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青年人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2:1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聚集青年人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聚集青年人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

第一篇:聚集青年人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

聚集青年人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

【摘要】近年来,“聚青年才智,展青春风采”系列论坛正以其强劲的势头在青年才俊中蓬勃发展,在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的进程中也表现出强生的势头。本文以浙江惠普金融工程相关主题为理论基础,以浙江农信推行普惠金融工程为实践基础,提出“四大创新、三个加大”的理论化对策,旨在为促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信普惠金融工程 四大创新三个加大 七大战略

一、农信普惠金融工程概述

1.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即农村信用社普通惠民金融工程简称(以下均简称“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宗旨是通过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和乡村微小企业主、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小额信贷组织的信贷业务骨干进行小额信贷业务和技术培训;对涉农部门领导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及合作经济等方面的培训。

2.“农信普惠金融工程”项目意义概述

此项活动的开展将极大的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和广大农民及农村基层干部的金融知识水平,推动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发展小额信贷,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提高掌握运用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金融工具的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目的。

二、当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过程公开化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引导开展方面有哪些成为许多群众关心的三大问题。妥善解决这三大疑问成为“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实现与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对接的关键。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阳光信贷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引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启动实施“三大工程”--“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近来,以浙江省为例,未来三年,浙江农信将围绕“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三大目标,开展网络覆盖、基础强化、扶贫帮困、感恩回馈、创新升级五大行动。1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还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变化,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因此,银监会实施三大工程,旨在强农富农惠农,打造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让农民获得贷款更容易,办理业务更便捷,服务费用更优惠,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现代金融服务。切实加大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

三、促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妥善落实的创新和投入机制

当前的情况下,在原有的较为落后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下,金融服务进村入农村,主要是引导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手段,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和社区延伸,提高网点覆盖率和服务便利度。因此,基于这一基本情况,本文提出“四大创新、三个加大”的创新与投入机制。

(一)四大创新机制

1.机制创新

构建以农村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架构,打造一体化农村信用体系、保险体系、服务体系、风险体系和监督体系,规范农村金融服务的运行过程,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2.理念创新

以专业化的经营、特色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为基本原则,不断创新经营理念。与此同时也要也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宣传等方式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改变借贷理念和金融理财理念。要建立对农村借款人的综合培训制度,包括法制教育、科技知识教育、信用理念教育。一是应该推动各家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培训,这是一种资质培训;二是应该对所有的客户(借款人或消费者)进行培训,这有利于金融资产的安全;三是对国民进行金融知识教育,金融知识应该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3.产品创新

积极开发“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走出“产品即商品的怪圈”,在金融服务方面服务和咨询也能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发展的初期。

鉴于农村可用于银行抵押的有效物较少,农信社既要防控信贷资金风险,又要加大投放,必须创新信贷产品,对涉农企业可以采取“公司+农户+农信社”贷款方式,或与担保公司合作,由担保公司担保,通过农信社向涉农企业发放贷款;对产业大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可以采取联保贷款方式,农信社引导农户成立联保小组,联保小组成员存入一定的风险基金,然后放大资

金倍数发放贷款,对风险保证金实行封闭运行,联保小组成员共担风险抱团经营。

4.服务创新

(1)商业模式上实现对“三农”客户标准化、规模化的营销、服务和管理。经营管理要变粗放型为精细化。农村市场设立三农业务部,负责农村市场金融产品研发,推进三农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对农村社要包村到户调查,全面摸底,选择有信贷需求的产业大户、涉农企业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支持。

(2)在服务流程上简化审批手续,实行限时审批。以贷款为例,贷款手续要从简。贷款从申请到发放时间要短,流程公开,能不能贷款要让农户一听明白一看清楚,信贷员从接受申请开始,能不能办到贷款要明确时间并告诉借款人,不要让客户紧等或跑冤枉路,对贷款资料把握住风险点和还款能力,核心的内容必备后能简化尽量简化,方便农民贷款。

(3)在服务渠道上,推广农户贷款“一站式”服务,探索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方式。

(二)三大投入机制

1.加大信贷投入

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根据人民银行要求,县域金融机构要将不低于70%的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发展,各行要加强对县域分支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资金支持,促使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结合县域实际,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为金融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争取和落实更多的地方财税政策支持;在法律允许和防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贷款审批门槛,进一步扩大抵押担保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并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贷款。

2.加大保险投入

无论财险还是寿险,它们在农村地区的商业运作余地都很大。保监会已在全国推行小额农村寿险和财险业务,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此外,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也必不可少。而且担保机制要正向激励。国家提供担保基金,目的就是帮助农业分担部分风险。本文认为,正向激励的担保机制最好采用担保基金的方式而不是担保机构的方式。因为担保机构有盖房子、买车、养人的问题,而且这个机构希望长期存在,就会希望这个基金持续保持增值。

另一个激励就是向特困人群或农业发放贷款的收回率问题,需要研究如何用贷款收回率作为手段进行激励。目前不少农信在贷款率上都较低,综合分析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综合2

影响的结果,但是长期的贷款实际(即贷款回收率低)和农村经济实际(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多、农民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农村政策易变等)情况告诉我们在客观上是难以提高贷款回收率的。因此,农信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当从主观上加强农村贷款管理上。这样一来,在贷款需求稳步变化而不改变对外贷款情况只是对内加强管理,从农民等贷款者的角度来说是加大保险投入的行为,从农信的角度来看是提高贷款回收率的有效措施。3

3.加大票据市场建设

加大票据市场建设即建立集票据登记、交易、查询、清算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的设想,进一步完善重庆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我国票据市场建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1)重点加大乡镇及以下网点布设力度,多种形式开展定时定点流动服务方式;(2)广泛布设ATM机、POS机等金融电子机具;(3)依托农户家庭、商户和农村社区不断加大金融自助服务终端推广力度;(4)有效提升银行卡应用水平;

(5)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现代支付结算渠道的推广应用;(6)加强银村(社区)合作,建立与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7)进一步推进面向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宣传与教育。4

【参考文献】 1 范卓桓 孙展 金华农信推进普惠金融工程 金融时报 [R] 2013,10

2 汤 敏 如何加快普惠型金融发展.中国金融·构建中国普惠金融体系 [R] 2010年第一期 3 陈静 对提高农信社新增贷款到期收回率的思考 中国金融界 [J] 2007,9

第二篇:广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广元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市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广元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川办发„2016‟113号)、《四川省金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普惠金融服务在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金融服务覆盖面稳步扩大。

1.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农村地区共有金融服务网点552个,累计布放自助服务机具1197台;乡镇银行网点覆盖率达到96%,支付清算网络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在全市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2.金融IC卡和移动金融有效推进。截至2015年末,金融

— 1 — IC卡累计发行350万张,在存量银行卡中占比达42.71%,新发行的银行卡基本为金融IC卡,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3.保险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4家保险机构经办农险业务,依托政府建立乡镇服务站388村级服务点3449个,全市各区县实现农险服务机构全覆盖。从事农险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共有3645名。构建覆盖广泛的农网保险服务体系。

(二)金融服务可得性不断提高。

1.“三农”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82.59亿元,占各项贷款额的53.16%。

2.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2.47亿元,贷款增速16.17%,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99个百分点。

3.特殊群体金融服务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金融支持不断加强。大病保险实现全市覆盖,推动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城镇职工补充、社会医疗救助等医保经办服务。

(三)金融服务满意度逐步提升。

1.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满意度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小微企业贷款户数36645户,申贷获得率达到98.09%。

2.不断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减轻企业财务负担。积极发挥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服务实体企业的互补作用。通过财政金融互动、贴息安排,设立应急转贷资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 — 2 — 渠道,增强金融机构风险抵御能力。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规范收费行为。

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扎实开展。初步建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有效化解了金融消费纠纷,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2015年办结金融消费者投诉135件。

尽管我市普惠金融服务成效明显,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服务民生和弱势群体方面需要进一步精准。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基本原则。

健全机制、持续发展。建立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提高精准性与有效性,调节市场失灵,确保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发展和服务持续改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 3 — 机会平等、惠及民生。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让所有阶层和群体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均衡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作用。

防范风险、推进创新。在有效防范风险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在盈利模式、服务理念、产品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对难点问题坚持先试点,试点成熟后再推广。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加强统筹协调,优先解决欠发达地区、薄弱环节和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问题,鼓励各部门、各县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做到服水土、接地气、益大众。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具有广元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全省中上游水平。

1.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巩固助农取款服务村级覆盖网络,推动行政村一级实 — 4 — 现更多基础金融全覆盖。拓展城市社区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显著改善城镇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到2020年,在全市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简易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99.9%、村级覆盖率达到95%。

2.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的金融支持,完善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金融服务。加大对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主题的金融支持,对电子商务等轻资产企业创新改革金融产品、降低融资贷款门槛。未来五年,小微企业贷款信贷计划单列,力争每年实现“三个不低于”以及国务院和银监会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考核要求。积极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努力实现涉农信贷投放持续增长。到2020年,涉农保险参保农户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

3.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金融工具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申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力争到2020年底,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农户信用档案建档率达到50%以上。明显降低金融服务投诉率。

三、主要任务

(一)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差异化激励机制。

1.发挥各类银行机构作用。鼓励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探索与其他银行业机构合作开展出口退税账户委托贷款、统借统还转

— 5 — 贷等业务,扩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覆盖面。强化政策性功能定位,加大对农业开发和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为“三农”发展提供期限长、成本低的政策性资金支持。

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法人银行要继续向小微企业集中区域增设小微支行、社区支行。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鼓励法人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增强支农支小资金实力。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严格按照银监会和省政府“成熟一家,启动一家”的要求开展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持续做好民营银行引进设立工作,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以集中连片扶贫县、百万人口大县中未组建村镇银行的县区为重点,加快在县区集约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步伐,重点布局在老少边穷地区、农业地区、小微企业聚集地区。

2.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以“创业板行动计划”和“四川省省级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为抓手,做实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培育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促进更多涉农企业挂牌、上市。

3.发挥保险公司保障优势。稳步拓宽政策覆盖面,提高保险保障水平,增强风险保障能力。加大对涉农保险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保险机构调动更多保险资源进入农业农村,— 6 — 建立健全涉农保险服务体系,提高涉农保险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鼓励保险公司规范农业保险投保、理赔程序,简化办事手续。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探索开展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农产品产量保险等,稳步扩大畜牧业、森林保险、农房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农机具保险等的覆盖范围,满足不同层次的农业保险需求。推动险资直投支农融资项目。积极发展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开展农险保单贷款业务,缓解农业企业、农户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周转资金困难。鼓励保险机构将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积极开发扶贫农业保险产品,满足贫困农户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需求。建立健全贫困地区保险服务体系,依托村委会、居委会建设保险服务站,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保险惠民服务。大力发展针对小微出口企业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小微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重点支持农产品出口和农业企业走出去。深入推进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和个人税优健康保险试点。以商业养老保险和医疗健康保险等为重点,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与社会保险相衔接的产品和服务,发挥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医疗执业、安全生产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探索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技术优势,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

4.规范发展各类新型机构。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规范发展民营、混合经营的融资担保机构。加快建设纵横交错的融资担保体系、再担保业务体系。推进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试点,— 7 — 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地方政府主导建立风险担保基金,引领推动各类农业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发展壮大。

积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融资功能,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鼓励优质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定向发债、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股东借款等方式做大做强。

促进互联网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和从业行为规范,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降低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

积极稳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促进资金互助与农业生产有效融合,更好地发挥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在支持“三农”发展和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

5.健全金融监管差异化激励机制。以正向激励为导向,从业务和机构两方面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特殊群体等普惠金融薄弱群体和领域。推进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和网点建设。有序开展小微企业金融债券、“三农”金融债券的申报和发行工作。进一步研究加强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服务、考核和核销方式的创新。推进落实有关提升小微企业和“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的监管要求,完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积极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作用,引导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增加有效供给,进一步丰富小微企业和“三农”的 — 8 — 融资方式。鼓励建立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促进金融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

1.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围绕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开展保理、融资租赁、企业主个人财产担保、联保贷款等新型信贷业务。推动金融机构开展担保方式创新,大力推广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股权、动产、订单、仓单抵质押贷款。鼓励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引入贷款保证保险机制。支持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保单质押贷款,盘活应收账款等担保资源。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民营企业信贷管理,通过提前进行续贷审批、设立循环贷款、实行年审制等措施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积极推广“银税互动”“银税保互动”等新服务模式,将“银税合作”推广到县域。鼓励小微企业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以及利用债贷组合等新型模式融资。构建“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等联动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2.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全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开展涉农资产证券化试点。加强对规模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的金融支持。建立农村“两权”抵押、流转、评估的专业化服务机制。在涉农金融机构中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和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鼓励县区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保险,积极开

— 9 — 发推广目标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收入保险试点等,精准对接农业保险服务需求。

支持金融机构根据农业生产经营流程,发展订单、仓单质押等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服务方式,提高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积极开展农机具、存货、订单、应收账款、水域滩涂使用权抵押等创新业务。鼓励开展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建立多元化的农业农村贷款担保机制,创新联保、互保等多种形式组合担保贷款模式、推进农户信用评级,设立“星级信用户”评价制度,实行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的鼓励政策。

3.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良性发展。鼓励互联网支付机构服务电子商务发展,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支付服务,提升支付效率。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便捷、对象广泛的特点,引导其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各类低收入人群的融资难问题。发挥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作用。发挥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门槛低、变现快的特点,满足各消费群体多层次的投资理财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社保、医保、交通、旅游、商务等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合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4.加大金融对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重点围绕“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五个一批”攻坚行动计划,按照“监管引导、信贷支持、普惠服务、智力扶持、结对帮扶”的模式和“四单” — 10 — 要求实施精准扶贫。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再贷款支持力度,合理确定扶贫再贷款期限,执行优惠利率,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专项信贷投放,切实降低贫困地区融资成本。在贫困地区开展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创建。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微企业等获得融资。认真落实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定向降准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加大贫困地区信贷投放。以2015年底银行业贫困地区贷款为基数,各银行业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确保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市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贫困户贷款增速高于农户贷款平均增速,贫困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重点鼓励涉农银行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教育扶贫等领域的信贷资金投放,其他涉农金融机构要着重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额信贷投放,大幅度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

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及模式。完善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康复扶贫贷款政策,稳妥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宽贫困户抵押担保范围。积极做好定点扶贫和驻村帮扶工作,制定并落实“金融扶贫开发合作协议”和“一对一”个性化帮扶方案。

(三)健全信用信息体系,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11 — 1.推进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和农民信用档案平台,实现企业主个人、农户家庭等多维度信用数据可应用。扩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健全互联网、自助查询设备等多元化的信用报告查询渠道,优化征信异议和投诉处理工作流程,持续提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服务水平。

2.推动农村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支付惠农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巩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成果。丰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转账、缴费等业务功能。拓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广度和深度,切实提升支付基础设施的有效使用率。大力推广银行卡、电子账户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银行账户普及率。鼓励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进一步加强支付系统建设,不断延伸支付清算网络覆盖面,丰富资金结算渠道。

3.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局。鼓励和支持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优化网点布局,进一步向县域及乡镇延伸网点,加大在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规划设置便民简易服务网点和提供定时定点服务及流动服务方式,支持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努力消除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支持有关银行机构在乡村布放POS机、自助柜员机等各类机具,进一步向乡村延伸银行卡受理网络。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提升涉农保险服务水平。增强证券、期货、基金等经营机构对县域范围内投资者的服务。加强规划布局,提高准金融机构在县域的覆盖率。支持县区大力发展 — 12 —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引导市内外符合条件的大型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

4.加强城市社区便民金融服务。围绕衣、食、住、行等民生活动,建立社区金融生活圈,为社区服务商和居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大力普及金融IC卡,推动金融IC卡在交通、旅游、园区、社保、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多应用规模化发展。深化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工作,完善金融IC卡暨移动金融基础服务平台。

(四)加强普惠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育公众风险意识。

1.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利用电视广播、书刊杂志、数字媒体等渠道,多层面、广角度长期有效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注重培养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针对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反假货币、投资理财、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知识教育,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等特色化、差异化政策宣传,深化金融政策普及度。

2.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及时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畅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仲裁、诉讼等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建立健全第三方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引导金融消费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产品风险特征理性投资与消费。

— 13 — 3.培育公众风险意识。以金融创新业务为重点,针对金融案件高发领域,运用各种新闻信息媒介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非法集资行为的认知度和辨识度,树立“收益自享、风险自担”观念,促进公众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考核。

建立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区和市级有关单位应结合工作职责,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加强专项督导,建立规划推动的跟踪督办和考核评估机制。

(二)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

1.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贷款增量奖补、新增客户首贷奖补、金融专项债券奖补等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小微和“三农”贷款投放,促进我市金融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建立定向贷款激励机制。实施支农支小贷款奖补、精准扶贫贷款奖补等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增加对“三农”、小微企业、精准扶贫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2.健全融资分险机制和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银行、担保、信保共同分担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搭建针对中小微型出口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统筹解决小微出口企业接单、风险和融资难题。实施实体企业贷款风险补贴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贴等财政政策,支持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营造促进实体企业融资良好外部环境,吸引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实 — 14 — 体。

3.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探索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撬动作用。认真落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税收优惠、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精准扶贫、支农支小等财政金融互动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配置。

4.设立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发挥财税政策作用,立足公共财政职能,设立、完善、用好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针对普惠金融服务市场失灵的领域,遵循保基本、有重点、可持续的原则,对普惠金融相关业务或机构给予适度支持,更好地保障困难人群的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和适用性。

(三)开展普惠金融试点示范。

发展普惠金融,既要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又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对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难点问题,可在小范围内分类开展试点示范,待试点成熟后,再总结推广。各县区要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条件下,开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试点,推动改革创新,加强实践验证。积极探索发挥基层组织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以创建为契机、以典型作示范,推动普惠金融扶贫惠农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

第三篇: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定稿)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偶得

“群众利益无小事”,“藏富于民”,“普惠金融”,这些词耳熟能详。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会有更多的实际意义。

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工作途径。老百姓,支持党取得政权,让党代表群众的利益,为广大群众谋幸福生活,这是群众的期盼。所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还有群众生活水平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需要拉一把,扶一扶,推一下。

社会安定来自于百姓安居乐业,“无农不稳”批的是农业产业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一直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藏富于民”也是我所期望实现的,“水涨船高,民富国强”。浙江农信不自于群众,服务群众六十多载,自身的发展也是受惠于群众点点滴滴的汇聚。

普惠金融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整个金融行业,而我们浙江农信是普惠金融的真正“笃行者”。因为它有源,有根,有径。因而它的发展能像古人所说:“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我参加农信工作二十多年,我从小目睹农信人朴实无华的支农情结。我的舅公就是一位,群众有困难找他总是热情相助,而亲戚有事找他,他从不徇私情。到老一直受人尊重,这也是我到农信社工作的一种动力。

“立足三农,支持中小”,农信服务“广覆盖、深受惠、长相助”。这一实质恰恰吻合普惠金融的本质,“为中低收入阶层甚至贫困人口和小微企业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其理念,也与普惠金融一致,即“让每个人拥有并实际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有机会参与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农信社门槛低,百姓愿意到信用社,因为这是群众自己的银行。我们走村串户,披星戴月,东家出西家进,端个板凳拉起家常,群众与我们心近了,情更浓了,农商行的新名字让他们将六十年的农信社深深地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推行“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是三大目标,网络覆盖、基础强化、扶贫帮困、感恩回馈、创新升级是五大实际行动。这些都是我们农信社支农支小的历史传承,是浙江农信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浙江农信从做强做优向行大善大爱的转变之举。

普惠金融工程,让农商银行的称呼走进百姓心里,真心真意为百姓服务,也必换来群众的支持,推动农商银行跨向更美好的明天。

姚庄支行

钟永明

第四篇:宜信领跑中国普惠金融

宜信 领跑中国普惠金融

继十八大后,普惠金融在今年两会上再次成为了关注热点。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时指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并首度写入了互联网金融几个字,被认为是对“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注释。

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约有4万个乡镇、约6.4亿农村人口,还有数量庞大的城市社区,蕴含的金融需求约以百万亿元计,但金融机构空白或仅有一个的乡镇数量仍有近万个。小微企业数量已突破5000万,假设资金匮乏者占比70%、其中80%有融资需求、且户均保守需求量为50万元,则小微信贷市场容量超过14万亿元。此外,上述主体对支付结算、财富管理、保险等其他方面的金融需求也十分迫切。

而在小微金融市场上走在前列的宜信,在成立之初就将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作为支撑公司发展的两大业务,以卓越的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作为公司的支点和核心优势。

按照《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的介绍,宜信拥有强大的网络借贷平台,在小额信贷产品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宜信在取信立信的路上八年“苦征”,打破行业空白,填补体系空缺。在广袤的中国农村,贫困依然是众多农民难以逾越的藩篱。其实,对于突破贫困,很多农民并不缺乏实现梦想的能力,而是缺少创造财富的机会。为帮助中国广大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人群释放信用价值,宜信公司早在创立之初就面向小微企业主提供信用服务。

小微群体最主要的金融需求是小额的资金筹措,用以实现个人的向上发展。P2P是最早的资金筹措方式。现在如T2P(信托对个人)、B2P(银行对个人)等等方式的发展让资金筹措更加趋于多样化,而宜信在小额信贷领域一直潜修前行,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资产最优质、模式最领先的P2P企业之一。

第五篇:河池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

河池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5〕74号),推进我市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改善民生,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国、全区、全市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市普惠金融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辖区乡镇一级基本实现银行物理网点和保险服务全覆盖,巩固优化助农取款服务村级覆盖网络,提高服务效能,推动行政村一级实现更多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拓展城市社区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显著改善城镇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大幅改善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的金融支持,完善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金融服务。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的金融支持。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覆盖率。

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有效提高各类金融工具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申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提高小微企业、农户信用档案建档率。明显降低金融服务投诉率。

二、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体系

(一)发挥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作用。

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鼓励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推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池分行强化政策性功能定位,加强和改进普惠金融服务,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在服务乡村建设、农业开发和水利、贫困地区公路、易地扶贫搬迁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池分行)

发挥大型商业银行作用。鼓励国有商业银行下沉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拓展村镇服务网络,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加强小微企业和“三农”专营服务机构建设。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三农事业部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大“三农”贷款投放,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邮政储蓄银行要继续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运行及服务机制,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鼓励城市商业银行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各有关金融机构)

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作用。地方法人机构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支农支小的发展方向,继续下沉经营和服务重心,重点向县域和乡镇等地区延伸服务触角。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系统改革,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巴马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都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分别改制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引导符合条件的优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河池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提升村镇银行县域覆盖面。(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农村信用社河池办事处)

(二)规范发展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提升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水平。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等分支机构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设备投入与技术改造的融资需求。(牵头单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工商局)

积极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推进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和“4321”风险分担机制,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准公共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配合做好全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支持自治区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向市县延伸,为农业尤其是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促进小微农业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较快增长,融资担保费率保持较低水平。(牵头单位:市金融办、市财政局;配合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金融机构)

(三)积极发挥保险公司保障作用。

支持保险机构优化县域网点布局,推进乡镇、村级保险服务站建设,加大农村网点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力度,努力实现县域网点全覆盖。支持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农村保险服务网点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支持保险机构与基层农林技术推广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合作,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生产管理、森林保护、动物保护、防灾防损、家庭经济安全等与农业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相结合。针对精准扶贫需要,支持保险机构开展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办;配合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有关保险机构)

(四)完善村级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推广和完善“农金村办”模式,依托村镇行政资源,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等群体的作用,整合“政银保”资源,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村级“三农金融服务室”,协助涉农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金融咨询和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进村活动,把“三农金融服务室”与“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农金村办”模式的升级版本,力争2018年底前实现自治区级农村金融服务进村示范点乡镇全覆盖。(牵头单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配合单位:市扶贫办、供销社,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金融机构)

三、积极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

(一)持续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力度。

加大扶贫信贷投放。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信贷管理体制,适当放宽基层机构信贷审批权限,开辟贫困贷款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升贷款效率。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十大百万”扶贫产业信贷支持。继续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对符合贷款条件、有贷款意愿的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仍然在扶持期内的脱贫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限以内(含3年)的免抵押、免担保、财政按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全额贴息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对象的贷款额度,对与金融机构有一定合作基础、收入来源稳定、信用良好的贫困户单户信用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专业大户单户信用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对与金融机构无合作历史、收入来源不确定,但个人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在身份合法、用途合理、无不良信用记录前提下,通过担保机构担保或风险补偿方式,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贷款。对于农村青年、妇女创业的,由担保机构担保后,按照保证金1:10的比例给每户提供5-10万元创业小额贷款;对贫困农户参与“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的,由公司或担保机构担保,给予10万元以内贷款。进一步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力度,支持贫困户子女上学就学。(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配合单位:市扶贫办、财政局、教育局,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金融机构)

加大保险扶贫力度。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开发扶贫保险产品,不断扩大贫困地区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整合资金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降低贫困户因伤返贫风险;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关爱医疗保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抓好肉牛养殖保险、油茶树种植保险、核桃树种植保险等自治区险种和羊养殖保险、肉鸡养殖保险等地方特色险种试点工作,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建立全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缓解我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用好中国人保财险公司支农融资资金,扶持“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金融办、市扶贫办,市国投公司,河池市保险行业协会,相关保险机构)

(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

推广运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聚焦供应链融资模式,努力盘活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存货等存量资产。引导银行业机构按照“三个不低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要求,优化信贷流程,适当降低授信门槛和标准,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继续扩大无还本续贷产品的适用范围和占比,在商标质押、专利权质押、仓单质押、纳税信用信息融资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广创新流水贷、循环自助贷款、企业业主小额信用贷等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信用贷款产品。积极推广和完善“政银担”“政银保”合作模式,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财政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持续补充和代偿补偿政策,不断增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力,更好服务企业发展。(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市金融办,配合单位:市财政局,河池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河池保险行业协会、有关金融机构)

(三)创新民生金融产品。

支持银行扩大小额信贷覆盖面,为广大群众、创新创业者提供信贷支持,不断拓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贷款、青年创业、妇女创业贷款等民生类金融业务。继续实施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政策,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民贸民品企业申报及贷款发放力度,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民贸民品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研发养老、教育、旅游、医疗等消费金融产品。鼓励银行积极研发大额存单、理财等保值增值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投资需求。引导银行业加强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推广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完善电子支付手段。鼓励开发“金融+助残”创新产品,引导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无障碍服务网点或电子服务渠道,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支持保险公司向低收入人群、留守儿童、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发专门保险产品,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配合单位:河池银监分局,河池市保险行业协会,有关金融机构)

(四)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

积极探索开发适合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的贷款专项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大型农机具、林权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土地租赁权质押、多户联保、自助循环贷、社会信用联盟贷等信贷业务,重点加大对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支持力度。认真总结前期开展的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破解业务开办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做大全市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按照国家要求和部署,慎重稳妥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展抵押担保物范围。(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市农业局、林业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地税局、法制办、金融办,河池银监分局,有关金融机构)

(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充分利用贫困地区IPO绿色通道的优惠政策,培育和指导实力强、有潜力、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和涉农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交易,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发行小微企业增信扶持债券,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覆盖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并购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领域。引导证券经营机构增强服务普惠金融的能力。(牵头单位:市金融办;配合单位:市工商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有关金融机构)

(六)运用金融科技提升普惠金融能力。

运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发展电子支付手段,进一步构筑电子支付渠道、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和农村支付体系相互补充的业务渠道体系,加快以电子银行和自助设备补充替代固定网点的进度,引导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客户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发展。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网络支付机构服务电子商务发展,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支付服务。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便捷、对象广泛的特点,引导其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各类低收入人群融资难问题。引导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规范开展业务。按照国家、自治区统一部署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牵头单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工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完善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引导鼓励银行机构在乡村布放POS机、自动柜员机等各类自助机具,进一步向乡村延伸银行卡受理网络。推广社保卡、医保卡等联名卡服务,将涉农、惠民补贴等各类政府补贴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拨付。巩固助农取款(惠农支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支持农村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引导银行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自助式服务。鼓励各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奖补、降低电信资费等方式扶持偏远、贫困地区的支付服务体系建设。(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金融办,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金融机构)

(二)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推进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与应用。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力争到2018年底,农村金融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县域全覆盖。鼓励和支持涉农银行机构对信用户实施授信,根据信用户评级给予贷款价格、放贷额度、审贷流程等方面便利优惠,发放信用村信用户小额信用贷款。依法采集户籍所在地、违法犯罪记录、工商登记、税收登记、出入境、扶贫人口、农业土地、居住状况等政务信息,采集对象覆盖全部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及小微企业。推动政务信息在金融领域的综合运用。(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公安局、财政局、政管办、金融办,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金融机构)

持续开展农村信用“四级联创”工作。完善农村信用评定机制,加快推进“四级联创”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面达50%。探索建立“信用+信贷”联动机制,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金融办,河池银监分局,有关金融机构)

(三)建立普惠金融统计体系。

配合自治区建立涵盖普惠金融可得情况、使用情况、服务质量并能覆盖供求双方的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开展普惠金融专项调查和统计,全面掌握普惠金融服务基础数据和信息。研究构建普惠金融评估考核体系,从区域和机构两个维度,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监管政策和考核指标等工作情况,对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把发展普惠金融作为评价金融机构的一项内容,纳入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考核激励范围,建立监管刚性约束机制。(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市金融办,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有效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

(一)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作用。

以货币信贷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新增或者盘活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有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以及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对考核达标机构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激励。对贫困地区设置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对贫困县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新发放支农再贷款实行进一步优惠利率,适当提高对扶贫类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向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贫困地区和社会民生领域倾斜。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给予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配合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办,河池银监分局,有关金融机构)

(二)健全金融监管差异化激励机制。

以正向激励促金融资源倾斜。强化监管考核,压实普惠金融服务主体责任,从业务和机构两方面采取差别化监管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特殊群体等普惠金融薄弱群体和领域。支持金融机构设立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展小微和“三农”服务。推进落实有关提升小微企业和“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的监管要求,完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通过提前进行续贷审批、设立循环贷款、合理采取分期偿还贷款本金等措施,提高转贷效率,减轻中小微企业还款压力。(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市金融办;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有关金融机构)

(三)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

财政部门要根据地方财力及发展水平,积极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以奖代补等4项普惠金融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并组织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预算监管和绩效管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规范的基本原则,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安全、高效,引导金融服务向普惠方向延伸。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遵循惠民生、保基本、有重点、可持续原则,综合运用业务奖励、费用补贴、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保障我市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的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和适用性。(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残联、金融办、扶贫办,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地方配套支持。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通过贴息、补贴、奖励等政策措施,激励和引导各类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民生尤其是精准扶贫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对金融机构注册登记、房产确权评估等给予政策支持。要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对辖区内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负总责,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地税局、金融办,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

六、加强普惠金融教育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广泛利用电视广播、书刊杂志、数字媒体等渠道,多层面、广角度持续有效普及金融基础知识。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消费者保护宣传周等活动,在部分大中小学试行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金融基础知识相关公共课。针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使其掌握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知识。(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金融办,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培育公众金融风险意识。

以金融创新业务为重点,针对金融案件、非法集资事件易发高发领域,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树立“收益自享、风险自担”的投资理念,引导金融消费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产品风险特征理性投资与消费。注重培养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开展信用户评定,促进公众重信用守合同。(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办;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维护金融市场有序运行。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体系,逐步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评估、环境评估工作。健全金融消费投诉受理处理机制,金融机构要担负起受理、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畅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仲裁、诉讼等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发挥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社会组织作用。(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配合单位: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工商局、金融办,有关金融机构)

七、强化组织保障和推进实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河池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河池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局、林业局、商务局、地税局、工商局、扶贫办、供销社、残联等单位参加的河池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联席会议主要负责指导推进全市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加强与自治区相关单位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制定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进我市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落实,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开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场专项督导、督查活动,指导基层推进工作,重点对区域或机构普惠金融的服务体系、有效供给、基础建设、宣传教育、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开展督查。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协调机制和常态化督察机制,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把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和政绩考核。各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情况,将普惠金融纳入工作计划和考核,并建立报告制度。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各牵头单位每年1月10日前向河池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本县(区)或本单位贯彻落实情况,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总形成总体评价报告上报市人民政府。(牵头单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

(二)强化宣传引导。

鼓励各级各部门和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农民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充分借助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和村务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报道我市农村普惠金融工作中的经验、成效和亮点,营造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普惠金融工作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

(三)健全监测评估机制。

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开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注重金融风险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引导和规范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有效防范和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切实落实监督管理部门对非法集资的防范、监测和预警等职责。(牵头单位: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河池银监分局,市金融办;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下载聚集青年人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聚集青年人才推进农信普惠金融工程再升级[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5〕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XX县普惠金融工作推进方案

    XX县普惠金融工作推进方案为切实发挥普惠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5〕74号)、《XX市人民政府......

    李克强谈普惠金融 银联信探析普惠金融再创新(合集五篇)

    李克强谈普惠金融 银联信探析普惠金融再创新 摘要 银联信报告“《信用担保业务与金融创新跟踪研究(2014年12月刊》”引媒体注意,以下是中金在线采访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的文章......

    宜信助力海南普惠金融走向市场化

    宜信助力海南普惠金融走向市场化 2013年12月,由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携手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宜信公司等机构共同撰写《2014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盛大发布......

    宜信践行普惠金融与时俱进创新模式

    宜信践行普惠金融与时俱进创新模式 “‘发展普惠金融’写入党的执政纲领,我们的普惠金融事业从此有了指路的明灯”,这是宜信CEO唐宁在2014年致全体员的新年邮件中的开篇语。......

    关于农信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机制及模式的研究

    关于农信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机制及模式的研究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

    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解读

    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解读 首先,规划重点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

    新县农商银行建设普惠金融造福四方百姓

    新县农商银行建设普惠金融造福四方百姓 今年以来,新县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和银监部门的安排部署,在全辖范围内全力开展了普惠金融建设工程,通过该工程的有效实施,大力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