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观影片《建党伟业》有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观影片《建党伟业》有感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作为向这重大历史时刻献礼的影片,豪华巨制《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当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而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便是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
【摘要】
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前后十年时间,中间还发生了五四运动。把辛亥革命看作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其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带来了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思想的大解放。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通过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经历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许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而祖国和人民的悲惨处境又要求他们尽快把志同道合的人集合起来,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行动。于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已经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不是偶然的、少数几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只靠外来的因素造成的,而是许多中国的先进分子的共同要求,是客观局势发展的产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孙中山;毛泽东
一. 辛亥革命
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对辛亥革命是一个很高的评价,解决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定位问题。
把辛亥革命看作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等许多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此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不仅首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且组建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也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并且要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在当时是最进步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所以,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现在看来,尽管孙中山的思想中有着空想的成分,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道路,也没有像中国共产党那样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这些目标的提出毕竟激励了不止一代的中国人为之奋斗。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但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直把自己看作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制度,而君主专制制度反过来又从政治上保障维护了封建土地制度。君主仿佛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顶巅。辛亥革命砍掉了皇帝这个封建社会的“头”,整个旧秩序就全乱了套。从此以后,从北洋军阀到蒋介石南京政府,像走马灯那样一个接一个登场,旧社会势力却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比较稳定的政治秩序来。这样的状况和辛亥革命以前显然不同。
(三)辛亥革命带来了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思想的大解放
民主意识就是指国民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里,一切都是皇帝“乾纲独断”,老百姓根本谈不上有对国家建议和管理的权利。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其中特别提出要写上“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他最看重的一点。虽然中华民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当家作主的现实,但提出而没有实现同根本没有提出两者的差距相当大。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所以民国成立后,各种政治团体纷纷成立,报刊杂志空前活跃起来,群众活动多了。另一点是思想的解放,辛亥革命将过去被看得至高无上的皇帝推翻了,连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过时的东西不能怀疑、不能推倒呢。
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是指1919年5月,以巴黎和会中的山东问题为导火索的五四爱国运动。广义的是指从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这么一段历史。通常大家讲五四运动,指的是广义上的概念。这个意义下的五四运动其实包括一脉相承而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早期新文
化运动,指导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第二阶段,五四以后,原先的进步思想界发生分化,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知识分子里开始逐步成为主流。
(一)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
第一阶段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虽然仍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但它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强有力的批判为人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新青年》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当时叫“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德先生(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科学的对立面是愚昧、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恶果。五四运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程度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的重要补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早期新文化运动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出“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不仅有助于人们的思想从旧框子束缚下解放出来,更有助于文字的表达明白易懂,有助于文化能够为更多的平民理解和接受,所以新文化运动像思想界的狂风暴雨一样,起到很大的扫荡作用。
(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形成气势磅礴的思想主流。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世界观的先进分子不但没有抛弃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并且赋予它们新的更加完整的内容:民主不只是少数人的民主,不只是谋求个人的解放,而是要绝大多数人的民主,谋求国家民族的解放;科学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来重新观察和分析问题。这也加速了革命知识分子与广大人民相结合的步伐。所以,这以前和之后是一个根本的历史性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马克斯学说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另外从日本回来的一批留学生,如李达、陈望道、李汉俊,也对翻译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许多工作。刚才讲的这两点可以充分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经历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而祖国和人民的悲惨处境又要求他们尽快把志同道合的人集合起来,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行动。于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已经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相继建立了党的组织。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历史事件是一步一步走的,跨出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中国的近代史就好像接力赛跑一样,后来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作为起点,接棒,然后肯定又远远地跑到前一个人的前面去。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十年的历史,是不断探索,不断在矛盾中前进的历史。它留下的经验教训,不仅使我们了解到共产党建立的必然性,而且对我们今天还有重要的启示。
第二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建党伟业》观后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建党伟业》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此献礼的《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已经公映数日。青春在沃组织全体队员观看电影《建党伟业》,我满怀崇敬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洪山天河影城,观看了这部向党的九十周年献礼的巨片。
《建党伟业》以真实历史之记录,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的史事。影片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心灵的冲击。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很多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为了国家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上刀山下火海,无一不让人感动。比如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他们的精神斗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且要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无限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赢取的呢,是我们的党。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只需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可现在,我们党内部分党员贪污受贿,革命意志衰退,工作热情退化,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战斗力。我们要从电影中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爱国爱党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这部青春热血电影,让我们激情万丈,也让我们为之沸腾,让我们对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甘愿赴汤蹈火!真的很感谢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建立新中国!真的很感动先辈们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展未来任重道又远。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党伟业》让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洗涤和震撼。从重大历史事件中寻找自己的方向标,寻找自己有价值的人生观,不断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15团 超级橙
2011.07.29
第三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夕阳的余辉中,独自漫步于校园南边的小道。在一棵树下,我停住了脚步,细赏那树梢的点点嫩芽。那般苍翠,那般柔嫩,已经预示了绿树成荫的时刻即将到来。可是,那斜挂的夕阳也太不识趣了,这样充满生机的画面里怎能掺杂如此感伤的余辉呢?或许只能怪我来的太晚了吧!无奈,心中难免被这该死的夕阳附上了感伤的色彩了。
看着那孕育生机的小树,我又不禁忧然。曾记否,在你落叶之际,我曾为你感伤,感伤你的匆忙,感伤你的凄凉。可如今,你那干枯的枝干又长出了新芽,而我却依旧惆怅。在夕阳斜照的此时此刻,我又为自己而感伤。甚至于也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或许nihilistic笑话我:花季之年,何以如此忧虑?那我要告诉你,我是在哀悼我那泛白,而后死去的一段青春。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草木秋后能逢春,而人生秋后,却只有风烛残年。特别是碌碌无为的我啊,早已没有了重开新绿的机会,有的只是对过去的叹挽和对未来的迷茫。那易逝的韶光啊,我该如何抓住你?在我心怀壮志而未付之以行的时刻你就悄然离去,我甚至未能为你装点些什么。这该是怨我的迟疑,还是怨你的决绝?俱往矣,对那段死去的时光,我只能默默的祈祷:仁厚黑暗的大西北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它的灵魂!
在夕阳之侧,那是我的家乡,我那已是暮年的爹娘啊,我在此把你们眺望!自从背负理想,我便背井离乡,本愿展现自我显露价值,怎奈,以青春为本换回来的仍是一无所有。于是我开始在夕阳里担忧,倘若真到了“夕阳之年”我却依旧踌躇,那我又该如何向那流失的年华交代呢?人生一季我终究无法重新来过,愿着彷徨与焦虑之心能唤醒我慵懒且沉睡着的灵魂。为了不在收获之际空手而归,我的确应该做些什么了。
那抽芽的小树啊,我真羡慕你的苍翠与生机,在可以轮回的生命里,你依然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吧每一次生命的演出都表演得如此精彩!那渐落的夕阳啊,你不要妄图以凄凉的光辉来阻挡即将到来的生机勃勃!生命之花一旦开起,便免不了红花艳艳,硕果累累······
第四篇:忆往昔,井冈山峥嵘岁月稠
忆井冈山往昔,峥嵘岁月稠
看北科建今朝,发展事业兴
—— 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
“巍巍井冈山,绵亘数百里”,从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回来已经多日,我的耳边仿佛仍能听到红军那嘹亮的军号和震耳的喊杀声,仿佛仍旧肃立在那猎猎飘扬的红旗下倾听革命先辈们的教导,仿佛亲眼看到了那光荣战斗岁月里无数先烈的身影„„
井岗山,不仅有着绮丽的风光,宜人的气候,更因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启人缅怀的革命胜迹成为令世人敬仰的红色革命圣地。
魂牵梦绕,梦回井冈
„„
5月29日至6月3日,我经历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革命教育培训学习活动,荣幸地成为了集团第一期井冈山干部培训班的一员并担任了班旗手。为期一周的学习,我和大家一起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革命先烈伟绩,全身心地融入了红色的井冈山文化,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培训伊始,我就感受到此次培训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法,江西干部学院的老师们充分利用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采用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开展培训,让我倍感耳目一新,不仅加快了自己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激发了我践行井冈山精神的积极性。3.1公里的小路崎岖陡峭,从山脚蜿蜒而上,直达黄洋界,这就是体验教学的重要活动之一 ——“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红旗下,大家顶着烈日,勇敢地走上了八十多年前红军挑粮的小道。当克服了身体的疲累,成功登顶时,大家纷纷感慨:“这次不仅挑战身体极限,更使心灵受到冲击”、“我们体会到了中国革命胜利所付出的艰辛”。远眺崇山峻岭,深切的感受着井冈山的红色情怀,心里充满着激动!思想得到了一次神圣的洗礼。教室里,我仿若回到了儿时的课堂,用心聆听红军后代讲述老一辈革命家斗争历史。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空谈套话,革命后代将先辈们载入中华丰碑史册的精神财富与大家分享!烈士陵园的现场教学,黄洋界战斗遗址的参观,大家站在已经硝烟散尽的战场,不用再说丝毫的话语,何为使命与担当?何为忠诚?何为信念?何为人生的轨迹与坐标?我已经得到了答案,双手更加紧紧地攥住了红旗„„身上那一点点劳累已荡然无存!
“过了黄洋界,险处无需看”毛主席的豪情万丈鼓舞着多少革命儿女、仁人志士的战斗士气,其间所蕴含着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又激励着多少有志青年投身革命事业。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就在于斯,其体现的精神就在于斯!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井冈山精神!
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早已不在,真枪实弹的战争也许已经远去,可当我用心去体会去想象,领会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时,我感到热血沸腾,慷慨万千!井冈山精神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在离开井冈山的那一刹那,我内心里充盈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发扬红色精神。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井冈山精神为自己人生奋斗的信条,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北科建集团的发展尽自己的所能!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今天,井冈山精神对于北科建集团坚定发展信念和信心,改进工作作风,激发工作热情,提升思想境界,加快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北科建集团的发展工作。
理想和信念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激情。一个组织如果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有执著的追求和蓬勃向上的境界和激情,就会无往而不胜。
当前,北科建集团肩负着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新辉煌的历史使命,既经受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冲击和考验,又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竞争形势,加之自身存在尚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集团的发展遇到了巨大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集团正确的发展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自身职责,确定并坚持企业的发展方向,既要保证正确地做事,更要保证做正确的事,这样才能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迷失方向。
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新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艰苦的探索,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井冈山道路。
当前,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加快发展,集团才会走向强盛,才会实现“成为国内集城市功能区、专业园区开发和住宅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知名企业集团”的企业愿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理清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坚持服务北京与实施“走出中关村”的战略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和对外合作相结合,依托首都科技人才资源,加强技术人才引进,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调整主营结构、深化集团管控和整合金融资源,打造“以科技地产为核心,以住宅地产和商用地产协同发展”的三大主营业务。
三、通过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集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科建集团干部作风建设是成为重中之重,关键的关键。因此,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从干部的作风建设入手,把井冈山精神贯穿于北科建集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就要努力使集团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首先应增强宗旨观念。集团在快速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树立正确利益观,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和得失。当前,集团处于发展转型阶段,外地三个园区的同时启动,不仅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集团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得失,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努力实践共产党员高尚的人生价值。第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办好集团发展大业。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历史告诫我们,越是成功、顺利的时候,越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头脑清醒。面对集团规模日益壮大,实力逐渐增长的良好态势,在集团事业取得不断成功和大发展的同时,集团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短暂的培训生活虽已结束,但井冈山精神已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会将自己的所学、所感带到日常工作中,把革命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充分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作为当代的国企干部,我要尽己所能,服务社会,服务集团,让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
第五篇: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埃德加 斯诺(笔录)【使用说明】
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勾画疑难点。
2、用时30分钟,在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上思考合作探究及拓展题目,并形成文字答案。
3、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学习毛泽东酷爱读书的品质。[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传主精神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 如何从传主众多的人生事例中选取写作传记的典型材料。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词语释义
揶揄:嘲笑。
笃信:虔诚地信仰;深信。
怂恿:从旁鼓动别人(去做不好的事)。
蹩脚:比喻质量差或程度低;本领不强或水平不高。漠不关心:形容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怒发冲冠: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一文不名:形容极为贫困。嗷嗷待哺:形容饥饿难忍,急于求食的样子。
二、介绍《毛泽东自传》的诞生过程,理解该文的写作背景。(关于作者斯诺,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整理他的信息)
该文原名《毛泽东自传》。毛泽东,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蒋介石反动
政府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国民党多次在报纸说他已经被击毙了。当时,作者斯诺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脑子里总是在想,毛泽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据说林彪这个28岁的红军天才战术家,在他率领下的红军一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林彪又是谁?他的来历如何? 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斯诺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和谜底,惟一的办法,就是必须亲自到红色根据地去走一趟。斯诺解释说,这种办法有少数人尝试过,但失败了。后来,斯诺凭着一张徐冰教授开的介绍信,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到达陕北,成功采访了毛泽东。斯诺根据他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这篇《毛泽东自传》。在选入教材时,改为现题,且有删节。
三、速读课文,疏理核心信息。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下列阅读归纳任务:
1、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最终成长为人民领袖,仿佛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叛逆” 的性格,因此,课文着重表现了毛泽东对旧的观念和制度的反叛事件,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归纳出这些典型事例,并请同学们思考这些事件对毛泽东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边归纳、发言,教师边点评、显示下列答案)(1)P51第三段:“罢课”事件:给“我”的印象极深(反抗竟能取得如些效果)
(2)P52第一段:和父亲辩论:能引经据典进行辩论,“读书”肯定好处多。(3)P52第三段:“跳塘”事件:明白了公开反抗来保卫自己权利时效果更好。(4)P53倒三段:和父亲争执,脱离家庭: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
(5)P54倒二段:同情“叛徒”,钦慕“激进”教员:是求学才有了这样的认识。
(6)P55第二段:违背父志考进“激进”学校:第一次远离家乡。(7)P57第二段:毅然剪去发辫事件:政治观念是如何地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观点啊!
(8)P57第四段:决心加入黎元洪革命军:使自己认识到学生军不如正规军。(9)P61倒一段:不和父母之命的媳妇园房(属插叙)、和嫖妓青年绝交:只谈天下大事。
(10)P65第一段:反对、驱逐张敬尧:逐渐认识到学生运动及团体的厉害。
(11)P65第二段:在北平组织反军阀运动:使自己更加认识到政治团体的力量。
(12)P65第三段:将工人组织起来革命:第一次领导工人阶级,走上革命道路。
2、从上面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同样不难发现,毛泽东能最终成长为人民领袖、革命领袖,还
有一个重要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学习)对,是“读书”、“学习”。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样子,归纳对毛泽东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读书、学习活动,并思考这些事件对他的思想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边归纳、发言,教师边点评、显示下列答案)
(1)(总写)八岁起就在本村一个小学读书,直到13岁:可引经据典和父亲辩论了。(P51)
(具体写)年轻时喜读《岳飞传》、《水浒传》、《反唐》、《三国》、《西游记》等书:深受书中“造反故事”的影响。(P52)
(2)离开“村小”在家务农时读了一本叫《盛世危言》的书:接触西洋的东西,继续引发求学的欲望,开始厌恨田里的工作。(P53)
(3)读了一个谈到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开始有了一些政治认识,为我祖国的将来担心,开始认识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P54)
(4)读了康有为关于改革运动的两本书和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认识了一些政治但还没有成为反君主的人。(P55)
(5)读一本叫《世界大英雄传》的书:读到拿破仑、林肯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受到民主思想影响。(P56)
(6)第一次读到报名为《民力》的报纸:受到“民族主义”派的影响,开始发表政见。(P57)
(7)当兵时读了《湘江日报》:接触到“社会改良主义”。(P58)(8)短暂上了“商业学校”和“省立一中”不适就自修,读到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第一次开始放眼看世界。(P59)
(9)(总写)选择上“湖南师范学校”:我的政治观念开始确定。这一时期,我的头脑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P60——P62)
(具体写)自己写了一篇题为《心力》的文章;一个教员常给我看旧《民报》:愈加清楚同盟会的活动和会纲。开始阅读《新青年》杂志:陈、胡成了我的模范,代替我已经厌弃的康、梁。
(10)在“北大”做图书佐理员时参加哲学和新闻研究会,借此旁听大学的课程。(P63)
(11)第二次到北平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三本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P65)
四、布置课外思考:
1、通过上面的学习活动,我们感觉到,毛泽东在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并不是面面俱到,杂乱无章,而是有明显的线索的,请问是什么线索?
2、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要写自传,总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写入自传吧。根据上面的学习活动,你在写自传选材方面,得到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
一、培养探究能力:
1、解决上节课第一道思考题:
(1)学生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2)讨论后明确、归纳:
很明显,传主在叙述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是按照如下两条线索进行的:一是“反抗”性格的发展,一是自己不断读书、学习的人生历程,反抗性格引导他去阅读更多的书籍,去见识更广阔的世面,并最终导致他思想的转变。也就是说,本文是按照“反抗”、“学习”的双线结构来安排文章结构的。
2、解决上节课第二道思考题:
(1)学生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2)讨论后明确、归纳:
任何文章,都有一个中心,传记也不例外。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自传的写作也要根据中心选择和安排材料。很明显,本文的中心就是传主着力表现自己叛逆、反抗的性格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的,而自己的读书、学习活动又促进自己这种性格向更高的境界发展。有了这样的中心,就可从众多的人生经历中选取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去组织和结构文章了,那些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或
事例就可大胆舍去,从而把文章写得井井有条。
二、继续探究:从上述学习活动中,你是否可以归纳出毛泽东的主要的性格特点?
(已水到渠成,学生肯定能回答出:具有天生的反抗、叛逆性格和善于读书、学习的品质)教师:对,从文中看,毛泽东具有天生的反抗、叛逆性格和善于读书、学习的品质,而且善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来读。除此之外,本文还表现了毛泽东其他方面的性格或品质,请同学们继续研读课文,试着归纳一些。(提示:可参照课后练习2)
(1)“我家里有‘两个党’,一个是父亲”到“她说这不合乎中国的道理”——具有天生的政治家口吻、风范和精神
(2)“我的不满增加起来了,辩证的斗争在我们的家庭中不断地发展着。”——善用政治术语阐述家庭矛盾。
(3)“在这个情形之下,双方互相提出要求”到“这样,结束了这场‘战事’。”——具有军事家的口吻和风范。
(4)“我代两个朋友作了论文„„”——既表现了自己的文才,又不回避自己的错误做法。
三、深刻认识“自传”这种文体:
1、理论概念:自传是由作者自述生平的一种传记形式。多采用第一人称形式,回忆和梳理自己的生平经历,特别是那些对其一生命运有重要影响,或者印象最深刻最值得回顾的经历、事件或交往。传主在追述往事过程中往往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因而往往具有特别的真实感与亲切感。有的自传也称回忆录。还有一类是应用性自传,要求在较短的篇幅中清晰地介绍自己以往的生活与工作履历,必须真实简明,不宜感情融入,一般不作艺术加工。这篇自传实际上可看作是一篇回忆录。
2、关于“应用性自传”:
(1)作用:顾名思义,这种自传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如入党时需要写的个人简历,找工作时需要写的个人简历,都属于这种应用性自传。所以,学会写应用性自传,对于中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写作要领:回忆和梳理自己的生平经历,选择自己一生中有重要影响(即
最能影响自己观念发展、转变),或者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经历、事件,然后根据这篇传记的应用领域(即入党方面还是找工作方面)再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行文的语气。强化文体
口述自传作为自传的一种,最特别的地方当然在于“口述”。毛泽东的这篇自传就是毛泽东与记者斯诺之间的访谈整理。因为斯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请毛泽东回答,因而自传中的条理是相当清楚的,但又不乏口头交谈的痕迹,以及毛泽东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发挥”,因此非常生动。《西行漫记》在当年之所以极为轰动,与这种生动真实的文风也有很大关系。而斯诺对毛泽东个人经历的询问,也同当时外界对毛泽东的好奇相关。这里展现出来的毛泽东形象,成功地颠覆了当时国民党对毛泽东及苏区的“妖魔化”宣传。【自主学习疑难展示】无惑则无获、合作探究
1.读完这篇传记,你对毛主席有哪些认识?(找出文中相关语句体会)什么最让你钦佩?
答:认识:人格理想:献身革命的使命感; 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 奋斗精神。
个人能力:领导才能; 写作才能。
钦佩:终生受益的兴趣习惯:如饥似渴的阅读
2.毛泽东最终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大量的阅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读书的妙处。要求用排比的句式完成。
答: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可以使人灵秀,伦理学可以使人庄重,修辞学可以使人善辩,逻辑学可以使人敏锐,————英国培根
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不仅可与孔孟谈礼,同老庄论道,与韩非议法,同孙武讲兵,也可与王羲之颜鲁公赏字,与齐白石徐悲鸿品画。
读书是与高尚的灵魂沟通,与优雅的品德对话,读书是高雅的休闲,可以让思想有一点余香,情绪有一点缱绻,灵魂有一点优雅
3、拓展提升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要写传记,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写入传记。在传记的选材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分条作答)
答:(1)必须全面搜集占有资料,没有资料,就写不出人物传记来。
(2)对搜集到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和口碑资料),又应细心鉴别,严格选择,慎重取材
(3)科学用词,避免夸大失实,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4)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和细写(5)适当引用传主原话,表现传主的性格
(6)细述特定场景中人物的活动,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好方法(7)(一)是否如实反映人物的主调;(二)面与点、详与略是否得当;(鲁迅曾说:文章“写成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主席进一步强调:“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修改,然后发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
4、当堂检测
(1).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特点:幽默。(2)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是传主的叛逆、反抗的性格,读书、学习活动。或毛泽东的主要的性格特点:具有天生的反抗、叛逆性格和善于读书、学习的品质
5、课后作业
(1)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下一课时导学案内容(2)课外阅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