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科研先进事迹材料
教育科研先进事迹材料
自我主持政治学科教研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学科组成员的帮助下,学科教研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使学科研究工作更有效地开展下去,作为负责学科研究的一名老师,有必要回顾自己的研究情况,特总结如下:
首先,本人端正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为人师表,做受人尊敬的,不辱神圣职业的人民教师。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在学科研究过程中,认真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汲取多方面的新信息、了解新动向。每周安排专门时间阅读有关课改书刊、杂志,观看课改录像光盘,做读书笔记,写感想,记反思等。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充电,使自己以全新的状态站在课改行列之中。
要想使学科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使自己能够从心里赞成学科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一有空就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看到精彩处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
际思考并做笔记。通过学习使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今后能够顺利地实施学科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转变旧的教育模式,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改革力度,注重改革的过程和经验的积累,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真抓实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大胆试验,并尝试进行其他方面的思品教改实验。围绕“和谐互动式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扎扎实实的开展思品教研活动,认认真真完成研讨专题,积极参加各种思品教研、教改活动,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学科的繁荣借助于教育科研,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能否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标尺。为了杜绝急功近利、追求时尚、流于形式,只有课题,没有方案、过程的现象。我实行了教学、科研两手抓:一手抓课改试验,一手抓课题研究。两者相辅相成,课改试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强有力地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又能在课改中起指导、检验作用。上半年时,我在认真总结得失的基础上,针对课改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阶段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实处,写出了有创意、有分量的研究论文、教学设计等,推出了体现课题研究思想、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研究课。
最后,深入课堂,反复指导,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我对于课题研究的实施,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积累,但要想把课题研究的理念完全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地实施,我力求做细课堂教学,认认真真地备好每堂课,认认真真地上好每堂课。
和谐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是学生的组织者,是问题和资料的编写者、提供者,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通过优化“教学活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间的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题研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看看书、写写论文或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最终目标还是要在课堂中付诸实践。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教学中我努力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断加强师生和谐互动,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学生能说的老师则不讲,学生能解决的老师就放手,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的张扬个性,表现自我。
时间过得真快,虽然本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很多工作做得不够。有很多实践性、研究性的工作还不够深入,所取得的成绩也不是很大。在今后的课题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开拓创新,促进个人课
题研究工作顺利地实施推进,使我的课题研究真正体现出其研究价值。当然,还需要领导和广大有科研经验的专家、同仁们的关心和帮助。
2009.7
第二篇:校长科研兴校先进事迹
校长科研兴校先进事迹
校长科研兴校先进事迹
xx同志自2005年担任校长以来,坚持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在学校特色建设、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学校的持续发展积聚了更多更大的正能量,使学校成为市内外知名品牌学校。
1、创新一个优势项目
xx校长结合学校的师资和传统优势,创新学校体育工作,以“健体健美,和谐快乐”为主题,把跳绳、踢毽子、滑旱冰、溜滑板、集体舞、艺术操等传统体育活动作为各年级体育课堂教学锻炼项目,使师生的锻炼生活化、艺术化、系列化,打造“艺术体育”教育特色。20xx春季,xx市教育局组织的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观摩了xx二小的艺术体育,与会人员给以了高度评价。目前,学校已成为xx市体育特色学校。
2、坚持两个“三分之一”
xx校长把发展教师作为强校兴学之本,一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任职以后,他提出了“确保两个三分之一,建设有尊严的教师”的治校方略, 即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公用经费,保障三分之一的教师能有一次出县学习的机会。并通过一系列的“引智”策略,诸如专业引领、校际交流、名师示范等手段,培养高素质的教师群体。近五年内学校先后培养了省级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能手4名、县级教学能手11名,学校现在能够承担市县教学示范的教师在三分之一以上,为科研兴校、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推进两个教学模式改革
从20xx年开始,xx校长认真学习了邱学华先生尝试教学理论,借鉴教学改革知名学校的成功经验,根据学科特点不同,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校本化“先学后教”的实践与探索,先后进行了“小学语文四环节教学模式”和“小学数学五步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推进模式改革以来,xx校长撰写相关论文20余篇,为教师做专题辅导10多次。目前,xx二小教学改革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课堂上学生自由自主,积极思考、气氛热烈,参与度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省教科所领导来xx县进行校本教研调研时,对学校的做法充分给予肯定,称学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很精彩的小学化、校本化的先学后教”。xx校长就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在xx县高效课堂论坛中进行了经验交流,学校成为xx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首批示范学校。
4、开发四个校本课程
自担任校长以来,结合学校实际,先后编写了双语校本课程—《生活英语》、《生活语文》,德育校本课程——《美德课堂》,幼儿教师指导用书——《幼儿教学资源库》。四个校本课程的投入使用,彰显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美誉度有着深远的意义,米脂县教研室、神木县水磨河学校等先后慕名来学校进行交流学习,xx校长在xx市小学校联会上进行了专题报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xx县乃至xx市产生了极大影响。
5落实“双十养成教育”
“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x校长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执笔起草了《xx县第二小学双十养成教育基本内容》,把学会倾听、课前预习、与人合作、举止文明等各10个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罗列其中,并细化为60个小项,制定“分年级习惯养成目标”,同时实行了“合作小组日常管理捆绑式评价”。一系列的德育工作举措,对学校深入进行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起到指导性作用,目前,学校已然形成了处处亮丽,人人文明的良好氛围。
xx校长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痴情,用教育科研为学校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在他的领导下,xx二小成为一所值得信赖的学校,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上级部门的表彰。仅20xx、20xx年荣获“xx省学校316评估先进集体”、“xx省依法治校先进集体”、“xx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xx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xx市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xx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xx县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八块荣誉奖牌。
第三篇:教育科研信息
教育科研信息
第五期
平顶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2006年10月26日
科研动态 ★10月21日,2006年河南省书法教育现场会暨表彰大会在我市叶县召开。原省教委主任、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亓国瑞,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长庚,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驻马店市政协副主席苗炳启,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洛阳市教育局常务副局长刘玉峰等出席会议。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存珍,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吴长运,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石品,省教育学会秘书长、省教科所所长邓中华,省教育厅基础教研室主任邵水潮、副主任闫俊合应邀到会。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遂兴,叶县人民政府县长闫廷瑞,市教育局局长何照伟、市教育局副局长冯军等到会祝贺。
会议由河南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建修主持。刘长庚会长在大会作工作报告,市教科所所长宋金超代表获奖单位作典型发言,叶县教体局局长慕庆林等在会上作经验介绍。在这次会议 上,我市叶县被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命名为“河南省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卫东区被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命名为“河南省书法教育实验区”。市教科所被授予“河南省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和“第三届中小学师生书法比赛优秀组织奖”,市教科所朱晓、张艳平等被评为“书法教育先进工作者”。
来自全省各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实验学校、部分县(市、区)教研室、教科所的负责人,以及第三届中小学师生书法比赛获奖代表近300余人参加了大会,并观看了叶县1200余名师生的现场写字表演。
★9月8日,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工作研讨会(豫南片)在我市第二中学召开。省教育科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省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室主任高宏章和部分基地学校负责人到会。
★9月20日,2006平顶山市教育科研成果鉴定评审会在市冶金宾馆举行。经专家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40项,二等奖210项,三等奖90项。
★9月16日,市教科所组织我市部分中学领导及教师100余人参加了全国名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江苏省东庐中学教改经验及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会上,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介绍了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及教改经验。东庐中学校长陈康军介绍了该校“教学合一”的教改经验。观摩了两校优秀教师所做的4节示范课。两所学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给与会人员以深刻的启示,受到一致好评。会后,部分学校领导到杜郎口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有些学校还把他们的经验移植到本校进行实验。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200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近日公布(见省教育厅教教科〔2006〕521号文件)。我市有17项课题被确立为重点课题,10项课题被确立为规划课题,22项课题被确立为实验课题;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1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9项。
★河南省教育实验优秀成果近日公布。我市获省教育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56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25项。
★由河南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共同举办的河南省第三届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结果揭晓。我市参赛作品获一等奖108项,二等奖1081项,三等奖2243项,市教科所获优秀组织奖。
信息窗口 目
教育部新大纲将音乐美术列为高考科教育部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近日出台,明年将率先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实施。其中,音乐美术被列为广东、山东两省高考选考科目。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教育部批准,2007年高考中,上述首次进入新课程试验的四省区将正式按新方案进行考试。4省区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各不相同。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 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山东实行“3+X+1”的方案,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方案,宁夏实行“3+文综/理综”方案。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中,都把综合素质评定列入其中,考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将被记入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
据有关专家介绍,2004年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这次新课标高考大纲及4省区高考方案的出台,不仅关系到4省区明年高考,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今后新课标高考的走向。
课堂教学要有生命活力
第一,现代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茁壮成长与教师完美人生的过程;是他们展示自己智慧和才华、体验生活和体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第二,现代课堂教学的学生观:建构“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现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扩展;课堂教学“资源”的新内涵,教师资源意识;学生主体:以“解放兴趣”为主体标志,核心是对主体进行“权利赋予”;“解放”是一种自主状态,而不是放任,它整合了自主和责任。
第三,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学会学习,养成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教师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意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的意识,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的一切结论,保护、激励学生一切创造的欲望与尝试。
(《上海教育》20064B)
重建高中课堂教学的15个要求
1、把“备课本”变成“教学研究记录手册”。鼓励创造性备课。
2、设计教学目标与创设教学情境并重,但侧重情境创设。有目标,但不拘泥于目标。
3、讲授教学与会话、讨论教学并重,但侧重会话、讨论教学。不论讲授,还是会话、讨论,都不能流于形式,都要基于探究、发现和创造的态度。
4、把学生自己的观念视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倾听学生,研究学生(包括研究学生的“错误”)。
5、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成性。善于捕捉课堂上不可预测的教育时机,并运用智慧发挥其教育价值。
6、把课堂教学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科的过程。
7、在课堂上重视故事的价值与力量。
8、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科书之外的相关文献、图表、数据、图像等;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本学科的诸种实验资源。
9、尽可能增加发现性实验(包括思想实验),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
10、引导学生把学科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11、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关联与整合。注重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联与整合,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的视野关注问题。
12、评价即研究。教师探索建立“教学档案袋”,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研究儿童的会话,研究儿童的“作品”(作文、绘画、作曲、歌唱、舞蹈、实验设计、问题 解决,等等)。提出改进不同学生学科学习的方略。
13、探索建立以生成性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关注学生的精彩观念、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育智慧。
14、建立“课堂开放制度”,相互邀请听课,用“描述性研究”的方式相互评课,将校内、校际公开课制度化。
15、对自己的教学与同事的教学进行“描述性研究”。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学生对这个学科内容提出了哪些问题?第二,学生对这个学科问题产生了哪些自己的想法与体验?第三,我(或他/她)如何回应学生的问题、想法与体验?
(《上海教育》20064B)
日本教育评论家指出填鸭式教育导致的严重后果
日本教育评论家、法政大学教授尾木直树在最新一期日本《经济学人》周刊撰文指出,日本小学暴力事件激增,是填鸭式教育酿成的悲剧。
尾木直树认为,孩子们面临的课业压力不断增加,而教师无暇及时解决问题,导致压力越积越大,最终只得以极端形式释放。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9月公布的统计数字,去年一年,日本公立小学的校内暴力事件多达2018起,比前年增加128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尾木直树认为,这与2002年4月开始实施的五日制教学和新学习指导大纲有关。五日制教学是为了实现所谓“轻松教育”,新指导大纲则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方针,重视中小学生的基础课程,在阅读等课程中推行严格的考试制度。
既要缩短教学时间,又要提高教学要求,这无疑使学生和老师面 临的压力突然增加。许多学校为完成教学要求,不得不开始了填鸭式教育。
由于无法让学生在授课时间内充分消化所学内容,不少学校缩短暑假时间,抽出一周到10天的时间来补课。还有的学校把三学期制改成两学期制,尽量减少假期。东京一所小学去年甚至把暑假里除周六以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补习。
尾木直树说,学习如此紧张,孩子们当然会感到压力。调查发现,7.8%的日本小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其中20%至25%被确诊患有抑郁症。
教师的处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小学引入分级制度,在同一个年级分出“轻松”、“普通”和“快速”等不同进度的班。由于语文和数学等主要科目按进度分班授课,许多班主任只有约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本班上课。班主任没有时间与全班同学共同生活、加深了解,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人事考评制度更让事态雪上加霜。如果班上出了问题,班主任担心的是自己的晋级或加薪会不会受影响、会不会被学校开除,因此他们宁愿捂住问题,不敢找校长和教导主任商量解决办法。
尾木直树总结说:“教师不能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学生就容易出问题。问题又不能及时被发现,等到被发现的时候,局势往往已经超出可以控制的范围,导致暴力事件频频发生。那些问题原本可以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结果却酿成了悲剧。”
(新华网2006-10-21)
以课题引领教师走上研究之路
一、彰显课题本义:从“证明事理”到“解决问题” 对于教师的研究来讲,重要的不是“证实”,获得某种固定不变的真理,而是建构,是在与他人丰富多样的互动关系中,建构着新的教育“现实”,建构着教育的理念、智慧、模式、艺术,以“建构性试验”为中心展开自己的研究过程。“课题”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课题研究”即“问题解决”。
二、拓展研究主体:从“孤军奋战”到“共同创造”
将传统的“实验班”拓展为“试验区”或“全校行动”的“群体参与”模式,鼓励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学校的主课题建立有机“链接”,确立贴近自身的小课题或研究专题,研究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转变研究方式:从“撰写论文”到“关注叙事”
教师的专业生活实质上就是若干个教育事件的集合,因此,本真的教育研究应当是教师观照教育情境、作出智慧行动、讲述教育故事、进行反思提升的过程。课题研究应重视过程的实践性,立足于方式的叙事性。
四、归真研究成果:从“构造文本”到“提升智慧”
对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并非为了建构何种理论,也不是炮制几篇论文或报告,而在于唤醒教师的教育意识,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丰富和提升其“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
(《人民教育》2006年15-16)
第四篇:教育科研心得体会
孟村中学教育科研工作心得体会
于含
科研学习和研究在我们孟村中学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了,作为一名一线的青年教师,我是伴随着新课标不断成长的,而在新课程如火如荼的开展中,教育科研的研究又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几年的科研探究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工作的科性,我们的工作如此的负有责任,同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教师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谈话艺术》等等。许多个在学校制定课题下的子课题被我在这几年的研究中探究出了一些成果,同时更有许多的体会:
一、转变思想,投身科研。
以前,在我印象中,科研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不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学工作者或一般人就能进行的。但通过学习我校的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我才知道和认识到原来科研也并非如我自己想象般的高不可攀,其实只是平时的我们缺乏对科研概念、科研方法的认识罢了。科研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我校的课题领导小组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所找的科研课题与科研方法都十分好。通过“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我知道了其实“校本行动研究”是一种立足于学校、充分利用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它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科研方法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
《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探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是我步入高年级后一直探究的内容,在我们学校的教育科研的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在物理的阅读教学中也有了更多的体会:
物理不是一门理论学科而是一门技能学科,它担负着情操、习惯、智力、技能、知识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虽不能说它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但是必须坚持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在教育局开展的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中,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学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那么“读”怎样才能扎实有效地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呢?
1、初读要实。
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语感相对不高,读书时易不认真,理解能力较弱。
2、精读要悟。
阅读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只有学生悟不出,或者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才做适当的点拨和讲解。精读中最需要闪亮登场的是教师点拨下的学生的感悟。我们知道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
一、接受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然而现代的阅读教学则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这种学习方式。如: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并注重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以及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等。学生还是那个空空的玻璃瓶,但是教师再也不能做那个只懂得硬塞的人了。
我觉得物理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体现了物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上是我在教育科研中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三、继续教育科研,做发展性教师
今天的老师应该具有发展性,创造性。教育科研正是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探究的内容和方向。经过我们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的研究,我决心在今后的教育科研上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教育科研学习体会
教育科研学习体会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还是有所不足,缺乏教学经验。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育科研学习之后,使我受益匪浅。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没有知道的内容和好处,具体有下面几方面。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需要。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这样就能逐渐转变人们的观念,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教师工作和律师、医生一样成为一种专业,受到人们的尊敬。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科学发展速度缓慢,长期都是引用外国的教育学,没有自己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学,创建我国自己的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学,是我国教育界先驱历来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不仅要有教育科研的专职研究人员辛勤工作,也需要
广大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学提供“源头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为教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以后会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我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学习体会
科研学习和研究在我们建国小学校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了,作为一名一线的青年教师,我是伴随着新课标不断成长的,而在新课程如火如荼的开展中,教育科研的研究又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几年的科研探究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工作的科性,我们的工作如此的负有责任,同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教师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谈话艺术》等等。许多个在学校制定课题下的子课题被我在这几年的研究中探究出了一些成果,同时更有许多的体会:
一、转变思想,投身科研。
以前,在我印象中,科研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不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学工作者或一般人就能进行的。但通过学习我校的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我才知道和认识到原来科研也并非如我自己想象般的高不可攀,其实只是平时的我们缺乏对科研概念、科研方法的认识罢了。科研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我校的课题领导小组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所找的科研课题与科研方法都十分好。通过“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我知道了其实“校本行动研究”是一种立足于学校、充分利用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它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
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科研方法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是我步入高年级后一直探究的内容,在我们学校的教育科研的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也有了更多的体会:
语文不是一门理论学科而是一门技能学科,它担负着情操、习惯、智力、技能、知识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虽不能说它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但是必须坚持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在教育局开展的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中,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小学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那么“读”怎样才能扎实有效地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呢?
1、初读要实。
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语感相对不高,读书时易不认真。教师适度地教读,能够及时把语感交给学生,加上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几遍有声有色的教读后,学生能快捷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有时候应放手让学生自由练习读书,在读中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精读要悟。
阅读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通过多
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只有学生悟不出,或者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才做适当的点拨和讲解。精读中最需要闪亮登场的是教师点拨下的学生的感悟。
我们知道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
一、接受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然而现代的阅读教学则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这种学习方式。如: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并注重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以及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等。学生还是那个空空的玻璃瓶,但是教师再也不能做那个只懂得硬塞的人了。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我觉得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
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上是我在教育科研中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三、继续教育科研,做发展性教师
今天的老师应该具有发展性,创造性。教育科研正是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探究的内容和方向。经过我们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的研究,我决心在今后的教育科研上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教育科研学习体会
参加了我校组织的新课程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思想,从此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渗透到教师、学生的心中,实践新课程的旅程从这儿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及时的“充电”。从中真切地体会到课改实施和推进的艰难,更感到自己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之重大。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课题:发展小学体育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同时深切地感到,新课程改革真可谓“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课,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任和要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在新课改之路上坚实的前进。学校决定实行改革,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参与新课标教材的教学实践,即教师人人走进新课标教材教学的班级讲课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在教研组周听评课活动及学校每期一次的教师业务练兵活动中,随新课程实施进程进行。让每一个老师都经历一次全程性的新课程洗礼。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单靠教师和学校是难以完成的。它必须得到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理解和支持。不但教师和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社会也要改变那种陈旧的人才观。因此,要加大宣传
力度,阐明小学体育课改的必要性,使社会形成共识,改变那种唯分数的评价观念。在这当中,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政策、制度的制订将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保障和促进的作用。
深入课改,推广经验,少走弯路。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课改。一堂好课,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还应推广课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教师们得到启发,少走弯路,增强课改的信心,更快地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认真研究,改革考试,促进课改。才能真正将新课标落到实处,促进课改的深入。
精心组织,加强培训,练好内功。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角色的转换都与新课程实施息息相关。要改变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每位教师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与课程改革同成长。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如何转变,评价与考试制度如何改革,这些问题,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在新课程面前,每位老师都是“新手”,都必须从零开始。我们只有在课堂上下功夫,以新课
标为准绳,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为工作要求,不断探索新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才能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让新课程思想伴随学生共同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面前,每一位教师都要从第一起跑线上与学生们携手共进。课改中的新课堂将会是现代的“学堂”、“论坛”,从这点意义上来说,全体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行动研究,再次要专业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肩负“新课改”重任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体育教师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科研学习体会
通过我校开展教师教育科研学习活动使我感触很深,使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的方法的操作性强,对我们今后进行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有很大启发。
一、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必须首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注重积累,有计划的自觉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多听、多读、多思,着眼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出发多进行探索性实践。
二、明确教育科研的目的。教育科研研究是为自己而研究,是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而研究,决不是为完成一个任务被动去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必须是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学习。
三、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因为成功的经验一般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他人的成功经验是经过实践体现一定的教育规律,我们应不断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使我们在实践研究中少走弯路。同时在他人的经验上敢于创新和探索,在他人的经验上寻求生长点。
教科研学习体会
曾经一度认为科研这个高深的话题距离我的工作很远,但是在我们建国小学培训过程中聆听了一些讲座,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工作,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科研工作就在每一堂常规课堂上,就在每一件育人的小故事中„„以下便是我的一点学习感悟:
一、学会学习
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纳人到终身学习的框架之中,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这样的基本理念,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已首先得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不仅意味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意味着确立终身学习的正确态度和积极意向。
二、学会反思
学习是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自觉行为,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学习者在内化学习资源、建构学习信息时,有一个主动选择、加工、反思的行为经历,它不是简单的学习重复与累积,而是以自身原有知识与经验为基础,通过自身的理解,不断地调整、补充己有知识的过程。
三、学会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是发展探究思维的一种好方法。探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将学习活动深化到实践活
动之中,在活动中引起注意,它以资源性学习为前提,以反思性学习为纽带,是有目的有条理的另一种学习活动,它比纯接受的学习要更实际、更富有现实意义。
教育科研学习体会
通过这次搞的科研学习,使我增长了见识,获取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这里我主要谈谈我对所学习科研的体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上好一节课,首先也备好课
备课,顾名思义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教师职业中最习以为常的,然而又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活生生的人,要把教材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财富,要使学生能够喜欢你所教的课,会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只有在上课之前做认真的准备,拟好实施教学的计划,才能保证在上课时达到教学的各项目标。因此,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师能否备好课是能否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一个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备课的人,当然不可能成为一名教师;而一个从来不愿认真备课的教师,当然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从这次学习中,这一点我的感受很深,在我所听的七节课里,不难看出,讲课教师课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特别是课前对课堂结构的设计,课件的的制作,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二、和谐的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要让学生在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还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掘。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这次的七节课都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民主,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使教师的讲授就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了,而是一次丰富多彩的知识学习活动,由于互动性强,学生学起知识来也就比较轻松。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受到,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民主的教学人际关系,决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水平的发挥。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乐于探究、思维敏捷,学习就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高效状态,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和教学教具的使用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保证
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画面生动、内容丰富、集声音、画面、文字
于一体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它能使教学内容体现声、像、文并茂,能为学生创造较为开阔的学习环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力。这次由于多媒体和教学教具的使用,使知识更具有直观性,同时还增强了趣味性,强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的记忆。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多的启示,教学方法不能再用陈旧的那一套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就得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同时不断总结分析,加强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我在这里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学习的机会,相信我会把这次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之中。
教育科研学习体会
自从参加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科研学习,学校组织我们对新课程的学习,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更新的体会。下面我来谈一谈我在教育科研学习中的学习体会。
通过教育科研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从此渗透到我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到我们教师、学生的心中,实践新课程的旅程从这儿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及时的"充电"。其间亲耳聆听了多位领导、专家的报告,从中真切地体会到课改实施和推进的艰难,更感自己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之重大。
通过教育科研的学习,让我在新课改之路上坚实的前进。学校决定实行改革,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参与新课标教材的教学实践,即教师人人走进新课标教材教学的班级讲课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在教研组周听评课活动及学校每期一次的教师业务炼兵活动中,随新课程实施进程进行。让每一个老师都经历一次全程性的新课程洗礼。
通过教育科研的学习,我知道了小学课程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单靠教师和学校是难以完成的。它必须得到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理解和支持。不但教师和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社会也要改变那种陈旧的人才观。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阐明小学课改的必要性,使社会形成共识,改变那种唯分数的评价观念。在这当中,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政策、制度的制订将对新 课程的实施起到保障和促进的作用。
深入课改,推广经验,少走弯路。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课改。一堂好课,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还应推广课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教师们得到启发,少走弯路,增强课改的信心,更快地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认真研究,改革考试,促进课改。才能真正将新课标落到实处,促进课改的深入。
精心组织,加强培训,练好内功。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角色的转换都与新课程实施息息相关。要改变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每位教师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与课程改革同成长。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如何转变,评价与考试制度如何改革,这些问题,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在新课程面前,每位老师都是“新手”,都必须从零开始。我们只有在课堂上下功夫,以新课标为准绳,以“五个一”(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供一个问题、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研讨课,建立一
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为工作要求,不断探索新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才能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让新课程思想伴随学生共同成长。
总之, 通过教育科研的学习,让我清楚地明白在新课程面前,每一位教师都要从第一起跑线上与学生们携手共进。课改中的新课堂将会是现代的“学堂”、“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