课变的枯燥无味,成了纯计算课。学生的计算结果无法检验,结果的对错无法确定,不会把数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2)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① 感知粗糙

由于计算本身枯燥无味,形式简单,这样就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不精细,加上学生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写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不祥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会使信息失真,造成错误。如:在分数乘法的计算中,经常有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把2/3抄成3/2,把5/12抄成了12/5.②思维定势

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由于受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的影响,使学生先入为主,计算中学生常常用

习惯的方法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如:在没有学习分数除法时,学生能游刃有余的计算分数乘法,可是在学习完了分数除法后,由于分数除法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长时间的练习,使学生形成一个思维定势,从而使部分学生无论遇到分数乘还是除都直接乘分数的倒数,导致错误。还有在计算1/2×1/2÷ 1/2×1/2 这个算式时,很多学生会因为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不加思索的等于1。这都是思维定势惹的祸。

③注意失调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稳定与分配能力是影响学生计算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经常注意或者把注意同时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由于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如计算3×6/7学生在计算时,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约分的数上,而忽视了计算的方法,把整数3和分子6约分,导致错误。

④不良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教师平时训练的力度不够,方法欠妥,因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如计算时书写马虎,字迹潦草;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不愿笔算;有的演算不用草稿纸,而是随意地在桌面上、作业本或试卷背面及边缘上,甚至在手掌背上演算;计算时也不注意审题估算、检验等。

3、探求提高“分数乘法”计算正确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工作

课前的复习是对学生以往知识的回忆,通过对旧知的提取,从而为新的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石。

①复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在分数乘法的计算中分子和分母的约分是计算中的重难点,而约分就要用到求最大公因数。所以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成为复习的重点。在新课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外作业中有针对性的设置求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有关练习。练习要有层次从一般到个别。重点练习倍数关系和互质数关系的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正确快速的约分奠定基础。

②回顾分数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计算,是由分数组成的,所以分数的意义在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分数的意义对学生在讨论探索的基础上得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复习分数的意义势在必行。

(2)加强算理及法则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具体方法有:

①进行“分数乘法”的算理的分析指导,运用课堂板书的示范作用,明确计算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结合图形在学生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尝试错误法”的不断引导下得到计算法则。

②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化抽象的数字计算为直观的图形展示,以形导思,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思想。

③以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数感能力。

(3)设计针对性练习,排除干扰因素。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计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干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具体方法:

①以口算能力训练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课堂教学中,让口算成为小学生每节数学课课前复习的必修课;课外作业的练习中,使口算渗透在练习题的每一个环节中。

②重点引导学生搞清整数作为分子要和分母才能约分的理由,并在书写格式的指引下和巩固练习中加深整数作为分子要和分母约分的强化练习。

③加强典型题和易错题计算技能技巧的方法训练,强化解题意识,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4)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具体方法:

①做好教师书写示范,加强书写格式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等的良好习惯。在教师板书时,为了使学生看清书写的格式,可以课前在黑板上画好格子,在书写分数乘法算式时,教师规范的在格子中书写,然后介绍书写的注意事项,我想会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书写格式要强的多。

②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一是计算前的估算,可以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计算后,可以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③用好多媒体教学。运用丰富多彩的动画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启发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运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提醒学生认真书写,细心计算,为自己添光彩。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一年的实践与研究使我和我的学生们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在《分数乘分数》的研讨课上,有的学生讨论出了很多的方法、策略验证分数成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有的学生思维却很狭隘,方法很少,有的不知如何讨论,有的讨论出了验证方法却不敢发言„„ 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太死板。在这个注重方法探讨和倡导个性的时代,如何有效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成了我的困惑。

课题研究到今天已不仅局限在课题研究的狭小范围内了,我的数学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当然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研究还是浅尝辙止,如:“数形结合的教学法”,“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促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等都没有做具体的研讨„„我将继续学习,努力完善我的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分数乘法计算中常见错误调查及对策研究》

马家堡学校2011、11

以后红尘老了少年心,琴弦断了旧知音,谁给我一句

叮咛,谁看见夕阳人影···········

第三篇:小课题研究

小学低段自主识字的探索与研究

美国教育家E〃D加涅认为,学习有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刺激物的安排和时机的选择;内部条件即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准备或有关心理的顺利展开,包括诸如注意、动机以及激活同个人目前学习活动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等,在内外条件都起作用的情况下,学习才是有效的。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思想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识字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成为可能。广大的语文教师也对识字教学方法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识字教学方法。因此,针对语文新教材识字的特点,以加涅的“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综合各家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找到一条既能为不同层次、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所接受,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的识字教学的新路,对二年级下册学生进行“自主识字教学”,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课题提出背景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习阶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认识汉字,及早地进入阅读阶段。这对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年级开展了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主动识字教学的研究”为课题的实验研究,目的是促使本年级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准确把握低年级教学的侧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本年级实际的识字教学途径,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尽快达到自主识字,主动发展。

2、课题研究意义

对于四册的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我们备课组预想通过“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探索与研究”,探索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本年级儿童的识字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人一生中生活与学习的最重要工具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新课程标准中又提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特别在低年级段要“多认少写”。“多识”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无论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识字还能够有效丰富儿童的口语,强化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书面的视觉语言是人类高层次的语言,它能发展成无声的内部语言,即“思维流”,人钻研学问,考虑疑难,作出判断,认定对策,设计方案,签订条约,写文章和著书立说等都离不开它。所以识字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主动、乐于识字。

2、低年级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课题的思想,跳出了单纯的“为识字而识字”或者仅仅“为了阅读和写作”而识字的思维模式,从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开放汉字育人的功能,探讨其学习的规律和方法。阅读是建立在一定的识字量基础上的,并由此而产生阅读冲动,喜欢阅读,在其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本课题研究中把满足其阅读需要的识字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把由识字而激发起的阅读行为逐步引向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进步即收获”的理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⑴ 文献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

⑵ 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

⑶ 实践法: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供成功的教学案例。

⑷ 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重视识字教学,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近年来,由于某些偏颇,使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也往往本着“识字教学不是目的,学会读写才是目的”的原则,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了带领学生阅读理解上,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正确有效的识字方法,识字不够扎实,更别说高效识字了。在试验中,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主要做法是:

1、教给方法,记忆字形

如何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字形,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有关资料表明,儿童对汉字的记忆成绩,听写总是落后于读音和释义,字形的遗忘率最高。因此,怎样使学生巧记汉字,早已成为识字教学中引发探讨的问题之一。阅读教学中,在课文熟读成诵后,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上和书写上。

(1)教给识记方法

根据汉字的组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综合运用了“数笔画法”和“字理识字教学法”。如“山”字,既可教学生数笔画记忆,又可告诉学生“山”字在造字之初字形为“”,表示群山的形状;再比如“鱼”字,除让学生数笔画记忆,我们还板示了其字形的发展演变过程,讲清字理,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又如“采”字,我们引导学生这样记忆:“采”由“”和“”两部分构成,“”表示人的手,“木”代表一棵大树,“采”的意思是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

以上方法主要适应于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象形、会意、指示字。而汉字多为形声字,对于形声字,我们重点指导学生采用“大部件组合识字法”和“字理教学法”中“根据形声字音义结合的特点识字”的方法。如教学“江、河、湖、洋”这一组字,我们除指导学生凭部件组合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组字的规律:意思都与水有关,所以都是三点水旁;字的读音和右半部分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我们还顺势告诉学生,对于大多形声字,我们都可以根据它的意义记忆它的偏旁,根据它的声旁推断它的读音或记忆字形。

对于部分生字尤其是一些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失去其原来形体特征的字,我们则通常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方法。如“动”由“云、力”组成,“浇”可把“烧”字换偏旁然后再根据其形旁意义记忆,“尔”是“你”字去掉“”旁,“寻”字下半部分换成“火”即成“灵”字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广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形,如“猜字谜”、“编故事”、“编顺口溜”、“编儿歌”等。

(2)运用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课内自主识字能力

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我们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在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识记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收效颇丰。

(3)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课内自主识字兴趣

新大纲十分重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极易受影响,注意的持续性也不强。在掌握生字读音、熟读乃至背过课文后,再指导记忆字形,若只采取单一的形式,往往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想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字形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除前所述注重生动形象的识字方法的指导外,课堂上我们常常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来鼓励学生识记和巩固识字成果。如有时我们把生字卡做成果实状,把它们挂在“果树”上,用“摘苹果”的游戏吸引学生,积极记忆字形;有时我们在黑板上顺手简笔绘一“百花园”,把生字卡做成鲜花形,做“采花”游戏,调动学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记忆字形。在学生记住字形后,还常用“找朋友”等方式,或要求学生找正确读音,或要求学生找正确部件,或要求学生找出正确的组词,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来强化记忆效果。

(二)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的识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人对事物的感知,都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学生识字也是如此。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很容易被遗忘。但为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采用了学生易接受的形式,经常让所学生字同学生见面,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1、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刊杂志,从中寻找熟字朋友;课间时常和学生一起做“生字开花”游戏;语文活动、课外活动经常开展“组词接龙”游戏;还有在班级的板报上专设“汉字百花园”专栏等等,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了识字成果。

2、鼓励在家庭中,在社会生活中识字

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大力宣传识字教学目标,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创设识字氛围,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识字。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看电视、书报时有意识的让孩子读一段,不认识的字及时记下并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带孩子走出家门,有意识的询问孩子认识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并鼓励学生记写生字,主动记忆,把识字和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周围事物有机结合……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与帮助下,广泛搜集字谜、自创字谜、自创自编识字顺口溜,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也在识字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读写实践中识好字、写好字、用好字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鼓励学生加强应用,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认字、写字、用字。课外阅读中,我们常常比赛谁在书中认识的字最多,谁读会的词语最多,谁最先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甚至有感情;写话练习中,我们要求尽可能的用汉字,尽量不用音节代替,还让学生赛一赛看谁写的话最多;我们还在学生中开展“争当识字大王”和评选“识字先进小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并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识字教学在低段数量大,任务艰,但我们会慢慢地摸索,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母语,让低年级识字教学变得更为有效,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孩子的语文能力可持续地发展。

第四篇:小课题研究

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α和β射线的发现者,看见他的学生整天呆在实验室里工作,问他: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代表就一定要我们教师成为教育专家,成为学者。只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具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教学思路即可,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出自己的风格。

思想的深度,成就事业的高度,决定生命的长度。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需要深度思考,要考虑问题抓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总结经验找规律。

那么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呢?

案例:“站起来就说”

顾老师任教初三语文,最近为班上的学生不愿发言而大伤脑筋,经过一番思考,顾老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紧,发言机会少,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于是,顾老师根据《中国青年报》文章的启示,尝试‚站起来就说‛。他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个征求意见调查,54%的支持率让他颇感欣慰。然而真正实施起来,竟无一人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在征求部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顾老师感到光凭‚激励‛还不行,还得‚强迫‛,于是他又公布了一项新规定‚每周每个学生语文课上主动发言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学生必须当众唱歌,必要时还得‘请家长’……逐周累计发言次数,奖励前三名。‛此举见效显著,课堂气氛随即‚活跃‛。然而,顾老师很快发现:少数同学是前半周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找几个问题提提,答答,完全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顾老师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即时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发言以及心不在焉的学生突然提问。伴随着这样的‚软硬兼施‛,学生们的强迫感日渐消失,慢慢习惯了‚站起来就说‛的形式。

小课题研究就是作为教育活动“当事人”、“实践者”的教师,自觉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通俗地说,小课题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学研究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学研究。

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小课题的特征:

“属己”:小课题研究不是为了构建理论,也不是为了发现规律,而是教师自身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美好愿望,又包括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成长动机,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姿态,因而具有鲜明的“属己”特性。真实:小课题源于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比如“怎样用表演提高作文评讲课实效性”“如何解决学生抄作业的现象”,等等,也许这些问题似乎有些小家子气,无法立项,但它们恰恰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遭遇的最为迫切的难题,是常常困扰着教师、影响着教师顺利组织教育活动的现实问题,其中的价值与意义也只有教师自己方能真切感受.因此,它是真问题。

微观:小课题着眼于“小”,以“微型”彰显特色,它的切人点和开口都很小,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点”以及某个细节,并由此层层深入,不断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涵。由于切口小,一个教师或一个课题组可以同时研究几个小课题;由于切人口小,所以能跟具体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更加适合一线教师。

即时:一方面,小课题生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之中,根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偶发性、情境性,常常是不约而至的。另一方面,微型课题在研究周期上很

灵活,不受时间限制,一周、一个月,时间周期不等,方式上根据实际需要随机应变,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我的事情,我做主”。

渐进: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默会的、多元的生成行为,是教师实践智慧不断丰富的渐进过程,其成效(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隐性的成果)大多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更难以凭借传统的标准进行量化考证。所以,更需要教师拥有一种平静的心态、一种务实的品质、一种坚持的毅力。只有如此,才能将真问题做成真研究;从小问题闯出大天地。

小课题研究选题的方法

一、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呢?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

二、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三、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四、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五、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因此,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时,需注意可操作性。

六、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七、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进行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便可作为小课题研究的课题。问题可以来自学生、同伴,当然也可以来自自己。如一个题目的讲解,差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了问题必然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通过自己独立解决的自己去解决,难度较大的还可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或是利用网络资源及查阅图书来解决,与同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探讨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进行小课题研究就是要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

第三,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将寻找到的方法思路或计划放到实践中去尝试,这就是所谓的实验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些问题通过我们的思考,自认为找到了解决措施,但它的效果如何,只有到课堂上去检验,看学生的反应,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效果显著,可以进行总结成文,如果效果不理想,尚需提高改进,当然还要继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再到课堂中去尝试,不断反复以至理想。这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

第四,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即把研究成果写成经验材料或论文。不重视写是教师的一大损失。不写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写出来可以作为经验让别人共享,写出来还便于以后自己对此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提升,写的过程本身也是对自己的研究再一次总结、反思、归纳的过程。写的过程中还能促使自己去翻阅、查找更多的资料,不仅使自己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促使养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习惯。“板凳宁坐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将研究过程、改进过程、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如实加以记录,再加上合适的理论指导,不去写空话、套话、假话。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教育叙事,记录自己研究的心路历程,还可以写成教育案例,形成典型经验。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这是小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第二次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改进。(魏银光整理)

第五篇:小课题研究心得

小学中段读写结合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交斜镇中心小学

祖燕 2015年12月

小学中段读写结合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初次拿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课题,我就在想怎么将之和我的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合理运用于教学实践,经过自我思考确定了“小学中段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这一子课题,在这一学期的研究实践中,本人收获颇丰,临近期末,在这收获的季节,现将收获作以总结。

一学期以来,我校“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本着科学的态度,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以“走进课堂关注学生”为原则,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发挥各级专家专业引领作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立足课堂,深入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教研计划,结合“四学四导”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我认真扎实开展课题组工作,追求务实精神,营造求真、科学严谨的教研氛围,抓好课题研究的现实性与效益性。和同事之间积极交流、研讨,专业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在学校的统筹下,协同语文教研组探讨常规教研、课题研究、学校整体改革的有机结合。我们力图通过以上工作,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化、实效化、常态化。

怎么在小学中段语文课文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

二、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课文含义。

1、加强朗读训练,阅读和表达相结合,读画结合,体会课文含义,激发情感体验。

比如《我有一盒彩笔》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自始至终语调欢快、流畅、非常适合学生练习感情朗读。针对这一特点,重视朗读训练,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教学中围绕“小作者用彩笔画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感知全文,通过多种方式熟读成诵,并通过背诵进一步练习熟练朗读,读出感情。

2、通过读想结合,进行课堂练笔。

教学课文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想象,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在读中思,在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的丰富想象。

在《我有一盒彩笔》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角色体验,边读边想,如果你有一彩笔,你想画些什么?为什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进一步激起对学生美好生活的热爱,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1、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把习作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水平先试作。教师根据学生练笔完成情况,结合读写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言文字,在切身的对比中感受作者语言的表现力。这样做既合理地使用了教材,又联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种任务驱动下的读写结合。如在学习《巩乃斯的马》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教材插图所呈现的“马群奔跑”的场面。因为有了课前的写,学生们带着审视、对比、欣赏、迫切学习的心态深入语言文字,感悟更深刻。

2、多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平时教学中,运用得较保守。老师们总是把读后感变成课后感,老师进行全批详改。如此一来,对学生而言是个负担,他们不愿写;对老师批改而言也是—种负担。我们完全可以把写读后感更灵活地布置成课前预习作业,随意地让学生自由写感受和想法。老师用划览的方式阅读,重在留意文中的“思”。写课前读后感,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亦有摸清学情,以学定教的帮助。这种策略适用于易使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导入新课,也可以让生成的矛盾思想贯穿教学过程,顺学而导,最后达成对文字本真的认识。

3、勤于仿写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有两个层次:

(1)从仿起步——模仿阶段

学习《他发明了什么》,学生练习用总分式写一段话,并用分号分隔几个并列的意思。学习《我喜欢》,让学生仿写两段话,体会散文的韵味,感悟生活的美好。学习《我们的错误》这首诗,可让学生仿写两个小节,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鸟儿的侦察报告》,可仿拟人手法,完成第5份特殊的侦察报告。

(2)从仿到创——创新阶段

中高年级就应该把“创新”作为读写结合的支点。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读写结合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读写结合的创造,主要是指内容的创造,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也指形式上的创新。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形式,有推理故事、新闻写作、课本剧、童话、探险故事,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广泛的想象、练笔空间。

四、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觉阅读的习惯。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语文学科学习起着推动作用。众所周知,现在的小学生普遍知识面狭窄,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到高墙内四角的天空”。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外,提问到书本之外的知识便一问三不知,实在令人担忧。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单靠课本是不够的,应多渠道多形式的途径让学生获取。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让学生学会写作文之前,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作文素材,教会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理解能力很分析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文字表达积累的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在本学期中,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就小学中段语文读写结合做了相关研究,因知识和能力有限,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我将会进一步努力,向专家和有经验的同行请教,争取获得更专业的研究成果,让研究真正地服务于课堂,受益于学生。

下载小课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课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小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课题  课题就是指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 问题有大有小,层次也有高有低,课题也有大小,高低,广义狭义之分。  课题有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之分。横向一般指企事业单位......

    小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行动导向教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中的优势及问题探索 小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课题组成员:杨建春、王海宁、肖巧芳、姚秀梅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为期一年时间在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

    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夕阳学区中心校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切实抓好小课题的研究,针对小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小”字,帮助教师们关注自己具体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追求真实的研究;立足“......

    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小课题名称:利用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任教学科美术 电子邮箱 Ffj119@126.com 主持人姓名 范方吉 研究时间 2014年 9 月至2015年 1......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永年三中 张燕锋 忙忙碌碌半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段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以研带教,从小切入 从教十几二十年以来,在教学经验上自己倒积累了少,但是教研能力却自觉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尤其是存在教和研分离的普遍现象。也因此对一线教师的教研作用产生......

    小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反串互动,展示提升”语文小课题研究 心得体会双泉中学 陈芹 本课题的研究在学校中展开和推广,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普及性,大部分学生在自觉完成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能较......

    音乐小课题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的课题研究实验方案一、课题的提出 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