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拓展感悟
心理拓展感悟
这次的心理拓展十分有意义,令我受益匪浅,无论是体验盲人走路,还是选择器官,都让我有良多的收获,尤其是在高空中走钢丝的活动——人猿泰山,让我挑战了自己,我十分开心,同时自己的学习的紧张得到了缓解。
在这次活动,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也是另我最高兴的项目就是走钢丝的活动,钢丝挂在了7,8米长的空中,平常在地面上看天上不是太高,可我真正上去的时候,一股恐惧感油然而生,不敢低下头看地面,终于,在同学的加油助威下,我迈出了第一步,可是我的腿却像灌了铅一般沉,身体在高空中摇摇晃晃,下面的同学告诉我方法,让我先休息休息,然后再向前走,我听了同学的话,吸取经验,继续向前,终于走到了三分之一的距离,我当时在想:这是算是我人生最长的一段路,我深吸一口气,看着脚底下的深渊,以及蔚蓝的天空,都给我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我在同学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继续向前走,向着远处的终点迈进,最终,我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这对于我来说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当我回到地面的时候,就看见同学们说:“你真棒。”此时的腿还在发抖,但我顽强的站起来,慢慢地走到座位上„„
"走钢丝 ”的对面如同一次新的发展机会,面对危险和挑战,这时,是抓住机会,勇敢地跨过去,还是畏缩不前呢?这对每个人的意志和勇气,都是一次考验。坚持下来我就成功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走钢丝”一小步,人生一大步,它告诉人们,决不能轻言放弃,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战胜自我,曙光就在前头。其实,我们最大的对手就是我们自己,站在钢丝上时,你会不停的和自己的心理作斗争,自己鼓起勇气迈出那一步,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拓展训练是短暂的,但是这次活动给我们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带着这次的感悟与收获,我会更加奋勇向前,在学习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向成功的彼岸前进。
第二篇:拓展感悟
拓展感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激发人的潜能,再造团队精神比获取专业知识更有价值,亲身体验式的培训比语言和文字更教人刻骨铭心。无锡马山两天一夜的拓展训练让我更多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拓展训练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崇尚自然与环保,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激发自身的潜能,增强团队的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以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的目的。它是一种境界,意味着拓展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拓展训练并非体育加娱乐,也不是所谓的“魔鬼训练”;它回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在今天,知识和技能还只是有形的资本,而强烈的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精神,才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使有限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出极大的能量;如何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每个人身上、而人们又未必真正了解的能力和情趣;怎样才能实现与他人的良好沟通和弄清这种沟通能够深入到什么程度;怎样有效地破除个人自我中心概念,改变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冷漠心态……这就是拓展训练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也可从中认识到以下几点:
1.积极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是拓展精神的核心。
乐观自信、从我做起,环境因我而改变;坐言起行,言必行,行必果;从内心以同理心待人。
2.3.开拓创新: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变化,积极进取。认真负责:人和事因认真而完美,注重细节是专业化的表
现。坚守承诺,积累信用。
4.独立协作:独立自主,各司其职,独挡一面。个人和公司的竞争力来自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高水平的独立,才有可能带来高水平的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双赢的心态创造最大合力。
5.共享成功:成功来自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成功是协作的结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好处,共享成功的快乐。
愿我们每一位参加拓展训练的员工今后能够在各种改革与挑战中更为从容、有序和团结,能够树立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让我们的团队更加出色完美。
ZOE
第三篇:拓展感悟
拓展训练感悟
4月2日,风和日丽,深圳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200多名员工一早就开赴东莞金龟拓展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郊游或者娱乐活动,而是活泼生动而又非常具有教育和纪念意义的体验式培训,一天的训练,使平时耳熟能详的“团队精神”变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训练带来了心灵的冲击,引发内心的思考。
第一环节是军训,动作也就是 立正、稍息、敬礼等动作。刚进入基地,大家还是一副休闲旅游的的样子,但是一进入军训状态,在教官的严厉教导下,我们这些来自各地的200多名招商银行员工立刻士气大增,规规矩矩,斗志昂扬。
第二环节是四个小游戏比赛,分别是我的旅行、移形幻影、群龙戏珠、穿越火线。200多名员工被分成12组来完成这四个游戏比赛。
第一个小游戏“我的旅行”这个游戏最为简单,就是将一张写着“我的旅行”的一张纸在每个组员中传递,只能有两人同时接触到纸,时间最短的组才能得分,我们第11组就采用快速传递的方法,尝试过多次,都没能得高分,最好教官告诉我们,把纸捏成团自由落体的形式穿过各个组员的手心,时间才会最短,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看似简单的工作,也有技巧可言,真是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也不简单啊。
第二个游戏叫“移形幻影”,我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每喊一个口令,大家都同时做出行动。在创造出最短完成时间记录后,经过改进,再一次 刷新了最短完成的时间记录,夺得高分。工作也一样,只有团结一致,听从指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稳,才能完成任务。
第三个游戏叫“穿越火线”,为了完成比赛任务,我们第11组成员都脱去了外衣,有的还赤膊上阵,尝试多次后,我们终于用最短时间完成了任务。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障碍,只有抛开包袱,才能尽全力应对。
第四个小游戏叫“ 群龙戏珠”,每个组内只有一个排球,每个组员要用手背把球颠给下一位组员,每人只能颠球一次,球着地就得重来,在所有组员中颠过后,最短时间完成的组才能的分,我们第11组进过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由于时间有限,最后不得不放弃。
事实证明这次比赛,我们把“群龙戏珠”这个小游戏放在最后做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在12个比赛小组中,我们组总分最高,其他很多组就是在这个游戏上花费太多时间,以至于没有时间在其他小游戏上取得好成绩。遇到困难,有时真应该要先易后难,懂得放弃,有失才有得。
午饭后,我们经过短暂的休息,迎来了第三环节项目,智力游戏 “木块拼字”和 “汉诺塔 ”。
木块拼字就是用四个不同形状的木块拼成“T”字母 ,接到任务后,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的比划起来,都没成功,最后还是在手机的帮助下完成了,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但是大家在独自完成拼字比赛时,很多人还是不会把木块拼成“T”字,究其原因还是看木块的角度问题,角度不对就很难拼成字。工作也一样,解决问题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有时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汉诺塔游戏,就是把一根木柱上的五个大小不一的圆圈,移到第三根木柱上去,不得大圈压小圈。每人只移到一步,最先完成的组获胜,比赛过程中,因我本人所走的第12步出现错误,导致我们组比赛以失败而告终,真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团队运作的一小步,只有每人走好自己的一小步,团队才能走一大步。
临近傍晚,我们迎来一天拓展活动的收尾项目“爬云梯”,两人扛一条木棍,排成一排,组成横在空中的梯子,我们一个一个的在上面爬过,爬的过程中,不能只想着自己,更有想着下面的队友,因为是团队的力量在托举着上面的人,需要的不只是勇气,是对我们体力和毅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团队在困难中能否团结互助,相互鼓励最终完成任务的一次考验。
夕阳西下,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完成了一天的拓展训练,虽然有些累,但内心却很满足,也让我对这次拓展训练有很多新的体会,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这些细节和方法我们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当然这些游戏给我们的启发远远不止这些,需要我们更多的去思考,去挖掘。
第四篇:心理拓展 团体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由“我的位置我争取、牙签爱上气球、携手独木桥、男生女生加减法、十指相扣”等五个小游戏组成,分别锻炼同学们的临场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解开千千结:
目的:团体合作,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体会团队支持对个人的意义
操作: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看清自己的左右受是谁,确认后松手,自由走动一说停后,全体不动,伸手拉左右手对应的人不能松手,用任意办法回复到原来状态。请成员谈谈活动中的感受。
突围闯关:
目的:促进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操作:一人主动出来做突围者,其他成员用手臂相互勾结成圈。突围者采用任何办法从圈子里突围出来,而包围的人尽力不让他出来。坚持一段时间,突围者不成功时可以放弃。所有团员谈感受。
无家可归:
目的: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员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操作:开始时全体成员手拉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然后,领导者说“变4人一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成四人组,请没有找到家的成员谈感受,也可以请找到家的成员谈与大家在一起的感受。领导者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有机会去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积极融入团体,让组员体验有家的感觉,体验团体的支持,从而更加愿意与团体在一起。项目一:群龙戏珠
游戏规则及说明:
该活动一共准备A,B,C,D四个筐,要求参加该活动的代表队派出三名代表分别站在A,B,C三个筐旁(仅A筐内有球).在规定时间内,A队员用吸管夹着乒乓球从A筐送到B筐, B队员将筐中的球以同样的方式送入C筐,依此类推.夹乒乓球的过程中如果球掉落则由该名队员将球拣起并放入相对应的筐内,比赛继续进行.以2分钟为限,计时完毕时按D筐内乒乓球个数排名,再按名次计分,第一名记三分,其他的队按名次依次减少一分.项目二:同舟共济
游戏规则及说明:
要求参加该项目的代表队六名队员两两用绳子绑着双脚走路.按完成规定路程所用时间的排 1
名计分,第一名记三分,其他的队按名次依次减少一分.如在前进过程中队伍摔倒或散开则在原地整理好经裁判示意后方可继续进行比赛.规定比赛路程为20米.项目三:七彩连环炮
游戏规则及说明:
要求参加该项目的代表队所有队员男女间隔排列,先男后女,轮流吹气球,直到吹破.按2分钟内吹破气球数排名计分,第一名记七分,其他的队按名次依次减少一分.上一个队员吹破气球之后下一个队员才能开始吹,否则将在总个数里面进行相应扣减.项目四:谁与争糖
游戏规则及说明:
比赛双方各派出一男一女两名队员,并站在指定位置.两名女队员通过背带连在一起,其中站在两端的面对中间队员的队员头上绑有一支棒棒糖且互相面对的两名队员来自同一支代表队,比赛双方要尽力让自己队的队员拿到自己队的糖,先拿到糖的队胜利,此项目限时一分钟,若规定时间内胜负未分,则稍做休息再进行一轮,直到决出.站在两端队员脚不能越过端线,否则对方胜利.若三四并列则进行一次比赛决定进入决赛资格.若三四五并列则通过抽签决定晋级赛顺序,两队先比,胜者再与第三队争夺进入决赛资格.其他情况以此类推.项目五:万马奔腾
5人一组,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球拍,每个队员之间间隔1米,第一个人在球拍上放一个乒乓球,当比赛开始时,用球拍把乒乓球传给下个人,直到传到最后一个人的球拍上,不能用手接触球拍和乒乓球,若乒乓球掉在地下,仍然继续。根据所用时间进行排名,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依次类推。
项目六:大丰收
该项目需六名队员上场,两名队员配合,从起跑线出发,一名选手抱着(或背着)另一名选手跑至水果架并将水果咬在口中返回起点.另外队员重复进行。每队限时5分钟,按所得水果个数排名计分,第一名5分,第二名4分,依次类推。注意:裁判员下令之后,选手方可起跑, 咬水果时不能用手。
项目七:怀抱地球
该项目需要三组队员,每组六名,两名队员背靠背,中间放一个气球,横向从起点出发。在进行中气球不能掉,掉了在原地弄好比赛仍然继续。在规定10米距离内往返两圈,用时最短的一对胜利。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以此类推。裁判下令后选手方可开始。变化:可以换成三个人中间夹着一个气球,规则一样。
项目八:快乐加油站
该项目一人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绕开障碍物,一张桌子为一个补给点。到达补给点后需吃完桌子上的食物(不能带走)到达终点拿到苹果,返回起点用时最短者获胜。本游戏参与均可以获得奖品。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一次类推。
项目九:责任
该项目为四人一组,1、每队4个人,两人相向站着,另外两人相向蹲着,一个站着和蹲首的人是一边;
2、站着的两个人进行猜拳,猜拳胜者,则由猜拳胜者蹲着的人去刮对方输的蹲着人的鼻子;
3、输方轮换位置,即站着的人蹲下,蹲着的人站起来;继续开始下一局。分享:何看待责任?
2、当别人失败的时候,你有没有抱怨?
3、两个人有没有同心协力对付外面的压力?
项目十:推车送货
游戏规则及说明:
要求参加该项目的代表队派出三名队员,其中一名队员以手着地,腿由另一名队员抬着,二人作推车状,并在“车”上放一个篮球作为货物,将货物从起点经折返点再运到起点即完成.按完成规定路程所用时间排名计分,第一名记七分,其他的队按名次依次减少一分.若在运送过程中货物掉落,则“车”立即停止直到第三名队员将货物放好后才能继续前进.规定比赛路程2×10米.
第五篇:拓展与心理
拓展训练中的心理学原理
引言:
2005年秋,拓展训练走进了地大,我很有幸能够选上第一期的拓展课,并且成为战鹰队队长,随后成为拓展课的助教,至今已经一年了,带了两个学期的拓展课,并间或出外带社会团队,在这一年的拓展带队经历中有很多感悟,与老师和同为助教的其他几人的分享与交流使我获益匪浅,结合带队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再联系本学期《普通心理学》所学写了此文,希望能够学以致用,避免使知识成为一种装饰。
摘要:
拓展训练是与传统的认知教育不同的体验式教育活动。拓展训练借助精心设计的特殊环境,以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进行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含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拓展训练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理论有认知发展理论、实用主义学说、行为主义理论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同过具体项目或事例来阐述拓展训练中关于心理暗示、旁观效应、承诺有效心理、性格在活动中起的作用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拓展训练心理暗示旁观效应承诺一致有效心理性格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写到“心理上的平静能顶住最坏的境遇,让你焕发新的活力。”拓展训练的项目本身只是我们学习知识与完善自我的一个载体,我们参加何种项目,为了达到何种目的,参与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认知与偏差,在设计课程之初都已经考虑了。因此,我们注重在参与拓展训练时的心理感受,同时关注参与者真实的心理反应,因为,心理学是拓展训练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的基础。
心理暗示
拓展训练的第一堂课永远是破冰及团队建设,每次给学员破冰的时候几乎总会提到一个关于心理暗示的事例:有个朋友方向感一直很好,但有一段时间总对自己说自己是路痴,结果他真的成了路痴。关于心理暗示的事例有很多,正面反面的都不少,我们总喜欢用这个事例来证明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进而引导学员建立自信心,尤其是针对自认为没有什么能力的学员。即使缺乏一定的能力,通过强烈的心理暗示形成自信心之后做事会变得积极主动,中国有句成语叫“熟能生巧”,事情做得多了,能力也就培养出来了,于是就更加自信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史蒂芬·柯维博士认为积极主动是一名成功人士所应该具有的第一个习惯,而自信又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心理暗示能让人养成这样一种好的习惯和塑造如此优秀的品质,可见它的作用有多大,难怪拓展中总会用到它。
旁观效应
“旁观效应”是我个人给定的名称,它指的是被试在被人群关注的情况下有不同于平常的表现,也可以称之为“旁观作用”。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人关注,但是被关注后,人们的表现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因为被关注而变得兴奋,从而表现出优于平常的表现,典型代表是一些优秀的运动员;第二类人在人群的关注下既不紧张也不兴奋,表现出与平常一样的能力,典型代表是一些政治家;第三类人被关注后会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影响自身能力的正常发挥,典型代表是内向的人。这三类人中第一类和第三类人就是因为“旁观效应”的作用,而在拓展训练中,我们总是把焦点集中在第三类人身上,因为他们才是最需要进行拓展的。
在拓展训练中,我们总是设计一些项目使学员面临一个“不得不”的环境,这些看似凶险万分或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对学员心理极限的挑战,例如高空抓杠、高空断桥等高空项目。许多受训学员在在这些挑战面前因为恐惧或者顾虑而裹足不前(这种现象在成人团队中较常见,而学生因为尚未进入社会,思想较单纯,反倒敢于挑战),此时,队友的关注(通常以鼓励加油的话语表示)成为了挑战者的动力源,一部分人因为真的鼓足了勇气而敢于挑战,另一部分人则是碍
于“面子心理”而不得不迈出那一步。暂且不论挑战是否成功,也不论挑战者迈出那一步是因为勇气还是面子,只要能够迈出这一步就是人生的一次飞跃,因为它用事实证明了,挑战者可以迈过自己所认为不可逾越的一道坎。就如我们常说的“高空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承诺一致有效心理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调查者安排小A与被试(被试并不知道自己在实验中)一起在沙滩晒太阳,且与被试不认识,一段时间后,小A装作有事离开,并遗落一件贵重物品,之后安排好的小B来顺手牵羊,观察被试是否制止小B的行为,共对10名被试进行实验,只有2人制止小B的行为;随后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与第一组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小A走的时候请素不相识的被试帮忙看着自己的物品,这组实验中10名被试全部制止了小B顺手牵羊的行为。这个实验就是用来证明人类潜意识中的“承诺有效心理”。
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我们在培训中要求受训学员在尝试挑战前必须先与队友及培训师充分沟通。以信任背摔为例,背摔者在后倒前必须高呼:“我准备好了!大家准备好了吗?”,保护者须齐声回应:“我们准备好了!”这一呼一应看似简单,其实在整个项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保护者作出了承诺,基于“承诺有效心理”,他们会更用心地保护背摔者;另一方面,背摔者得到了保护者的承诺,这个承诺给了背摔者一个很强烈的表示安全的心理暗示,促使背摔者敢于后倒。
为了证实“承诺一致有效心理”及心理暗示对这个项目的实际影响是否如理论中描述的一样,我在2006年11月的首期公益拓展训练营的第一堂课中做了一次实验,实验过程及结论如下:
让背摔者在没有与负责保护的队友沟通的情况下后倒(实际上我始终控制着背摔者的身体,使其无法后倒,以保证背摔者的安全),并且不提醒保护者及时保护,结果背摔者犹豫不决,保护者也比较松懈;而当我要求背摔者与保护者进行沟通后,保护人群注意力明显集中起来,背摔者也显得较有勇气。每位队员轮流进行背摔,而其他人则担当保护者的角色,实验就这样不停地进行,直至所有
人都背摔过一次。随着项目的进行,不沟通与沟通的差异越来越小。根据项目结束后与学员的分享回顾,我发现看着之前一名名队友成功完成背摔,后面挑战的学员信心越来越足,并且学员在挑战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在保护时很用心,别人一定也会认真地保护自己。这里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换位思考,即同理心,在此不做讨论。
这次实验虽然因为涉及到榜样的效力和同理心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证明了“承诺有效心理”对信任背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团队活动中个人的表现与性格的关系
从团队活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名学员是什么样的性格。一般说来,胆汁质的人想到一个方法就会马上尝试去做,而不去仔细考虑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他们多是执行者;多血质的人想到方法就会马上说出来让大家讨论,他们大多是智囊团;黏液质的人不仅自己想办法,还会仔细考虑每个办法的可行性,并选择一个最好的办法来实行,他们是领导者;抑郁质的人在整个活动中一般都是很被动地跟着团队行动,即使有想法也不会说来,而是在心里藏着,先观察其他人,他们是活动中最不活跃的人。
拓展中的很多现象和问题学要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推广拓展,使拓展真正成为能够为中华民族崛起的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