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IV医院申请报告

时间:2019-05-15 12:5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生儿科IV医院申请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生儿科IV医院申请报告》。

第一篇:新生儿科IV医院申请报告

申请报告

尊敬的医院及设备科领导:

我科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会有新生儿及危重病人,为更好提高病人的生命长度及质量,因此我科拟申请使用美国颇尔公司的静脉输液过滤器。

颇尔静脉输液过滤器产品特点:

1、可以过滤来自输注药液或营养液的塑料和玻璃容器以及输液器中的有害微粒。带尖角或锋利边缘的大微粒会损伤血管,导致发炎。

2、通过疏水性排气滤膜不断向外排气,防止气泡进入病人血液循环。气泡栓塞会导致局部发炎,对组织和器官产生负面影响。

3、由于静脉输液过滤器是0.2微米的小孔径,能保证滤除细菌和真菌,保护病人免受潜在感染的威胁。

4、5、与普通的过滤器相比,该产品备带正电滤膜拥有截留细菌内毒素的能力。内毒素会导致发烧,引起并发症。

6、0.2微米的静脉输液过滤器产品可以使用时间长达96个小时。

颇尔静脉输液过滤器产品已经在临床使用中超过了20年以上;同时获得欧洲CE与美国FDA质量认证标准;在国际中拥有大量学术文献;全世界同类产品中质量处于领先水平。

颇尔静脉输液过滤器在临床使用方便可以与任何的输液器相容。可以对新生儿及危重病人起到防护作用,提高病房周转率,大大提高保贵的医疗资源。

基于上述原因,特向医院及设备科领导作此申请报告,需要使用静脉输液过滤器为病人更好的服务,望批准使用。

报告人:

2013年4月12日

第二篇:爱婴医院 新生儿科岗位职责(修订版)

新生儿科各级医师岗位职责

一、负责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二)、制定本科工作规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实施情况,按期总结汇报。

(三)、领导本科人员,对患儿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四)、定时查房,每周至少两次,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并亲自参加指导急、危、重、疑难病例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成立抢救小组。

(五)、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六)、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七)、参加院内外会诊、决定科内患儿的转科转院。

(八)、经常对本科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廉洁行医,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发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九)、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十)、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

操作及特殊检查治疗;检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

二、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新生儿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二)、每天带领下级医师进行医疗或教学查房至少一次,并指导下级医师诊疗技术操作。掌握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组织有关人员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三)、新患儿入院48小时内必须进行复查,修改住院医师病史、诊断及诊疗计划,审签出院及转院病例。

(四)、主持病房的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检查及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史、病程记录。

(五)、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病例讨论会,对当月出院病历作全面审查,纠正不当之处,及时讨论医疗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做好周转率、使用率、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等各种统计报告工作。做好差错事故、疑难病例、抢救病例等各种记录本的登记及讨论工作,逐月上报医务科。

(六)、贯彻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安排好住院医师床位分配工作安排,经常检查病房管理工作。

(七)、组织下级医师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经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积累科研资料,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八)、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各级人员,廉洁行医,文明服务,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三、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一)、24小时内完成新患儿病史,及时完成出院病历的出院记录,书写病历按正规格式和要求及时完整填写各项记录,要正确如实反映病情变化及上级医师查房意见。

(二)、对新入院患儿家属进行母婴分离后宣教包括如何挤奶、每次挤奶时间。

(三)、负责在病历中认真详细记录母婴分离后,患儿喂养时间、次数及喂奶量。

(四)全面负责所管患儿,每天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危重患儿要加强查房巡视次数,及时向主治医师和科主任汇报对患儿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情变化,提出需转院意见,有危重患儿要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向家属交待病情。

(五)、对患儿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开写医嘱,并随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检查化验报告及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与治疗意见。

(六)、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时应详细汇报病史,并认真书写查房记录。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会诊医师一起诊视,并及时将会诊结果汇报上级医师和执行诊治意见。

(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八)、参加科内业务学习、医疗质量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做好交接班工作。

(九)、认真学习新生儿基础理论知识及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

学技术,积极参加科内的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登记及填写工作。

(十)、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行医。

第三篇:新生儿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室应相对独立,临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二、新生儿病房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病室和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清洗消毒间、接待室、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

三、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2m2,床间距不小于1m。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m2。

四、病房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患呼吸道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皮肤有伤口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新生儿接触。

五、病室内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六、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护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并在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严格落实。

七、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开安置;对高危新生儿有保护性隔离措施。疑似感染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尽量单间隔离;隔离患儿床头应挂隔离标识,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八、配奶间环境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十、新生儿病房(室)室温应保持在22°C~24 °C,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十一、新生儿应用流动水洗澡,所用扑粉、油膏、沐浴液、治疗用品六洗,保持臀部干燥。

十二、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2.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3.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4.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5.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6.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新生儿衣物单独清洗,避免交叉污染。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第四篇:爱婴医院_新生儿科岗位职责(修订版)

新生儿科各级医师岗位职责

一、负责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二)、制定本科工作规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实施情况,按期总结汇报。

(三)、领导本科人员,对患儿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四)、定时查房,每周至少两次,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并亲自参加指导急、危、重、疑难病例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成立抢救小组。

(五)、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六)、负责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的母乳喂养培训考核,和护士长指导及监督下级医护人员母乳喂养理论掌握及技能落实情况。

(七)、参加院内外会诊、决定科内患儿的转科转院。

(八)、经常对本科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廉洁行医,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发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九)、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十)、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

操作及特殊检查治疗;检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

二、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新生儿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二)、每天带领下级医师进行医疗或教学查房至少一次,并指导下级医师诊疗技术操作。掌握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组织有关人员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三)、新患儿入院48小时内必须进行复查,修改住院医师病史、诊断及诊疗计划,审签出院及转院病例。

(四)、主持病房的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检查及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史、病程记录。

(五)、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病例讨论会,对当月出院病历作全面审查,纠正不当之处,及时讨论医疗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做好周转率、使用率、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等各种统计报告工作。做好差错事故、疑难病例、抢救病例等各种记录本的登记及讨论工作,逐月上报医务科。

(六)、贯彻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安排好住院医师床位分配工作安排,经常检查病房管理工作。

(七)、组织下级医师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经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积累科研资料,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八)、负责本病区病人的母乳喂养指导及下属医师的母乳喂养工作实施的监督工作,配合产科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

三、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一)、24小时内完成新患儿病史,及时完成出院病历的出院记录,书写病历按正规格式和要求及时完整填写各项记录,要正确如实反映病情变化及上级医师查房意见。

(二)、对新入院患儿家属进行母婴分离后宣教包括如何挤奶、每次挤奶时间。

(三)、负责在病历中认真详细记录母婴分离及人工喂养的原因,同时记录患儿喂养时间、次数及喂奶量。

(四)全面负责所管患儿,每天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危重患儿要加强查房巡视次数,及时向主治医师和科主任汇报对患儿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情变化,提出需转院意见,有危重患儿要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向家属交待病情。

(五)、对患儿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开写医嘱,并随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检查化验报告及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与治疗意见。

(六)、负责对所管床位产妇进行具体的母乳喂养指导及宣教,注意沟通中及病程记录对母婴分离原因分析记录及添加配方奶的原因分析。

(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八)、参加科内业务学习、医疗质量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做好交接班工作。

(九)、认真学习新生儿基础理论知识及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

学技术,积极参加科内的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登记及填写工作。

(十)、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行医。

第五篇:二级医院等级评审新生儿科实施方案

通许县人民医院二级医院等级评审新生儿科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迎接医院二级评审工作,提高新生儿科医疗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保障患儿医疗安全、保障优质护理服务、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特制订新生儿科二级评审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医院二级评审文件各项要求,细化解读33项核心条款第20项的5.3.3.1,并依据4.8.2.1的要求,制定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完善各岗位职责、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操作规程等的具体要求。根据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5节31条53歀1项核心条款C、B、A等要求,持续质量改进。二:组织管理

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科主任邓志艳为组长,范秀花为副组长,成员为:蒋会丽、黄历惠、申雅静、白赛玉以及全体护理人员,明确分工,落实各项工作内容,修订完善各项制定,确保评审应知应会的全员掌握和顺利通过参评。

(一)责任分工

1、组长:邓志艳负责新生儿科二级评审的各项工作安排、进度、指导、改进等,负责医疗质量改进各章节条款的分解和支撑材料准备。

2、副组长:范秀花负责更新、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流程安排、并组织安排二级评审内容的计划学习内容、以及迎接评审需要护理人员掌握的各项应知应会的内容。完善需要达到B条款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

3、成员:协助护士长检查完善各项评审工作要求、新入科护士的学习培训计划、带教和考核。三:计划安排:

目标护士长深入各项条款的分解、解读、细化内容,制定科室迎接二级医院评审工作方案并上交护理部审核。

(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1、修订新生儿监护室工作制度(已有)

2、完善助理护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岗位职责(已有)

3、修订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已有)

4、制定本科室各层级护士培训计划,(有计划)注:并对各层级护士的培训计划有考核、评价,对落实的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及成效评价,包括每月技术操作和理论考核等,有持续改进记录(需要补1-6月份的)

5、完善并修订新入科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实习生入科实习计划。并针对新入科护士的计划有考核、评价持续改进记录。(需要以后实施记录)

6、5.1.4.1科护士长需要落实科室目标管理的进度、落实执行的成效?(科室与护理部签署的设定目标管理)7、5.1.4.2科室需要针对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有自查、分析、反馈及整改(补材料)

8、科室对修订的制度、文件有落实实施评价的成效,修订的文件有试行、修改、培训、执行的程序,有修订标示。护士了解其程序、并对修订的的制度的执行情况有追踪和评价(无资料)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NICU护士与床位数1.5-1.8:1,。本科室编制25张床,开放20张,需要护士30名,实际本科室17名。有护理岗位说明书,包括工作任务、任职条件。

2、有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的绩效考核方案(需要修订绩效考核方案)护士明白了解绩效考核方面的项目要求,并与评先。晋升挂钩。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5.3.3.1(核心条款)

1、科室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体现有持续改进的过程。(无检查记录)

2、有优质护理工作计划、优质护理工作实施方案、优质护理实施进度安排、有创优整改措施,护士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内涵和目标

3、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追踪和评价(护士长一级质控资料?)

4、有危重患儿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抢救技能?(窒息复苏、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设备操作流程。护士对危重患儿的抢救有理论和操作培训有考核(技术操作?)有危重患儿病情变化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护理措施,有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改进和成效评价?

5、有医嘱核对与处理制度流程,有查对制度、有医嘱查对本、签名,有观察、了解和处置患儿用药与治疗的制度和流程,护士知晓制度和流程,并对护士执行药物治疗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内容有改进措施和成效评价。

6、有输血前的查对制度、有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报告、处理制度和流程,有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和效果评价的制度和流程?对执行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有持续改进记录

7、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使用制度和流程,护士知晓内容,对使用中的仪器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处理预案。

8、为出院患者提供出院指导?

9、有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及质量考核标准,有持续改进记录

10、有定期护理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对存在的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改进和成效评价?

(四)护理安全管理

1、科室成立护理质量安全小组,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分析。

2、有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制度,护士知晓无惩罚上报的渠道、流程

3、对科室不良事件的管理、上报、处置有成因分析、有书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有持续改进记录

4、有重点环节临床应急管理制度(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安全管理)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预案培训或演练,对存在的问题有持续改进记录

(五)特殊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与检测(新生儿病室)---5.5.3

1、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

2、有突发应急预案的的培训和演练(有火灾应急预案演练、针刺伤应急演练、方案、无输血、标本采集。安全管理演练)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考核

3、对科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有突发应急预案的的培训和演练有评价和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有落实

4、新生儿室护士通过专业理论考核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制定新生儿护士理论和技术考核计划、新生儿十大安全指标、理论笔记、新生儿常见技术并发症的处理,新生儿护理常规、相关技术操作等、一周四次、每月提问考核有试卷和记录)

5、护士按照工作年限或职称分层培训、考核合格(护士学习笔记、技术操作)

6、有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专项考核标准、有培训。

7、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有培训(培训安全制度和新生儿十大安全指标)

8、科室定期自查(依据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专项考核标准和护士长制定的自查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

9、有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三月一份 试卷和日常手卫生考核记录)

10、有传染病患儿消毒隔离制度

11、对手卫生规范等制度的执行有监管、评价和改进记录

(六)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

1、完善医院感染新生儿科各项制度,有医院感染爆发的处置演练效果的评价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

2、有落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控制措施

3、重点部门了解位居前5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名称

4、定期对消毒剂浓度进行检测

总结:以上五章内容依据C、B、A等要求逐条解读,红色内容是对照完善的制度、流程、培训等护士长将组织人员配合逐项修订并落实。

通许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2018、7、27

下载新生儿科IV医院申请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生儿科IV医院申请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新生儿科人员调配应急预案

    ***职工医院 新生儿室人员调配应急预案新生儿病室如发生突发事件如多胞胎窒息复苏、多名危重患儿抢救等,值班医护人员或科室医护人员无法完成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时,科室启动人员......

    新生儿科先进事迹

    新生儿科先进事迹 我院新生儿科是以女性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科室,全科39名医护人员中女性有37人,大多数同志身兼二职: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然而,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并没有折损她......

    新生儿科岗位职责

    新生儿室各级医师岗位职责一、负责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规划,组织实施,经常督......

    新生儿科年终总结

    新生儿科年终总结1 xxxx年是我院在新的务实型领导班子领导下的关键年头,对医各科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我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儿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增强自主......

    新生儿科自我鉴定

    新生儿科自我鉴定 新生儿科自我鉴定1 学四年是我人生最珍贵的时光。在这四年内,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上要求进步;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专业知识。学习勤奋刻苦,成......

    新生儿科试卷

    学校: 姓名: 一, 填空题 1,在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中,新生儿期是指: A从出生后满30天B从出生后满28天C从生后满两周D从孕期28周至生后两周E从孕期28周到生后一周 2,患儿,生后8天,出现全......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监护室工作制度 1、新生儿监护室在本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 助。 2、保持监护室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 1、为保持新生儿科清洁整齐,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须严格控制入室人员。进入科室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洗手、更换入内衣、戴工作帽、更换拖鞋或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