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代枭雄演员表
一代枭雄演员表
孙红雷 饰何辅堂 巍子 饰魏正先 陈数 饰程立雪 陈祉希 饰朱彩灵 郭珍霓 白红标 李泽锋 孟浩强 多布杰 石文忠 mike隋高洋 韩银龙 温海波 李艳 张蓓蓓 李亭哲 余娅 夏志卿 宫宏佳 张涵 詹小楠 陆子艺 黄作灿 马灿灿 吴丹丹
成城 饰刘二泉 饰老乌 饰黑娃 饰来运 饰王三春 饰邹七 饰霍华德 饰赵素影 饰碎头 饰施喜儒 饰程立珊 饰邓芝芳 饰李树敏 饰何福英 饰李天炳 饰孙建军 饰孙建成 饰柳丁 饰何金玉 饰徐忠德 饰画桥 饰杏儿 饰胡前宽
屠育玮 饰廖大牙 刘朔 饰候旅长 金禄 饰锛子 孙筱君 饰小北 王胜凯 饰雷雷 朱峰 饰小满 于彦凯
阿斯汉
王亮
沈学伟
王举
卞涛
孙歆
苏可
张立
朱勇林
曹汉超
刘备
单世伟
王军
冯瀑
杨安琪
高森
安立民
冯大路
秦伯坤
张海峰
郭雄成邱彬 饰军需处 饰军械处 饰阿福 饰牛天赐 饰胡宗南 饰唐庚远 饰秋心 饰沙里滨 饰老虎皮 饰张营长 饰鹿爷 饰心医生 饰老九 饰疤脸 饰马四海 饰槐花 饰局长 饰刘祥 饰老穆 饰神秘人 饰于四宝 饰老许 饰财务处
李振起 饰何敬敏 孙亮 饰欧阳荣 许正廷 饰刘庆福 杨力蕲 饰刘大泉 节冰 饰李兰群 吴健 饰周宇同 史梦甄
曾晓斌 饰二老爷 饰皮特陈
第二篇:一代枭雄:曹操
一代枭雄曹操
湖南/蒋得志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一、治世能臣
东汉末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曹操的势力不断发展
起来,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统一了北方。他的治国能力在统一过程中和统一后,充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兴屯田。这是曹操在经济方面的基本措施。东汉末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曹操认真总结秦汉历史经验,并根据当时北方有大片荒田,还有从黄巾军手里接收了上百万的劳动人口和大量牛畜、农具等有利条件,把屯田向州郡边境推广开来,这样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也安定了社会。
2.唯才是举。曹操注意招纳、使用人才,而且不拘一格。他的许多大将就是从士兵、俘虏中发现提拔的,这些人能征善战,为曹操卖力。对于文人谋士,曹操也能以礼相待,量才使用,他的重要谋士如荀攸、郭嘉等人都是慕名而来的。曹操曾三次下令求贤,说只要有“治国用兵之道”即使有严重缺点的人,都应提拔重用,这就是他“唯才是举”的思想。
3.抑制豪强地主。这一点在击败袁绍进入河北之后贯彻最坚决,因为这里的豪强地主特别嚣张,曹操遂“重豪强兼并之法”,给予打击,结果“百姓喜悦”,从而巩固了自己在新统治区的地位。
二、军事奇才
曹操自幼“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形成了自己一套的治军方法:
1.战争观。曹操认识到,军事斗争离不开政治形势的配合。要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才能拯救社会。他强调“兵以义动”“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为赢得战争的政治主动权,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争取人心,占领河北后免难民租赋,又发布抑豪强兼并令,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
2.治军观。曹操抛弃儒家以礼治军的原则,认为“礼不可治兵”(《孙子注》),强调“吾在军中持法是也”(《曹操集·遗令》),注重以法治军。并亲自制定管理、训练等军事法规,如《军令》《步战令》《船战令》等,以维护军队的统一指挥,强化军队的战斗力。
三、建安风骨
曹操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在他和儿子曹丕、曹植的带动之下,这一时期的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一章“建安文学”,曹操对五言诗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等篇章,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为后人所传颂。曹操善于以质朴刚健的语言直抒胸臆,无典雅浮华之弊,散文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等。遗著有《魏武帝集》。
第三篇:一代枭雄曹操传
曹操传 【人物简介】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
【人物事略】
1. 曹操抢新娘
曹操年轻时,曾经与袁绍一起喜欢过游侠的生活。看到人家刚结婚,于是就潜入到主人的园中劫走新媳妇,与袁绍一起逃出来。迷了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路,掉到枳棘中,袁绍不能动弹。曹操大叫到:“小偷儿在此!”袁绍急迫之下自己逃了出来,这样他们都跑掉了。此等小事反映出曹操的灵活机智。
2. 疑杀华佗
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佗,遗憾的是,当华佗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3. 废除寒食节
“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们每过“寒食节”的方式,已经非常严重地危害和影响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
4. 提倡薄葬 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乘机害他性命,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5. 割发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今践踏坏了一块儿麦田。为了实现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6. 望梅止渴
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唾,于是都不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7. 煮酒论英雄
一日,曹操与刘备相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乃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思是自己尚且害怕雷声,更何况与曹操并称英雄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8. 节俭
曹操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的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帷帐屏风破旧之后缝补一下再用,不可换新的。这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资财匮乏,曹操带头不穿皮革制的衣服。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9. 曹操选女婿
曹操有个长得很美丽的女儿,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前来求亲。曹操见他们都是些纨绔子弟,就一一拒绝。后来,听说有个才子名叫丁仪,丁仪果然对答如流,谈吐不凡,才华横溢。曹操当场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几天后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11. 官渡之战 很有学问,只是相貌不雅,一只眼还是瞎的,曹操当面试他的学问。
200年,袁绍率10万精兵与曹操2万兵相遇于官渡。当时袁绍占明显优势,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斩袁绍的两名大将颜良和文丑,并率5000兵马,伪装成袁军,偷袭乌巢,把袁绍的军粮全部烧毁。歼灭袁军7万多人,袁绍仅带800骑兵逃脱。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12. 赤壁之战
周瑜火烧赤壁,刘、孙联军水陆两路进攻,曹操大败。从华容道步行回到北方。
13. 心惊笔落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听说孙权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心中大震。当时,他正在书写文章,闻讯,惊得手中的笔下落于地。这不
208年十二月,曹操兴兵东下,在赤壁与刘备、孙权的联军相遇。仅是对刘备据有荆州的顾忌,还因为孙、刘联盟的巩固,使曹操的南方部队受到威胁。
14.知人善任
建安20年,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带7000人守合肥,并送一木匣,上书“贼来乃发。”不久,孙权率10万大军来攻合肥。张辽拆开木匣一看,里面锦囊上写道:“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遂按此计,选精兵800,奋勇出击,直捣孙权指挥旗下,孙权大惊,急退,又被张辽追击,大败而去。后人评论此事:“守合肥之战,孤立无援,十分艰险。专任骁勇者出战会惹事被动,专任持重者将士气不足。让勇猛的张、李二将军奋兵突击,然后凭乐进的刚毅固守。这样的安排真是绝妙之极!”由此可见曹操知人善任。
15. 因器授职
据史书记载,王修原是袁谭的别驾,此人清正廉明,归附曹操后,曹见他家中谷不满十斛,书却有数百卷,不禁叹到:“节士果然不是妄自其名”。于是任他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领导盐铁官营,后又升魏郡太守。王修不负重望,在任严明赏罚,抑强扶弱,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
16. 裸足迎才
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17. 二虎竞食
跳下来,鞋袜不穿,连忙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曹操控制了皇帝百官,便想攻打徐州的刘备、吕布。谋士荀献出一计,叫“二虎竞食”。曹操奏请皇帝,任命刘备为徐州太守,叫刘备杀吕布。事情成功,刘备就失掉一个帮手;事情不成,吕布也会杀掉刘备。
18. 驱虎吞狼
刘备不杀吕布,曹操又生一计,先派人告知袁术说刘备上表皇帝要攻取南郡,随后又正式下诏让刘备征讨袁术,两边一打,吕布必然会另打主意。这叫“驱虎吞狼”之计。
19. 东临碣石
207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亲率威武曹操自然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20. 梦里杀人
曹操为人,猜疑心很重。也许是处于变化不定、波谲云诡的政治军事环境使然吧,他特别防范有人暗害他。有时这种防范心理几至于病态。曹操常说:“我睡眠时不可妄自接近,太近了我便砍人,自己也不知道。左右的人应该十分小心这件事!”后来假装睡着,他所宠左右的人没有谁敢靠近他。
21. 滥杀无辜 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惟一山突兀,灵秀独钟。幸的一人,私下给他盖被子,趁机把那人杀了。从此以后每次睡眠,董卓败乱朝纲,曹操带领几个人逃回乡里,经过友人成皋吕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个儿子。夜晚听到他们食器碰撞的声音,以为是想谋害自己,于是在夜里杀了他们。而且还凄怆地说:“宁可我对不起天下人,但绝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我!”由此可见曹操阴险冷酷的权谋。
22. 善用杨沛
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部队缺粮,杨沛帮助过曹操,因此深得曹曹操召见了他,并问他如何治邺。杨沛回答:“我一定竭尽心力,大“你们听见了没有,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杨沛还没正式上任,一些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了,都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检点一些。操喜爱。于是将杨沛提拔为邺城令(当时叫京兆尹)。杨沛上任之前,力宣传法纪,使人人遵纪守法。”曹操听后十分高兴,对左右的人说:
23. 斗羊
一次曹操被袁绍打败,退兵曹州(今菏泽)。一日,曹操忽见两羊相抵,非常威风。他精神为之一振,马上计上心来:何不借观抵羊以振军威?于是,便召集部下观赏抵羊表演,果然鼓舞了士气,军威大振。曹操趁机反戈一击,打败了袁绍。从此,这里便兴起了斗羊之风。
【传主说话】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权威发言】
晋 陈 寿: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梁 钟 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卷下)
唐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秉钧国之情,有无君之迹。(《祭魏太祖文》)
宋司马光: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资治通鉴》)
有所轻为而至于败。(《魏武帝论》)曹操阴贼险艰,特鬼蜮之雄者耳(《孔北海赞》)
岂能于汉作纯臣。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惊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读曹公传》)
清刘熙载: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艺概?诗概》)
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宋 苏 轼: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是故有所重发而丧其功,宋黄庭坚: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毕竟以丕成霸业,鲁
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毛 泽 东: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郭 沫 若: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据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章 太 炎: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魏武帝颂〉〉)
范 文 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沈 伯 俊:文学形象曹操不是历史人物曹操的真实复制品,但他却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演绎,既有雄才大略、志在统一的杰出政治家的一面,又有极端利己、残民以逞的封建统治者的一面;既有精通韬略、长于用兵的一面;又有忌贤妒能的一面。
【来料加工】
话题1: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
推而广之,既然人们喜欢凭自己的感情亲疏来看待事物,那么某些历史的、社会的东西便很值得怀疑,因为那些说者写者总会把自己喜爱的说成好的,把自己憎恶的说成坏的。
记得历史上常有这回事。比如说某政权到了不得不更替之际,某些人便兴兵起义,等到江山到手,便口口声声称他的“起义”是顺天应则为大逆不道,是造反,当诛九族!明明同是起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何也?“顺我者昌,逆我着亡”也!事且如此,况于人乎?我不得不怀疑史书上记的某某欺师灭祖,某某体恤万民的真实性。鲁迅就曾关于曹操的记载而说因为曹魏运短,歌功颂德的少了,而作史的又大半是后朝之人,口诛笔伐的多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戏台上那面目可憎的曹操并不是真正的曹操。(2003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偏心》节选)命,大势所趋,而当其治下的百姓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起来反抗了,话题2:规则
材料加工:
死守成规也难成方圆。恰当的规则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变化,也要有突破才能发展。昔日汉人宽袍大袖,不免风度翩翩,却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就千秋霸业。魏武曹操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诸于荒野之际,得到了但这种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汉帝,曹操—生不得称帝。其子以九品中大批有才干而身份低下的下层军官,才破袁绍,败吕布,建立强魏,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说过秦以严以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节选)
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
话题3: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曹操每每在作出重大的决定之前,都要广泛征询谋士们意见。这样做对减少因决策失误而招致不可挽回的败局的好处,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都能知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谋士们的鼓励,使谋士们得到了重视。让人的才华得到施展,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就是曹操迁许都前的一件事:一日,有一个人因大荒之年精神体态保持得很好而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一问,原来是董昭!曹操马上避席置酒,刚说了两句话,就有人来报说杨奉、韩暹二人投往大梁去了,董昭曰:“此乃杨奉与白波帅韩暹,因明公来此,故引兵欲投大梁去耳。”操曰:“莫非疑操乎?”昭曰:“此乃无谋之辈,明公何不久当为明公所擒,无足介意。”曹操见昭言语投机,又问其朝廷大事。牵出董昭建议曹操迎献帝入许都的话来。足虑也。”操又曰:“李、郭二贼此去若何?”昭曰:“虎无爪,鸟无翼,这样,一个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由一个陌生人建议的极其重要的决定作出了。与之相反的就是诸葛亮。第一次接触到三国是听评书,简直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神机妙算,仙人也。长大后,就渐渐别说是和人商量,找人论证了,甚至被他差出去的武将文官连自己具体是要干什么都不知道,或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干。
话题4:宽容
材料加工:
有些不以为然了。胸有成竹的诸葛亮说:“山人自有妙计”,可大多时候,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檄,陈琳才气横溢,义正词严。曹操看到后,大为震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头痛病也好了,他笑着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袁氏亡后,陈琳被捕,曹操部下有建议杀陈琳的。曹怜其才,捡出书信一束,都是曹的下属与袁绍私通. 图谋反叛的信。这时有人提议按信中人名一一核对,把这些人全杀掉。但曹操拒绝了这个意见,并且说:“当绍之强旅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即命人把这个“黑名单”付之一炬,不再追问。
张颌天荡山失守,曹洪告曹操,认为张有罪,但曹操却说:“非颌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
曹操退守阳平关,派许褚接应粮草。许褚饮酒大醉,粮草被张飞乃赦之,命为从事。袁绍军队大败的时候,曹操的部队在袁的图书中,夺去,自己兵败负伤逃回。曹操没有责怪他,自己承担了失败的责任,并令医生为许褚治伤。曹操曾派人招安张绣,张因过去与曹操有仇,为了延揽人才,一定不会记私怨的。张绣遂即见操,拜于阶下。曹操 杀了曹操的儿子,怕曹操不会容忍他。贾诩告诉他,曹操是个英雄,把他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并封张绣为将军。
话题5:责任
材料加工:
三国时期,曹操为了统一北方,决定北上征服塞外的乌桓。这一举动十分危险,许多将领纷纷劝阻,但曹操还是率军出击,将乌桓打败,基本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班师归来,曹操调查当时有哪些人不料,曹操却给那他们丰厚的赏赐。大家很奇怪:事实证明劝阻北伐是错误的,怎么反而得到赏赐呢?曹操说:“北伐之事,当时确实十分冒险。虽然侥幸打胜了,是天意帮忙,但不可当作正常现象。各位的劝阻,是出于万全之计,所以要奖赏,我希望大家以后要更加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之后,大家更加尽心尽力地为他效劳了。
不同意北伐计划。那些人认为要遭到曹操严惩了,一个个都十分害怕。
有功劳归自己,有错误怪下属,这是领导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合格的领导者,总是能够肯定下属的成绩,承担自己的错误。最难得的是曹操这种人,即使自己力排众议而大胜,也绝不骄傲,而是充分肯定那些有一定道理的下属,这是“超级揽心术”。拥有这种“揽心术”的人,哪能不是“超级领导”呢?
话题6:人才
材料加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在对人才方面更是极端的渴望。
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唯才是举,是曹操既处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
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这是他在道德原则和利益原则相冲突下的一种变通,一种创造性的灵感。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几欲白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的份上的。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都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
其次,唯才是举,是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的眼光,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颌;或从行伍之中提拔上来,怎么能够做到?
如于禁,乐进。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
话题7:谋略
材料加工: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假谲》里说,曹操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兵士们很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梅树林,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兵士们听说有梅子可吃,口里叫作“望梅止渴”。
都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据此故事,后人引申出了一句成语,曹操说 :“欲攻敌,必先谋。”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曹操认识到,军事斗争离不开政治形势的配合。要有足够的武装力为争取人心,占领河北后免难民租赋,又发布抑豪强兼并令,以使“百量,才能拯救社会。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除**维护汉室而举义兵;姓亲附,甲兵强盛”。著名谋士郭嘉颂扬他“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亡之道也”,因而吸取“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的经验,大兴屯田,达到了足食强兵的目的。
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话题8:人与法 他认为经济的好坏,关系着战争的成败。军队无辎重、粮食、委积,材料加工:
曹操用法严峻,有犯必纠,这是一种法家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他反对滥用刑罚,提出要依法而行。
汉末大乱,虽然中央政府统治不力,造成动荡不安:下有黄巾叛乱的民变,上有王芬另立新帝的政变;中央有董卓入京干政,地方有刘焉刘表等人割据。
曹操接受青州黄巾投降部队有三十余万,男女平民有一百余万人,等于是把原先的青州黄巾视为曹操的青州正规军。而且曹操还供应耕实实在在照顾百姓生存温饱的新生空间。当人民不再饥寒交迫时,闲 曹操平定青州黄巾后,没有坑杀青州黄巾或是加重剥削,相反的,牛,让人民租用官牛,劝农兴田,采用民屯及军屯等“屯田制度”,有余力生产报效国家,自然会减少叛变或作乱,而对政府而言,得到更多的粮秣及充足的兵源。比起邻国常常因粮尽(蜀汉)而不得不退曹魏的治国养民优势,非常明显,安定汉末乱事之成功的转折点,可兵,或是成天叛乱(东吴到亡国前一年还有百姓叛乱)造成国弱民虚,归功于爱民的屯田制度。把农民当成农奴,总比把农民逼到起义好。
第四篇:一代枭雄曹操800字
一代枭雄曹操800字
一代枭雄曹操800字 他,一个用兵谨慎,爱民如子的好君王;一个赤胆忠心,严于律己的好臣子;一个奸诈无比、足智多谋的好将军;一个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好学者;一个礼贤下士、诡计多端的枭雄。他是谁?他就是集四大家于一身的奸雄——曹操。
那时,董卓称霸中原,欺压百姓。百姓们叫苦连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此,曹操为百姓们痛心,为百姓们忿忿不平,一直伺机报复,准备推倒这个暴君董卓。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而已。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爱民的曹操。有一天,王允为曹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王允把曹操叫到家里,对曹操说:“曹操呀,现在在董卓这个暴君的统治下,民不聊生。现在,我有一个计策,能除掉他,你能帮我吗?”曹操经过深思熟虑,说:“行,我求之不得!”于是王允在曹操耳边把方案说了出来。一天晚上,曹操拿着七星宝刀,以送刀名义骗了进来。他拿起刀,刚准备刺向董卓,忽然,董卓醒了,从铜镜中看到了曹操拿刀向前,大喝一声“曹丞相,你在干什么?”曹操见此情况,灵机一动,马上跪下,说:“我是来献宝刀的!”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灵活应变的曹操。于是董卓收下了这把七星宝刀,赏了曹操许多金银珠宝,曹操吓出了一身冷汗,做贼心虚,便乖战马慌忙而逃。
过了很久,曹操接纳了孙权,袁绍大怒,立刻集合了全军大部分人马,向曹操攻去。曹操得知了这个消息,略加思索,说:“袁绍一直没有作为,不足为患。”于是曹操就只派了几万人防守。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清高的曹操。也正是因为曹操的轻敌,两个月后,军中粮草告急,便派使者向总营催粮,可在路中,却被袁绍的部将许悠所擒。从他口中,许攸得知了曹军粮草告急。许攸把消息告诉了袁绍,可袁绍却怀疑许攸与曹操私通。许攸得知后,差池民不回地离开了军营,去投靠曹操。曹操听说后,鞋都没穿,面笑容地迎了上去:“许将军助我,袁军肯定指日可破。”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曹操。也正是曹操对许攸的尊重,许攸把袁军的内部信息全盘托出。在许攸的帮助下,袁军粮草被烧,军队被破,袁绍被捕。
毛主席曾对曹操大加赞扬:“曹操真是文学、政治、军事一代风流“!又是一代可爱的奸雄!
第五篇:一代枭雄袁世凯读后感
《一代枭雄袁世凯》读后感
在大二的课程,近代史是我最感兴趣的一门科目了,一方面老师那形象的描述,每次都能将作为学生的我们带入到当时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环境中。另一方面近代史的读书环节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这次我选读的书名为《一代枭雄袁世凯》,早在少年时期,我就对袁世凯的历程充满了兴趣,最早是从父亲那里听到袁世凯这个名字,年少的我对袁世凯作为一名清朝大臣而成为大总统感到十分的疑惑,在看过《一代枭雄袁世凯》我这些疑惑便一一解决了。
袁世凯出生于一个清朝望族,可以说祖辈都是在清政府里为官,在当时那个年代,太平天国兴起,一些望族也开始组织自己的武装,在此影响下袁世凯从小性格便是我行我素,放荡自如,总是幻想自己会成为一方英雄,但是其叔父对其是严加管教,让其专心学业,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袁世凯真正在历史中崭露头角是在镇压朝鲜的兵变中,其严酷的作风给力上层官员留下了一个很好的映像,随后袁世凯便飞黄腾达。从剿灭捻军到洋务运动都能看到袁世凯活跃的身影。他也是一步一步达到了权力的顶峰。在历史的不可逆的发展之下,他毅然的放弃了清王朝改拥护辛亥革命,但其又撺掇了革命的果实,帝制自为,走上了不归路。
看完这本书,袁世凯那阳奉阴违的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他对待上次可以说是阿谀奉承,一旦对方的利用价值完了,他就极力打压,他通过告密等不光彩的行为为自己的仕途铺平了道路,也为其后期反对清政府撺掇辛亥革命果实埋下了因由。
袁世凯是封建地主阶级中向资本主义迈步的人物,他在一些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他创办了新政,推动了立宪,有力的推进了社会的改革,他也是顺应历史,推翻清朝统治。袁世凯一生追求的可以总结成两个字“权势”,他的一切行为可以说都是为了维护和拓展自己的利益。
读完整本书,我的心情很是复杂,在那个时代,袁世凯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袁世凯之死,只是死了一个袁世凯,还有不少的袁世凯活在人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刻,很多人想的并非是使中国真正走向复兴,而是努力保证自己的利益,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先人感到可耻可悲,清政府当初种下了权谋、残忍的种子,等待他的就是袁世凯的恶果。袁世凯的恶行,最终也是找来了覆灭。
袁世凯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矛盾,他的雄才大略,办事的严谨与效率,心机城府,统筹谋划能力确实是冠绝一时,但是嚣横跋扈,刚愎自用,对权力的贪婪也最终招来了自己的灭亡。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的建设需要有雄才大略的人才,但我们也要警惕那些怀着狼子野心的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思想道德修养,要为日后国家的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