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方法[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12:5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方法[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方法[小编推荐]》。

第一篇:2014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方法[小编推荐]

选词填空是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言语部分很稳定的一种题型。要正确使用词

语,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注意辨析近义词。对近义词的辨析,要

掌握辨析近义词的基本方法,并认真地比较,才能作出最佳的选择。社区工作者

考试网将为考生介绍几种区分近义词的方法,供考生参考。

(1)从语意轻重的不同来辨析。有的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虽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语意轻重的不同。例如,“批评”与“批判”是一组近义词,前者语意

轻些,后者语意则重些,使用不当就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

(2)从适用范围的大小来辨析。有的近义词所指的虽然是同一事物,但是其

中有的适用范围大些,有的适用范围小些。例如,“爱护”与“爱戴”是一组近义词,前者适用范围大些,对人对物都可用,后者适用范围就小些,只适合用于人,使

用时应当注意。

(3)从感情色彩的不同来辨析。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是相同的,但是感情上

褒贬色彩不相同。例如,“成果”是褒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则是贬义词,不能混用。

(4)从语体风格的不同来辨析。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是它们中有的适宜做书面语,有的则适用于口语。例如,“惦记”与“思念”是一组近义词,但在一般情况下,前者用于口头,后者用于书面。

(5)从搭配对象的不同来辨析。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是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有的经常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形

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例如,“发挥”与“发扬”是一组近义词,前者常和“创造性”、“积极性”、“作用”等词配合使用,而后者常和“优点”、“传统”、“成绩”等词配合使用,打破了这种格式,也被人们认为是不恰当的。

社区考试网提醒,对于近义词的辨析,这需要考生靠平时多看书、勤查词典,不断积累。要认清构成词语的词素有什么含义,词语本身在使用上有什么特殊要

求(包括词义的轻重、适用的范围、感情色彩等)。

第二篇:2014年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语素辨析法

在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中,语素辨析法是指通过分析语素对词语进行辨析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含相同语素的词语,通过分析不同语素的侧重含义,进而找到

词语间的区别。今天针对同话题实词、成语辨析中的语素辨析法进行讲解,助各

位考生做好社区工作者备考工作。

【例】天堂鸟的美直追传说中的凤凰。因为栖息在________的雨林之中,一

般人很难有机会见到这种美丽的鸟儿,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根据它的画像

来在________它绝美的风采。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烟稀少 揣摩 B.荒无人烟 揣想

C.渺无人迹 幻想 D.人迹罕至 遥想

这道例题中,“幻想和遥想”“揣想和揣摩”是拥有共同语素的两组同话题实

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们间的不同语素,进而考查词语间的区别。

幻想,它的不同语素是“幻”,“幻”意味着虚幻不实,幻想的意思是:一般指

虚而不实的思想,也可以指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遥想,它的不同语素是“遥”,“遥”意味着时间久、距离远,遥想的意思是: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它们间的区别一个在虚幻,一个在久远。

揣想,它的不同语素是“想”,揣想的意思是:猜测;设想。

揣摩,它的不同语素是“摩”,较“揣想”而言强调反复多次。揣摩的意思是:

悉心探求。

因此,通过分析这两组词语的不同语素,我们就可以看出两组词语的区别,进而确定正确选项范围。

【答案】D。

解析:首先看第二空,“幻想”的对象常常是不切实际的东西;“揣摩”指反复思

考、推敲。这两个词语均与“风采”搭配不当,故排除A、C。第一空中,形容“雨

林”,“人迹罕至”比“荒无人烟”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D。

第三篇:2014年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文化知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到2011年,中国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29项:

昆曲、古琴、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针灸、皮影。

进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项:

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说唱。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10大类,囊括了我国各个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代表作。具体分类如下: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京剧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如清末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梅巧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田桂凤、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国年间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

(2)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

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

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

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3)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

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

享受,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其视觉形象和造

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

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

重社会价值。

(4)相声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相声最

初是一种摹拟口技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

相声、群口相声。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5)皮影戏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借助灯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种戏曲,通常

叫灯影或皮影戏。皮影戏在汉代已经出现,发源于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

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皮影戏在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派系众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

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6)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

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

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木偶戏流行范围广,派系众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

木偶戏、邵阳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

戏、石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等。

(7)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

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

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最具代表性的有:辽

宁昌黎地秧歌、抚顺地秧歌、山东鼓子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陕北秧歌等。

(8)舞龙

舞龙,民间又叫“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舞

龙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民间有“七八岁玩

草龙,十五六耍小龙,青壮年舞大龙”的说法。舞龙人数少则一人舞双龙,多则

百人舞一大龙。舞龙是华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

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9)舞狮

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

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

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舞狮

中影响力较大的有:江苏徐水舞狮、山西襄汾天塔狮舞、浙江临海黄沙狮子、广

东醒狮。

(10)象棋

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又叫中国象棋,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种益智

类游戏,在2000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有楚河汉界的象棋,初见于

宋代范仲淹“奇兵翻背水”和程颢的“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据考证中国象棋也

是国际象棋的鼻祖。

(11)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

第四篇:2014年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秒杀数列

2014年各省市社区工作者考试已陆续拉开序幕,社区工作者考试网第一时

间为各位考生提供备考指导,对考试中的各个详细问题作出详细解答,祝各位在2014年在社区工作者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的职位!

第一步:整体观察,若有线性趋势则走思路A,若没有线性趋势或线性趋势

不明显则走思路B。

注:线性趋势是指数列总体上往一个方向发展,即数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

小,且直观上数值的大小变化跟项数本身有直接关联(别觉得太玄乎,其实大家

做过一些题后都能有这个直觉)

第二步:思路A:分析趋势

1.增幅(包括减幅)一般做加减。

基本方法是做差,但如果做差超过三级仍找不到规律,立即转换思路,因为

公考没有考过三级以上的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1:-8,15,39,65,94,128,170,()

A.180 B.210 C.225 D 25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

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因而二级差数列的下一项是

42+13=55,因此一级数列的下一项是170+55=225,选C。

总结:做差不会超过三级;一些典型的数列要熟记在心

2.增幅较大做乘除

例2:0.25,0.25,0.5,2,16,()

A.32 B.64 C.128 D.25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以前

项得出1,2,4,8,典型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

下一项是16*16=256

总结:做商也不会超过三级

3.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

例3:2,5,28,257,()A.2006 B。1342 C。3503 D。312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而数列的每一项必与其项数有关,所以与原数列相关的幂次

数列应是1,4,27,256(原数列各项加1所得)即1^1,2^2,3^3,4^4,下一项应该是

5^5,即3125,所以选D

总结:对幂次数要熟悉

第二步思路B:寻找视觉冲击点 注:视觉冲击点是指数列中存在着的相对特殊、与众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解题思路的导引视觉冲击点1:长数列,项数在6项以上。

基本解题思路是分组或隔项。

例4:1,2,7,13,49,24,343,()

A.35 B。69 C。114 D。238

解:观察前6 项相对较小,第七项突然变大,不成线性规律,考虑思路B。长数列考虑分组或隔项,尝试隔项得两个数列1,7,49,343;2,13,24,()。明显各成规律,第一个支数列是等比数列,第二个支数列是公差为11 的等差数列,很快得出答案A。

总结:将等差和等比数列隔项杂糅是常见的考法。

视觉冲击点2:摇摆数列,数值忽大忽小,呈摇摆状。基本解题思路是隔项。例 5:64,24,44,34,39,()

A.20 B。32 C 36.5 D。19

解:观察数值忽小忽大,马上隔项观察,做差如上,发现差成为一个等比数列,下一项差应为5/2=2.5,易

得出答案为36.5

总结:隔项取数不一定各成规律,也有可能如此题一样综合形成规律。视觉冲击点3:双括号。一定是隔项成规律!

例 6:1,3,3,5,7,9,13,15,(),()

A.19,21 B。19,23 C。21,23 D。27,30

解:看见双括号直接隔项找规律,有1,3,7,13,();3,5,9,15,(),很明显都是公差为2 的二级等差数列,易得答案21,23,选C

例 7:0,9,5,29,8,67,17,(),()

A.125,3 B。129,24 C。84,24 D。172,83

解:注意到是摇摆数列且有双括号,义无反顾地隔项找规律!有0,5,8,17,();9,29,67,()。

支数列二数值较大,规律较易显现,注意到增幅较大,考虑乘除或幂次数列,脑中闪过8,27,64,发现支数列二是2^3+1,3^3+2,4^3+3 的变式,下一项应是5^3+4=129。直接选B。回头再看会发现支数列一可以还原成1-1,4+1,9-1,16+1,25-1.总结:双括号隔项找规律一般只确定支数列其一即可,为节省时间,另一支数列可以忽略不计

视觉冲击点4:分式。

类型(1):整数和分数混搭,提示做乘除。

例 8:1200,200,40,(),10/3

A.10 B。20 C。30 D。5 解:整数和分数混搭,马上联想做商,很易得出答案为10

类型(2):全分数。解题思路为:能约分的先约分;能划一的先划一;突破口在于不宜变化的分数,称作基准数;分子或分母跟项数必有关系。

例 9:3/15,1/3,3/7,1/2,()

A.5/8 B。4/9 C。15/27 D。-3

解:能约分的先约分3/15=1/5;分母的公倍数比较大,不适合划一;突破口为3/7,因为分母较大,不宜再做乘积,因此以其作为基准数,其他分数围绕它变化;再找项数的关系3/7 的分子正好是它的项数,1/5的分子也正好它的项数,于是很快发现分数列可以转化为1/5,2/6,3/7,4/8,下一项是5/9,即15/27

例 10:-4/9,10/9,4/3,7/9,1/9

A.7/3 B 10/9 C-5/18 D-2

解:没有可约分的;但是分母可以划一,取出分子数列有-4,10,12,7,1,后项减前项得14,2,-5,-6,(-3.5),(-0.5)与分子数列比较可知下一项应是7/(-2)=-3.5,所以分子数列下一项是1+(-3.5)=-2.5。因此(-2.5)/9=-5/18

视觉冲击点5:正负交叠。基本思路是做商。

视觉冲击点6:很像连续自然数列而又不连贯的数列,考虑质数或合数列。例11:1,5,11,19,28,(),50 A.29 B。38 C。47 D。49

解:观察数值逐渐增大呈线性,且增幅一般,考虑作差得4,6,8,9,……,很像连续自然数列而又缺少5、7,联想和数列,接下来应该是10、12,代入求证28+10=38,38+12=50,正好契合,说明思路正确,答案为38.视觉冲击点7:大自然数,数列中出现3位以上的自然数。因为数列题运算强度不大,不太可能用大自然数做运算,因而这类题目一般都是考察微观数字结构。

例12:763951,59367,7695,967,()A.5936 B。69 C。769 D。76

解:发现出现大自然数,进行运算不太现实,微观地考察数字结构,发现后项分别比前项都少一位数,且少的是1,3,5,下一个缺省的数应该是7;另外缺省一位数后,数字顺序也进行颠倒,所以967去除7以后再颠倒应该是69,选B。

第三步:另辟蹊径。

一般来说完成了上两步,大多数类型的题目都能找到思路了,可是也不排除有些规律不容易直接找出来,此时若把原数列稍微变化一下形式,可能更易看出

规律。

转化成一个新数列,找到规律后再还原回去。变形一:约去公因数。数列各项数值较大,且有公约数,可先约去公约数,例13:0,6,24,60,120,()A.186 B。210 C。220 D。226

解:该数列因各项数值较大,因而拿不准增幅是大是小,但发现有公约数6,约去后得0,1,4,10,20,易发现增幅一般,考虑做加减,很容易发现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下一项应是20+10+5=35,还原乘以6得210。

变形二:因式分解法。数列各项并没有共同的约数,但相邻项有共同的约数,此时将原数列各数因式分解,可帮助找到规律。

例14:2,12,36,80,()A.100 B。125 C 150 D。175

解:因式分解各项有1*2,2*2*3,2*2*3*3,2*2*2*2*5,稍加变化把形式统一一下易得1*1*2,2*2*3,3*3*4,4*4*5,下一项应该是5*5*6=150,选C

变形三:通分法。

适用于分数列各项的分母有不大的最小公倍数。例22:1/6,2/3,3/2,8/3,()A.10/3

B.25/6 C.5 D.35/6 解:发现分母通分简单,马上通分去掉分母得到一个单独的分子数列1,4,9,16,()。增幅一般,先做差的3,5,7,下一项应该是16+9=25。还原成分母为6的分数即为B。而又恰恰是给我们的线索,第二个括号一定是24!而根据之前总结的规律,双括号一定是隔项成规律,我们发现偶数项9,29,67,()后项都是前项的两倍左右,所以猜129,选B

第五篇:2014年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计划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可以着手准备了,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且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完成,会对稳定心态和提升能力大有好

处。下面社区工作者考试网的专家将为广大考生提供行测言语理解部分的备考指

导。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

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定向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质变;量变的积

累方向还规定了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无

限制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了道

路,既巩固了以往量变的成果,又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量变。所以,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当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

候,事物就处在肯定阶段;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会否定自身到达否定阶段,即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但是到此为止,事物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完成。因为正如在肯定阶段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事物的肯定

方面一样,事物的否定阶段同样也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事物的否定方面。所以,事

物的发展到了否定阶段,与其说事物内部的矛盾解决了,不如说是充分地展开了。

事物的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一样都有片面性。因此,只有经过第二次否定,到达

否定之否定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片面性才能得到克服,事物的矛盾也才能得到真

正的解决。也只有到这一阶段,事物的发展才能相对地完成。

总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自身出发,到否定自身,再到否定这一否定

回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3)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

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体现着对立双方相

互吸引的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矛盾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因此矛盾双方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结成一个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这个统一体之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offcn版权。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性质,体现着矛盾双方相

互分离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无

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矛盾范畴既反映了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实质,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就推动和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推动事物发展的,既有事物内部的矛

盾,也有事物之间的矛盾。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之间的矛盾

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首要原因,它不仅决定事物的性质,而且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不能直接决定事物的发展,只能通过加强或削弱事物内部

矛盾一方的力量,才能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作用。当然,内因和外因的地位不是

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下载2014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方法[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台州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备考-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方法[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