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交通事故适用责任推定的情形
本文转自上海交通事故赔偿网
道路交通事故适用责任推定的情形
所谓责任推定,是指在预先设定的某种情况下,当事人应负某种责任,而不论其是否该负某种责任。它是在特殊情况下认定事故责任的特殊方法。责任推定有下列几种情况:
1、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当事人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
3、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均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若各方处同等程度,则负同等责任;各方处不同等程度,则推定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4、交通事故当事人未标明位置而移动事故现场的车辆或者物品,致使交通事故的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均有上述行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如果双方均为驾驶机动车的,各负同等责任;一方驾驶机动车,另一方驾驶非机动车或者步行的,驾驶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驾驶非机动车或者步行的一方负次要责任。
公安机关只有在根据现场情况无法认定责任的前提下,才能运用推定责任。如经调查,能客观认定责任的,则仍需按规定认定责任。
第二篇: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的适用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的适用
摘要:努力探求案件真实是法律人特别是法官在处理各种纠纷的过程中的必然追求。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都是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会经常用到的判定案件真实的方法,然而二者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在实践中,证明责任的适用是一种常态,也是在无法确定客观事实的情况下的无奈却不失公正的措施。
关键词:事实推定;证明责任;疑难案件
2007年1月4日,南京市居民徐寿兰(女,66岁)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2006年11月20日上午在本市水西门公交车站准备搭乘83路公交车时,被下车的被告彭宇撞倒,导致人身和财产损失,故要求被告赔偿14.6万余元。在一审判决中,法官根据所谓“常理”认定彭宇撞了徐寿兰。“常理”也即经验法则,是指人们从生活经验中归纳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关系或属性状态的一切法则或知识。[1]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文简称《民事证据规定》)中,第9条第1款规定了六类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其中就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因此,一审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运用经验法则进行推论是合法正当的。但同时,《民事证据规定》第9条第二款又规定,“前款
(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也就是说根据经验法则所推出的事实并不是绝对的,它可以在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被推翻。作为可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使用的经验法则,我们有理由期待它推定所依据的基本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是严肃的、具有高度盖然性的、一般情况下没有例外的,否则它就不具有说服力。
但是在本案中,法官的推理虽说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总是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充分,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想出多种不同的推理结果。法官认为“人被外力撞倒后,一般首先会确定外力来源、辨认相撞之人,如果相撞之人逃逸,作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应是呼救并请人帮忙阻止”[2]。但是根据后来的检查结果,老太太左股骨颈骨折,那么老太太很有可能在当时非常疼痛的情况下无力去关注到底是谁撞了她。即便她有请人帮忙阻止,但也不排除当时在场的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而没有理会。而且根据证人的陈述,当时老太太对彭宇和证人的相扶行为一再表示感激,并没有当场指认被告就是撞人者。
法官认为“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2]。但如果被告下车时撞人者已经逃走,或者说他没有亲眼看到谁撞了老太太,让他仅凭老太太的一面之词去抓人,这显然是强人所难,这个时候彭宇选择先去扶起原告,反而是很合常理的,而且即使相扶行为不构成见义勇为也不能就成为被告撞了原告的一个反证。至于原告家人到达后彭宇可以自行离开却没有,彭宇的解释是原告的儿子说待会儿到医院自己既要照顾母亲又要挂号怕忙不过来,要求他好人做到底再帮帮忙。彭宇的解释合情合理,而且好人做到底也不是没有可能,法官的判断显然过于武断。
另外,法官还认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原、被告素不认识,一般不会贸然借款,即便如被告所称为借款,在有承担事故责任之虞时,也应请公交站台上无利害关系的其他人证明,或者向原告亲属说明情况后索取借条(或说明)等书面材料。但是被告在本案中并未存在上述情况,而且在原告家属陪同前往医院的情况下,由其借款给原告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撞伤他人,则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垫付款项”[2]。一般情况下陌生人之间确实不会贸然借款,但是当今社会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很多,无偿捐赠钱款的人也有,不能排除当时彭宇在原告家属所带钱不够的情况下其好心借钱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官在运用经验法则进行推理时显然是不够严谨的,并没有达到查明真相的效果,反而给人留下随意裁判的不良印象。原因就在于法官所进行的推论中基本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不具有高度的盖然性,不能就此得出彭宇确实撞了老太太的结论。
其实在本案中,很多人会想到法官应该利用证据规则,“谁主张,谁举证”,在原告徐老太太无法证明被告构成侵权的四个要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但是法官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借助了经验法则进行了事实的推定,这也并不能说法官就一定错了。运用经验法则进行事实的推定可以有机会更为接近案件事实,因此法官作出这样的努力本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推定毕竟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跟法官的经历和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而且事实推定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个案往往充满了特殊性,因此运用经验法则进行事实的推定有很大的危险,极易造成冤假错案,从而与查明事实真相的初衷相违背。而且当事人在遭到这样的不公时心里往往会有极大的不平衡,因为法官的推论毕竟具有一定的个人主义因素,对当事人来说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期性,因此稍有不慎就会严重损害司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然而不得不说,如果能够有效运用经验法则,可以极大地提高法官的判案水平,也是彰显法官个人魅力的有效方式。但其风险性太大,终究只能是万般无奈下的举措,应进行限制而不是积极鼓励。这种限制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础事实应具有的高度可信性;二是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要有的高度盖然性;三是必须没有相反的证据提出;四是推定应符合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公平正义理念。[3]
本案中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缺乏高度盖然性,从最终的判决结果来看,也不符合积极的价值取向,严重损害了公众的道德情感。因此,本案实际上不适合适用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定。所以,也许选择比较无奈但是对双方当事人都公平的证明责任规则进行判决是最为明智的。因为证明责任的分配是在具体诉讼发生前就已经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抽象地在双方当事人之间预先进行了的,当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法官视证明责任的归属作出裁判对原被告来说是比较公平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判决的做出必须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有时甚至不得不牺牲个案正义。在法律实践过程中,真相作为一种“过去”往往很难还原,而且即使是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判决上的疑难,因此要在实体上达到绝对的公正几乎不可能。这也就是程序正义的意义所在,程序最大限度上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存在,使得在实体上尽可能地逼近正义。同时,程序的正当可以使相对受到不公正的一方当事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个即使不是那么公正的结果。法律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是在自身的规则内尽可能地还当事人一个公道。但是我们必须要在二者之间追求一种平衡,这个时候法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很重要的。因此,一方面,法官要重视程序,以看得见的方式去实现正义;另一方面,法官要不断提高解释法律的能力,这对于在疑难案件中尽可能做出一个正义的判决非常关键。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实现正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尽可能平衡,才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也才能真正定纷止争。应该说一审法官运用经验法则的进行事实推理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其运用的不够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面对具体案件的时候,要在证明责任和事实推理二者之间进行一个平衡和取舍。
参考文献:
[1]张卫平.司法公正的法律技术与政策--对“彭宇案”的程序法思考[J].法学.2008(8):23
[2]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2007)鼓民一初字第212号民事判决书
[3]郑世保.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从“彭宇案”切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3):17
作者简介:梁燕(1988-),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与法制史。
第三篇:过错推定原则在《侵权责任法》中的适用
过错推定原则在《侵权责任法》中的适用
一.过错推定原则的意义和地位
1.过错推定原则的概念
过错推定原则,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据此确定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所谓推定,是指法律或法官从已知的事实推论未知事实而得出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对未知事实进行推断和认定。过错推定,也叫过失推定,在侵权诉讼中,受害人能够举证证明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和因果关系三个要件就可,不需要举证证明加害人有过错。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对于损害的发生自己没有过错,那么就从损害事实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损害的行为中有过错,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
2.过错推定原则的意义
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意义,在于使受害人处于有利的诉讼地位,切实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加重加害人的责任,有效地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从损害事实中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就使受害人免除了举证责任而处于有利地位,行为人则因担负举证责任而加重了责任,因而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正因为过错推定原则具有这些优越性,因此它才随着侵权行为法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经久不衰,日臻完善,成为侵权法的归责原则。
3.过错推定原则的地位
我国《侵权责任法》将过错推定原则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归责原则。从严格意义上讲,过错推定原则仍然是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它的构成要件还是过错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只是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时候,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受害人难以举出证据来证明加害人的过错。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受害人只要证明加害人不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事实,而加害人又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可以从这些事实中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因此,过错推定原则的特殊性就在于举证责任的不
同。一般的过错责任的举证责任在受害人;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把举证责任强加给加害人,加害人须证明自己无过错,如果加害人证明不了自己无过错,则推定其有过错,因而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尽管过错推定原则在这些方面与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有所区别,但其本质没有改变。现在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归责原则,但它还是过错责任原则性质,只是在某些方面与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有所不同而已。
二、过错推定原则在《侵权责任法》中的适用
我国以往相关侵权法关于过错推定原则的规定只有一条即《民法通则》第126条。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将其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民事行为能力在教育机构受侵害时,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本条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并将该解释中的“未成年人”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受损害的,对其负有教育、管理、督导、保护等义务的教育机构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其目的是救济受害人的需要。这样能够更好地震慑和督促教育机构积极采取事故防范措施,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损害的发生。
2.医疗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背资料。”
侵权责任法专设一章“医疗损害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说,起草这一章总的指导思想有3个: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保护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还要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在医疗损害责任一章中,实行的是过错责任,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有条件地适用过错推定责任。
医疗侵权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往往对医学知识缺乏基本了解,难以举证证明致害人在医疗服务中有过错,如果适用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势必使受害人处于十分不利地位。同时,《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规定:“对于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记录,病员或其亲属无权查阅。”卫生部又为受害人举证设置了障碍。因此,《侵权责任法》将该条规定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只要受害人能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与医疗单位的行为有因果关系,如果医疗不能证明无过错,就推定医疗单位有过错。
3.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由于高度危险物本身的特殊属性要求其所有人和管理人应有高度注意义务,因此不能证明其尽到了此义务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应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且证明尽到该义务的举证责任在所有人、管理人一方。例如,某研究所在装运存有放射性物质的铅箱时,一只箱子从车上掉下来,路人张某捡回家放在院子里,其邻居家的小孩取出箱中的放射性物质玩,结果因过量吸收放射性物质而得病。张某与某研究所对小孩的治疗费和其他必要费用应承担连带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目的就是督促高度危险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尽到高度注意义务。
4.高空坠落物侵权的过错推定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此条源于《民法通则》第126条的规定,对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采取的是过错推定原则,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推定其有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
2000年,重庆市民郝跃步行到重庆学田湾正街65号、67号楼下时,被一只烟灰缸砸伤脑袋。他到渝中区法院递交诉状,状告这两幢楼所有共22家住户。最终,渝中区法院判决:两幢楼所有住户不分楼层高低,每户赔偿郝跃8100元,总计17万余元。
5.堆放物侵权的过错推定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损害,堆放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条源于《最高法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6条的规定,堆放物而引起侵权的,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堆放人应承担侵权责任。依此来督促堆放人的高度注意义务。
6.地下设施侵权的过错推定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窨井等地下设施造成他人损害,管理人不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此条第一款源于《民法通则》第125条的规定,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如果设置了明显标志和采取了安全措施,足以使任何人按照通常的注意通行就可以避免损失的发生,否则,发生损害的,就视为施工人有过错。本条第2款单独新增了窨井等地下设施造成他人损害的规定,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归责原则。管理人要免责须举证证明尽到管理职责,否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过错推定原则在司法中的适用规则
在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在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确定侵权责任的时候,其侵权责任的构成与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没有原则的变化,仍须具备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这四个要件。
2.认定过错实行推定
在确定主观过错的要件上,实行过错推定,即法官在审理案件中,不要求原告去寻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主观过错的证明,不必举证,而是从损害事实的客
观要件以及它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如果行为人认为自己在主观上没有过错,则须自己举证,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证明成立者,推翻过错推定,否认行为人的侵权责任;证明不足或者不能证明者,则推定过错成立,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在处理这种案件时,应当特别注意,不能强加原告以过错的证明责任,而应当严格按照过错推定原则的要求进行。从另一角度上说,审些案件中的损害事实已经表明了行为人违反了法律对其特殊的注意要求或者是对一般人的注意要求,因而无须再加以证明。
3.应当注意保护被告的诉讼权利
实行过错推定原则的要旨,是使受害人即原告在诉讼中处于优越的地位,以便更好地保障受害人索赔请求权的实现。在这样的诉讼过程中,加害人即被告实际上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的。审判人员在处理中,应当注意保护被告的诉讼权利,不使其民事权利受到不应有的损害,要认真听取、分析被告的答辩理由,切实地考察答辩所依据的事实,使被告的诉讼权利和民事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第四篇:事实推定适用规则之创设
在司法实践中,关于“事实推定”有时指的是(法官自己)对事实的推定,而有时指的是法律上的事实的推定。故如何理解事实推定,进而创设适用规则在目前证据制度改革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证据规则》第九条规定的“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无疑免除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似有导致举证责任之转移之嫌,是否妥当,是值得商榷的。这说明,我国司法解释中有将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的证明效力一并加以规定,混淆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未免给我国本来就不甚严密和完善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带来不当冲击。我们不能将推定与通常的诉讼证明适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可以说对待推定这一诉讼证明的特殊方式,我们应当设置一系列相应的适用规则,为此,笔者建议:第一、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法律推定为主、事实推定为辅,参考国外的立法、学说及判例,尽可能地作出具体规定。在立法手段和技术上,除了对推定适用的条件、规则及范围作出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外,还应借鉴英美法系侧重列举的技巧,对司法实践中经常适用推定的情形进行列举,以便做到趋利避害、博采众长。第二、在审判过程中,不宜滥用事实推定。应以法律推定作为推定的常规方式,而依职权适用的事实推定,可作为对某种真伪不明状态、或疑难情形下以及在缺乏直接证据且间接证据充分时的一种特殊技术处理措施,在适用时务必贯彻逻辑严谨、内容精确和推理前后一致的原则,即根据前提事实,按照正常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推论出推定事实的真实性。第三、应当注重确定作为推定前提的基础事实的真实可靠性。确定基础事实已知事实是否具有真实可靠性,对于事实推定的结果是否正确至关重要。为此应当从程序上为对方当事人提供对于基础事实进行质疑的机会。此外,事实推定属法官的职权行为,不以当事人的举证为前提,并不转移举证责任,只要对方当事人以反证反驳,使基础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即可导致事实推定的不成立。第四、对事实推定而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假定,这种假定被认定为真实的,是以相对一方当事人不予反证为前提,因此,为了强化这种假定结论的真实可靠性,应当为相对一方创造更多的反驳机会,以便能够从反面来论证和确认推定结果的真实可靠程度。一般而言,应允许当事人在案件裁判之前提出证据反驳,如当事人在裁判之前未提出反驳的,法官还应当在诉讼文书中告知当事人裁判案件所适用的推定,使当事人能够清楚、明白法院作出裁判的依据。第五、事实推定的过程应当公开。当事人在法官作出推定前享有告知权,他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法定或法官决定进行充分的举证和辩论,对形成推定的基础事实进行反驳及享有对盖然性的程度发表意见的权利。
第五篇: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第××××号
时间19××年5月17日12时30分地点××市××路××路口××市××有限公司司机王××驾驶“桑塔纳”小客车,在××路由西向东通过××路口时,适有××市××出租汽车公司司机李××驾驶“切诺基”吉普车以八十多公里时速由南向北通过路口。李××临近路口发现前方横穿的小客车后虽踩了紧急刹车,但由于车速快,停车不及,吉普车前部撞在小客车右部,造成小客车内乘车人赵××当场死亡、两车均损坏的重大交通事故。
发生交通事故原因是:王××驾车通过路口时,未让干路车先行,属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车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或交通标志控制的交叉路口,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依次让行:(一)支路车让干路车先行„„”的规定,李××驾车通过路口时,未减速慢行,属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机动车遇道路宽阔、空闲、视线良好,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原则下,最高时速规定城市街道为七十公里的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王××负事故主要责任,李××负事故次要责任,赵××不负责任。
(公章)
承办人:宋××郭××20××年5月27日
此认定书,已于19××年5月28日向当事各方宣布,当事人不服的,可在接到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市交警支队申请重新认定。
(一式二份,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