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成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郑成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郑成功》这一篇课文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爱国的故事,是一个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中领悟到爱国,向往祖国的统一,郑成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在这个故事中,我认为要和学生好好地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民族英雄?其实这也很好地可以作为这篇课文的导入。因为,学生还不能准确地知晓民族英雄。因此,课的一开始,我以谈论英雄着手,从英雄的定义、表现英雄气概的古诗(李清照的《绝句》)到两位英雄的图片(航天英雄杨利伟、战斗英雄董存瑞),再到民族英雄的定义,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教学反思《郑成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不过很遗憾的是引导学生读第一遍课文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郑成功为什么会被称为民族英雄?”没有问。
因为是第一课时,我给本课初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所以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把《郑成功》这篇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读完后让学生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开头说一说自己的收获,结合学生的回答找出文中能概括文章所讲两件事的一段话,让学生板书两件事,说说自己印象深的一件事,讲讲理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段,理清课文的脉络。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总是表述着作者一定的感情。我让学生在第三次读课文之后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之后的感情,在这个环节可能是我表述上有点问题,学生没有能够完全应该说什么。好不容易学生说出了诸如“激动、愤怒”的词语,就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情绪变化的依据,交流时先说让自己“愤怒”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由于课堂驾驭的问题,这节课在时间上没有处理好,最后的生字学习与书写环节没有能够落实,使其成为本节课教学败笔中的突出一点,目标没有达成,毕竟第一课时的教学,生字的学习和书写应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语文课堂的变数实在是太多,教育是慢的艺术,而语文教学更需要慢。高效课堂,任重,道远。
第二篇:郑成功第一课时教案
26、郑成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部分词意。
3、初步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板书课题: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残酷
奴役
慷慨
激昂
允许
铁甲
舰
街头
巷尾
融洽
酋长
⑵注意字型。
指导写“街头巷尾”的“巷”,“融洽”的“融”。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⑸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第三篇:《郑成功》教学反思
第二课《郑成功》讲完了,总觉得的有些仓促,对于课文的内涵讲的不够透彻,在教学形式上,速度过于快,对最精彩的第五段没有深入分析,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仅限于皮毛,《郑成功》教学反思。课后我回忆了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反思《《郑成功》教学反思》。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这是文章的重点。但回顾今天的教学我觉得有遗憾的地方,如: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之后,我如果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哪一节写得最精彩。也许他们对第五自然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第四篇:郑成功 教学反思
《郑成功》教学反思
在例点中寻找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所追求的,我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时间,寻求最大的教学效果。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时,教师又如何寻求教学的有效性呢。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是学生探究性语文的基础。但是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是非常多的,因为学生在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与作者的距离是显而易见的。寻找空白找到例点与探究性阅读之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本呈现了那么多东西,我们是否要面面俱到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变成了“杂货铺”(王荣生语)。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中会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学习。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距离应该去寻找例点,与学生真正有距离的例点。这还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进行必要的分析,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抓住了这个冲突,学生可以对文本实现真正的解读,真正有所获,真正能得其滋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而课后也有一个描写场面的练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场面描写也许不算难,但要他们描写一个战争的场面,这似乎是第一次接触,也许这就是文章的例点。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之后,我并没有让学生一节节的诵读课文,而是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哪一节写得最精彩。学生的回答当然带有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第五节写得最精彩。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一节,来研读这一节中最为精妙之处。
第五篇:郑成功 ( 教学反思)
1《郑成功》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郑成功》第一课时,在下课铃打响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灵机一动,和学生有了如下对话:
师:台湾人民欢庆胜利,迎接郑军,其场面之壮大、气氛之热烈让人感动。老师有个小小的疑惑,大家看看,台湾人民给郑成功及他的士兵送来了什么礼物?
生:粮食、海鲜、蔬菜、茶叶,鹿皮、兽肉„„
师:你看,问题来了。前文说荷兰侵略者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按理说,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应该很艰辛。可是从这里来看,他们有这么多东西,多富有啊!生:(疑惑)
生:不对!这更能体现出他们的生活艰辛!
师:何以见得?
生:郑成功带领军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他们喜出望外、载歌载舞。可见他们被压迫、奴役的程度之深。他们送给郑成功及他的士兵的这些东西,是他们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只有在盛大的节日才会拿出来。郑成功是他们的大恩人,所以他们把这些压箱底的东西全拿出来慰问郑军官兵了。
师生会心一笑,纷纷点头。
【反思】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喜欢学生在读书中有所思考,真正读进文字里面去。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思考的氛围,去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看似平淡的地方进行追问,并努力让追问固定在他们的思维模式中。我想,这或许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吧。
都说学数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多维、缜密、全面。我以为,这并非数学学科的专利,语文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学生可以在对文字的涵咏过程中使思维变得越来越深刻。
《郑成功》的这个教学片段完全是偶得,现在想来显得有些随意,突然之间,把学生扔进了一个疑问的大口袋,在与下课铃的“斗争”中,这个疑惑占据了他们的大脑,思维飞速旋转,很快便有了上面的那个答案,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