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发改局“三万”活动工作总结(共)
真情互动注重解难共同推动社区发展
----市发改局“三万”活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发改局按照“三万”活动的统一部署,按照“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民心、民意、规划”六字主题,以“办实事,求实效,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驻村入户,访民情,知民意,解民难,深受百姓称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截止目前,工作组应走访农户632户中,已经走访574户,通过电话联系50户,通过信函联系8户,总走访入户率已达到100%。走访入户过程中,收集各类问题共20个,化解种类矛盾3起;为社区办实事4件。先后撰写信息简报8篇,撰写专题调研报告2篇,撰写民情日记40篇,撰写心得体会3篇。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三万”活动
“三万”活动是全省强力推进的一项民心工程,对了解民情民意、融洽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发改局高度重视,将“三万”活动列为中心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局党委会、局机关干部职工大会多次统一思想认识,并作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
1、成立专班。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明新任组长,局所有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干部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推进“三万”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由副局长周承斌同志牵头,徐永和、李昌发同志任成员,徐永和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三万”活动的日常工作。
2、分组包干。按照“统一领导、分组包干” 的原则,做到分组不分家,将联系村10个村民小组分成五个组,平均每2个村民小组为一组,由局长、党组书记总牵头,每个小组由一名副局长或党组成员任组长,两到三名机关干部任成员,切实负责做好“三万”工作的始终。
3、强化责任。切实增强做好“三万”工作的责任感,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局机关党组成员分组负责、专班人员具体抓督办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因工作不力,规定时间走访不到位的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实施零距离沟通,全面真实了解民情
(一)、政策宣传零缺位。做好政策宣传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
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政策,使宣传工作不留死角。整个宣传过程中,召开“四会”共20次,印发宣传资料15份,开办宣传专栏2期。
1、适时做好口头宣传。一方面我们按照要求组织召开发“四会”,即“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群众座谈会等,通过会议宣讲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借助走访农户的机会,每到一户首先就宣讲政策,做到不厌其烦。
2、全面进行文字宣传。为了进一步营造宣传氛围,加深群众对政策的了解,我们工作组先后印制了《当前惠农政策一览表》,在社区定期开办宣传专栏等,将政策宣传到农户,让农民知晓现行的政策。
(二)、走访民情零距离。消除群众疑虑,倾听真实声音,方能收到走访实效。为此,我们工作组注重在方法上创新突破,做到和老百姓零距离接触,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渴求。
1、明确重难点,保证全覆盖。在明确全员走访到户要求的基础上,切实把握走访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走访了“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农、老师、老上访户)、“五户”(特困户、五保户、示范户、空巢老人户、留守儿童户),对外出务工农户采取了“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寄一封家书、发一个电子邮件”的方式逐一落实。在社区632户农户中,我们共走访了574户,其中“五老”户324户,“五户”248户,电话联系外出务工农户共102次。走访中共收集问题20个,化解矛盾3起。
2、问询多渠道,意见广收集。一方面我们抓住座谈和调查的机会,重点开展“十问”,即问各惠民政策是一否知晓并落实,问对村级班子是否满意,问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否充分,问有无矛盾需要调解化解,问农村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是否有人照料、监护,问春耕备耕物质是否备齐,问贫困户生活有何困难,问农村能人做大做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问当前农民最期盼什么,问农民对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为增进全面了解,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向群众全面了解情况,由各组负责的机关干部发放到各户,然后将问卷汇总,形成统一的材料向社区、办事处汇报,据统计,共完成问卷调查1264份。
3、统筹抓走访,调研重成果。局机关的每一名同志既有中心工作,又有本职工作,要做到两不误,就必须统筹安排好工作的时间。然而“三万” 活动走访调研的时间必须以老百姓的时间为转移,工作组与群众的时间经常错位,局机
关干部合理调配时间,充分利用早晚时间、双休日时间、节假日时间等进行走访调研,确保了在规定的时间全额走访到户。同时我们很注重走访调研实际成效,用具体的工作成果作见证。按照走访调研的要求,局机关每一名同志先后做到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每天撰写民情日记,撰写民情调查心得体会,写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文章,整理一篇原汁原味的访谈稿。目前,机关干部全员进社区访民情3次,共完成民情日记40篇,完成简报信息10篇,撰写专题调研报告2篇,完成民情调查心得体会3篇。
三、多措并举帮扶,全力推进社区发展
开展“三万”活动,关键在了解民情,解决民难,促进社区发展。自活动开展以来,局机关在如何推动社区发展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做好“四个帮扶”,增强发民展后劲。
1、结对帮扶。根据南岳山社区重点帮扶对象的花名册,局机关干部实行了一一结对子,一对一进行帮扶。今年以来,局机关干部坚持做到了每周到帮扶对象家里一次,了解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处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疑难,并先后送去慰问金3000元。
2、资金帮扶。南岳山社区目前收不抵支,正常运转极为艰难。为帮助其度过难关,局机关除了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以外,还承诺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目前局机关已为社区送去帮扶资金5万元,为社区运转提供了资金保证。
3、招商帮扶。对资源匮乏的南岳山社区来说,招商引资,借外力发展自己无疑最好的出路。为此,局机关帮助分析其潜在优势,出谋划策,力争利用社区土地资源优势,引进一个招商项目,彻底打破“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格局,目前前期策划正在顺利进行。
4、项目帮扶。据走访了解,社区群众安全饮水成为首要难题。为了彻底解决好这一民生工程,局机关承诺帮助积极争取安全饮水项目,并指定由分管农村安全饮水的专班人员负责,跟踪督办,切实将该项目落到实处,确保群众的要求得到实现。
(二)帮助建章立制,加强社区管理。一是帮助制定、完善社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二是总对结和推广社区能人致富门道,帮助培育自主创业能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帮助建章立制,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四是加强基层组
织建设,帮助建设好一个社区党支部,指导培育好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
四、严明工作纪律,保证活动实效。
为确保“三万”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工作组制定了严明的工作纪律:
1、严格考勤制度。工作组成员要求进村入驻,每周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5天,在活动期间与群众同劳动次数不少于5次。主要领导要活动期间到驻点村调研不少于3次。工作组成员活动期间原则上与单位工作脱钩,不得旷工和随意请假。工作队员请假1天的由工作组长审批,请假2天的由工作组由办事处负责人审批,请假3天以上的由市“三万”办审批。整个活动期间每名工作队员累计请假不得超过5天。
2、严格生活纪律。严格执行“六不准”。工作组人员要体察民情、珍惜民力、轻车简从、严格自律,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不准参与赌博、带彩打牌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陪同和迎送。
3、严明工作要求。工作组要严格按照“三万”活动的工作要求,扎实抓好阶段任务。坚持撰写民情日志、调研报告、心得体会、工作简报、宣传报道等,对凡是没有按照规定动作完成的,严肃追究工作组成员的责任。严格执行工作组例会制度。要求每天早上开一次碰头会,总结前天工作,安排当天工作;每周一次小结,相互交流,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4、做好角色定位。工作组在工作期间,要认真查找村存在的问题,帮助搞好发展的思路和规划。要定位好自己的帮扶角色,对所有查找的问题和制定的工作思路,要做到办事处、社区、工作组三级共同商量解决,不单独或擅自表态、不激化矛盾。机关干部必须全力配合工作组工作,日常工作由工作组具体抓,全员活动时机关干部应按照工作组的分组安排和工作要求,按时保质的配合完成。
第二篇:市发改局年终工作总结
市发改局年终工作总结
20**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我县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在工实施项目XX县战略,扎实推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良好,现将重点项目办20**年总结如下:
一、省、市重大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省重大项目方面,20**年,我县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共11个,其中:收尾项目1个,续建项目3个,新建项目6个,预备项目1个。分别为收尾项目一个即贵家营风电场;续建项目3个,分别是威XX县雪山灼圃风电场、雪山仙水坡风电场、小米水库;新建项目6个,分别是牛栏江象鼻岭水电站、高峰风电场、麻窝山风电场、老黑山风电场、龙河风电场、大杉树风电场;预备项目一个即大海子风电场。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强有力推进措施,加快了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省重大11个项目,分别为9个风电及2个水利项目,总投资696541万元,2013年计划投资360830万元。本累计完成投资414109万元,超计划投资,占投资的114.8%。
市重大项目2013年共计42个,新建25个,续建15个,预备2个。涉及产业发展、能源、城市建设,农林水利、社会发展,房地产安置房等方面。预计总投资123.82亿元,本投资目标521922万元,2013年累计完成投资654162万元,占投资任务的125.3%。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2013年我县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592个,涉及农林水利、基础设施、交通、能源、产业、环境保护、文教卫、社会发展等方面,计划投资170亿元。在592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省重大项目11个,市重大项目42个,1000万元以上非省市重大工程308个,50万元至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31个。
20**年,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45亿元,同比20**年增长20%。每季度的项目集中开工和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极大地促进了项目投资进度。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加强协调。
一是突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在项目调度中,重点项目办公室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联系、督促等方式,多渠道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及时上报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对存在问题尽力协调解决,为项目建设服务;二是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人民政府成立拆迁办公室,具体负责并开展城区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等方面工作,为城区建设项目推进提供支撑;三是突出工业项目。发改局、统计局、工能局等单位加强对煤炭、电力、产业、园区等工业项目的调度、统计和协调工作,以良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的推进。对今年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紧盯项目推进目标,注重收尾项目抓竣工,再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落地开工,全力推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积极与县直有关部门、乡镇和业主协调沟通,积极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对接,对快速推进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保障体系。一是组织保障。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关心支持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人员保障。发改局针对本单位内部员工的时间情况,对重大项目办工作人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和调度,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措施保障。在固定资产投资调度及服务中,注重过程管理,保证工作措施的落实,推进项目建设的开展。
3、创新工作。一是创新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吸纳企业入住园区;二是创新项目服务体系,帮助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创XX区建设项目管理,加快城市建设项目步伐;四是创新工业项目推进制,促进工业项目加大投资;五是创新项目管理体制,注重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六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大型招商引资活动为平台,以园区为载体,采取驻地招商,参加经贸洽谈会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1、固定资产投资推进方面
一是新开工项目少,上马大项目少,促使固定资产投资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
2、地理因素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影响严重
一是威XX县地处黔西北山区,公路弯大坡陡,改造难度大(部分路需段经过铁路涵洞),改造时间长,加之运输半径长,对风电设备运输及安装的影响极大。
二是气候因素对项目投资建设影响较大。夏秋多雨、冬季大雾、雪凝气候对风电场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的影响大。如,计划3月前竣工投产的风电场项目到7月份才竣工投产,计划二季度开工的一些项目到三季度才陆续开工建设。
3、煤炭项目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大。2013年,煤炭行业价格低迷,市场疲软,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瓦斯、水患、火灾、地压等各类灾害日趋严重,预防难度加大,治理任务艰巨,加之由于煤矿技术力量薄弱,前期地质资料不齐,勘探程度低,煤矿建设进度滞后,现行煤炭产业政策变化较快,摇摆不定,价格走低,严重影响了煤矿业主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4、投资人信息管理参差不齐。一些已开工建设的项目,由于审批手续尚未办结或正在办理,固定资产投资进不了统计部门统计库;一些项目特别是准备、储备项目变化因素大,给项目库建设信息收集、项目建设调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其它制约项目发展建设因素。一是资金制约。由于融资条件限制,在扩大融资规模和渠道上较艰难,特别是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项目资金短缺,项目进度慢,体现在园区建设、教育等项目,县财政安排的资金有限,银行贷款尚未落实,加之民间投资和融资缓慢,致使部分工程推进缓慢;二是用地方面制约。由于国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严格审批新建设用地,相对延长了项目落地的时间;三是征地、拆迁难制约。个别项目用地仍存在因住户要价过高,不配合拆迁,谈判难等问题不能及时开工。
四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低。我县招商引资势头好,但在项目落地和建设服务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部分招商引资项目未能按时开工和落地。
四、对2014年项目建设的建议
1、加强督促,推进在建项目进度。一是督查到位,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督促,抓住施工黄金时节,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拆迁征地协调力度。全力推进未开工项目早日开工,尽快落实土地、环保、规划等项目建设条件,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特别是对项目建设中经验不足的业主,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指导,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办理土地、林地、资金等手续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坚持领导监督责任制,各项目负责人要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计划竣工项目、开工项目如期完成。
2、加强指导,推动项目开工。以各类投资计划新开工项目为重点,推动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一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各部门要对列入新开工计划但尚未开工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对项目前期工作程序进行梳理,倒排工作计划,组织力量严格按计划推进,推动未开工项目尽快上马。重点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招商引资、重点工程三大类的项目进行排队,集中力量突破瓶颈问题,促使一大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3、加强配合,完善手续,提高企业融资率。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完善手续,提高企业融资率,积极协调统筹融资工作,努力扩大投资信贷规模,进一步加大项目融资力度,尽快完善项目贷款手续,确保项目建设资金。
4、加强服务,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落实投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对全县经济发展和投资工作有重大影响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要限定时间,落实责任,抓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和落实,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效。
5、进一步转变作风,大力营造优良建设环境。要提高对抓项目、抓投资的认识,大力营造优良的建设环境,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项目申报率和申办质量,排除阻挠项目施工行为,确保项目质量和建设进度。
6、加强园区建设,提高企业入驻率。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形成产业优势和集聚效应。以项目带动园区建设,以商招商,最大限度承接企业入驻,真正使产业园区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招商引资的承接园,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7、加强统计和信息反馈,使固定资产和投资情况统得进、报得出。要大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在统计中建立完善台账,做到应统尽统,避免少报漏报。对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完成情况继续进行旬调度、月通报等制度,各牵头单位和部门要明确并相对固定责任人和联络员,及时作好信息上报,真实反馈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动态,反映我县项目建设风貌和建设成绩。
8、统筹前期工作经费,有力推进项目申报。鉴于有关单位在项目工作中开展前期工作经费紧缺,为有力推进项目申报,建议由政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向,又具有针对性的项目统筹解决部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以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第三篇:发改局驻村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县“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三万”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向大甲牵头,副局长李猛带队,项目稽察股杨勋,投资股徐光训,社发股高晓华等三名同志参加,组建了村“三万”活动工作专班,于3月31日进驻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近5天的入户调查,走访了168户农户,对全村经济发展、社情民意进行了全方
位的了解,并对全村产业发展进行了重点调研和思考,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地理条件:村位于县野三关镇东北角,西与岔儿河村接壤,东与秭归磨坪相邻,全村海拨800-1200米,大磨线横穿村中,距野三关镇51公里,车程约一个半小时。该村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山石居多,土质多为黄壤,全村现有耕地1647亩,山林9568亩,其中村级林场2800亩。
2、人口规模:该村所辖8个组,168户,570人,全年举家外出的14户,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15人,在家劳动力330人,全村60岁以上老人108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3、组织建设:村委会位于3组,大磨线旁,由原村小学改造,为一幢三层石砌平房。村主职干部2人,计生专干1人,村委三人,支委三人,全村党员13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4人,近三年来发展新党员2名。村民代表23人,在家的20人,其中60岁以上2人。配有村级党员电教设备,建有党员活动室。
4、经济发展:全村经营耕地1587亩,常年荒芜60亩,其中因举家外出无人耕种的25亩,村民自发性流转土地40亩,镇村支持发展烟叶承租230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块:一是打工收入。除去承包工程性收入外,全村年纯打工收入约200万元,是村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种植业收入。该村经济作物主要是烟叶、魔芋、广椒。全村种植烟叶的有9户,110亩,年收入约20万。种魔芋的150户,120亩,年收入约10万。种广椒的40户,200亩,年收入约2万元;三是养殖业收入。全村150户养猪,年出栏牲猪450头,其中出售150头,年收入约30万元,80户养羊300只,年出栏100只,年收入约1.5万元。还有少数农户发展种植贝母、玄参等。
5、基础设施:全村公路里程86.5公里,其中:大(野三关大拐)磨(秭归磨坪)线在村内6.5公里,组级公路18公里,入户公路52公里。公路通组率100%,公路入户率达97%;全村农网整改于基本结束,全村建有3个台区,供电覆盖面达100%;前政府支持小规模地解决过饮水问题,大部分设施因年久失修,已基本丧失功能。近年全村安全饮水工程未启动,60%的农户引水入户,主要是相邻农户互助解决饮水问题。
6、社会事业:全村适龄儿童16人,入学率100%,上学地点在距村15公里的麻沙坪小学;全村出生人口2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100%,计生奖扶对象13人;建有村级卫生室1个,小药店1个。电话入户率达100%,电视入户率达100%。
7、民生保障:2011年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3%,全村家庭年收入在元以下的特困户有8户,五保4户,享受农村低保31人。
8、综合治安:该村综合治安状况良好,综治机构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连续3年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二、经验总结
从工作组入户调查的情况来看,该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村级组织得到了加强,村级经济不断加快发展,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表示万份信赖与坚决拥护,对今后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特别是全村人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谋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给予我们一定启示,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组织建设得力,保证有人管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支持下,该村切实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主职干部工作得力,“五个基本”“七大体系”建设得到较好落实,基本形成“六有” 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保证有人专心投身于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类事务。
2、执行上级政策到位,达到按章办事。在村党支部书记谭鹏的带领下,村支两委班子能严格按上级政策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管理民主,依法办事,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到位,很好地维护和发展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了在党和国家政策指引下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发展集体经济有本,努力筹钱干事。村级领导班子在改革中正确引导全村人民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保留了村级集体林场和组级林场,为发展集体经济留下“本钱”,并通过发包方式,筹得了60万元的资金,投资30万元改善各组入户公路条件,投资2万元整修供水设施,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4、发
展产业思路够新,做到用心谋事。为带动全村烟叶产业发展,在镇党委、政府和烟叶公司的鼓励支持下,镇、村两级党委书记亲身参与,于今年成立“烟草农庄”,选择成块连片的区域,承包230亩地,集中发展烟叶种植,此举有效解决了部分耕地闲置、部分劳力就业、部分烟农投资不足的问题,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支持和一致欢迎,这在该村是个创
举,在该镇乃至全县也属创新。
三、主要困难
纵向来看,该村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显著,但横向来看,该村的发展仍是困难重重,影响和制约该村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相对薄弱。从该村所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属于典型的“三边”村:“边远、边界、边缘”,即地理位置边远,处于邻县边界,发展趋于边缘。“边远”:虽然村级主干道是水泥路,但距集市和野三关集镇仍然较远,没有公交车,交通主要依靠摩托和麻木,乘车单边费用达到了25元/人,相当于县城到野三关镇的单边费用。4组田金甲反映,因路太边远,无公交,车辆少,学生上学需要联合几家包车,人少了司机不跑,人多了又有安全隐患。“边界”:距秭归磨坪约20公里,近于到附近的集市,经济流动趋向磨坪,有条件的农户大都选择在磨坪经商、上学、就医,弱化了自身消费对本地经济的拉动;“边缘”:虽然隶属全县经济中心——野三关镇,但该村尚未融入到大投资大发展的圈子,信息、资源、人才、投资依然处于极不对称的状态,发展趋于被边缘化。
2、基层服务能力有限,水平相对较低。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村民对基层服务表示更多期待,主要是村干部与群众的日常沟通较少,难以及时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和农业技术服务,幼儿教育是空白,村级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等。一是村组干部队伍服务能力有限。该村在职享受定补的干部2名,1名计生专干专职于计生软件工作。因待遇较低,没有组长,由定补干部兼任。2名干部负责全村8个组、168户农户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人手较少,待遇较低,主要是完成镇政府下达的“规定动作”,缺乏与村民的常态沟通和密切联系,党员及代表聚集开会的时间很少,缺乏对村民的宣传引导,村民各类信息来源主要是看电视、听传言。信息相对闭塞。二是农业技术服务缺乏。因地处偏远,产业特色不够突出,规模不大,缺乏相应有的农业技术服务,如4组张世旺反映,他家在种魔芋8分地,卖了4000多元,见效益不错,第二年发展6亩,可全部发病亏损,从此失去信心。3组田宗井种植6亩蕃茄,自行从商贩购种,因种子不纯,抗病、抗倒性能极差,产量不足,品种不佳,全年亏损近2万元。三是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不够完善。虽然农村合作医疗给老百姓大病医疗提供了一定保障,因该村较偏远,主要的医疗服务还得依靠村卫生室,但该村卫生室未申请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报销资格,老百姓在村卫生室拿药不能享受新农合的门诊政策,卫生室医务人员觉得村小,不愿投入,收入甚微,工作基本上也是兼职,难以保证全天候及时优质服务。
3、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条件相对落后。从水、电、路的基础条件来看,覆盖面较大,但质量较差。全村面临饮水难的问题,没有一个能保证全年持续供水的水源点,天旱5天,约70%的家庭每天要花上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取水,成为全村生活和生产中最大困难;公路入户率基本上接近100%,但约60%的属于“晴天路”,40%的属于“摩托道”,不能满足人们出行所需,影响了烟叶、魔芋、广椒种植户的投资收益。二组通往磨坪的必经之桥,因年久失修,现已成为危桥;冲家沟位于与秭归磨坪交界,西边磨坪一方修建了河堤,东边葛藤坪还是老河堤,形成西高东低,对24户人家住房和380亩耕地形成威胁,其中河边已有100多亩耕地被淹;农网整改后用电安全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部分台区在用电高峰电压严重不足,突出反映在3组台区,晚上用电高峰时段电饭煲、干湿磨不能正常使用。
4、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困难相对较多。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村4组邓忠财在中铁十八局任职,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在其公司打工,就业相对稳定,加之村内有一部分干部职工家属,近50%的家庭都是由老人带孙儿留守在家,主要是满足生活上的自给自足,在为数不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中,各谋出路,导致产业发展规模较小,近几年只有8、9户种烟农户,魔芋种植比较普遍但面积很小,广椒种植面积小且不稳定。在此基础之上缺乏必要的投资和服务,突出表现在缺乏技术指导和比较成熟的销售渠道,主要靠各自摸索、商贩上门,从而导致产业发展效益较差,许多农户还是亏损状况。
四、下步建议
针对该村目前及今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前农村相关政策,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初步的衔接,对今后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工作措施,密切联系群众。根据老百姓的呼声,针对的地理环境,必须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干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一是要健全村组干部队伍建设。村主职干部不能履行组长职责的,应该重新推选组长,要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及党员代表服务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建议采用义务服务与适当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解决相关人员误工问题。二是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要采取代表会、屋场会、现场会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利用广播、短信、车载音响等多种手段,利用赶集赴会、红白喜事等聚会机会,组织开展对村民的宣传教育与技能培训。要让党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个农户,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反映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回应并尽快解决,不断改善干群之间、村民之间的关系,提高民生促进全村和谐。
2、统筹内外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该村需要解决人畜饮水、冲家沟河道治理、危桥整修、公路整修、村委会整修等,整体投资额较大,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认真调查,编好方案。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组将配合村支两委,请求相关部门支持,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制订好解决方案,做到科学规划、精打细算、先急后缓。二是多措并举,逐步解决。通过国家投入、部门扶持、村内自筹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特别是要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好国家投资及部门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确保投资建设的长远效益。
3、健全工作机制,加快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村民自愿的基础之上,要加大对烟叶、魔芋、广椒产业的引导、支扶力度,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努力增加从事产业发展农户的现金收入,提高产业发展效益。一是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在村支两委的推动下,引导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整合资源,更好地为村民提供技术、资金及信息服务,同时也可以借此平台加强村民之间的沟通互助。二是强力推动与企业的合作。从三个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魔芋、广椒基本上属于自发性发展,必须借鉴大支坪等地专业合社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努力发展订单式农业,降低投资风险。三是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因该村自然条件较差,要不断革新农业发展模式,烟草农庄是个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其它产业发展可以借鉴这个模式,要通过合法、有序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通过支农贷款、委派技术员、完善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支持、鼓励在家的种田能手成为产业发展专业户,革新农民的就业模式,充分发挥能人潜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4、加大政策落实,强化民生保障。就村民们所关心的教育、医疗、财务等方面来看,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检查、督办力度。一是要加大对涉农收费政策的宣传及检查力度。要将上级政策及时、准确地向村民们宣讲,学校、卫生室、畜牧服务中心等单位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收费必须开具收据。发改、农经等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畅通老百姓咨询、投诉渠道,让村民做到交费心中有数、拒交理直气壮。二是要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及服务力度。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督促该村卫生室尽快办理新农合定点门诊手续,备齐常用药品,改善服务质量,解决村民门诊拿药享受新农合政策难的问题。三是要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代理、村级民主理财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要从机制上确保村级现有资产的安全,并促进村级资产的保质增质,从而更好地为全村人民谋福利。
第四篇:发改局驻农村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发改局驻农村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县“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三万”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向大甲牵头,副局长李猛带队,项目稽察股杨勋,投资股徐光训,社发股高晓华等三名同志参加,组建了村“三万”活动工作专班,于3月31日进驻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近5天的入户调查,走访了168户农户,对全村经济发展、社情民意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并对全村产业发展进行了重点调研和思考,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地理条件:村位于县野三关镇东北角,西与岔儿河村接壤,东与秭归磨坪相邻,全村海拨800-1200米,大磨线横穿村中,距野三关镇51公里,车程约一个半小时。该村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山石居多,土质多为黄壤,全村现有耕地1647亩,山林9568亩,其中村级林场2800亩。
2、人口规模:该村所辖8个组,168户,570人,全年举家外出的14户,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15人,在家劳动力330人,全村60岁以上老人108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3、组织建设:村委会位于3组,大磨线旁,由原村小学改造,为一幢三层石砌平房。村主职干部2人,计生专干1人,村委三人,支委三人,全村党员13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4人,近三年来发展新党员2名。村民代表23人,在家的20人,其中60岁以上2人。配有村级党员电教设备,建有党员活动室。
4、经济发展:全村经营耕地1587亩,常年荒芜60亩,其中因举家外出无人耕种的25亩,村民自发性流转土地40亩,镇村支持发展烟叶承租230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块:一是打工收入。除去承包工程性收入外,全村年纯打工收入约200万元,是村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种植业收入。该村经济作物主要是烟叶、魔芋、广椒。全村种植烟叶的有9户,110亩,年收入约20万。种魔芋的150户,120亩,年收入约10万。种广椒的40户,200亩,年收入约2万元;三是养殖业收入。全村150户养猪,年出栏牲猪450头,其中出售150头,年收入约30万元,80户养羊300只,年出栏100只,年收入约1.5万元。还有少数农户发展种植贝母、玄参等。
5、基础设施:全村公路里程86.5公里,其中:大(野三关大拐)磨(秭归磨坪)线在村内6.5公里,组级公路18公里,入户公路52公里。公路通组率100%,公路入户率达97%;全村农网整改于基本结束,全村建有3个台区,供电覆盖面达100%;前政府支持小规模地解决过饮水问题,大部分设施因年久失修,已基本丧失功能。近年全村安全饮水工程未启动,60%的农户引水入户,主要是相邻农户互助解决饮水问题。
6、社会事业:全村适龄儿童16人,入学率100%,上学地点在距村15公里的麻沙坪小学;全村出生人口2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100%,计生奖扶对象13人;建有村级卫生室1个,小药店1个。电话入户率达100%,电视入户率达100%。
7、民生保障:2011年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3%,全村家庭年收入在元以下的特困户有8户,五保4户,享受农村低保31人。
8、综合治安:该村综合治安状况良好,综治机构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连续3年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二、经验总结
从工作组入户调查的情况来看,该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村级组织得到了加强,村级经济不断加快发展,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表示万份信赖与坚决拥护,对今后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特别是全村人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谋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给予我们一定启示,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组织建设得力,保证有人管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支持下,该村切实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主职干部工作得力,“五个基本”“七大体系”建设得到较好落实,基本形成“六有” 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保证有人专心投身于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类事务。
2、执行上级政策到位,达到按章办事。在村党支部书记谭鹏的带领下,村支两委班子能严格按上级政策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管理民主,依法办事,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到位,很好地维护和发展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了在党和国家政策指引下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发展集体经济有本,努力筹钱干事。村级领导班子在改革中正确引导全村人民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保留了村级集体林场和组级林场,为发展集体经济留下“本钱”,并通过发包方式,筹得了60万元的资金,投资30万元改善各组入户公路条件,投资2万元整修供水设施,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4、发展产业思路够新,做到用心谋事。为带动全村烟叶产业发展,在镇党委、政府和烟叶公司的鼓励支持下,镇、村两级党委书记亲身参与,于今年成立“烟草农庄”,选择成块连片的区域,承包230亩地,集中发展烟叶种植,此举有效解决了部分耕地闲置、部分劳力就业、部分烟农投资不足的问题,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支持和一致欢迎,这在该村是个创 举,在该镇乃至全县也属创新。
三、主要困难 纵向来看,该村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显著,但横向来看,该村的发展仍是困难重重,影响和制约该村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相对薄弱。从该村所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属于典型的“三边”村:“边远、边界、边缘”,即地理位置边远,处于邻县边界,发展趋于边缘。“边远”:虽然村级主干道是水泥路,但距集市和野三关集镇仍然较远,没有公交车,交通主要依靠摩托和麻木,乘车单边费用达到了25元/人,相当于县城到野三关镇的单边费用。4组田金甲反映,因路太边远,无公交,车辆少,学生上学需要联合几家包车,人少了司机不跑,人多了又有安全隐患。“边界”:距秭归磨坪约20公里,近于到附近的集市,经济流动趋向磨坪,有条件的农户大都选择在磨坪经商、上学、就医,弱化了自身消费对本地经济的拉动;“边缘”:虽然隶属全县经济中心——野三关镇,但该村尚未融入到大投资大发展的圈子,信息、资源、人才、投资依然处于极不对称的状态,发展趋于被边缘化。
2、基层服务能力有限,水平相对较低。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村民对基层服务表示更多期待,主要是村干部与群众的日常沟通较少,难以及时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和农业技术服务,幼儿教育是空白,村级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等。一是村组干部队伍服务能力有限。该村在职享受定补的干部2名,1名计生专干专职于计生软件工作。因待遇较低,没有组长,由定补干部兼任。2名干部负责全村8个组、168户农户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人手较少,待遇较低,主要是完成镇政府下达的“规定动作”,缺乏与村民的常态沟通和密切联系,党员及代表聚集开会的时间很少,缺乏对村民的宣传引导,村民各类信息来源主要是看电视、听传言。信息相对闭塞。二是农业技术服务缺乏。因地处偏远,产业特色不够突出,规模不大,缺乏相应有的农业技术服务,如4组张世旺反映,他家在种魔芋8分地,卖了4000多元,见效益不错,第二年发展6亩,可全部发病亏损,从此失去信心。3组田宗井种植6亩蕃茄,自行从商贩购种,因种子不纯,抗病、抗倒性能极差,产量不足,品种不佳,全年亏损近2万元。三是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不够完善。虽然农村合作医疗给老百姓大病医疗提供了一定保障,因该村较偏远,主要的医疗服务还得依靠村卫生室,但该村卫生室未申请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报销资格,老百姓在村卫生室拿药不能享受新农合的门诊政策,卫生室医务人员觉得村小,不愿投入,收入甚微,工作基本上也是兼职,难以保证全天候及时优质服务。
3、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条件相对落后。从水、电、路的基础条件来看,覆盖面较大,但质量较差。全村面临饮水难的问题,没有一个能保证全年持续供水的水源点,天旱5天,约70%的家庭每天要花上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取水,成为全村生活和生产中最大困难;公路入户率基本上接近100%,但约60%的属于“晴天路”,40%的属于“摩托道”,不能满足人们出行所需,影响了烟叶、魔芋、广椒种植户的投资收益。二组通往磨坪的必经之桥,因年久失修,现已成为危桥;冲家沟位于与秭归磨坪交界,西边磨坪一方修建了河堤,东边葛藤坪还是老河堤,形成西高东低,对24户人家住房和380亩耕地形成威胁,其中河边已有100多亩耕地被淹;农网整改后用电安全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部分台区在用电高峰电压严重不足,突出反映在3组台区,晚上用电高峰时段电饭煲、干湿磨不能正常使用。
4、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困难相对较多。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村4组邓忠财在中铁十八局任职,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在其公司打工,就业相对稳定,加之村内有一部分干部职工家属,近50%的家庭都是由老人带孙儿留守在家,主要是满足生活上的自给自足,在为数不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中,各谋出路,导致产业发展规模较小,近几年只有8、9户种烟农户,魔芋种植比较普遍但面积很小,广椒种植面积小且不稳定。在此基础之上缺乏必要的投资和服务,突出表现在缺乏技术指导和比较成熟的销售渠道,主要靠各自摸索、商贩上门,从而导致产业发展效益较差,许多农户还是亏损状况。
四、下步建议
针对该村目前及今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前农村相关政策,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初步的衔接,对今后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工作措施,密切联系群众。根据老百姓的呼声,针对的地理环境,必须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干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一是要健全村组干部队伍建设。村主职干部不能履行组长职责的,应该重新推选组长,要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及党员代表服务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建议采用义务服务与适当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解决相关人员误工问题。二是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要采取代表会、屋场会、现场会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利用广播、短信、车载音响等多种手段,利用赶集赴会、红白喜事等聚会机会,组织开展对村民的宣传教育与技能培训。要让党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个农户,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反映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回应并尽快解决,不断改善干群之间、村民之间的关系,提高民生促进全村和谐。
2、统筹内外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该村需要解决人畜饮水、冲家沟河道治理、危桥整修、公路整修、村委会整修等,整体投资额较大,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认真调查,编好方案。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组将配合村支两委,请求相关部门支持,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制订好解决方案,做到科学规划、精打细算、先急后缓。二是多措并举,逐步解决。通过国家投入、部门扶持、村内自筹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特别是要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好国家投资及部门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确保投资建设的长远效益。
3、健全工作机制,加快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村民自愿的基础之上,要加大对烟叶、魔芋、广椒产业的引导、支扶力度,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努力增加从事产业发展农户的现金收入,提高产业发展效益。一是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在村支两委的推动下,引导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整合资源,更好地为村民提供技术、资金及信息服务,同时也可以借此平台加强村民之间的沟通互助。二是强力推动与企业的合作。从三个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魔芋、广椒基本上属于自发性发展,必须借鉴大支坪等地专业合社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努力发展订单式农业,降低投资风险。三是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因该村自然条件较差,要不断革新农业发展模式,烟草农庄是个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其它产业发展可以借鉴这个模式,要通过合法、有序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通过支农贷款、委派技术员、完善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支持、鼓励在家的种田能手成为产业发展专业户,革新农民的就业模式,充分发挥能人潜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4、加大政策落实,强化民生保障。就村民们所关心的教育、医疗、财务等方面来看,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检查、督办力度。一是要加大对涉农收费政策的宣传及检查力度。要将上级政策及时、准确地向村民们宣讲,学校、卫生室、畜牧服务中心等单位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收费必须开具收据。发改、农经等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畅通老百姓咨询、投诉渠道,让村民做到交费心中有数、拒交理直气壮。二是要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及服务力度。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督促该村卫生室尽快办理新农合定点门诊手续,备齐常用药品,改善服务质量,解决村民门诊拿药享受新农合政策难的问题。三是要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代理、村级民主理财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要从机制上确保村级现有资产的安全,并促进村级资产的保质增质,从而更好地为全村人民谋福利。
(一)主要收获
1、这次省委、省政府发起的“三万”活动是及时的,政策是英明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广大干部真正了解到群众的心声,找到了村级工作及每个家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存在的困难,为今后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这次活动,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调解了一些家庭间、邻里间、村民与领导班子间的关系,为促进村级和谐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
(二)感想
1、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我们感受到:只要我们的党和政府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是有感情的。
2、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对县直特别是长期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受教育的机会,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的中坚力量,有责任、有义务为党分忧,为群众解难。
总之,通过入户调查,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倾听的不仅是群众的心声,更重要的是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到了农户家中,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扎实工作,向领导交一份圆满的答卷。郭河镇简介:
下辖39个村(场),1个居委会,总人口81699人,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666亩。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3015方元,比上年增长l2%;完成工商税收25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l OOO万元,扣除政策性减少外,.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93元,对比去年增加353元。
农业经济围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在保证粮棉生产的同时,重点培植鸡、水产、双孢蘑菇三大重点产业。全年农业总产值达2.48亿元,比上年增加2200万元,增长l1%,全镇招引规模以上养鸡企业8家,养鸡突破600万只,比上年增加1OO万只。全镇立体开发养殖水面5万亩,鲜鱼总产达到25000吨,比上年增加38OO吨,增长18%。蔬菜总产3万吨。网箱养鳝2万口,比上年增加5000口,增长33%。发展双孢蘑菇30万平方米。全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用土方2万余方,新修灌溉沟渠l25条,农田机耕路44公里,维修涵闸泵站8座,提高了抗旱排涝能力。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展开。时合垸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北临通洲河、南抵电排河、东起抗旱沟、西与沔城镇接壤,自然面积3万平方米,有15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3414户,农业人口21679人,农田面积34434亩。按照“高标准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全国争一流、全省争第一”的工作要求,经过前期精心策划、准备,组织劳力l 0000多人、机械4O多台套,全面启动项目建设。农村通村路网建设全面启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镇83公里的通村主干道的硬化升级工作,现已完成21.5公里。
全年完成工业产值556O5万元,同比增长32%;实现销售49327万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利税2421万元,同比增长32.8%,工业用电量377万度,同比增长3O.7%。
全年招商引资有7家规模以上企业落户郭河,协议引资12200万元,实际到位7050万元。湖北外婆家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绿乡园食品有限公司、宇峰塑料有限公司、仙桃佳联公司、仙桃聚业公司、湖北蓝天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正在加紧进行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郭河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五篇:市发改局工作计划
市发改局工作计划
xxxx年,市发改局将按照市委建设“实力龙口”、“幸福龙口”的总体工作要求,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牢牢把项目建设放在第一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国家、省以及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意见》、《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为指导,全面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作。xxxx年,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增长30%;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入25亿元,增长40%,确保在烟台的转调考核和我市六大产业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
一是努力培强做大我市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从我市现有特色产业上求突破。充分发挥我市现有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南山、丛林、道恩、龙矿龙福油页岩等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十亿元甚至过百亿元、综合竞争力处于国际国内同行业领先位次的大企业、税源型企业上项目、增投入,推进企业规模膨胀,带动一批中小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
二是开拓新领域,探索新项目,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薄弱环节上求突破。要提升境界、提高眼光,围绕国家、省和烟台市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加大培育力度,想办法、出题目,在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技术开发及新能源汽车等空白薄弱产业下气力、争主动,取得新突破。
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项目,借助外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围绕行业领军企业,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探索合作新模式,每年筛选包装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合作项目,面向世界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与中海油、大唐国际、韩国SK、中石化等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的联系,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更好的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开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品牌。
四是用好专项资金,注重科学运作,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以《龙口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为抓手,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并有效协调各级各部门,合力解决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审批、用地、建设、环保等环节的实际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在申报各类专项资金支持、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时优先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服好务。
二、加快培育企业上市龙口板块
按照“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感动服务”的理念和“高标要求、高点定位、高效推进”的工作要求,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开辟上市工作的“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我市企业上市工作。xxxx年,确保2户企业上市成功,争取4户企业完成上报材料。
一是全力推进现有拟上市公司的上市工作。目前,我市拥有拟上市公司8家,xxxx年,继续关注中际电工、道恩高分子上市审核进展情况,力争早日发行上市;加快威龙葡萄酒、旭鑫机械上市步伐,力争一季度完成辅导验收并上报上市材料;积极推进福尔科技、恒通运输上市进程,争取明年完成辅导并上报上市材料;积极推进联合化学、恒源生物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完成股改并进入上市辅导。
二是大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企业。积极引导丛林集团、大川活塞、大洋食品、美之良相册等企业的境内上市工作,帮助企业做好前期上市调研和上市规划、确定上市方案、选择中介机构、协调我市各个部门等工作,争取企业早日进入上市程序;同时有选择性的做好阿波罗、金正机械、南山呢绒精纺等企业的境外上市工作。
三是做好已上市企业的再融资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有南山铝业再融资近100亿元,兴民钢圈非公开发行7000万股已获批,计划募集资金10亿元,有望年内发行。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例,通过召开会议、组织观摩学习、邀请专家授课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我市已上市企业进行资本市场再融资。
三、全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
根据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烟台市即将出台的《全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确保在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
一是做好蓝色经济区专项扶持资金的争取工作。积极筛选储备一批重点蓝色经济项目,建立全市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储备库,努力形成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为蓝色经济区建设不断积蓄力量、提供持续动力。同时加强与省、市蓝色经济办公室沟通对接,及时提报争取上级支持的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争取我市有更多事项列入省、市项目支持的大盘子,最大限度获取政策倾斜和上级支持。
二是加快对接落实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好省、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对我市列入规划的重点内容和项目,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倾斜和支持,努力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深入研究我市实际情况,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搞好蓝色经济区的调研、统计和汇总工作,全力解决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做好烟台市蓝色经济区考核相关
工作,加快推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步伐。
三是加快推进人工岛群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人工岛整体项目的土地利用、设施配套、建筑建造等的有效控制,扎实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启动相应配套基础设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着手进行建设区内桥梁、道路、供水等相应配套基础设施施工前的设计、准备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部分道路。着手启动招商程序,制定招商引资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建立招商引资数据库,储备招商项目,为后续项目引进做好准备。年内完成投资40亿元,完成围堰工程约50公里,完成堤岸防护工程20公里以上,完成填海总工程量1亿方;完成护坡防护及海上抛石等作业,确保全部围堰工程完工。
四、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完成重点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考核、调度和管理,积极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xx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目标是419亿元,确保增长率超过烟台市二个百分点以上。
一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度管理。切实加强全市固定资产的调度,重点加强对总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的调度和管理,安排机关干部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及时了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及时调度列入烟台3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确保完成投资计划。
二是建立上下配套联动的投资调度管理机制。对我市纳入烟台调度的重点项目,实行月调度、季分析、半年督察等有效措施,有效保证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圆满完成我市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在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调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上报工作。
三是围绕投资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增强宏观调控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调查深度和研究水平,提出深入地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五、争取引进国内资金有新突破
通过组织重点企业参加重庆、西安、上海等项目洽谈会、推介会和贸易会等形式,积极开展节会招商,通过加大对我市的港口、区位、产业等宣传力度,努力促进国内资金引进工作有新的突破。xxxx年工作目标是引进国内资金80亿元,增幅20%。
一是加强内资考核。根据全市岗位目标考核意见,起草全市实际利用内资工作考核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强化工作调度,严格落实“月报表、月调度”制度,随时掌握内资工作的进展和动态,加快推进在谈、在建项目的进度,确保完成内资任务目标。
二是拓宽招商渠道。充分利用我市支柱产业、高端产业的资源优势,积极牵头组织筹备“西洽会”、“渝洽会”、“喀交会”、“蓝色经济区北京招商会”等经贸洽谈活动,重点组织南山集团、威龙集团、旭鑫机械等骨干企业参会,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大力引进“绿色资金”、“环保资金”、“技术资金”。
三是加强“三个引进”。将“三个引进”作为内资工作重点,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重点瞄准国内500强、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及知名企业,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
六、全面加强重点项目管理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建章立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管理调控。积极抓好市级重点项目管理,保证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做好省和市级重点项目的筛选提报工作,使我市更多项目能挤进省、市重点项目的盘子中,争取得到上级更大的支持。
一是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规章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调控。针对我市实际情况,结合《烟台市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规章制度。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做好扶持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同时,做好“银企对接”工作,将信贷投放重点向重点项目领域倾斜。
二是重点搞好省和市级重点项目的筛选、提报、调度及考核工作。在项目储备库基础上,重点筛选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同时做好对上争请工作。将有“必要性、先进性、可行性”的项目向上级部门反映,获得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下步继续把南山西海岸人工岛等项目作为重中之重,争取明年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中。另外,做好项目的月报、季报、全面考核工作和调度工作,确保年终考核工作圆满完成。
三是提前介入,做好烟台科学发展观摩备选项目的筛选调度工作。首先,完善烟台科学发展观摩备选项目库。重点筛选一批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精、尖项目,纳入项目库中。其次,加强对备选项目的跟踪落实。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快办理各项建设手续,落实完善建设条件。并督促项目单位如期开工,确保观摩时的工程形象。同时,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项目调度,定期进行现场实地查看。
七、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发挥好牵头引领作用,积极稳妥地做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巩固三年医改成果,确保完成任务目标。一是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努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八、全力搞好对上争取对下服务
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围绕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农林水利、蓝色经济区建设等方面,认真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筛选论证,全力搞好对上政策性资金争取,力争xxxx年完成对上争取资金3000万元以上。
围绕企业发展,积极在技术改造、项目政策资金争取、进口设备免税等方面搞好服务,筛选提报中央投资工业储备项目、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储备项目以及国家可能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九、积极加强项目储备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按照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加大高、精、尖项目的储备力度,积极为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好的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建立滚动发展机制,对重点建设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补充、完善,确保项目库“有特色、不过时、不断档”。同时,对拟进入储备库中的项目要择优录用,尤其要进一步加大“高、精、尖”项目的储备力度,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船舶修造、生物制药等具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新兴产业。
二是建立健全灵活的项目储备推介机制。对符合我市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有市场前景的储备项目,通过经贸洽谈、对外招商等各种形式,积极促其与央企、国内外500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早日达成投资合作意向,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后劲。
十、积极协调压煤村庄搬迁补偿
为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效释放煤炭资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积极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做好上访群众的安抚工作,积极协调解决有关赔偿问题,有力促进了我市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细化工作程序,理顺工作关系,杜绝越级上访现象发生,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逐步形成领导有序、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协调有力、执行顺畅、配合密切压迁补偿工作体系。其次执行内部工作问责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通过推行问责制,强化责任落实。
二是正确处理矛盾,确保整体工作有序推进。一方面继续推进斑裂房工作。尽快完成剩余村庄的补偿协议、现场清点、丈量确认工作。认真做好补偿款项的发放、房屋维修跟踪落实、村企群众稳定等后续工作。另一方面有序开展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北皂前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正在进行,督促龙矿集团根据已签订的框架协议尽快介入。北皂前村、梁家、小孙家压煤资源较好,积极协调龙矿集团将煤矿承担补助资金比例由60%提高到65%,并提高部分作为不可预见费用,拨付搬迁村所在街区或村。对搬迁办法存有异议部分压煤村群众,下步要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尽快实施梁家、小孙家的搬迁。
十一、充分发挥好参谋作用
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和“六大产业”重点,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积极研究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低碳、生态、环保、集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植;深入研究探讨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研究加快县域经济和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具体办法,为市领导决策当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