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9罗平汉:毛泽东的寻乌调查与《反对本本主义》
罗平汉:毛泽东的寻乌调查与《反对本本主义》
1929年 12月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比较巩固的赣南根据地。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散到寻乌及附近各县发动群众。
有这样一段相对安定的时间,对毛泽东来说太珍贵了。他抓住这个机会,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接连开了十多天座谈会,进行社会调查。这是他以前从没有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而且通过对寻乌的调查,即可对赣南、闽西的基本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因为“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参加调查会的有一部分寻乌县的区乡干部,另外还有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共11人。
这十多天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丰硕的调研成果,毛泽东写成了一篇共5章39节长达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从这个调查报告涉及的内容看,毛泽东对寻乌的调查相当全面,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自然风貌、水陆交通、土特产品、商业往来、商品种类、货物流向、税收制度、人口成份、土地关系、阶级状况、剥削方式、土地斗争,等等。毛泽东着重调查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关于寻乌的商业情况。他具体调查了从门岭到梅县、从安远到梅县、从梅县到门岭、从梅县到安远与信丰经寻乌的生意情况,以及惠州来货、寻乌的出口物、寻乌的重要市场情况。详细调查了寻乌城内各种货物的种类、店铺分布、经营品种、专卖经营、商品成色、货物来源、市场价格、销售方向、年度贸额、荣枯演变、店员制度等情况。调查的内容甚详,如调查的货物门类或行业就包括盐、杂货、油、豆、屠坊、酒、水货、药材、黄烟、裁缝、伞、木器、火店、豆腐、理发、打铁、爆竹、打首饰、打洋铁、修钟表、圩场生意等,并对其中的每一门类又作了详尽的分类调查,例如水货中又包括咸鱼、海带、糖、豆粉、猪皮、闽笋、鱿鱼、豆豉、面灰、洋蜡、玉粉、盖市(鱿鱼里的一种)、菜莆、虾壳、胡椒、酱油等,并对每一种货物的来源、销量及销售对象进行了解。同时还调查了店主的出身、发家经历、性格特点、政治态度、资本多寡、势力大小、家庭人口、营业状况、店铺变化等,涉及的店铺达90多家。
二是关于寻乌旧有的土地关系。毛泽东对此共分农村人口成份、旧有田地分配、公共地主、个人地主、富农、贫农、山林制度、剥削状况、寻乌文化等九个方面,并作了详细调查。毛泽东在调查中了解到:收租200石以上的中等地主,收租500石以上的大地主,他们对于生产的态度是完全坐视不理。他们既不亲自劳动,又不组织生产,完全以收租坐视为目的。固然每个大中地主家里都多少耕了一点田,但他们的目的不在生产方法的改良和生产力的增进,不是靠此发财,而是因为人畜粪草堆积起来了,弃之可惜,再则使雇工不致闲起,便择了自己土地中的最肥沃者耕上十多二十石谷,耕四五十石谷的可以说没有。由此可见,地主占有土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出租土地获取地租,至于出租出去的土地是否得到改良,耕种土地的生产工具是否改进,地主并不关心。作为一个阶级而言,地主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无促进作用,在土地革命中将其打倒是完全应该的。
毛泽东还详细地调查了小地主的情形。寻乌的小地主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所谓老税户传下来的,这一部分的来源多半是由大中地主的家产分拆,所谓“大份分小份”,即由大中地主分成许多小地主。这部分的人数在整个地主阶级中占 32%。依据他们的经济地位,其政治态度又有三种区别:一是年有多余的,人数占地主阶级总数的0.96%,他们在斗争中是反革命的。二是一年差过一年,须陆续变卖田地才能维持生活,时常显示着悲惨的前途的。这一部分人数很多,占地主阶级全数的22.4%。他们很有革命的热情。三是破产更厉害靠借债维持生活的。这一部分占地主全部的8.64%,他们也是革命的,有很多人参加现在寻乌的实际斗争。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调查。就整个阶级而言,地主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反动阶级,是土地革命必须打倒的对象。但对这个阶级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中的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不能一概而论,有相当一部分小地主其实也是愿意革命的,有的甚至有较高的革命热情。在红四军到来之前,在寻乌领导当地革命斗争的人中,有的就是出身于这类小地主家庭,陪同毛泽东调查的古柏就是这种出身。可见不能将地主阶级的每一个成员,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作为革命的对象。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做深入的社会调查是难以了解到的。
毛泽东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普通小地主,除上述老税户部分外,另有一个占地主全数48%的不小的阶层,那就是所谓“新发户子”。这一个阶层的来历,与从
老税户破落下来的阶层恰好相反,是由农民力作致富升上来的,或由小商业致富来的。他们把钱看得很重,吝啬是他们的特性,发财是他们的中心思想,终日劳动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又放很恶的高利贷,所有放高利贷的,差不多全属这班新发户子。“这种半地主性的富农,是农村中最恶劣的敌人阶级,在贫农眼中是没有什么理由不把它打倒的”。
三是关于寻乌的土地斗争。毛泽东在调查报告中对此列举了17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土地分配展开的。他了解到的情况是:寻乌革命委员会开始提出了四个办法,要求区乡苏维埃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讨论选择其中的一种:一是照人口分配,二是照劳动力状况分配,三是照生活来源多寡分配,四是照土地肥瘦分配。结果多数地方采取第一种办法,按照人口数目,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劳动能力有无、大小,以人口除田地的总数平分,并且得到多数群众的拥护。
关于分配土地的区域单位,毛泽东调查发现,农民反对以大的区域(区)为单位分田,就是以乡为单位也不赞成,而是愿意以村为单位。主要是因为村里的田近,熟悉,方便。毛泽东说:“摸熟了的田头,住惯了的房屋,熟习了的人情,对于农民的确是有价值的财宝,抛了这些去弄个新地方,要受到许多不知不觉的损失。”那种以为农民不愿搬迁,是思想陈旧和心理的原因,“不承认是经济的原因,是不对的”。至于具体如何分田,毛泽东通过调查发现,最核心的是一个“平”字。他说:“平田主义是最直截了当,最得多数群众拥护的,少数不愿意的(地主与富农)在群众威逼之下,简直不敢放半句屁。所以,一个„平‟字就包括了没收、分配两个意义。”
寻乌调查对中国共产党形成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土地革命既是农村土地的重新分配,也是农村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革命本身意味着各阶级、阶层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正确地划分农村的阶级阶层。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在土地革命中出现“左”的偏差,往往首先是在阶级成份的划分上,将一些人的成份作了拔高,结果扩大了打击面,缩小了依靠和团结对象。后来,毛泽东曾这样说:“到井冈山之后,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假如对地主一点土地也不分,叫他们去喝西北风,对富农也只给一些坏田,使他们半饥半饱,逼
得富农造反,贫农,雇农一定陷入孤立。当时有人骂我是富农路线,我看在当时只有我这办法是正确的。”
寻乌调查给毛泽东以很深的感触,也使他进一步认识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寻乌调查的同时,毛泽东写出了他的名作《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这篇文章曾在红四军中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印成小册子,后因敌人多次“围剿”而失传了。直到1957年2月,福建上杭县茶山公社官山大队农民赖茂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调查工作》献了出来,才使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失而复得。1964年6月,《调查工作》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时,改题名为《反对本本主义》,人民出版社同时出版了单行本)。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多年从事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毛泽东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毛泽东接着阐述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我们说马克思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他由此得到了一个极端重要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那么,如何才能纠正这种本本主义?最根本的办法——“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为了帮助那些不会进行调查研究的同志学会调查,毛泽东在文章中特地讲到了调查的技术问题。他的经验是:
——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近于正确,才能抽出结论。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随便问一下子,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
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
——调查会到些什么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兵士也要,流氓也要。自然,调查某个问题时,和那个问题无关的人不必在座。
——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看调查人的指挥能力。那种善于指挥的,可以多到十几个人或者二十几个人。究竟人多人少,要依调查人的情况决定。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符合真实情况。
——要定调查纲目。纲目要事先准备,调查人按照纲目发问,会众口说。不明了的,有疑义的,提起辩论。所谓“调查纲目”,要有大纲,还要有细目。
——要亲身出马。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
——要深入。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例如一个农村、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问题(例如粮食问题、货币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
——要自己做记录。调查不但要自己当主席,适当地指挥调查会的到会人,而且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方法,对于我们当下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仍然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平汉;来源:学习时报2011
年11月29日)
第二篇: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紧接着文章用了1xxxx字,xxxx感叹号,分四个自然段,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
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xxxx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文中对那些“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的人,大声疾呼,发出了“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的号召。
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文章又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mzd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志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问一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指出“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强调“要深入”,特别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容易找到门路了。”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这七个方面都讲得非常详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需要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
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常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有些“规矩”在外地已经废除,我们这里仍然有效。同样政策下在外地能办成的事,在我们这里却难于办到,还往往振振有辞,政策和上级精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究其思想根源,往往是仗着自己“没犯错误”,仗着自己“贯彻政策不走样”而无所顾忌,这种本本主义也因此更有广泛性和顽固性。
就执行政策而言,简单照搬条文办事,好像是“不走样”了,但它却使得政策在落实中表面化,政策无法用好用足,从实质看,其实也是一种“走样”,大的方针政策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客观实际,就不一定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就没有将国家的好政策按政策的本意在本地得到真正落实。只不过这种本本主义以“坚决贯彻”的面目出现,这看上去似乎“没犯错误”,事实却不然,因为它使政策的“富矿”难以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开采”,大大影响了发展,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几乎是难以估量的。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妙”在哪里呢?
“妙”就妙在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响了发展,造成了损失,却因看上去“没犯错误”而难以追究其责任。
在这里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有为和无为:按政策规范管理是有为,放活政策同样是有为,有时对一些不违反原则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也是有为;如果把管理变成了管制,搞得许多好事都办不成,无论多忙多累,也是无所作为。衡量有为的标准就是有利于投资兴业,有利于强国富民,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发展。至于管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质上就是服务——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政策吃透,把上级政策和本地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勇于承担责任,做到凡是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事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凡是有利于富民安民的事就不遗余力的去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共产党员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懂会用,现在就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服务。
这就是我读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之后的一点肤浅体会,由于自己的理论水平有限,认识难免有偏颇和不正确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三篇: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一、历史背景
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写于1930年5月。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但同时无论在党内还是在红军中都存在各种教条主义的现象:在党内是对俄国革命的道路和共产国际指示盲目尊崇;在红军中,则存在迷信地对待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不加思考,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地执行上级指示的现象,这些都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危害。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虽然主要是为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但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这是党从理论上比较早地阐述思想路线问题的文章,可以说是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开端。与毛泽东后来写于1937年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文章《实践论》相比较,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工作角度,反对实践中的教条主义现象。文章所反对的“本本主义”,实际上就是教条主义,因为当时还没有教条主义这个名称。
二、内容讲解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反对“本本主义”、注重调查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调查研究问题。文章一开始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主张,大声疾呼“注重调查!反对瞎说!”毛泽东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调查研究问题。首先,说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把调查比作“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文章指出,完成一项工作,解决一个问题,应该去调查问题的现状和历史,了解事物的各种联系,一旦“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前头。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在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作调查,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其次,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调查的目的,是要对社会的各个阶级作出正确的阶级估量,从而确立正确的斗争策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的各阶级,而不是各种片断的社会现象。不是去收集奇闻趣事。毛泽东举例
说明在调查时,一定要用阶级的观点,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解剖各种社会阶级,着重把握调查对象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差别,明确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作出正确的阶级估量,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不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的调查是达不到目的的。毛泽东根据当时的社会阶级情况,列举了调查时需要注意的阶级和阶层。
再次,毛泽东具体阐述了“调查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怎样作调查的问题。毛泽东从七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
(二)对本本主义进行了批判。毛泽东针对“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这种盲目迷信现象,指出,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正确与否,不是取决于它是上级领导机关作出的,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这里实际上论述了真理的实质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抓住了关键。因此,对于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对于正确的指示,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贯彻。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通过调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就会产生唯心的完全从主观出发的阶级估量和工作指导,导致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的斗争策略是在群众斗过程中产生的。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需要完成的从民权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指出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无产阶级政党有正确的斗争策略,而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屋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这样,毛泽东就把反对“本本主义”、注重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上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结论。而更重要的是,文章把这样的从调查中了解情况,在实践中总结经
验,制定正确的策略路线来指导革命工作(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方法概括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就是文章最重要的理论成就。这一成就成为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重要里程碑。
三、问题思考
1.“本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3.如何理解“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内涵?
(原著文本:《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撰写人 李发铨)
第四篇:读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
读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
摘要:《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5月针对红四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成的,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调查、研究的目的、方式和技术等内容,反对本本主义思想,纠正了当时党内同志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研究的态度,反对盲目执行上级指示的工作方式,指明了深入到实践中去调查、研究的工作方向,对改变当时党内工作作风,加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程度以及党的发展、壮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已不仅限于解放思想,摒弃本本主义思想束缚这一表面层次,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理念──深化改革,大胆创新 关键词: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调查研究;解放思想
读完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我感触良多。刚一看文章题目《反对本本主义》觉得这将是极其深奥难懂的大道理,然而当我仔细看完文章后确定了我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很惊讶,伟人的精辟致理竟然能够用如此平凡的语言来阐述,通俗易懂,这不得不让我敬佩。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为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深入中央苏区进行寻乌调查期间(1930年5月)写下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的著名论断。既具气势又具情理,而且还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许多人对某个问题或者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往往没有掌握实际情况而乱发一通,胡乱瞎说。他们总是“以书上所说”和“经验主义”而提出自己对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的办法,殊不知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们错在没有实际调查,全面了解实际情况而草草做出决断并实行,从而没有取得很好的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的效果。因此,毛泽东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非常精辟而且正确的论断!
我是学文科的,对高中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还是耳熟能详的。高中政治课上,老师经常说道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唯心主义,要坚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读完《反对本本主义》,我能够将其中的哲理与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联系在一起。读完这篇文章,我能深刻的感受到文中的字字句句都指向“实践”、“调查”这两个词。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使书本上写的都是对的,但还是要结合实际,看情况而做出决定,书上的东西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如果一味的遵循书本上的东西而从未接触过实际,那么就有可能做错事。就像毛主席写的“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所以我们更应该去调查,更应该实事求是!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是《反对本本主义》(《毛选》第一卷)一文的基本精神。而对本文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维原则和思想路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段话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又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条路线,就要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其次,它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表现形式。《反对本本主义》既反对把个人的局部经验绝对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又反对不懂得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特点,只知背诵和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条的教条主义。再次,它为领导者转变并养成优良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针对有些领导干部不深入群众,不了解下情,对上级指示和书本上的理论一味盲目执行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领导干部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领导作风,努力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实《毛选》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提出的两条方法论原则之一就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而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在文章第七个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我们年青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来说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话说回来,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要“反对本本主义”。就像我们在做题时,好多人会翻看答案,其实有时候书上的答案不一定是对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适当的看看答案,把它当做是一种参考就好。目前,网络就貌似是“本本”,我不敢确定上边的言论有多少是真的,但是我可以确定有假的,就算是很少,但是还是有,所以当我从网络上看到一些东西之后我不敢轻易地告诉别人!因为我不知道真伪,我没有调查!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这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展开调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现在的中国现状是怎样?很强大?在国际的地位又是怎样的?中国强大了吗?强大了,的确,比以前强大了!但是在国际的地位有提高吗?这个问题我不敢断然下结论,只不过我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作为一名中国的当代大学生此时应该义愤填膺的去做些事了吧!去抵制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国家的产品了吧?貌似应该是。可是我不敢,我也不会去抵制,因为我不清楚这样去抵制之后蒙受最大损失的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因为我没有调查,我没有发言权,连发言权都没有,哪能有权利去做某些事儿呢!文中,毛泽东还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似的调查,才能有“一朝分娩”似的迅速解决问题。是的,很多人却在生活中把这颠倒,“一朝怀胎”,“十月分娩”,不仅不符合实际,更整死人。现在的我们对于“反日”又有过多少的调查呢?肯定会有人说“我调查了”,我不敢说你没有去调查,但是我想问问你所谓的调查是怎样的?就是回家拿出电脑百度一下吗?那你也得好好看看百度出来的结果有多少,都一致吗?如果抵制日货有用的话那政府为什么还去阻止呢?应该去支持这些所谓的“爱国主义”。我不是说网络上的东西不可信,我只是希望在一些比较大的事件上大家好好去“调查”一下,就算不调查,那也得好好思考一下!反对本本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标准。这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该要坚持的原则和基本精神。如果没有坚持这样的原则和发挥这样的精神,长江三峡这样的伟大工程项目就不会成功,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就不会在中国出现;没有坚持这样的原则和发挥这样的精神,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也不会在中国建造完成并成功通车;没有坚持这样的原则和发挥这样的精神,中国就不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道路中走出来走向改革开放,也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也就不会实现基本小康水平。因此,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反对本本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时间来检验真理标 准!只有这样,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解决问题和处理事情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整党学习文件《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
第五篇: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和读后感[范文]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一、历史背景
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写于1930年5月。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但同时无论在党内还是在红军中都存在各种教条主义的现象:在党内是对俄国革命的道路和共产国际指示盲目尊崇;在红军中,则存在迷信地对待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不加思考,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地执行上级指示的现象,这些都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危害。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虽然主要是为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但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这是党从理论上比较早地阐述思想路线问题的文章,可以说是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开端。与毛泽东后来写于1937年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文章《实践论》相比较,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工作角度,反对实践中的教条主义现象。文章所反对的“本本主义”,实际上就是教条主义,因为当时还没有教条主义这个名称。
二、内容讲解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反对“本本主义”、注重调查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调查研究问题。文章一开始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主张,大声疾呼“注重调查!反对瞎说!”毛泽东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调查研究问题。首先,说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把调查比作“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文章指出,完成一项工作,解决一个问题,应该去调查问题的现状和历史,了解事物的各种联系,一旦“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前头。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在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作调查,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其次,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调查的目的,是要对社会的各个阶级作出正确的阶级估量,从而确立正确的斗争策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的各阶级,而不是各种片断的社会现象。不是去收集奇闻趣事。毛泽东举例
说明在调查时,一定要用阶级的观点,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解剖各种社会阶级,着重把握调查对象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差别,明确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作出正确的阶级估量,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不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的调查是达不到目的的。毛泽东根据当时的社会阶级情况,列举了调查时需要注意的阶级和阶层。
再次,毛泽东具体阐述了“调查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怎样作调查的问题。毛泽东从七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
(二)对本本主义进行了批判。毛泽东针对“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这种盲目迷信现象,指出,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正确与否,不是取决于它是上级领导机关作出的,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这里实际上论述了真理的实质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抓住了关键。因此,对于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对于正确的指示,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贯彻。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通过调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就会产生唯心的完全从主观出发的阶级估量和工作指导,导致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的斗争策略是在群众斗过程中产生的。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需要完成的从民权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指出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无产阶级政党有正确的斗争策略,而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屋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这样,毛泽东就把反对“本本主义”、注重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上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结论。而更重要的是,文章把这样的从调查中了解情况,在实践中总结经
验,制定正确的策略路线来指导革命工作(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方法概括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就是文章最重要的理论成就。这一成就成为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重要里程碑。
三、问题思考
1.“本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3.如何理解“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内涵?
(原著文本:《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撰写人 李发铨)
反对本本主义主义读后感
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三篇经典文章,撰写理论学习的体会,我觉得以自己微薄的理论功底,虽然认真地研读了原文,但熟悉仍然非常有限。现在,我就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谈一点自己浅薄的体会。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如同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假如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如同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紧接着文章用了14个字,4个感叹号,分四个自然段,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
“要不得!
要不得!
注重调查!
反对瞎说!”
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
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熟悉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文中对那些“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的人,大声疾呼,发出了“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的号召。
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文章又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志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轻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问一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指出“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强调“要深入”,非凡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轻易找到门路了。”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这七个方面都讲得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需要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
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经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有些“规矩”在外地已经废除,我们这里仍然有效。同样政策下在外地能办成的事,在我们这里却难于办到,还往往振振有辞,政策和上级精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究其思想根源,往往是仗着自己“没犯错误”,仗着自己“贯彻政策不走样”而无所顾忌,这种本本主义也因此更有广泛性和顽固性。
就执行政策而言,简单照搬条文办事,似乎是“不走样”了,但它却使得政策在落实中表面化,政策无法用好用足,从实质看,其实也是一种“走样”,大的方针政策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客观实际,就不一定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就没有将国家的好政策按政策的本意在本地得到真正落实。只不过这种本本主义以“果断贯彻”的面目出现,这看上去似乎“没犯错误”,事实却不然,因为它使政策的“富矿”难以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开采”,大大影响了发展,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几乎是难以估量的。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妙”在哪里呢?
“妙”就妙在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响 了发展,造成了损失,却因看上去“没犯错误”而难以追究其责任。
在这里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有为和无为:按政策规范治理是有为,放活政策同样是有为,有时对一些不违反原则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也是有为;假如把治理变成了管制,搞得许多好事都办不成,无论多忙多累,也是无所作为。衡量有为的标准就是有利于投资兴业,有利于强国富民,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发展。至于治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治理,实质上就是服务——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政策吃透,把上级政策和本地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勇于承担责任,做到凡是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事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凡是有利于富民安民的事就不遗余力的去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共产党员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熟悉。不仅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懂会用,现在就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