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窑小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后窑小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一种信息活动,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信息的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目的:
全校共享的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管理平台上,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为我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代化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指导思想:
1、科学性:按统一数字标准进行建设,便于检索应用和资源整合。
2、适用性:资源全面且贴近于教学,应用操作方便快捷,知识点准确无误。
3、先进性:对资源要进行动态管理,清除资源垃圾,保证数据资源的质量和数据资源的先进性。
4、引进和开发相结合,迅速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资源容量。
5、以一线教师为依托,建立运行激励机制,使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
三、基本原则
1.遵循“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原则,教学资源体系力求提供诸如多媒体素材、课件、电子教案、教育论文、研究性学习专题等丰富的资源
类型,从情境创设、知识讲解、知识拓展、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覆盖,从而实现与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学的全配套。
2.教学资源体系依据各学科知识的固有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提供知识点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发性的、恰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借助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特性,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3.教学资源体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发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协调、整体规划、考虑综合效益,又要合理分工、因地制宜、发挥学校各方面的优势,以保障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教学资源建设工程要在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导处、电教处以及学校各教研组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1)、研究——要注意对资源建设内容、开发方法、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资源建设就会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保证内容的高层次、高质量,才能保证资源库建设的高水平、高标准。
(2)、开发——对于分配制作的资源可以在其他网上下载,做到资源共享,也可以自己开发制作。
(3)、应用——资源库的开发者绝对不能只管开发,不管应用,开发出的资源一定要充分地、恰当地运用。
(4)、评价——对学校资源库的内容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与完善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4、资源审核: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已定的“资源评价指标”对征集到的资源进行审核、筛选、优化、整合并确定资源的等级和价格。
5、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批量或单个将资源存入资源库中,在入库时要对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资源库中数据的精确性。
五、保障措施
1.建立激励教师参与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机制。只有教师的广泛参与,资源建设才能取得快速的进展;才能保证数据资源的准确性和先进性,保证资源质量、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要将教师在现代化教学上的责、权、利统一起来,制定相应政策将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和教师工作考核挂钩。
2.加强教育技术队伍建设。现代教育技术队伍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培训、服务与管理等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是资源建设技术保障的关键。学校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跟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育技术的管理队伍,保证校园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学校资源库的建设立足于用,在用字上下功夫,以应用促改革,以应用促发展,建设适合本学校实际的经济实用、开放性好、安全可靠、扩展性强的资源库。
后窑小学信息资源库
建设方案
后窑小学
第二篇: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资源库的意义
1.收集、整理教师个人教学资源。
收集、整理教师自己开发、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试题、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
2.在学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在本校内,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
二、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是整个资源库建设的核心,资源设置要完全符合“综合化”要求。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1.资源的获取途径:
(1)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一部分优秀的资源。(2)一线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在学校资源建设过程中,各校要特别注重由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并将本校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时通过学校网络进行共享,这样既能提高 1
教师应用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又能促使学校的教学资源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
2.资源库分类
(1)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试题等素材)以课为单元,按年级、科目、资源具体内容等分类。
(2)文本资料:是指个人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心得体会等。
三、资源库建设团队
1、成员组成: 组长:闫德玲
副组长:刘立江 马学芳
成员1(年级组组长):曹雪宁 殷惠玲 周英霞 沈红玉
任素丽 周亚莉
成员2:各科目教师 成员3:教研室人员 技术人员:康永喜 施磊
2、责任分工:
组长及副组长: 对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全面负责总体规划及建设方案的审定,制定政策形成的激励机制,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
成员1:负责组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整个办公室教师资源收集进度的调控。
成员2: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优秀资源,自主开发资源。
成员3:提出资源分类标准,收集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并按标准对收集到资源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技术人员:提供日常资源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相关培训。并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四、资源库建设流程
流程基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个人整理个人的教学资源。
2.整理后由年级组长收集初步筛选整理进行科目分类。
3、整理后的数据经过教研组从信息技术应用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审核。
3.由教研组提出资源分类标准,收集本学科的各种教育资源。并按标准对收集到资源进行分类、整理。
4.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
信息处
2014-06-15
第三篇: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本着“全面培养,打好基础,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办学理念和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发展,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让每一位教师成功”的办学目标,学校花巨资建成了校园网,连接的计算机已达200多台,除学生机房和阅览室机房外,每个年级组办公室至少配置一台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供教师使用。学校建设校园网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优化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其核心是教学资源库的组建、应用和共享。现结合我校实际和教育科研工作建议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定位与总体目标
早在校园网建设兴起之前,教育界专家就已经提出了资源库的概念。随着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升温,校园网应用中有“路”有“车”却无“货”的现象也日渐突现出来。学校领导提出了“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口号,资源库建设由此被正式纳入议事日程。
到目前为止,国内资源库建设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代:
第一代资源库:以文件夹的形式管理素材,素材以成品课件、PPT、图片、视频资源为主,这一阶段资源库的应用为教师提供的主要服务相当于是将板书、挂图和记录片通过投影(或电视)播放出来。
第二代资源库:结构为“系统+课件”,学校通过购买成品资源库作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在应用方面,许多学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为赛课和公开课准备,通常每堂赛课需多位教师辅助,从设计到PPT、动画制作到素材搜集。这一阶段的成品资源库没有统一标准,资源库中的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为不符合别人的教学思路,通常也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这一阶段的资源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建库”的问题,但有待完善。第三代资源库:正是目前大力倡导的新一代资源库,具有统一标准、体现课改思想、强调探究、注重交互性、全面整合现有资源、素材与管理系统分离、积件设计理念、紧密结合E-learning(网络化学习)等特点。教育部资源库建设标准的及时推出也为此次资源库建设推波助澜。管理资源的功能模块被独立出来,资源以纯“素材”的形式存在,将“素材”放到管理系统中才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基于E-learning的网络课程开发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成为第三代资源库建设的新目标。
在此背景下,我校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面向师生的综合性资源库,以适应校园网需求,实质解决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学校决定先以主科科目作为构建资源库的学科分类基础,建设一个集中服务的网络资源数据库,提供重要教学网站的资源和免费教学资源的资源。
二、建设内容
1.开发一个网络资源库系统平台,包含资源建设、用户服务及资源收集与整理等功能,以实现网络资源的规范搜集、分类、组织和调控程序化整理,并能对资源信息进行多途径内容揭示。
2.形成相关标准与规范,包括资源选择标准、资源描述标准、资源类型标准、软件需求报告、项目管理细则。
3.建立一个至少覆盖中高考科目的系统的、完整的学科资源数据库。每个学科的资源内容应包括支撑学科发展的必备内容和可选内容,其中必备内容为直接为教学服务的多媒体素材、试卷和课件等资源,可选内容为供学科发展的教学录像、教学心得、教育论文和研究性学习专题等辅助教学资源。
4.建立一个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包括管理模式、项目运作模式以及系统运作模式。
5.课程设置符合学校所开设科目的要求。分学科设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品、科学、综合实践、书法、音乐、体育和美术等。
三、建设原则
1.本项目实施遵循“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合作建设、分头维护、集中服务、全面共享”的方针,贯彻“追求质量、强调应用、兼顾数量”的总原则。2.按照学校所开设的科目设置体系,分学科作为构建资源库学科体系的框架,可考虑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优先建设。
3.资源库建设以信息质量为本,切实做到所提供的资源信息是可用的、有用的,使重点学科资源库能够真正地为广大教师使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4.系统平台的开发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并能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5.不搞重复建设,原则上教研组负责本学科的承建工作。
6.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成果须作定期交流,共享成果。
四、预期建设成果
1.提供支撑资源库建设和发展的软件平台,包括数据维护、用户服务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2.建成至少覆盖主科科目的系统的、完整的网络资源学科资源数据库。3.形成与资源库建设相关的一套标准和规范,包括资源选择标准、资源描述标准、资源类型标准、软件需求说明、项目管理细则。
4.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五、建库工作流程
参建资源库的各部门,工作流程基本有以下几个步骤:
1.资源库建设的教师须结合所建学科,参照资源选择标准等,拟定本教研组所负责的学科的一些不同的搜索策略,如按关键词搜索等。
2.根据拟定的策略,应用程序开始建设这一学科的相关资料,并不断扩展到更多的资源。网络管理人员可调整搜索策略,尽可能使建设的资源是那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且适合作为该学科的资源内容。
3.对程序搜索到的资源用数据编目工具进行人工编目,参照资源描述标准、资源类型控制等对资源进行数据整理。
4.整理后的数据经过质量检查及质量控制的过程,存入相应的库中的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收集。
5.中心服务器收集的数据进行集中发布,当有失效链接或链接变化的数据应定期返回给各数据的提供教研组,进行数据的修改和维护。
六、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
在学校相关部门和教科室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各学科的项目组织管理组,负责系统研究分析、规范制定及建库的管理和协调等工作。项目管理组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成员为各学科教研组信息管理员。项目管理组向学校教科室负责。
2.项目实施管理
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在实施时将建设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并由项目管理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
数据质量控制组:主要负责对数据的教学性、标引的准确性、链接的有效性进行控制。
课题研究组:负责与本项目有关的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具体内容如下:资源选择标准,资源描述标准,资源类型控制和项目管理细则。
技术支持组:负责软件需求说明的制定,协助软件系统招标,配合软件平台开发,负责软件验收及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
资源建设协调组:负责资源建设参建申报的组织工作,组织和管理参建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协助软件开发商安装建库软件,负责解答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
学校的教科室为项目管理组组长,负责以上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3.学科建设模式
被建设学科分为两种:主科型和非主科型。4.参建教研组的选择
所有学校开设学科的教研组均可申请参加资源库项目建设。在选择参建教研组时,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申请建设学科是否为学校开设的学科;(2)该教研组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网络管理员;(3)是否有一支联合组成的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5.参建教研组的培训
学校教科室根据上述标准选择参建教研组。获准参建的教研组可以获得项目管理组提供的2人次的免费建库培训。
6.启动资源库建设
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必须参与资源库建设,当拟建学科和参建教研组确定后,资源库建设全面启动。参建教研组与项目管理组签订任务书。
7.中期检查
接受学校教科室对项目建设进行的中期检查。项目管理组根据各学科完成的数据质量和数量情况,酌情确定各中高考型学科经费金额,并将达到要求的学科资源在校园网上发布。非中高考型学科如达到质量要求,也可于校园网上发布。
8.项目预验收
项目管理组对本项目进行预验收,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功能及各学科资源建设。根据每个学科资源建设完成情况评奖,评奖时主要考察资源的教学性、资源的数量、资源描述质量、链接有效率。
9.项目验收
学校教科室对项目进行总体验收。
七、实施进度
1.2014.05—2014.07
项目调研,确定项目定位及建设目标,成立项目管理小组
2.2014.08—2014.09
完成项目研究可行性报告
3.2014.09—2014.12
规范及标准研究,完成项目相关标准 4.2014.10—2014.12
软件系统招标,形成软件系统需求说明书 5.2014.01—2014.02
召开资源库建设研讨会、确定参建教研组 6.2014.12—2014.03
软件系统研发、调试及试运行 7.2015.03
参建教研组信息员建库培训 8.2015.04—2015.09
参建学科进行资源库资源建设 9.2015.09—2015.10
中期检查 10.2015.10—2016.03 资源库系统试运行
11.2016.04
项目管理组对每个学科进行检查、验收 12.2016.05
项目总体验收
八、成果运行管理及共享方式
1.数据维护:每个学科的数据更新由本学科参建信息员负责。数据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更新频率检查及数据质量抽查,以督促数据更新的实施,促进数据质量的提高。
2.数据管理:数据集中存放于学校教科室,由教科室统一管理和发布。各学科参建教研组可根据本组实际情况(需求、存储等因素)确定是否对自己承建的学科信息在本地进行管理和发布。
3.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视实际使用需求情况,确定是否增加镜像服务器。4.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各参建教研组要始终遵循项目管理组制定的相关标准。
5.在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期间,各参建教研组可根据参建学科的成品数据数量和质量获得由该项目提供的不等额经费。6.自2015年4月起,原则上各参建教研组自行解决各学科数据等问题。7.在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期间,参建教研组之间可共享本项目成果。8.在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期间,渐渐扩大信息库容量。
9.在技术上和内容上增强视频功能,提供学校公开课等多种视频内容。
第四篇:小学资源库建设情况汇报
调兵山市第十一小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我校目前资源库总量达到100G,自制资源总量10G。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综合实践、音美学科。这些资源的来源是:
1、外部采购。按照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根据学科和教学的需要,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材料购买,充实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包括配套教案、试题、光盘、课件、素材、影音、教育资料等。这些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对教学具有实用价值,这种材料包括学校购买和教师个人购买。
2、网上整合。互联网经过几年的发展,数据不断膨胀,其中不乏有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众多的教育网站是学校教学资源库重要的资料来源,特别是有些学科类的教师的个人主页,对于某一门学科的资料收集比较全面,教学资源、教案和课件都有,这些网站对教学资源都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将这些网站的有关数据下载,然后加入资源库中。
3、自创特色。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还可以来自各类教育光盘、电教资料和教育软件及自己设计制作开发的教育教学资源。(1)各类教育光盘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电子出版物,品种较多,比如教育论文、多媒体课件等,选择一些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光盘,将其中的资源加入到资源库。(2)学校积累了大量的电教资料,如各类比赛课堂录像、教学示范录像、教学录音和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等。平时,由于受学习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这些音像资料的利用率是比较
低的,可以将这些音像资料转制成数字文件加入到资源库中,教师通过校园网就可以随时调用这些教学资料供教学中使用,学生也可以在个性化的学习中随时使用这些音像资源。(3)教育软件中的一些资料性软件可以将他们的教学资料导入资源库。(4)教师自制教学资源,补充到教学资源库中。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将这些作为原创资源加入资源库中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
4、卫星接收资源二次开发。随着卫星接收的资源不断充实,有大量全国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其中包括众多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和课件及图片等资源,将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二次开发并加入到资源库中。
总之,学校资源库的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领导管理机构是关键,经费提供是保障。资源库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也是一项周期长、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校的资源库在数量上、建设水平上都有很大差距,我们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使用中不断修正和丰富我校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建设情况汇报
调兵山市第十一小学
2013年5月15日
第五篇:金海实验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金海实验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我校自近年来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除了已有的校园局域网以外,还建设了高水平的学校网站,但就现阶段而言,学校网站的最主要功能还是宣传,远没有发挥网站的是最大功能,同时对于我校以光纤为骨干的校园网络来说也是一种浪费。为了更大程度的利用资源,让网络和资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特建议学校启动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及管理方案。
一、校本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
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主力部队是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他们了解教育中最迫切的需要,因而应由他们来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为防止教师对资源的重复建设,以及造成教师任务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务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2、确定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确定资源建设的标准,必须细化到对资源每个属性的具体要求,以便于操作。
3、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作为后期“资源建设专家组”和“各学科工作小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分类的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4、资源建设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老师、技术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部分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等。
5、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学科和任课教师的长处与特色,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完善与成功。
6、资源审核: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已定的“资源评价指标”对征集到的资源进行审核、筛选、优化、整合并确定资源的等级和价格。
7、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批量或单个将资源存入数据库中,在入库时要对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资源库中数据的精确性。
二、加快教师培训,支持资源库建设
我校多数教师未接受过系统而实用的信息技术的培训,独立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较弱,不能较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递知识和组织教学。因此,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地大量培训及进修以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的教师,努力为资源库设计、开发、管理、使用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1、加快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基础。
2、巩固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做到三优先(优先培训、优先提供设备、“评先”“评优”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的政策,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熟练操作、熟悉教学、能指导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骨干队伍。
3、加强培训,参加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以参加校内培训为主;参加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内设备作用,以参加校内培训为主;假日与工作时间培训相结合,克服工学矛盾,以假日、课外为主。并对全校教师进行一轮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知识、校园教育教学系统管理软件的使用和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及使用教学课件等培训。
三、加大硬件投入,为资源库建设打好基础。
我校已配备计算机教室四间及到办公室和教室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所有年级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只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校教学资源中心(方案另见附件),加强网络建设,便可确保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管理和使用畅通。
四、加强软件开发,多渠道充实资源库。
早在校园网建设兴起之前,教育界专家就已经提出了资源库的概念。随着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升温,专家适时提出了“建网、建库、建队伍”的口号,资源库建设被纳入正式的议事日程。
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
资源库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应该根据教师与科研的需要,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我们为资源库设计了校本资源(含教案、学案、素材、课件、积件等)和他山之石(他人的优秀课件)等模块。
为尽快充实资源库,我们可通过以下4种渠道:
1、商业购买。
资源库建设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建立二级(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库。
2、网络上下载。
3、激励教师踊跃提供。
4、招入专业人员进行制作。
同时我们应注意立足本校,立足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收集、整理,在教研、培训、教科研实践中收集整理大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