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使演讲具有戏剧化效果的演讲技巧
在非洲有个传道的牧师,有一次他在给非洲热带的土著居民宣讲《圣经》时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当他念到“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色,但也可以变成像雪一样的白”这句话时,他一下子楞住了。这时牧师就想,这些常年生活在热带的土人,他们怎么会知道雪是什么样子和什么颜色呢?而他们经常食用的椰子肉倒是很白的。我何不用椰子肉来比喻呢?于是,机灵的牧师便将《圣经》改念为:“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色的,但也可变成像椰子肉一样的白。”
“雪白”虽然很形象,但“椰子肉的白”也很形象。而这位机灵的牧师只用了后者,却把这个信息已经有效地传给了土人。这就使他的讲话先有了戏剧性的效果。
在这里,这位灵活善变的牧师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启示:
我们在说话,特别是比喻时,都要注意会使用形象性的语言。
形象性的语言听众容易理解接受。如一九二七年的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对那些被打散后又重新集结的起义队伍讲话时曾说:
“我们工农武装的力量还很小,就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力量还很大,就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紧牙,挺过这一关,我相信我们这块小石头就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这里,“小石头”和“大水缸”虽然都是普通的东西,但对于工农起义的战士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如果用“社会发展的肯定性力量”和“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力量”的说法代替“小石头”和“大水缸”来作演讲,就不那么容易被战士们所接受了。
毛泽东的语言可以说是形象性语言的典范。他经常使用人们熟悉的形象。比如说他号召人民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时就说要推翻“三座大山”;遣责蒋介石不抗日,却要抢占解放区的土地时,就说蒋介石“躲在峨嵋山上,不栽树,不浇水,却要摘桃子”等等。由此可见,形象性的语言确实寓意明晰浅显,听众感受和理解得比较快。
善于辞令者说话,不仅常用视觉和听觉性语言,同时,他们也善于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运用其他感觉形式的语言,即味觉、嗅觉和触觉性语言。
如三国时的曹操,在一次行军途中,对那些口渴难忍的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可以摘梅子吃”,运用的就是能引起士兵“酸”的味觉的语言;毛泽东把空话连篇、长而无味的“党八股”文章讥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就既有视觉传感,又有嗅觉传感,使听众对“党八股”文章增加了厌恶感。
卡耐基认为,说话时巧用谐音法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取得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在谈判桌上和演讲当中,也有很大的效用。谐音法的运用大致有几种形式:
婉言批评。在特殊情况下,不愿明言指责,运用谐音法可达到委婉批评的效果。
有一次,一位小伙子向老人问路:“喂!去索家庄该走哪条路?还有多远?”老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对小伙子的傲气和无礼很不满意,随口应道:“走大路一万丈,走小路七八千丈。”
小伙子听了摸不着头脑:“怎么这儿论丈不论里?”老人笑着对他说:“小伙子,原来你也会讲里(礼)?”小伙子知道自己失礼了,连忙给老人陪礼道歉。
谐音讽刺。运用谐音法,可对不便明说的丑恶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鞭笞。
辛亥革命后,清帝逊位,国民改呼“皇帝万岁”为“民国万岁”,人们以为从此天下太平,而事实却是军阀混战,贪官盛行,民不聊生。撰联大师刘师亮编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的对联,其讽刺的效果可谓入木三分。确实,民国不能“万岁”,却有“万税”,天下不大太平,只有“太贫”。
谐音表态。利用交谈语言中某个字的谐音关系,可委婉地表明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
清人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时,逮捕了一个绰号“地头蛇”的恶棍。恶棍的伯父和舅舅(与郑板桥是同科进士)带着酒菜连夜登门求情。在酒席上,进士提出要行个酒令,并拿起一个刻有“清”官的骨牌,一字一板地吟道:“有水念作清,无水也念青,无水添心便念精。”郑板桥更正道:“年兄差矣,无水添心当念情。”进士听了大喜。郑板桥猛然感到中了计,紧接着大声说道:“酒精换心方讲情,此处自古当讲清,老郑身为七品令,不认酒精但认清。”那两人见状,只好告辞。
这里,这位进士巧用谐音求情,而郑板桥却妙用谐音变化,表明了为官一身清、决不徇私情的态度。
谐音还击。运用谐音法,可对某些不恭的言行给以巧妙还击。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他一番。
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正。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谐音转换。这里指用关键字的谐音转换成另一个意义的词语,用新的语义掩盖原来的语义。
有个住旅店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五十两银子不见了,而这一晚旅店也没别人,只有他一人,因此他怀疑是旅店老板偷去的,但老板死活不承认。二个闹到县衙,县官对老板说:“我在你手心里写个赢字,你到院子里晒太阳,如果晒很长时间,赢字还在,那么你的官司就打赢了。”随后,县官把老板娘叫来。老板娘来到一看只见老板在外面站着,不知怎么回事。这时只听县官对她丈夫喊道:“你手里的赢字还在不在?”店老板连忙回答说:“在,在。”老板娘一听丈夫承认了“银子”在,就不敢隐瞒了,乖乖地回家拿出了银子。
巧表态度。运用谐音法,可巧妙地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
第二篇:使演讲具有戏剧化效果的演讲技巧
在非洲有个传道的牧师,有一次他在给非洲热带的土著居民宣讲《圣经》时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当他念到“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色,但也可以变成像雪一样的白”这句话时,他一下子楞住了。这时牧师就想,这些常年生活在热带的土人,他们怎么会知道雪是什么样子和什么颜色呢?而他们经常食用的椰子肉倒是很白的。我何不用椰子肉来比喻呢?于是,机灵的牧师便将《圣经》改念为:“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色的,但也可变成像椰子肉一样的白。”
“雪白”虽然很形象,但“椰子肉的白”也很形象。而这位机灵的牧师只用了后者,却把这个信息已经有效地传给了土人。这就使他的讲话先有了戏剧性的效果。
在这里,这位灵活善变的牧师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启示:
我们在说话,特别是比喻时,都要注意会使用形象性的语言。
形象性的语言听众容易理解接受。如一九二七年的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对那些被打散后又重新集结的起义队伍讲话时曾说:
“我们工农武装的力量还很小,就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力量还很大,就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紧牙,挺过这一关,我相信我们这块小石头就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这里,“小石头”和“大水缸”虽然都是普通的东西,但对于工农起义的战士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如果用“社会发展的肯定性力量”和“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力量”的说法代替“小石头”和“大水缸”来作演讲,就不那么容易被战士们所接受了。
毛泽东的语言可以说是形象性语言的典范。他经常使用人们熟悉的形象。比如说他号召人民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时就说要推翻“三座大山”;遣责蒋介石不抗日,却要抢占解放区的土地时,就说蒋介石“躲在峨嵋山上,不栽树,不浇水,却要摘桃子”等等。由此可见,形象性的语言确实寓意明晰浅显,听众感受和理解得比较快。
善于辞令者说话,不仅常用视觉和听觉性语言,同时,他们也善于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运用其他感觉形式的语言,即味觉、嗅觉和触觉性语言。
如三国时的曹操,在一次行军途中,对那些口渴难忍的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可以摘梅子吃”,运用的就是能引起士兵“酸”的味觉的语言;毛泽东把空话连篇、长而无味的“党八股”文章讥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就既有视觉传感,又有嗅觉传感,使听众对“党八股”文章增加了厌恶感。
卡耐基认为,说话时巧用谐音法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取得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在谈判桌上和演讲当中,也有很大的效用。谐音法的运用大致有几种形式:
婉言批评。在特殊情况下,不愿明言指责,运用谐音法可达到委婉批评的效果。
有一次,一位小伙子向老人问路:“喂!去索家庄该走哪条路?还有多远?”老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对小伙子的傲气和无礼很不满意,随口应道:“走大路一万丈,走小路七八千丈。”
小伙子听了摸不着头脑:“怎么这儿论丈不论里?”老人笑着对他说:“小伙子,原来你也会讲里(礼)?”小伙子知道自己失礼了,连忙给老人陪礼道歉。
谐音讽刺。运用谐音法,可对不便明说的丑恶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鞭笞。
辛亥革命后,清帝逊位,国民改呼“皇帝万岁”为“民国万岁”,人们以为从此天下太平,而事实却是军阀混战,贪官盛行,民不聊生。撰联大师刘师亮编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的对联,其讽刺的效果可谓入木三分。确实,民国不能“万岁”,却有“万税”,天下不大太平,只有“太贫”。
谐音表态。利用交谈语言中某个字的谐音关系,可委婉地表明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
清人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时,逮捕了一个绰号“地头蛇”的恶棍。恶棍的伯父和舅舅(与郑板桥是同科进士)带着酒菜连夜登门求情。在酒席上,进士提出要行个酒令,并拿起一个刻有“清”官的骨牌,一字一板地吟道:“有水念作清,无水也念青,无水添心便念精。”郑板桥更正道:“年兄差矣,无水添心当念情。”进士听了大喜。郑板桥猛然感到中了计,紧接着大声说道:“酒精换心方讲情,此处自古当讲清,老郑身为七品令,不认酒精但认清。”那两人见状,只好告辞。
这里,这位进士巧用谐音求情,而郑板桥却妙用谐音变化,表明了为官一身清、决不徇私情的态度。
谐音还击。运用谐音法,可对某些不恭的言行给以巧妙还击。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他一番。
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正。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谐音转换。这里指用关键字的谐音转换成另一个意义的词语,用新的语义掩盖原来的语义。
有个住旅店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五十两银子不见了,而这一晚旅店也没别人,只有他一人,因此他怀疑是旅店老板偷去的,但老板死活不承认。二个闹到县衙,县官对老板说:“我在你手心里写个赢字,你到院子里晒太阳,如果晒很长时间,赢字还在,那么你的官司就打赢了。”随后,县官把老板娘叫来。老板娘来到一看只见老板在外面站着,不知怎么回事。这时只听县官对她丈夫喊道:“你手里的赢字还在不在?”店老板连忙回答说:“在,在。”老板娘一听丈夫承认了“银子”在,就不敢隐瞒了,乖乖地回家拿出了银子。
巧表态度。运用谐音法,可巧妙地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
有人曾经在鸡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有人改下联为“捞者莫来劳者来”,这句话是针对那些“下水摸鱼”、“雁过拔毛”者而言的。鸡场来之不易,劳心者为之筹谋,劳力者为之工作,而“捞者”却借参观、检查之名,来大吃大喝还不算,走时还白拿。此联巧借谐音,表明心迹。
谈话时巧用谐音法的妙处真可谓是功力无穷,而颠倒词序法则可以增强语意,使交谈语言更加深刻,从而取得戏剧性的说话效果。
于右任的书法享有盛誉,一向被称为“于体”,但他平日不轻易赠与别人。一次,一个人求字,于老先生不想给他,无奈他一直要求,只好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字,满以为这样的话登不了大雅之堂。谁知过了几天,那位求字者拿着裱好的条幅,来向于老道谢。于老把条幅展开一看,正是自己亲笔所写的,只不过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真是一句精辟的格言。这位求字者就是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使于老这一句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变成了一句具有深刻哲理性的语言。
颠倒词序,可以改变语意,使交谈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一九四九年九月,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令沈醉枪杀进步学生并逮捕了九十余名爱国主义人士,正准备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急忙打电报给蒋介石陈说利害,为这批民主人士说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遣。”(遣在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卢汉十分着急,把电文给李根源先生看。李先生看后,把词序改成:“罪无可遣,情有可原。”在昆明的军统头目阅读电文后,以为蒋介石“恩威并举”,于是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得救了。后来蒋介石得知此事,气得火冒三丈。他怀疑秘书记错了自己口授的电文,又不能排除自己搞“颠倒”了“语序”,只得骂几声“娘希匹”罢了。
古今中外许多名句格言,都是运用颠倒词序法,以增强语意的表达效果。郭沫若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书读死。”林肯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些格言,就是变换某些字词,使语言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实践表明,在一定的情况下,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能更好地表达人们需要表达的内容。但如果是在谈话时,重复几次谈一个话题,发表一个观点,虽然有强调说明的作用,但多半因为没有新意而会使听众生烦。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里就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带着更大的悲伤。她向人诉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野狼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她儿子被狼咬死,大家曾表示同情,但祥林嫂不断重复这几句话,就使大家表示出冷淡的态度。
其实,一个人哪能不断有新的话题?譬如一些朋友相聚,当没有新的情况可说,还要重提旧事时,可以用新的叙述语言,从新的表达角度来谈,同样会有好的效果。
一对恋人相会,只要有一方善于老话新说,他们之间就能有永远讲不完的话题。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生动、风趣地表达,那么就不会因为同一句话多次重复而显得单调,呆板。
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曾引起很大反响,他在这本书里抨击了美国政府的腐败和那些政客、资本家的卑鄙无耻。
一天,在酒会上,记者追问马克·吐温对政府官员的看法。马克·吐温一气之下说:“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
这句话在报纸上披露后,议员们大为愤怒,纷纷要求作家出来公开道歉或予以澄清,否则,就将诉诸法律。
后来,马克·吐温在另一个场合又对记者发表谈话:“前一次我在酒席上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事后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适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
我郑重声明,我上一次讲话应该更正为: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这个声明十分精彩。作家没有把已说过的话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作一种相反的表达,其实跟前次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抨击的面更广些,这样对方也抓不住把柄了。
所谓“戏重演不好看,话重说不好听”,只是表明了道理的一部分。一些戏因为新的扮演者的表演,而一直受人喜爱。
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也往往由于不同的表达而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个人的话题是否有哲理,是否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也与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种类型:
警策型。这类语言的特点是话一出口使人一惊,但惊而无险,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例如,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可能一百岁时才走向坟墓,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这句话中的“活了一百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大矛盾,然而矛盾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哲理。
若愚型。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变成了很耐人寻味的东西。如爱默生说:
“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歌德也曾说:“光线充足的地方,影子也特别黑。”他们说的都是极普通的事实,然而一经他们提示,这些事实就起了奇妙的变化,使人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
忠告型。这类语言常使人在善意中感到亲切,在亲切中领悟道理。如:“如果你考虑两遍再说,那你一定说得比原来好一倍。”“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远。”等等。
总结型。这类语言的特征是归纳经验。如:“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财富往往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感到渴。”等等。讲演和谈活中运用哲理性语言,可以起到精辟、深邃和简炼的效果,可以使自己的言词更有力量。
从生活中提炼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并用排比的形式加以列出,效果会更好。如一九八八年全国职工演讲邀请赛中,有一组论辩,反方青岛队主辩发言中阐述“严厉惩处不是纠正腐败现象的最好手段”的观点时,强调指出:“腐败分子是活生生的人,你消灭了他的肉体,却消灭不了他的灵魂;你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却限制不了他的思想自由;你解除了他的职务,却解除不了他的恶劣影响。”这段富有哲理的话,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在日常交往中,与人谈话往往是很愉快的事,但也有自己说的话被别人误解的时候。
要想使自己的话不被人误解,必须注意:
尽量少用话中有话的句子。在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话一定要说得明确、具体,千万不要模棱两可,以免引起误解。
不要随意省略主语。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可以省略主语,但这必须在交谈双方都明白的基础上,否则可能引起误解。比如,一位男士挑帽子,售货员拿了一顶给他,他看了看说:“大,大。”售货员一连给他换了四五种型号的帽子,他都嚷道:“大,大。”售货员生气了,说:“分明是小号,你为什么还说大?”这人结结巴巴地说:“头、头,我说的是头大!”
造成这种狼狈结局的原因就是他省略了主语。
注意同音词的使用。同音词就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如果同音词用得不当,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期终考试”就容易误解为“期中考试”,如把“期终”改为“期末”,就不会误解了。
少用文言词和方言词。与人交谈中,文言语过多使用,容易造成误解。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要用文言词。
而方言词的使用更容易造成误解,特别是不同方言区的人谈话,如各自使用方言,那就更困难了。如“公公”一词,普通话指丈夫的父亲,贵阳话则指自己的祖父,扬州话指外祖父,重庆话指祖父的姐(妹)夫,各有所指。
说话要注意停顿。如“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这句话,即可理解为“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又可误解为“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这样,如不注意语句的停顿,就容易造成误解。
如果在演讲和谈话中巧妙地引用典故,也可以达到叙事论理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戏剧性效果。
“典”既可以是马列的经典著作,也可以是古今中外之典故,包括成语、俗语、名言、格言等等。
例如,《光明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二十岁出头,蓄着胡须的小伙子走进其法律顾问处。
小伙子是某厂青工,他报考电视大学的准考证被车间领导扣留了,要他把胡须剃掉再给他。小伙子坚持不剃,双方僵持着。小伙子带着火气问:“我留这个胡须违法吗?”律师笑着答道:“不违法。”小伙子立即又说:“那我可以控告他们!”
随即把情况对律师说明。
律师沉思了一会,和言悦色地对他说:“不违法,但你违反人情,违反国情!我国六七十岁的人也不一定留胡须,四五十岁的人还经常刮胡须,你年纪轻轻却留胡须,既不卫生,又不美观。这就叫违反人情。”
“为什么说还违反国情呢?”小伙子不满地问。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明末清初,清统治者下了一道命令,一律剃须留辫,否则格杀勿论。汉族人民发出宁愿留发不留头,不愿留头不留发的口号,于是一场壮烈的抗清开始了,到处血流成河。你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吗?在日冠占领上海期间他蓄须拒不登台,这些行动都是带有政治性的。请问,你留胡须也带有政治性吗?”
小伙子连忙说:“没有,没有!”
这位律师引用典故,使谈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战国时,有一位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他为了使秦惠王采纳以征战称霸天下的主张,采用了旁征博引的说理方法。
他先详尽地向秦惠王分析了秦国优越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等国情,以此作为可行征战的明证,但秦惠王不为所动,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苏秦又列举了历史上的“五帝”、“三王”等事例,最后秦惠王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这就说明事例既要广,又要不离中心主题。如果能够巧妙运用熟语,则能大大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毛泽东同敌人辩论中,常常是信手拈来,熟练地运用成语来进行点缀,使得自己论说生动,驳斥有力。
一九四一年一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屠杀新四军将士。对此,毛泽东在谈话中对国民党反动派提出了严重警告,谈话中大量使用了成语。
“我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我们是珍重合作的,便必须他们也珍重合作。老实说,我们的让步是有限度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这是他们自己性命交关的大问题,我们不得不尽最后的忠告。如果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在这段话里,毛泽东用了“祸起萧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爱莫能助”、“亡羊补牢”、“怙恶不悛”、“忍无可忍”等成语,有一种强大的艺术魅力,也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形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恰当地引用俗语,可以增强讲演和谈话中的幽默感和说服力。
抗战胜利后的一天,上海一幢公寓里发出阵阵欢笑,原来,画家张大千要返回四川,他的学生为他饯行,梅兰芳等名流也到场作陪。宴会开始时,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
“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众宾客都楞住了,梅兰芳也不解其意,笑着询问:“此话作何解释?”张大千笑着朗声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满堂来宾,笑声不止,宴会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张大千简单的祝酒词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他能巧妙地引用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俗语。
谚语和俗语一样,也可以为语言增色。谚语经历了千百年的长期流传,千锤百炼,它凝聚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智慧。谚语还具有寓意深长、语言简炼、琅琅上口、易于记忆的特点,因此常为讲演和谈判者使用。
例如,你想说明一个道理,先引用一句“九牛扳不过一个理”;你想谈谈人要有志气,先引用一句“胸无大志,枉活一世”;你想谈锻炼身体,先引用一句“若要健,天天练”;
等等。这些谚语鲜明生动,富于很强的表现力和戏剧化效果。
一九八八年五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会谈。在欢迎仪式上,戈尔巴乔夫说:“总统先生,你很喜欢俄罗斯谚语,我想为你收集的谚语里再补充一条,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戈尔巴乔夫之意,当然是宣称他们在削减战略武器上有行动了。
里根也不示弱,彬彬有礼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
里根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美国政府不急于和苏联达成削减战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
两国领导人经过紧张磋商,在某些问题上缩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继续对话。戈尔巴乔夫担心美国言而无信,于是在讲话中用谚话提醒:“言不信,行不果。”里根也送给戈尔巴乔夫一句谚语:“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
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个半截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说,像谜底。在交谈中,人们运用它作为修辞的手段,也能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戏剧性效果。
例如,为了说明某个人工作开展慢,引用一句“他呀,大象屁股--推不动……”。为了说明自己办不成这件事,引用一句“我是丫环带钥匙--当家不做主呀!”等等,都很恰当和得体。
常言道:“美味不可多用。作为语言中调味品的歇后语也是如此,用得恰到好处,准确简炼,一语千钧,增添力度;用得多了滥了,就会令人生厌,显得不严肃,流于肤浅和滑稽。
数字是枯燥无味的,但有经验的讲演者却知道,数字自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如果能巧妙地加以利用,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作用。
一九七二年,来自纽约的一位女国会议员贝拉·伯朱格进行了一次演讲,呼吁在政治生活中给妇女平等地位。她说:
”几个星期前,我在国会倾听总统对全国发表讲话。在我周围落座的有七百多人。我听到总统在说:这里云集了美国政府的全体成员,有众议员、参议员,还有最高法院成员和内阁成员。我环顾四周,在七百多名政府要员中只有十七人是女的;在四百三十五名众议员中只十一个是女的;一百名参议员中只有一个女的;内阁成员中没有女的;最高法院中也没有女的。“
她用不着多说了,因为无论说多少话,也比不上这几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无论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在这几个确凿的数字面前,都不得不承认在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对比性数字比无对比地罗列数字,显然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更好的效果。我们在言辞中应善于将有关数字对比着表述出来。比如,为了说明美国电视中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节目之多,有人指出:”调查表明,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大约有一万多个小时是在听摇摆音乐中渡过的,这比他们在校十二过的全部时间只少五百个小时。有人做了一次普查,平均每个观众一年里在电视节目中可看到九千个表现性行为的镜头,暴力场面更多。一般高中生到毕业时,观看电视二万二千小时,相当于他们在课堂时间的两倍,在这二万二千小时中,可看到一万八千起谋杀……“
这样对比性地运用数字是十分成功的,使人深切感到青少年学生受毒害之剧烈。
一九四六年七月,蒋介石发动了全国内战,派了一百七十余万人进攻解放区,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当时,我方有不少人对这场斗争的前景发生了怀疑。这时候毛泽东给大家算了一笔帐:蒋介石共出动了二百一十八个旅,约占蒋军正规军的百分之九十,再也没有太多的兵力可供抽调了。我军在一月至十月间就歼灭了蒋军二十四个旅。按这个速度计算,当我军歼灭第三个二十五个旅时,敌我力量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不出一年时间,就可以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他用以上计算方法驱散了人们心头的疑云。
在演讲和谈话中,恰当地运用比喻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的效果。
刘向《说苑》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人对梁王说:”惠子这个人说话善于打比喻。假如大王您不让他打比喻,那么,惠子就没话说了。“
于是,梁王对惠子说:”希望您今后发言时不要打比喻了。“
惠子回答说:”假如有个人不知道弹为何物,您告诉他弹就是弹,你能明白吗?“
梁王说:”当然不能明白呀!“
惠子接着说:”如果您改换一种说法,告诉他:弹的样子象弓,是用竹子作弓弦。那么,他该明白了吧?“
梁王说:”当然明白了。“
惠子说:”我要把我知道的事物告诉不知道这事物的人们,您说不打比喻行吗?“
梁王说:”不打比喻是不行的。“
这个事故的有趣就在于梁王本来是不许惠子再打比喻的,可是惠子又悄悄打了一个比喻,说得梁王心服口服。
比喻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可以给语言涂上一层斑斓的色彩。运用比喻,可以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溶于一炉,使真理变得浅显通俗,易于理解和接受。
作家秦牧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好比喻,常常能很有效地吸引人。比如说资本主义社会里,有的人可以不遵守法律,而有的人非守法不可,有人就比喻说:法律像一张蜘蛛网,大昆虫挣走了,小昆虫却给粘住了。“
如果直接说资本主义的法律对某些人没有什么约束力,意思比较抽象,而拿蜘蛛网打比方,具体形象的意思便从抽象的雾霭中显露出来了。
比喻一般用来回答较复杂的问题。谈判中,当对方以某种事例显示出难以理解的道理,来吊难时,我们则以能比喻的事例显示出另一种道理,以进行反驳。
如,儒士张个与僧人辩论。僧人宣称:”儒教虽正,却不如佛学玄妙。我们僧人能读儒教的书,你们却不能通晓佛家的经典。
张个答:“不对吧,比如饮食,人可以吃的,狗也能吃;
狗可以吃的,人却决不能去吃了。”他的反驳,不失为一种机智的驳论。
运用比喻批驳错误观点,最重要的是选准喻体,而这个喻体又是对方难以反驳的事实,只要有了这个前提,对方的谬论就可以不攻自破。
例如,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的重要原理时,有人嘲讽他:“这个又有什么用处呢!”
法拉弟诙谐地说:“刚生下来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法拉弟就是用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最普通的事实作比喻,说出了电像新生婴儿一样前途无量的道理。
在讲演、谈话和谈判中,常常需要论述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如果配以贴切的比喻,就会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孔子有个弟子叫子路,不大重视学习。有一天,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爱好?”
子路说:“爱好长剑。”
孔子说:“我是问你学习吗?”
子路反问道:“学习也有好处吗?”
孔子说:“一个国君,如果周围没有敢于劝谏的正直之臣,他在政策上就要失误;一个君子,如果没有能够给予他教益的朋友,他在品德方面就会有失检点。驾烈性的马,不能放下手中的鞭子;操纵弓箭,决不能离开矫正弓箭的器具。木头经过墨绳的规划加工,就能变直;人经常听取不同意见,就能变得非凡。如果你肯于学习,就能顺利成长。”
子路虽觉得老师讲的句句在理,但仍有点迷惑不解,就打了一个比喻反问:“南山上的竹子,不经加工自然直,砍伐下来制成箭,能够射穿犀牛做成的盔甲,这样看来,又何须学习呢?”
孔子借用子路的比喻,进一步开导他,“话可不能这么说,用竹子削成的箭,虽说也能射穿物体,但不会是很锋利的。如果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装上箭头,就会射得更远。如果把箭头再在磨刀石上加以磨砺,箭射入得不是会更深吗?”
上述言来语去中,精妙的比喻相继出现,孔子运用一系列贴切浅显的比喻,一步步征服了子路的心。
为了达到讲演的戏剧性效果,也可以采取自问自答的自我设问形式。
一九六六年十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第一流的我国核科学家都参加了。
周总理作了简要的开场白,他说,我国核爆炸成功以后,有人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无非是要解决枪、弹结合的问题。
说完,总理和科学家们进行了详尽的讨论。然后,总理电话请示毛泽东,带回了毛泽东的指示,说:“毛主席同意这一方案,赠给大家十六个字: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听完总理的话,在场的科学家们觉得肩上的担子非同寻常,有人下意识地吸了口气。
目光敏锐的周总理已经觉察到科学家们的心思,立即解释说,“什么叫万无一失?把想到的、发现的、都认真解决了,就叫万无一失。没发现的、解决不了的,是吃一堑长一智的问题。打枪还有卡壳的时候呢,别说导弹了。放心吧,只要认真做了,出了问题,领导来负责,我周恩来负责!”
周总理一席话,说得科学家们思想的负担完全消失了。
这段话一开始就抓住了要害,即科学家担心的“万无一失”的问题,进行设问,以问题引路,自问自答,引出一段解释,清楚明白,使人疑团顿消。
所谓设问,就是本无疑问而自提自问,明知故问。可以自问自答,也可只问不答。设问用得好,能引人注意,诱人思考,使讲演和谈话内容更吸引人。
林肯在做律师时,曾在一次诉论中以巧妙的设问赢得了胜利。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女人来找林肯,哭诉自己被欺侮的事。这位老妇是独立战争时的一位烈士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出纳员竟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等于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勒索。
法庭开庭了,被告矢口否认,因为这个狡猾的出纳员是口头进行勒索的,没有凭据,情况显然不妙。
轮到林肯发言了,上百双眼睛紧盯着他,看他有无法子扭转形势。
林肯用抑扬顿挫的嗓音,首先把听众引入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林肯两眼闪着泪光,述说爱国志士是怎样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浇灌“自由之树”而洒尽最后一滴鲜血。最后,他以巧妙的设问,作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
“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一七七六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他们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争取来的自由,向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发言至此嗄然而止。听众的心早被感动了,有的捶胸顿足,扑过去要撕扯被告;有的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流同情之泪;还有的当场解囊捐款。
在听众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要使讲话吸引人,不妨设计几个醒目的问题,自问自答,这将会大大增添你言语的魅力,使你的讲演具有戏剧化的效果
第三篇:如何使自己演讲具有艺术魅力
如何使自己演讲具有艺术魅力
如何使自己演讲具有艺术魅力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
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
情变化而变化;
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
2、分清词界
3、讲究音韵配搭
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 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
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中间强。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
二、语调训练
1.顿挫
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
2、轻重
在演讲时,人们常常把某些词语讲得比一般词语重些或轻些,这样便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3、抑扬
4、缓急--弛缓结合
正常谈话,每分钟讲大约120-150个字。演讲的速率不能太快,一则听众难听懂,二则也使人产生怀疑,认为演讲者怯场。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演讲语速要做到快慢得体,缓急适度,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张弛自然,错落有致。显示出语言的清晰度和节奏感,使演讲具有音乐美。
5、节奏--起伏结合
对艺术来说,节奏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有规律、有节拍的变化。
三、演讲语言的设计
承上启下
演讲,尤其是赛事演讲,一般来说,选手都对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设计。不可能也不太好做过多的临场更改。但如果你能独辟蹊径,巧妙地承接上一位或前面几位选手的演讲话题,或是他们演讲中的观点、动作等进行引发,效果将非同凡响。这种临场性的引发会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一世范文网
少说客套话
良好的开头语言要新鲜,忌套话、空话、老话、大话、假话、官话。
演讲的结尾应该感情充沛,语气铿锵,像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的:“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给人以振奋,给人以无穷的思味与不尽的遐思。
从缓、平、稳开始
演讲者应利用好语言的变化把基调定好,以引起听众良好的思维定向。一般来说,开始处要做到缓、平、稳。基调确定好之后,切忌保持平坦进行,应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前后照应,变化无穷。
起伏结合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者要适度
地注意演讲的起伏张弛,变化有度。这主要是从语言、内容、情感几方面去体现,语调要高低升降,速度要急促徐缓,声音要宏大精细,音色要刚柔多变,情感要跌宕起伏。
事例亲切可信
“事实胜于雄辩”,演讲中如果没有典型、生动、感人的事例做依据,再动听的语言也是苍白、空乏的。演讲中也可以举一些发生在身边的让人感到亲切可信的事例,它们具体、生动、实在、说服力强。可以说“下里巴人”,更易走入“寻常百姓家”。
第四篇:怎样使演讲具有魅力演讲稿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我们的演讲更加具有魅力
是什么成为政界、商界、文化、宗教各领域争相学习的本领?
是什么让孙中山、毛泽东、林肯、奥巴马等人成为民族领袖?
是什么让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牛根生这些企业家带领团队成为商界巨子? 答案是演讲的魅力!
国父国父先生通过公众演说,发起十余次革命起义,最终推翻封建统治!伟大领袖毛主席通过公众演说,团结全国各界爱国人士,最终建立新中国!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公众演说,宣扬治国方针,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
这是一个魅力展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商场如战场,一流的口才将是您弛骋商战的致胜法宝.“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人,就代表这个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无论是政界领袖毛泽东、列宁、克林顿,还是商界领袖杰克.韦尔奇、柳传志、张瑞敏、马云、牛根生„„,古今中外99%深具影响力的成功人士都是善于演讲的超级演说大师!
首先,一个好的开场时非常重要的。作为演讲者,不管你准备了多少演讲内容,演讲最初的30秒都是最重要的。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开场白,它将决定此后你所说的每一句话的命运。听众将根据你给他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来决定是否耐心聆听你的演讲。因此只有独具匠心的开场白,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给
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住场上气氛,在瞬间集中听众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顺利演讲搭梯架桥。
开场白,顾名思义,就是一开场所说的话。开场白开的不好就等于白开场,人与人见面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开场白非常重要。许多名人也给出过很好的忠告。俄国大文学家高尔基说:“最难的是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却又得花好长时间去寻找。”高尔基的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演讲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它的作用如同音乐的“定调”,规定着“全曲”的基本面貌和基本风格。第二,适当的第一句话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它是长期积累和斟酌钻研的结果。
对于演讲者而言,有决定意义的是要获得听众的信任,引起他们的注意。开场白就是沟通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第一座桥梁。
开场白应达到三大目的:一是拉近距离,二是建立信任,三是引起兴趣,为下面的演讲做好准备。
多年以前,伟大的建筑学家弗朗克•赖特在匹兹堡曾做过一场演讲。他的开场白非常奇特,“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为丑陋的城市。”此言一出令在场的每一位匹兹堡市民大吃一惊——他们从头到尾都认认真真地听赖特道出个中缘由。据说,当时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匹兹堡市是全美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赖特深知,如果循规蹈矩地像其他人一样开场:“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或者仅仅为了幽默而以一个不相干的玩笑开场,都不会引起听众的注意。他的这种不拘一格的开场,一开始就将自己置于所有听众的对立面,但的确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次,有一个好的结尾。人们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是他们最后听到的内容。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在结尾上雕琢更多。他们仅仅是轻描淡写地草草收场,结果可想而知。费尽口舌发表的长篇大论很快就被人们遗忘。要想使人记忆深刻,你的结尾必须像开场一样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演讲的结束语应该简洁有力。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好幽默的。他在某市的一次演讲中,开头即说“我今天给大家谈六个问题”,接着,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条地谈下去。谈完第五个问题,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提高嗓门,一本正经地说:“第六,散会。”听众起初一愣,不久便欢快地鼓起掌来。老舍在这里运用的就是一种“平地起波澜”的造势艺术,打破了正常的演讲内容,从而出乎听众的意料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所以,一个好的开场和一个好的结尾是演讲成功的必要因素。
谢谢大家!
第五篇:演讲技巧
成功演讲的五大妙招
我们可以不必像专业演说家般口才了得魅力非凡,但如何在公众场合有效、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技巧。公众演说可说是绝大多数人的软肋,避之唯恐不及。公众演说并不只局限于上台作演讲,课上回答问题、在团队活动中发表见解等等都属于公众演说的范畴。但其实只要你掌握了要点,你离一名优秀的公众演说者并不遥远。发表一场成功演说的秘密在哪里呢?以下五件事情是你必须知道的。
第一,将你的演说当成是一场表演。大多数人觉得发表公众演说的压力大得可怕,而他们则任由紧张情绪对他们的演说产生消极影响。要克服这一点,你试着将演说想成是表演,就像运动员一样。记住,一般说来人们是不会以此评判你整个人的,他们的注意力只会放在你如何讲上面。这种技巧实际上来自于体育心理学家,他们发现那些具有冠军潜质的运动员会创造一种表演形象,接着整场比赛他都处于这种角色中。当你走上演讲台,你要能做出改变,做好让自己进入“一场”比赛状态的准备,就像迈克尔·乔丹那样。
第二,Power Point演示文稿不是你的朋友。虽然使用Power Point是很流行,但它并不会让你的演说变得更好。减少幻灯片和屏幕演示的使用更能增加它们所产生的戏剧效果,或者只在需要显示数据,例如数字时使用。除非是你的演说长达好几个小时,你有必要向观众传达准确无误的信息,否则绝对不要拿出一大堆幻灯片。问问你自己:“是什么更让人感兴趣?你?还是一堆Power Point幻灯片?”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比幻灯片更吸引观众,也许你就不应该发表演说。一个好的演说者永远都不应该依靠幻灯片来概述他们的演说或强调关键点。
第三,关注你的听众。不要因为听众没有与你做实际的交谈,就认为演说不是一场双向对话。留意你的听众,观察并倾听他们对你的演说有什么反应。他们是不是在座椅上频频换姿势?他们有没有牢骚满腹,呵欠连连?他们的注意力是在你身上吗?或者他们的眼睛是不是在瞟着出口处?如果你想要与你的听众沟通,你就需要学会如何注意这些线索,并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重新抓住听众的兴趣。永远都要记住,一场演说实际上就是一场对话,一场一个人与大众的对话。第四,学会如何在脑海里导演一场电影。一位伟大的演说家知道该怎样利用故事在他听众的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图画,并带他们神游到某个远离听众座席的地方。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这也需要使用画面、声音和感觉来实现。伟大的演说家们早已超越了“说事实不如讲故事”的阶段,他们学会了用具体的视觉效果、熟悉的声音语调来渲染他们的故事,以引发听众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反馈。只要做好这一点,你的演说就能超越事实和语句,成为一段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精神之旅,让你的听众久久难忘。
第五,不要害怕停顿、调整节奏和表露情绪。很多人认为语速快、维持高音量就能造就精彩的演说。但事实上,判断一名演说者是否优秀的方式恰恰与之相反。如果在演讲台上出现了一段冷场停顿,许多人都会觉得很尴尬,或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得控制演讲的节奏变得困难。还有的人则害怕释放情绪,担心有作秀之
嫌。如果你想要将你的演说技巧提升到最高境界,你必须学会接受这些重要的技巧。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停顿能激起听众的期望,将他们拉到座位的边缘。变换你的语调和节奏能强调重点话题并保持对人们的吸引力。而且除非你真的是个作秀女王,几乎所有人的问题都出在过于矜持。所以不要拘束,尽情去展露激情,让你的听众知道这个话题对于你来说非常重要。
相信巧妙地运用好演讲技巧,能为你的演讲增色不少!
克服怯场的五条黄金法则
来源:21英语网 作者:Stephen Lucas(《为成功而演讲》)日期: 2010-09-16
如果担心怯场,没关系,因为并不是你一个人怯场。你知道,怯场的症状包括:心跳加速、手发抖、掌心出汗、坐立不安等。几乎每个演讲者都曾有过这些症状。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公众面前做重要的事情之前都会有焦虑的倾向。演员表演前紧张,音乐家演奏前紧张,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也会紧张。有调查显示76%的演讲者上台前都会怯场。
换句话说,紧张是正常反应。如果在演讲比赛中你感到怯场,那么你并不孤单,因为很多人和你一样。2002比赛的冠军得主,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孙宁在回顾比赛的时候就表示,怯场是他当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习惯性的害羞”,“一向畏惧在公众场合演讲”的他一度不情愿参赛,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尝试。虽然怯场心理自始至终陪伴着他,孙宁还是锲而不舍,最终赢得了桂冠。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恒也有类似的经历。在2000年比赛中,他在已备演讲中提到:“我,一个天性害羞,很容易为怯场所困扰的人,不得不鼓足勇气来参加这样的演讲比赛。”尽管他本可以“不参加当初的校级比赛,轻轻松松地过日子”,但他还是“决定接受挑战,直面困难。”“此时此刻”,他在决赛中告诉广州的观众,“我站在了这里”。他不仅人围决赛,还克服了怯场心理,赢得了那一届的冠军。
像孙宁和陈恒一样,你也可以战胜怯场,取得成功。第一步你要明白什么是怯场。当你怯场的时候,你的体内会产生额外的肾上腺素——一种在身体或精神紧张状态下产生并流人血液的激素。就是这种肾上腺素的激增导致你心跳加速、手发颤、腿发软和皮肤出汗。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每个演讲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这些反应。与其想彻底消除怯场情绪,你不如努力把这种消极的压力转化成专家所说的积极的紧张情绪:“感觉兴奋、热情洋溢、充满生气,却稍有一种约束。虽仍紧张,却感受有异。你不冉为其所困扰,而是被它赋予了活力。你能很好地操纵这种紧张情绪。”有几种方法可以帮你控制怯场情绪,更加自信地演讲。
第一,积累公众演讲的经验。对于大多初级演讲者来说,怯场情绪主要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你对演讲了解得越多,这种恐惧的威胁力也就越小。即使你在参加“21世纪杯”比赛之前没有什么演讲经验,也会在经历海轮比赛之后逐渐增加信心。固然,通往自信的道路有时还是崎岖不平的。学习如何演讲与学习任何其他的技巧相似——都是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误中逐渐长进的。你积累的经验越多,对演讲的恐惧感也就逐渐消退,直到最后你的恐惧感会被演讲前一种健康的紧张感所代替。
第二,为你的演讲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你不得不成功。就像演员需要反复排练一个角色直到满意为止,你演讲的信心也会随着你所做准备的充分性而提升。事实上,一位演讲顾问曾评估说,充分的备战可以消除75%的怯场感。试想,比赛到来的时候,你有一个很好的已备演讲题目,并已把它研究得非常透彻;经过反反复复的撰写和修改,你的讲稿如今已像一颗精心打磨的宝石一样光彩熠熠;你已经练习过太多遍,可以流利、充满感情地表达出来,并且伴有很好的眼神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你又怎能不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呢?
第三,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当你坚信自己能做成某事,你通常就会成功。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总是预测注定的失败和灾难,你几乎永远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对于演讲来说这尤其是事实。那些否定自己的演讲者比那些肯定自己的演讲者更容易被怯场情绪所击败。下面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将消极思想积极化:
消极的思想:我并非一个伟大的演说家。
积极的思想:人无完人,我的演讲水平在一次次的演讲中不断提高。
消极的思想:我一演讲就紧张。
积极的思想:谁都会紧张,如果别人能应付自如,那我也能。消极的思想:没有人关心我说什么。
积极的思想::我有一个很好的话题而且准备充分,他们当然会感兴趣。
将消极的思想转化为积极的思想虽不能彻底赶走紧张情绪,但却可以帮助你控制紧张情绪,使你集中注意力来表达你的思想观点,而非担心自己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第四,利用视觉化的力量——在脑海中想象你成功演讲的画面。
视觉化是运动员、音乐家、演员以及演讲者们都在使用的、在压力下提高表现水平的有效方法。视觉化的关键是在脑海中创造一个自己成功演讲的生动形象。想象你站在礼堂里即将演讲,看到自己镇定、自信地站在讲台之后,注视着观众,用坚定、清晰的声音开始你的演讲。观众逐渐被你演讲的内容深深吸引,3
而你的自信也随之提升。演讲结束的时刻到来了,你自认已将最佳表现呈现给观众,想象此时此刻你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当你在头脑中想象这些情景的同时,也不能脱离现实,但要将注意力集中于你演讲中表现出色的方面,保证它们不被想象中失败的景象所侵蚀。如果演讲中的某一部分让你觉得困难,就想象自己没有任何磕绊,流利、顺畅地完成这一部分的演讲。你脑海中的画面越是清晰,你就越容易取得成功。就像你需要一遍遍实际操练你钓演讲一样,这种脑海里的演练也要在发表演讲之前的几天多加反复。虽然,这并不能保证一切如你预想中的情景发生,但和其他克服怯场的方法一起使用,的确可以帮你有效地控制紧张情绪,成功发表演讲。
第五,请谨记,你内心所感受到的大部分紧张情绪是很难被他人察觉。“你的神经系统可能带给你身体极大的冲击力,”一位经验丰富的演讲者说,“但观众只能看到很微弱的一些表象。”即使你掌心冒汗,心跳加快,你的听众也恐怕也很难意识到你有多么紧张,尤其当你尽力保持镇定和自信的时候。大多时候,当参赛学生袒露自己演讲感受时,都会说:“我太紧张了,我以为自己快要死了。”这样的描述使观众惊讶不已。在他们眼里,那位选手看起来异常冷静、自信。了解这些会有助于你更加镇静、自信地面对观众。
除了上述五种克服怯场的方法以外,这里还有其他一些建议:
●在等待上场的时候,静静地拉紧、放松你的手或腿部肌肉。这会帮你释放多余的肾上腺素,减缓紧张感;
●演讲前慢慢深吸几口气。深吸气可以帮你打破紧张周期,使你紧张的神经平静下来。
●着重准备你演讲的引言部分。研究表明,演讲开始三十秒后,演讲者的紧张情绪会得到大幅度的缓解。一旦你完成引言部分,会发现剩下的航程更加一帆风顺。
●将注意力集中在与观众思想的交流而非对自己紧张情绪的担心上。倘若你完全沉浸于演讲之中,你的观众也会如此。成功演讲必须要知道的五件事
来源:外语爱好者网 日期: 2010-10-03
我们可以不必像专业演说家般口才了得魅力非凡,但如何在公众场合有效、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技巧。公众演说可说是绝大多数人的软肋,避之唯恐不及。公众演说并不只局限于上台作演讲,课上回答问题、在团队活动中发表见解等等都属于公众演说的范畴。但其实只要你掌握了要点,你离一名优秀的公众演说者并不遥远。弗朗西斯 4
科·道,www.xiexiebang.com 网站创建人,将从五个方面帮你打造成演讲达人。快来接受改造吧!
发表一场成功演说的秘密在哪里呢?以下五件事情是你必须知道的。
第一,将你的演说当成是一场表演。大多数人觉得发表公众演说的压力大得可怕,而他们则任由紧张情绪对他们的演说产生消极影响。要克服这一点,你试着将演说想成是表演,就像运动员一样。记住,一般说来人们是不会以此评判你整个人的,他们的注意力只会放在你如何讲上面。这种技巧实际上来自于体育心理学家,他们发现那些具有冠军潜质的运动员会创造一种表演形象,接着整场比赛他都处于这种角色中。当你走上演讲台,你要能做出改变,做好让自己进入“一场”比赛状态的准备,就像迈克尔·乔丹那样。
第二,Power Point演示文稿不是你的朋友。虽然使用Power Point是很流行,但它并不会让你的演说变得更好。减少幻灯片和屏幕演示的使用更能增加它们所产生的戏剧效果,或者只在需要显示数据,例如数字时使用。除非是你的演说长达好几个小时,你有必要向观众传达准确无误的信息,否则绝对不要拿出一大堆幻灯片。问问你自己:“是什么更让人感兴趣?你?还是一堆Power Point幻灯片?”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比幻灯片更吸引观众,也许你就不应该发表演说。一个好的演说者永远都不应该依靠幻灯片来概述他们的演说或强调关键点。
第三,关注你的听众。不要因为听众没有与你做实际的交谈,就认为演说不是一场双向对话。留意你的听众,观察并倾听他们对你的演说有什么反应。他们是不是在座椅上频频换姿势?他们有没有牢骚满腹,呵欠连连?他们的注意力是在你身上吗?或者他们的眼睛是不是在瞟着出口处?如果你想要与你的听众沟通,你就需要学会如何注意这些线索,并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重新抓住听众的兴趣。永远都要记住,一场演说实际上就是一场对话,一场一个人与大众的对话。
第四,学会如何在脑海里导演一场电影。一位伟大的演说家知道该怎样利用故事在他听众的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图画,并带他们神游到某个远离听众座席的地方。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这也需要使用画面、声音和感觉来实现。伟大的演说家们早已超越了“说事实不如讲故事”的阶段,他们学会了用具体的视觉效果、熟悉的声音语调来渲染他们的故事,以引发听众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反馈。只要做好这一点,你的演说就能超越事实和语句,成为一段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精神之旅,让你的听众久久难忘。
第五,不要害怕停顿、调整节奏和表露情绪。很多人认为语速快、维持高音量就能造就精彩的演说。但事实上,判断一名演说者是否优秀的方式恰恰与之相反。如果在演讲台上出现了一段冷场停顿,许多人都会觉得很尴尬,或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得控制演讲的节奏变得困难。还有的人则害怕释放情绪,担心有作秀之嫌。如果你想要将你的演说技巧提升到最高境界,你必须学会接受这些重要的技巧。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停顿能激起听众的期望,将他们拉到座位的边缘。变换你的语调和节奏能强调重点话题并保持对人们的吸引力。而且除非你真的是个作秀女王,几乎所有人的问题都出在过于矜持。所以不要拘束,尽情去展露激情,让你的听众知道这个话题对于你来说非常重要。
我可以保证只要掌握了以上五个步骤,你就能看到你干巴巴演说一下变得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