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农村家庭赡养协议办法
文章标题:市农村家庭赡养协议办法
市农村家庭赡养协议办法
第一条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养老法制化、制度化,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家庭赡养协议是根据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由赡养人与被赡养人或赡养人之间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的合同。
第三条
本办法中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以上的公民;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四条按照依法养老与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传统美德相结合,积极倡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尊重老年人意愿,被赡养人与赡养人以及赡养人之间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家庭赡养协议。
第五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也不得强行将有配偶的老年人分开赡养。
第六条家庭赡养协议必须真实反映协议双方的意愿,不得有违法内容。要明确协议生效期限、修改续签周期、违约责任、监督组织、补充协议条款等有关事宜。
第七条家庭赡养协议内容应全面具体,对赡养方式、赡养事项、赡养标准、履行时限、实施监督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赡养人、被赡养人以及监督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根据老年人的意愿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赡养人直接赡养被赡养人或付给被赡养人赡养费等方式。
第九条赡养事项应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疾病医护、精神慰藉四部分内容。
第十条赡养标准要根据被赡养人的实际需要和赡养人的赡养能力协商确定,但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不得低于家庭其他成员的平均生活水平。
第十一条家庭赡养协议应明确被赡养人的经济供养方式,对粮、柴、油、零用钱、被褥、衣服等生活必需物品及费用的供养数量和给付时间作出具体规定。
第十二条赡养人应为被赡养人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居住场所,住房面积应不少于家庭成员平均住房面积。
第十三条赡养人有义务根据被赡养人的意愿,耕种被赡养人承包的田地,照顾被赡养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被赡养人所有。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关心被赡养人的健康和生活状况。被赡养人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时,赡养人应及时安排医治、护理和生活照料,被赡养人无力承担的医疗和照料费用,由赡养人承担。
第十五条家庭赡养协议应根据被赡养人的精神需求,规定赡养人对被赡养人精神慰藉的具体内容,保证被赡养人生活充实、精神愉快。
第十六条赡养人应为被赡养人的学习、娱乐和健身创造便利条件,对不能自主行动的被赡养人,赡养人应经常辅助其到户外活动。
第十七条被赡养人去世后,赡养人要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丧葬,丧葬费用由赡养人承担。
第十八条各级党委、政府、老龄工作部门和基层组织,应把农村签订家庭赡养协议工作列入老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和指导。
各级老龄工作办公室是签订家庭赡养协议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
村老年协会负责签订家庭赡养协议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十九条县(市)区老龄工作办公室协同有关部门,每年对基层签订、履行家庭赡养协议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乡(镇)政府及老龄工作办公室应定期对家庭赡养协议履行情况进行抽查。
村老年协会每年要对家庭赡养协议履行情况进行普遍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开。
第二十条对签订家庭赡养协议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履行家庭赡养协议好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遵守家庭赡养协议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要依法追究责任.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市老龄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市农村家庭赡养协议办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农村家庭赡养协议办法。
第二篇: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调查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我们知道,在2005年3月的两会上,中央把建立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确立为未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的施政纲领之一。而解决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所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给予大多数人一种警醒,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尽公民之责之义务来关注这些问题,并且以身作则。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老年人。
调查方式: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和参观老年人的活动
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通过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以及对部分老人子女的委婉询问,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不容乐观。大约42%的老人独自居住,在这之中,有17%的老人失去了妻子或丈夫,沦为孤寡。他们独自生活,求生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调查发现,近19%的老人年近古稀仍然靠着自己大量不辞劳苦的务农,集市上卖农产品来维持生计。56%的老人是在子女定期给予的物质金钱的基础上,做一些少量,轻便的农活作为经济来源之一。其余部分老人则是全凭子女的定期给予的金钱来支配生活。这样的一个数据让人为之一惊,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晚年安享并不那么如意。而在对独居老人心态的调查中,60%的老人是感到孤独寂寞的,他们认为或多或少的金钱物质是填补不了他们内心的情感空白的。
我家隔壁的张奶奶,子女都离开了家,一年四季也很少回家。张奶奶讲到:“我现在一个孤寡老人,也用不了多少钱,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只希望多看看这些后人啊。”奶奶眼角的泪光泛在成线的眼角。而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不在少数。他们对家庭温暖与热闹的向往和对在外子女惦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积越深,表现出来的是那让人心疼的空洞的眼神,佝偻而寂寞的身影,甚至纵横的老泪。可见老年人精神的赡养也不容忽视。
与之情况不同的是,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占了58%。根据调查发现,与子孙同住亦是有喜有悲。有的老人微笑,有的叹息,有的沉默。在这之中问题最多做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种老少同居的生活引起的各种纷争。
1:子女经济来源少,供养压力大。61%的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社会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扣除日常生活开支,孩子教育经费,所剩不多。对于老人的赡养,他们会因此心生埋怨,除力不从心外,还会不自觉的认为老人是负担。导致日常生活之中对待老人态度也不好。80%老人只能隐忍,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人心疼。
2:子女与老人生活差异导致的矛盾。几代人同堂,总会遇到由于性格,观念,生活习性等发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一些直接的冲突。导致争执,不愉快的现象时常发生。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而很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
在农村中,仍然有一部分人的思想停留在过去,没有和日新月异的时代精魂接轨,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关爱老人的精神并未真正意识上的进入农村家庭深处,老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也淡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然而在受访家庭中很大部分老人对这样的法律也知道的模棱两可,更不用提用此来保护自己了。但近40%的老人依然宁可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子女,除了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更多的顾惜亲情。
不仅家庭,从社会大的角度来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精神文明,传统美德,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必不可少。
如今,国家对于农村很多大龄,贫困的老人已经推出了“低保”政策,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低保的保障标准也在增加。在受访者中近50%的老人享受到了这样的阳光政策。另外,医疗卡的普及办理,使得生病老人
更愿意去正规医院就诊,取代了以前节约而不看或者多磨的习惯。医疗费上报50%—70%,无疑对经济来源少的老人解决了一个看不起病的问题。就我的家庭而言,我爷爷奶奶亦受到这样政策的福利,几次患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报了70%极大地为我们家庭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但它反映出来的现象可以彰显出很多大方面的问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始终以“百行孝为先,百善孝文本”闻名遐迩。老人是上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创造者,也是滋生子女成长的爱的奉献者。无论怎样,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并应乐于去做的责任,是享受时下生活的年轻人感恩那双双生出老茧的老人的手的最有效的行动。在国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下,在政府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崇依法养老的氛围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本着一颗善良诚挚感恩的心,去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建立美好和谐的大家庭。
第三篇:赡养协议
赡 养 协 议
被赡养人:×××,男,67岁,汉,农民,住××县××镇××行政村××村032号。
赡养人:×××,男,42岁,汉,农民,住址同上
×××,男,40岁,汉,农民,住址同上
×××,女,38岁,汉,农民,住址同上
×××老人三子女×××、×××、×××拒绝赡养老人,在××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帮助下,现经过充分友好协商,(子女姓名)×××、×××、×××在公平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一致达成如下赡养父母之协议.一、×××、×××、×××每人每年需无条件给予父母赡养费2000元.此款项可通过汇款、现金两种形式给到父母指定帐号或父母手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如劳务、礼物)相抵.(此费用根据通货膨胀率调整,通货膨胀5%即按比例调整到相应水平)。
二、过年、节、生日、平时给予父母任何钱财不计算在赡养费中.三、父母可以选择任一儿子(女儿)同住,被选择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四、和父母同住者负担父母口粮,平时衣食住行.不再单独出赡养费.五、父母生病花钱先由父母或同住者垫付,每年赡养人平摊此费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六、父母和同住者其他经济联系,由父母和同住者自行协商,其他赡养人不得干涉.七、赡养人不得言语和肢体冷落,辱骂,虐待父母,若经过确认发生此行为,父母不得与此赡养人居住,此赡养人每年多出1000元赡养费.八、其他花钱大项若需摊派(如旅游等)需经过协商,达成方案后方能成行.九、父母财产分配由父母自行决定,任何人不得干涉.十、父母做生意或做其他由其自行决定,自行承担风险.赡养人有帮助,监督,劝导,引导之义务.十一、父母百年大事由其同住赡养人负责操办,费用均摊.礼金现金均分,其余归操办人所有.以上条约由三位赡养人共同拟订,需共同遵守,若有违犯,父母及其他赡养人可以此为法律依据,要求其履行.赡养人签字:
被赡养人签字:
年月日
第四篇:赡养协议
关于的赡养协议
因XX老人长期在儿子XX家居住,已和儿子XX一起生活了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间,儿子XX一家对母亲XX老人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尽到了为人子女者的责任和义务。但现在XX老人年事已高,身体羸弱,且有些老年痴呆,时常记忆模糊,思绪混乱,更需要有人陪伴和照顾。但儿子XX一家三口都在上班,白天无人在家,无法对XX老人进行陪伴和照顾。况且XX老人好动不好静,常在家里翻挪东西、用一些家用电器或者用天然气烧水做饭或者打开屋门到处走动等,由于XX老人记忆退化,思绪混乱,常会发生打开电源、天然气或者房门而忘记关掉的情况,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酿成火灾或者家里物品失窃等难以想象的事件。果真如此的话,无论与XX老人一起居住的是哪个子女,显然都是是难以承受的,因为是在赡养母亲的过程中发生的,尽到了赡养母亲义务的子女,却要独自承受母亲老年不慎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也是有失偏颇、不公平、不合情理的。
赡养母亲是为人子女者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母亲XX老人能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也为了让为人子女者都尽到赡养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为了解决赡养母亲者的后顾之忧。经XX、XX等几人协商一致同意:
1、母亲XX老人在其几个子女XX、XX、XX、XX处,每个子女处居住2个月。母亲XX老人的一切个人财产(包括银行存折),由与其一起居住的子女代为保管。母亲XX老人自己决定如何支配自己的个人财产。
2、母亲XX老人在和其中任何一个子女居住期间,如果因母亲XX老人的原因导致打开电源、天然气或者房门而忘记关掉的情况,因此酿成火灾或者家里物品失窃等难以想象的事件,或者因母亲XX老人的原因而酿成其他难以想象的事件,兄弟姐妹XX、XX等几人对造成的损失进行平均分摊。
3、兄弟姐妹XX、XX等几人对母亲XX老人的医疗费及其他费用进行平均分摊。
4、其他未尽事宜由兄弟姐妹XX、XX等几人协商解决。
5、本协议一式X份,真实合法有效。
赡养人:
2011-8-3
第五篇:赡养协议
赡养协议书
(一),老人问题
1,赡养经费
哥三个每人年担负1500元(壹仟伍佰元整)。统一交由甲方使用,乙方及其他人员不得干涉。乙方统一于每年三月一日到三月七日七天时间内交由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或拒交。2,日常养护
责任主要由甲方承担。但所有子女都应尽量满足老人意愿,不得拒绝老人到其家中居住的要求,即老人拥有在所有子女家中自由居住的权利。
3,疾病处理
在赡养期间如老人患重大疾病需住院救治的由哥三个均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老人提供治疗费用。
4,终老后(待议)
老人自留地,粮产地,山场属于老人部分的归由甲方永远所有,不再进行分割。
老人殡葬事宜由哥三个平均(或由养方独立)支付丧葬费用。甲乙双方均需无偿提供老人墓地,不得拒绝
(二)财产分割
1,原分家的两处六间房屋院落
冯成举现住处归冯成举所有;老宅院落归冯成刚所有。
2,自留地:
下河沿和场边两块土地分割办法:均分为四份,老人两份,冯成刚一份,冯成勤一份。冯成举明确表示放弃权力,不再参与此块土地的分割。
后台子粮产地:随老人一起,即在终老后归甲方所有(之后出现的随老人一起的土地、财产均按以上原则进行分割)。
2,其他土地、财产
闯坡栗子树、头道沟山场、烧太子沟山场:属于老人部分的均随老人一起。
说明:
1)本协议一式三份,哥三各留一份。签名即表示坚决支持本协议的永久执行,并承诺认真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任何单方不得毁约。
2)根据自愿原则,兄弟三人中由一人担负主要赡养责任,其余兄弟二人担负次要赡养责任。本协议自动认为养方为甲方,其余兄弟二人为乙方。
3)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4)以老人意愿为主要原则,经家人中五分之四以上人员同意后,协议可废止或重新生效。
5)女儿放弃赡养义务,因此在责任划定时应绝对听从
甲乙双方的安排。但仍应履行协议书中关于女儿应尽义务的说明。
6)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自觉遵守本协议要求。保证老人安享晚年。
乙方:
公证人签名:
责任人签名:甲方:2012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