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家乡昨天和今天的调查报告
调调调调风灵着山合落
查查查查雨气翻水加户
时地对结兼所天水工,河小、城,的的村的间点象果程钟覆泥„撑城河民市这这新貌整
关::::,、地、„起市公生。些一变发齐
于家乡昨天和今天的调查报告临临
朐朐
县的变
化一山的蓝一临湿园工
路水变帆个朐地和程
高秀化新个经公朐正
歌美:材投济园山构
。的临
朐,近
几
年
正
在发
生
料资“、前建、雷奥新元的园地崭
能的新、新
源大“水„的、项龙景„山
伊目
利纷
复纷
过10亿大黄休着
厦龙闲一
”公绿座
骨公一水
园项园、项林
弥卜城宜今就几村现
家建居天我年容在有趟化生有
目农。了序
共村
睹之的行
变来
化,咱谈
先一
撇谈
开临
不朐
说农,村
单近
质形的成变了
化明,显
过的去对的比
破,旧过
不去
堪的,荒x 20 = 400
地由子整复家摩半庭活住到木盖前
沙不还了存里托以的的房了结得几
坡平出许在的车上车。的,构很年的机百尽
变的现多。交,的辆
成土了;
遍路高过
野、速去
绿自公遇
树然路到
。路、沙
变铁子
成路就
了。下
柏即去
油使推
路是车
。土的有路现的也象
村平不
通到农还
工今家很
具天都齐
由,有全
驴摩了,(托小有
马车轿用)已车于
拉经、生
车很农产、普用的为及车,数了,有
不,有用
多有的于的一家生
变约变豪,黑、姓
化有成华许白电家
太大了以结子家。、的里,上构的只如太家人
过的,面有今阳长有
去人有积一,能还的的家部也样彩热用,土都分大家电水了好
打盖农了电、器这像
墙了牧。,冰等样我房砖民
几房家
乎,庭
看由房
不土子
砖,多电磁,混房人视炉有城
那箱全一家
就(部个里
是冰进词也
一台
14寸洗普应什
衣通有
柜入--不
了“少
有“
么
生一柜”长穿服新见样里
活张,的还着、衣了的人
中饭现椅写打补,字穿
必桌如子了扮丁进穿眼什
须、今、“最衣城衣--么的几,衣豪能服买讲“我家个沙柜华看。衣究和们
具凳发都家出一服好城穿,子、在几,电家
年还视牧
前有柜民,碗、的百柜茶农
姓(几里
家橱、摆
里可能有合技家
柜组“上
高了
科。
具变年,看里什
化四多时人,季数尚穿
从一家。的粗套庭调一昨
布衣里查样天
衣服的表华老
服到缝中丽土、四纫出”,自季机现,今
制都看了“天
衣换不这城时
么“
尚穿们能字“现几去
衣的吃--粗在颗我吃描饱即
饭述就过,来不去
是说错时在面别腌
人,了“是馒说几
类过。黄“
生去很
存吃多的粗家
最粮长在根,写是去家,这
本刚变“是庭还是
问能化大“一有后
题添时,饱,用肚有
家子四去
长,个是
米现细
米过玉年的半
米也家年
窝吃长的粮现是苹家
“果一
白,年
粮过
许果菜
多蔬,头不说命
上过根
头有其缸
它酸的白
子多过了调表现苦面波面、虽容蕴
调
;也年,查上在脸发—朝少然一含
查
如不就七表的住—展有黄精这个着
体
今过是碟的一着喜、了土无些人深
会,二一子最些好笑无更背神语的刻
:许、顿八后词房颜精多朝—言精的多三肉碗一句、开打愉天喜没神变
家百,的项:开、采快—气有面迁
庭斤而。是昨着思—的不洋深貌与
秋。如
季有今
腌的,菜家过
都长年
是还不
几写再
十道那
斤:么,过单
最去调
人天小想容活想洋度,发的累车死光动干、,但展
精得,板焕。活祥也这。神、精—发起想和不些
面饿神思、得挣幸一朴
貌得自想整早钱福定实,无然开天、。能的还精好放为睡精
是打。、生得神
摘采愁多活晚忧
抄,眉方奔、郁
准词
确句
地中
形却
作解在过
为中一去
一国些的次农简生
活村单活
动的的情,深词境
不刻句,一变描也
定革述许
能,中能
让但,激
学通隐发
生过约部
真活感分
正动到孩
全,了子
面让父珍的学辈惜
了生们今
天这间到甚其子是学源
幸就,实至实是空生。福达我际没,有洞的生到们作有孩感无生
活了将用给子受味活、我德,学们的的实
努们育而生是,际
力组工这一有所而,学织作种个一以是会
习这抓看明些,实挖
科次空似确感我实掘
学活了很的受们在出
文动、低教的认在用
化的调调育,为的之
知目子、氛至德,不
识的高平围少育只尽的。,淡的一工要的意很但无活部作深德
识多起奇动分并入育,时不,孩不到资
第二篇:苏格兰民族的昨天和今天
苏格兰民族的昨天和今天
孙坚 陈晓律 《光明日报》(2014年09月17日
版)
2012年10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和苏格兰首席大臣萨尔蒙德签订《爱丁堡协议》,正式将英国议会决定政体发展的最高权力暂时让渡给苏格兰议会,为苏格兰独立公投的举行奠定了法律基础。2014年9月18日是苏格兰独立公投举行的日期,届时苏格兰人将通过公投的方式决定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探索苏格兰人寻求独立的动机及独立公投得以举行的成因,首先必须理清苏格兰民族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
苏格兰地处不列颠岛的北部,面积占英国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而人口却不足十分之一。公元10世纪左右,苏格兰几乎与英格兰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王朝国家,因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向南部拓展是苏格兰改变贫瘠与落后的首选战略。11世纪时,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还存在一些所谓的“无主土地”,当英格兰发生内乱或专注于法兰西领地时,都是苏格兰向南拓展的有利时机,直到1237年《约克条约》的签订才正式解决了两个王国间的边界问题。苏格兰王国从凯尔特式的部族王朝演化为有组织的封建王朝,一直深受英格兰的影响。一方面,为了控制强大的贵族或地方势力,苏格兰国王经常寻求英格兰国王的支持;另一方面,两个王国间的联姻,也为苏格兰的盎格鲁化开辟了重要渠道。作为落后的一方,苏格兰不仅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深受英格兰影响,在政治上也处于附属地位。因为接受了英格兰国王的领地,苏格兰国王是英格兰国王的附庸几乎没有异议,但苏格兰王国是否为英格兰国王的属地,却在两个王国间存在争议。这种争议结束于苏格兰独立战争(1295-1328年),苏格兰通过这场对英格兰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重申了自己的独立地位,而且重铸了自身的民族认同。
苏格兰独立战争之后,苏格兰的独立地位既得到了法理上的确认,也被民族历史的神话所构建。然而从16世纪开始,苏格兰出现了寻求与英格兰结成某种形式联盟的少数派观点。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逝后无嗣,表侄孙苏格兰国王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新建立的斯图亚特王朝统一了整个不列颠岛。即使实现了“共主联盟”,苏格兰和英格兰仍然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建立更紧密联盟的提议多次被提出,终因英格兰的反对而无果。在双方各有所需且彼此让步的前提下,最终于1707年在两个王国间实现了议会联合,建成了新的联盟国家大不列颠。根据《1707年联盟条约》,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议会均被取消,由新建立的不列颠议会替代(其实质是在英格兰议会中增加了少许苏格兰议员),同时,苏格兰自身的宗教、教育、法律及地方治理体系得以留存,其结果是苏格兰失去了国家地位,但保留了拥有民族特性的市民社会。经过联盟初期的磨合,苏格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得益于英帝国提供的广阔市场和海外职务,苏格兰也跟随英格兰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从贫困落后的农业王国一跃成为最早建成的工业化国家的一部分。联盟提供的外部优越环境,加上苏格兰人拥有的勤俭、进取等优秀品质,最终成就了苏格兰于18世纪中后期及19世纪的发展神话。
19世纪末,苏格兰人开始对政治现状产生不满,认为苏格兰事务没有获得英国议会的足够重视。受爱尔兰自治运动的影响,苏格兰也兴起了要求建立地方议会的自治运动。要求自治的多个民族团体在1928年组建了具有“左倾”色彩的苏格兰民族党(NPS),1932年相对温和保守的民族政党苏格兰党(SP)成立,两党于1934年合并建立了苏格兰国民党(SNP)。苏格兰国民党在建立初期执行的是温和的分权路线,但在1942年后,独立却成为其主要纲领。从建立开始,苏格兰国民党在政治选举中的表现一直很差,只是一个勉强维持存在的政治团体。二战中不列颠意识的增强及战后福利国家的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族政党的发展空间。在1967年的议会补选中,苏格兰国民党获得了二战后的第一个席位,在1974年举行的两次大选中,国民党一跃成为苏格兰的第三大党,带领苏格兰进入工党、保守党、自由党和国民党相互竞争的“四党制”时代。为了争夺民族地区的选票,英国的两大主流政党竞相操弄民族议题,工党更是直接推动了1979年建立苏格兰议会的公投,虽然该公投以失败告终,却是苏格兰民族运动的一个高峰。1979年上台的保守党政府,在撒切尔夫人领导下推行的福利及私有化改革,给严重依赖国家扶持的苏格兰造成伤害的同时,也伤害了苏格兰人的民族感情,尤其是撒切尔夫人对地方自治的收权改革,更是让苏格兰精英产生了被剥夺感。工党则又一次大打苏格兰民族牌,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1997年上台的工党,成功推动建立苏格兰议会的公投,并在1999年建成了苏格兰议会。
在20世纪,随着英帝国的衰落,联盟带动的经济利好因素逐渐消失,联盟具有的吸引力在逐渐降低。经济的低迷和政治的被动,让民族政党有了产生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格兰沿海发现并开采石油,为民族政党的独立诉求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撑。英国两大政党不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民族势力的发展,反而为了短期的选举利益实行妥协性的权力下放。苏格兰议会建立后,修正后的联盟并没有如工党所愿能够抑制民族势力的发展,相反,苏格兰国民党通过地方议会的平台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在1999年和2003年的两次苏格兰议会选举中,国民党成为议会中的最大反对党。从2007年开始,国民党成为苏格兰的执政党,并在2011年的议会选举中以多数票获得连任。主张独立的国民党在苏格兰的成功执政,推动了独立公投的举行。
其实,独立一直是一小部分苏格兰民族主义者的政治诉求,多数人寻求的是在联盟内追求苏格兰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的增加是决定苏格兰同意建立及积极维护联盟的关键因素,民族特性的保留是苏格兰构建联盟的根基。当现实的利益发生变化时,可供民族主义者构建民族神话的民族特性便成为煽动民族情绪的富矿,改变现有的联盟形式也成为对现实不满者的政治诉求。神话和现实如同钱币的两面,苏格兰独立的诉求一直伴随着民族神话的构建和现实利益的追逐,但决定苏格兰民族发展方向的主因永远是现实利益。如政治学者迈克尔·基廷所言,“苏格兰人对联盟的支持是功利性的,当他们对独自行动的能力感到更自信时,联盟便会衰落。”
简言之,苏格兰独特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是其民族运动发展的根基与潜在要素,而现实的经济利益是引导民族运动发展方向的触媒,政党的选举利益是最终主导民族运动发展的手段,政治、经济、文化三种因素相互促动,共同助推了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发展。从国家层面看,英国的两党政治很难形成一贯的民族政策,而且短期的选举利益也成为两大政党向民族势力妥协的诱因;英国宪法中缺少禁止民族独立的明文规定及修改宪法的便利性特征是造成英国民族问题的症结所在。地区一体化及民族国家的式微是有利于西方民族分离运动的大环境,爱尔兰和挪威等相似小国的成功模式也是吸引苏格兰追求独立的动力之一。
苏格兰并不是西方世界寻求民族独立的特例,其表现不仅影响英国内部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民族问题,对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存在的民族分离运动也有触动。无论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结果如何,这个事件本身已经改变了英国内部的政治格局,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毕竟,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竟然在实现了现代化目标以后反而被国家分裂所困扰,这提醒我们应该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角度来认识民族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第三篇:百年武大的昨天和今天
百年武大的昨天和今天
曾开创多项国内第一走出78位院士(学部委员)要做中西部最好的大学
11月25日,一条科技新闻出现在国内众多的日报上:中国“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动物实验上周在武汉大学取得成功,12月初将进行人体试验。
一个55岁的老人,将这则令人关注的消息,从报纸上小心翼翼地剪下,归档、保存。这位老人就是武汉大学档案馆老馆长徐正榜。在武汉大学,徐正榜有“武大活字典”之称,这个来自湖北英山农村的农家子弟从1970年到2003年,从22岁到55岁,从未离开过武大校园。他在武大的时光,见证了武大现代的发展他每天的工作内容,透视着武大的历史轨迹。
在武汉大学110周年生日之际,徐正榜在珞珈山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向我们讲述了百年武大的昨天和今天。周大璞:《红楼梦》和铮铮骨气
徐正榜入学武大的时间是1970年。这个年份,正是文革中期,是国内政治文化气氛异常动荡的时期。
当时徐正榜就读的中文系,集中了周大璞、李希贤、张居华、陶梅生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按工宣队的要求,中文系学生只要背熟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可以毕业。
但是,老师们没有理会这样的要求。周大璞在讲古代文学时,多次提到《红楼梦》,并教学生如何欣赏这部文学巨著。因为《红楼梦》,周大璞多次受到批斗,但周大璞并没有就此停止。他不但向学生们讲解《红楼梦》,还满怀激情的讲到了曹雪芹,讲到人格与文格。
不为政治所诱,坚持自己的学风,周大璞不是第一个。这种独立品格,这种骨气,其实是武大在非常时期的一贯传统。
有一个流传颇广的说法,黎元洪任总统时,非常看好珞珈山的风水。1935年黎去世后,其家人曾以捐修一幢办公楼为条件,想将黎葬于珞珈山。但这个优厚的条件被时任校长的王星拱拒绝了。于是,黎大总统只能长眠于卓刀泉。
更早的时候,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的上世纪20年代,大学教授比官僚地位要高。闻一多的清华同窗吴国桢时任湖北省税务局局长,这个拥有普林斯顿政治学博士文凭的当红官僚,想在武大兼任教授,却被武大拒绝了。
徐正榜说,这两个故事都是野史,算不得正宗校史。不过,两个故事的真实性,却都是可考的。查全性:高考和民族责任
1977年,武大教授查全性向邓小平倡议恢复高考,不久这一提议付诸现实,全国数以千万计的学子得以通过公平竞争、同场竞技得到深造的机会。1983年编写校史时,徐正榜郑重地把这一事件编入史书。
研究武大校史21年,徐正榜参与编撰著作7本。7本著作所载,武大人曾开创过多项国内第一。查全性的振臂一呼,只是其中一件。
徐正榜历数的事件包括,武大教授李崇淮在全国率先提出,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这一提议随后得到实施;武大教授辜胜阻六次进京,提出开发性移民策略,为国家决策提供思路;经济系教授谭仁杰,则是全国首位提出“婚姻经济学”的学者。
1945年,物理系教授桂质庭,创办了亚洲第一个游离层观测点;生物系教授高尚荫则是在生物学体系中开创病毒池研究的第一人。1959年,化学系教授曾昭伦建立元素有机化学学科;武大教授鄂栋臣,则是我国首批南极考察科学家之一;以教授李德仁为首的学术团队,其摄影测量与遥感理论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法律系教授余杭,参与制订《招投标法》,同系另一位教授黄进是《澳门基本法》的草拟人之一。刚获成功的SARS疫苗动物实验,则是生物系教授田波领军。
解放前,武大历任19位校长中,有14位是同盟会会员。百年武大,从珞珈山走出的院士(学部委员)共78人。
百年武大,热血沸腾永远年轻。其秘诀是一所高校对国家和民族忠贞不渝的责任。方方:培训班和兼容并包
1982年,徐正榜任辅导员的又一届大学毕业生即将告别母校,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方方。毕业前,这批学生办了一期“青年写作培训班”,面向有志于文学的成人授课,刚刚毕业的方方登台讲课。
这个培训班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全国第一个成人教育培训班。此后,全国成人教育日渐红火。
办学方式灵活多变,武大最早可以追溯到1893年创办初期。两湖书院中,有40个捐资助学的茶商子弟单独编班,成为武汉大学的雏形。徐正榜笑言,这就是武大最早的“共建生”。
上世纪40年代,武大西迁乐山时期,因为设备齐全、图书丰富,国内很多大学生借读于武大,甚至有整班整校的借读学生,被戏称为最早的“借读生”。
最早的插班生,则是大名鼎鼎的罗荣桓。他先在青岛读预科,后通过友人介绍到武汉后,通过补考,插班进理学院就读。
而最早的“成教生”,还要向上追溯20年。当时陈潭秋等人秘密教授学校工友读书、写字。
办学形式的开放,让人感受到武大作为一个高等学府的宽容,一个学校的胸襟,应该是在学术上的兼容并包。
抗战以前,中国的大学哲学课堂上,讲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授只有两人——李达和范寿康,这两人都任教于武大。近期美国哈佛大学一名博士生在研究中国科学史时发现,1917年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不久,就有一位中国教授在学术报告时讲解《相对论》,这是中国口传《相对论》的第一人,此人就是武大物理系教授李芳柏。闻一多:珞珈山和务实蓝图
1928年8月,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就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浪漫的闻一多将“罗家山”改为“珞珈山”后,珞珈山水就成为武大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1年,武大14处老建筑申报国家级保护文物成功,与故宫、天安门等同列。全国高校有此殊荣的,除武大,只有北大和清华。
这批老建筑,除设计独特外,在韵味上更是非常讲究。设计者——精通中国建筑的美国人开尔斯,没有拘泥于当时的潮流,而是因地制宜,特立独行。
湖边的理学院建筑,座北,圆形屋顶。靠山的工学院,座南,方形屋顶。这两座建筑一北一南,一圆一方。而圆与方,都是比较严谨的造型,符合理工科的学术特点。
文学院的屋顶,却是弧形的,据说这是因为文学院需要较为拓展的思维,也需要流畅的表达。
徐正榜说,这些建筑总的风格,是不跟潮流,因地制宜,包含了务实的意味。
对于新世纪整合后的新武大,徐正榜正是寄予了这样的理想。整合后的新武大,各种学术交流更加活跃,资源利用也更加丰富。四校合并后的几年中,新武大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着。不过,这还不是武大最终的蓝图。武大描绘的蓝图,是校长刘经南的那句话——要做中西部最好的大学。
现年55岁的徐正榜最大的愿望是,在他有生之年,可以将这一句话亲笔写入校史。
第四篇: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示范案例(写写帮整理)
《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
实施年级:八年级
活动时长
1、课内:10课时;
2、课外:1个月
一、活动背景
21世纪的中学生生活在和谐的社会中,享受着幸福与甜蜜。美好的生活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很难了解到长辈们的过去生活,缺少对家乡变化的感受,为了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家乡的变化,感受到家乡每一步的发展变化都是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领悟到家乡的变化是祖国变化的缩影,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收集资料、信息,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情感。
2、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条件,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促进作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3、在了解家乡变化的基础上,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发展自己的特长、个性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4、学会展开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尝试写出社会调查分析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制定各个阶段的指导方案与要点;有关的课件与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准备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照相机、活动记录表„„
四、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
2、阶段目标:能让学生围绕主题生成研究小主题,建立不同小组,学会并着手制定小主题研究方案。
3、具体过程
(1)主题的产生
播放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状况的录象,然后结合刚刚学过的《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人民生活的变化,再让学生谈谈“关于山海关的昨天和今天,你最想了解什么?你对什么最感兴趣等”,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同时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解主题及设计性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指导
A、家乡人民的服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服的款式、色调、衣料是怎样的?人们的感受如何?今天人们的衣服又有哪些变化?„„
B、家乡人民的饮食: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食物主要有哪些?人们的需求是怎样的?今天人民的饮食又有什么变化?„„
C、家乡人民的住房: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如何?人们的感受如何?今天人们的住房状况如何?„„
D、家乡的交通:改革开放前的道路是怎样的?人们的交通工具有哪些?今天的呢?„„
(3)建立研究小组,制定小主题研究方案和设计性活动构思。
A、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B、自主推荐组长,完成小组分工。
C、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4)交流主题活动方案,指导完善。
A、小组介绍自己的主题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主题研究方案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A、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B、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
C、采访人员要注意预约时间,文明礼貌,设计好访问提纲。
„„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活动时间:课外1—2周2、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3、阶段目标:按预定的方案,分工合作,通过上网查资料、问卷调查、采访等形式,多方获取各种资料。
4、具体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A、按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录音、拍照、摄像。
事前准备: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式;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分工准备设备,有需要的邀请辅导老师或家长随去。
B、行动实施,进行调查、采访,做好调查记录,写好研究日记、感悟等。
C、按预定的时间利用网络、图书、报刊等资源查找有关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3)实践过程的指导
A、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
B、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感悟及及时记录采访内容。
C、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将研究问题引向深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活动时间: 2——3课时
2、阶段目标:做好资料的汇总,形成结论,做好展示的各项准备。
3、具体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3)完成结题报告,指导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
(4)讨论主题展示内容、形式。
(5)分小组准备主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1、活动时间:课内 1课时
2、阶段目标:
(1)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要善倾听,会发现,能质疑,巧答辩,为后期的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2)通过展示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
3、具体过程: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主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
(2)各小组展示主题活动成果
A、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主题成果。(成果展示、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活动时又产生了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组各成员的收获、体会„„形式自主。)
B、互动提问、答辩、建议。
C、教师评价小结。
五、活动成果:电子书、幻灯片、学习心得、手抄报
六、活动资料和表格:
附教案:
《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成果展示指导课活动指导预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展示,使学生学会分享合作成果,增强表达能力,变得更加自信。
2、通过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提问,提高应变能力,为接下去修改和完善主题活动成果提供条件。
3、通过展示,唤起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时间:1课时
活动准备:幻灯片、展示道具等
活动过程预案:
一、谈话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
教师:唱着《东方红》,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我们富起来。中国的进步,充满了太多的荆棘,太多的艰辛。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世界震惊了,中国沸腾了,普天同庆!为了这一天,中国人经受了太多的屈辱与苦难,为了这一天,中国人进行了无数的反抗与斗争。
当家作主的中国人,将空前的热情挥洒在一穷二白的国土上,十年建设,十年耕耘,新生的共和国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然而,无人预料的另一场灾难又悄悄的降临在中国人身上。“四人帮”“文革”,整整十年浩劫、工厂停产、学校停课,民主被亵渎,法律遭践踏,迷茫的中国失去了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
1978年,是共和国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国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大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79年,邓小平南巡,198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诞生了,欧风美雨徐徐而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与此同时,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变了,居住条件变了,路宽了,钱多了,生活丰富了„„
改革开放为中国注入了活力,改革开放为中国指明了方向。时光在静静的流淌着,变化
在悄悄的发生着,历史其实也正在演绎着。请看我们身边的历史,请关注我们脚下的变化。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就是在我们学习了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后对我们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变化而进行实践调查。经过一个多月的搜集材料、实地调查以及访谈,各小组对本组的活动进行了汇总,得出了调查成果。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超过汇报。
二、进入展示、互动
学生主持人四人主持展示成果: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学生主持、表演、汇报)
三、总结谈话
1、总结本节课活动学生表现。
2、不足和建议:
(今天我们四个小组主要以小主题研究的方式向大家做了成果展示,同学们有很大的收获。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虽然社会进步了,但也随之而来一些环境问题,对家乡的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和污染,我们应该把此问题作为新的研究问题,进行实践活动。)
七、活动体会
1、学生亲自实践、调查、体验家乡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为建设家乡而奋斗。
2、各组根据主题,设计调查形式,成果汇报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张扬着学生的个性。诙谐、幽默的主持人用时尚流行的人或事贯穿活动始终,打破了调查报告的枯燥性,使课堂充满了生机。
3、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搜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单一的,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
第五篇:祖国的昨天和今天手抄报资料
祖国的昨天和今天手抄报资料
今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5岁华诞;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载歌载舞,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和自豪!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在汉唐等时期,我们祖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由于近代国家吏治腐朽,闭关自守,导致了国家国力衰微。1949年,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民族的解放,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绘制了宏伟的蓝图,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建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祖国发生深刻发化,成为全世界所瞩目的地方!
香港、澳门作为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他们离开了祖国妈妈;经共产党三代领导不懈努力,1997和1999年他们相继回到祖**亲的怀抱;嫦娥奔月是我们先辈们几千年前的伟大梦想,这个梦想在“神州5号”载人飞船载着杨利伟进入太空以后,这个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同时,三峡实现并网成功发电,成功的加入WTO;成功申奥;成功的抗击了“非典”和“禽流感”;中国奥运健儿从实现零的突破到奥运金牌名列世界第二等等。这一系列成功,证明了今天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现的强大。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正屹立世界方。
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睿智,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蓬勃发展,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是无数的先辈开创了祖国的昨天和今天。
明天,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将落到我们肩上,我们要创造祖国的充满希望的明天。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珍惜时间,立足本职,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让祖国明天更美好。
我们坚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光荣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总书记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昨天(旧社会)
相对于“新中国”,大致是建国以前,人民处在封建剥削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及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总称。贬义词,常用做生活苦不堪言陋俗恶习是旧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逐渐得到改变。通过破旧立新,移风易俗,许多陋俗恶习已经绝迹,但有的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旧社会对待劳工和新社会对待劳工的工资待遇不同,旧社会劳工没有福利保障,而现在的劳工福利保障很不错,工作时间也大不相同.以前社会经济水平比较低,所以人们的观念也比较落后,所以劳工对自己的工资要求都比较低,只要有钱赚就可以所以他们和现在的劳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迷信,旧社会科学不发达,村民文化水平低,因而对迷信鬼神信仰很深。有病不求医而请巫婆求神仙,算命占卜看风水天旱时向龙王祈雨等迷信活动盛行。给村民带来难以解脱的精神束缚和财产损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迷信之风日趋淡漠,只有少数老年妇女搞,看风水等迷信活动,这使巫婆等靠骗人赚了大量钱财。
今天(新社会)
现代社会的含义
现代社会实质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
工业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是继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时又称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的特征
一般认为,现代社会即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①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②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全面提高。
③社会分化剧烈,社会分工精细。
④社会流动性增强,业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和地缘关系而成为人们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个人发展的机会和自主程度增多。
⑤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社会的民主化程度提高。
⑥城市数量增加、规模加大,农业人口的比重降低至半数以下。
⑦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联络手段高度发达,个人、群体、组织、区域、国家日趋开放。
⑧人的思想观念充分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崇尚科学、信服真理、追求变革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的危机
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长久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更是对农业社会的超越,然而,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而至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化的极度发展压缩了人们的生存空间;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人际交往中的事本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