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预[2011]27号 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11:5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预[2011]27号 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预[2011]27号 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

第一篇:财预[2011]27号 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

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

财预[2011]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财预[2010]31号),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规范基层财政专项支出公开范围,细化基层财政专项支出公开内容,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要意义

基层财政直接面向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基层财政专项支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公开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人民群众深入了解基层财政专项支出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向,加强对财政专项支出的监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深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促进基层预算管理,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增强工作主动性。

二、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点范围

基层财政专项支出主要包括上级财政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基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的公开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公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

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公开范围,中央财政制定了《中央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见附件)。省、市级财政部门要在《中央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扩大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范围,制定本地区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基层财政要在收到本地区有关财政 1

专项资金并按要求分配后,及时、准确、完整地公开本地区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所列示的专项资金项目。

三、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

按照“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财政部门负责公

开由财政部门直接安排到人(户)到项目的财政专项支出资金;其他部门负责公

开由其分配到人(户)到项目的财政专项支出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的规定,做

好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省、市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县、乡财政专项

支出预算公开工作的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基层财政专项支

出预算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县(市)级财政是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关键环节。应主要通过政府

门户网站或者报刊等方式,公开财政专项支出的资金管理办法、资金来源(按比

例或数额)、分配标准以及到乡镇、部门的分配结果。年度终了,及时总结本地

区的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情况,并适时公布。

乡(镇)级财政是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重要基础。应重点公开财政

专项支出的政策、资金来源(按比例或数额)、发放标准、发放形式等,并突出

到人(户)到项目的分配结果。对于分配到人(户)的财政专项支出,要通过政

府门户网站、乡镇服务大厅、社区(村组)公示栏等,将分配到人(户)的姓名、地址、金额等情况详细公开,方便人民群众查询。对于分配到项目的财政专项支

出,要在施工场所外利用公告栏、公示牌等公开工程概算、资金来源以及施工单

位等信息。

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的要求

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

公开各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作为一

项重要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加强指导协调,推

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财

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信息发布和意见反馈等制度,制定考核办法,保障基层财政

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三)做好督促检查。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

作的督促和检查,全面把握工作进展,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制定和完善奖惩措施,确保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落实到位。

财政部二O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中央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

序号

9项目名称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 城市义务教育补助经费 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等 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专项资金 西部地区少生快富专项资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专项资金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专项资金 1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补助资金 14 农村饮水安全资金农村沼气推广补助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17 测土配方施肥补助资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畜牧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草)现金补助资金退耕还林(草)粮食补助经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 28 城市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 3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 3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 33 抚恤补助资金

财政扶贫资金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36 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37 林业生产救灾资金

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39 家电下乡

汽车摩托车下乡

廉租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 42 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补助资金43 公共租赁房专项补助资金 44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45 就业补助资金

第二篇:财预2015-47号-一般债券预算管理办法

财预〔2015〕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规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预算管理,提高一般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我部制定了《2015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财 政 部

2015年4月10日 附件:

2015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2015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预算管理,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2015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包括为2015年1月1日起新增一般债务发行的新增一般债券、为置换截至2014年12月31日存量一般债务发行的置换一般债券(含为偿还2015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券本金发行的一般债券)。

第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下简称省级政府)发行的一般债券不得超过国务院确定的本地区一般债券规模。

第四条 一般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一般债券的发行主体,具体发行工作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市县级政府确需发行一般债券的,应纳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债券规模内管理,由省级财政部门代办发行,并统一办理还本付息。经省级政府批准,计划单列市政府可以自办发行一般债券。

第二章 预算编制和调整

第六条 财政部在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批的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模内,根据客观因素测算分地区新增一般债券和置换一般债券规模,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各省级财政部门。

第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新增一般债券规模内,提出新增一般债券规模分配建议,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省级政府同意后报省级人大常委会审批。如有分配至市县级的新增规模,应在省级人大常委会审批的市县级新增一般债券规模内,提出分市县新增一般债券规模的分配建议,报省级政府批准后下达各市县级财政部门。

省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置换一般债券规模内,提出置换一般债券规模的分配建议,报省级政府批准后,分配省本级各部门和各市县级财政部门。

第八条 市县级财政部门在省级财政部门下达的新增一般债券规模内,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本级政府同意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批。

市县级财政部门在省级财政部门下达的置换一般债券规模内,提出置换一般债券规模的分配建议,报本级政府批准。

第九条 使用新增一般债券资金的省级或市县级政府,在编制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方案时,应将新增一般债券规模在收入合计线下“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反映。

第十条 一般债券收入安排的项目支出,根据拟使用债务资金的项目支出情况,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线上,按照一般债券资金使用方向对应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科目反映。

第十一条 一般债券付息支出根据一般债券发行规模、利率等情况,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线上相应科目反映。

第十二条 一般债券发行费用支出根据一般债券发行规模、费率等情况,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线上相应科目反映。

第三章 预算科目

第十三条 对《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增设或调整有关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类科目,完整反映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收入、安排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转贷等情况。

第十四条 删除“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050104)”项级科目。在“地方政府债务收入(10504)”款级科目下增设“一般债务收入(1050401)”项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取得的一般债务收入”。

第十五条 在“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23102)”款级科目下增设“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310201)”项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一般债务本金所发生的支出”。项下增设两个目级科目:“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31020101)”,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一般债券本金所发生的支出”;“地方政府其他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31020104)”,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其他一般债务本金所发生的支出”。

在“地方政府债务付息支出(23202)”款级科目下增设“一般债务付息支出(2320201)”项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一般债务利息所发生的支出”。项下增设两个目级科目:“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付息支出(232020101)”,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一般债券利息所发生的支出”;“地方政府其他一般债务付息支出(232020104)”,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其他一般债务利息所发生的支出”。

在“地方政府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3302)”款级科目下增设“一般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330201)”项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用于一般债务发行兑付费用的支出”。

第十六条 将“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101101)”项级科目修改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101101)”,科目说明为“反映下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转贷的一般债务收入”。

将“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支出(2301101)”项级科目修改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支出(2301101)”,科目说明为“反映向下级政府转贷的一般债务支出”。

第四章 预算执行

第十七条 一般债券收入缴库、安排支出的资金拨付、债券还本付息的资金拨付等,按照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并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八条 一般债券按市场化原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发行。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购买一般债券。

第十九条 省级政府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等相关工作。披露的信息应包括一般债券基本信息、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及相关债务情况、偿债资金安排以及对投资者做出购买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信息等。

第二十条 市县级政府申请省级财政部门代发一般债券的,应与省级财政部门签订代发和转贷协议。省级财政部门代市县级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募集的资金,应按照代发和转贷协议及时转贷给市县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 省级财政部门完成一般债券发行工作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发行情况报财政部预算司、国库司及财政部驻当地专员办备案。全年发行工作结束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将发行情况报财政部预算司、国库司及财政部驻当地专员办备案。

第二十二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按时兑付一般债券本息。省级财政部门代市县级政府发行的一般债券,市县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向省级财政部门足额上缴还本付息资金。未按时足额缴纳还本付息资金的,按逾期支付额和逾期天数计算罚息,终了仍未缴纳的部分,省级财政部门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扣回,并将违约情况及时向市场披露。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地方财政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各有关部门使用一般债券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对存在发行一般债券弄虚作假、违规组织债券发行、改变债券资金用途、未按要求将债券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未按期偿还到期债券本息等情形的地方,视情节轻重减少一般债券规模或暂停一般债券发行资格。违反《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各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07】38号)(共)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预[2007]38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 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订了《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组成。本办法所称“中央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第四条 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中央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项目支出计划。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第五条 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综合预算的原则。项目支出预算要体现预算内外资金,当年财政拨款和以前结余资金统筹安排的要求。

(二)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申报的项目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分轻重缓急排序后视当年财力状况择优进行安排。

(三)追踪问效的原则。财政部和中央部门对财政预算资金安排项目的执行过程实施追踪问效,并对项目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

第二章 项目库

第六条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第七条 项目库管理应遵循统一规划的原则。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中央部门项目库管理的规章制度、项目申报文本,统一设计计算机应用软件。

第八条 项目库分为中央部门项目库和财政部项目库。中央部门和财政部按照规定对各自设立的项目库实行管理。

中央部门项目库,由中央部门按照申报项目支出预算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特点,对所属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

财政部项目库,由财政部根据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需要,结合财力可能,对中央部门所报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

第九条 中央部门项目库由中央部门负责本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财务主管机构进行具体管理。

中央部门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的需要设立项目分库。

第十条 财政部项目库由财政部负责总预算的机构进行具体管理。第十一条 项目库中的项目应当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排序,并实行滚动管理。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十二条 申报条件

申报的项目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二)符合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的范围;

(三)属于本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

(四)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并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第十三条 中央部门要根据履行行政职能的需要、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安排新项目的立项,要从立项依据、可行性论证等方面对新项目进行严格审核,申报规模要均衡。第十四条 按政府收支经济分类编制项目预算的试点部门,其项目申报要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要求,同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编制预算。

第十五条 项目申报分为新增项目和延续项目。

新增项目,是指本新增的需列入预算的项目。

延续项目,是指以前已批准,并已确定分预算,需在本及以后预算中继续安排的项目。延续项目必须明确项目的起止年限,未经财政部批准,部门不得自行变更项目名称、内容。

第十六条 项目按照部门预算编报要求分为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跨支出项目(以下统称“前三类支出项目”)和其他项目四种类别。

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是指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需由财政预算资金重点保障安排的支出项目。包括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明确规定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明确批示需由中央财政予以安排的项目等。

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是指中央部门为维持其正常运转而 发生的大型设施、大型设备、大型专用网络运行费和为完成特定 工作任务而持续发生的支出项目。如执法部门办案费;常例性的 专项检查经费;监管、监测、审批、审查经费等。

跨支出项目,是指除以前延续的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和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之外,经财政部批准并已确定分预算,需在本年继续安排预算的项目和当年新增的需在本及以后继续安排预算的支出项目。

其他项目,是指除“前三类支出项目”之外,中央部门为完成其职责需安排的支出项目。第十七条 项目申报文本由项目申报书、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和项目评审报告组成。

第十八条 项目申报文本的填报要求

(一)中央部门申报当年预算时,应按照财政部规定,填写项目申报书并附相关材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和科学技术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报。

(二)新增项目中预算数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复杂的项目,应当填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项目评审报告。

(三)延续项目中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没有变化的,可以不再填写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评审报告;延续项目中项目计划 及项目预算发生较大变化的,应当重新填写项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评审报告。

(四)中央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时间报送项目申报材料,项目申报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九条 项目申报程序

(一)项目单位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级次申报项目,不得越级上报。

(二)中央部门对申报的项目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中央部门项目库。

(三)根据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中央部门对其项目库中的项目,择优排序后统一向财政部申报。

第二十条 中央部门购置有规定配备标准或限额以上资产的,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应先报财政部审批。财政部审批同意后,中央部门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部门预算,在进行项目申报时,将资产购置批复文件和相关材料一并报送财政部。中央部门固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四章 项目审核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项目单位及所申报的项目是否符合规定的申报条件;

(二)项目申报书是否符合规定的填报要求,相关材料是否齐全等;

(三)项目的申报内容是否真实完整;

(四)项目的规模及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五)资产购置项目是否已按规定经财政部审批;

(六)项目排序是否合理等。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经商中央部门后,排序纳入财政部项目库。

第二十三条 中央部门和财政部可以组织专家或者委托中介机构对以下项目进行专项评审:

(一)延续项目中项目计划和项目预算发生较大变化的;

(二)新增项目预算数额较大的;

(三)专业技术复杂的;

(四)其他需要进行评审的。

第五章 项目排序

第二十四条 排序原则

(一)“前三类支出项目”中的延续项目予以优先排序;

(二)其他项目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择优遴选后进行排序。

第二十五条 排序方式

(一)中央部门对申报的项目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功能分类的类(款)在项目库中进行排序。

(二)财政部对中央部门申报的项目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功能分类的类(款)在项目库中分部门进行排序。

第六章 项目支出预算的核定与项目实施

第二十六条 财政部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中央部门履行职能、事业发展目标,确定当年项目安排的原则和重点,并根据财力状况和项目排序,结合中央部门以前项目资金结余情况,统筹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列入中央部门预算。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依法对中央部门报送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汇总,上报国务院审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向中央部门批复预算。

第二十八条 项目支出预算一经批复,中央部门和项目单位不得自行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如发生项目变更、终止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并进行预算调整。

第二十九条 中央部门应当按照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组织项目的实施,并责成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和项目支出预算。

第三十条 中央部门和财政部应按照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支出结余资金的管理,将当年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及安排与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情况相结合,统筹安排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对列入部门预算的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应当明确项目的支出范围,并会同中央部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

第三十二条 按照规定属于政府采购的项目,应当编入政府采购预算,并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项目清理与滚动管理

第三十三条 为推动项目滚动管理,在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后,下一部门预算编制开始前,中央部门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规程规定的要求,对上预算批复的项目进行清理,即从上预算已批复项目中,确定下预算需继续安排的延续项目。

第三十四条 中央部门项目清理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规定的项目类别划分标准进行,对一次性项目和执行年限到期的延续项目予以清除;对到期后需继续安排预算的项目,视同其他项目类的新增项目,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申报。

第三十五条 对延续项目,要严格按照立项时核定的分预算逐年编报。编报延续项目预算时,项目的名称、编码、项目的使用方向不得变动,如发生变动,视同其他项目类的新增项目,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申报。

第三十六条 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清理后的延续项目,在报经财政部批准后,滚动转入以后项目库,并与下年新增项目一并申请项目支出预算。

第八章 机动经费项目的管理

第三十七条 机动经费是为解决实行定员定额试点中央行政单位(包括定员定额试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部分垂直管理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零星支出和临时性开支,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调整,而设立的专项经费。

第三十八条 机动经费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可调剂用于基本支出,主要用于编制内增人、增编等支出,但不得擅自用于提高人员待遇;机动经费也可调剂用于其他项目支出。第三十九条 机动经费动用时应按以下顺序安排支出:编制内增人、增编增加的支出,当年执行中新增不可预见的项目支出,当年预算已安排项目执行中出现的缺口等。第四十条 机动经费动用时,实行审批和备案两种管理方式。

(一)垂直管理部门动用机动经费时,应报财政部批准同意后方可动用。

(二)实行定员定额试点中央行政单位(包括定员定额试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动用机动经费时,可根据本部门实际需要,安排用于相关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每年11月底前将动用情况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十一条 机动经费规模较大的垂直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单独制定本部门的机动经费管理办法。

第九章 项目的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

第四十二条 财政部、中央部门以及项目单位应当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四十三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当及时组织验收和总结,并将项目完成情况报中央部门;中央部门应当将项目完成情况汇总报送财政部。

第四十四条 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有关规定,财政部负责统一制定绩效考评的规章制度,指导、监督、检查中央部门的绩效考评工作,中央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绩效考评工作。

第四十五条 中央部门应当将项目绩效考评结果报送财政部,财政部应当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加强项目管理及安排以后项目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和科学技术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本办法规定的原则进行管理,并纳入财政部项目库。

第四十七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预[2004]84号)同时废止。

发布部门:财政部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中央法规)

第四篇:(财预[2015]32号)关于印发《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预【2015】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规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我部制定了《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财 政 部

2015年3月18日

附件:

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包括为2015年1月1日起新增专项债务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为置换截至2014年12月31日存量专项债务发行的置换专项债券。

第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下简称省级政府)发行的专项债券不得超过国务院确定的本地区专项债券规模。

第四条 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专项债券的发行主体,具体发行工作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市县级政府确需发行专项债券的,应纳入本省、自治区、直

辖市专项债券规模内管理,由省级财政部门代办发行,并统一办理还本付息。经省级政府批准,计划单列市政府可以自办发行专项债券。

第二章 预算编制和调整

第六条 财政部在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的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模内,根据客观因素测算分地区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和置换专项债券规模,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各省级财政部门。

第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内,提出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分配建议,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省级政府同意后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如有分配至市县级的新增规模,应在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市县级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内,提出分市县新增专项债券规模的分配建议,报省级政府批准后下达各市县级财政部门。

省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置换专项债券规模内,提出置换专项债券规模的分配建议,报省级政府批准后,分配省本级各部门和各市县级财政部门。

第八条 市县级财政部门在省级财政部门下达的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内,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本级政府同意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市县级财政部门在省级财政部门下达的置换专项债券规模内,提出置换专项债券规模的分配建议,报本级政府批准。

第九条 根据政府性基金科目发行的专项债券收入,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线下,按照专项债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科目明细反映。

第十条 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项目支出,根据拟使用债务资金的项目支出情况,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线上,按照专项债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明细反映;安排用于置换存量专项债务的支出,根据存量专项债务当年还本情况,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线下,按照专项债务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明细反映。

第十一条 专项债券付息支出根据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利率等情况,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线上,按照专项债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明细反映。

第十二条 专项债券发行费用支出根据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费率等情况,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线上,按照专项债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明细反映。

第十三条 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专项债券资金转贷收入和支出,分别纳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预算管理。转贷收入根据协议约定的转贷金额,在贷入资金的下级政府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线下,按照专项债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科目明细反映。转贷支出根据协议约定的转贷金额,在贷出资金的上级政府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线下,按照专项债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明细反映。

第十四条 专项债券收支纳入政府基金预算管理后,应按照单项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不同政府性基金间不得调剂。执行中专项债券对应的单项政府性基金不足以偿还本金的,可以从相应的公益性项目单位调入专项收入弥补。调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管理的专项收入,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线下反映。

第三章 预算科目

第十五条 对《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增设或调整有关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分类科目,完整反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收入、安排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转贷等情况。

第十六条 在“债务收入(105)”类级科目下增设“地方政府债务收入(10504)”款级科目,款下增设“专项债务收入(1050402)”项级科目,项下按对应的政府性基金名称分设“××基金债务收入”目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以××基金收入为偿债来源举借的专项债务收入”。

第十七条 修改政府性基金支出科目名称和科目说明。将“××基金安排的支出”修改为“××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科目说明相应修改为“反映用××政府性基金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第十八条 删除“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28)”类级科目,增设“债务还本支出(231)”类级科目,类下增设“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23102)”款级科目。在“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23102)”款级科目下增设“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310202)”项级科目,项下按对应的政府性基金名称分设“××基金债务还本支出”目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基金债务本金所发生 的支出”。

增设“债务付息支出(232)”和“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33)”类级科目,比照“债务还本支出(231)”有关科目相应设置款级、项级、目级科目。

第十九条 将“债券转贷收入(11011)”款级科目修改为“债务转贷收入(11011)”,款下增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01102)”项级科目,项下按对应的政府性基金名称分设“××基金债务转贷收入”目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下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转贷的××基金专项债务收入”。

将“债券转贷支出(23011)”款级科目修改为“债务转贷支出(23011)”,款下增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支出(2301102)”项级科目,项下按对应的政府性基金名称分设“××基金债务转贷支出”目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向下级政府转贷的××基金专项债务支出”。

第二十条 在“调入资金(11009)”款级项目下增设“调入专项收入(1100904)”项级科目,项下按对应的政府性基金名称分设“××基金调入专项收入”目级科目,科目说明为“反映地方政府为弥补××基金收入不足从公益性项目单位调入的用于偿付债务本金的收入”。

第四章 预算执行

第二十一条 专项债券收入缴库、安排支出的资金拨付、债券还本付息的资金拨付等,按照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并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进行会计核算。

第二十二条 专项债券按市场化原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发行。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购买专项债券。

第二十三条 省级政府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等相关工作,披露专项债券基本信息、政府性基金财力及相关债务情况、偿债资金安排以及对投资者做出购买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信息。

第二十四条 市县级政府申请省级财政部门代发专项债券的,应与省级财政部门签订代发和转贷协议。省级财政部门代市县级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募集的资金,应按照代发和转贷协议及时转贷给市县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完成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

发行情况报财政部预算司、国库司及财政部驻当地专员办备案。全年发行工作结束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将发行情况报财政部预算司、国库司及财政部驻当地专员办备案。

第二十六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按时兑付专项债券本息。省级财政部门代市县级政府发行的专项债券,市县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向省级财政部门足额上缴还本付息资金。未按时足额缴纳还本付息资金的,按逾期支付额和逾期天数计算罚息,终了仍未缴纳的部分,省级财政部门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扣回,并将违约情况及时向市场披露。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地方财政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各有关部门使用专项债券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八条 对存在发行专项债券弄虚作假、违规组织债券发行、改变债券资金用途、未按要求将债券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未按期偿还到期债券本息等情形的地方,视情节轻重减少专项债券规模或暂停专项债券发行资格。违反《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各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云南稳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 公开预算部门扩至66个

云南稳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 公开预算部门扩至66个

2013年11月10日 08时23分00秒来源:云南日报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的目标任务,我省稳步推进全省财政预算信息公开。2013年,我省公开部门预算的部门已从14个扩大到66个。

从2008年起,省财政厅在门户网站上公开政府总预算和总决算,内容逐步丰富和细化,目前已公开的27张预算草案报表涵盖了公共财政预算、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细化到款级科目,重点项目细化到项级科目。

根据要求,全省16个州(市)和129个县(市、区)全部公开了本级政府总预算。2011年,省财政厅率先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部门预算,省审计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科院等部门也相继公开了部门预算。

在中央要求公开的基层财政专项支出目录基础上,省财政厅制定了《云南省省级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新增要求公开21项专项资金,包括义务教育、涉农补助、水库移民补助、农村房屋建设补助等事项,切实推进重大民生支出和基层财政专项支出公开。

省财政厅于2011年在全国率先编印《阳光财政 公民读本》,介绍了云南省地方公共财政概况和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读本不仅增加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5个方面的内容,详细解读了云南省地方公共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和保障标准,还新编印了《阳光财政 公民读本(边境惠民篇)》,专门介绍2008年以来中央和省对我省边境地区的各项民生政策及落实情况。读本至今已免费发放近60万册,省财政厅门户网站上还公开了读本电子版。

2013年,围绕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云南省省级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和《云南省州(市)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参考规程》,明确了云南省各级各部门预算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各阶段的任务以及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限,全面推进全省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记者 张子卓

下载财预[2011]27号 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预[2011]27号 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