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村驿中学课题研究
5.学校教科室对各课题组申报的课题进行整体平衡,确定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较高,课题组力量较强,预期效果较好的课题,作为学校申报新的县级规模课题。
(二)关于课题立项的管理
1,、对于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同期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在立项后一个月以内,召开本课题组成员会议,研究开题报告、研究实验方案。
2、课题组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间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3、各课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至少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本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上一个阶段的工作,研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4、各课题组负责人每学期需向教科室汇报一次课题研究的发展情况,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或阶段成果,成果以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总结报告、论文、多媒体课件、案例集以及相关资料等形式上交。
(三)关于课题结题的管理
1、课题研究在结题前,要及时上报结题资料,经学校课题评仪组审核合格后,方可上报上级部门申请结题。
2、每个课题组都要积极准备结题材料,力争研究成果通过学校课题评议组或上级专家的鉴定,并及时做好成果的推广工作。对不能按期结题的课题,要提出延期要求,经批准都方可继续研究。
3、对于已经结题的课题,要及时将课题材料备份上报到教科室,材料要齐全,包括:申报表、立项表、阶段性报告、实验研究报告、调查问卷、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
(四)关于课题监督的管理
对于每个课题都要建立监督和评价制度,从申报、立项、阶段性报告、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都要经学校课题评议组
1、审查申报表的填写和做好审核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提出整改意见,直至合格为止。
2、审查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对于有困难的课题组给予适当的扶持和帮助。
3、对当年要结题的课题要加强督促和评审工作。
(五)关于课题保障的管理
学校对各课题组在政策上、财力适当照顾。
四、课题档案的管理制度
1、课题档案有专人负责
2、对课题按项目进行分类
第十一条附则:本办法从2010年8月20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张村驿中学教科室。
第二篇:张村驿中学 常规教学基本要求
常规教学基本要求
为促进常规教学精细化管理,推动我校教学工作,根据市、县的具体要求,现就我校常规教学工作提出基本要求:
备
课
一、总体要求
备求: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几大环节之首,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各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案。教案要求思想正确、知识无误,项目齐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程序设计合理、字迹工整清楚。不能上无准备之课,无教案之课。写好课后反思.各种备课要渗透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要加强国情教育。
二、具体要求: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复习课备课、讲评课备课。备课要做到“四备”,备课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倡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备作业习题。
(一)集体备课 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优势,集中大家智慧,发挥老教师和有创见的教师的带头作用,让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达到总体的高水平备课和全年级组整体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1、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按单元章节进行。固定时间,每周一次,雷打不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能照常,需经教导处批准,并安排时间补上。
2、要确保“三定五统一”,定集体备课题目、定中心发言人,定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基本程度(教学环节)设计、统一双基础训练、统一测试内容。特别是开学初的学期备课、单元前单元备课,单元后的小结备课,每单元中的重点章节、篇都要强调集体备课,以保证单元过关和重点内容的教学质量。主要发言方人要事先做好准备,人人都要积极主动的参与,防止只听不说。
3、为使教师能充分合理的驾驭教材,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对教具、实验等能做到胸有成竹,必须超课时备课,力求做到超周或超单元备课,至少有二个已拟定完成的超课时备课教案,不足三年教龄的教师,教案书写后要交年级组长审阅。
(二)个人备课
1、备课标、教材。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要认真学习课标,通读教材,阅读有关参考书,领会教材编写总图,明确教学任务,掌握教科书的逻辑结构和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研究单元、章节和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教材知识的全貌。
2、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水平,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爱好、理解接受能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准备相应教学措施,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应认真考虑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考虑因材施教的对象和内容。
3、备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能力出发,全面安排学习内容,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相应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对讲授方法、所用的教具、提问的内容、板书的编排、实验的程序课堂训练的内容、作业的设计等,不可死搬硬套,流于形式。同时还要考虑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4、备课时教案。上课就要有教案,新授课要备详教案,要写出特色。习题课、实验课、复习课和讲评课都要有教案,讲评课的重点的五个层次是:(1)要让学生明白怎么做;(2)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么做;(3)怎么想到这样做;(4)还可以怎么做(一题多解);(5)这个题怎么改更好更新意(简单的做法)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要备好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实验课。教案内容要齐全,不管教案详略,均应该有下列内容: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或步骤)、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不能没有教案上课堂、信口开河,随心所欲;不能照搬教学参考资料代替教案;不用往年的教案抵现行教案;不抄袭他人教案。
5、备作业。习题的设计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反对题海战术,提倡题海捞“珠”。要精选习题,设计好基础题、综合题、必做题、选做题。作业的布置要按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保底冒尖”的精神,区分A、B、C类作业,对作业要突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习题,教师要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6、备课要统一。封面要干净,内部清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行款整齐,条理清楚,安排合理。重点内容可用红色笔标出《学期备课》应安排在备课的最前头,单元备课放在该单元的前头,单元小结(或单元试卷分析)应该在该单元的后头,每课必须有一个板书设计、内容应简明扼要、系统条理,易于学生识记,不能杂乱无章。
7、开设的各门功课皆要有教案。
课堂教学
一、总体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几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看教师能否上好课。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要掌握教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运用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七大关系:(1)主导与主体;(2)数量与质量(3)知识与能力(4)记忆与理解(5)教法与学法(6)教学与教育(7)课内与课外
二、具体要求
1、要严格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应于课前1--3分钟在教室前等候,或进入教室检查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后立即开始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2、要坚持执行市、县制订的《教师课堂教学有关要求》中的规定,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师表作用,用文明行为培养文明学生,课堂上严禁使用训斥挖苦学生的语言和其它不文明的语言;严禁以任何形式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如打骂、罚站、推出门外等。
3、明确教学目标。教师上课首先要十分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讲课要紧扣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在重点、难点和关键上下功夫,做到讲有重点,练有目的,主次分明,力求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4、教授要正确。讲授时要把讲授的内容剖析透彻,分析清楚,把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
5、语言要生动。教师在讲课时要用课堂语言,即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语言鲜明生动、简洁,突出启发性,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最佳教学环境,课堂学习气氛高。讲课要用普通话。
6、教法要灵活。要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评,先思后讲,要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提倡“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密度(知识和训练密度),合理安排训练作业,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搞好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7、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教给学生读书、听讲、复习、完成作业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能力。同时,要把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等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8、要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利用好图表、模型、标本、幻灯片、教学挂图、多媒体等各种教具、教学仪器和电化教学设备,增强教学效果。理化生物等课要搞好实验教学。
9、设计好板书。布局要合理、清楚,书写要端正、规范。板书内容要能体现讲课的重点和发展过程,易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10、在课堂教学的整体活动中,要杜绝四个“取代”现象,提倡“四个坚持”。
(1)杜绝以教师的思维取代学生的思维,坚持把难点与疑点,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解决,不由教师包办代替。(2)杜绝以机械记忆取代活跃的思维,坚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3)杜绝以练习的数量取代练习的质量,坚持精练、巧练。(4)杜绝以死搬硬套取代自我分析与判断,坚持让学生积极探索,寻求规律,灵活掌握方法。
作业设置与批改
组织学生作业是使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掌握“三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因此,作业的合理布置与科学的批改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作业设置
1、作业种类设置:语文:大小作文本、正规书面作业本和课外练习本(包括读书笔记、观察日记等);数理化英:设正规书面作业本(包括实验报告册)和课外练习本;史地生政的正规作业(以检测的形式);美术:图画书为正规作业;音、体、等不设书面作业。
2、各科作业数量要符合常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控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的有关习题一般要求课内完成不留课外作业;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可留少量课外作业。每天各科课外作业的总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每个学期要求正规作业量:语文科大作文7篇,每篇讲读课文做一次作业;数学作业70次以上理化各40次以上外语70次以上;美术18次以上。
3、作业要做到统一规格的作业本上,书写要正规、清晰、美观、大方,行要直,但不准用尺逼着写,理科作业每题之间要用单线分开,每次作业中间用双线分开。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下次作业之前要更正。大小作文的题目要居中。各科作业(除画图外)要用钢笔或油笔写,不准乱画。必须按时上交,不抄袭作业。答题格式要规范:理科:从已知——求——解(问答提要写答);证明题从已知——求证——证明(图一般画在已知的右边或先画后再写已知等)。文科:问答题要写“答:”首行要空两字
4、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必须针对教学内容体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要注意勾联已学的内容,目的是通过各种典型习题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作业题要紧扣大纲要求和教材要求,梯度要适当,不要过多过难。习题要精选,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体现分类指导的精神,一般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类型。
5、弄清教材中作业的安排意图。凡是布置给学生作业题、练习题,教师均应在备课时先亲自做一遍,以便了解作业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弄清各类习题的编排意图和要求,掌握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布置作业后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
6、严禁惩罚性作。各科在布置作业时,避免压作业、争时间,严禁违背教育规律,加大作业量,加重学生负担,严禁用作业惩罚学生。
二、作业批改
1、批改要及时。学生作业交上来以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在下节课或下次作业之前进行讲评。表扬先进,教育后进,不允许出现学生做下次作业,上次还没批改的现象,更不允许不批作业。做而不批,学生不知是非对错,久之,学生会失去写作业的兴趣,甚至不交作业,教师要坚决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2、态度要认真。批改的书写符号要正规、正确。每次作业都要写上日期,打上等级。提倡作业有批语。批语要有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质量的提高,因此,措辞要恰当,语言要文明,书写要规范,讲究格式,为学生作出表率。
3、批改要讲质量。批改要注重实效。除小作文外,正规作业要求教师全收、全批,批后学生自改。大作文的批改分精批与略批两种形式。精批,要求每次每班二十本以上,每生每学期必须保证三篇以上。要有眉批,指出细节上的优劣,要有尾批,指出文章立意、选材、篇章结构和语言等方面的优劣,做肯定性和否定性的结论,其余为略批。小作文以略批为主,适量精批(不作统一要求)。作文批改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自己评改或互相评改,使学生学会修改文章的本领。其它作业可以每次收一部分,批一部分或师生共同批改。一学期内所有学生的作文都要批改若干次。
4、等级要恰当。所有学科的作业,教师都应根据所作质量,打上恰当鲜明的等级。一般分为优、良两等,特别差者打中等,应让学生重做。作文应按文、字质量分别打分数(按百分值计)和等级,打在作文题目的右边。
5、批改要留有记录。每次批改作业都要留有批改记录,对于批改学生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要做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作为改进课堂教学的依据,另一方面要进行作业讲评,纠正做题和答题中的通病,澄清模糊的认识,弥补知识缺陷。
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它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遗漏,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自学、完成作业和课外学习等,又可以对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同时,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又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1、辅导要有计划、有重点,达到“五定”要求。
(五定: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辅导教师)
2、交叉因材施教的原则,辅导学生要承认差别,分类指导。以比较好的学生,除完成正常作业之外,教师还要提出进一步要求,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他们选作,并及时予以指导,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对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发展特长,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从某一方面拔尖,提倡有关学科成立“兴趣小组”,使后进生达到学习基本要求,确保完成基本学习内容。
3、辅导形式要多样,可采取答疑、补课、介绍或补充学习材料、指导学习方法等形式,要重视非质量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有良好的学风。
4、课外辅导要讲求实效,辅导要留有辅导记录。检测考试
学习成绩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或进行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通过成绩考核,教师能从中了解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改进教学工作;学生能从自己的学习效果反馈中及时获得矫正的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系统化;学校领导可以从中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以促进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工作。
1、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一般包括平日考查和月考、期中、期末的集中考查。平日考查一般包括随堂测试、单元测试及课堂提高等。平日考查、月考、期中、期末考的结果共同组成学生的学业成绩。
2、平日考查由任课教师自行处理,月考由学校组织出题,期中、期末考试由市镇统一命题。各科命题均要贴标(课程标准)靠本(课本),着重考查学生的“双基”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准出偏题、怪题和超大纲的题目,以免引偏教学方向。
3、考试可采取口试、笔试、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以笔试为主。物理、化学、生物要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语文、英语要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查,音体美劳要重视学生技能的考查。
教学质量分析
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是有的放矢的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把“金钥匙”。教学质量分析,应坚持全面性、针对性的原则。全面性是指内容要全面,信息反馈要多层次、多渠道,针对性是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目的性。
(一)质量分析的四个层次
1、学生的质量分析,由任课教师具体指导。要向学生讲明分析的目的、要求及具体内容,最后要形成表格与书面材料。
2、任课教师的质量分析,由各级部负责组织实施。
3、级部的质量分析,由各级部负责组织实施。
4、学校的质量分析,由校长或教导主任主持。
(二)质量分析的基本内容
1、试卷卷面的得分情况(得分、失分、百分比)
2、失分原因剖析
(1)学生方面,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包括:A双基B智能(包括记忆 思维等)非智力因素包括A学风B学习目的C学习方法、学习习惯D意志品质E师生及学生间的人际关系F家庭及其它因素
(2)教师方面,可从“过程”和“因素”两方面分析。过程,包括A备课;B授课C作业设置、批改D单元检测E个别辅导。因素,包括A教风B对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掌握C课堂授课方法D教学的起点、落点及覆盖面E教学态度F业务能力
(3)级部或学校方面A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教师的情绪和干劲B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研组工作C学校领导和级部负责人的教学指导D对青年教师的培养E教学时间的安排F被“缺腿”学科和抓差生G教风和学风
3、改进措施。要依据质量分析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教学质量分析的程序
1、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质量分析可同步进行
2、学校领导或级部负责人主持,进行级部层次的质量分析。
3、汇总级部质量分析情况,形成学校质量分析
4、建立教学成绩档案
5、其中期末考试完毕后,要填写《教师教学质量分析表》,由学校教导处统一管理。
第三篇:中学课题研究制度
董村中学课题研究制度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搞好课题实验工作,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请各位老师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思路
以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二、总体要求
在现代教育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行政人员和各教研组长要积极成为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推进课题实验。
三、具体制度
1、行政领导积极参与制度。行政人员要到课题组,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课题实验专题研讨制度。各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开展以“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研讨活动。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实验的实施水平。
3、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制度。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实验的老师每人每学期上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4、校际协作交流制度。要积极参加各级教改研究和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举行学区级课改研究与交流活动。
5、经费保障制度。学校根据课题实验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实验的正常进行。
8、课题实验奖励制度。学校通过对课题实验实施情况的综合考核根据学校的考核制度,要对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视情况予以奖励。2-3次,确保课题
第四篇:张村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什川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大力弘扬“以德育人”的家教理念,把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工作目标
1、按教学计划圆满完成教材课程。
2、使广大家长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家教理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3、加强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家长学校师资水平。
三、工作要点:
1、大力宣传“以德育人”的家教理念,提高广大家长的家教意识。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教子的责任和义务。
2、根据教材,系统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
3、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
四、工作措施
1、建立家长学校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制定《学校章程》、《家长委员会职责》、等规章制度。是家长学校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健全家长委员会的建设,聘请有社会威望和影响的家长为委员会委员。各班学生家长为委员会委员。家长委员会负责日常具体工作,每学期有委员会组织家长进行一次家教知识讲座,组织家长为学校出谋划策。
3、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及时解决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不良行为,确保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4、定期召开家长会。
学校要求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可以到教室听任课教师讲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掌握孩子课堂学习情况,及时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交流教子的经验方法。
五、活动安排
三月份:
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
四月份:
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学校活动
五月份;
家长交流经验六月份:
召开毕业班家长会
什川中学政教处
2013年3月
第五篇:中学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府前中学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继续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点培养和扶持了今年上报并立项的五个小课题,同时兼顾了以往十一个学科课题的开展和管理。
本学年我校继续抓好以往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放手给学科组自主开展研究,各学科组准备好过程性材料,学校在学期末进行了过程性
检查并进行评价。
针对小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小”字,帮助教师们关注自己具体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追求真实的研究;立足“课题”,引导教师从计划到反思,以科学的方式探索问题的解决或现象的改变,追求经验的提升。我们把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作为教师获得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平台以及特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回顾走过的路,我们主
要做了以下扎实有效的工作:
1、培训选题,确定立项小课题
九月上旬,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市教研中心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意见,针对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小课题的选择、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辅导,使老师们懂得了“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九月中旬,我们组织各学科组教师认真选题,经过了“困惑”——“问题”——“课题”三步曲:首先,我们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组织教师交流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疑点;然后,让老师们进行思维加工,并提出问题,把一个个小问题,转化成一个个小课题;最后,指导教师分析背景,查找资料,形成课题,编制计划,填报《小课题研究申报方案表》。其间,我们对各学科组所选的课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最后审定为五个小课题。
2、抓行动、抓反思。九月中旬,我们对五个小课题下发了立项通知,在学校内进行了
立项公示。
从10月开始实施方案,各课题组尝试进行行动研究。学校在“校园网”开辟了“小课题园地”,供各课题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总结经验、发表见解、交流心得,同时老师们也跨课题、跨学科跟帖。从十月以来,我们围绕小课题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协作研讨活动,为大学课组的研讨活动作准备。十二月上旬、四月中旬大学科组展开课题研讨,以学科组成员互动的形式展开,一般程序为:中心发言人发言——课题小成员补充发言——参会者提问与互动——组织者(或聘请的专家)总评。这一生动活泼的互动式学习形式,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科组采取了研讨课的形式,针对进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
课题组通过大型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小结反思,分享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计划、改进研究方法。对典型的课例,还采取现场诊断的形式进行指导,现场会诊一般包括课前研究、现场观察、课后讨论分析、形成新方案、再次试教等五个步
骤。
3、抓检查、抓评估。
为了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向纵深推进,我们学校成立了跟踪检查小组,抽查听课和查阅记录、跟踪研讨活动等方式检查工作,便于了解各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进行阶段评价。有的课题组还邀请了市教研中心的领导给与适时地指导与点评。目前,我校的小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初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师们对本人承担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二是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掌握了课题的研究更多灵活实用的方法;三是积累了初步的小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经验。
五月下旬,针对跟踪检查情况对五个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排队,上报教研中心,六月参加全市课题成果评选,学期末进行结题工作。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及各位老师的积极参入下本学年的小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精心计划用心总结,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过程。每个课题组都做好详尽可行的计划,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前通知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每个课题组成员在研讨日研讨时,把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困惑与收获进行交流,通过研讨总结经验与教训,及时把教研的成果纳入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各课题组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研讨方式。例如,语文组、数学组在初期阶段采用了研讨课的形式,历史学科组采用通过多媒体展示个人研究成果形式,物理组还进行了学生的识图、作图能力竞赛。每个课题的研究都围绕学生的习惯培养及能力提高,扎实
有效。
3、研讨活动效果显著,资源共享
每一课题发挥本教研的优势,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促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达到教研兴校的目的。生物组形成了具有本学科特点的学案导学模式;语文组的《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促进作用;物理组的《自主识图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竞赛成绩和学生的反馈,说明课题的研究的重要意义。历史学科组的《即时性研讨问题的收集利用与共享》拟在学校网站开通《历史的天空》以达到资源共享;数学组的《回顾与反思习惯的培养》分别从学生上课解题时对知识点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针对作业的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际有效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进行的扎实有效,于主任在乳山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暨培训会议上进行了题为《抓大放小、实化管理、催生
课题研究 效益》的典型交流。
当然,本学年教科研工作也存在不足:
1、个别学科组研讨活动有的老师参入态度不积极,教师的个人
发言材料偏离研讨主题。
2、课题组集中活动次数偏少,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不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收集的材料单一。
4、活动过程学生材料过少,没有学生反馈的资料。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需做以下改进:
1、提高学科组成员的参入意识,针对每个学科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摒弃偏离主题的发言。
2、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资料贯穿始终,注重平日的积累,特别是学生资料的积累,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掌握学生的动态。
3、可以把平日备课组集体研讨的问题积累归纳,抓出重点,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科组研讨的容量与效率。
总之,一年来,在市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小课题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师的教育思想日臻科学,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合理使用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的教育思想,我们会继续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理念,继续加强研究,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争取再
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