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练习题
第一章
一、是非判断题
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
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18、语言是人们在意识交流时所采用的信息的抽象形式。()
19、模型往往突出反映原形的主要特征,剔除了非主要特征。()
20、信息的选择是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而有选择地采用某种信息形式种类的问题。()
21、合作教育学强调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学习压力。()
二、单项选择题
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概念的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苏格拉的D、赫尔巴特
2、作为“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的课程是()
A、公共课B、基础课C、专业基础课D、专业课
3、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划分的依据是:()
A、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B、学生修习的必要性C、课程的基础性D、课程的内容特点
4、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
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理论课程D、实践课程
5、课程计划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
A、课程计划的横向系统性B、课程计划内容的系统性C、课程计划的纵向系统性D、课程计划的顺序性
6、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A、符合专业培养目标B、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C、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7、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总学时一般为()
A、2200学时B、2000学时C、1800学时D、2600学时
8、一般说来,大学本科一门课程每周最好不要超过()
A、12学时B、10学时C、8学时D、6学时
9、大学本科每学期的课程门数以多少为宜(),其中同一学期难度较大的课程不宜超过4门。
A、5--9门B、6—8门C、5—7门D、4—6门
10、下列选项哪些不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应当坚持的原则()
A、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B、结合专业需要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
C、理论与实际相统一D、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
11、教师把知识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
A、发现B、接受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12、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接受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
B、发现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得出的C、学生如果在接受中学习,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都比较好
D、接受与发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而不应偏废哪一个
13、学与思的关系是()
A、学比思重要,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思考
B、思比学重要,因为学而不思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
C、学与思是两个过程,无法判断哪个更重要
D、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14、被动信息是()
A、首先由学生先作用于环境而后引发出来的信息
B、由环境自发地提供的信息
C、无法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
D、可以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
15、提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从观察开始,并认
为应当经历四个步骤:观察、记忆、理解、联系”的是教育家:()
A、斯金纳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16、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状态变化的步骤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哪位教育家()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布卢姆
17、坚持“从做中学”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
A、杜威B、斯金纳C、布鲁纳D、布卢姆
18、提出程序教学的是:
A、杜威B、斯金纳C、布鲁纳D、布卢姆
19、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具备掌握该项学习任务必备的知识、技能,肯花时间,则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的是:
A、程序性教学B、启发式教学C、发现式学习D、掌握式学习
20、提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教育模式是:
A、先行组织者模式B、掌握学习C、程序教学D、教育过程模式
21、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的是教育家()
A、罗杰斯B、赞科夫C、洛扎诺夫D、巴甫洛夫
22、提出暗示教学法的是()
A、罗杰斯B、赞科夫C、洛扎诺夫D、巴甫洛夫
三、多项选择题
1、大学的课程按照基础性通常分为哪些类型()
A、公共课B、基础课C、专业基础课D、专业课
2、选修课程通常可以分为:
A、“套餐式”课程B、限制性选修课程C、非限制性选修课程D、“拼盘式”课程
3、理论性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A、理论性课程属于间接经验B、理论性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C、理论性课程系统性强D、理论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研究能力
4、实践性课程的基本特点有()
A、实践性课程属于直接经验
B、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C、实践性课程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D、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5、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A、前瞻性B、合理分配课程门数与教学时数
C、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6、编制课程计划时处理思想与业务、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的关系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A、在重视学生业务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B、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
C、加强理论性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
D、强调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健康身心的培养
7、课程计划的前瞻性要求组织和安排教育内容应当有“超前”意识,这种“超前”意识的含义包括:()
A、要将教学内容提前引入,促进学生“超前”发展
B、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C、及时引进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观点
D、考虑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
8、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A、少而精B、科学体系与教学法要求统一C、处理好教科书与其它参考资料关系D、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9、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关系的论述上,下列哪一种论述是正确的()
A、课程计划时制定教学大纲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纲领
B、一门课的教学大纲是本专业的课程计划某一局部的细化,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C、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计划是教学大纲的细化,教科书时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D、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计划等同教科书的计划,是教科书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1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A、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B、注意逻辑和结构C、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D、语言要有艺术性
11、上好讨论课的基本要求是:()
A、讨论课前要布置阅读作业B、讨论前要准备C、讨论中要引导D、讨论后要总结
12、为了上好习题课,下列选项中教师应注意的环节有()
A、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B、编写或选择习题C、要使学生做好准备D、即使反馈评价结果
13、实验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感知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设计性实验D、观察性试验
14、大学的实习通常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毕业设计B、毕业论文C、教育实习D、生产实习
15、一般说来,选择教育组织形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培养目标B、教学内容C、学生的情况D、学校的教育条件
16、教育信息的形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A、词汇B、语言C、符号D、模型、图像、实物
17、教育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有以下方面:()
A、规范、简明B、幽默、风趣C、语音清楚、语调节奏优美D、生动
18、使用符号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A、规范、简明B、简洁、明了C、系统、清晰D、讲究艺术
19、教师运用模型、音像和实物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A、简洁B、与讲授相结合C、讲究展示的方法D、讲究艺术性
20、教育模式是某种教育思想和具体方法、步骤和程序等的有机结合,当这种结合体现出某种较稳定的特点时,就构成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总体上可以将教育模式分为:
A、主动获得信息模式B、被动获得信息模式C、过程控制型教育模式D、状态控制型教育模式
21、属于过程控制型教育模式的有:()
A、非指导教学B、先行组织者C、合作教育学D、程序教学
22、属于状态控制型教育模式的有:
A、奖惩式B、高难度教学C、暗示教学D、程序教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错;
11、对;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16、对;
17、错;
18、错;
19、对;20、对;
21、错。
二、单项选择题1、2、3、A4、5、C6、7、8、D9、C10、11、12、C13、D14、15、C16、B17、A18、19、D20、21、A22、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2、BC3、ACD4、ABD5、ABCD6、ABCD7、CD8、A9、A10、ABCD11、BCD12、BCD13、ABC14、CD15、ABCD16、BCD17、ACD18、AC19、ABC20、CD21、BD22、ABC
第二篇:上海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配答案)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复习题集
教育方法概论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一
一、是非判断题
1、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2、在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的任务,而教学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P25
3、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4、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P120
5、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P53
6、促使“文化反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经济的出现。()P109
7、“S—O—R”的学习活动公式中,O称为中间变量,包括能力和倾向,能力和倾向作为两个中间变量,它们既是学习的结果,又是导致个体行为或反应变化的原因。()P113
8、学习者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的变化,才能算得上是一种真正的学习。()
9、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10、对于个体而言,有意义学习就是习得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P117
1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P37
12、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是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是陈述性知识。()
13、由于默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一个人的默会知识是不可以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的。()
14、执拗是情感未成熟的标志之一,有研究表明,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反比的。()P131
15、柏拉图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称他的谈话问答方法是“产婆术”,他的这一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16、人们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与智力上的差异相似,不同个体有着明显不同。()P134
17、冲动性认知方式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往往低于反省性认知方式的儿童。()P135
18、分析性思维是一种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形式,而直觉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式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P136
19、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认为,它是使青年熟知文化遗产要素的最系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通过学习有组织的题材体系,学生就能最有效,最经济地建造自己的知识库。()P237 20、学徒制最初是适合手工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所以,学徒制教学是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学形式。()
21、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无对错之分,教师要根据教学情景来决定是否采用竞争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秧田式的坐位编排方式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
23、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的概念获得模式是建立在布鲁纳发现教学法基础上的。()
24、凯程序与衍枝式程序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支序列的学习不再回到原点,而是前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
25、弗兰德斯是最先研究课堂互动问题的,他的互动分析模式主要用于分析教师或学生引起的互动。()
26、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
27、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望最终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
28、课堂交往仅仅能够促进教学过程认识、情感沟通的发展。()
29、广义的教学就是指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
30、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必须一味采取同情的态度,这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提高学生的“预期”水平。()
31、研究发现,当教师提供信息丰富的反馈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增加60%,这就意味着学生形成了更高一级水平的动机和认知,反馈促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32、核心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外围课程。()
33、从学生学习的结果分析,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
34、在课程的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之间,许多教育者都倾向于采用结果评价。()
35、学校与社区合作,是国际上社会参与课程计划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发展中第三世界社会参与的趋向和工业化国家社会参与的趋向。所以,这两大类的根本目的也是不一致的。()
36、塔巴为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而创立的概念形成模式是一种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基本程序是形成概念——诠释资料——应用原理——反思概念形成。()
37、静态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它无法进行横向比较。()
38、目标参照标准评价,又称相对评价,它是指评价某个对象在其所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一种教育评价。()
39、学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提供教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40、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编制者改进课程所用,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A)《礼记·学记》(B)韩愈的《师说》(C)韩愈的《进学解》(D)孔子的《论语》
2、“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由哪一位我国当代教育家总结的(A)。(A)李吉林(B)段力佩(C)顾泠沅(D)邱学华
3、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A)。
(A)斯腾伯格(B)加德纳(C)罗杰斯(D)加涅
4、下列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B)。
(A)Dos(B)Courseware(C)Windows(D)Vnix
5、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在统计上(A)。
(A)没有显著相关性(B)有显著相关性(C)有高相关性(D)有低相关性
6、教师的素养内涵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它主要是指(C)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A)一般的教学能力(B)特殊的教学能力(C)对知识的处理能力(D)课堂组织能力
7、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差异在于(D)。
(A)测验的形式不一样(B)答题的时间不一样(C)计算测验有效性的方法不同(D)解释分数的方法不同
8、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他认为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A)。
(A)实践性智力(B)学术性智力(C)言语智力(D)数理逻辑智力
9、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一本是职业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而事业心、进取精神等通过(C)实现的。
(A)终身学习能力(B)教育科研能力(C)参与精神(D)文化素养
10、专家型教师的核心是(B)。
(A)具有明确知识(B)具有策略性知识(C)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D)具有反思教学的能力
11、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问题筛选—(D)-运用和反思”。
(A)集体讨论(B)听报告(C)民主讨论(D)理论筛选。
12、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过程的发展,即感觉、知觉、记忆、(A)和想象。(A)思维(B)判断(C)运用(D)理解
13、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教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B)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全面接受与服从自己的指导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C)教师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D)教师对教的影响具有选择、改造和控制的权利
14、认知心理学家主张用什么定义学习(B)。
(A)知识的习得(B)能力或倾向的改变(C)经验的积累(D)信息的加工
15、项目学习属于(B)。
(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16、知识的性质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区别“知识”与“非知识”或“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性质也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知识价值大小的标准,知识的性质的两个标准影响(B)。
(A)教育的目的(B)课程内容的选择(C)教学过程(D)教学对象
17、倾向于通过遵循逻辑推理的步骤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逻辑程序理解课程材料的学习者是(D)。(A)语言表达型(B)深思熟虑型(C)感觉型(D)循序渐进型
18、在认知时会更多地注意社会环境,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的认知方式是属于(B)。(A)场独立性(B)场依存性(C)冲动性(D)发散性
19、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设施环境是学校(B)最核心的组成部分。(A)时空环境(B)物理环境(C)自然环境(D)教学环境
20、效用可以分为确定情况下的效用和不确定情况下的效用,评价前者时需考虑的因素是(B)。(A)随机因素(B)确定因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2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由层级性的模型构成的,其第二层次的主成分是以(C)因素为主要标志。
(A)记忆(B)判断(C)理解(D)评价
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等级的教学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C)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进行研究和评价。它要求有目的地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积极介人。(A)记忆水平的教学(B)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C)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D)开放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23、在教学模式的功能中,指明模式所对应的教学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秩序和关系的这一功能被称为(B)。(A)解释功能(B)构造功能(C)启发功能(D)推断功能
24、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的,这相互作用的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其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主体。(C)
(A)主导性、创造性(B)发展性、主导性(C)主导性、发展性(D)创造性、发展性
25、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就是(A)观点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文化
26、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是(A)。
(A)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可塑造的(B)尊重学生的人格(C)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D)师生学习共同体
27、教学模式的重要的、能动的要素是(A)。
(A)师生角色(B)教学理论基础(C)教学目标(D)教学程序
28、程序教学模式是(D)中最为典型的模式。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29、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策略是(C)。其中“1”是呈现学习任务或材料;“2”是指讲解先行组织概念;“3”是强化认知组织。
(A)1-2-3(B)1-3-2(C)2-1-3(D)3-1-2 30、如果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之于运气不好,这种控制观称为(B)。(A)内控(B)外控(C)物控(D)自控
31、布罗非和古德曾经将由教师的低期望导致的学生成就失败的恶性循环称为(B)。(A)消极循环(B)失败循环(C)退步循环(D)期望循环
32、人们发现,将课程看作(B),很容易导致“重物轻人”的倾向。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A)经验(B)知识(C)活动(D)文化
33、课程的本体功能表现为(B)。
(A)社会文化的再生产(B)培养人(C)传递文化(D)选择文化
34、(A)是用于分析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行为的课堂交往研究模型。(A)弗兰德互动分析模型(B)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模型(C)提问策略分析模型(D)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
35、“活动—经验”型的课程设计其所依据的设计原理是(B)。
(A)以学科为中心(B)以学生为中心(C)以问题解决为中心(D)以活动为中心
36、在评价时注重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相吻合的程度的评价模式主要是(A)。(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主观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
37、(B)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思想。
(A)维拉(B)波斯纳(C)布鲁巴赫(D)勒温
38、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的评价称为(A)。(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参照性评价
39、侧重于反映和测量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情景中的表现情况的评价,被称为(B)。(A)第四代教育评价(B)另类评价(C)古典教育评价(D)形成性评价 40、今天的信息技术一般是指多媒体计算机和(B)。
(A)电子技术(B)网络技术(C)集成电路(D)存储技术
三、多项选择题
1、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主要有(BD)。
(A)循序渐进(B)学思结合(C)长善救失(D)启发诱导(E)因材施教
2、以下属于王夫之教育教学思想的是(ABCD)。
(A)知行并进(B)学思相资(C)因材施教(D)积渐不息(E)及时施教
3、凯洛夫的“知识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中心”,这里的“三中心”分别指(ACE)。(A)教师(B)学生(C)课堂教学(D)活动(E)教科书
4、范例教学法中规定了教学内容的三个特质包括(ABC)。
(A)基本性(B)基础性(C)范例性(D)应用性
5、以下关于赞可夫教学思想的描述正确的是(ABE)。
(A)在教学中引进了“最近发展区”概念(B)主张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C)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D)强调“从做中学”(E)重视学习的“情绪生活”
6、以下属于对夸美纽斯教育教学思想描述的是(ABCD)。
(A)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B)提出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基础的教学(C)采用直观教学(D)教学上要井然有序、循序渐进(E)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
7、下列属于世界各国对教师素养研究的内容有(ABCD)。
(A)职业道德(B)文化素养(C)终身学习能力(D)参与精神
8、案例的作用是(BDE)。
(A)非偶发性(B)拟真性(C)典型性(D)启发性(E)针对性
9、对评价对象一定时期的较全面状况进行的价值判断属于(AD)。
(A)总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10、文化科学素质是由多种不同知识有机结合、互为联系、互为整体、纵横交错、网络化而形成的,它的发展包括(ABD)。
(A)知识的发展(B)信息素养的发展(C)文化的发展(D)科学素养的发展
11、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知识是(ACD)。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显性知识(D)明确知识(E)默会知识
12、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把学习看成是以下系统的协同作用过程(ACD)。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A)加工系统(B)调节系统(C)执行控制系统(D)预期系统(E)反馈系统
13、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的是(ABCE)。
(A)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B)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C)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D)每个儿童都是竞争的优胜者(E)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
14、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是(AC)。(A)教师(B)心理环境(C)学生(D)物理环境
15、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主要有(ABC)。
(A)概念获得模式(B)探究训练模式(C)先行组织者模式(D)社会探究模式(E)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6、有关课堂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交往是多维度的(B)它是认知沟通的过程(C)它是情感沟通的过程(D)它是信息交流的过程(E)它是符号交流的过程
17、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ABD)。
(A)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关系(B)生生之间缺乏互动(C)少语言交流(D)人际交往形式单一(E)多非语言交流
18、在教学领域里,形成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主要有(BCE)。
(A)合适的期望(B)进行有效的提问(C)提供即时的反馈(D)增加非语言交往行为(E)加强课堂语言修养
1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ABC)。
(A)教育功能(B)管理功能(C)激励功能(D)甄别功能(E)选拔功能 20、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BCD)。
(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C)信息技能(D)信息情感(E)信息处理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二
一、是非判断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
2、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是特指儿童智力的发展。()
3、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思想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4、加涅认为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化、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
5、在布鲁姆的掌握教学中,教师要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进行反馈和纠正。()
6、《大教学论》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写的。()
7、教师职业道德将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8、微格教学中的教案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案是相似的,都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详尽描述。()
9、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和一起成长的过程。()
10、“S—R”强调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由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这是认知论学习观的观点。()
11、针对注入式教学造成了小学语文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景教学。()
12、CIPP是由内容评价conten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四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语。()
13、心理学家鲍尔和希尔加德认为,学习的实质不是外在行为的变化,而是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14、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是等同的两组概念。()
15、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等作为“工具”去理解新问题、实施新任务的过程,学生亲自参与,自行完成从“工具”到任务的策略性整合,从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16、现代学者用“知识的冰山模型”说明,只有借助于默会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明确知识才有可能,人类的知识创新才有可能。默会知识是明确知识的“向导”和“主人”。()
17、情感上易于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推迟满足;而善于控制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即时满足。()
18、《学会关心》的宣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
19、循序渐进型学习者倾向于用有层次的步骤和严格的逻辑来理解课程材料;总体统揽型学习者倾向于以跳跃式,几乎不关注概念间的联系。()
20、学生的竞争可以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
21、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翼”,只有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功地迈向理想的彼岸。()
22、马蹄式的坐位编排方式,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于控制全班。()
23、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24、角色扮演模式是属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25、行为控制教学模式依据的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26、衍枝式程序同样把学习材料分成小的逻辑单元,但每一步比直线式程序的步子要大。()
27、教学的本质即为交往,师生关系就是通过师生交往实现的。()
28、教师对学生应抱有积极的期望,正确地说就是对学生要有高期望。()
29、在提问策略分析模型中,教师第一个问题回答后等待提出第二个问题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1”,提出一个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2”。()30、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主要是一种二元论模式。()
31、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只考虑到预期效应,忽视了非预期的效应(或称为“副效应”、“第二效应”)。()
32、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
33、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实施的“显性课程计划”与“隐性课程计划”两套课程计划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34、延长提问等待时间的教学技巧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但它一般不适用于记忆性问题的提问。()
35、人文主义取向或自然主义取向的人认为实验是无法接受的,因为社会现象是很复杂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可能把它切割开来分别加以研究。()
3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上。()
37、早期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故教育评价偏重鉴定、选拔功能,所以,在评价方法上偏重于实施绝对评价、形成性评价。()
38、传统评价从评价的标准看,追求的是科学范式下的量化。()
39、档案袋评定就是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
4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整合,即通过技术促进多学科综合;二是横向整合,即将技术融合于一门课程。()
二、单项选择题
1、陶行知提出了“五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五大解放”分别是解放儿童的双手、儿童的嘴、儿童的时间、儿童的空间和(C)。
(A)解放儿童的眼(B)解放儿童的脚(C)解放儿童的脑(D)解放儿童的思维
2、我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中的Word属于文字处理软件,那么VisualFoxPro,Access2000是属于(A)。(A)数据库管理软件(B)网页制作软件(C)动画制作软件(D)多媒体开发软件
3、将教学看成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是哪一位教育家(B)。(A)杜威(B)夸美纽斯(C)布卢姆(D)布鲁纳
4、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意义学习”思想的是(D)。(A)加涅(B)布鲁纳(C)巴班斯基(D)罗杰斯
5、“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这一思想强调了行动与研究间的密切联系,它是由(A)提出来的。
(A)勒温(B)斯金纳(C)布卢姆(D)斯腾浩斯
6、按本教材的分类“偏才、怪才、退学生”是属于(A)。
(A)另类学生(B)学习困难学生(C)好学生(D)优等生
7、产生良好的课堂交往的重要基础是(A)。
(A)师生间的情感(B)教室环境(C)教师的教学水平(D)教材
8、哪位心理学家的信息加工模型是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D)。(A)鲍尔(B)希尔加德(C)华生(D)加涅
9、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一套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B)的任务,并取得最大效果。
(A)教学(B)教养和教育学生(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知识传授
10、在课堂观察中,主要可以围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学生来说可以围绕参与状态、思维状况、情绪状态和(A)。
(A)交往状况(B)回答问题的准确性(C)上课的坐姿(D)课堂气氛
11、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贮存于个体外的知识是(C)。(A)个体的知识(B)群体的知识(C)社会的知识(D)间接知识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出自于中古代哪一部著作(D)。(A)《学记》(B)《师说》(C)《颜氏家训》(D)《进学解》
13、从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必须通过(B)。
(A)言传(讲授的方式为主)(B)内化(融会贯通的方式为主)(C)外显(逐步清晰化的方法为主)(D)意会(做中学的方式为主)。
14、儿童语言的学习和(D)的发展,是智力准备状况的主要标志。
(A)思维能力(B)联想能力(C)记忆能力(D)推理能力
15、相对而言,更擅长于抽象与数学推理的学习者是属于(D)。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A)积极主动型(B)深思熟虑型(C)感觉型(D)直觉型
16、在处境不明、难以作出抉择时,倾向于仔细考虑观察到的现象和面临的问题、与经验相联系、使思维更广阔和系统、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风格是(A)。
(A)反省性认知(B)场独立性认知(C)分析性思维(D)直觉性思维
17、CIPP评价模式的主要缺陷是(B)。
(A)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B)操作过程复杂
(C)只考虑到预期效应,忽视了非预期的效应(D)目标的合理性判断难以进行
18、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中,第三层级的主成分以(C)为主要标志。(A)记忆因素(B)理解因素(C)判断因素(D)应用因素
19、同等智力水平下,造成学习成绩显著差异的是(D)。
(A)知识结构(B)智力水平(C)遗传(D)情意品质 20、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说明学生是(A)。(A)学习的主体(B)既有受动的一面,也有主动的一面(C)自我教育的主体(D)发展性主体
21、合作教学的空间是(A)。
(A)教材的难度略高于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B)克服困难
(C)强烈的认知欲望(D)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2、学徒制是适合于手工操作的技术教育形式,它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但这一些教育形式也存在不足,以下列举了它的一些缺陷,但不包括(D)。(A)偏重实际操作,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B)限于小范围的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培养人才
(C)通过师傅传徒弟的形式,师傅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将不容易适应新技术变化(D)口传身授的形式不易于传递默会知识
23、教学模式以实践中的案例提供了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方式方面的参考,所以,教学模式科研帮助教师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模式的(D)功能。
(A)构造(B)解释(C)启发(D)推断
24、(C)不是泰勒的“课程原理”中的主要步骤或阶段。
(A)确定课程目标(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C)设计控制影响因素的方式(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5、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D)。
(A)教学程序(B)教学策略(C)教学评价(D)教学目标
26、探究训练模式是属于(A)。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27、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其中最为典型是(D)。
(A)创造历程模式(B)意识训练模式(C)课堂会议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28、顾泠沅主持进行的“青浦实验”的主要成果是(D)。
(A)尝试教学(B)自学辅导教学(C)情境教学(D)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29、清晰、成功的教学,还必须以特定的概念或术语来实现师生对具体内容的共同理解,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认知交往地理解。这种交往是(C)的过程。
(A)认知、情感沟通(B)信息交流(C)符号交流(D)多维度 30、在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中,常用的方法有录音录像、访谈、调查问卷和(A)。(A)实地笔记(B)测试(C)训话(D)向家长告状
31、获取学生各方面的信息、经常与学生沟通和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是有效课堂交往情感领域策略中的(A)。(A)合适的期望(B)少说不(少否定)(C)增加非语言交往行为(D)鼓励学生自治、树立自尊心
32、(B)被后人称为“划时代的教育评价宣言”,通常人们以此为现代教育评价诞生的标志。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A)《泰勒—史密斯报告》(B)《史密斯—泰勒报告》(C)《艾钦—泰勒报告》(D)《泰勒—艾钦报告》
33、布卢姆的掌握教学理论对教育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为(B)。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C)情感领域-学习领域-教学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
34、一些学者认为,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这种定义的本质是认为(C)。
(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C)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D)课程即社会改造
35、“课程的结构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决定,重在问题解决”为特征的课程设计是(B)。(A)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B)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C)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D)以案例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36、关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B)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独立性(C)学生是有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权利,有权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D)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控制,形成社会及自我发展所要求的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规范,不需要教师进行管理。
37、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C)。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
38、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其主要目的是甄别优劣、鉴定分等、为各级决策人员提供参考依据的评价是指(C)。(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39、另类评价在传统的评价主要目的,可解释性、监控、安置的基础上增添了另外一个目的是(B)。(A)进行整体判断(B)提供榜样(C)培养良好的教与学(D)为检测而教 40、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B)。
(A)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B)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教室网络、英特网(C)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计算机(D)互联网、计算机
三、多项选择题
1、《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它们是(ABCD)。(A)善喻(B)及时施教(C)循序渐进(D)长善救失
2、斯腾伯格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主要指的是(ACE)。
(A)分析性智力(B)运动性智力(C)创造性智力(D)内省性智力(E)实践性智力
3、从教育目标来看,下列属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有(ABCD)。
(A)道德素养的发展(B)身体素质的发展(C)认知能力的发展(D)情感的发展
4、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认为学习的直接目标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教学理论必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AC)。
(A)合理安排教学序列(B)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的难度(C)注意适时强化(D)为掌握而学、为掌握而教
5、行动研究始于美国,教育中的行动研究就是广大教师或科研人员一起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渗透着两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是(AC)。(A)从经验中学习(B)民主讨论(C)实践者是研究者(D)集体研究(E)运用和反思
6、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教学”措施有(ABC)。
(A)先行组织者(B)不断分化(C)综合贯通(D)发现式学习
7、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具有(ABCE)显著特征。(A)有洞察力(B)有创造性(C)有建设性(D)有抱负心(E)有选择性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8、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且有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特征是(ABD)。
(A)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B)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
(C)不能转化为明确知识(D)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E)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9、课程大范围设计有如下缺点(ABC)。
(A)它为学生提供的只是各门科目中分散的信息,缺乏深度
(B)某种程度上它也是破碎的,脱离现实世界,无力培养学生的经验和兴趣
(C)倾向于强调的目标是内容覆盖面以及信息获得,很少提供机会来实现认知或情感的过程目标(D)它给学生呈现的是破碎的课程,而没有提供知识一体化课程
10、为了形成合适的教师期望,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并注意(AB)。(A)经常与学生沟通,增进亲近感(B)相信每一个学生
(C)多给差生以同情和表扬,而少批评惩罚(D)加强言语交流,减少动作等非言语行为
11、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思想家,他阐明了中国古代关于“知”与“行”,“教”与“学”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了(ABD)教学思想。
(A)学思(习)相资(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积渐不息
12、教学水平的三个层次分别为(ABC)。
(A)记忆水平(B)解释性理解水平(C)探究性理解水平(D)应用水平(E)评价与判断水平
13、三层级的教学目标中第二层级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相当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的(BCDE)。
(A)评价(B)理解(C)应用(D)分析(E)综合
14、在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有四种水平的问题,它们是(ABDE)。(A)解释(B)推断(C)理解(D)概括(E)辨认
15、影响课堂交往的因素主要是(ACD)。
(A)生理因素(B)班级规模(C)心理因素(D)环境因素(E)社会因素
16、以下呈互补关系的是(ABC)。
(A)分课课程与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D)核心课程与活动课程
17、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密切联系与相互补充表现在(BD)。(A)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和谐统一构成教学的整体
(B)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必须符合教学科学揭示的规律(C)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是在教学发展中统一起来的(D)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实验的生命力
18、传统评价的弊端是(ACD)。
(A)教育评价的价值标准单一化、片面化(B)造成大量的成功者(C)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D)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极端狭隘化(E)过分强调形成性评价
19、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有(BD)。
(A)卢梭(B)康德(C)裴斯泰洛奇(D)涂尔干 20、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主要是(ABCE)。
(A)学习方式革命(B)学习时空革命(C)学习内容个性化(D)资源共享(E)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三
一、是非判断题
1、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2、要想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就应对其寄于高期望。()
3、李吉林的语文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是“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4、无论是接受还是活动的教学方式,都存在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区别。()
5、线性序列是对一系列元素所作的线性次序的编码,如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三等,彼此在脑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6、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引入到教学中,提出了“一般发展”教学,即使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这三方面的个性发展。()
7、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针对差距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
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9、比起书本学习,项目学习也有其缺陷,如知识的系统性不如书本学习强,故而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尤为重要。()
10、教育评价的管理能力指教育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
11、感觉型学习者不喜欢学习那些与真实世界表面上毫无干系的课程,而直觉型学习者不喜欢学习那些需要记忆的零碎课程内容。()
12、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13、直觉型的学习者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的内容,而感觉型的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14、计算机操作系统即指用于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的系统软件。()
15、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6、差距评价模式旨在揭示计划的标准与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差距评价模式包括五个阶段,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成本效益分析阶段—装置阶段—设计阶段—过程阶段—产出阶段。()
17、教学模式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18、“范例教学”就是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进行教学与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科学的系统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统一起来。()
19、课堂观察包括参与型观察和非参与型观察。()
20、有学者以档案袋的不同功能为标准,把档案袋评定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
21、成功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22、科目设计没有恰当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23、推理能力的准备状况也对儿童的学习发生影响,推理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儿童是否作好心理准备,直接影响到学习是否能顺利进行。()
24、要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学好的学科,冲动性风格的学生更利于学习;但对于不太需要注意细节或应急的任务,反省性风格的学生往往更利于完成。()
25、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由教师选题。()
26、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二者是互补而非互替代的关系。()
27、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等同于有意义学习。()
28、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29、课堂上师生交往模型中,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将教师言语行为分为过程问题和结果问题。()30、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各要素中,起制约作用的是学生和教学的心理环境。()
31、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下列七个要素: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师生角色、12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32、教师对学生寄予高的期望,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
33、形成性评价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
34、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35、在教学过程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不仅反映了教科书在教学中的作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36、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更多地具有个人主义的观点,而不强调集体。()
37、活动学***超过了言语学习的范围,它有别于接受式的主要特征是:(1)强调实践、操作及探索行为;(2)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3)重视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4)教师给以学生大量的辅垫。()
38、《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39、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指教育评价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上进的功效或能力。()
40、研究者发现教师将低认知水平和高认知水平的问题结合起来提问,可明显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提出“勤、博、眼、实”思想的是下列哪位教育家(D)。(A)孔子(B)韩愈(C)朱熹(D)颜之推
2、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一般包括(A)。
(A)道德常识、道德态度、道德行为(B)道德常识和道德行为(C)道德意识和道德遵守(D)道德认识
3、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这一全新的智力理论的中央意义是积极的学生观、(A)和灵活多样的评价观。(A)“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B)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C)创造性的能力(D)无法用智力测验测出。
4、提出“发现式教学”的是美国教育家(B)。
(A)布卢姆(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杜威
5、(A)提出了“五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A)陶行知(B)杜威(C)布鲁纳(D)朱熹
6、(C)是物理环境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A)自然环境(B)时间环境(C)设施环境(D)空间环境
7、根据不同的取向可以有不同的课程评价标准,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活动是(A),它的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内部评价(D)结果评价
8、常模参照评价主要依据是(B)。
(A)教育目标(B)正态分布理论(C)教育过程(D)教育结果
9、科学精神指的是对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的认识,主要是指探索、怀疑、(C)和理性。(A)猜测(B)推理(C)实证(D)想象
10、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合作学习理论
11、(B)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反映了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学派的有关理论。(A)着眼于信息加工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12、评价主体自己依据评价原理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主动评价自身,属于(D)。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A)动态评价(B)静态评价(C)效用评价(D)自我评价
1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与学生相互匹配是指(C)。
(A)教师要用学生的语言去讲授(B)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定理进行概括归纳(C)教师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去讲授(D)教师能用超出学生现有理解水平的词汇
14、要求教育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对评价对象的历史情况、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对一定社会需要的敏感程度和响应能力,属于(A)。
(A)动态评价(B)静态评价(C)效用评价(D)定量评价
15、(B)是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手段等而存在的,它反映学校教育的有目的的计划及其展开过程。(A)教学(B)课程(C)评价(D)学校规划
16、学生的成就属于(A)。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美的需要
17、认识和对环境中各种物种、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能力是(B)。
(A)逻辑数理智力(B)自然观察者智力(C)人际—交往智力(D)个人内省智力
18、课程、教材、教科书的相互关系是(D)。
(A)教材的概念最大,教科书的概念最小,教材包括课程,课程包括教科书(B)教材的概念最大,课程的概念最小,教材包括教科书,教科书包括课程(C)课程的概念最大,教材的概念最小,课程包括教科书,教科书包括教材(D)课程的概念最大,教科书的概念最小,课程包括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
19、(C)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师说》一书中,在该书中他提倡尊师重教。
(A)柳宗元(B)王阳明(C)韩愈(D)朱熹
20、效用可以分为确定情况下的效用和不确定情况下的效用,评价前者时(A)。
(A)只考虑确定因素,而不考虑随机因素(B)不仅考虑确定因素,也考虑随机因素(C)不考虑确定因素,只考虑随机因素(D)不考虑确定因素,也不考虑随机因素
21、以案例性知识占主导的教师类型是(B)。
(A)职初教师(B)有经验教师(C)专家型教师(D)发展性教师
22、学生对教师组织和管理的“权威”地位的接受,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紧密联系是(C)的两个重要特征。(A)良好的班风(B)和谐的课堂气氛(C)良好的师生关系(D)学校文化心理环境
23、我国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要求前排课桌距离黑板至少(C)。(A)1米(B)1.5米(C)2米(D)3米
24、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的核心要素(A)。
(A)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B)培养学生创新精神(C)让学生学会学习(D)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5、教师的教学风格属于(B)。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
26、主要用来作比较和选拔的评价是(D)。
(A)目标参照评价(B)他人评价(C)定量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
27、提出“使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的教育家是(B)。
(A)杜威(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凯洛夫
28、有观点认为,欧洲中世纪初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七艺。这种观点将课程视为(A)。
(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C)课程即学习经验(D)课程即社会改造 29、20世纪末,课程和教学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对于这种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美国学者韦迪用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这就是(C)。
(A)课程与教学(B)教学与课程(C)课程教学(D)教学课程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30、智力水平对学习数量和质量都有影响,它与学业成绩呈(A)的相关。(A)中等(B)低等(C)高等(D)没有
31、教育评价作为一个概念最早于1929年,由美国教育家(B)提出,他认为现代教育评价指的是一种过程,用来发现学生学了什么及其所具有的价值。
(A)克龙巴赫(B)泰勒(C)豪斯(D)斯克里芬
32、程序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教给学生某种具体的技能、观念或外部的行为方式,它有多种变式,包括直线式程序、衍枝式程序和(C)。
(A)螺旋式程序(B)分支式程序(C)凯程序(D)圆形程序
33、韩愈在(B)中提出了尊师重教的思想。(A)《进学解》(B)《师说》(C)《论语》(D)《学记》
34、差距评价模式的优点在于(D)。
(A)不限于检查教学结果,注重描述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动态现象(B)把课程实施过程前后的材料作为参照系数
(C)把个人的观察、描述的判断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D)注意到课程计划应该达到的标准与各个阶段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并关注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以便及时作合理的抉择
35、(A)被认为与创造力关系最密切。
(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求同思维(D)分析性思维
36、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划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B)。(A)知理应分评综(B)知理应分综评(C)知理分综应评(D)知分理应综评
37、现代人的信息素养的高低,首先要决定于其所具有的(B)。
(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和情感(C)信息技能(D)信息开发能力
38、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是:“确定并分析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方案,做好评价的准备工作”----“选择评价开始时间”----“分析评价信息,(D)”----“根据评价结论,提出改善评价对象行为,达到预期目标”。(A)提供依据(B)进行统计(C)整理信息(D)形成评价结论
39、(C)主要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
(A)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40、从课程发展历史的角度看,以下那种课程的历史最为久远(A)。(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核心课程(D)综合课程
三、多项选择题
1、隐性课程,也称(AB)。
(A)潜在课程(B)隐蔽课程(C)经验课程(D)学科课程
2、提出“学”与“思”相结合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有(ABCD)。
(A)孔子(B)韩愈(C)朱熹(D)王夫之(E)颜之推
3、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ABC)教学思想。
(A)知行并进(B)学思(习)相资(C)因材施教(D)循序渐进
4、掌握教学是通过评价和反馈来实现的,教学评价包括(ABC)。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另类评价
5、以下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思想的说法有(ABC)。(A)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使接受学习有意义
(B)强调“先行组织者”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作用
(C)强调有意义言语学习中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法(D)接受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机械学习
(E)接受式学习是否有意义决定于学习的外在形式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6、传统智力测验被认为主要测量(BCD),因为它们提出的问题都有明确限定的答案。(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集中思维(D)求同思维
7、美国学者维拉认为,反思性教学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这样的反思性定向包括(ABCD)。
(A)把理论或以认识为基础的经验同实践联系起来(B)分析自己的教学和以实现改革为目的的学校情境(C)从多种角度审视情境
(D)把动机方案当作自己行动的结果,理解教学的广泛的社会和道德的基础
8、上海市中小第二轮课程改革,将整个学习课程的结构按功能分为(ABD)。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活动型课程(D)研究型(探究型)课程
9、探究性理解水平教学的教学目标有(AD)。
(A)探究性理解(B)说明性理解(C)封闭性转换(D)开放性转换(E)模仿
10、一个完整教学模式包括的要素是(ABD)。
(A)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条件(B)教学程序、师生角色(C)教学安排、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11、(ABCD)是项目学习的主要特征。
(A)中心性(B)驱动问题(C)建构性调查(D)自主性
12、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策略主要有(ABCDE)。
(A)开展微格教学(B)从事课堂观察(C)反思教学实践(D)形成教学案例(E)开展行动研究
13、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ABC)。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学科知识
14、合作行为的产生,必须具有以下基础(ABCD)。
(A)有一个共同的目标(B)有较接近的思想认识(C)有一定的条件(D)有较好的配合行动
15、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的相互联系是(AB)。
(A)任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实现都是在一定教学水平上的操作(B)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相互依赖的,两者必须匹配(C)教学水平包括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D)教学内容包括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
16、从性质与归属上看,班级规模与座位编排方式是属于(BDE)。
(A)设施环境(B)时空环境(C)组织环境(D)物理环境(E)教学环境
17、学科设计受到了不少批评,主要有(ABC)。
(A)它给学生呈现的是破碎的课程,而没有提供使知识一体化的手段
(B)学科设计没有论述学校教育同生活的关系,它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C)没有为学和用有效地安排课程。虽然它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改进了科目设计中人为化的线性逻辑,但它却坚持学科结构是组织原则,没有考虑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了存在着的各种学习方式
(D)学科设计的目标范围很有限,尽管要比科目课程的目标广泛些,但仍然是狭窄的学术和理智目标
18、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时,应充分发挥哪些作用(ABCD)。
(A)旧知识的基础作用(B)准备题的引导作用(C)课本的示范作用(D)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19、实地笔记的主要用途有(ABCD)。
(A)记录某一时间的特定主题和教学行为(B)反思课堂的整体印象及其气氛(C)提供关于某一个案进展中表现的描述(D)记录一个教师的进步轨迹 20、因特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的主要方面有(ABC)。
(A)信息游览与查询(B)进行远程教学(C)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D)开展教育评价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四
一、是非判断题
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必须来自感宫”,提出“感知—记忆—理解”为基础的教学。()
3、作为教师,拥有的本体性知识越多则其教学水平越高。()
4、教育不同于实验性的精密科学,没有必要用数量化的方法来测量。()
5、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学习的观点可用公式表示为“S—O—R”。()
6、学生有没有创造性,关键在中小学,中小学的关键在教师。()
7、对旋律、节奏和音调很敏感的智力是音乐智力。()
8、项目学习是有意义学习的一种。()
9、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以及师生互动等对学生成长有重大影响的这些维度。()
10、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放在学生实际的体验上。()
11、课堂教学理论一直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以杜威、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接受式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条是以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为代表的“活动式教学”理论体系。()
12、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行为变化只是用来推测学习是否发生的外部指标。这种行为指标有时能反映学习,有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学习。()
13、在教师教育中应当采用“基本课程+案例教学”的模式,这是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14、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关键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而非掌握多少知识。()
15、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其活动主要包括:计划、组织、辅导和评价。()
16、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影响评价对象的思想、品质、思维的功效和能力。()
17、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是“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
18、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师生双方对知识的性质怎么看,很自然地影响到各自的角色,影响到师生关系的互动,甚至影响到教学评价的模式。()P121
19、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化训练的最佳手段是让教师参加提高学历的培训。()
20、教师的提问不应限制和干扰学生的回答,把问题说清楚后,应要求立即学生作答,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
21、学习指的是凭经验产生的,按教育目标要求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22、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过程(校内)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决策),以及对学生成绩(学生学习成果)的判断。()P253
23、从评价关注的焦点看,传统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传统评价往往用行为目标作为判断的依据,而行为目标是结果取向的。所以,课程、教学和评价之间被处理成线性关系,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及有效的反馈。()
24、人的需要说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25、学科设计没有论述学校教育同生活的关系,它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26、每一种课程的定义都有其社会背景、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而且它们所指的课程可能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
27、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在实践中很难实行。此外,即使从理论上讲,这种课程定义也过于宽泛,把学生的个人经验都包容进来,以致对课程的研究无从入手。()P228
28、课程实施取得成功基本取决于该项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这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与水平。()
29、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30、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人脑中以产生式这种动态的表征形式来表示。产生式是一种“条件一行动”的规则。()
31、课程是文化的传递,课程是对文选的选择。()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32、专家型教师除具有明确知识、案例知识外,还具有丰富的策略知识,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略,其核心是教学实践的反思。()
33、在超文本系统中结点所表示的信息不仅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或计算机程序。()
34、研究表明,隐性课程含有消极效果,必须注意改变和削弱其消极影响,依据一定的价值和规范,建构起有利于学习的社会关系结构。()
35、对课程的评价上,评价者从各种观察中获得的主观印象不适宜作为评价的材料。()
36、研究性课程的评价,不适宜运用过程性的评价,而应该运用目标评价。()
37、使用图式可以简化人对事或物的鉴别,从而一方面减轻了工作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又便于人对环境中自然发生的变异作出解释。()
38、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同一类事物中各成员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关系的认识。()P125
39、由于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一般比较难,而记忆性问题较简单,所以对成绩差的学生适宜提问记忆性问题,而不适宜提问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
40、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之一就是教学形态将从班级制走向个别制。()
二、单项选择题
1、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B)。
(A)勤学、博学、眼学、实学(B)读读、议议、讲讲、练练(C)勤学深思、博学求精(D)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2、以下提问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是(C)。
(A)多提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B)多提记忆性问题(C)低级认知水平和高级认知水平问题适当搭配
(D)对成绩差的学生多提记忆性问题,对成绩好的学生多提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
3、一些学者认为,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这种定义的本质是认为(C)。
(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C)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D)课程即学习经验
4、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两本著作中确立了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他提出了一个较有普遍意义的,以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程序(C)为基础的教学法。(A)预备—提示—联合—总结(B)提示—联合—总结—应用(C)明了—联合—系统—方法(D)明了—提示—联合—总结
5、教师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依靠努力初步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焦点进行讲解,这指的是(A)。
(A)尝试教学(B)自学辅导教学(C)情境教学(D)暗示教学
6、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是(C)。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经验性知识
7、在学校教育活动必须处理好的各项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C)。
(A)教师与领导的关系(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C)师生关系(D)教学与应试的关系
8、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的需要,他把人的需要分成基本需要和(C)。(A)生理需要(B)认知需要(C)心理需要(D)高级需要
9、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学生演示的行为,这样定义的本质,是认为(D)。(A)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B)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C)课程即社会改造(D)课程即学习经验
10、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主要是由教师确定好让学生获得些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些结果包括言语学习、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C)。(A)知识(B)情感(C)运动技能(D)直觉思维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11、将课程定义为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即(B)。
(A)教学科目(B)有计划的教学活动(C)预期的学习结果(D)学习经验
12、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从而建立起以(B)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评价体系。(A)活动(B)科学知识(C)经验(D)人类文化
13、对某种教育行为、方式所具有的效力和作用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属于(C)。(A)动态评价(B)静态评价(C)效用评价(D)定性评价
14、以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水平是属于(B)。
(A)记忆水平(B)解释性理解水平(C)探究性理解水平(D)应用水平
15、(A)是比交往动机更高级的社会动机。
(A)成就动机(B)满足需要动机(C)自我实现动机(D)获得知识动机
16、信息技术系统中用于检验和指示硬件如何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与信息产生等工作内容,这个指的是(C)。
(A)信息输入和输出设备(B)操作系统(C)软件(D)信息处理设备
1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协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能够自尊自爱和自信自强;教师从“教人”到“终身学习”。这是(A)的教学原理。
(A)教学相长(B)合作教学(C)师生互动(D)循序渐进
18、(B)是一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A)板书(B)微格教学(C)行动研究(D)多媒体教学
19、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模式。其中程序教学模式最为典型,如(A)提出的直线式经典教学程序,其流程为“解释—问题—解答—确认”。(A)斯金纳(B)克劳福德(C)凯(D)萨其曼 20、(B)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环节,与学生的学习关系最为密切。(A)学习(B)教学(C)活动(D)教师
21、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式在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报告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的观察、反思和反应,并在观察记录基础上课后进行及时整理。这种方法称为(B)。
(A)录音(B)实地笔记(C)访谈(D)调查问卷
22、媒体是指信息传递和存储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手段,包括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软盘、硬盘、磁带、光盘等均属于(A)。
(A)存储媒体(B)传输媒体(C)感觉媒体(D)显示媒体
23、(D)是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P156(A)班级气氛(B)班规(C)班级环境(D)班风
24、在西方,把教育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下列哪个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为标志的?(B)(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C)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D)洛克《教育漫话》
25、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从而定“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学生,这可以被看作是(D)的雏形。P240(A)学科课程(B)科目课程(C)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
26、心理测验一般属于(D)。P282(A)目标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达成度评价(D)常摸参照评价
27、斯克里文主张采用目的游离评价的方式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B)。P257(A)课程计划实施的过程(B)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C)课程计划的制定(D)课程内容的选择
28、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都属于(B)。
(A)自发课程(B)显性课程(C)潜在课程(D)外围课程
29、课程专家泰勒的课程评价原理是以(D)为中心展开的。P256(A)效果(B)过程(C)内容 D、目标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30、为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交往,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领域中有效运用互动策略,其中(C)是课堂交往中最主要的媒体,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纽带。P220(A)手势(B)眼神(C)语言(D)知识
31、斯宾塞论证和建立起的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体系所依据的课程本质是(B)。P232(A)课程是经验(B)课程是知识(C)课程是活动(D)课程情感体验
32、社会评价属于(D)。
(A)动态评价(B)静态评价(C)效用评价(D)他人评价
33、设施环境包括教学场所和(A)等物质因素。P151(A)教学用具(B)教学仪器(C)教学建筑(D)教学园地
34、超文本信息管理技术的信息单位是(B)。
(A)信息网络(B)结点(C)比特(D)字节
35、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的革命,必将把21世纪的教育定位于(C)。
(A)掌握信息技术(B)培养公民的信息素养(C)终身学习(D)学会合作
36、“课程与教学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是哪种关系模式的特点(C)。(A)二元论模式(B)联锁模式(C)同中心模式(D)循环模式
37、(C)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P133(A)视觉型(B)语言表达型(C)直觉型(D)感觉型
38、程序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教给学生某种具体的技能、观念或外部的行为方式,它有多种变式,包括直线式程序、衍枝式程序和(C)。
(A)螺旋式程序(B)分支式程序(C)凯程序(D)圆形式程序
39、在中国,陶行知最先把(A)改成了“教学法”,以倡导重视学生的学习。P8(A)教授法(B)读书法(C)讲授法(D)灌输法 40、对信息源与信息工具的了解和使用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B)。P90(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C)信息技能(D)信息处理
三、多项选择题
1、“科学素养”基本上包括(ABCD)。
(A)对科学知识的理解(B)对科学方法的理解(C)对科学事业的理解(D)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2、从教师角度上讲,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交流的几个方面(BCD)。(A)教师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体现为学生服务的特征。
(B)教师关心学生进步,根据学生需要和理解开展教学,多种形式评价和指导。(C)教师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
(D)师生之间平等,通过相互了解和尊重建立良好关系。
3、以下属于韩愈教育思想的是(ABCE)。(A)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学深思)(C)读书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博学求精)(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E)师其意不师其辞;宏其中而肆其外(学习与独创向结合)
4、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从时间的角度把反思性教学实践分为(ABC)。
(A)对实践的反思(B)实践中的反思(C)为实践反思(D)向实践反思
5、教师职业的特点包括(ABCDE)。
(A)为公众服务(B)终身投入(C)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D)有足够长的受训时间(E)注重服务质量
6、下列属于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有(BC)。P178 20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题集
(A)社会模拟模式(B)课堂会议模式(C)意识训练模式(D)角色扮演模式
7、教学是教师借助于一定的教学环境将教学材料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其核心要素是(ABC)。(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参
8、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包括(AC)。
(A)教学方法最优化(B)教学资源最优化(C)教学形式最优化(D)教学内容最优化
9、活动学***超过了言语学习的范围,它有别于接受学习的主要特征是:(ABC)。(A)强调实践、操作以及探索行为(B)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C)注重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D)学习活动主要在教师以外进行
10、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包括(ABC)等方面的发展。
(A)感觉(B)记忆(C)思维(D)情感
11、下列属于显示媒体的是(BD)。
(A)图像(B)扫描仪(C)动画(D)扬声器
12、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反过来又指导着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在指导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ABCD)。
(A)构造功能(B)解释功能(C)启发功能(D)推断功能
13、下列对教学的认识正确的有(BCD)。
(A)教学只和学校、教师有关,所以学生不必学习相关知识(B)教学的上位概念是教育(C)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美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D)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
14、影响师生课堂交往的主要因素有(ABCD)。
(A)学生的年龄特征(B)学生的兴趣与动机(C)教学节奏(D)教室环境
15、以学生A所处的班级考试的平均分为基础,对学生A这次考试的分数进行评价,这属于(AC)。(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常模参照标准评价(D)目标参照评价
16、对于课程的本质,历史上曾经有过各种观点,比较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是哪三种(BCD)。(A)课程是社会改造(B)课程是知识(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E)课程是教学
17、在教育的价值观问题上,提倡内在价值观(即以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观点的代表人物有(BD)。(A)孔子(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
18、增强小组学习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有(ABCE)。
(A)问题具有挑战性,以高质量的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基础
(B)合理分配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小组研讨具有民主性、超越性(C)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
(D)扩大小组学习范围,不局限于校园(E)培养个体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
19、学生是在教学活动中是发展性主体,包括(AC)。P159-160(A)学生是教学的对象(B)学生是教学的主体(C)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D)学生是班级的主体 20、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AD)。
(A)资源共享(B)联结因特网(C)建立信息高速公路(D)更快地传递信息
第三篇:《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一)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高等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D
A、一年B、二年C、三年 D、二至三年
2、教育法治是以()为主体。B
A、民法B、行政法
C、刑法D、诉讼法
3、我国教育制度的主体是()。D
A、义务教育制度B、职业教育制度
C、教育评估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
4、教育程序法不包括()C
A、教育行政程序法
B、教育活动程序法
C、教育行经费序法
D、教育司法程序法
5、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是()。B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进行素质教育D、以德育为指导
6、实施教育的主体是()。A
A、国家B、国务院
C、省D、地方政府
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特点()。B
A、社会性B、公益性
C、公共性D、赢得性
8、学生的学金权不包括()。D
A、奖学金B、贷学金
C、助学金D、补学金
9、《教师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教师是()C
A、国家干部B、国家公务员
C、专业人员D、事业单位人员
10、我国教师培养形式是主要采取()。A
A、定向型师范教育B、开放型师范教育
C、混合型师范教育D、多样型师范教育
11、高校教师培训时间在()个月以上的,应进行考核及鉴定,并记入业务档案,作为确认职务任职资格、奖惩的依据。B
A、12B、2C、3D、612、《教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A
A、定期B、不定期
C、每年D、每学年
13、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C
A、发展科学技术文化B、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培养人才D、服务社会
14、根据我国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初任年龄一般在()岁以下。D
A、40B、4
5C、55D、5015、大学及独立学院的教师配备,兼职教师不应超过专任教师的()。B
A、1/2B、1/
4C、1/3D、1/
516、大学及独立学院的教师配备,副教授及以上的专职教师不应低于全校教师总数的()%。A
A.10B.20C.30D.4017、教育行政处分的种类不包括()D
A.警告B.记过C.开除D.罚款
18、教育申诉程序不包括()A
A、纠正B、申请C、受理D、处理
19、教育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B
A、没收B、停止侵害
C、罚款D、开除
20、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包括()C
A 警告B没收违法所得
C降级D排行评估取消学位
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有()AD
A. 义务教育法
B. 学位条例
C. 教师法
D. 教育法
2.法治的精义和核心是()ABC
A. 法律至上
B. 限制权力
C. 保障自由
D. 打击犯罪
3.地方教育法规是()制定的规范性文件ABD
A.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B.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所在地
C. 省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
4.健全依法治教原则,必须从()ABCD
A. 立法
B. 执法
C. 监督
D. 宣传
5.民族团结教育包括()ABCD
A.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B. 宗教观教育
C. 民主改革教育
D. 宗教改革教育
6.根据《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等,依法享
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BC
A. 地域
B. 职业
C. 财产状况
D. 城乡
7.实施扫盲教育的主体是()。BCD
A. 学校
B. 各级人民政府
C.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 企业事业组织
8.《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ABC
A. 专科教育
B. 本科教育
C. 研究生教育
D. 博士后教育
9.高校学生准予毕业的条件():ABC
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A. 思想品德合格
B.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
C. 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的学分
D. 不犯错误
10.高等学校的教师取得职称的职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ABCD
A.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B. 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C. 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D. 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三、判断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
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
2.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称制度。× 3.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
4.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没有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权×
5.新型教师教育要做到培养和培训一体化√
6.新型教师教育要把提高教师学历作为培养目标×
7.根据《关于教师教龄津贴的若干规定》,教龄满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 8.教师有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
9.我国凡年满7周岁的儿童,应当接受义务教育×
10.我国设立幼儿园采取审批制度×
四、案例分析题(2题8问,每问2.5分,共20分)
(一)学生案例:
现年19岁的女大学生孙某就读于南方摄影学院广告系。今年1月,在大二第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中,孙某夹带一张书面资料进入考场,被老师发现。学院教务部当天即根据《南方摄影学院学生手册》以“个人原因”向她发出了《退学证明》。孙某于是将学校告上法庭。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学生的退学决定的如何通知本人 A
A. 应当书面通知
B. 应当口头通知
2.如提取诉讼,该学生是提起什么诉讼 B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3.学生直接向法院起诉,应当在学校作出决定之日起()内起诉A
A. 3个月
B. 15天
4.如学生是本科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法院是否可以直接判决学校发学位证。
B
A. 可以
B. 不可以
(二)教师案例
今年10月29日以前是。
2008年10月9日,湖北民族学院代课教师郭某在博客上发表一篇题为《不明不白、不三不
四、不痛不痒》的文章,批评其供职的湖北民族学院70周年校庆“庸俗、变味”。10月29日,遭校方解聘。他租用学校门脸房开设的摄影工作室也突然被学校关闭。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教师是否()向学校申诉 A
A. 可以
B. 不可以
2.该教师是否()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申诉A
A.可以
B.不可以
3.如申诉失败,该教师是否()把该申请单位向法院提起诉讼A
A.有权
B.无权
4.郭某是否()对学校进行批评。B
A. 无权
B. 有权
第四篇:上海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方法概论》复习题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
A 科学 B 艺术 C 专业 D 职业
2.最早明确提出教学专业化概念的是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小组,时间是()年。
A 1966 B 1983 C 1986 D 1999 3.澳大利亚专业委员会1对专业的界定是()。
A 为公众服务 B 寻求社会利益 C 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D 将社会福利、健康和安全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4.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在统计上()。
A 没有显著相关性 B 有显著相关性 C 有高相关性 D 有低相关性
5.造成教师学历层次与整体能力脱节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
A 实践性知识 B 工具性知识 C 整合性知识 D 技术性知识 6.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学科性知识 B 教育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经验性知识 7.在专家型教师阶段,()占主导。
A 实践性知识 B 经验性知识 C 案例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8.学科性知识占主导的阶段是()。
A 职初教师 B 师范生 C 专家型教师 D 有经验教师 9.微格教学是一种()。
A 教学理论 B 教学方法 C 教学环节 D 教育理论 10.微格教学环包括()个阶段。
A 4 B 5 C 6 D 7 11.反馈评价是微格教学环的第()个过程。
A 6 B 5 C 4 D 7 12.微格教学专家布朗指出,微格教学可以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
A 合格教师 B 高水平的教师 C 好的教师 D 好一点的教师 13.在微格教学环的角色扮演阶段,()是受训人员不需要扮演的。
A 学生角色 B 教师角色 C 行政人员角色 D 评价者角色 14.反思是一种()。
A 实践 B 经验 C 思考方式 D 教学活动 15()不是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
A 教学反思 B 从经验中学习C 实践者即研究者 D 教师即研究者 16.随堂听课是在行动研究的()模式中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A 理论筛选 B 问题筛选
C 案例教学 D 实践后反思教师即研究者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师的职业特点是()。
A 行业 B 专业 C 事业 D 职业 2.科尔提出的专业特征是()。
A 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B 终身投入的事业
C 为公众服务 D 将安全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3.教师追求的社会利益是()。
A 实现学生在知识、个性、情感、道德、精神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B 满足学生的需要 C 公众福利和健康 D 挑战学生的能力 4.教师的素养内涵包括()。
A 学科知识 B 文化素养 C 职业理想 D 进取精神 5.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学科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6.条件性知识包括()。
A 人际交往知识 B 学与教的知识 C 学生发展的知识 D 教育评价知识 7.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是补充()。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经验性知识 8.实践性知识是指()。
A 课堂背景知识 B 与课堂背景知识有关的知识 C 教学实践知识 D 经验性知识 9.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阶段。
A 师范生 B 职初教师 C 有经验教师 D 专家型教师 10.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基本特征。
A 知识中心 B 教师中心 C 书本中心 D 课堂中心 11.案例具有()作用。
A 教学理论的源泉 B 教育机智的基础 C 教师成长的阶梯 D 解决问题的源泉 12.微格教学能够()。
A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B 有效培养教师教学技能 C 简化正规教学程序
D 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得到系统训练 13.微格教学环中的事前学习和研究主要是学习()。
A 教学技能的功能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 D 微格训练方法 14.在参与型课堂观察中,观察者是()。
A 研究者 B 旁观者 C 参与者 D 评价者 15.参与型课堂观察的对象是()。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环境 16.非参与型课堂观察的对象是()。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环境 17.课堂观察记录的方法有()。
A 记笔记 B 录音 C 录像 D 抄本 18.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类型有()‘
A 对实践反思 B 实践中反思 C 实践后反思 D 为实践反思 19.斯巴克斯——兰格提出的反思的内容包括()。
A教案 B 认知成分 C 教师的陈述 D 批判的成分 20.以下()属于布鲁巴赫提出的反思的一般方法。
A 课堂观察 B 课前备课 C 开展行动研究 D 职业发展 21.案例的作用是()。
A 问题的源泉 B 高度的拟真性 C 典型性 D 启发性 22.案例的关键特征是()。
A 高度的拟真性 B 代表性 C 典型性 D 针对性 23.行动研究是一种()。
A 研究方法 B 教学方法
C 改善教学的方法 D 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24.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包括()。
A 问题筛选 B 理论筛选 C 教学运用 D 总结反思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戴维斯认为道德理想是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
2.艾利斯顿以为,对工作和顾客负责并注重服务质量并不是专业所特有的特征。
3.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有限的。4.教师的学科知识是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5.“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而言的。6.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体现是教师的教学能力。
7.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8.“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被认为是作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
9.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逐步形成的,因而是动态的。10.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充分条件。11.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
12.有经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主要是案例性知识。
13.主要由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所组成的条件性知识是保障教师成功的前提条件。14.微格教学中的教案与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案是由区别的。15.微格教学和听课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6.反思就是通过课堂观察、对别人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吸取经验进而改进自己教学成效的一种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途径。
17.问题筛选是对教育教学中一些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的选择过程。18.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模式之一。
19.写反思日记是行动研究的必要环节和过程。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6 11 16 C C B B 2 7 12 C D D 3 8 13 D A C 4 9 14 A B A 5 10 15 A C A
二、多项选择题 6 11 16 21 ABD BCD ACD ABCD BD 2 7 12 17 22 ABC BC ABCD ABCD BC 3 8 13 18 23 ABD ABC ACD ABD AC 4 9 14 19 24 AB BCD ACD BCD ABCD 5 10 15 20 AB BCD ABCD ACD
三、判断题 6 11 16 Y N Y N 2 7 12 17 Y N Y Y 3 8 13 18 N N Y Y 4 9 14 19 N Y Y N 5 10 15 N N Y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是认识的感性阶段。
A 记忆 B 想象 C 实践 D 感知 2.知觉比感觉()。
A 真实 B 准确 C 完整 D 直接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级阶段是()。
A 归属与爱的需要 B 美的需要
C 心理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4.()不是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体现。
A 自主性 B 主观性 C 能动性 D 创造性 5.关心属于()。
A 尊重需要 B 认知需要 C 安全需要D 归属与爱的需要 6.学生的成就属于()。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尊重需要 C 归属与爱的需要 D 美的需要 7.《学会关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提出的宣言。
A 20世纪7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1世纪初
8.美国学者布莱克斯特等人认为,人类思维方式的第四次革命是()。
A 左脑革命 B 右脑革命 C 全脑革命 D 计算机革命 9.多元智力理论是()提出的。
A 奥托 B 维纳 C 叶弗利莫夫 D 加德纳 10.情感的诱导作用可以激发()。
A 好奇心 B 积极性 C 驱动力 D 想象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发展是指()。
A 身体的发展 B 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C 个性的发展 D 思维的发展 2.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一般包括()。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态度 3.记忆包括()三个方面。
A 识记 B 巩固 C 保持 D 再现 4.思维的类型有()。
A 感性思维 B 抽象思维 C 形象思维 D 理性思维 5.情感对认知发展起()。
A 组织作用 B 诱导作用 C 驱动作用 D 调节作用 6.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爱好 7.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开发脑潜能的关键时期是()。
A 胎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童年期
8.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具有()显著特征。
A 有洞察力 B 有创造性 C 有建设性 D 有抱负 9.学生一般可分为三类,分别是()。
A 优秀学生 B 学业困难学生C 有争议学生 D 另类学生 10.以下()属于尊重的需要。
A 荣誉 B 信心 C 独立自主 D 接纳 11.信息素养包括(还有一个信息情感)。
A 文化素养 B 信息意识 C 信息态度 D 信息技能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学生发展必须要遵循教育方针。2.在学生发展中,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总是矛盾的,满足和个性需要就有可能违背社会需要,反之亦然。
3.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4.身体素质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5.道德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关键。
6.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的发展。7.思维和思考是一回事。
8.研究发现,虽然想象是增长学生知识的有效途径,但不能鼓励学生过多想象,否则就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性。
9.在众多的科学发现过程中,逻辑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英国物理学家伯纳尔说:“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前者需要思维,后者只凭本领。” 11.情感的驱动作用指激发个人的热情、好奇心,推动或抑制目的的达成。
12.因为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还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因此说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13.马斯洛认为,需要是按低级到高级排列的,例如,如果认知需要没有得到,就不会产生美的需要。14.促使“文化反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经济的出现。15.教学过程的反哺现象是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权。
16.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和一起成长的过程。17.信息素养就是对信息的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的能力。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6 D A 2 7 C C 3 8 D C 4 9 B D 5 10 D D
二、多项选择题 6 11 ABC ABCD ABD 2 7 ABCD BCD 3 8 ACD ABC 4 9 BC ACD 5 10 BCD ABC
三、判断题 6 11 16 Y Y Y Y 2 7 12 17 N Y Y Y 3 8 13 Y N N 4 9 14 Y N N 5 10 15 N N Y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
A 知识的习得 B 能力或倾向的改变 C 经验的积累 D 信息的加工
2、认知心理学家主张用什么定义学习A 知识的习得 B 能力或倾向的改变 C 经验的积累 D 信息的加工
3、哪位心理学家的信息加工模型是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A 鲍尔 B 希尔加德 C 华生 D 加涅
4、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是根据什么对学习进行的分类: A 按内容分类 B 按学习过程特征分类 C 按理解程度分类 D 按学生互动的情况
5、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创立者是著名认知心理学家:
A 鲍尔 B 希尔加德 C 加涅 D 奥苏伯尔
6、项目学习是哪一种学习中的一种
A 有意义接受学习B 有意义活动学习C 机械的接受学习D 机械的活动学习
7、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贮存于个体外的知识是 A 个体的知识 B 群体的知识 C 社会的知识 D 间接知识
8、“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同一类事物中各成员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关系的认识。”这是对什么概念的定义
A 表征 B 贮存
C 图像
D 图式
9、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的途径是 A 言传
B 内化 C 外显 D 意会
10、实验表明,儿童阅读—记忆的能力一般在智龄多大时开始出现 A 3岁2个月 B 4岁 C 5岁 D 7岁
11、倾向于通过从事一些与积极主动有关的活动,如讨论、解释等来更好保持和理解信息的学习属于哪种学习类型
A 积极主动型 B 深思熟虑型 C 感觉型 D 循序渐进型
12、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的内容学习属于哪种学习类型
A 直觉型 B 深思熟虑型 C 感觉型 D 循序渐进型
13、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属于
A 视觉型学习者 B 感觉型学习者 C 语言表达型学习者 D 直觉型学习者
14、倾向于通过遵循逻辑推理的步骤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逻辑程序理解课程材料的是 A 语言表达型 B 深思熟虑型 C 感觉型 D 循序渐进型
15、个体在知觉、思维、推理、理解、解决问题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风格是
A 学习风格 B 认知风格 C 智慧特征 D 认知模型
16、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作为两种稳定的个体知觉或认知方式,是在二次大战时谁发现的 A 卡根 B 威特金 C 鲍尔 D 塔巴
17、在处境不明、难以作出抉择时,倾向于仔细考虑观察到的现象和面临的问题、与经验相联系、使思维更广阔和系统、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风格是
A 反省性认知 B场独立性认知 C 分析性思维 D 直觉性思维
18、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 卡根 B 威特金 C 鲍尔 D 吉尔福特
19、分析性思维是一种
A 以归纳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B 是一种强调整体的思维形式
C 是一种强调精确的思维形式 D 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20、以个体形式开展的学习称为
A 合作学习B 竞争学习C 小组学习D 个别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
1、早期的行为论与认知论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活动的要素包括: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刺激情境 D 反应
2、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把学习看成是以下系统的协同作用过程: A 加工系统 B 调节系统 C 执行控制系统 D 预期系统
3、通常认为学习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学习者主体产生某种变化
B 学习者主体发生的变化能够持久保持
C 学习者主体变化是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D 学习者主体的变化是自己所愿意接受的
4、有意义学习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 有意义接受学习B 有意义机械学习C 有意义活动学习D 有意义灌输学习
5、通常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是:
A 有意义的与机械的 B 发现的与接受的 C 个别的与小组的 D 试误的与顿悟的
6、活动学习有别于接受学习的主要特征是: A 强调实践、操作以及探索行为 B 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 C 注重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 D 学习活动主要在教师以外进行
7、知识的掌握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A 知识的理解 B 知识的巩固与记忆 C 知识的运用 D 知识的评价
8、按照来源划分,知识可以分为: A 理性知识 B 感性知识 C 直接知识 D 间接知识
9、BCD
10、ACD
11、ABCD
12、ABC
13、ABCD
14、BCD
15、ABCD
16、ABC
17、ABCD 18ABD 20、AC
9、知识的性质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些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知识的性质与学校的性质 B 知识的性质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C 知识的性质影响课堂内容的选择 D 知识的性质影响教学过程
10、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A 命题 B 网络 C 表象 D 线性序列
11、表象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 能够表征不断变化的信息
B 能够承受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
C 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加模糊、更概括,或者说欠完整、欠精确 D 人对复杂图像形成的心理表象是一种有层次的结构
12、知识的冰山模型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A 就量上来说,明确知识只相当于露出水面的冰山部分,大量的默会知识是不为人知的。B 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构成了知识的连续体。C 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是可以相互转换的。D 默会知识不能转化为明确知识。
13、体现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风格测验表主要从哪些方面测定学习优势 A 积极主动/深思熟虑 B 感觉型/直觉型
C 视觉型/语言表达型 D 循序渐进型/总体统揽型
14、一般认为学生的交往存在哪几种基本形式
A 群体 B 个体 C 合作 D 竞争
15、小组学习具有哪些优点 A 能激发学生发挥出最高水平B 促进学生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C 增进学生感情、改善学生人际关系 D 问题变得比较容易解决
16、增强小组学习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有
A 问题具有挑战性,以高质量的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基础
B 合理分配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小组研讨具有民主性、超越性 C 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培养个体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 D 扩大小组学习范围,不局限于校园
17、课堂教学中的合作需要具有以下基础
A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B 有较接近的思想认识 C 有一定的条件 D 有较好的配合行动
18、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ACD
19、A 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 B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C 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D 保证小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
19、学徒制的主要缺陷是
A 偏重实际操作技术,忽视基础理论知识 B 只限于小范围教学,不利于大批量培养人才 C 只适合于手工操作,不适合现代工业生产 D 受师傅文化水平限制,不容易适应新技术变化 20、认知学徒制是
A 为克服学徒制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学徒制的现代发展 B 是与学徒制没有关系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C 认知学徒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观 D 认知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
三、是非判断题
1、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不是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也不代表学习的主要特征
2、有意义接受学习时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等作为“工具”去理解新问题、实施新任务的过程,学生亲自参与,自行完成从“工具”到任务的策略性整合,从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3、对教师来说,项目学习被视为积极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和合作性,增强教师的自立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
4、项目学习是有意义活动学习的一种。
5、知识的习得也称为知识的掌握,指个体学习人类已有知识的过程与结果。
6、知识可以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7、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头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8、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如何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
9、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相当于我们头脑中的一个观念。
10、程序性知识可以分为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和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11、可控制的程序性知识运行速度极快、具有惊人的准确性。
12、明确知识是指存于个人经验、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的知识。
13、默会知识向默会知识的转化通过意会完成,以听讲为主。
14、智力的准备对于儿童的各种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准备充分学习就会获得进步,准备不充分学习就会困难重重,一筹莫展。
15、情感未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执拗,即执着于某一观点,不愿意考虑别人的观点。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反比例。
16、学习风格可以定义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
17、人们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与智力上的差异相似,不同个体有着明显不同。
18、发散性思维产生的是单一答案。
19、课堂教学中的竞争行为,是指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展开的一种较量。
20、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无对错之分,教师要根据教学情景来决定是否采用竞争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答案
一、单项
1、C
2、B
3、D
4、C
5、D
6、B
7、C
8、D
9、B
10、C
11、A
12、C
13、A
14、D
15、B
16、B
17、A
18、D
19、D 20、D
二、多项
1、BCD
2、ACD
3、ABC
4、AC
5、AB
6、ABC
7、ABC
8、CD
9、BCD
10、ACD
11、ABCD
12、ABC
13、ABCD
14、BCD
15、ABCD
16、ABC
17、ABCD
18、ACD
19、ABD 20、AC
三、判断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11、错
12、错
13、错
14、对
15、对
16、错
17、错
18、错
19、对 20、对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目标,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教育活动。”这是对那个概念的定义
A 教育 B 教学 C 教育学 D 教学论
2、你认为教学是
A 教学是科学 B 教学是艺术
C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D 教学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
3、课程、教材、教科书的相互关系是
A 教材的概念最大,教科书的概念最小,教材包括课程,课程包括教科书 B 教材的概念最大,课程的概念最小,教材包括教科书,教科书包括课程 C 课程的概念最大,教材的概念最小,课程包括教科书,教科书包括教材 D 课程的概念最大,教科书的概念最小,课程包括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
4、我国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班级规模的要求是
A 30-34人 B 40-44人 C 50-54人 D 60-64人
5、我国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要求前排课桌距离黑板至少
A 1米 B 1.5米 C 2米 D 3米
6、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
A 最近发展区 B 教学目标区 C 教学可能区 D近期发展区
7、教学相长的意思是
A 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 B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提高的过程
C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提高的过程 D 《学记》中提出,意思是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
8、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由层级性的模型构成的,其第二层次的主成分是
A 以记忆因素为主要标志 B 以判断因素为主要标志 C 以理解因素为主要标志 D 以评价因素为主要标志
1、B
2、C
3、D
4、C
5、C
6、A
7、D
8、C
9、D
10、A
11、C
9、教学目标可以演化为
A学习行为(三种行为)×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B 教与学的水平(三级水平)×学习行为(三种行为)C 教与学的水平(三级水平)×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D教与学的水平(三级水平)×学习行为(三种行为)×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10、目的在于识别或记住事实材料,是指再认和再现,不求理解,机械模仿,教学中以教师得出结论为主,反复训练学生记忆功能的教学被认为是那个水平的教学
A 记忆水平教学 B 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C 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D 开放性转换教学
11、有目的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介入,这样的教学是 A 记忆水平教学 B 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C 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D 开放性转换教学
12、发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作用,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是
A 教学方法 B 教学目标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模式
13、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属于
A 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B 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 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D 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14、社会探究模式属于
12、D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C 20、D 8
A 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B 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 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D 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15、凯程序属于哪一种教学模式
A 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B 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 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D 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16、经典教学模式中概念形成模式是谁创立的
A 塔巴 B 罗 C 布鲁纳 D 萨奇曼
17、角色扮演模式是基于谁的实验以及主张提出来的
A 塔巴 B F.谢夫特和G.谢夫特 C 马夏拉斯和考克斯 D 萨奇曼
18、包括了定向、假设、定义、探索、证明、概括等程序和策略的教学模式是
A 探究训练模式 B 程序教学模式 C 角色扮演模式 D 社会探究模式
19、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谁根据自己心理治疗经验而建立的一种灵活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A 斯金纳 B 凯 C 罗杰斯 D 克劳福德 20、衍枝式程序是谁提出的一种可变程序模式
A 斯金纳 B 凯 C 罗杰斯 D 克劳福德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二者的对象不同 B 范畴不同、方法不同 C 侧重点不同、来源不同 D 内容不同、形式不同
2、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密切联系与相互补充表现在 A 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和谐统一构成教学的整体
B 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必须符合教学科学揭示的规律 C 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是在教学发展中统一起来的 D 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实验的生命力
3、构成教学的主要要素包括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媒体 D 教学环境
4、构成教学的动态要素包括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环境 D 心理环境
5、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是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媒体 D 教学环境
6、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其活动主要包括 A 计划 B 组织 C 辅导 D 评价
7、教学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
A 文化环境 B 设施环境 C 自然环境 D 时空环境
8、最重要的两个教学空间变量是
A 教室的大小 B 班级规模 C 座位编排方式 D 教师的容积
9、常见的几种典型座位编排形式是
A 秧田式 B 马蹄式 C 讨论式 D 模型排列式
10、良好师生关系的两个特征是 A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B 学生对教师的敬畏
C 学生对教师组织和管理的“权威”地位的接受 D 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11、从教师角度上讲,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交流的几个方面 A 教师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体现为学生服务的特征
B 教师关心学生进步,根据学生需要和理解开展教师,多种形式评价和指导 C 教师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
D 师生之间平等,通过相互了解和尊重建立良好关系
12、在师生双方的教学关系中
A 教师是主导性主体 B 学生是发展性主体 C 教师是教学的唯一主体 D 学生是教学客体
13、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性主体表现在
A 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教导行事 B 教师在教学中占有知识的优势 C 对施予学生教学影响的控制作用 D 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14、在教学中学生是发展性主体的含义包括
A 学生是教学的要素 B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C 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D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5、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的相互联系是
A 任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实现都是在一定教学水平上的操作 B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相互依赖的,两者必须匹配 C 教学水平包括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D 教学内容包括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
16、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目标包括
A 说明性理解 B 封闭性理解 C 探究性理解 D 开放性转换
17、一个完整教学模式包括的要素是
A 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条件 B 教学程序、师生角色 C 教学安排、教学方法 D 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18、教学模式的功能包括
A 构造功能 B 解释功能 C 启发功能 D 推断功能
19、先行组织者模式的程序与策略包括
A 形成概念 B 讲解先行组织概念 C 呈现学习任务或材料 D 强化认知组织 20、直线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
A 解释 B 问题 C 解答 D 确认
三、是非判断题
1、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翼”,只有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功地迈向理想的彼岸。
2、心理环境是使教学系统中人和物的要素得以有机运作的文化与情感支撑。
3、学生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其智力水平,学生的智商与所取的成绩是完全一致的。
4、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5、作为的马蹄式排列有利于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控制班级。
6、课堂气氛指学生在课堂上所知觉到的班级团体中影响其学习的心理氛围。
7、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师生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
8、合作教学是一种与权力主义、强迫命令的教学相对立的全新教学观。
9、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10、记忆水平的教学目标包括记忆和模仿。
11、记忆水平的教学、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和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是同一层次的三个教学目标。
12、在概念获得模式中,教师并不直接将概念教给学生,而是通过提出一对或一组正反例证,让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分析正反例证的属性,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并最终对概念进行命名。
13、探究训练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组织作用的概念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整合关系和适当程度。
14、探究训练模式是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15、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主要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
16、行为控制教学模式依据的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17、衍枝式程序同样把学习材料分成小的逻辑单元,但每一步比直线式程序的步子要大。
18、凯程序与衍枝式程序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支序列的学习不再回到原点,而是前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
19、教师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时,通常不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规划、教学、评价和课堂管理。20、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教学功能,满足来自学生、社会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需要。
答案
一、1、B
2、C
3、D
4、C
5、C
6、A
7、D
8、C
9、D
10、A
11、C
12、D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C 20、D
二、1、ABC
2、BD
3、ABCD
4、ABD
5、AB
6、ABCD
7、BCD
8、BC
9、ABD
10、CD
11、BCD12、10
AB
13、CD
14、BCD
15、AB
16、AB
17、ABD
18、ABCD
19、BCD 20、ABCD
三、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对 9对、10、对
11、错
12、对
13、错
14、错
15、对
16、错
17、对
18、对
19、错 20、对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一、六、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
A 勤学、博学、眼学、实学 B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C 勤学深思、博学求精 D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2.基于教师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课堂交往研究模型是
A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 B 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 C 罗的提问策略分析模型 D 人种志交往模型分析 3.杜威所主张的课程是
A 七艺课程 B 尚武课程 C 经验课程 D 百科全书式课程 4.“课程与教学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是哪种关系模式的特点: A 二元论模式 B 联锁模式 C 同中心模式 D 循环模式
5.斯宾塞论证和建立起的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体系所依据的课程本质是 A 课程是经验 B 课程是知识 C 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情感体验 6.“活动—经验”设计属于哪种课程设计模式:
A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B 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C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D 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7.从课程发展历史的角度看,以下那种课程的历史最为久远?
A 分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核心课程 D 综合课程 8.教师的行为举止、期望、态度、教学风格可以被称之为
A 显性课程 B 核心课程 C 隐性课程 D 校本课程 9.评价者只关注课程计划设计本身的优劣,这种评价叫作
A 结果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内部评价 10.我国古代著名教育著作《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A 颜师古 B 颜回 C 颜真卿 D 颜之推 1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 《礼记·学记》 B 韩愈的《师说》 C 韩愈的《进学解》 D 孔子的《论语》 12.《大教学论》是哪位教育家的作品
A 夸美纽斯 B 苏格拉底 C 赫尔巴特 D 卢梭 13.西方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 A 柏拉图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14.强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科书中心”三中心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陶行知 C 凯洛夫 D 巴班斯基 15.在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中,传统的智力测验能够测出的智力是
A 实践性智力 B 创造性智力 C 分析性智力 D 人际交往智力 16.要想获得一个班级内学生间的社会关系,从下面选择一个最佳方法
A 实地笔记 B 录音 C 录像 D 社会人际关系图解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那些说法属于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思想?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以下属于韩愈教育思想的是:
A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B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学深思)C 读书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博学求精)
D 师其意不师其辞;宏其中而肆其外(学习与独创向结合)3.以下属于王夫之教育教学思想的是
A 知行并进 B 学思相资 C 因材施教 D 积渐不息 4.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 因材施教 B 手脑并用
C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开展创造性活动 D 强调教师相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5.顾泠沅的“尝试教学—效果回授”教学法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措施有哪些? A 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 B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
C 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的方法 D 及时提供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 6.以下属于对夸美纽斯教育教学思想描述的是 A 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B 提出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基础的教学 C 采用直观教学
D 教学上要井然有序、循序渐进
7.以下描述符合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是
A 赫尔巴特确立了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B 赫尔巴特提出了以“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程序为基础的教学法
C 赫尔巴特的弟子又提出了“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的“五段教学法” D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8.凯洛夫“知识教育”教育思想强调的教学的“三中心”是
A 以教师为中心 B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C 以教科书为中心 D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9.克拉夫基、瓦舍根因的“范例教学”对教学内容提出的三个质的规定性是 A 基本性—学科基本的知识结构
B 基础性—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 C 范例性—利于学习的迁移 D 超越性
10.以下关于赞可夫教学思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教学中引进了“最近发展区”概念 B 主张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C 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 D 强调“从做中学”
11.以下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思想的说法有 A 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使接受学习有意义
B 强调“先行组织者”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作用
C 强调有意义言语学习中的不断分化和总和贯通的方法 D 接受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机械学习12.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它们是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动作技能领域 D 感觉领域 13.以下关于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学生为中心 B 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 C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D 提倡意义学习14.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是指
A 分析性智力 B 创造性智力 C 实践性智力 D 言语性智力 1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有:
A 积极的学生观 B “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 C 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D 言语逻辑一元的测量观 16.交往在教学中作用表现在
A 达成认知与情感沟通 B 达成信息的交流
C 达成(言语的和非言语的)符号的交流 D 只会对学习产生阻滞作用
17.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将教师的言语行为分为
A 过程问题 B 结果问题 C 教师说话 D 学生说话 18.研究课堂教学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
A 实地笔记 B 录音、录像 C 访谈、调查问卷 D 社会人际关系图解 19.以下关于人种志研究,正确的说法是 A 强调研究者亲自经历教育现象
B 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研究 C 所得的结论一般具有普遍性 D 不太强调一系列具体程序
20.对课堂交往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有
A 认知障碍 B 注意的分配 C 兴趣与动机 D 交往技能障碍 21.影响课堂交往的环境因素 主要有:
A 物理环境 B 班级规模 C 座位模式 D 时间因素 22.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在情感领域里的策略主要有
A 建立合适、积极的教师期望 B 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惩罚
C 加强非言语交流 D 鼓励学生自治、自立、自尊、自信 23.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在教学领域里的策略主要有
A 进行有效的提问 B 提供即时的反馈 C 强化课堂语言的使用 24.以下关于课堂中的反馈说法,哪些是对学生有益的 A 学生必须对班级讨论的氛围感到适宜 B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反馈信息 C 教师的表扬或批判要有针对性 D 教师应讲究表扬艺术
25.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概念的新趋势主要包括 A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B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C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D 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26.奥利瓦总结出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模式有
A 二元论模式 B 联锁模式 C 循环模式 D 同中心模式 27.关于课程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
B 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递文化和选择文化
C 课程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活动而影响社会
D 课程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的经济活动而促进经济发展 28.以下属于“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的是
A 科目设计 B 学科设计 C 大范围设计 D 生活领域设计 29.以下属于“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的是
A 生活领域设计 B 核心设计 C 科目设计 D 学科设计 30.关于“活动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 B 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 C 又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 D 杜威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31.关于“外围课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指核心课程以外的课程 B 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
C 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有相应的变化 D 与核心课程是相辅相成的
32.从教材开发的主体看,可以把课程分为
A 国家课程 B 隐性课程 C 地方课程 D 校本课程 33.以下关于研究型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建立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之上
B 着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研究或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 C 实现知识迁移
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4.关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以下说法争取的是 A 课程目标的开放性
B 课程内容的综合、开放、弹性大的特点 C 课程组织的合作性与独立性的结合 D 评价方式上的过程性 35.课程改编的基本假设是:
A 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风格在课程中发挥作用 B 允许教师把每个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的人 C 课程内容的不可变更性 D 学生接受程度的划一性 36.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A 课程变革的特征 B 学区的特征 C 学校的特征 D 外部环境的特征 37.影响课程实施的课程变革特征有:
A 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 B 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 C 课程变革的复杂性 D 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和实用性 38.影响课程实施的学校因素主要表现在
A 校长的角色 B 教师之间的关系 C 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39.课程评价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指
A 对教育过程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 B 对学生成绩的判断
C 对社区支持程度的判断 D 对教师“效能感”的判断 40.课程的“外观评价模式”强调应该从那些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 A 前提条件 B 相互作用 C 结果 41.以下说法属于《学记》教育思想的是
A 教师应善喻、及时施教 B 循序渐进 C 长善救失 D 藏息相辅 4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体现在:
A 因材施教 B 手脑并用 C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D 开展创造性活动 43.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有
A 生活展现 B 实物演示、图画再现 C 音乐渲染 D 语言描述 44.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方法有: A 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 B 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C 以广远的意境,激起学生拓展课文的想像力
D 以蕴含的意念,诱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45.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时,应充分发挥哪些作用: A 旧知识的基础作用 B 准备题的引导作用 C 课本的示范作用 D 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46.“青浦实验”(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所确立的历来片基础有哪些: A 情意原理 B 序进原理 C 活动原理 D 反馈原理 47.以下哪些教育家强调启发诱导方法
A 孔子 B 苏格拉底 C 朱熹 D 陶行知 48.关于杜威的教育教学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做中学 B 以儿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教学 C 提倡在活动中学习D 采用启发式教学
49.赞可夫认为,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 以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 B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C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D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50.要促进赞可夫所说的“一般发展”可以使用的方法有: A 重视学习的内部诱因,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B 重视学习的“情绪生活” C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D 精心设计练习
51.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包含以下哪些因素
A 根据教学规律所引出的原则、方法、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B 既考虑教学的外部条件,又考虑师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C 随时控制和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进程
D 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最大可能(教养、教育、发展)的效果 52.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 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B 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并与教学内容的特征相适应 C 考虑教学的现有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 D 考虑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和教师自身的可能性
53.在布鲁姆的掌握教学中,反馈和纠正是通过评价来实现的,这些评价主要有: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指导性评价 54.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这种人的显著特征是: A 有洞察力 B 有创造性 C 有建设性 D 有选择性 55.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的态度品质是 A 对课堂严格的控制能力 B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C 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和意见
D 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56.实地笔记的主要用途有
A 记录某一时间的特定主题和教学行为 B 反思课堂的整体印象及其气氛
C 提供关于某一个案进展中表现的描述 D 记录一个教师的进步轨迹
57.一个成功的访谈应该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 访谈者应富有同情心,专注、欣赏被访谈者 B 对某一主题应抱有中立的、尊敬的态度 C 访谈者要保持轻松、平和的态度 D 访谈前要拟订问题提纲
三、是非判断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2.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3.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4.李吉林的语文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是“形真”、“情切”、“意远”、“理蕴”。()5.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是一种强调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6.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8.杜威的教育方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9.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思想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15
10.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11.加涅认为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化、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12.在布鲁姆的掌握教学中,教师要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进行反馈和纠正。()13.课堂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形成的人际互动。()14.课堂当中师生、生生之间多维度的交往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5.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模型是基于教师、学生对话分析的模型。()16.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是一个基于教师批评学生的频率分析的模型。()17.罗的“提问策略分析模型”是一个基于教师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分析模型。()18.人种志研究不太强调一系列的具体程序,它是各种研究方法整合的过程。()19.影响课堂交往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20.学生成绩的差异与跟教师交往行为系统的差异相关。()21.向学生提问分析、理解等需要高级思维的问题时,不能使用延长提问等待时间的方法(X)22.一般说来,教师的即时反馈与学生的学业成就高度相关。()23.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是教师有即时反馈就是有效的。()24.教师单独给成绩差的学生以高出他实际表现的表扬总是有益于学生的发展(X)25.在教学中,只要是表扬就是有效的。()26.中国周代的“六艺”课程是指礼、乐、射、御、书、数。()27.西方中世纪的“七艺”课程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28.“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课程观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创造性、个性的培养。()29.“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的课程观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体验上。()30.“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课程观极大地体现了对隐性课程的关注。()31.“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的课程观的实质在于使学生能够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从而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32.“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应该帮助学生摆脱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世界观,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33.20世纪的教育基本上是以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为特征的。()34.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课程即活动”的课程本质的体现。()35.“课程是知识”的课程本质观过分强调了客观学科教材,而“课程是经验”的课程本质观则过分强调了主观学习经验。()36.课程的功能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培养人。()37.课程的文化功能既体现为文化的传递,又体现为文化选择()38.“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了目的、目标、学习活动对课程组织的作用。()39.“大范围设计”的课程设计能够提供足够的机会来实现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过程目标。()40.“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的产物。()41.“活动—经验”课程设计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在目标确立、活动实施等方面的合作计划。()4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
43.“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都根植于以人为中心的哲学理念。()
44.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45.核心课程强调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46.我们可以把学生从学生团体交往、校园文化中所获得的经验称之为“显性课程”。()47.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48.显性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49.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50.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51.科学主义的课程评价取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并常常把测验分数作为主要数据。()52。科学主义主张评价者的中立态度,而人文主义主张评价者与实际情境的融合。()53.科学主义课程评价者注重定量的分析,而人文主义课程评价者注重定性的分析。()54.在课程评价中,持“结果评价”的人强调对课程计划本身优劣的考察。()
55.一般说来,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关注课程计划的改进,而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评定课程计划的整体效果。()
56.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的实质,就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57.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58.课程的“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了“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59.CIPP课程评价模式的四个步骤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60.普罗弗斯提出的差距课程评价模式包括设计、装置、过程、产出、成本效益分析等五个阶段。()61.朱熹把教育活动分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阶段。()6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指的是“在劳力上劳心”。()
63.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注重在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4.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最近发展区”。()65.凡是有意义学习都是发现式学习。()66.凡是接受式学习都是机械学习。()67.布鲁姆认为,教师必须“为掌握而教”。()
68.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分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69.诊断性评价是指在过程中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70.终结性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开始之前是否具有达成目标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技能。()71.罗杰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是非指导性教学的前提。()72.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九种多元智力()
73.一般说来,学生在短暂的“等待时间”中对问题能够做出极有深度的回答。()
74.一般说来,教师将低认知水平和高认知水平的问题结合起来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75.所有的教师期望都会产生期望效应。()
76.积极的教师期望就是对所有学生都抱有同样的高期望。()
77.一般说来,在同等智力的学生中,内控型学生的成绩会优于外控型学生。()78.教师过多的评判与指令容易形成学生的内控观。()79.延长提问等待时间的做法最适宜于提记忆性问题。()
答案
一、1.B 2.C 3.C 4.C 5.B 6.A 7.A 8.C 9.D 10.D 11.B 12.A 13.C 14.C 15.C 16.D
二、1.AB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BCD 8.ABC 9.ABC 10.AB 11.ABC 12.ABC 13.ABCD 14.ABC 15.ABC 16.ABC 17.AB 18.ABCD 19.AB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 28.ABC 29.AB 30.ABCD 31.ABCD 32.ACD 33.ABCD 34.ABCD 35.AB 36.ABCD 37.ABCD 38.ABC 39.AB 40.ABC 41.ABCD 42.ABCD 43.ABCD 44.ABCD.45.ABCD 46.ABCD 47.ABC 48.ABCD 49.ABCD 50.ABCD 51.ABCD 52.ABCD 53.ABC 54.ABCD 55.BCD 56.ABCD 57.ABCD
三、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对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对
15、对
16、对
17、对
18、对
19、对 20、对
21、错
22、对
23、错
24、错
25、错
26、对
27、对
28、对
29、错 30、错
31、对
32、对
33、对
34、错
35、对
36、对
37、对
38、错
39、错 40、对
41、对
42、对
43、对
44、对
45、对
46、错
47、错
48、对
49、错 50、错
51、对
52、对
53、对
54、错
55、对
56、对
57、对
58、对
59、对 60、对 61、对 62、对 63、对 64、对 65、错 66、错 67、对 68、错 69、错 70、错 71、对 72、对 73、错 74、对75、错 76、错 77、对 78、错 79、错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教育评价诞生的标志是: A《史密斯――泰勒报告》; B《民主主义与教育》;C《大教育论》;D《学记》 2.最早提出教育评价概念的的人是:.17
A泰勒;B艾钦;C杜威;D古巴
3.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影响评价对象的思想、品质、思维的功效和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E鉴定功能
4.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的功效与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E鉴定功能
5.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E鉴定功能
6.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上进的功效或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E鉴定功能 7.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是:
A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B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C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D知识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
8.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教育价值取向的共同趋势是:
A注重教育的外在价值;B注重教育的内在价值;C注重教育的经济价值;D注重知识的价值
9.教育评价的指标和我们真正要评价的属性之间并非必然一致的,这在评价中必然要涉及到评价特性中的: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0.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具有客观性强、真实性强、要求严格特点的评价是: A他人评价;B自我评价;C静态评价;D动态评价
11.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2.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3.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对评价对象一定时期内的全面状况所进行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4.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所作的鉴定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5.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改进手段的评价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6.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其主要目的是反馈调控、改进完善的评价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7.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其主要目的是甄别优劣、鉴定分等、为各级决策人员提供参考依据的评价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8.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的评价,被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9.在我们所进行的教育评价中,一般大型的标准化考试、升学考试、心理测试以及各种竞赛性考试,应归属于: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20.侧重于反映和测量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情景中的表现情况的评价,被称为: A第四代教育评价;B另类评价;C古典教育评价;D形成性评价
21.在教育评价中,通过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被称为: A卷宗评价;B实作评价;C另类评价;D第四代评价
22.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评定方法,通常被称为: A卷宗评价(档案袋评价);B实作评价;C另类评价;D第四代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评价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一般包括:
A价值目标子系统;B组织管理子系统;C技术方法子系统;D社会心理子系统;E评价操作子系统
2.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 3.早期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故其教育评价表现为:
A偏重于鉴定、选拔功能;B偏重于相对评价;C偏重于总结性评价;D偏重于改进、激励、导向功能;E偏重于绝对评价;F偏重于形成性评价
4.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故现代教育评价表现为:
A偏重于鉴定、选拔功能;B偏重于相对评价;C偏重于总结性评价;D偏重于改进、激励、导向功能;E偏重于绝对评价;F偏重于形成性评价 5.传统评价的实质是:
A以学业性评价为主;B过分注重测验和量化C过分重视形成性评价 6.就传统的教育评价而言,以下哪些方面体现了传统教育评价的特点:
A追求控制B追求认知兴趣;C追求一元化标准;D追求科学范式下的量化;E重结果轻过程 7.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目前主要有三种价值取向,它们是:
A社会本位主义教育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主义教育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取向;D知识本位主义教育价值取向
8.纵观历史,主要有三种教育价值观,它们是:
A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B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C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D知识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
9.纵观历史,主要有三种教育价值观,它们是:
A外在价值观;B内在价值观;C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辩证统一观;D知识本位的价值观 10.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A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B片面强调知识的价值,忽视学生的主体价值;C过分强化终结性评价;D过分强调诊断性评价;E过分强调形成性评价;F主要用于鉴定、选拔学生 11.按是否采用数学方法,教育评价可分为:
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静态评价;D动态评价
12.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到达完满程度的一种评价,通常可称为: A目标参照评价;B绝对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到达度评价;E相对评价 13.另类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评价,下列哪些方面体现了另类评价的特色:
A反映了真实生活及跨学科解决问题;B呈现给学生的任务是复杂的、模糊的、开放式的且整合了知识和技能;C承认和尊重学生的能力、学习风格、背景的差异;D反映了学生的优点而非弱点;E鼓励自我评价;F反对不必要的和令人泄气的比较;G按照明确陈述的操作标准而非常模评分;H倡导“为测验而教”; 14.根据档案袋的不同功能,档案袋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理想型;B展示型;C文件型;D评价型;E课堂型 15.理想型档案袋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
A系列作品;B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C学生的反思;D目录
三、是非题
1.教育评价是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所以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有评价。
3.教育评价在西方首先起源于在英国20世纪初叶兴起的教育测验运动。
4.教育史上有名的“八年研究”中的评价委员会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泰勒领导下开展的。
5.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工作的改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6.在教育评价中,同一教育行为对不同教育对象,其效用是不可比的。
7.在效用评价中,它注重一定教育行为方式下教育对象或群体发生的变化程度,效用本身与受教育对象的感受,与社会价值没有必然联系。
8.定性评价必须有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也必须在取得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作了科学判断。
9.定量评价因为排除了评价工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运用了数学方法就是实现了评价的客观化。10.档案袋评价就是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进行的评价。
答案
一、单项
1.A 2.A 3.B 4.A 5.C 6.D 7.A 8.B 9.B 10.A 11.A 12.B 13.C 14.A 15.A 16.B 17.C 18.A 19.A 20.B 21.B 19
22.A
二、多选题
1.ABCDE 2.ABCD 3.ABC 4.DEF 5.AB 6.ABCDE 7.ABC 8.ABC 9.ABC 10.ABCF 11.AB 12.ABCD 13.ABCDEFGH 14.ABCDE 15.ABC
三、是非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错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计算机中,那些呈现在人眼前和送至耳边的文字,被称: A文本;B字节;C比特;D网点
2.超文本是多媒体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它组织信息的单位是: A文本;B字节;C结点;D网点
3.计算机操作系统属于计算机构成要素中的: A硬件;B软件;C信息输入设备;D信息处理设备
4.现代人的信息素养的高低,首先要决定于其所具有的:
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和情感;C信息技能;D信息开发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比特,作为信息的最小单位,它具有如下的性质:
A没颜色、尺寸、重量;B能以光速传播;C是一种存在状态;D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E可无限复制;F超越时空障碍,不存在任何边界和疆域; 2.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基础是:P295 A多媒体计算机;B网络技术;C印刷技术;D.CDMA 3.多媒体本身是计算机技术与视频、音频和通信等技术的集成产物,多媒体通常包括: A文本;B图形;C图像;D声音
4.超文本中使用链将结点连接起来,一般来说,结点间连接方法有: A索引链;B结构链;C链源;D网络
5.因特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的主要方面有:
A信息游览与查询;B进行远程教学;C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D开展教育评价 6.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未来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具有特点主要有:
A虚拟性;B互动性;C多元性;D快捷性;E开放性;F全球性;E自主性;F创造性 7.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是指:
A多媒体计算机;B教室网络;C校园网;D因特网
8.信息素养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通常包括:
A对信息的需求能力;B对信息的检索能力;C对信息的评价能力;D对信息的有效使用能力 9.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它的内涵通常包括: 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C信息技能;D信息开发能力 10.信息系统通常由下列的要素构成: A硬件;B软件;C人;D计算机
11.硬件是对信息系统的所有物理的实际设施的通称,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A信息存储设备;B信息输入设备;C信息输出设备;D信息处理设备;E信息传输设备 1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指:
A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B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C计算机素养;D数字化生存 13.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称为网络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通常包括: A网络环境资源;B网络信息资源;C网络人力资源;D网络物力资源
三、是非题
1.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2.比特没有颜色、尺寸和重量。3.比特能以光速传播,可无限复制。
4.比特能超越时空障碍,不存在任何边界和疆域。5.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8个比特。
6.简单而言,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多媒体技术加计算机网络。
7.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进度莱达到同一学习目标。8.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之一就是教学形态将从班级制走向个别制。
9.由于个人的学习需要与接受教育的时间地点以及发展的目标差别很大,只有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个别化教学对学习内容的要求。
10.在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中,人是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1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育。
12.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媒体,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追求媒体的先进性。13.因特网教育资源呈现出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容量的无限性和信息组织的无序性。14.信息处理设备除了CPU外,还有声霸卡和视霸卡等压缩图形和声音信息的设备。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F 2.AB 3.ABCD 4.AB 5.ABC 6.ABCDEF 7.ABCD 8ABCD 9.ABC 10.ABC 11.ABCDE 12.AB 13.ABC
三、是非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对 9.对 10.对 11.错 12.对 13.对 14.对
《教育方法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一、判断题(每题1分)
1、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2、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3、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4、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5、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应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要采取直观与循序渐进的思想教学。()
6、在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的任务,而教学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
7、教学论的三大教学流派包括范例教学、学科基本结构思想和一般发展性教学。()
8、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性教学”这一思想是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的。()
9、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是特指儿童智力的发展。()
10、接受式学习是否有意义,决定于学习的外在形式。()
11、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12、作为教师,拥有的本体性知识越多则其教学水平越高。()
13、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14、以问题筛选、理论筛选、运用与反思作为基本模式的是反思教学的思想。()
15、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学习的观点可用公式表示为“S—O—R”。()
16、学习指的是凭经验产生的,按教育目标要求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17、下课时,同学A咳嗽了一声之后,同学B也紧跟着咳了一声,这时我们可以说,B的这种反应是因为学习A所产生的结果。()
18、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19、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20、有的接受学习属于有意义学习。()
21、对于个体而言,有意义学习就是习得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
22、冲动性认知方式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往往低于反省性认知方式的儿童。()
23、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4、教学模式是具体的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25、教学模式是各项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26、非语言行为的交流在师生课堂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7、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是一种基于学生等待回答教师问题的时间分析的师生交往研究模型。()
28、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望最终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
29、学生往往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30、教师对学生应抱有积极的期望,正确地说就是对学生要有高期望。()
31、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原理是基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与问题解决为主线。()
3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都属于特定的评价方法之一。()
33、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上。()
34、教育评价是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35、目标参照标准评价,又称相对评价,它是指评价某个对象在其所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一种教育评价。()
36、信息素养是指对信息的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的能力。()
二、单选题(每题1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颜之推
1、提出“勤、博、眼、实”思想的是下列哪位教育家?()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颜之推
3、提出“使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的是()
A、赫尔巴特 B、莱因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4.提出“发现式教学”的是美国教育家()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杜威
5.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意义学习”思想的是()A、加涅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罗杰斯
6、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
A、斯腾伯格 B、加德纳 C、罗杰斯 D、比内 7.教师作为职业的最基本的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8、作为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的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9.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10、由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主要是()A、言传 B、内化 C、外呈 D、意会
11、专家型教师的核心是()
A、具有明确知识 B、具有策略性知识 C、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D、具有反思教学的能力
12、以案例性知识占主导的教师类型是()
A、职初教师 B、经验教师 C、专家教师 D、发展性教师
13、对于专家教师而言,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类型是()
A、学科性知识 B、案例性知识 C、经验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4、“S—O—R”中的“O”变量指的是()
A、刺激 B、反应 C、能力与倾向 D、环境
15、项目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16、采用联想的方法来记住电话号码,这是属于()
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17、在认知时会更多地注意社会环境,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的认知方式是属于()A、场独立性 B、场依存性 C、冲动性 D、发散性
18、相对而言,更擅长于抽象与数学推理的学习者是属于()A、主动型 B、深思熟虑型 C、感觉性 D、直觉性
19、以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水平是属于()
A、记忆水平B、解释性理解水平C、探究性理解水平D、应用水平
20、在教学模式的功能中,指明模式所对应的教学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秩序和关系的这一功能被称为A、解释功能 B、构造功能 C、启发功能 D、推断功能
21、基于教师学生对话分析的师生交往研究模型是()
A、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 B、布—古互动观察系统模型 C、提问策略分析模型 D、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
22、如果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之于运气不好,这种控制观称为()A、内控 B、外控 C、物控 D、自控
23、与课程相比,教学是解决下列哪方面的问题?()A、教什么 B、为谁教 C、如何教 D、为什么教
24、将课程定义为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即为()
A、教学科目 B、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C、预期的学习结果 D、学习经验
25、课程的本体功能表现为()
A、塑造人 B、培养人 C、传递文化 D、选择文化
26、“活动——经验”型的课堂设计其所依据的设计原理是()
A、以学科为中心 B、以学生为中心 C、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D、以活动为中心
27、无计划、无意识,并获得非学术性知识的课程类型是()
A、综合课程 B、外围课程 C、隐性课程 D、校本课程
28、研究性课程主要是基于以下哪种思想的课程?()
A、学科逻辑体系 B、学生兴趣 C、问题解决 D、地方发展需要
29、在评价时注重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相吻合的程度的评价模式主要是()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30、主张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31、注重课程计划应该达到的标准与各个阶段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及其找到造成差距的原因,这种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32、注重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即收集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处理手段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是()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静态评价 D、动态评价
33、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的评价称为()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参照性评价
34、对信息源与信息工具的了解和使用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
A、信息文化素养 B、信息意识 C、信息技能 D、信息处理
三、多选题(每题1分)
1、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A、循序渐进 B、学思结合 C、长善救失 D、启发诱导 E、因材施教
2、提出“学”与“思”相结合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有()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之 E、颜之推
3、提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有()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之 E、陶行知 4.提出“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这五段教学程序的是()
A、赫尔巴特 B、莱因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E、巴班斯基
5、凯洛夫的“知识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中心”,这里的“三中心”分别指()A、教师 B、学生 C、课堂 D、活动 E、教科书
6、范例教学法中规定了教学内容的三个特质包括()
A、基本性 B、基础性 C、指导性 D、范例性 E、动机性
7、斯腾伯格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主要指的是()
A、分析性智力 B、运动性智力 C、创造性智力 D、内省性智力 E、实践性智力
8、教师职业的特点包括()
为公众服务 B、终身投入 C、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D、有足够长的受训时间 E、注重服务质量
9、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发展性知识 E、经验性知识
10、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策略主要有()
A、微格教学 B、课堂观察 C、反思教学 D、形成教学案例 E、开展行动研究
11、学习的特点包括()
A、它是知识的习得 B、是能力或倾向的改变 C、是经验的累积 D、是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结果
12、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知识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显性知识 D、明确知识 E、默会知识
13、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知识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显性知识 D、明确知识 E、默会知识
14、默会知识的特点主要是()
A、可言传的 B、格式化的 C、存在于个人经验中的 D、本质上是理解与顿悟 E、可反思的
15、教学因素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
A、教师 B、学生 C、教科书 D、教学方式 E、教学环境
16、从性质与归属上看,班级规模与座位编排方式是属于()
A、设施环境 B、时空环境 C、组织环境 D、物理环境 E、教学环境
17、教学水平的三个层次分别为()
A、记忆水平B、解释性理解水平C、探究性理解水平D、应用水平E、评价与判断水平
18、经典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 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 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 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
19、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A、概念获得模式 B、探究训练模式 C、认知发展模式 D、社会探究模式 E、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20、有关课堂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交往是多维度的 B、它是认知沟通的过程 C、它是情感沟通的过程 D、它是信息交流的过程 E、它是符号交流的过程
21、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
A、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关系 B、生生之间缺乏互动 C、少语言交流 D、人际交往形式单一 E、多非语言交流
22、为诊断课堂教学情况,可选用的课堂研究方法有()
A、实地笔记 B、录音 C、学生日志 D、录像 E、案例研究
23、影响课堂交往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A、噪音 B、班级规模 C、采光 D、座位模式 E、疲劳
24、在教学领域里,形成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主要有()
A、合适的期望 B、进行有效的提问 C、提供适时的反馈 D、增加非语言交往行为 E、加强课堂语言修养
25、课程设计的原理主要有()
A、以科目为中心 B、以学生为中心 C、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D、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E、以社会发展为中心
26、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是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国家课程
27、影响课堂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A、课程本身的复杂性 B、社区支持的力度 C、学校的风气 D、行政的领导与政策 E、技术的支持
28、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E、差距评价模式
2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
A、教育功能 B、管理功能 C、激励功能 D、甄别功能 E、选拔功能 30、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信息文化素养 B、信息意识 C、信息技能 D、信息情感 E、信息处理
答案
一、判断题
错 错 对 对 对;对、对、对、错、错;对、错、对、错、错;错、错、错、错、对; 对、错、对、错、对;对、错、对、对、错;错、对、错、对、错;对
二、单选题
A;D;A;B;D; A;A;A;C;D; D;B;D;C;B; A;B;D;B;B; A;B;C;B;B; B;C;C;A;B; D;B;A;B;
三、多选题
BD;ABCD;DE;AB;ACE ABD;ACE;ABCDE;ABC;ABCDE; ABCD;ACD;BE;CD;AB; BDE;ABC;ABCD;ABC;ABCDE;
ABD;ABCDE;ABCD;BCE;ABC ACD;ABD;ABDE;ABCDE;ABCD;
《教育方法概论》综合练习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
1、“学思结合、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是中国古代哪一位教育家倡导的? A、孔子;B、颜之推;C、韩愈;C、王夫之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出自于中古代哪一部著作? A、《学记》;B、《师说》;C、《颜氏家训》;D、《进学解》
3、“读读、议议、讲讲、练练”这八字教学法是哪所学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的? A、上海市育才中学;B、上海市大同中学;C、上海中学;D、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4、“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由哪一位我国当代教育家总结的? A、李吉林;B、段力佩;C、顾泠沅;D、邱学华
5、顾泠沅主持进行的“青浦实验”的主要成果是
A、尝试教学;B自学辅导教学;C情境教学;D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6、“提出了系统改造旧教育的主张,形成了具有其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生活教育理论”的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顾泠沅;C、段力佩;D李吉林
7、陶行知提出了“五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五大解放”分别是解放儿童的双手、儿童的嘴、儿童的时间、儿童的空间和
A、解放儿童的眼;B、解放儿童的脚;C、解放儿童的脑;D、解放儿童的思维
8、将教学看成是“把一起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是哪一位教育家 A、杜威;B、夸美纽斯;C、布鲁姆;D、布鲁纳
9、布鲁姆的掌握教学理论对教育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为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运动技能领域;C、情感领域-学习领域-教学领域;D、运动技能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
10、布鲁姆的掌握教学认为,反馈和纠正是通过评价来实现的,掌握教学的评价由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组成
A、形成性评价;B、实作评价;C、卷宗评价;D、常模参照测验评价
11、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合作学习理论
12、美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这一全新的智力理论的中心意义是积极的学生观、()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A“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B、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C、创造性的能力;D、无法用智力测验测出。
13、教师的素养内涵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它主要是指()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A、一般的教学能力;B、特殊的教学能力;C、对知识的处理能力;D、课堂组织能力。
14、一般来说一节课当中,回忆性的问题不要超过()为宜。A、20%;B、30%;C、40%;D、50%
15、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一本是职业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而事业心、进取精神等通过()实现的。A、终身学习能力;B、教育科研能力;C、参与精神;D、文化素养
16、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是
A、学科性知识占主导;B、案例性知识占主导;C、策略性知识占主导;D、创造性知识占主导。
17、在课堂观察中,主要可以围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学生来说可以围绕参与状态、思维状况、情绪状态和()。
A、交往状况;B、回答问题的准确性;C、上课的坐姿;D、课堂的气氛
18、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 25
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A、自我觉察;B、教学能力;C、思维能力;D、组织能力。
19、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问题筛选-()-运用和反思” A、集体讨论;B、听报告;C、民主讨论;D、理论筛选。
20、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过程的发展,即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A、思维;B、判断;C、运用;D、理解。
21、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与银河系的星数大体相等,相当于140亿个高功能的电脑,控制论创始者维纳认为:“即使做出过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自己大脑的潜能还不到百分之一。”这一事实说明
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B、学生是具有自身发展需要的人;C、学生具有情感发展需要;D、学生具有个性发展需求。
22、按本教材的分类“偏才、怪才、退学生”是属于
A、另类学生;B、学生困难学生;C、好学生;D、优等生。
23、奥苏伯尔把知识学习分为五类,分别是表征学习、()、命题学习、知识的运用和解决问题与创造。A、概念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个别学习。
24、知识的性质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区别“知识”与“非知识”或“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性质也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知识价值大小的标准,知识的性质的两个标准影响 A、教育的目的;B、课程内容的选择;C、教学过程;D、教学对象。
25、从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必须通过 A、言传(讲授的方式为主);B、内化(融会贯通的方式为主);C、外显(逐步清晰化的方法为主);D、意会(做中学的方式为主)。
26、儿童语言的学习和()的发展,是智力准备状况的主要标志。A、思维能力;B、联想能力;C、记忆能力;D、推理能力。
27、从古代一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学基本上被看作是一种艺术,17世纪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中把教学称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A、《大教育论》;B、《教育学》;C、《教育学讲授纲要》;D、《普通教育学》。
28、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A、教学手段;B、教学内容;C、学生;D、课程。
29、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他(她)的活动主要包括计划、组织、辅导和()A、评价;B、备课;C、评价评价;D、科研。30、同等智力水平下,造成学习成绩显著差异的是
A、知识结构;B、智力水平;C、遗传;D、情意品质。
31、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设施环境是学校()最核心的组成部分。A、时空环境;B、物理环境;C、自然环境;D、教学环境。
32、学生对教师组织和管理的“权威”地位的接受,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紧密联系是()的两个重要特征。
A、良好的班风;B、和谐的课堂气氛;C、健全的班风;D、学校文化心理环境。
3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具有创造性说明学生是
A、学习的主体;B、自我教育的主体;C、学生是发展的主体;D、学生既有受动的一面,也有主动的一面。
34、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是
A、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可塑造的;B、尊重学生的人格;C、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D、师生学习共同体。
35、合作教学的空间是
A、教材的难度略高于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B、克服困难;C、强烈的认知欲望;D、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36、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协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能够自尊自爱和自信自强;教师从“教人”到“终身学习”。这是()的教学原理。
A、教学相长;B、合作教学;C、师生互动;D、循序渐进。
37、记忆水平的教学、解释性理解性水平的教学和探究性理解性水平的教学这三个等级是指 A、教学水平;B、教学方式;C、教学行为;D、教学内容。
38、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
A、教学程序;B、教学策略;C、教学评价;D、教学目标。
39、教学模式的重要的、能动的要素是
A、师生关系;B、教学理论基础;C、教学目标;D、教学程序。
40、教学模式以实践中的案例提供了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方式方面的参考,所以,教学模式科研帮助教师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模式的()功能。A、构造;B、解释;C、启发;D、推断。
41、美国乔以斯和韦尔通过对80多种教育理论学派的研究及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系统地概括了几类几种教学模式。
A、三类、23种;B、四类、23种;C、四类、32种;D、三类、32种。
42、探究训练模式是属于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43、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其中最为典型是
A、创造历程模式;B、意识训练模式;C、课堂会议模式;D、非指导学教学模式。
44、程序教学模式是()中最为典型的模式。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45、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策略是()。其中“1”是呈现学习任务或材料;“2”是指讲解先行组织概念;“3”是强化认知组织。
A、1-2-3;B、1-3-2;C、2-1-3;D、3-1-2。
46、着眼于人格()、行为()的两类教学模式。
A、发展、关系;B、关系、控制;C、发展、控制;D、发展、处理。
47、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和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师生关系;B、生生关系;C、师师关系;D、教师和家长关系。
48、清晰、成功的教学,还必须以特定的概念或术语来实现师生对具体内容的共同理解,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认知交往地理解。这种交往是()的过程。
A、认知、情感沟通;B、信息交流;C、符号交流;D、多维度。
49、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变革
A、主客体关系;B、交往关系;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内容的选择。50、学生成就与教师的关系是由()进行研究。
A、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B、弗兰德互动分析模式;C、罗的体外策略分析模式;D、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式。
51、问题的答案是事实性的,回答的正确率很高,这似乎可以让教师体验到“让学生大面积成功的同时把错误率降到最低”的感受,但却没能帮助不同学生检验和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种问题是()A、过程问题 B、结果问题 C、程序问题 D、回应式问题
52、人种志交往模式在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报告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的观察、反思和反应的有些方法,它是在观察记录基础上的课后进行及时整理。这种报告方式称为()A、录音 B、实地笔记 C、访谈 D、调查问卷
53、教师研究课堂社会关系结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A、调查问卷 B、录音 C、录像 D、社会关系图
54、布罗斐和古德曾经将由教师的的期望导致的学生成就失败的恶行循环称为()A、消极循环 B、失败循环 C、退步循环 D、期望循环
55、获取学生各方面的信息、经常与学生沟通和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是有效课堂交往情感领域策略中的()A、合适的期望 B、少说不(少否定)C、增加非语言交往行为 D、鼓励学生自治、树立自尊心
56、课程的本体功能是()
A、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培养人 D、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57、“课程的结构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决定,重在问题解决”为特征的课程设计是()
A、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 B、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 C、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 D、以案例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58、20世纪末,课程和教学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对于这种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美国学者韦迪用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这就是()
A、课程与教学 B、教学与课程 C、课程教学 D、教学课程
59、()是由斯塔克提出的,他认为,评价应该从三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即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
A、外观评价模式 B、差距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目标评价模式 60、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是:“确定并分析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方案,做好评价的准备工作”----“选择评价开始时间”----“分析评价信息,()”----“根据评价结论,提出改善评价对象行为,达到预期目标”
A、提供依据 B、进行统计 C、整理信息 D、形成评价结论
61、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的,这相互作用的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其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主体。
A、主导性、创造性 B、发展性、主导性 C、主导性、发展性 D、创造性、发展性
62、另类评价在传统的评价主要目的,可解释性、监控、安置的基础上增添了另外一个目的是()A进行整体判断 B、提供榜样 C、培养良好的教与学 D、为检测而教
二、是非判断题
1、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2、成功智力可以通过智力测验的方法测出其中有意义的内容()
3、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传授和掌握知识()
4、微格教学中的教案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案是相似的,都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详尽描述。()
5、反思性教学时间可以分为三类,一时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时间前反思。()
6、“S---R”强调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由克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这是认知论学习观的观点。()
7、“S---O---R”的学习活动公式中,O称为中间变量,包括能力和倾向,能力和倾向作为两个中间变量,它们既是学习的结果,又是导致人体行为或反应变化的原因。
8、学习的类型按学习的载体可以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
9、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是等同的两组概念。()
10、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是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是陈述性知识。()
11、由于默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一个人的默会知识是不可以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的。()
12、现代学者用“知识的冰山模型”说明,只有借助于默会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明确知识才有可能,人类的知识创新才有可能。默会知识是明确指示的“向导”和“主人”。()
13、情感上易于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推迟满足;而善于控制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即时满足。()
14、执拗是情感未成熟的标志之一,有研究表明,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反比的。()
15、直觉型的学习者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的内容,而感觉型的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16、循序渐进型学习者倾向于用有层次的步骤和严格的逻辑来理解课程材料;总体统揽型学习者倾向于以跳跃式,几乎不关注概念间的联系。()
17、分析性思维是一种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形式,而直觉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时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18、要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学好的学科,冲动性风格的学生更利于学习;但对于不太需要注意细节或应急的任务,深思性(反省)风格的学生往往更利于完成。()
19、学生的竞争可以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
20、学徒制最初是适合手工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所以,学徒制教学是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学形式。()
21、在教学过程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不仅反映了教科书在教学中的作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22、秧田式的坐位编排方式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
23、马蹄式的坐位编排方式,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于控制全班。()
24、教与学的行为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应用和教学评价。()
25、教学模式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26、教学模式是以一种简化的方式表达一种教学思想和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为某一教学思想或理论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型结构,并指明了该模式所对应的教学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秩序和关系,这是教学模式的解释功能。()
27、角色扮演模式是属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28、概念获得模式是属于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29、教学的本质即为交往,师生关系就是通过师生交往实现的。()
30、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和认识学生,才能将所理解的“文本”注入学生头脑,这是教学最终目标。()
31、课堂交往仅仅能够促进教学过程认识、情感沟通的发展。()
32、在提问策略分析模型中,教师第一个问题回答后等待提出第二个问题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1”,提出一个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2”。()
33、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必须一味采取同情的态度,这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提高学生的“预期”水平。()
34、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反馈机制。()
35、研究发现,当教师提供信息丰富的反馈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增加60%,这就意味着学生形成了更高一级水平的动机和认知,反馈促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36、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主要是一种二元论模式。()
37、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更多地具有个人主义的观点,而不强调集体。()
38、活动课程在所有的课程类型中,历史是最为长久的,从学校教育产生即已存在。()
39、核心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外围课程。()40、与核心课程互补的是外围课程。()
41、从学生学习的结果分析,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
42、研究表明,隐性课程含有消极效果,必须注意改变和削弱其消极影响,依据一定的价值和规范,建构起有利于学习的社会关系结构。()
43、研究性课程的评价,不适宜运用过程性的评价,而应该运用目标评价。()
44、课程改编的关键原因仅仅是生态与社会文化的不同。()
45、学校与社区合作,是国际上社会参与课程计划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发展中第三世界社会参与的趋向和工业化国家社会参与的趋向。所以,这两大类的根本目的也是不一致的。()
46、课程评价主要是指教育过程(校内)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
47、在课程的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之间,许多教育者都倾向于采用结果评价。()
48、CIPP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这四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语。()
49、目的游离评价是针对差距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
50、差距评价注意到课程计划应该达到的标准,与各个阶段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并关注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以便及时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是其它评价模式所不及的。()
51、教育评价的历史已经经历了三个时期。()
52、“鉴别质量、区分优劣、选拔安置”是指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
53、早期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故教育评价偏重鉴定、选拔功能,所以,在评价方法上偏重于实施绝对评价、形成性评价。()
54、传统评价从评价的标准看,追求的是科学范式下的量化。()
55、从评价关注的焦点看,传统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传统评价往往用行为目标作为判断的依据,而行为目标是结果取向的。所以,课程、教学和评价之间被处理成线性关系,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及有效的反馈()
56、静态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它无法进行横向比较。()
57、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5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5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整合,即通过技术促进多学科综合;二是横向整合,即将技术融合于一门课程。
60、学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提供教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是提示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多项选择题
1、朱熹是我国南宋的教育家,它的学生将他的读书归纳为六条,称为朱熹读书法。朱熹提出了哪些相当有效的学习方法:
A、循序渐进;B、学思结合;C、温故知新;D、教学做合一。
2、教育家与所在的国籍正确的是
A、捷克、夸美纽斯;B、美国、赫尔巴特;C、德国、瓦根舍因;D、美国、奥苏伯尔;E、前苏联、凯洛夫。
3、被称为“新赫尔巴特主义”的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是 A、前苏联的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B、前苏联的赞科夫(一般发展教学);C、德国的瓦根舍因(案例教学);D、美国的布鲁纳(发现式教学)。
4、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认为学习的直接目标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教学理论必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A合理安排教学序列;B、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的难度;C、注意适时强化;D、为掌握而学、为掌握而教。
5、教师的知识一般包含三个方面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
6、教师主要对教学活动中哪些内容进行反思
A、认知的成分; B、批判的成分;C、教师的评价;D、教师的陈述。
7、范例教学对教学内容的三个质的规定性是 A、基本性;B、基础性;C、范例性(典型性);D、启发性。
8、教学案例是对一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描述,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教学案例的作用是
A、高度的拟真性;B、灵活的启发性; C、鲜明的针对性 D、开展行动研究。
9、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观念是
A、从经验中学习;B、民主讨论;C实践者是研究者;D、集体研究。
10、在家庭和学校中,“文化反哺”现象变得愈加明显,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文化分为哪三种基本形式 A前喻文化;B、并喻文化;C、后喻文化;D、反思文化。
11、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且有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特征是
A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B、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C、不能转化为明确知识;D、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
12、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三种形式 A、合作;B、小组研讨;C、竞争;D、个体。
13、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的是
A、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B、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养成社会交往的能力;C、每个儿童都是竞争的优胜者;D、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
14、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的,主要表现在
A、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依据;B、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基础和依据;C、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实践的生命力的体现和升华;D、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实践的生命力的体现和升华。
15、哪些因素有利于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A多些高级认知的问题;B、延长提问等待时间;C、回忆性的问题不少于70%;D、要求学生的回答要简短且答案唯一。
16、三个层级的教学目标,其中第一层级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相当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的
A知识;B、理解;C、应用;D、分析;E、综合;F、评价。
17、教学的整体视野是将()整体考虑。
A、教学内容;B、教学方式;C、教学目标;D、教学水平。
18、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的教学目标有
A探究性理解;B、开放性转换 C、封闭性转换;D、说明性理解。
19、程序教学模式的主要变式是
A、直线式程序;B、曲线式程序;C、衍枝式程序;D、凯程序。20、在课堂交往中,存在两种信息交流和互动,它们是
A,技能信息;B、知识信息;C、心理信息;D、实践信息。
21、在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有四种水平的问题,它们是辨认、()、推断(推论)、()。A、解释;B、记忆;C、理解;D、概括。
22、影响课堂交往的因素主要是
A、生理因素;B、班级规模;C、心理因素;D、环境因素。
23、影响课堂交往的环境因素中教室的物理环境主要是指 A、噪音;B、采光;C、班级规模;D、温度。
24、形成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主要是指
A、访谈的策略;B、调查的策略;C、情感领域的策略;D、教学领域的策略。
25、一般来讲,儿童的发展初期通常是外控型的,经常因为某个不如意而报怨别人。随着他们的成熟长大,大多数孩子认识到生活当中的许多经历实际上要靠他们自己来把握。教师促进这种转变的主要方法是 A、教师与学生分享学习的责任;B、让学生表现出责任感;C、教师要少做一些批判;D、教师要多做些批判。
26、对于课程的本质,历史上曾经有过各种观点,比较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是哪三种 A、课程是社会改造;B、课程是知识;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
27、课程的基本功能是
A、传递文化;B、选择文化;C、培养人;D、社会文化的在生产。
28、在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中,三个具体设计的例证是
A、科目设计;B、学科设计;C、时间顺序设计;D、大范围设计。
29、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它也常常被称之为
A、儿童中心课程;B、实践课程;C、体验课程;D、经验课程。30、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科研将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研究型课程;D、校本课程。
31、上海市中小第二轮课程改革,将整个学习课程的结构按功能分为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活动型课程;D、研究型(探究型)课程。
32、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故教育评价强调()等功能。A、改进;B、激励;C、导向;D、选拔。
33、传统评价的弊端是
A、教育评价的价值标准单一化、片面化;B、造成大量的成功者;C、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极端狭隘化;D、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34、理想型档案袋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
A、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B、系列作品;C、以及学生的反思;D、事件任务。
35、信息即使对教育的挑战主要是
A、学习方式革命;B、学习时空革命;C、学习内容个性化;D、资源共享。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D;A;A;D;A;C;B;B;A;A;A;C;B;C;C;A;A;D;A;A;A;A;B;B;D;A;C;C;D;B;C;A;A;A;A;A;D;A;D;B;A;D;D;C;C;A;C;B;B;B;B;D;B;A;C;B;C;A;D;C;B.二、判断题
Y;N;N;N;N;N;Y;N;N;N;N;Y;N;Y;N;Y;Y;N;N;N;Y;N;N;Y;Y;N;N;Y;Y;N;N;N;N;Y;Y N;N;N;N;Y;N;Y;N;N;N;N;Y;Y;N;Y;Y;N;N;N;Y;N;Y;Y;N;Y.三、多项选择题
ABC;ACDE;BCD;AC;ABC;ABD;ABC;ABC;AC;ABC;ABD;ACD;ABD;AC;AB;BCDE;ABD;AB;ACD;BC;AD;ACD;ABCD;CD;ABC;BCD;AB;ABD;AD;ABD;ABD;ABC;ACD;ABC;ABC.模 拟 试 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对,就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就打 “×”,空着不得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
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
2、《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3、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随”。()
4、韩愈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5、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顾泠沅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又称为“青浦实验”()
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
8、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
9、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
中学”。()
10、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的教学思想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
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11、前苏联教育家奥苏伯尔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
12、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了“发现式教学”,他认为要重视学
科基本结构和直觉思维。()
13、虽然教师已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职业性的特点,但“专业”的性
质还不充足。()
14、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1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化训练的最佳手段是让教师参加
提高学历的培训。()
16、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二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
识。()
17、能言传的是明确知识,不能言传的是默会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明确知识要远多于默会知识。()
18、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基本课程+案例教学”的模式,这是造
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19、对反思教学,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简要的公式:“实践 + 发思
= 经验”。()
20、课堂教学理论一直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以杜威、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接受式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条是以赫尔
巴特、凯洛夫等人为代表的“活动式教学”理论体系。()
21、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学生发展包含:身体素质、道德素养、认
知能力、情感和信息素养的发展。()
22、一般地说,中小学生自己的个性还没有形成。()
23、学生有没有创造性,关键在中小学,中小学的关键在教师。()
24、学生是具有自身发展需求的人主要体现在能动性和自主性。()
25、另类学生有时会被称为“退学生”,或被称为“偏才”、“怪才”。()
26、奥苏伯尔把知识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知识 的运用等几类。()
27、项目学习是有意义活动学习的一种。()
28、反映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理性知识。()
29、认知心理学家将知识分为两类,程序性知识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
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如何做的知识。()
30、有研究表明,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正比例关系。()
31、儿童兴趣的发展是突进的。()
32、在认知方式上,“辐合思维”又称“发散思维”。()
33、分析性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式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34、课堂教学中的竞争可分为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
35、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形式。()
36、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37、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
环境等几个基本要素。()
38、课堂交往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的
过程。()
39、分科课程,通常又被称为科目课程,有不少人把它称为学科课程。()40、超文本是多媒体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呈现线性的网状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
A.主导作用 B.中心作用
C.决定作用 D.重要作用()
2、提出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赞可夫
C.凯洛夫 D.奥苏伯尔()
3、发现式教学的倡导者是
A.赞可夫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布鲁姆()
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学习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 D.生活经验()
5、实施“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哪些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A.优秀学生 B.后进学生
C.每个学生 D.特长学生()
6、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主动性 B.独立性
C.自觉性 D.创造性()
7、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的
A.发展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学习过程()
8、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方法 D.教育形式()
9、专家型教师,他们以哪种知识为主
A.明确知识 B.案例知识
C.策略知识 D.默会知识()
10、教学形态从班级制走向个别制,教学形式更能体现
A.自主学习B.因材施教
C.应试教育 D.兴趣教学()
11、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教师应具备的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综合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12、《学记》提出了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是
A.学思结合 B.“善喻”
C.勤学深思 D.博学求精()
13、提出“敏而好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韩愈
C.颜之推 D.王夫之()
14、韩愈提出“尊师重教”是在哪本著作中
A.《学记》 B.《进学解》
C.《师说》 D.《大教学论》()
15、学生正确的道德态度应是,首先要学会
A.对学校的责任感 B.对社会的责任感
C.对家庭的责任感 D.对自己的责任感()
16、人具有巨大的潜能,研究表明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多少的大脑
功能
A.30% B.10% C.20% D.40%()
17、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过程,称之为
A.并喻文化 B.前喻文化
C.文化反哺 D.传承文化
18、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这样的学习者,其类型是
A.积极主动型 B.深思熟虑型
C.感觉型 D.直觉型
19、《大教学论》是谁的著作
A.夸美纽斯 B.苏格拉底
C.赫尔巴特 D.巴班斯基 20、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一种
A.理论体系 B.策略体系
C.中介体系 D.实践体系、班级规模要适宜,据我国有关规定,在容量上每班学生为 人 B.45-50人
人 D.55-60人、我国周代以什么为课程
《六艺》 B.《春秋》
《中庸》 D.《论语》、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学习的课程是
核心课程 B.外围课程
校本课程 D.显性课程、教育评价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A.泰勒 B.布鲁姆
C.豪斯 D.克龙巴赫、标准参照评价是一种什么评价
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整体评价 C.形成性评价、另类评价又称
A.个体内差异评价 B.常模参照标准评价
B.真实性评价 D.单项评价、校园网是一种
A.广域网 B.局域网
C.宽带网 D.窄带网、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正式于哪日开通
A.1995年10月 B.1994年10月
C.1996年9月 D.1995年9月、在计算机中,CPU是指
A.硬盘 B.主板
C.中央处理器 D.服务器、教育部已决定,从2001年起,用几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
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A.5到10年 B.3到5年
()
()
()
())))())()
()
()
()
A.30-35 B.50-54(22 A.C.(23 A.C.(24 25 A.C.(26 27 28 29 30
C.5到8年 D.4到8年()
31、Photoshop是一种什么软件
A.动画制作软件 B.图片制作软件
C.常用工具软件 D.网页制作软件()
3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A.孔子 B.韩愈
C.颜之推 D.王夫之()
33、把“温故知新”作为“人师”前提的学者是
A.朱熹 B.韩愈
C.孔子 D.颜之推()
34、在课堂上倡导“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教学法的学者是
A.段力佩 B.李吉林
C.卢仲衡 D.顾泠沅()
35、在小学语文课开展“情境教育”的学者是
A.邱学华 B.李吉林
C.卢仲衡 D.顾泠沅()
36、提出“知行并进”教育理论的古代学者是
A.王夫之 B.孔子
C.韩愈 D.朱熹()
37、“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斯腾伯格 B.罗杰斯
C.加德纳 D.加涅()
38、“人的需要说”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
A.罗杰斯 B.马斯洛
C.加纳德 D.夸美纽斯()
39、在个性特征上表现为:自信心强,有较强的独立性,有反抗意识
和自我意识,有强烈的自我表达的需要,对不愉快有更大的耐心,情绪表现广泛,这样的学生被称为
A.好学生 B.有争议的学生
C.另类学生 D.普通学生()
40、“学者怎么搞科学研究”属于
A.明确知识 B.默会知识
C.直接知识 D.间接知识()
三、多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全部符合题目要求,可能全部不符合,也可能有几项符合,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隐性课程也称
A.潜在课程 B.隐蔽课程
C.无形课程 D.自发课程()
2、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A.教育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研究功能()
3、现代教育评价的趋势是重视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数量化评价()
4、另类评价包括
A.实作评价 B.卷宗评价
C.个体评价 D.自我评价()
5、多媒体的含义包括
A.计算机交互综合技术 B.数字通信技术
C.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 D.局域网()
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A.资源共享 B.更快地传送信息
C.建立信息高速公路 D.联结因特网()
7、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A.虚拟性 B.情感性
C.开放性 D.创造性
8、信息系统中的人包括
A.信息系统开发者 B.信息系统管理者
C信息系统使用者 D.信息系统得益者
9、韩愈的教育思想包括
A.勤学深思 B.及时施教
C.博学求精 D.学习与独创相结合
10、斯腾伯格提出了
A.三元智力理论 B.成功智力理论
C.多元智力理论 D.数理智力理论
11、教师必备良好的专业品质和素养,至少可归纳包括
A.职业道德 B.学科知识
C.教学能力 D.科研意识
12、教师的数学、英语知识等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13、由默会知识到明确知识是知识的什么过程
A.言传 B.内化 C.意会 D.外呈
14、教学案例的作用有
A.拟真性 B.启发性
C.实践性 C.针对性
15、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包括
A.道德常识 B.道德态度
C.道德行为表现 D.道德品德
16、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
A.能力 B.气质
C.特长 D.性格
17、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是
A.教材包含了课程和教科书 B.教科书包含了课程和教材C.教材、教科书是课程的环境 D.三者是平行的关系
18、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发展性主体,包括
A.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B.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C.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主体 D.学生是班级的主体
19、教学模式的功能有
A.构造功能 B.启发功能
C.推断功能 D.综合功能 20、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包括
A.交往是信息交流的过程 B.交往是单维度的
C.交往是符号交流的过程 D.交往是策略形成的过程 答案
一 判断题 Y 2 Y 3 N 4 36))())))
())))))))
N 5 Y
((((((((((((11 16 21 26 31 36 Y N N N N N Y 7 12 17 22 27 32 37 N N N N Y N N 8 13 18 23 28 33 38 N N N Y N N Y 9 14 19 24 29 34 39 N Y N N N N Y 10 15 20 25 30 35 40 Y N N Y N Y N 二 单项选择题 6 11 16 21 26 31 36 A D A B B B B A 2 7 12 17 22 27 32 37 A A B C A B C C 3 8 13 18 23 28 33 38 B A A D A B A B 4 9 14 19 24 29 34 39 B C C A A C A B 5 10 15 20 25 30 35 40 C B D B B A B B 三 多项选择题 6 11 16 ABCD ABCD ABCD ABD 2 7 12 17 ABC ACD A 无 3 8 13 18 无 ABC D AC 4 9 14 19 AB ACD ABD ABC 5 10 15 20 ABC ABC ABC AC
本复习题集主要功能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并有效巩固书中的内容和知识要点。
敬请不要误解其与考试有令人信服的十分密切的关系。由误解造成的结果,编者遗憾地告诉您将无法承担任何责任。
您的理解决定您的判断,建立在准确理解基础上的判断是取得成功前提。
第五篇:《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三)附答案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练习题
(三)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2.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3.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A.传授专业知识
B.传授实验技能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5.在我国教育法系中,居于第一层次的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A.服从学校发展需要
B.由教师自己申请 C.学校规章制度确立
D.双方平等自愿
7.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A.党委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董事会负责制
8.高等学校应当为()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A.毕业生 B.结业生
C.肄业生
D.毕业生、结业生
9.高等学校实行教师()A.聘任制 B.聘用制 C.合同工制 D.终身制
10.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的举办学校 A.私利 B.欺骗 C.营利 D.政治
11.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日内,作出处理。A.20 B.30 C.45
D.60
12.()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5年
13.《高等教育法》由九届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自1999年()月1日起施行。A.1 B.2 C.3 D.4
14.我国建国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5.高校在校学生代他人参加全国性统一考试的,由其所在学校()A.给予行政处分 B.勒令退学 C.开除学籍
D.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16.《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A.社会利益 B.经济利益 C.公共利益 D.国家利益
17.高等学校设立(),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研计划方案、成果等有关学术活动。A.行政会议 B.校务会议 C.党委会 D.学术委员会
18.高校应当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给予()A.允许 B.默认
C.鼓励和引导 D.承认现实但不提倡
19.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实行教师聘任制 A.立即 B.逐步
C.参照企业单位 D.在条件成熟时
20.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进行考核 A.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B.政治思想和工作成绩 C.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师聘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辞聘
2.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包括()A.招生权 B.专业设置权 C.对外交往权 D.校内人事权
3.教育领域中主要运用的法律救济形式包括()A.教师申诉制度 B.学生申诉制度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4.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主要有()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5.根据《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哪些条件(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合格的教师
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6.高等学校设立的原则有()A.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B.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C.符合学校的长远发展
D.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7.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C.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 D.培养高素质人才
8.《高等教育法》主要调整的社会关系有()A.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B.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C.高等学校与教师的关系)D.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9.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A.学位制度 B.学业证书制度 C.教育评估制度
D.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10.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教育法规的法源()A.宪法 B.教育基本法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政府教育规章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都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2.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3.学位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的法律证书。()
4.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高等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自身的办学能力来自行确定招生规模。()
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7.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8.张某是一高校教师,他对学校给予的行政记大过处分不服,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学校对他的行政处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国务院颁发的教育行政法规。()10.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自行决定收费标准并公开收费项目。()1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国务院规定。()
12.教育部所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我国的教育行政法规。()
13.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高等教育就是指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的高等学历教育。()
15.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党委书记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16.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受聘合同。()
17.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和分工负责原则。其中,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18.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
19.获得高校的教师资格,必须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中国公民。()
20.高等学校具有校内人事权,可以自行调整学校内部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津贴和工资分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20分)
(一)暨南大学女研究生甘某抄袭论文被开除学籍案
暨南大学的女研究生甘某,先后两次递交的《现代汉语语法专题》课程论文都被认定为抄袭。为此,她也得到了对一个学生最为严厉的惩罚——开除学籍。2007年6月11日,甘某以学校作出的处分决定没有法律依据及处罚太重为由,将暨南大学告上法庭。
1.本案中,你认为暨南大学作出的处分决定是否合理合法()A.合理合法
B.超出法律规定
2.本案中,你认为法院对于暨南大学作出的处分决定将如何做出判决()A.做出改判
B.依法予以维持 3.本案中,研究生甘某的行为已经违反了()
A.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B.只是违反了学校的管理制度 4.暨南大学作出的处分决定反映了()
A.学校办学的严肃性
B.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自主权
(二)高校教师盗卖四级考题牟利案
2001年12月,西南农业大学的外语教师孔某监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时发现,考题提前1个小时就到了监考老师手中,孔某计划利用这一漏洞某牟利。2002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当天,孔某提前1个小时领到装有试题的牛皮纸信封,迅速跑到女厕所拆开。扫描完整个试卷后,孔某立即打电话将作文题目及要求告诉在网吧等候的杜某等人。与此同时,她将其中的A、B卷试题各一份抽出,交给等候一旁的陈某拿到校门口的复印店“翻制”。拿到复印件后,孔某事先安排好的3名研究生“各司其职”,半小时后,答案便炮制出来。考题答案被传给胡某,胡再用QQ将答案传给买家。随后,买家拿着抄写好的答案进入考场。由于时间安排紧凑,并不耽误考试。2002年6月、12月和2003年12月的3次作案过程中,孔某伙同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通过网络等方式3次贩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答案,非法牟利19万余元,造成全国各地数百名高校学生作弊。1.本案中,孔某的行为()
A.已触犯刑法,应负刑事责任。
B.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纪行为 2.学校对于孔某的行为应该如何做出处置()
A.开除公职,不剥夺教师资格
B.开除公职,剥夺教师资格 3.孔某以后是否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A.能
B.不能
4.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承办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由()批准 A.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B.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C 6.D 7.C 8.D 9.A 10.C 11.B 12.B 13.A 14.A 15.D 16.C 17.D 18.C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D 7.ABC 8.ABCD 9.ABCD 10.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
四、案例分析
(一)1.A 2.B 3.A 4.B
(二)1.A 2.B 3.B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