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老师
兵团电大农一师分校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学习须知
各位学员大家好!
欢迎您参加中央电大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为了体现开放教育更先进、更科学的学习形式,更好地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拓宽学员学习的视野,扩大信息量,我校在总结开放教育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会对你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此,各位学员均应有所了解。
一、为了帮助你们更好地学习,我校为各专业配置了专业责任教师、导学教师和课程辅导教师。
二、学习组织形式、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试点的深入进行,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点和“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辅导为辅”的教育理念及你们分布情况,主要采取“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多媒体自主学习+学习小组互助学习+教师辅导学习。” 教学过程为“三阶段”教学模式:学期前导学、助学;学期中自学、答疑;学期后复习考核。
三、教学支持服务
各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辅导教师,通过面对面辅导(面授)、网上讨论区、电子邮箱、电话、QQ、MSN等方式为你们辅导学习、对你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导学教师全方位了解你们的情况,包括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条件、自学能力等,对教材、教学计划、考试安排、考试成绩、教学要求等事项给学生答疑解难。
四、对你们提出以下要求,希望你们积极配合。
(一)认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按计划进行自主学习,认真填写自主学习手
册。
(二)认真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小组活动,认真填写小组活动记录
(三)充分利用网上讨论区、电子邮箱、电话、QQ、MSN等方式向老师求教,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积极参加面授辅导、认真完成作业(按课程辅导老师规定的时间上缴作业)。
(五)学生上网学习要求:
根据兵团电大的要求,要提高“平台点击率”:每位学生每周上网在线学习时间不少于3小时;“网上交互率”:学生每学期每门课程发贴数不少于6个。计算机将自动统计学生上网学习分数。学习方法:
1、输入农一师电大网址:在右下方选择电大教育。在首页浏览和查看农一师电大在线分校学习资源。
2、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开始—选择年级专业——选择本学期要学的课程——确定—点击页面左侧课程列表的课程,查看中央电大学习资源。(计算机自动统计学习时间)
3、在右侧列表中点击课程讨论区——在左侧列表中点击课程论坛,会出现你本学期所学的课程——点击课程就可以在课程论坛里发帖子。(计算机自动统计发贴数)
五、三级平台使用培训
(一)在农一师电大注册
1、输入农一师电大网址:在右下方选择电大教育
2、注册:点击新用户注册—选择学生注册—用户名(学号)—密码111111——电子邮件:nysdd@163.com(你自己的邮箱也可)—再输入其它信息——提交—返回首页
3、选课和查看学习资源: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开始—选择年级专业——选择本学期要学的课程——确定—点击页面左侧课程列表的课程,查看中央电大学习资源。
4、在网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互动:输入农一师电大网址——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在右侧列表中点击课程讨论区——在左侧列表中点击课程论坛,会出现你本学期所学的课程——点击课程就可以在课程论坛里发帖子,问老师问题,与同学讨论学习上的事情,并参加辅导教师布置的网上活动,比如,网上专题讨论、网上提交作业、网上征文、案例分析等。
5、查看班主任发的有关通知:输入农一师电大网址——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在右侧列表中点击课程讨论区——在左侧列表中点击专业论坛——选择你的年级专业,就可以看到班主任给你发的各种通知,你也可以在这里问班主任一些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
6、查看学习记录:输入农一师电大网址——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在左侧个人信息中点击学习记录——依次查询课程停留时间、论坛使用统计
7、查看学员行为统计:登陆农一师电大首页(不需要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在右侧列表中点击学员行为统计——在左侧选择年级专业——就可以看到你的学习行为
(二)在兵团电大注册及选课
1、输入兵团电大网址:开放教育
2、用户名:输入学号(14位学号)—密码(111111)—点击登录
3、选课和查看学习资源:选择你的层次和专业—选课(在课程前面打√)—保存选课—返回—点击页面左侧课程列表的课程,查看学习资源。
(三)在中央电大注册及选课
1、输入中央电大网址:
2、用户名:输入学号—密码(出生年月日8位数)—点击图标GO3、选课和查看学习资源:点击我的课程—选择你的专业—选课(在课程前面打√)—保存选课—返回—点击页面左侧课程列表的课程,查看学习资源。
第二篇:电大工作站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电大工作站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忙忙碌碌中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而作为电大的教师,要付出比其它学校教师更多的汗水.电大事务多,职工少,可以说,每位职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现就自己本学期的工作作一小结。
一、教学方面
为了上好一节课,课前我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备课工作,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其它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另外,我还上网查找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资料,制作课件。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上机期间,注意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二、电教工作
作为电教员,对开放教育学员进行现代学习技术培训和指导依然是工作之重点,开放教育的特点决定学员要掌握现代学习技术,两天的培训要教会学员如使用电脑,如何注册电大在线,如何申请电子邮箱和收发电子邮件.另外,作为电教员,对学员平进上机的指导,学员的计算机水平各异,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只要学员有问题,我都会及时帮他们解决,以保证他们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为了照顾农村学员,在上课期间中午机房对学员开放作为电教员,我还负责机房的管理工作,包括机房的卫生,设备的维护,计算机故障的维修,为了满足计算机职称培训的需求,我还对三号机房所有计算机进行一次彻底的维护,从而确保了培训正常进行。
三、辅导员工作
按学校分工,我担任了会计学专业几个年级的辅导员,会计学专业的学员不多,虽然人少,所做的工作却是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开学时做好新学员的证件发放,学习技术培训的动员,电大学习形式的介绍以及教材的发放工作,通知新学员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学习技术培训,并做好了入学指南考试成绩的上报.对于老生,完成老生的缴费注册,课程报考,完成学期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其次,做好面授学生出勤的考核工作,做好教师与学员之间的联系,通知学员按时参加相应课程的面授辅导,减少自学的盲目性,面授课到课率低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解决,原因几点:1,学员认识不到位,没能意识到面授课重要性;2,不能很好处理工作与学习上的时间冲突;3,抽不开身到校学习;4,部分学员缺乏学习主动性。尽管如此,仍能有部分学员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到校学习.对此,我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告诉他们面授课对自学的帮助,形考成绩的重要性,到课面授与形考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能有个正确的认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课。
第三,做好教学资源信息提供工作,对于本学期所开课程,鼓励学员到多媒体阅览室借阅教学光盘,同时经常从网上搜索各种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学习资源,及时通知学员,让学员在家,办公室或学校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第四,做好作业的收缴工作及形成性成绩的评定,通知学员将各科作业做好,及进上交,并请任课教师认真批发,根据作业发放考试条等,并认真做好考试宣传工作。
四,个人学习
本学期我继续努力,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便今后的工作更能得心应手。
第三篇:达州电大最美祝福送给老师1
最美的鲜花与祝福献给老师
——达州电大召开座谈会隆重庆祝教师节
谭松馥
金菊吐翠,丹桂芬芳。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达州电大在教职工活动室召开座谈会,学校领导与来自一线的教师代表欢聚一堂,共庆教师佳节。座谈会由学校党委书记杨萍主持,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以及联合办校单位教职工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9月10日,达州电大校园内整洁一新,彩旗招展,景观喷泉,错落绽放,气氛热烈。办公楼前“热烈庆祝第28个教师节”的巨幅标语映入眼帘。阶梯教室门前,身穿节日盛装的学生们,伴随着一声声“老师,节日快乐”的祝福,迎接老师们的到来。一派节日气氛,让人倍感赏心悦目与幸福自豪。
上午10时许,在欢快愉悦的音乐声中,10名学生代表带着一颗颗感恩的心,手捧鲜花满怀喜悦地来到台前,将自创的诗歌献给老师,字字深情地感念师恩。学生们把最真的祝福送给辛勤工作的园丁们,把最美的鲜花献给最敬爱的老师们,向老师们表达着节日的良好祝愿和诚挚的谢意!
座谈会上,彭波、夏传华等3名优秀教师代表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校长张永霞发表了重要讲话。她总结了学校近年来创新思路借力发展职业教育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与教职工分享了合作办校“三变、三不变、三受益”(三变:办学体制向公办民助转变,办学层次向高学历提升转变,办学方向向开放教育转变;三
不变:教职工身份不变、财政拨款渠道不变、国有资产性质不变;三受益:学校受益——解决遗留问题,降低办学成本,扩大办学规模;学生及家长受益——家长放心,学生技能提高,学历提升;投资方受益——获得良好办学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创新做法,同时充分肯定了教师队伍为学校改革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对敬业执着、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号召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甘于奉献,把达州电大办成一所有品位、有特色、有成就的新型开放大学;她希望全体教师争做有“温度、深度、风度”的“三度”教师,真正用温暖关爱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引领学生,用书卷去化解学生疑难,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最后,学校党委书记杨萍作了总结性发言,并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合作办校、双赢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共同创造达州电大教育事业新的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教师节座谈会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作者单位:达州广播电视大学)
第四篇:电大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学习体会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应该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与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亦是国家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贫富悬殊、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大量问题涌现,按照科学发展观妥善解决上述矛盾,就能使我们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反之,听任矛盾加剧蔓延,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所以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五个统筹”密不可分。如果说可持续的发展,侧重从时间维角度,维护“代际公平”(《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下的经典定义是: 可持续的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那么,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则侧重从空间维角度,重视“区际公平”。区域协调发展,直面的虽是地区之间的关系,但就每一个地区而言,其健康发展,都必须充分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区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 作为多民族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从空间侧面看的国民经济子系统。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可从多侧面剖析,譬如从产业构成上,可把它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在产业之下还可以分许多行业,这些属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空间侧面的子系统,整个国民经济正是由众多区域经济系统耦合而成,各子系统间的协调性,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前提。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通常从下述两方面进行检测。
第一,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
由于各地区人口、面积的不同,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和社会总量指标不具备直接的可比性。通常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等指标; 这三类指标密切相关,但其内涵、制约因素和实现途径与实现的难易程度终究有别。
根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各省(市、区)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505元,东部11省(市)(京、津、沪、辽、冀、鲁、苏、浙、闽、粤、琼)为16206 元,高于全国平均值54.13%; 中部8省(黑、吉、晋、豫、鄂、湘、皖、赣)为7757元,比全国平均值低2116%; 西部12个省(市、区)(陕、甘、宁、青、新、川、渝、滇、黔、藏、桂和内蒙古)为6187元,较全国平均值低41.1%,只相当于东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38.12%。从共同发展的愿望出发,希望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标识的地区发展水平尽可能接近为好; 但受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等的影响,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是难以完全消除的。特别是在受自然条件影响,生存成本和发展成本很高的地区,或在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上负有重要使命的地区(如大江大河源头区等),如难以通过扩大经济总量缩小发展差距,就要考虑向区外移民的路径,使实际人口密度与地区人口承载力趋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这是城乡居民感受更直接的指标,它除受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等影响外,还受地区劳动力异地就业务工的影响。以贵州省为例,每年约有178万人在外务工,每年务工总收入在130亿元-170亿元之间,大体相当于同期贵州省农业增加值的44%-57%。对于土地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发展条件难以尽快改观、当地就业岗位近期难以大幅度增加的地区,组织异地就业,提高外地务工的劳动力素质,不失为重要的举措。地区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居民生活水平,除取决于收入水平外,还与所在地区各种“公共产品”,特别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如,能履行卫生保健职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能提供洁净饮用水的供水系统,能对居住区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设施,能承担九年义务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文教组织与设施等等的提供能力有关。上述各种公共产品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既反映了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实现程度,又从源头上决定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不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多方面差距中需优先着力缩小的根源性差距。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前提下,缩小不发达地区在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的差距,需要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发达地区的援助。
第二,区际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
各个地区要素禀赋的差异和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结构和特色各异的区域经济耦合而成的国民经济,由于充分利用了区际分工协作利益,就可以兼收协调、高效之利。反之,如果像报刊上揭示的那样盲目重复建设,地区结构趋同,则既丧失了地区分工协作之利,又导致过度竞争的内耗,造成双重损失。区际分工协作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互惠互利,按照等价交换原则,维护区际利益的协调,使各地区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
三、中国区域经济的演变与现状(一)中国区域经济的演变
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是旧中国留下的一份沉重遗产。在20世纪上半叶,70%以上的工业和近代交通设施都偏集于东部沿海几个城市,国土面积占全国56%、人口占全国近1/4 的广大西部工业产值只占全国的9.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有专门的一节论述沿海与内地建设布局的关系。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动工的694 个大型工业建设项目,有472个在内地,在中西部集中建设了武汉、包头、兰州、西安、太原、郑州、洛阳、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和成都等主要工业基地;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延续近十年的“三线建设”,通过新建、迁建除使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西安、兰州、银川和西宁等西部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外,还在攀枝花、绵阳、德阳、遵义、都匀、凯里、酒泉、金昌等地形成了数十个新兴工业城市和科研基地。[1]1978年以后,随着宏观政策取向转变导致的国家投资重点大幅度转移,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入境的外资绝大部分选择了区位条件和投资经营环境较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等东部地区; 改革开放激活了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经济意识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城乡多种类型的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推动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中西部和东北三省受传统体制的羁绊,迟迟迈不开大步,本土的市场主体发育缓慢,外部资金进入的规模有限; 加之改革初期,上下游产品价格改革的不同步,使矿产、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大头的西部和东北三省,在“双重利益”流失中,承担了较重的改革成本。上述众多原因及其累积因果效应,导致近20多年来,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均呈扩大之势。[1]从表中可对近半个世纪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动态演变有一个扼要的把握,即1978年前,中西部18个省(市、自治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呈上升之势,而1978年以后中西部和东北三省工业在全国的份额均趋下降,下降幅度又以东北三省最大;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总量中的份额大体又回归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水平; 与此同时,东部沿海10省(市)工业在全国的份额近20多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特别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五省提高幅度最大。
(二)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
根据2002年数据,对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可作如下概括: 按“地区生产总值”考察: 东部10省(市)在全国总量中所占份额过半,按近年(1998-2002)的份额变动分析,所占份额正以年均0.15个百分点的幅度,继续提高; 中部6省的份额占1/5左右,且以年均0.13个百分点的幅度,继续下降; 西部12 个省(市、自治区)所占份额不足1/5,以前下降幅度较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年均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17个百分点; 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所占份额已不足1/10。按工业总产值分析,东部10省(市)在全国所占份额达2/3,且以年均0.186 个百分点的幅度持续提升; 中部6个省占全国总量的份额近1/7,且以年均0.167个百分点的幅度继续下降; 西部12省(市、区)占总量的份额1/10强,且以年均0.129个百分点的幅度继续下降。对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 三大阶梯、三大高地、三驾马车、三大病灶。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相反,从经济发展,发展阶段看是东高、西低、中部居中; 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是鹤立鸡群的三大经济高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前行的“三驾马车”。据2003年工业增加贡献率分析,粤、苏、浙、鲁、沪5省(市)占64%。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前述重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 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说明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他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当欠发达的状态。
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经过怎样的路径,才能实现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国内外经验表明,这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需要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为有效运用两种手段,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空间组织架构。
首先是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现在是4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关内沿海10省(市)。其次是,“政策点击区”,上述政策覆盖区,广义地说,亦是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原则划分,但面积大,小则近百万平方公里,大则数百万平方公里。为了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有必要在发展不同阶段,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区单独划出。例如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竭城衰的城市; 产业严重衰退、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业基地; 再如人口严重超载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等。以上两类区域,都有相应配套的区域政策,是直接为区域政策服务的。例如针对四大板块的宏观区域政策是: 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下文将对中央促进宏观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加以论述。
另一类区域体系是为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为区域(城市)合作服务的。它按照自愿参与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根据合作的地域范围和性质,大体有如下类型。——中心腹地型和大都市圈。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贯通城乡经济,发挥城市“中心地”功能,许多省会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都与周边中小城市以及县域联合组成中心腹地型经济区。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的高潮,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大城市的联合为核心,包括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域的大都市圈,作用更为彰显,如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珠三角大都市圈、京津冀大都市圈等等。
——跨地带的大区域合作。和前者相同的是,这也属於“异质区”,但涉及区域范围辽阔,往往地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东中西地带,经济互补性强,是贯彻中央关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方针的有效组织形式,对推进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性经济带的形成与完善有重要作用。如9+2 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长江沿线城市(区域)合作,陇海——兰海沿线城市(区域)合作、黄河沿线和京津呼包银(川)城市(区域)合作、哈尔滨——大连沿线城市(区域)合作等等。
——数省接壤地(市)合作。和前两类区域合作的差别是,这类合作属于“同质区”。计划经济时期,在行政性资源配置下,离省会较远的地区,往往被有意或无意的边缘化。改革开放初期,相互接壤的数省边远地区,力图通过联合,摆脱困境,闯出发展新路。如徐州市周边苏、鲁、豫、皖20多个市(地)组成的淮海经济区,晋、冀、豫接壤一些地(市)联合组成的中原经济区等等。
(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地区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上述12省(市、区)国土面积占全国71.4%,人口占全国28%,而地区生产总值仅占17%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全国平均值的2P3,不足东部地区平均值的一半。西部地区尽管不乏经济科技较发达的大城市,但从广域上考察,尚属欠发达地区。全国的30个自治州的27个分布在上述地区,其余3个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亦享受西部开发政策。
从地势上看,西部地区处于中国地势“三大台阶”的第一、第二台阶,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北干旱沙漠戈壁等自然区,相当大一部分的地区自然条件严峻、生态系统脆弱。大开发前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又地处国内运输網络的末梢。根据西部实际情况,党中央在启动大开发战略之初就明确指出: 西部开发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并据此确定了“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指导方针。在开发领域上,突出4个重点,首先是从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入,力争用5-10年的时间使以上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方面,重在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 探索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统一共赢的制度设计与长效机制。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多条光缆通讯和铁路、机场、高等级公路等一大批项目开工,有的已经竣工投入运转,使西部的基础设施有了清晰可见的变化。今后在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的同时,有必要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小型公共工程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在“两突破”的同时要大力培养特色优势产业,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层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力争到2007 年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 %以下。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城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以减少因病致贫、返贫。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能源、矿业、机械制造、农果业、中药材及加工、特色旅游等,从比较优势出发,培育、构建有竞争力的西部特色产业群,是增强西部经济实力,扩大社会就业,提高民众福利的根本大计。在空间布局上,按照点——轴原理,依托交通干线,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增长级,带动周边县城经济,形成产业带和城镇带。在西北和内蒙古,重点在培育西陇海、兰新沿线和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经济带;在西南和广西重点培育长江上游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带。上述经济带的构建与发展,都应充分发挥重庆市和11 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的核心作用;充分参与泛珠三角、长江沿线省(市)合作和环渤海与陇海兰新沿线的区域合作;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与中亚各国合作机制,在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争取到21世中叶使现在欠发达的西部,成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生态良好、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在区域发展领域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国家的发展及安全做出过历史性重大贡献,亦是计划经济历史积淀最深的地区。体制与结构双重矛盾的困扰,使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势下相形见绌。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结构调整缓慢、经济活力不足,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矿竭城衰问题突出。发掘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存量资产巨大、科技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备等有利条件,通过针对性的政策投入,从体制和机制创新切入,经过10 年或再长一些时间的努力,是有可能将正处衰退中的东北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成为我国发展的又一增长极。为此,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切实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外资以并购、参股等形式参与国企改制和不良资产处置,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战略性重组,此乃振兴东北的活力之源。
2.坚持市场导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统筹兼顾。工业方面,要加大老油田的勘探力度,延缓老油田产量下降的速度,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促进煤电联营; 引导炼油、乙烯向集约化发展,建设大型石化基地; 通过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构建北方精品钢材基地。在装备制造方面,重点发展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轨道车辆、发电设备、燃气轮机、重型机械、船舶、汽车及零部件、飞机; 在电子通讯设备、软件开发、生物技术和医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择优发展、加快产业化。在全国推进东北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要促进工业与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巩固提升东北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向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规格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和农畜禽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为契机,推进服务业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一方面发展、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业态; 同时加快金融、信息和各种中介和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此乃振兴东北的主要任务。
3.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以规划引导、政策导向等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地区发展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予以必要扶持,对矿竭城衰的城市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其发展接续产业。重点在完善社会保障,将已在辽宁的试点扩大到吉林、黑龙江; 对处理企业的债务、历史欠税,予以适当照顾,对在东北的中央企业剥离社会职能予以适当财政补助。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改革(即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已于2004年优先在东北地区的部分行业试点,这些都是振兴东北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六省,面积占全国10.7%,人口占全国2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80%,不足东部发达地区的一半(2002 年数据)。山西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煤炭产量和调出量居各省之冠。其余5省农业较发达,都属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在全国的份额占近30%,油料、棉花产量近40%,是国家重要的粮油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原材料、水能的重要生产与输出基地; 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吸引四面、幅射八方的区位优势,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但人均水平低特别是人均社会发展指标(如每千人的医生数量、医院床位数量等)有的比西部省区还低。中部6 省处腹心地带,国脉汇聚的战略地位,决定了6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今后应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巩固、提升中部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提高煤炭和各种矿藏的回采率,提高煤炭洗选率、发展煤炭液化、气化,推广煤电联营,建设新型矿区。适应重化工化阶段的社会需求,推进中部地区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更上一层楼,利用江海联运、有效利用海外铁矿等资源,按照循环经济原理,建设新型工业区,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有利于维护环境。作为国家农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的中部,要按照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沃土工程”,加强良种繁育推广,建设区域化、专业化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和比较收益,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使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工矿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同时得到蓬勃发展,涌现出更多像双汇、美尔雅这样全国知名的大型轻工企业集团。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自主开发能力,提升中部的汽车及零部件、机车、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械、重型机械等装备工业。充分利用武汉、长沙、合肥等市,科技人才荟萃的有利条件,有选择有侧重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武汉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长株潭的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等。为了推进中部地区更快融入全球化,适应国际分工的新形态(产业链、供应链等),以中部6省省会城市为中心,有必要亦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群或大都市圈,为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相应的平台。
(四)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在继续发挥有利区位和改革开放先行优势的同时,重在推进制度、技术双创新,特别是原始性科技创新,在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之路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既可缓解克服区内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又为全国作出示范,创造经验。
重视区域(城市)整合,通过省(市、自治区)政府间的自愿联合,联手打破封锁,促进商品与要素按经济规律流动、组合,加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闽东南)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构建与发展,按照CEPA 的安排,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的整合。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与营销中心将不断向上述大都市圈的中心汇集,加快沿海城市国际化的步伐,成为各种资源、要素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对接交融的枢纽。都市圈域的空间布局将突破既有的行政区划,朝蛛网结构演进,在都市圈的外环和边缘,将涌现一批新的中、小城市,它们有的是产业特色鲜明的制造业集群,有的是某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有的是物流中心; 环境优美的则可能成为主要供都市圈域内度假的休憩游乐中心等等。这些中小城市的崛起,既可支持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又可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载体。近年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先后出现“电荒”、“土地荒”、“水荒”、“民工荒”和一系列要素价格上扬,作为多年只重数量扩张,粗放经营的苦果,应转化为推动东部地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与东部结构优化相伴,某些传统产业将顺势向中西部和东部内的欠发达地区(如粤北、闽西、浙南等)转移,这不仅有利于中西部开发和地区协调发展,而首先会成为东部地区在要素成本上升后,抑制投资回报率趋降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电大
电大-法学专科自我鉴定
2011届电大专科自我鉴定范文
本人于xx年9月参加电大小教专科学习,在三年的学习中,我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面授,保质保量完成了各科作业,期末考试严肃认真,独立完成答卷,论文准备充分,答辩自如,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三年来的学业,电大-法学专科自我鉴定。
一、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坚持参加面授,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成功的保证。在三年的电大学习中,我坚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面授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细心地做好学习笔记,及时写出心得体会。在课下,我能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认真完成课任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做到认真、工整、正确。另外我还充分利用中央电大庞大完善的远程教育网络,参与在线学习,解决学业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坚持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坚持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学工作,获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例如在学习了《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之后,我了解到小学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既呈现出了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这就为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和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所任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析、研究和总结,我撰写并成功地发表了教学论文《浅议如何转化后进生》。通过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我彻底地转变了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领会到新课程改革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我鉴定《电大-法学专科自我鉴定》。
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设置给我们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极为平稳的成长平台。在三年的学习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合格、素质过硬的人民教师。
三、深入调查,精心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对我们三年来所学专业知识学习效果的综合考查。在认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的同时,我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性研究,针对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撰写了《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一文,受到了指导老师的好评。在论文答辩时,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沉着应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论文观点和理论依据,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我轻松地跨过了专科学业考查的最后一道门槛。
三年来的电大生活使我深深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坚持学习已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慎重思考的问题,而电大灵活的在职学习方式、学业考查方式给我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极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让我们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在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
电大,我要感谢你!我们继续成长的专业知识的加油站,是你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是你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1届电大专科自我鉴定范文的延伸阅读——毕业自我鉴定的写作方法
1.要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老师看问题比较透彻,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四年,情同手足,互相之间比较了解,临别之际,也能讲肺腑之言。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写好自我鉴定无疑会有帮助。
2.自我鉴定必须写实。使人看了鉴定如见其人,依据鉴定判断你的品质、能力、性格等,以便组织对你有所了解和合理使用。
3.态度要端正,字迹要工整。有些同学对自我鉴定不太重视,常常是条理不清,文笔不畅,字迹 草,口号连篇,马马虎虎,敖衍了事。这种鉴定给人留下的印象抑或缺乏责任心,抑或玩世不恭,抑或水平不高,让人怀疑你的能力。实际上自我鉴定就是你的“自我推销广告”,可千万要注意广告效果哦!
4、受过何种奖励和处分。如受过处分应主动说明原因,着重讲讲认识态度和改正决心,切不可隐瞒,主动讲明说明你态度诚恳,能取得用人单位谅解和信任,不会影响就业。反之,通过档案了解到后,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不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