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监察大队工作年度考核评分细则
环境监察大队工作年度考核
评分细则(试行)
一、考核评分细则
二、奖惩与追究
1、该责任书与单位的年终评先评优相结合。
2、该责任书与单位的年终绩效挂钩。
3、该责任书与单位的职务调整相结合。
4、目标完成情况90分以上,给予奖励元;
目标完成情况80----90分以上,给予奖励元; 目标完成情况60---80分以上,给予奖励元; 目标完成情况60分以以下,绩效工资扣除40%。
三,目标责任书的签订
环境监察大队领 导 签 字
环境监察中队负责人签字
该目标责任书一式三份,大队、责任单位各一份各一份,另一份存档。
二0一一年月日
第二篇:环境监察大队考核工作汇报
XX县环境监察大队考核
工作报告
一、标准化验收工作
我局以管理制度化、执法规范化、行为公开化、装备现代化为目标,采取任务落实、狠抓指导、典型带路、强化考核等方式强力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工作。截止2006年底,环境监察机构通过了(老)二级验收标准,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我县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显著加强,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一、主要成绩。一是环境监察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人员结构基日趋合理,大专以上学历占91%,执证上岗占96%。二是执法装备配臵得到了充实,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提高。三是环境监察制度健全,工作程序规范。累计建立、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对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职责、人员身份、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等日常基本信息进行了公示,加大了环境监察工作的透明度。四是排污收费成效明显。我局不断加大排污费征收和管理工作力度,并将排污费征收与环境日常监管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在加大日常环境监管的同时加大排污费的征收面,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排污费征收额再创新高。今年,我局完成排污费征收额 100 万元,完成了市局下达 的排污费征收任务,预计年底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指标。五是现场监管力度加大,执法水平得到提高。六是环境监察档案进一步规范,实现了重点企业一厂一档,行政处罚一案一宗,其它档案分类归档的管理模式。
二、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制定方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对照《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计分细则》逐项检查落实,为标准化建设提供有力保证。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执法条件。积极筹措资金,增强执法装备,确保基本硬件建设达到三级标准验收要求。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把每周五下午定为学习日,重点加强环保法律、法规、行风建设等一系列内容,努力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经常化,经常自觉化”的学习氛围。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努力提高办事效能,实行“指导服务在先,行政处罚在后”的工作方针,为企业排忧解难。五是认真做好自查工作,确保达到验收要求。对标准化建设有关文件资料、台账、档案材料、办公设备及执法装备、规章制度、业务工作档案等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各项基础工作扎实、规范。
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年
今年,我局紧紧围绕污染减排这个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年”活动。为
加强本次活动的领导,我局成立了强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实行领导分包制度,分工明确,局长负总责。领导小组每月调度一次工作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每个阶段一总结,做好衔接协调工作。一是进一步贯彻“依法行政”的执法理念,做到违法必纠。突出严格执法、程序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二是进一步加大省、市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和重点工程减排项目,环境执法监察到位,运行台帐健全,运行情况良好,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三是符合安装在线设施条件的重点污染源和装有在线设施的重点减排项目,验收合格率100%,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率为100%,数据有效审核率为100%。四是重点企业派驻驻厂员,环保制度健全,污染治理设施管理规范,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或技术操作人员运行台帐和记录齐全,治理设施稳定运行。五是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建立健全了进出口流量和水质、运行时间、处理水量、生产用电量、污泥产生和处理量、药剂投加量、在线监测仪器的校验报告等运行档案,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规范运营。六是抓好重点污染源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现场监察,及时对环境违法整改情况进行后督察,全面掌握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建立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帐。七是推进各类环境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督促重点排污企业加快
自动监控设备更新改造步伐,定期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在线监控设备校验比对,保证在线监控数据全面准确可靠,严禁擅自停运在线监控设备,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监控系统稳定运行,为污染减排核查提供科学依据。八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责任体系,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任务落实、责任到人,杜绝违法超标排污行为,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截至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车180余车次,执法人员480余人次。
三、污水处理厂监管工作
为确保完成我县“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XX于XX年XX月投入运行,并于XX年XX月XX日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出具了验收意见(冀环验【2010】158号)。自XX投入运行以来,县环保局将对该厂的环境监督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围绕正常运行、工程验收和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一是加强日常督导检查。每天向政府上报一次现场监察情况,全方位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督促整改,重大问题报请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二是加强监督性监测。监测站按规定对进、出水口进行监督性监测,并与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自测数据进行比对,确保数据规范、准确、及时,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三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台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污水处理厂现场检查表》、《污染物监测
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类台账,落实非正常运行状态报告制度、污染物减排月报制度、排污申报制度,做到记录及时、准确,资料齐全规范。四是派驻驻厂监督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明确五项驻厂监督职责:
1、指导、监督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认真开展工作,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2、每周至少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现场检查;
3、认真做好现场检查记录,每月作一次书面环境监督工作小结;
4、严格遵守污水处理厂日常监察要求。检查的主要内容包含水质检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检查、水量核查、设施设备检查、台账检查等;
5、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政府、县环保局、污水处理厂提出书面的报告或意见。该局启动了派驻驻厂监督员计划,并对四名驻厂监督员开展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污水处理厂治污设施运行流程,及进、出水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数据传输情况。
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环境监察大队工作职责
环境监察大队工作职责
一、负责对所管辖区域内单位和个人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处理工作;
二、负责对所管辖企业污染源的现场监察和排污费征收工作,负责对辖区内各企业进行分类、建档、排污申报登记、审核工作,;
三、负责所管辖企业各类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工作;
四、负责对所管辖企业拒付排污费的催缴及处罚工作;
五、负责所管辖区域内涉及环境污染事故、环境信访、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
六、负责对所管辖区域内各类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案件的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并整理形成完整的案件查处材料交法规科初审。案件立案后,负责法律文书的送达和协助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的执行工作;
七、负责对所管辖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的监督检查工作;
八、负责所管辖建设项目、限期治理项目实施过程的监察并参与“三同时”验收工作;
九、对所管辖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十、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四篇:环境监察大队的工作职能
环境监察大队的工作职能:
1、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实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2、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
3、依据主管环境保护部门的委托,依法对辖区内单位或个人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4、负责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超标排污费和排污费的征收工作。
5、负责排污费财务管理和排污费财务、统计报表的编报汇审工作。
6、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的调查处理。
7、参与污染治理项目计划的编制。负责该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8、承担主管部门或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的其它工作任务。
三、环境监察工作程序
(一)污染源监察工作程序 l、计划管理
(1)、按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分列辖区内重点、一般污染源名录,建立档案;(2)、按规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2、现场检查
检查的主要内容: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地理位置、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源治理情况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否办理相关环保手续。(1)、正常:填写检查记录;
(2)、异常:检查人员现场取证制作现场检查(勘察)记录和询问笔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声、像取证,并填写检查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3、复查
对异常情况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查。检查处理意见(结果)的落实情况。
4、总结归档(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企业档案;
(2)、每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监察情况、注明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汇总上报大队领导;(3)、年终总结全年监督检查情况。
(二)污染防治设施监察工作程序
1、分类归档
(1)、现场监察室负责对辖区内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验收合格的污染防治设施分列名录,登记编号,建立设施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污染防治设施的名称、型号,设计处理能力,实际处理能力,处理率和处理效果,处理费用,验收(改造)日期等。
(2)、每月对每台(套)污染防治设施的检查不少于2次。
2、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检查企业生产情况:污染源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设施运行记录、监测记录和设施管理人员岗位执行情况;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规范情况;设施需暂时停运、拆除、闲置、关闭、改建、扩建的,排污口需改变原设置位置或增减 3 的,是否办理相关环保手续;设施停运或拆除期间采取的达标排放相应措施执行情况。(1)、正常:填写检查记录;
(2)、异常:视情处理。(1)超标排放:监测报告结果移交排污费征收管理科征收超标排污费,建议限期治理、限产限排、停产治理,同时执行《环境监察行政处罚程序》;(2)设施运行不正常,擅自停运、拆除、闲置、关闭、擅自增加和改变污染物排放口或未按规定设立规范化的污染物排放口及计量监控装置的,执行《环境监察行政处罚程序》;(3)检查人员现场取证要制作现场检查(勘察)记录和询问笔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声、像取证,并填写检查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3、复查
对异常情况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查。检查处理意见(结果)的落实情况。
4、审批管理
设施需暂时停运、拆除、闲置、关闭、改建、扩建的,排污口需改变原设置位置或增减的,必须向范县环保局提出书面申请。县局可根据具体情况征求大队意见后,立刻或限时办理。
5、总结归档(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设施档案;(2)、每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环境监察情况、注明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汇总上报大队领导;(3)、年终总结全年监督检查情况,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率、处理率和达标率。
(三)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工作程序
1、建立档案
(1)、登记辖区内审批的建设项目单位;(2)、对有“三同时”的建设项目逐项建立档案。
2、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听取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并现场检查核实有关情况。对有“三同时”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未投入生产或使用的,检查污染防治设施主体工程是否同时施工;试生产期间的,检查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同时还要检查运行效果:已投入正常生产使用的,检查是否有验收手续.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没有办理相关环保手续的,属于异常。(1)、正常:填写检查记录;
(2)、异常:检查人员现场取证制作现场检查(勘察)记录和询问笔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声、像取证,并填写检查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3、复查
对异常情况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查。检查处理意见(结果)的落实情况。
4、总结归档
(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档案;(2)、每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环境监察情况、注明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汇总上报大队领导和项目审批机关;
(3)、对违法事实清楚以及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应及时上报大队领导和县局相关室。
(四)限期治理项目监察工作程序 l、建立档案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文件要求,建立辖区内限期治理项目、停产治理项目和关停项目名录,并逐项建立档案。
2、现场检查
检查内吞:限期治理项目在规定的期限内治理进展情况、是否治理到位、是否通过验收,未通过验收的是否停产治理;停产治理项目是否停产到位,有无未经同意擅自生产现象;关停项目是否关停到位,相关生产设备是否拆除到位,有无擅自生产现象。(1)、正常:填写检查记录;(2)、异常:检查人员现场取证制作现场勘察记录和询问笔录,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声、像取证,并填写检查记录,按环保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执行。
3、复查
对异常情况按规定期限进行复查,检查处理结果的落实情况。
4、总结归档
(1)、所有检查记录、材料分别存入相应档案:(2)、每季度终了10日内总结季度监察情况、注明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建议汇总上报大队和县局相关室:
(3)、对违法事实清楚以及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应及时上报支队领导和县局相关室。
(五)排污许可证监察工作程序
1、收集信息
辖区内发放的正式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有关资料。
2、制定计划
按《污染源监察制度》制定监察计划。
3、现场监察
(1)、是否持证排污;(2)、计量装置运行情况;(3)、是否超量排污。
4、视情处理(1)、正常;(2)、异常:
对无证排污的,加倍征收排污费;并属现场处罚范围执行《现场处罚工作程序》,属监察机构处罚范围执行《现场处罚工作程序》,超过上述处罚范围填写《环境监察行政处罚建议书》上报。
(六)征收排污费工作程序
1、排污申报登记
每年元月15日前,排污单位将其排污情况填写在《排污申报登记表》上,一式三份报大队排污申报办公室。新建项目,在其试生产10日前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一式三份报大队征管。
2、排污申报登记核定
申报办公室或征管科在接到《排污申报登记表》15日内对报表中所填数据进行核定。通过核定的报表,作为收费的依据。没有通过核定的报表,返回申报单位,重新申报。
3、排污费征收
(1)、征管科向被征排污费单位下发《排污量核定通知书》。(2)、下发《排污量核定通知书》7日后,且排污单位无异议,下发《排污费缴纳通知单》,同时将收费金额在公开场合进行公示。
(3)、征管科不能直接送达的《排污费缴纳通知单》提前三天移交办公室,进行公证送达。
4、排污费缴纳
被征单位,依照收费通知单金额,在指定银行账户缴纳排污赘,也可提现金到大队财务室直接缴纳。
5、不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的处理
对不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者,由征管科将被征单位情况提交大队办公室,办公室按法定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减、缓、免缴纳排污费
按照征收《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和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减免及缓缴排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
(七)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程序
1、收集信息
(1)、排污费征收及拖欠情况;(2)、排污费解缴入库情况;(3)、污染治理需求;(4)、环保自身建设需求。
2、编制计划
(1)、环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季、按半年或按编制污染治理贷款(补助)资金使用计划;(2)、环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季、按半年或按编制环保补助费使用计划。
3、计划执行
(1)、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各项资金使用计划,将环保补助资金拨入环保部门的资金专户:(2)、环保部门根据项目进度拨付资金;(3)、按期收回污染治理贷款本息;
(4)、用款单位报送资金使用情况及效益情况报表;
(5)、环保部门向上一级环保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资金使用情况及效益情况报表。
4、财务管理
(1)、设立排污费征收专户及各项资金使用专户;(2)、按排污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设立排污费资金收支帐户;
(3)、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送排污费财务季报、年终快报和收支预决算报表;(4)、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收支预、决算报表和其他报表。
5、总结归档
环保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一切文件、会计帐簿、票据、报表等均按规定整理归档。
(八)现场处罚工作程序
1、及时取证
环境执法人员对在环境监察中发现或发生的环境违法行为,在确认符合现场处罚条件后,及时取证,制作《现场检查询问笔录》、《现场勘察记录》。
2、陈述
(1)、环境监察人员说明违法单位或个人的违法事实及证据;
(2)、环境监察人员说明对违法单位的处罚理由及法律依据。
3、现场处罚
(1)、环境监察人员填写《现场处罚决定通知书》一式二联;
(2)、《现场处罚决定通知书》第一联交被处罚单位或个人签收,第二联由环境监察机构存档。
4、报告情况
将《现场处罚决定通知书》第二联、证据材料及《现场检查询问笔录》、《现场勘察记录》呈报主管领导审阅。
5、强制执行
对超过起诉和复议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填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结案归档
填写《查处案件终结报告书》,按一案一卷归档。
(九)环境监察行政处罚基本程序
1、立案登记
对现场监察中发生或发现以及群众检举或控告的违法行为,填写《查处环境违法案件登记表》。
2、调查取证
核实违法事实并取证,制作《询问、调查笔录》
3、按处罚权处理
(1)、属现场处罚范围的,执行《现场处罚工作程序》;
(2)、属环境监察机构处罚范围的,执行本程序4—7;
(3)、属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填写《环境监察行政处罚建议书》,与调查材料一并上报。
4、审核决定
(1)、监察小组提出行政处罚意见;(2)、听取被处罚单位陈述;(3)、审议小组审议处罚决定;(4)、监察机构负责人签发《环境监察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
5、送达签收
送达人要求受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对拒绝签收的要注明送达情况。
6、强制执行
对超过起诉和复议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填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结案归档
填写《查处案件终结报告》,按一案一卷归档。
(十)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
1、大队办公室在接到由局12369环境热线或由其它方式转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投诉后,应及时报告大队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并做好事故记录登记工作。
2、在县局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调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参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随同有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现场应急处理工作,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努力把污染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3、实地勘查并记录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现场状况,记录污染破坏范围、周围环境状况等。收集有关 证据,证据应包括: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记录等。
4、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将取证材料上报县局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十一)污染纠纷调查处理程序
1、按照县局污染纠纷调查组的部署,参与环境污染纠纷调查工作。
2、环境监察人员在参与调查时,要依法、客观、公正、全面的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调查核实污染事实。
3、根据调查材料、专业部门的鉴定,理顺案情,辨明是非,分清责任。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愿意接受调解,调查组召开由当事人参加的协调会,做好会议纪要,制作《环境污染纠纷调解协议书》,盖章后送双方当事人。调解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的,调解处理终止。
4、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和县环保局各备留一份调解协议书存查,并写出纠纷处理过程的结案报告;双方调解不成的,在告知双方当事人采取民事诉讼途径解决之后,写出结案报告。并将调查中收集的有关材料及时整理移交县环保局存档备案。
(十二)排污申报工作程序
1、正常申报
(1)、申报办于每年的11月底前做好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工作。
(2)、申报办公室应于12月15日前负责将《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分发给辖区内各排污单位,并负责对排污单位所填写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进行初审。初审内容包括:填写内容是否完整、填写格式是否正确、数据是否基本符合实际、所附材料是否齐全。
(3)、申报办需于元月15日前将辖区内所有排污单位填报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一式三份,连同所有排污单位的通讯录(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报送主管领导审阅。
(4)、主管领导负责对申报办初审后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凡审核不合格的,直接退回室重新申报登记,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有关人员直接对排污单位进行核定,核定合格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经审核同意后,由办公室存档1份,其余2份转交相关征管科。
15(5)、征管室于每季度末10日内,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依据《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和该排污单位本季度的实际排污情况进行核定,下发《(×)季度排污量核定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排污单位。(6)、排污单位对核定结果有异议的,首先由各室做好解释工作;需到现场进行核实的,应将排污单位的复核申请连同有关资料于2日内报送主管领导,由大队重新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重新核实,6日内做出复核决定;各室应在2日内将《(×)季度排污量复核通知书》送达排污单位。
(7)、对不按规定时限和内容进行排污申报的排污单位,经大队研究同意后,各室可依法对其做出处罚建议,或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排污单位限期补报。
2、变更申报
(1)、排污单位因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口设施、污染物处理设施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所报内容作变更、调整的,应在变更前15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填报《排放污染物变更申报表》;排污情况发生紧急变化时,必须在变更后3日内报告并提交《排放污染物变更申报表》。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排污申报登记,应在项目试生产前3个月内和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验收合格后1个月内(总局10号令)办理排污申报手续。
在建制镇以上范围内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单位必须在开工前15日内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填报《建设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2)、各室应在接到排污单位填报的《排放污染物变更申报表》7日内,将初审后的意见及有关变更资料报送主管领导批示。
(3)、按照有关规定对《排放污染物变更申报表》进行审核,并在7日内完成排污申报变更工作。(4)、排污申报变更工作按正常申报工作程序进行。
(十三)案件办理工作程序
1、限时结案
对立案调查的违法案件,按时限要求结案。
2、立案审查
现场执法中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举报、控告、上级移送的环境违法行为应予审查,由责任部门决定 17 是否立案并填写《查处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立案登记表》。
(1)、上级转办、移送、群众来信投诉的环境违法案件由相关业务室负责统一立案:
(2)、环保“12369”热线投诉的环境违法案件应及时转交局法规科立案处理;
(3)、现场执法中查出的违法案件由现场检查的部门负责立案。
3、现场调查
对立案调查的环境违法行为由立案部门负责调查,制作询问、勘查笔录等。
(1)、制作《调查询问笔录》:调查人员通过直接向当事人询问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其亲口叙述的有关违法事实。
注意事项:①必须由具有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2人以上来完成,首先表明执法身份(我们是范县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这是我们的执法证,请审验);②询问对象的选择要准确,不能将排污单位不认可的人员作为询问对象;③询问目的要明确,应当紧紧围绕执法人员现场认定的违法事实进行询问,让当事人承认违法事实,笔录中对认定的违法行为、事实的记录必须清楚,并与现场检查(勘察)记录所描述的违法 行为及告知通知书认定的违法行为相一致;④结束询问时应提出“以上情况是否属实?”问题,并让被检查单位自己签写“属实”或者“不属实”;⑤文书中改动的地方必须有被检查人按手印、印章以及被检查单位人员的签字;⑥笔录中每个项目要填写齐全、详细。
(2)、制作《现场检查(勘察)记录》:调查人员将自己通过看、听、嗅、测等具体现场检查(勘察)活动得出的结论,用文字形式予以真实记录。注意事项:①参加检查人员必须两人以上,且都应具备现场执法资格:②记录中每个项目要填写齐全、详细。③对具体检查场所的部位必须清楚,必要时作出“检查地点方位示意图”对其中重点部位,敏感区位要表示清楚;④记录中的内容一定要和其它调查证据相互印证,起到互为补充,环环相扣;⑤记录清楚违法单位出示的文字资料说明;⑥对水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现场提取水样的应予注明。(3)、现场调查取证方式:对违法行为可进行录像、摄像取证:现场监测取证;证人证言取证;现场提取水样取证等。
19(4)、下达《告知通知书》:所认定的违法条款应与现场检查(勘察)记录、调查询问笔录所描述的违法事实相一致。
4、调查终结
负责调查的部门在调查取证后,应当填写《环保调查终结报告》,供案件审查核对时参考。报告编写事项:
(1)、标题:应填写违法案件性质和违法行为人(单位),如“关于×××违反×××规定的调查报告”。
(2)、正文:首先写明违法行为人的基本情况和案件发生经过;其次写明违法事实和证据;最后写明承办人员对案件性质的认定,引用具体法律条文,对案件依法提出处理意见。
(3)、结尾:承办人员应写明制作报告时间并签名。
5、案件审查
对调查终结的案件材料由调查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在2日内移交大队进行审查。经审查,案件认定的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调查取证不符合法定程序时,大队将案卷退回调查部门,由案件调查部门补充调查、取证或者重新调查取证。
6、违法单位申诉的受理
(1)、相关室负责受理属于县环境监察大队责任范围内的违法案件的申诉;
(2)、县环保局法规科负责受理属于县环保局责任范围内的违法案件的申诉。
7、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审批与下达
(1)、对初次违法且情节较轻的违法案件报环境监察大队研究后并由主管领导签字,由案件查处部门对违法单位下达《环境保护警告通知书》进行警告,并负责送达、督办;
(2)、对环境违法情节严重的案件,情节轻微经警告后不积极整改的案件,报经环境监察大队研究研究并由主管领导签字,案件查处部门应将违法案材料上报政策法规室签收确认。县环保局政策法规室下达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由案件查处部门签字接收和转办。
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与执行(1)、辖区区内违法案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由立案部门在接到《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后2日内送达并督促执行;
21(2)、“送达回证”必须逐项填写,内容要详实清晰,不得项漏项。“送达回证”的原件转交县环保局政策法规科,调查部门备案。
9、排污费的强制执行
(1)、排污单位自收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60日内未来申请复议,3个月内未来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缴纳排污费决定的,需对其强制执行排污单位的执行条件进行核查,填写《强制执行审批表》及《强制执行申请书》后,将《排污量核定通知》、排污费缴纳通知单》及“送达回证”、《费限期缴纳通知书》(存根)等有关材料汇总后报环境监察大队办公会研究,在复议或诉讼期满之日180日内报局法制室,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排污单位自收到《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60日内未申请复议,15日内未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部门在复议或诉讼期满之日180日内请当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3)、对拒绝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的排污单位,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3个月期限内,各室应当对该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进入行政处罚程序。
10、案件的档案管理(1)、每月末各监察室对本月违法案件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列表一式三份上报主管领导,并注明违法案件的到位情况;
(2)、执行终了的行政执法案件应一案一档,由各室将案件的有关材料立卷进行保存;
(3)、每年3月底各室应将上执行终了的案卷档案移交档案室;
(4)、档案管理室负责对行政处罚案件材料进行整理,按照规定归档。
第五篇:环境监察大队工作制度
服务承诺制度
一、认真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职能。做到不弄虚作假,不优亲厚友、不搞平均分配,确保环境评估准确发放,并认真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服务。对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环境保护、环境评估、企业排污费征收等工作,公开政策依据、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公开收费依据、收费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结制。第一位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和要办理的事项,属于自己业务范围的要积极、认真解答、办理;对涉及多单位或多科室的事项,要明确告知服务对象最快捷的服务程序;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要解释清楚,引导服务对象找有关部门办理。对符合条件,手续、资料齐备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规范时限按时办结,不得无故拖延。
四、务实为民,热情服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努力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送”。对上门群众热情接待,耐心解答问题,严禁态度粗暴,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
五、清正廉洁,拒绝腐败。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模范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严禁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的行为;严禁收受服务对象的“红包”、“白包”、烟酒等礼品。
六、强化监督,实行责任追究。对违反上述服务承诺的人和事,可直接向责任单位投诉;如对责任单位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可向市局监察室投诉,我们将对有过失的责任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首问责任制
为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规范办事行为,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当服务对象通过各种形式向本局咨询有关业务问题时,第一被询问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负有接待、登记、受理、指引、衔接、督办的职责,务必做到首问必答,首问必办,首问必果。
二、首问责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托、敷衍服务对象的咨询。
三、凡属本人工作范围内的事务,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服务对象,并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政策及办事程序向服务对象将清楚,能办即办,一时办不完的应向本股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请示并承诺服务时限,不能办的事要向服务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四、不属本人工作范围的事情,首问责任人应将服务对象带到其它股室,交待相关的责任人办理。
五、如果属本局下属单位或机构办理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应将其详细地址、电话或联系人提供给服务对象,使其直接联系,做到笑面相迎相送。
六、不属本局办理的事项,应向服务对象解释清楚。
七、实行首问责任追究工作制度,对违反首问责任制规定的工作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具体由领导班子讨论查处。
八、首问责任制设群众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
限时办结制度
1、排污申报
自申报通知送达企业后20天内完成申报工作。从第10天起电话催报,在20天内还未申报的,3天内由市监察大队提交行政处罚申请报告。
2、排污申报核实
自企业上报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有关数据的审核工作。
3、核算排污费
核算排污费应在核实申报材料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打印收费通知书。
4、征收排污费
经批准的收费通知书应在3个工作日内送达排污单位。排污单位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7天内排污单位将排污费缴到指定银行。7天后排污单位拒不缴费、又不提出异议、复议或诉讼的,3天内由监察大队提交行政处罚申请报告。
5、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排污单位的诉讼期届满之日起5天内提出申请强制执行报告。
6、排污费的解缴
每月初10日内将收入财政专户的排污费分级解缴。
办事公开制度
为了在我局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好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实现有效的内部监督,特制定本制度。
一、办事公开的原则
(一)公开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除国家规定的保密内容外,都应公开。
(二)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办事的结果应当公正、公平。围绕干部职工关心的问题,实事求是,取信于民。
(三)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办事项目,公开办事依据、程序、结果,简洁明了地公开,杜绝形式主义。
(四)必须公开的事项,应该及时公开,一般在会议决定、或事情办妥后一周内予以公开。
二、办事公开的内容
局内的重点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和干部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局相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除国家规定的保密事项外,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一)大改革方案、人事调配、干部职工奖惩、人才选聘。
(二)局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重大安排。
(三)各项经费管理使用,局的各项开支,包括招待费,交通费、通讯费等。
(四)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依据。
三、公开形式和渠道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如通过公布、张贴、简报、局域网,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对我局工作进行监督。
审批备案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增加公开的透明度,促进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特制订本制度。
一、在遵循“保密制度”的基础上,该公开的内容一律公开。
二、每期政务公开的内容,各股室交局政务公开办公室审查。
三、政务公开办公室将每期公开的内容交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
跟踪落实及督办制度
一、工作跟踪落实制度
(一)每月月初,有关责任人要拟订本月工作计划,送分管领导及办公室督查组审定,并在会议上汇报,在政务公开栏公布。
(二)每月月中,分管领导及督查组对工作进行督查。
(三)月底定期汇报本股室当月的工作完成情况,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及督查组对各股室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总评的重要依据。
二、工作督办制度
(一)督办任务由办公室负责完成
(二)督办内容
1、上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落实情况的反映。
2、上级交办任务的催办。
3、信访件的催办。
4、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的催办。
5、市局及本局临时性任务的催办。
(三)督办工作实施催办单方面管理。大队接到办公室的催办单后,要按时间、内容的要求认真办理。在要求时间内经过努力仍 无法完成的,要向办公室说明原因,经请求领导同意后,另行商定完成时间。
监督反馈制度
为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促进我监察大队机关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及时解决群众反馈的存在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一、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每星期开意见箱1次,将群众的意见记录好,交有关股室或局领导处理。
二、对群众来电举报的,能立即解决的应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应认真做好记录,向有关股室或局领导反映,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
三、对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办公室要进行造册登记,将信件交业务股室或局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答复。
四、群众来访的,要热情接待,将反映的情况作详细的记录,有必要时将来访的群众带到有关股室或有关领导处反映情况,凡法律、法规、规章已明确时限要求的,必须严格执行。
五、局政务公开监督员对局机关单位及其行政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服务情况等进行明查暗访,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根据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通报。
六、设立行政机关效能监察监督投诉电话(#####)和机关效能监察投诉箱。
责任追究制度
一、监察大队主要负责人是责任追究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股室(本单位)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负总责,本股室(本单位)出现违纪违规问题,既要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同时,也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有如下违纪违规行为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一)对符合条件办理的申请而拒绝办理的,或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而予以办理的;
(二)违反工作程序,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涂改、隐匿、丢失、销毁证据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四)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五)违法实施行政强制行为的;
(六)其他失职、徇私舞弊或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使职权行为。
三、查处工作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的原则,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分清责任,处理得当。
四、对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办事,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分别按“轻微、较重、严重”三个等级给予处理。属情节较轻、影响较小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批评教育;属情节较 重,影响较大的,责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写出书面检讨,扣发全年奖金,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属情节严重,影响重大的,直接责任人待岗或下岗,主要负责人给予记大过以上处分。并追究分管领导责任。
五、每案查处时间不得超过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