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朱媛媛
尚兰小学
2011.2二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通过乡土教材的实践和探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班级分析
孩子们学习了一年半的地方课程知识,对安全有了了解。上学期孩子了解了安全教育,这个学期主要是环境教育和爱国教育。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家价值观
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
学会了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3、认知
初步认识安徽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况。
四、教学内容
本地方课程以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为主要内容,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视频、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波。运用观察、信息搜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要转变教师即是知识权威的错误观念,让乡土课程的教学能得到各层面的支援,如家长、老前辈,专家学者、社区相关机构等。因为要将乡土课程教好,非单一教师的能力所能完成,它必须结合社区、家庭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益。我们采用“问问别人”方式,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些本地情况,上课时又相互介绍,相互补充,以达到家庭、社区资源的结合,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3课时。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2013-2014年第二学期四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地方课程这个学期主要是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3人,学生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环境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家价值观
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
学会了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2、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14、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生命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环境、法制、心理)
一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节约粮食 二呵护呼吸系统健康我是什么样的人 三预防寄生虫植树节里的活动
四你的文具玩具安全吗?我是记忆小能手
五远离危险地带随着水滴去旅行
六洪水来了说出你的心里话
七地震逃生记地球上的水
八美丽的生命历程学习中的“烦心事”
九我读书 我快乐注意饮水卫生,科学饮水
十责任伴我成长我有点忌妒
十一我爱简朴生活发烧的地球
十二水是生命之源万物共存—维护生态平衡十三小心“马路杀手”废旧电池危害大十四安全游泳防溺水我的优点和缺点
十五呵护我们的鼻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十六让我们的皮肤更健康培养学习好习惯
十七预防蛔虫病我们的石油还能用多久十八珍爱生命交个好朋友
十九初识传染病小学生知法守法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四(1)班地方课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杨昌莲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通过乡土教材的实践和探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班级分析
孩子们学习了几年的地方课程知识,对安全有了了解。上学期孩子了解了安全教育,这个学期主要是环境教育和爱国教育。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家价值观
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
学会了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3、认知
初步认识云南及姚安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况。
四、教学内容
本地方课程以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为主要内容,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四年级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视频、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波。运用观察、信息搜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要转变教师即是知识权威的错误观念,让乡土课程的教学能得到各层面的支援,如家长、老前辈,专家学者、社区相关机构等。因为要将乡土课程教好,非单一教师的能力所能完成,它必须结合社区、家庭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益。我们采用“问问别人”方式,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些本地情况,上课时又相互介绍,相互补充,以达到家庭、社区资源的结合,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课时。
第四篇: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腰站
禄 丰 县 腰 站 小 学
地方课程《植物王国》教案
(二年级下册)
学校 年级 教师
2013年3月1日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1、云南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三年级下册第1~4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省的植物特点及云南是“植物王国”。
2、知道云南省所特有的一些植物。
3、知道各种植物是大自然的馈赠,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各种植物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回顾二年级学习过的动物,说一说我们家乡云南还有那些植物?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云南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
二、了解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
1、了解云南的生态环境。
2、展示汇报的云南自然景观。
3、以“云南植物知多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
三、说说云南植物资源 1.云南植物介绍。2.保护植物人人有责。
3、我们认为应该怎样保护濒危的植物呢?
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都很好,让我们一起动起来,相信我们大家一定能做好。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云南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同时我们知道了云南的植物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保护,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希望大家从我做起,积极响应倡议。云南 “植物王国”的美称享誉全世界。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2、珍奇植物多种多样 众多的名木古树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5~11页内容。【教学目标】
1、介绍名木古树,让学生了解它的生活环境及分布。
2、让学生了解云南所分布的一些名木古树。
3、培养学生爱护名木古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云南名木古树的生活环境及分布。
2、让学生了解云南所分布的一些珍稀名木古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你的家乡,你见过那些古树?
二、问题探究
1、介绍名木古树。
景谷的思茅松;姚安的云南松;富宁的“水松王”;
2、介绍名木古树的生长地。龙陵、丽江、楚雄、双江„„。
3、欣赏名木古树的相关图片。
4、其他一些名木古树的认识。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认一认,并讲一讲关于他们的故事。
三、小结拓展
1、金点子:为了拯救濒临灭绝的名木古树,我们赶快来想办法吧,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课堂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3、课外查找关于云南名木古树的资料。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3、奇特的植物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12~18页内容。【教学目标】
1、介绍榕树、四数木等,让学生了解它的生活环境及分布。
2、让学生了解云南所分布的一些奇特植物的种类
3、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云南奇特植物的生活环境及云南所分布的奇特植物的种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一棵树能成为一片树林吗?
2、导入课题:奇特的植物。
二、认识榕树
1、介绍榕树。
让学生读课文12页第一段认识榕树的特征。
2、介绍榕树及其分布。
3、了解榕树的生活环境。
3、欣赏榕树的相关图片。
4、课件出示奇特植物四数木、菠萝蜜、聚果榕、火烧花、望天树让学生认一认,并讲一讲关于他们的故事。
三、实践与探索
1、你见过能伴随人们的歌声跳舞的草吗?
2、欣赏云南奇特植物的奇特之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4、幸存的古老植物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19~21页内容。【教学目标】
1、介绍桫椤、秃杉,让学生了解它的生活环境及分布。
2、让学生了解云南所分布的一些古老植物的种类
3、培养学生爱护幸存古老植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老植物的生活环境及云南所分布的古老植物的种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你见过桫椤、秃杉吗?
2、揭示课题:幸存的古老植物。
二、认识桫椤
1、介绍桫椤
让学生读课文19页第一段,认识桫椤的特征。
2、介绍桫椤及其分布。
3、了解桫椤的生活环境。
3、欣赏桫椤林的相关图片。
三、认识苏铁、秃杉的资料。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拓展
查找关于古老幸存植物的资料,同学家之间互相讲一讲。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5、茶树的原产地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22~24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所分布的茶树原产地。
2、能分辨一些茶树,知道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3、培养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知道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教学准备】
茶树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出问题。你知道茶树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吗?
2、引入课题:茶树的原产地。
二、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西双版纳的古茶树树龄达1700年。
三、欣赏图片,认一认
1、欣赏各种各样的古茶树图片,并能初步辨认。
2、小组内互相认一认。
四、拓展延伸
了解当地的茶树栽培情况。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6、药用植物的宝库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25~31页内容。【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云南药用植物以及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
2、认识一些常见的药用植物并能区分。
3、学习运用观察、比较、讨论、分类等方法探究事物。【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药用植物以及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教学准备】
药用植物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认识哪些可以治病的植物。
2、引入课题:药用植物的宝库。
二、认识药用植物
1、出示图片:你认识这几种植物吗?说出它们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2、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3、小组内交流。
4、分享学习成果。药用植物,云南药用植物目前有 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品种总数的 以上。
三、欣赏图片,并说一说
1、课件出示教材图片,让学生认一认
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药用植物
四、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药用植物的资料,与同学一起交流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7、竹的故乡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32~38页内容。【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云南的竹类以及各种竹的分布地。
2、知道云南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云南竹子的种类及主要的分布地。【教学准备】
竹类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竹类的图片,竹楼图片。
2、引入课题:竹的故乡
二、认识竹类及分布地
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展示图片,让学生辨别各种竹的名称及分布地。
3、奇特竹类介绍。
三、观察图片,内化知识
1、你认识下面的这些竹子吗?(课件出示)。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介绍,师补充。
四、拓展延伸
1、观察当地的竹子,并将它画下来。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8、香料植物的博物馆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39~43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香料以及它们的特征。
2、认识一些香料在云南的分布。
3、知道云南有“香料植物的博物馆”的美誉。【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一些香料以及它们的特征。【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想一想:
你见过傣族风味烤鱼吗?你知道它为什么会那么香吗?
2、引入课题: 香料植物的博物馆
二、了解各种香料以及它们的特征
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汇报自学情况。
三、认识云南各种香料的名称
1、学生欣赏图片。
2、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香料。
3、认识香料的名称
4、云南有“香料植物的博物馆”的美誉。
五、拓展延伸:
请教父母和老师,了解当地的香料植物。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9、天然大花园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44~48页内容。【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云南的各种花。
2、认识一些常见的花以及观赏花的名称。【教学重难点】
认识一些常见的花及观赏花的名称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猜猜我是谁》。
2、引入课题:天然大花园。
二、认识各种花并提出问题
1、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花呢?
2、讨论:关于花,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3、归纳。
三、观赏花的名称
1、了解云南观赏花的名称。
2、欣赏花图片,让学生感知花的海洋的奇妙。
3、欣赏花的图片。
四、拓展延伸
做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收集花的图片。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
10、保护植物 从我做起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二年级下册第49~56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植物是人类的最宝贵财富。
2、关爱植物,热爱自然,知道云南的1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教学重难点】 保护植物,从我做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视频:《保护植物,从你我开始》。
2、引入课题:保护植物 从我做起。
二、感知认识
1、出示云南的1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图。
2、学生说保护区的名称。
3、介绍云南有些植物已无法生存而灭绝的故事。
4、保护植物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事情。
三、探究学习
1、说一说,云南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它们分别在哪些地方?
2、发起倡议。
听了老师那么多资料故事,大家想一下我们能为我们身边的植物们做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在家长的指导下植一棵树。
第五篇: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逐渐适应,从容上课,现在孩子们对诗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课本中的营养,体验到了对传统文化更深刻的认识。这让我为她们高兴,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取得成绩:
(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及写作水平。
1.在诵读中领略古诗的声韵之美。感悟古诗的真挚之情。
2.晓通古建筑文化的历史,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3.认识一些文学巨匠,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平行迹,领略其独特风骚。
4.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与外界保持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5.熟识中国传统文化,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6.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下面我来谈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于我们今年刚开设《传统文化》授课经验有限,影响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后多进行一些培训和交流会。
其次,教学经验不足。由于没有考虑到本学期教材,往往与语文授课时相混,影响与开设传统文化时目的相违背。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力争使: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二)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话、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三)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五)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以后我会收进科学的教学模式,及时的解决本学期的问题,我们会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