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课时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格升华
第十课时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格升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陈光标的裸捐及其他企业家的慈善义举,让学生懂得,创业者创业成功后,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
2、不能为创业而创业,要把创业作为一种人生经历、一种事业去发展,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物质上富有,精神上也要富有。
二、教学重点:如何在创业中丰富自己的人生,实现人格升华。
三、教学难点:从情感上领悟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引言:小品赵本山、小沈阳的对白:一个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了。一个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着钱没了。
学生讨论:小品说的是个人与钱的关系,但是,钱该怎么花呢?
老师归纳:作为创业者,赚钱不是唯一目的,钱是赚不完的,当一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必须考虑到如何回报社会,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升华。
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1)陈光标的裸捐-----仁者的慈悲宣言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14日报道:9月5号,凌晨1点半了,陈光标在床上辗转来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索性起来到书房把自己酝酿已久的一个想法写在一封信里。陈光标在信中指出,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所以,“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这封信是对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邀请他参加29日在京举行的慈善晚宴的一个回复,也是响应他们日前在美国对亿万富豪的一个捐赠倡议。已有40位美国亿万富翁或家庭承诺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半数以上的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这封信当天晚些时候公布在陈光标的公司网站上。这位中国首善再一次成为无数媒体的焦点,“为什么不给家人孩子留一点?”几乎成了他每次接受采访的必答题。
早在2007年,陈光标就曾公开表示他将为慈善事业捐出自己95%的财产。“本来还是想留一点给孩子的,中国这两年频发的灾难让我下了决心,不留了。”陈表示这个捐赠会是个持续的过程。从现在开始,他会每年至少捐出公司利润的50%。陈光标之前一半的捐款是亲自送到偏远山区和灾区,直接交到灾民手里,甚至参加救援。从07年湖南雪灾开始,他也把孩子带着去:“我想让他们看到真实的苦难和需要,想让他们明白和继续我所做的事。” 迄今为止,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已经累计捐出价值13.4 亿的财物,直接受益人超过70万。陈说自己现有的资产总共大概有50个亿,会尽快找一家权威的公证处对其财产进行公证,让全社会来对他进行监督。
附:中国首善陈光标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公开信
尊敬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先生:
作为美国首富和“股神”,你们最近在全球掀起一股慈善风暴,希望世界各国亿万富豪行动起来,将自己半数财富捐赠出来,支持慈善事业,让我非常敬佩和感动。
去年11月3日晚,我接受比尔•盖茨先生邀请在北京进行私人会晤,就慈善事业进行了
亲切交流。这次又应你们共同邀请再商慈善事业,感到非常愉快和高兴。今天,当你们来到以“勤劳、智慧、善良”闻名于世的中国时,我在此郑重宣布: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这也是我给你们两位先生中国之行的见面礼。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国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是一家人。只是由于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机遇不同,分工不同,所以在拥有财富数量上有了差别。事实上,在中国,每一个企业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广大普通员工的辛勤劳动。所以,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我作为一个富人,绝不做财富的守财奴。目前我每年都在把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润拿出来做慈善。2009年我们公司净利润4.1亿,我捐出去了3.13亿,捐出净利润的77.6%。财富是什么?我认为,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
从1998年做企业以来,我每天都在奔跑中,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为了公司的发展,我总是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因为我要将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用于慈善事业。我认为,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它永远没有终点,我做企业十年来,到目前,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13.40亿,直接受益者超过70万人,今后我还将一直这么坚持下来的。
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人类的慈善是不分国籍的,世界会因为我们的慈善行动而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平等,多一些爱,并且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正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祝你们永远健康快乐!
你们的中国朋友 陈光标
“我的两个孩子都很聪明,很像我,一直都是班里的前5名。”说起儿子,陈的脸上满是作父亲的骄傲和幸福。“我是从零开始的,他们也可以。”陈的小儿子说:“我爸爸是中国首善,我以后要做世界首善。”这份志气让当父亲的不再担心,不再做保留。
其实,陈光标的弟弟是保安,妹妹在饭店洗碗洗菜。陈却坚持让他们自食其力,并不额外给他们钱,只是对他们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尽量给予帮助。
陈光标自己的生活也很简单。不吸烟,不喝酒,他连平时吃饭都是在员工食堂。他随手放在桌上的黑色摩托罗拉手机至少用了3,4年了。“现在这个手机也就值1千多块钱吧。”陈笑笑说,“我身上没有什么贵的东西。”“那个手机后壳都掉过,他也没换一个。”助理乔军感叹。
经过寒冬的人,知道阳光的宝贵,陈这样解释他对慈善特别的热心。陈出生在安徽一个农民家庭,整个童年都生活在贫困之中。家里一共5个孩子,他的哥哥姐姐都死于营养不良。10岁之前,他没吃过肉。
10岁的时候,家里负担不起他的学费,他就自己利用假期挑水到2公里外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 小陈光标一天大约能卖三四十斤,两个月下来赚了差不多4块多钱。用这4块多钱,他不仅交了自己的书费,还为隔壁的上不起学的小喜子交了书费。老师在班上奖励他一个小红花,那种光荣和快乐对陈光标激励很大,让他越发喜欢帮助别人。“说起
来那就我第一次做‘慈善’了。”
家境贫寒,陈光标上学期间寒暑假都打工赚钱,卖过冰棍,粮食,修过无线电,放过电影。有一次,在街上卖东西,对面着火,他就跑去救,结果摔到腿,“现在还落着毛病呢。”他说他一直都是这个性格,爱帮人,喜欢打抱不平。
97年他开始自己做医疗器械的生意。第一年赚了20万,捐了3万给安徽一个没钱治病的13岁女孩朱莉莉。现在女孩都大学毕业了,很健康,年年春节都去看他。陈说:“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找我,感谢的,求助的。”
事实上,盖茨基金会一共邀请了大约50位中国富豪参加晚宴,但迄今只有陈光标和SOHO中国的张欣公开表示会参加。
陈说:“很多中国富豪怕露富。因为他们有些财产可能来自于灰色收入,怕之后国税地税来查。慈善机构的透明度不够也是一个问题,有时候捐完了,都不知道钱去哪了。” 陈说他理解这些忧虑,但还是对中国富豪的冷漠有些许失望。
他说他一直鼓励身边的朋友做慈善。“中国富豪的财富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我陈光标来引领这个观念的改变。我希望通过捐出全部财产,给他们富豪一个压力,希望这个压力可以转换成动力。” 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有国家的无形股份
“什么叫真正的慈善?我认为那就是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同时使自己快乐的事业。”谈起慈善这个话题,陈光标有很多感触。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虽然家里非常贫穷,但他们从小就教育我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陈光标说,自己现在热衷于慈善事业缘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我8岁那年,弟弟降生了,妈妈的奶水不够,但我亲眼看到热心的妈妈帮助同村一个奶水更少的母亲哺育孩子。那时我很不理解,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做。妈妈笑着说,你小时候也这样啊,那时隔壁孩子的妈妈奶水不够,我也喂过他呢。你要记住,我们虽然穷,但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谈起“中国首善”的称号,率直的陈光标说:“我连南京市的首富都谈不上,更别提全省乃至全国首富了,但我却是2007年中国捐钱最多的人。我的企业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所有捐赠的钱都是我光明正大赚来的,我的慈善很阳光。我希望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要把钱财看淡一点,人生很短暂,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有的企业家说,捐款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这是一种借口。想当年我一个月赚100万,我拿出10万回馈社会,帮助别人,能对公司的发展有多大影响?这么多年走过来,也有许多人对我热衷慈善不理解,讥笑、讽刺甚至是谩骂一直围绕着我,我都无所谓。这次参与四川抗震救灾后,很多以前对我说三道四的人都被我征服了,他们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陈光标的手机彩铃是他自己录制的,那是我们都熟悉不过的国歌。“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企业家的今天,所以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里都有国家的无形股份,我们应该与政府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与社会共同分享财富。”
从10岁时帮小伙伴交的1.8元书本费,到2007年价值1.81亿元的捐赠,陈光标以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儿时“帮助更多的人”的心愿。近10年来(四川地震前),陈光标累计捐款捐物实际到位5.13亿元,其中现金就高达3.76亿元,共捐赠车辆93辆,捐建希望小学121所、乡卫生院27个、养老院16所,为偏远农村修建乡村公路91公里。多年来,他还一直遵守着“搞慈善的地方不投资,投资的地方不搞慈善”的原则,坚决把企业利益和慈善捐赠分开。
财富如水知分享
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自己独享;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在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和他人分享。——这,是陈光标的座右铭。
有感于贫穷对人的折磨,他决定在自己先富起来之后掏钱帮助他人,“财富如水,应该学会分享。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
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近年来,他每年捐出的钱都占到企业净利润的50%以上,去年更高达75%:全年赚了
4.1亿元,他捐出3.13亿。
2008年,当他以1.8亿元捐款被评选为当年的“中国首善”时,陈光标感慨万千:30年前的1978年,10岁的他首次以1.8元帮助他人;30年后,这个数字翻了1亿倍,那时他刚刚走进不惑之年„[详细]京华时报
(2)徐良喜先生的财富观
在徐良喜心中,深知自己和欧亚达人承载着太多的社会认可与厚爱、期待与责任,因此,他时时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1997年捐资200万元为贫困农村修路、修建集贸市场;1998年为抗洪捐款近100万元;2004年出资50万元与媒体等机构设立“欧亚达扶助基金”,开展“爱心老区行”活动,为革命老区的学生送去学习用品和助学款;2006年8月,欧亚达集团又创善举:捐赠千万余元在江西省丰城市桥东镇更新村创建“晓春希望学校”。并且,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施再就业工程为政府分忧,近几年来,企业面向下岗职工提供了大量的再就业岗位,累计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1000余人次。
事业成功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先后为家乡道路、桥梁、学校建设捐赠善款近2000万元。此次捐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晓春学校”顺利开学,实现了他个人多年的夙愿,为使家乡的孩子一样能平等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为推进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一颗热忱的赤子之心!
“晓春学校”是国内首家按照北美哈佛式建筑风格,采用全新的理念规划设计的校园,是目前江西省一流的乡村学校,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乡村学校。她的建成必将推动丰城市教育品质的提升,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环境和品质教学的典范,为社会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杰出人才。
(3)查加智 江西丰源实业集团董事长
查加智勇于承担社会职责,以光彩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集团累计投资2亿多元兴建了同宇新材和云南铜矿两个中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同时,查加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真诚回馈社会。2003年捐资98万元在南昌县广福镇兴建光彩小学,资助贫困学生数百人;为在宜春市召开的全国农民运动会捐助300万元;捐助丰城市杨柳湖建设50万元;与江西省委统战部合作建设了江西省海外联谊会馆。从一个三产企业到进入全省50强,从解决300号的分流安置到为近万人提供就业岗位,丰源集团“造就自己,帮助他人”,体现了自身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
二、财富的尊严
财富一度是没有尊严的,所以才有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才有了令人鄙夷甚至痛恨的黄世仁、葛朗台诸公,才有了古今中外一些臭名昭著的吝啬鬼、铁公鸡、败家子。他们败坏了财富的名声、玷污了财富的品质,也摧毁了财富的尊严。
但另外一些人却对财富的真义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因此他们对财富的超凡支配和驾驭赢得了世人的喝彩,并为财富一洗耻辱,重树尊严。比如,说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名言的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比如倾尽家财捐给慈善基金的巴菲特以及“激情谢幕”后将专心做慈善的比尔·盖茨,还有中国的余彭年、牛根生以及在不久前抗震救灾中慷慨解囊的那些企业和企业家们,而陈光标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作为一个早年曾经靠卖“一分钱随便喝”的凉水为自己攒学费的企业家,一个几乎连“南京首富”都算不上、但去年却捐了1.8亿元、名列2008年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被称为中国“首善”的企业家,陈光标的事迹本来就已经令人肃然起敬了,而他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的“壮举”更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和再生资源公司的董事长,他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里就马上作出决定,亲率60多台大型机械,以野战军的行军速度,不顾一切地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在汶川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像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一样,亲自营救出12名幸存者,背出208个遇难孩子的遗体,携带几百万的现金一路向灾民派发,直发到手软。难怪连温总理也要说:“我向你致敬!”
无疑,陈光标为财富赢回了崇高的荣誉和尊严!
“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作为一名企业家,我认为有责任和义务去回报社会。牢记恩情,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事情,这将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最明智的选择。”这些掷地有声的朴实话语,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辉,不仅照亮世界,还足以将说这话的陈光标托向一个高度:在那里,他将与那些卓越的人物一起,带着宁静的尊严和光芒,笑对世界。那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心灵的高度。
在人们痛批人心不古之时,陈光标常以其古道热肠与“特立独行”,给人无限的温暖与慰藉;在世人慨叹世风浇薄之时,陈光标总以其仁慈宽厚与“标新立异”,给人兄弟般的问候与亲情;在大众担忧道义不张之时,陈光标以其侠肝义胆与“如椽大笔”,给人由衷的惊喜与感动。如今,面对泛滥的人欲、不绝的天灾与多少还有些尴尬的慈善事业,陈光标又一次表现出他的惊世骇俗与不同凡响---响应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捐款倡议,但不只是半捐而是“裸捐”!
这是义者的郑重承诺。陈光标向两位大富豪、大慈善家郑重宣布:“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这可不是空口白话,而是亿金之诺。十多年来,陈光标“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13.40亿”。近年,他每年都在把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润拿出来做慈善。2009年其公司净利润4.1亿,他捐出去了3.13亿,捐出净利润的77.6%。巨额真金白银的付出已经证实,陈光标是一条说到做到、决不打诳语的好汉。这不是一般的慷慨解囊、见义勇为,而是彻彻底底、干干净净的放下与舍弃!这不是一般的慈善之举,而是无私无我、惊天动地的侠义之为!这不仅仅是给“两位先生中国之行的见面礼”,而且是给当代大众最无价的道义之礼,还是给后世子孙最珍贵的信义馈赠。
这是智者的深刻感悟。“财富是什么?我认为,财富是水,是身外之物。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与大家分享。”多么睿智的财富观!真正懂得财富之道者,才会有如此宽广若大海的胸怀,才会有如此深刻、独到而充满着智慧之光的见解。“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事业,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这又是多么崇高的生死观、幸福观和荣辱观,只有看破生死、读懂人生、参透财富的哲人和智者,才能有此并幸福地活一生。
这是仁者的慈悲宣言。“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国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是一家人。由于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机遇不同,分工不同,所以在拥有财富数量上有了差别。”没有穷富分别,没有三等九级,没有高人一等,没有与天具有,只有“一家人”、大家是一体。这是仁者之博大胸怀,这是基督之博爱、儒家之泛爱、道家之大爱,还是佛家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中国,每一个企业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广大普通员工的辛勤劳动。所以,每个富人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
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饮水思源、常怀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又是仁者才有的伟大心量。“人类的慈善是不分国籍的,世界会因为我们的慈善行动而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平等,多一些爱,并且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正是我们共同的期望。”让慈善之光照到世间的每个角落,抚慰每一颗受伤的灵魂,净化每一颗染污的心灵,宁静每一颗躁动的心脏,熄灭欲望之火,铲断仇怨之根,搭建信任之桥,筑起和谐之堤!这是仁者的期待,亦是大众的渴求!
陈光标发表“裸捐”宣言,要捐出的不仅仅是堆积如山的财富,更是一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赤子之怀。对此,国人尤其是广大的富人,不应该仅仅只有感动,而应该有所行动;在这个灾难频仍而善心稀贵的时代,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大家都各尽所能、有所行动,陈光标“裸捐”的价值也就无可估量了啊!
第二篇:在艰苦奋斗和科技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艰苦奋斗和科技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2009年07月18日17:41:16 来源: 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秦文贵在2009年6月先进模范人物爱国奉献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我叫秦文贵,在中国石油工作了27年。其中,连续20年工作在我国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在昆仑山下的茫茫戈壁,我有一名大学生逐步锻炼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为中国石油发展贡献了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学生还是很少的,不存在分配难的问题。说实话,分配到青海油田,我曾经犹豫过,因为那里是石油行业人人皆知的最艰苦的油田。但是我也了解,哪里油田开采的前景好,年轻人到那里肯定会有用武之地。
到油田报到后,我发现那里的艰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第一个晚上,我就不慎猜到了人家的房顶上,因为当时那里大部分人还住在地窝子里。高原反应使我头晕脑胀,不住的流鼻血,一夜一夜的睡不着。我初到钻井队上班,干的是最基础、最细小的事情,扫钻台、擦机器、摆钻杆……我想到作为一名大学生,穿着油污的工衣,整天干些琐碎的事情,心中有些失落。一次施工作业中发生井喷,油水泥浆劈头盖脸,浇透了全身。为了洗掉凝结在身上的石油,要用汽油一遍又一遍地擦,蛰得浑身火辣辣地疼,不久就开始蜕皮。当时,说句真心话,我甚至产生了离开那里的念头。
促使我留下来并扎根柴达木的,是我周围那些“常以青春换成功,常把黄昏当早晨”的石油工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埋头苦干,他们潜移默化地感染这我。
我在6055钻井队亲身经历的一次井喷抢险,强烈地触动了我的灵魂。那天,正在钻井的狮20井发生了强烈的井喷。在巨大的地层压力下,地下数千米深处的盐水泥浆狂龙般喷涌而出,吼声如雷,暴虐地扑向每一个靠近它的人。看着钻工师傅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毫不犹豫地扑向井场,跳进齐腰深的泥浆中,我震惊了。到晚上11点多钟,井口压力已经上升到200多个大气压,而放喷管线又被结晶盐堵死,若不立即处理,将会造成井毁人亡的严重后果。谁都明白,这么大的压力,流体的穿透能力,是肉体根本无法抵挡的。但此刻,大家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我和队友提着钳,冲向井口去拆卸被堵的管线。当卸到还剩几扣时,粗壮的管线丝扣突然被巨大的压力顶脱,腾空而起。这时,队上的老徐师傅猛力地将我推向一边。100多米长的钢管带着管钳,从我原来站着的地方呼啸而过,飞出老远……井喷被制服以后,我回想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想着那猛力的一推,思索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老钳工,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我,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是什么信念和力量支撑着他们舍身拼搏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明白了,这就是我们的柴达木石油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柴达木石油人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使油田不断发展。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在危机时刻对一个大学生表现出真诚无私的爱。我在内心反省,与这些纯朴的石油人相比,我的差距在哪里?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消沉,受到一点委屈就抱怨,自己的天地只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封闭,自己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理想,也将变成一句空话。在高高的钻塔下,在茫茫的戈壁中,我建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那就是,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的人生才会有价值;只有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人,他的人生闪耀出灿烂的的光辉。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
在油砂山一口井的施工中,为了防止把井打斜,我与同事决定采用新技术。结果不仅保证了井身质量,而且使钻井速度提高到了20%,节约成本20多万元。这一成功使我意识到,油田的发展需要艰苦奋斗,更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艰苦奋斗相结合,就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
油田钻井需要大量的技术套管,这些套管成本很高。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做些简化,少用些套管呢?如果成功,经济效益将相当可观。领导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决定由我牵头,立即组织研究。
我查阅了200多口油井资料,反复论证和设计方案,时常通宵达旦。那段时间,方便面成了我们每天的主食。在大家的帮助下,这项课题获得成功,使单井节约技术套管2500多米,4口实验井共节约成本近700万元。为此,局党委、管理局专门发来贺电,称“这是青海油田开发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一个里程碑!”
这项课题结束后,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推开家门,女儿盯着我躲到了妈妈的身后,妻子望着我呆住了。没想到啊,几个月不见,我一头黑发,竟然白了一大半,妻子失声痛苦。从此,为了不让她担心,我一直染着头发……
毕业10年时,组织上选派我到加拿大实习。临行前,我来到了冷湖烈士公墓,因为那里安葬着我尊敬的师傅。走进公墓,那灰压压的一片坟茔,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为了建设青海油田,许多人把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里。我在他们的墓碑前默默地站了许久。最后,我抓了把泥土用一块白方巾裹好,并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我说不清当时心中那种复杂的感情,只想让这把带着油香的沙土,陪着我去远行。
在加拿大期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石油工业的先进技术。就在学习将要结束的时候,一个选择摆在我面前。一家国外石油公司,以高出我在国内10倍的薪水,邀请我去工作,并承诺办理爱人和孩子定居海外的手续。面对着这个机会,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回国的选择。柴达木烈士墓前带来的那一把沙土,在时刻提醒我,柴达木需要新一代奋斗者,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已经成为我心中一个坚定的信念。
回国后的几年里,我主持和参与了20多项技术改造、科研难题,组织研究和应用了数十项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生产技术难题。我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体会到了柴达木对科学的渴求,体会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价值。
现在,我在中国石油总部机关工作。回想走过的历程,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果和进步,都凝聚了几代石油人的智慧和心血。一代代石油人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我要一如既往,继续拼搏,奉献我的全部精力和智慧!
第三篇:在敬业奉献中升华人生价值
在敬业奉献中升华人生价值
——会同县xx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xxx同志民兵工作先进个
事迹材料
xxx,男,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现任xx县xx党委委员、武装部长。2001年7月从湖南省人民武装学院毕业后,被安排至xx乡工作,负责武装、综治、民政工作,身兼数职。工作中,他恪尽职守、脚踏实地,舍小家、顾大家,舍自己、为群众,把一身所有的精力献给了他最忠爱的民兵事业。近十年来,由于他负责的民兵工作创样板,出特色,他个人连续10年被县人民武装部评为“优秀专武干部”;并多次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所负责的工作,单位多年被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评为“党管武装先进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一、热爱本职工作,做基层建设“拓荒人”
2002年初,xxx从武装学校毕业后,组织上将他安排到洒溪乡工作,当时他发现乡武装部办公室设施简陋,连办公桌椅都没有一套像模像样的,墙上挂的制度牌都是80年代做的,都已老套过时发黄,没有资料档案柜,文件资料都丢放在墙角。就更不说村民兵营,有的村营长连办公室都没有,民兵活动没场所。在当时洒溪乡无论是基层阵地建设,还是征兵等其他工作都是后进,此时此刻他的压力更大。他想,洒溪乡的武装和民兵工作,必须要从抓基础建设作为工作突破口,着手再带动其他工作,力争民兵工作有新的起色。当时他只是名武装干 1 事,如果要改变现状,必须要取得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必须加强财政投入。于是他向分管领导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为了引起他们的重视,他汇报了个人想法和基层民兵营建设规划,并列出了投入预算。可能乡领导看出他对武装和民兵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从其他经费中同意解决2万元作为基层武装部阵地建设经费。他为了节约资金,尽量做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更需要开支的地方,于是他买来双飞粉,花了3天时间自己动手把整个办公室全粉刷了一遍。把原来上墙的旧制度牌全部换成了写真式的,更换了办公桌椅,资料分类归档,装订成册,当时的办公室焕然一新。在抓好乡武装部建设后的几个月里,跑遍了全乡的每个村民兵营,通过做村长、村支部书记的工作,争取了村民兵营办公房间和民兵活动室。多年来,通过他狠抓民兵基层建设,全乡村民兵营“一室一家”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民兵活动有了场所,营长办公有了房间,民兵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10年在洒溪乡召开现场观摩会,受到各级首长和同志们的好评,由于扎实抓好了民兵组织“三落实”,完成了征兵等各项重大任务,武装和民兵工作走在了全县先进行例。
二、化解矛盾,做维护社会稳定的“排头兵”
当前是社会矛盾凸现期,各类社会矛盾缕出不穷。在洒溪乡他既是武装专干,又是综治专干。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xxx主动当好化解社会矛盾的排头兵,经常深入村组中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在洒溪工作时间长、人缘广、熟人多的优势,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和解难题,积极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无论是山林权属纠纷、稻田 2 灌溉发生矛盾、子女不孝敬父母的事,还是复退军人、民办教师上访的事,只要找到他,他都认真化解处理。在他的多次调解和帮助下,原老复退军人杨勋桐、杨武诚等一批上访户放弃了上访。每年下来,不完全统计,化解处理各类大小矛盾纠纷50余起。几年来,他带领民兵治安巡逻队义务巡逻3000人次,完成抗洪抢险、扑救山火等急难险重任务500余次,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付出了应尽的力量。
三、无私奉献,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多年来,xxx一直把群众当亲人,把困难群众当家人。他把这归结于自己农村人家出身的情感和军人出身的执着。因为,他是一名大山走出来的农村孩子,深知百姓之艰难。优抚对象为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由于战争落下的残疾等,他们有的现在生活得并不好甚至还很凄惨。如陡冲村老复员军人宋先华所住房屋破烂不堪,屋顶多处漏雨见光,老俩口煮饭睡觉都挤在一间小茅草棚里,一到刮风下雨就“四面楚歌”。xxx看到现状,立即向县民政局打报告反映情况,在他的努力下,一个月后,在县争取争取资金,乡里为宋先华建了一栋90平米的砖木结构房屋。在困难群众心里,xxx是比亲人还亲的人。竹坡村抗美援朝老军人龙春治生病卧床,没钱治病,他把自己的500元工资给了他,并及时联系卫生院对老人进行治疗。多年来,xxx积极组织引导民兵参加新农村建设,修路架桥30多处,5000多米,帮助民兵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全乡民兵形成养殖规模的有20多户。如金寨村退伍军人龙均匀养殖山羊600多只,翁溪村基干民兵魏枝国养殖山羊400多只,经济效益可观,他们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正当他对事业和前途充满信心时,2009年,他的妻子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军人出身的xxx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垮。他在努力做好工作的同时,也最大努力地照顾好妻子。妻子正在医院做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生命紧要关头时,正值乡里兵役登记及征兵工作和安居工作建设任务异常繁重时期,即便如此,他也只请了10天假照顾妻子。自己又一头赶回了乡里,扑在了工作上,硬是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全乡征兵工作和20多户的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xxx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舍“小家”为“大家”,把所有精力倾注了国防事业,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却有着对民兵事业的执著追求,有着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通过做好自己普通而平凡的本职工作,努力在敬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在党性锻炼中升华人生价值(演讲稿)
在党性锻炼中升华人生价值
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党性锻炼中升华人生价值》。
肩负着领导的期望和重托,在春暖花开的喜悦与希冀的憧憬中,我来到市委党校第二十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这个充满友情、亲情、激情的班集体。
在短暂难忘的三个月的学习时光中,我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感悟了友谊和互助的力量。三个月的学习生活,感慨万千,终生难忘。
对我而言,党校学习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历练。每一堂课,同学们都显示出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大家凝神倾听,认真笔记,体会经典巨著的恢弘力量,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方向,领略特色课程的动人魅力。每一次集体讨论,都是同学们思想深度碰撞的过程,对群众路线的全面理解,对党性的深刻把握,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等等,都让我感受到同学们胸怀家国、心系天下的责任感和才思并发、智慧喷涌的真知灼见。
对我而言,党性锻炼是共产党员的终生课题。三个月中,我怀着极为崇敬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苦难辉煌》党性专题教育片。在沿着革命先烈足迹行走的过程中,我融入 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受热血沸腾的青春,我深切感受革命先辈“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凌云壮志和“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坚定信念。当我回望历史,缅怀先烈之际,我重新认识到“共产党员”这个称谓的神圣和伟大。这让我不禁想起毛泽东同志早年的一句诗,“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我再一次坚信,对党绝对忠诚,始终是自己毕生坚持的崇高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自己毕生实践的理想信念。
对我而言,党校是我锤炼思想的大熔炉。在这个团结而充满激情的班集体,我每天都收获着知识、欢乐和友谊。在这里,我每天都在涤荡着灵魂,升华着境界,坚定着理想。在开学典礼上领导的铿锵讲话中,我明确着发展的方向;在倾听专家老师的精彩报告中,我思考着忠诚的含义;在庆“七一”文艺演出准备的过程中,我感受着奉献的力量;在学员论坛的精彩演讲中,我汲取着工作的经验。
三个月以来,党校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在课堂学习之外,参加了十余次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使我们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来印证理论,丰富视野,拓展眼界,感受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强大魅力。三个月的生活,是信仰的坚定,情感的交融,我为自己是市委党校第二十六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一员而骄傲自豪!知识武装头脑,友谊充实人生。当我们即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结束党校生活,重返各自工作岗位之际,面对鲜红党旗我庄严誓言:秉承先辈遗志,力行科学发展,牢记党员使命,不负组织重托,时刻准备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为党旗增辉添彩!
第五篇: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劳动创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劳动创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认识。学习重点:理解劳动创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学习难点:形成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认识。
学习过程:
教师:有人认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所以他们热衷于“干大事”,“找大事干”。看右边的漫画,思考: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国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钟南山。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这样描述他:他是一名院士,但现在他更像是一名战士;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他殚精竭虑,勇于直言;作为一个67岁的老人,他到底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在这场和疫病的战争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的全部精神?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伊文斯博(Dr.Evans)在赴广东考察后对记者说,钟南山教授他们的经验十分丰富,这些经验对于全世界抗SARS工作都是宝贵的财富。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钟阳胜说:“我们广东有两个著名的抗非典专家,一个是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医学专家;另一个是张德江书记,决策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说:“我的决策都源于钟南山等专家的研究,源于对疫情发展过程的仔细分析。”有人说:“平凡的工作岗位创造不了多大人生价值。”这种说法对不对?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远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李素丽
李素丽,女,汉族,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21路公共汽车北起北京北站,南到北京西站,沿线10公里分布14个车站。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李素丽根据乘客的不同需求,给他们最需要的服务:老幼病残孕,怕摔怕磕怕碰,李素丽搀上扶下;“上班族”急着按时上班,李素丽尽量让他们上车;外地乘客容易上错车或坐过站,李素丽及时提醒他们;中小学生天性活泼,李素丽提醒他们车上维护公共秩序,车下注意交通安全。李素丽习惯在车厢里穿行售票,车里人多,一挤一身汗,可她说:“辛苦我一个,方便众乘客。”李素丽售票台的抽屉里总是放着一个小棉垫,那是她为抱小孩的乘客准备的,有时车上人多,一时找不到座位,李素丽就拿出小棉垫垫在售票台上,让孩子坐在上面„„
10多年来,李素丽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真诚的笑脸、热情的话语、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关怀,被人们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这是李素丽为自己订的服务原则。“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多帮一把,多走一步;话到、眼到、手到、腿到、情到、神到。”这是李素丽对自己工作的要求。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
教师:名人普通的人人生价值不同之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名人普通的人人生价值相同之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为什么说:“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劳动成果是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最主要地就是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发光发热。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是----劳动创造的成果。以前创造现在创造未来说明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的过程。
教师:有人说:“我是一个学生,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因此谈不上创造。”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这个人说:“我在人世间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只想吃,我讨厌工作。
宫殿主人说:“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里适合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而且,我保证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于是,这个人就住了下来。
开始的一段日子,这个人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地,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于是去见宫殿主人,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我对这种生活提不起一点兴趣了。你能否为我找一个工作。”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要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地笑了:
(你认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
板书:
二、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1、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2、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3、劳动创造使人生得到不断完善
4、今天的学习也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