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工作总结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列入教育改革的日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也拉开了帷幕,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高效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众多学科、各种类别的研究课题中,我校结合本校校情于XX年七月开展了“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这项区级课题研究。两年来,我们进行了扎实的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的目标、意义。
此项研究旨在通过课堂学科教学主渠道,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引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计算能力,逐步形成计算技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在探索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把教学重点从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上,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在现在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结合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学生计算能力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主要从计算能力的培养,保证计算习惯的养成,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合理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现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对比实验法、综合评价法、文献法等进行研究。
二、研究工作的进程。
(一)、调查摸底阶段。
1.问卷调查,摸底了解,选择课题
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也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通过调查了解,究其原因:近几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再加上先进的简便的计算工具(计算器)的逐步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小学教材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调低了。这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这一问题又有所忽略,认为计算易教,不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教学过程中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而学生则认为计算好学,一听就会,不用动脑筋,只要做练习就可以了。因此,有些学生不懂算理,计算法则的运用比较僵化。习题错误将经常不断。当出现错误时,师生都没有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简单的将其归罪于粗心。
2.建立、健全组织,确定学校科研队伍。在本课题研究第一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XX年7月至XX年9月),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课题组组长:兰祥勇 副组长:袁美忠、周积伟。
课题组主研人员:黄 勇、周 洪。
课题组成员:周利然、顾思维、王峰、刘漆红、陈雪莲。
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和奖励方案,并对研究成员进行了详尽的分工。
3.搜集资料,确立课题,构建课题的框架,撰写《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课题方案、关键词的界定、理论基础的确立、研究成果的预测和论证、课题的申报材料。
(二)、课题申报立项。
XX年7月1日,《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课题向江津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经江津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并报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市教育厅审查批准,本课题确定为江津区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三)、科学运作、落实研究具体环节
1、首轮研究实施阶段。(XX年10月~XX年年10月)
(1).课题组成立暨开题仪式,按《方案》初步实施。
(2).实验前测。
(3).不定期、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完善实施措施。
(4).组织实验后测
(5).召开中期研讨会,邀请专家对实施方案及目标进行论证,做好修正工作,并进一步完善措施。
2、验证性实验阶段(XX年年10月~2010年4月)
(1).实验前测。
(2).按调整后的实施方案,组织研究工作,并不定期的组织研讨会。
(3).组织实验后测。
3、成果形成阶段。(2010年4月~2010年7月)
(1).对研究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2).根据研究成果,编写适合各年级学生的训练计算能力的较科学系统的题目。
(3).学校表彰优秀科研教师和参加实验的学生。
三、科学导控,教科研互相促进,引领课研顺利开展。
(一)、科研促教,强化课题意识。
1、培训科研队伍
我们的教师平时忙于教学、多数人对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更谈不上进行课题研究,必须把他们迅速培养出来,坚持从理性的角度、全新的视角、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来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坐下来的方法培训学校课题研究骨干成员:
请进来 学校请区教育界的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介绍课题研究的方法;聘请区教研员担任学校课题研究的顾问。定期对课题组的教师培训。
走出去 学校派黄勇等9名教师到外地学习了“洋思经验”,聆听他们介绍先进经验;每次的江津教育研究工作会议,学校积极组织派员参加。
坐下来 两年来,课题组坚持每月一次研究成员研讨会:大家一起坐下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交流研究成果、讨论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
2、规范研究管理
课题研究最讲究思路清、目标明。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领导小组科学运作、有的放矢、典型引路、研究工作扎实、成效明显。
(二)、科研强师,开展课题研究
--致力追求“有效整合”指导新境界
1.构建学习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制定了《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学校教师培养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借助校园网、校务平台,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供老师自主选择学习,达到了资源共享和学习促进的作用。
2.构建实践平台,实现研讨互动。
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各年级组教师根据教研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教研平台相应学科的“集体备课室”中。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网络集体备课,真正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无障碍的参与与探讨。开展制作课件互动与共享,从而引进课堂,进行实践分析、量化比较、总结完善,形成定案,共同享用。
(三)、科研兴校,形成课题效应。
1.围绕“学科整合”,课题组有序地开展了“三学三课三研”活动。“三学”即读一本课题研究专著,完成三千字学习笔记,外面学习一次;“三课”即一月一节研究课、一节公开课和一节示范课;“三研”即参与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发表获奖,以课题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活动,以课题组为主的老师撰写的论文二十余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2.针对“科研”,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赛课活动:高级教师示范月活动、骨干教师风采月活动、青年教师成长月活动、科研教师研讨月活动,至今为止我校周洪、顾思维等在市区获奖老师达20余人次,四、课题研究的保证。
课程负责人兰祥勇,党支部书记,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曾参与慈云二中 《农村中小学减负研究》,并取得好的成绩。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的科研课题,实验周期短,操作性强。但是,学校对困难估计充分,专门抽调学校一批参加过课题实践的研究型青年教师担任本课题。在这一批教师中,全部均为大专学历,均在国家级、市级刊物上发表过专业文章或在各级比赛中获奖,且有很强的理论研究水平。
本课题除了有坚实的领导班子和研究成员外,学校的硬件设施也能够完全提供保证。学校拥有远程教育模式三的全套设备,可利用多媒体室、网络教室向学生播放图文并茂的电教片,学校创建的校园网将确保该课题的顺利开展。并设立专项经费为课题的开展保驾护航。
回眸我们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但由于我校的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进行课题研究也是处于尝试阶段,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工作各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经验。同时,与教学工作相比,课题研究的人力物力还应加大投入的力度,我们的整体研究的理论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而今迈步正卓越,再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新的时期,新的使命,勤劳智慧的刁校人,必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兄弟学校的并肩作战下,高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旗帜,以更多的智慧和心力,以更大的干劲和魄力,务实奋进,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形成新优势、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该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从小学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分数所占的比例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据平时月考和期中期末检测的质量分析看,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差,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方法来提高学生大的计算能力呢?因此提出《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研究方案,力图在研究中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出适应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使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及整体素质。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学习,勇于
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4、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
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
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形成教研组特色。
三、研究内容与措施
(一)研究内容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
原因之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得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
有验算习惯,题目算完了事。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要想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掌
握一些方法。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课外练习、考查测试
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利用课堂教学,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
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有关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广泛分布于小学数学的各册教
材中,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熟悉各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根据小
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基础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调
控教学过程。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
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发挥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的研究。家
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自然延伸,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
要作用。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今,家长对孩子都寄予了较高的期望,重视
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有些家长在自己督促、辅导孩子的同时还聘请家教人员进行数学辅导。但是,现在家长比较关注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参加专门的“奥数”辅导,对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家庭教育对提
高学生计算能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充
分发挥家庭教育独特的功能,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互相沟通、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支持作用。
(二)研究措施
1、依照新课程理论对课例进行剖析。
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
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
3、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5、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
解算理掌握法则。
6、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7、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8、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9、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10、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
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
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
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
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四、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课例研究法、测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
多种方法。
五、实施步骤
准备筹划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1、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明确分工。
2、课题负责人制定本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终的成果展示形式。
3、方案制定后,请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
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进一步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2月)深入学习新课程
标准,挖掘教材内容,研究以往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从
中吸取教训,积极探索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从小抓
起,争取早抓早见成效。
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1、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
题做准备。
2、实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实施前期工作:
(一)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
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二)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和教师对计算和计算教学的看法。
(三)通过测试了解学生计算现状。具体实施阶段:
(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
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
练。
(2)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臵。既要关
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
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搜集分析学生在每册教材中关于计算方面遇到的问题
和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成因和解决方法。
(四)立足课堂阵地,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立足课堂,开
展课堂听课活动。课题组教师每学年至少执教一堂课题实验公开
课,大家围绕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进行探讨研究,以
通过课堂这一鲜活的基地,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保障。课后形成反思和案例分析。
(五)开展专题讨论活动和网上教研活动,借助博客圈论坛
讨论。
第三篇: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摘 要:纵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计算无处不在。好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知识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三亚市南新小学学生计算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因素的研究,找到导致小学生计算能力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帮助他们切实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学习兴趣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为了深入的了解三亚市南新小学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选择拟从口算,笔算以及估算这三个方面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分层抽样,在三亚市南新小学抽取四、六年级各30名共60名学生进行调查,本次研究采用的是测验法。本测试卷由口算,笔算,估算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分数都是30分,总分为九十分。
二、测验调查结果
各年级学生计算高分人数分布:四年级:口算25分以上者3人,占10%。估算1人,占3.33%。笔算5人,占16.7%。六年级:口算25分以上者3人,占10%。估算1人,占3.33%。笔算7人,占23.3%。
各年级三种计算方法的平均分:四年级口算、笔算、估算分别为14.9,11.8,15.0。六年级为15.0,12.54.8。
三种计算能力的均值分别为:14.97,12.13,14.92
从各年级计算正确的百分率以及均值可以看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中笔算能力成绩最好,口算能力次之,估算能力最差。从四、六年级各算法平均分的比较来看,随着所读年级的升高,口算均值略有升高但也不明显,笔算均值反而有所下降。学生从三年级起开始学习估算但是从四年级和六年级的测试结果表明,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没有明显的进步。
三、调查结果分析
3.1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外部原因
(1)口算不讲速度和方法导致学生口算能力的弱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片面追求进度而忽略学生能力的提高,很少或者从不对学生的口算进行训练。
(2)过度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当教师呈现主题图,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往往由于问题情境的开放,学生常常游离在情境之中,而此时教师并没有将学生引入主题,导致学生学习迷迷茫茫。
(3)教师对算法多样化的过度追求,忽略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一概的激发学生想出新的算法,却不知最适合学生的算法,导致了学生计算方法千奇百怪,良莠不齐。
(4)为了形式的练习,影响了学生练习的实际效果。在片面追求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中,却丢失了实效。枯燥的计算课教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3.2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内部原因
(1)感知不够细腻,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不像成年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笼统、粗糙、不具体的,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现象,但是并不能完全的看出事物的本质,头脑中也没有整体的概念。
(2)注意力分散,小学生注意的起伏大,不稳定而且不注意的范围广,易被无关的事物吸引过去导致其上课分神,在同一时间很难将注意分配到两个或者多个的对象上。
(3)记忆出错,小学生在将所感知的信息贮存的过程中,有时候贮存的信息消失或者暂时中断极易导致“遗忘性差错”。
(4)思维定势,《教育心理学》指出:思维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思维定势会导致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思考或解决问题。
(5)情绪不稳定,小学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也会直接影响计算的过程,学生都希望算得又对有快,但是往往由于动机过强、急于求成,最后却事与愿违。对于简单的算式则会麻痹轻视;而对那些计算复杂的算式,又表现出厌烦、畏难的情绪状态,导致错误。
四、提高计算能力的建议与方法
(一)从外部原因提出提高能力的对策
1.1关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角度去描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获得有关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规律。
1.2重视口算是基本,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是衡量计算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首先提高口算能力是基础,而且教师也应该把口算训练贯穿于整个计算单元教学的始末。口算的训练应该有多样化的形式,如“开火车”、“接力赛”等等,教师应努力做到不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1.3算法、算理应相辅相成的,是内在的联系在一起的。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可靠的思维过程,确保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而算法则为计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计算的速度,是计算经验的积累。
1.4精练勤练,计算技能的形成,除了计算科学的指导外还依赖于精心设计的课后练习去巩固教学成果。只有多练才能最快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以计算教学为主的单元时,教师应采用化整为零的训练策略,坚持天天练。
(二)从内部原因提出提高计算能力的对策
2.1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的前提与保证。
2.2形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只要认真书写就可以减少很多计算错误。良好的书写会让自己的卷面整齐并且减少干扰自己的因素。
2.3形成验算的习惯,验算不仅是保证计算正确的一个有效措施,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计算规则的理解,更容易形成计算技能。
2.4形成认真打草稿的习惯,有的学生打草稿时随便抓张废纸就算,不用本子,而且字迹潦草,往往算对了,但是抄到本子上却是错的,因此检查时往往连原来的草稿也找不到。如果每个学生都养成打草稿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检查起来一目了然,便于查出错处及时订正,省时省力。
2.5形成反思错题的习惯,有些学生做了很多题但还是考不高分数,这是因为他们在做题的过程中没有认真的总结,在做题的过程中同学们不能盲目的去做,要懂得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汪建英.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J].云南教育,2002
[2] 高恩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J].内蒙古教育.1995.[3] 刘德宏,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初探[J].青海教育.12:45―46
[4] 刘晓春.小学计算教学的新探索[J].教育评论,2006,[5] 张文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0:35
第四篇: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参加《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策略研究》心得体会
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 何祝然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一直是我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对此我们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通过的不断尝试,我找到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的一些捷径,有以下肤浅的认识:
一、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比如学习“连除的简便运算”时,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组数据的观察对比,总结出方法是20÷5÷2=20÷(5×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为什么可以这样?”我们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平均分的过程,让
算法:(1)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出来的;(2)把7放在心里,然后再数6,得到13;(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4)7分成5和2,6分成5和1,5+5=10,2+1=3,10+3=13;(5)把7看作10,10+6=16,16-3=13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算法,如果老师不及时与学生一起选择最优的算法,那么,有的学生会模糊,不知该用哪种方法好,有的学生会用他们自己想到的较复杂的方法。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最简单最优的方法,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
四、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思维的发展,能提高计算效率;而计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试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合乎逻辑的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速度,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比如54×99,有人是采用笔算方法,有人会利用简算这样想:100个54减去1个54,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直接能口算出来,用时较短。
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新颖、灵活的解题方法,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计算能力。
五、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一节课来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与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针对这种错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后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改错题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采取小医生找病因的比赛形式,也可以是看哪位小老师最认真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巩固自身的计算技能。
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认真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灵活使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课题研究对象:二(2)班学生、四(1)班学生
六、课题研究内容:
①、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②、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七、课题研究过程:
(一)调查研究,分析错因。
甚至桌面到处打草稿。粗心大意,不细想就计算。
(二)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1)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比如学习“连除的简便运算”时,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组数据的观察对比,总结出方法是20÷5÷2=20÷(5×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为什么可以这样?”我们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出二者最终平均分的份数相同,这样从除法的意义出发解决“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2)加强口算训练,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务必让学生熟练计算,表内乘法更应该熟背于心,这是小学阶段计算的基础的知识。到中高年级还要让
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思维的发展,能提高计算效率;而计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试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合乎逻辑的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速度,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比如54×99,有人是采用笔算方法,有人会利用简算这样想:100个54减去1个54,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直接能口算出来,用时较短。
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新颖、灵活的解题方法,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计算能力。(5)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记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
1相互切磋和教研活动的评课等,促使教师观念吐故纳新。实验期都围绕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题进行研讨,在实验中不断总结,我们都认识到: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为核心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利于学生终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
(2)学生的计算能力在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错题在逐渐减少,数学成绩也相应提高。四年级上学期的一次笔算测试,规定时间内完成12道笔算题。满分120分的有9人,110分的有13人,100分的有9人,90分的有4人,80分有1人,80分以下有10人。在四年级下学期四月份再次进行测试,成绩为:120分有22人,110分有9人,90分有4人,80分1人,80分以下有6人。
九、困惑与思考
1.如何正确把握算法多样和最优化的衔接点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主旨是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思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数学思维。算法优化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但是,我从众多的案例中和研讨课堂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往往以下问题:一是为了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不能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即只重视多样化,而不注重算法优化。如何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还是我今后应该继续研究的一个课题。
2.进一步认识口算和估算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314-
第五篇: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的研究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长征小学
王丹
一、课题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研究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探寻如何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高算法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双台子区长征小学三年全体同学。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探索出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以课堂计算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主动建构为载体,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做到算理和算法并重,更具实效性。
(3)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及数学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学以致用的原则,着眼素质教育,对提高小学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索。(1)、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研究。(2)、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
(3)、进一步实现算法多样化与熟练化的研究。(4)、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计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效果调查,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题和课例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影响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一些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讨出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真正、有效的策略。经验总结法:通过实际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计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1)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同时调查数学教师计算课的现状,研究对策。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习、查阅相关资料,组织课题组理论学习。
(3)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按方案制订实验研究工作计划,开展研究。
(2)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学习中出现的障碍,立足于课堂,以常态课堂教学研究为着眼点,重点进行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研究、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算法多样化与熟练化的研究、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3)运用个案分析法随时记录研究的步骤、心得体会、典型个案,定期上交相关论文,案例。
(4)定期进行阶段总结,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在此基础上调查、规划下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
(5)探索出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的突破口,形成教学的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1)收集典型错题,汇编成册,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2)总结实验结果,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论文等形式分享学习成果。
(3)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4)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5)迎接专家验收结题。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
1、撰写《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的研究论文。
2、《计算教学典型案例》集
3、撰写《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