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时间:2019-05-15 12:2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务管理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第一篇: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一、要求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必须坚持以资金管理为重点,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二、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技术,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测、决策。

三、现代企业会计制度需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求企业达到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这是我国现代企业改革的方向。这四句话十六字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应该全面。系统、全方位的理解并加以实施。我想,对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这三句话,只要下决心,抓住时机,积极推进,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完全可以获得成功的,因此,“科学管理”是一项艰苦、细致、长期的系统工作。

“科学管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伴随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但丰富和完善的,它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精髓和主心骨。在企业内部,要使企业管理科学化,就必须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狠抓业内部财务管理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全面科学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在全国财政工交企业工作会议讲话中,把财务管理比作是一个“纲”,抓好了财务管理,就是抓住了“纲”,--“纲举”就会“目张”,就是牵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 ”,抓管理也就抓到了实处。因此,财务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推行现行企业制度改革的今无,它的位置应该放在一切管理工作的首位。这是因为:(1)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的供、产、销等各个环节;(2)它还可以为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物资管理等一切管理活动,提供准确完整的基础资料;(3)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通过核算、分析、对比,可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为题的措施,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以《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现代化管理为手段,在制度和管理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不能再按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来抓财务管理,这样才能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要求。回此,企业必须坚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全而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一。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必须坚持以资金管理为重点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良胜循环

资金严重短缺是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着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虽然阻碍企业牛产经营正常运转有诸多印数的影响,但资金短缺问题是当前诸多矛盾的卞要矛盾。首先是流动资金总量不足,特别是企业自有国拨资金微乎其微,只占整个定额流动资金的百分之几,有90%以上开银行贷款,这是先大不足造成资金“贫血”的原因之一;其二企业本身资金投向问题,造成资金过于分散,挪用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或房地产开发,使企业的正常中产投入受到严重影响;其三是因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投入,造成在产品和产成品资金积压;其四是企业规模扩大,分了出若干个独立核算的分厂或公司,相应地带走一些资金,使本来己经一贫血”的企业更加“贫血”—一等等。因此,我们必须要强化资金管理,调整资金投向,以化资金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加大盘活资金力度,提高资金运营效率。1.加强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加强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就是要变事后结算为事前和始终控制。对资金事前控制,主要是进行预测、规划,要编制出比较科学的资金需求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现有资金存量,来合理的筹集和使用生产经营资金,事

中加强资金控制,主要是对资金在使用环节上进行有效的事中监督、防制,防止盲目和无效的使用资金,以致造成资金的浪费。如何优化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结构,这是市场经济赋予我们的一个新课题。企业流动资金包括货币资金、其他应收宽、应收账款。存货等多种形态的资金,企业应针对自己牛产经营的现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以销定产”来合理的组织安排生产,特别是对存货忠的储备资金、在产品资金和产成品资产,要求安排在一个什么“量”上比较合理,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技术,也就是优化资金结构,以较小的资金在各个环节中能始终保持正常的运转,从而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是企业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2.要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定额指标体系,严格控制资金占用个仆内部要形成一鸯科学的定额管理体系,定期修订各种消耗定额指标,特别是流动资金定额。首先,时对企业存货中的储备资金要核定最高和最低储备粮量,以防止盲目采购造成物资积压而过多占用资金,同时还要加强物资的购入、验收、调拨以及发出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防止浪费,以尽可能减少库存量,降低存货成本,缩短存货周期。其次,时要对在产品资金的投入按一投产出比”进行控制,以避免在产品资金周期过长而增长资金的投入量,造成资金占用过多。因此,企业在控制资金投入量时,必须坚持一“以销定产、以产定料、以料定资、产销平衡”的原则,尽量避免流动资金积压,以加速资金周转,相应提高资金利用效果。3.资金要集中统一管理,盘好用活资金资金管理和使用要相对集中,统一调度。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属的分厂、公司比较多,一般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或自计盈亏。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增强金融管理意识,积极引进银行运行机制,建立““内部银行”管理机制,树立资金有偿使用观念。在企业内部要划分若干个责任中心,核定各责任部门资金定额,并积极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按照银行同期利率收取资金占用费。这样高度集中资金,可以发挥一定的优势,一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反之,如果资金过于分散,等于分散兵力,不能形成优势,就没有一““战斗力”,因此,企业的资金采取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对盘活资金存量,优化资金结构,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能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4.苦练内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资金运营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企业已走向市场,职能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不能把眼睛盯在政府、银行,似乎银行贷款是解决资金困难的唯一出路。我们必须要瞄准市场,苦练内功,挖掘潜力,依靠高科技、高质量,积极开发一批有一定竞争能力的新产品打入市场,在广阔的市场大潮中谋生存、求发展。很多企业被资金短缺问题困扰着,其实质问题,还是一个市场问题。要解决资金短缺,走向市场是企业的根本出路,向市场要“资金”,向市场要。„效益”,到市场中去捕捉机遇,这是市场经济为我们开拓的新路于,我们的工作思路必须与市场接轨。要牢牢地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市场需要多少,我们就生产多少,企业资金的投向,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只有把企业置身于市场之中,才能审时度势,占领市场,驾驭市场,资金 周转才能做到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缓解资金短缺的目的。5.增收节支、开源节流、节约资金、减少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一边喊资金短缺,需要增加银行贷款,一边却浪费资金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一是有些企业不作市场调查,盲目开发产品,乱投入,造成沉淀资金;二是有些业虽然有,但投入过多,供大于求,只求高产值光荣,不顾积压浪费可耻,造成大量的产成品资金浪费;三是物质采购不比质比价,质次价高的材料购进无人问津,增加了产品成本,减少了经济效益;四是产品缺乏质量意识,粗制滥造,造成一““内部损失成本”和一„“外部损失成本”过高;五是大搞基本建设乱铺摊子,设备购置不精打细算,造成投资多,效益低 ——一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严重的浪费资金。因此,企业必须要强化管理,而财务管理又必须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宝钢(集团)公司的经验就是为我们摸索出一条很有价值的新路于,他们搞全面预算中的资金流量控制,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利用资金收支的时间差来创

造资金效益,将计算机信息网引入资金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借鉴的好经验。

二、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测、决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的管理职能,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企业内部充分发挥会计的预测、决策、核算、控制、监督、分析和考核等管理职能,从而有效的使用各种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现代企业会计的服务对象,已不是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时期的状况了,企业会计只要为会计主体服务,在国家的财政经济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企业的会计在投资、筹资决策方面都会从会计主体的利益出发,进行周密而稳健的决策。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化,投资者又遍及全社会各阶层,除国家授权投资的国有资产经营代表,还有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投资人(资产所有者)以及国家政府部门投资者、证券交易机构及新闻媒介等,都要及时、规范地提供财务信息,为之服务。所以,在现代企业制度化,我们企业会计的服务对象(中心)也应该相应的调整了,也就是扩大了企业会计的服务范围。2.运用管理会计职能进行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和经营成果考核分析等,为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服务。因为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增加经济效益为宗旨,说以我们必须要懂管理,善决策,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如:企业在对某种产品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1的经营决策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管理快集中的变动成本法进行预测,即:一看差别成本,而看机会成本,三看新增固定成本,最终以成本低、效益高为宜;如果企业要分析研究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转产的决策时,我们可以通过“边际贡献”分析来确定是否停产、转产;在投资决策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投资报酬率、回收期等决策信息进行决策;成本控制方面着重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一是对变动成本的控制方法,侧重于材料消耗定额的先进合理;二是固定成本和可控费用的控制或以提高产量来相应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三是加速生产资金运营,提高周转效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所以,我们企业会计在新时期肩负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任,切实做好企业为社会利益服务。

三.代企业会计制度需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会计信息需要量日益增多,对会计信息的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和日益多样化,而近几年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致使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真问题,这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了价值,会计工作也就等于丧失了生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1999年10月会计会议提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主要就是针对当前经济和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和普遍性问题而提出来的。会计信息夫真,编造虚假会计信息也就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严重干扰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表现,这既有企业领导人的原因,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原因,还有我们会计人员本身的原因,与社会环境也有很大关系。但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狭义的小团体利益在作怪,-“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腐败思想在作祟。而我们会计人员

又没有严格的按照《两则》、《两制》履行会计职责,伯领导打击报复,因而就出现了有些人所说的一“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不正常现象。对此我们必须加大会计改革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会计工作的法制建设,为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

境。1.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月发展,会计工作就越重要。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管理,会计工作都是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都作了充分肯定,并且对会计工作的成绩给予较高的评价。王丙乾副委员长在讲话中指出:“会计人员做的是幕后工作,是无名英雄,在我们庆贺重大经济成就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重要性没有低估过。离开了会计,我们对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就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为此,我们会计人员应该珍惜自己的会计职业工作,同时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积极的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全心全意地为市场经济服务。2.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有效的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满足各种层次的需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已不是原来简单的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成本费用等情况下的信息。在新形势下,应该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要及时准确的向企业行政领导以及广大的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各种会计信息。第一,有关企业重大的生产经营决策,运用量一本一利方法分析出盈亏临界点级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信息;第二,重大的投资方案结策,预测投资回收期,投资(内含)报酬率、先进流量、净现值等决策信息;第三,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中的内部责任中心划分(资金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以及业绩考核、分析、奖惩等控制信息;第四,企业报告气馁的财务成果、财务状况变动,盈利情况以及利润分配等会计信息;第物,有关企业发展前景、未来的盈利水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幅度、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变动等预测信息;第六,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金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财务会计信息;第七,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处理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一致性,进出口的汇兑损益因素及其原因分析等重要信息;第八,企业对社会主义负担的社会劳动保险,企业、职工各类保险、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社会信息资料。这些会计信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现代企业会计要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确 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最科学最迅速的管理方法,也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人员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除了要准确、及时、还要规范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上数出一门,信息共享”的目标,所有资料都必须保证一“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这样就可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注册会计师肩负着对企业经济活动监督的重任,它应该是独立、客观、公正的对企业经济活动所提出的各种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评价。我们可以借助于这支不穿警服的经济“警察”来维护当前经济和会计工作秩序,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一条健康大道迅猛发展

第二篇: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1.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则是对可能出现的主要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超前的控制和管理,以避免由财务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和生存危机,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生存和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把企业的财务状况指标作为切入点,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经营风险的关系,建立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程度和风险状况的综合指标体系,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时地掌握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从而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获得持续成长和发展。关键词:企业;风险;财务

ABSTRACT: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the firm’s risks management,and the key point of it is to pre-control and manage the potential financial risks and crisis in order to prevent these risks change into financial and surviving crisis.In this way,enterprises can go on living and developing.Therefore, this article takes enterprise’s financial condition index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researc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control condition and the management risk, establishes the synthesis index system about the enterprise finance risk degree and the risk condition.As to enterprise superintendents ,they can grasp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condition promptly, guard and melt the possibly appeared financial risk and financial crisis effectively, thus guarantee the enterprise to obta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ntinually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KEY WORDS: enterprise;risk;financial;evaluation

1关于风险概念、特征及成因

风险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而经常发生的现实和客观现象。企业作为人类活动行为主体之一,更是无时不刻在与风险打交道。正是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促使人们对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美国学者海恩斯,最早提出风险的概念并对风险进行分类。他对风险所下的定义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1]。

美国风险研究专家威利特,通过对风险理论和保险之间关系的研究,把风险与偶然性及不确定性联系起来。他认为,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威廉斯在其风险研究论文中[2],对风险所下的定义为:风险是结果中潜在的变化。风险是人们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差异。他认为,风险是在风险状态下,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大小或差异的偏离程度,这种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越小或偏离程度越小,则风险越小;反之,则风险越大。而这种差异程度可以用概率的方法加以测度。风险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波动,概率越接近于1,则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概率越接近于0,则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概率在二分之一左右。则表明风险的发生处于较大的不确定性。

莫布雷,布兰查德在其1969年发表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性风险。并指出,纯粹风险存在于只有损失而无收入的情况下。而投机性风险则存在于既有收入可能也有损失可能这一情况下。关于企业风险的形态和产生的原因,斯蒂芬森(Stephenson)认为可分为如下三种:①经济原因所对应的经营风险;②社会原因所对应的社会风险;③人力不能控制的自然原因所对应的不可抗力风险。其中,经营风险主要源于企业本身内部的行为,如管理不善所导致的组织涣散、产品质量事故、交货期拖延、生产消耗及成本上升或投资决策失误所产生的风险等。社会风险则主要包括与企业本身的管理无关或者说主要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风险。如市场需求下降或竞争对手的作用所导致的企业产品销售量急剧减少;产品价格下跌及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所导致的企业盈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政府产业政策的限制及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企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进出口业务中所出现的国际结算延期,以及由于出口国原因所导致的贸易中断等。不可抗力风险则主要是指,火灾、雷电、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企业造成的风险损失。

关于企业风险的损失或代价,风险理论学者一般将其分为:企业风险的直接经济损失代价、企业风险的间接经济损失代价及企业风险损失的无形代价。其中,企业风险的无形代价又可分为,企业为防范风险所发生的无形代价及企业风险发生后的无形代价。在很多情况下,企业风险损失的无形代价甚至会超过其直接经济损失。企业风险及风险损失的代价从宏观经济上讲,不仅阻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阻碍社会资源配置。因为,由于企业风险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加上难以估量的无形损失代价,一般容易使企业产生“避险行为”,从而限制资金向高风险产业的流动,并容易造成某一行业资金的过度集中,形成生产能力过剩甚至形成泡沫经济(如房地产业资金的过度集中所形成的房地产泡沫)。此外,按照经济学原理,企业风险损失的代价,在一定条件下,服从“乘数原理”,即企业风险损失对国民收入会产生倍减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及功能 2.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任何企业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都面临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不仅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害性,同时还具有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即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可回避的;企业财务风险何时发生及其概率是不确定的:企业财务风险一旦产生,必然带来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这些经济损失对企业也许是可以承受的,也可能是致命的;此外,企业在面临某些财务风险的同时,往往蕴涵着多种潜在的盈利机会,风险越大,也意味着潜在的盈利性越高。因此,企业对待财务风险的态度,应是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而不应是消极对待、简单回避和无所作为。在日趋变化、剧烈波动的现实社会及经济环境中,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己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就是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所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应对和改变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状况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行为。这些措施和行为包括:如何识别企业面临何种财务风险;评估这些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及影响程度:由此决定企业采取何种风险回避策略,是风险自留还是风险转移?如何预先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一旦财务风险产生后,如何控制风险的不良后果及如何降低风险损失等。[3] 由此可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l)财务风险识别。即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对各种风险暴露情况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辩识;(2)财务风险测量与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对财务风险的大小进行测量,对有关财务风险数据,采用数学方法及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类财务风险的大小进行具体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借助于风险评估方法和有关模型,对财务风险因素作出具体评估,以便为财务风险决策提供依据;(3)财务风险控制与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以监控财务风险和化解财务风险为主要核心内容的风险控制过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等各有关环节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监控,并为改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行为,以便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测量与评估、财务风险的控制与化解三个方面。2.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功能

1、提高企业及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中,企业是实体经济的载体及基本单元,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资源配置的水平。而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资源配置的效率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这是因为,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企业既是资源的所有者、使用者,也是所有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从经济理论上来讲,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以及企业的风险态度、风险偏好,会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选择及投资决策的有效性。尤其是企业过度而消极的风险回避态度,可能使企业丧失很多潜在的、甚至较大的投资及盈利机会,从而降低企业投资回报,进而降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企业通过采取积极主动而有效的风险管理,并通过对风险的预先防范、转移及分散,则有助于鼓励企业进行可控制风险范围之内的经营行为及风险投资,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及整个社会投资活动及消费活动的高效运行。

此外,实施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降低企业遇到风险时出现剧烈波动和冲击;实施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风险承担和风险的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并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

2、提高股东价值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仍占有较大数量),最大的股东是国家,其它股东所占股权比例较小,即使是在已经发行股票上市的企业中,国有股仍占有较大比重。从企业的本质及企业的最终目标来看,是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即在国有独资企业或以国有股为主要股东的国有企业中,其一切经营活动均是围绕增加国家作为大股东和其它股权持有者的企业价值来进行的。从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践来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降低投资风险、分散经营风险,提高投资者信心,降低风险损失及企业财务危机成本等途径来提高股东的价值。这从股东价值与企业未来预期净现金流的现值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体现出来:(2-1)

公式(2-1)中,Vj为第j个企业的股东价值;(NCFjt)为企业未来各时期的预期现金流;rjt为贴现率。而贴现率rjt等于无风险收益率rD加上风险回报率rs: rjt=rD+rs(2-2)公式(2-1)表明,增加股东价值有两个途径,一是降低未来现金流的贴现率rjt;二是增加企业未来的预期现金流。而企业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对贴现率rjt和企业未来预期现金流的影响来达到增加股东价值的目的。因为,如果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那么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波动性就会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可能减少,因此,公式(2-2)中投资者要求的风险回报rs就会下降,贴现率rjt就会减小,从而企业的股东价值vJ就会相应增加。企业从事财务风险管理的事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企业在产品经营中采用多元化经营分散市场风险;在资本市场采用不同的投资组合来降低股市投资风险;在项目投资中,采用多种风险控制手段来降低投资风险;在期货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中,采用套期保值和对冲等手段来降低其交易风险等。

3、降低企业财务危机成本[4] 企业无论是因为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还是经营决策风险等原因,陷入财务困境或出现财务危机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扭转这种不利状况,就有可能因财务现金支付困难而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从而导致破产或被其它收购方兼并重组,这将会给企业带来高昂的损失代价,进而引起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股东价值下降。一般而言,企业财务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及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直接损失或直接成本,即企业因财务风险而产生的资产直接帐面损失以及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或被兼并收购时,在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专业服务方面所发生的费用支出:第二部分为许多不可预见并难以从财务帐面反映的间接损失或间接成本。如当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有可能人心涣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出走,另谋高就;由此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而使生产经营活动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及经济效益下滑;与企业正常合作的客户或原燃材料供应厂家可能会因企业出现财务危机而中断其合作关系,从而使企业经营活动雪上加霜;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也可能因企业的财务危机而停止对企业提供贷款或其它融资支持;在某些情况下,如企业对财务危机应对不当,甚至有可能使这些间接损失超过其直接损失。

与此对应的是,如果企业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则有可能降低财务危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并明显减少企业因财务风险而发生破产或被其它方收购兼并的概率,从而减少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期成本。根据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及未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两种企业所做的比较分析表明,凡是采取了有效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和手段的企业,其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要明显低得多。

3企业财务风险评估

3.1企业财务风险人工神经网络评估

在对企业财务风险因素及财务风险大小进行识别、测量的基础上,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模型等方法的模式识别功能,以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模糊综合法等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具体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基于对企业财务风险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企业财务风险生成机制的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通常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和经营成果的降低,其结果将会直接导致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周转能力和成长能力的下降;而企业四个方面能力的综合即为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将最终体现为企业实际经营绩效与经营目标之间出现非预期的负偏差。所以,可以通过对这种负偏差及其偏差程度的分析,即通过对企业实际经营绩效状况的评价及其评价结果的分析,来综合判断企业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以及财务风险状态的严重程度。企业经营绩效状况评估所用的财务指标,如下图3-1所示: 图3-1基于企业经营绩效状况的财务风险评估

依据图3-1所示的企业经营绩效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企业每一财务指标实际值所形成的评价结果,既能得到反映企业系统总体状态或总体信息的综合评分值,又能得到反映企业系统局部状态或局部信息的单项指标分值。即:企业经营绩效状况综合评分值可用于判断企业系统总体所处的优劣状态,而单项指标评分值则可用于诊断企业系统局部存在的问题或其风险状况的大小。

上述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体系。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各自的优势以及克服各自的不足,考虑到企业经营绩效可以从获利能力、周转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每一个方面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系数,可以由包括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在内的n类有关人员依据各自的经验和方法分别给予评价。

评价结果W,k组成模糊关系评判矩阵: 其中:。

W ik:表示第i个评价人员对第k方面的评价。

再利用线性加权法:(k=1,2,3,4)得出上述四方面的权重系数。其中ai为第i类人员的加权系数。上述四个方面构成整个评价体系的表层。在深层,每一方面的能力评价都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评价。这时可构造4个小的人工神经网络,其结构模型如下图3-2所示: 图3-2基于财务风险信.息的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结构图

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可分别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周转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评价。网络输入为全面描述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即如图3-1所示的财务指标。对其中的定性指标,采用语言变量和模糊数字的方法定量化,然后和定量指标一起进行处理。网络输出则为[0,1]区间内的一个数值,以代表各种能力的大小,称为能力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能力越大;反之数值越小,表明该能力越小。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各个网络的算法。在此都采用BP算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l)企业财务风险评价问题需要较高的准确度;(2)神经网络相对较短的训练时间(收敛速度快)有利于该模型的实际应用。

2、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如下: 在图3-1中,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别都为4个评价指标,而周转能力和成长能力分别都采用3个评价指标。因此,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评价网络都采用4个单元的输入层,而周转能力和成长能力的评价网络则采用3个单元的输入层,四个网络的输出层都为1个单元。下面还需要确定的是网络模型隐含层的层数及隐含层的单元数。

神经网络理论已经证明,如果隐含层单元数可自由设置,那么用三层S状FO特性的节点,可以任何精度逼近任何连续函数。因此,都选用三层网络,即隐含层为一层,这既不影响网络的精度,也可提高网络的速度。至于隐含层单元数,神经网络理论尚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此,作者通过多组数据用于训练神经网络,发现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评价网络当隐含层单元数为6时,网络收敛速度均为最快,而周转能力和成长能力评价网络当隐含层单元数为5时,两者收敛速度最快。因此可得到前面两者的结构为: 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三层组成,其中输入层单位数为4,隐含层单元数为6,输出层单元数为1。而后两者的结构均为: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三层组成,其中输入层单元数为3,隐含层单元数为5,输入层单元数为l。

3、神经网络模型初始权重设置为: BP算法中,节点间的传递函数为:,如下图3-3所示。

图3-3 节点间的传递函数图

该函数分为线形区和饱和区,当神经元工作于饱和区时,函数变化缓慢,需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跳出该区域,而工作于线形区时,由于函数的变化较快,使得神经元的自我调节容易,因而收敛速度较快。如果初始权重选择的区域过大,神经元落入饱和区的概率也就越大,其收敛速度也就会很慢,但如果区域选得过小,同样会降低神经元的活性,影响网络的收敛速度。为验证上述理论,作者选择了[-15,15]至[-0.001,0.001]等9个区间,产生随机权重,通过分析输出的一系列累积误差变化,得出前两者当随机权值产生区间在[-0.25,0.25]之间时,两模型的收敛速度均为最快;而后两者只有当随机权值产生区间在[-0.2,0.2]之间时,两模型收敛才均为最快。

4、网络学习次数与精度的关系

一般来讲,网络学习次数越多,其输出结果的精度越高,但学习次数多其网络训练时间也越长,另外,如果学习样本选择不当,网络精度越高,意味着其记录的错误信息越多,也会对网络的应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此,通过网络训练比较,前两者模型中,网络训练次数定为15万次,而后两者网络训练次数则定为16万次为宜。

通过上述步骤得出的能力系数由输出层Of(j=1,2,3,4)输出,分别为R’1,R’2,R’3,R’4,则最终得到企业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根据如上所述的神经网络对企业实际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比较,可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作出评估和判断。

3.2企业财务综合指标回归模型评估

因为企业财务指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最终反映。所以,企业财务指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同时也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此思路,利用经改进后的Altman多元线性回归判断模型,将企业多项财务指标中,选出若干项最能代表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指标,如营运资金与总资产的比值、累积盈余与总资产的比值、息税后收益与总资产的比值、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与总负债的比值、销售收入与总资产的比值等,并根据其指标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结合不同企业的具体财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和回归分析,即可以得出如下形式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数学模型: R=1.2yl+1.4y2+3.3y3+0.6y4+1.0y5 式中:R—经回归分析得出的企业财务风险程度判断值 Y1 该指标主要是考察企业资金流动性问题。Y2,该指标主要是考察企业的积累能力。Y3=,该指标主要是考察企业盈利能力;Y4=,该指标主要是考察所有者权益的波动变化程度及社总资产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Y5=,该指标主要是考察企业的规模、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资产创造销售收入的能力。按照上述多元线性回归评估模型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对该多元线性回归评估模型中各财务比率Y1、Y2、Y3、Y4、Y5的相应回归系数进行适当修正,然后将不同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具体财务比率值Y1、Y2、Y3、Y4、Y5代入并进行计算,便可以求出不同企业的财务风险判断评估值R。按照Altman对多元线性回归评估模型中风险值R所作的风险程度分类,便可以对所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作出评估和判断。

如R≥3.1,则表示该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风险;如R<3.1,则表示该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一般,仅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财务风险;如R<1.79,则表示该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较差,存在较大财务风险;如R值远远小于1.79,则表示该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已处于恶化状态,甚至面临财务危机或接近破产的严重程度。

总结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与任务,论述了财务风险管理的有关功能及作用,围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如财务风险的识别、测量、评估、控制、处理的有关理论及方法深入进行了研究。基于我国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提出了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风险结构性质估计矩阵等方法,辩识各种财务风险因素中的主要风险,并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提出了基于企业资产、负债状况、企业资产负债市场价值以及企业最优负债结构为比较依据的财务风险测量原理及方法;提出了基于企业经营绩效状况为判断标准的风险评估方法及财务风险人工神经网络评估模型;提出了以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作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风险控制过程、以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为控制元素,以企业经营目标和实际经营财务成果的偏离程度作为比较判断风险状况,从而进行财务风险的反馈和控制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模型。在企业具体财务风险的处理策略以及方法选择方面,对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保留、风险内部防范等方法的适用原则和范围等进行了分析论述。

参考文献:

[1]周慧玲编译.《风险管理学》[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6 [2] [美]C·小阿瑟·威廉斯等著:《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马从辉等译,2000年5月:7-8 [3]王春峰著.《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5-17 [4]张莉主编:《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全书》[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236-265 [5]张子姣,路世昌.多元化战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53-155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07-8-30 10:31:00 作者:刘 瑰 来源:山东经济2006年第1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

[摘 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本文根据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对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财务风险;自我保险法;风险预警机制

一、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包括企业可控的及不可控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等等,而且不同种类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看来,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财务活动本身及其环境的复杂性,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以及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地是适应它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在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内部原因。企业的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遍布企业活动的全过程。比如企业筹资中的自有资金与借款的比例以及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企业投资中的多元化投资问题,企业利润分配中的比例问题,企业日常资产管理中的存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伴随着近年来企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发展速度加快,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的滞后性。

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漠,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这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企业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力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五)导致财务风险的其他原因。

财务活动通常与相关人员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如果缺少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相关人员的道德风险和行为风险无法避免,从而也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财务风险防范控制是财务风险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拟从风险防范的基本措施、技术方法、创新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粗浅探讨。

(一)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市场竞争中,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且成正比关系,高收益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因此,企业应遵守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树立风险意识,不能只顾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应立足于市场,建立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同时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2.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环境及其变化情况。

企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和趋势。企业要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例如:在筹资决策中,企业首先必须要慎重选择筹资方式,确定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及其特点;其次企业要从自身角度出发,调整有偿负债结构,使其更为合理化。在此过程中,企业要通过分析销售利润率、净利率及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财务比率确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以达到防范筹资风险的目的。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原则;统一使用资金,使资金投向配置更合理,既要避免分散投资又要避免过分集中;还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投资回收和盈利能力进行科学测算,最终提高投资收益,以减少风险损失。

4.通过规范内部制度,建立约束机制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根据是否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分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和企业外部财务风险。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内部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发生负面偏离的可能性。企业可通过规范内部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减少风险。首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制度性基础,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职能部门组成并形成授权、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与否决定了一个公司的组织效率和经营风险,从而决定了公司财务风险的总体水平。其次,企业必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工的努力目标与企业的利益目标尽可能一致。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经理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多样的评判标准,形成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约束经理人的逆向选择行为,减少风险的发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特别是技术方法来控制风险。

(二)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自我保险法。

即企业自身来承担风险。例如:企业预先提留风险补偿资金,实行分期摊销,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目前,我国要求企业提取的八项准备金正是公司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

2.多元化风险控制法。

即通过企业的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从概率统计来看,企业中不同产品的利润率是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经营多种产品在时间、空间、利润上可以相互补充抵消,减少企业利润风险。因此,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对外投资多元化可以在分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总之,企业在突出主业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的风险控制,分散财务风险。

3.风险转移法。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金。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营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出售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总之,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4.风险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由于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应从投资目的出发进行综合评价,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当然,采用风险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如果企业的目的在于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那么,就要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5.风险降低法。

即企业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二是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三是通过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例如: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三)防范财务风险的创新措施。

1.全员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不但与企业的负债和投资有关,而且与企业的经营有关。实行全员风险管理机制,就是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管理者、职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同时,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实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让全体员工了解其在整个财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团队防范效应。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

首先企业应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一系列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应着手应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其次,可以建立爱德华·阿尔曼的“Z—Score”模型,用以计量企业破产、财务危机的可能性。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率、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

3.加强企业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要求企业间相互沟通与协作,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因此企业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同时,更要灵活处理和协调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促使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统一,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强自身风险抵御能力。

总之,企业财务风险在任何时候、任何背景下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存在着。“金融大鳄”索罗斯有句名言:“没有风险就不能称之为事业,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给自己留有出路和活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它在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威胁和压力的同时又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企业对于财务风险和风险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企业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和应付化解的措施。惟有如此,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刘 瑰 来源:山东经济2006年第1期

***4.存货管理的风险成因及其财务应对

作者:黄 远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数计系财务教研室,福建 福清 350300)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存货管理的风险成因:经济的波动、市场的季节性变化、市场竞争、通货 膨胀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基于以上因素提出规避存货管理风险的财务应对:围绕采购、仓储、领用、盘存四方面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系统;运用供应链管理有效配置存货资源,实现零存货管理;加强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存货管理;风险;供应链;会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04—0040—02

作为流动资产中的重要项目,存货占用了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对 象。存货的缺乏将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组织生产和销售活动,但存货过多又会占用大量资金,使企业承担高额的资金成本,并会相应增加存货的采购成本、储存成本、管理成本等,从而 导致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存货管理的目标应当定位在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战略层面上,而不再由利润最大化等短期性的直接动因决定。从广度上看,已从企业内部的存货管理,发 展到供应链管理;从深度上看,已从传统的存货管理,发展到精益存货管理。存货管理的目 标是使存货在充分满足生产和销售需要的同时,达到最低数量,从而降低存货成本。但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风险存在于存货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得 企业难以实现存货效益和存货成本的最佳结合。 存货管理的风险成因

形成存货管理风险的几个主要因素有:

1.1 经济的波动

当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受繁荣时期乐观情绪的鼓舞,扩充存货需要投入大 量资金。此时,银行和贷款人大多也愿意为盈利企业提供贷款,但经济过热必然造成利率上 升。同时,庞大数量的存货如不能有效管理,极易造成经营的混乱。如此情况下,一旦经济 收缩,随着销售额的减少,存货积滞于企业内,经营亏损很快会接踵而来,使企业遭受致命 打击。

1.2 市场的季节性变化

一般来说,销售会有季节性变化。而企业的生产部门往往倾向于全年 均衡生产,以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工。因此,企业常会在销售旺季存货不足,而在销售淡季存 货过剩。存货销售对季节性变化的快速反应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变短,而这种反应应当足够快 速到当消费者需要时,总可以提供适当数量的产品,从而提高对于消费者的服务水平,同时 也提高存货周转的抗风险能力。

1.3 市场竞争

价格竞争会对企业的存货管理造成压力。在竞争中获胜的一方多卖出产品,实 际是靠牺牲别的企业的利益加快自己的存货周转。失败的一方,不但蒙受价格下降的损失,还受到销量减少的打击,存货积压使得资金流转严重失衡。但为了降低断货风险,大量存货 普遍存在于商业流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发现存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更愿意将存货放在生产商处,使卖方管理存货成为存货管理的一个趋势。增加新产品或 售后服务项目,用软办法竞争,会对企业的存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1.4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使原材料价格上升,保持存货所需的资金增加。与此同时,企业若 不降低成本,就难以应对通货膨胀造成的财务困难,遭遇现金短缺的危机。这二者之间的矛 盾势必加剧存货管理的风险。

1.5 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如果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无法准确把 握经济政策、金融环境对于企业自身机制的影响,则存货管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更谈不上有什么技术手段可言。当企业的资金大量被存货占用且不能及时变现时,企业的 财务风险加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存货是企业的负担,形成了企业的负资产。 规避存货管理风险的财务应对

2.1 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系统

根据存货的业务流程,应当围绕采购、仓储、领用、盘存这四方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存货管 理系统。

2.1.1 存货采购管理。按照存货采购业务计划,严格执行存货采购的审批手续和流程。由采 购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计划和材料请购单编制存货采购计划,经负责人审核采购目录后 报主管领导审批。保证存货采购在授权下按合同进行,采购人员按计划签订合同,签订合同 人员与询价人员的职能应该分离,签订合同的职能至少应该有两人共同履行。采购人员无权 在授权之外签订合同和变更合同的内容。财务部门应正确记录采购业务,做到账账、账表、账实相符。

2.1.2 存货仓储管理。存货验收应当设立独立于采购部门和仓库的专门验收部门,保 证存货 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符合合同要求,经验收合格方能办理入库。存货入库后,仓库应 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承付货款。财务部门应审核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规定,验收单、入库单是 否真实可靠,购货发票是否合法,是否与合同、验收单、入库单、付款通知单的品名、数量 和价格相符。审核无误并留存相关票据后,办理付款手续,进行存货采购支付结算。存货出 库时,应保证手续齐全,单据无误。[

2.1.3 存货领用管理。存货领用应制定定额,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仓库管理员 发货后 应及时登记台账,财务部门根据发料汇总表按用途汇总分配,分摊材料成本差异,登记有关 账务。内部稽核人员应审核领料单,核对收发凭证和存货台账,检查收发记录和结存余额,查看保管部门和财会部门的日常核算是否准确,各部门的数据是否相符,有无违反规定程序 和舞弊行为;还要对存货领用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保证存货安全。

2.1.4 存货盘存管理。财务部门和仓库要对存货的购进、发出和库存进行日常核算,仓库应 登记存货卡片,财务部门应及时汇总采购部门送交的收料单及生产部门送交的领料单,登记 存货明细分类账及总账,定期与仓库核对。仓库管理员应定期盘点库存存货,编制存货盘点 表。财务人员年底应抽查存货盘点表,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足以证明无实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的存货,根据主管领导批准的处理意见,调整存货账务,以确保账实相符。内部审计人员应 审查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以及总账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各方 反映的数据是否相符,对于企图侵占存货资产、伪造会计记录的舞弊行为要保持高度警惕。

2.2 运用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在存货管理的方式、货物流、成本、信息流、风险、计划及组织间关系等方面比 传统的物流管理更具优势,是企业存货管理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

2.2.1 供应链管理有助于实现零存货管理。①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存货采购成本 和订单管理成本,节约采购人员的工资,供应商能够方便地取得存货采购信息,缩短交易时 间,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信用,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供应链的思想摈弃了狭隘的局部 利益,它追求相关企业利益共享,追求利益相关者的共赢。②供应链管理可以最低限度 地控制存货水平。通过扩展组织边界,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成员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能够实 时掌握存货信息组织生产和及时补充,通过快速反应降低存货水平,从而降低存货储存成本 和缺货成本。③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及经营费用,扩大销售额,提高企业的存 货周转率,为实施价廉物美的销售策略提供保证。成功实施供应链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 程,需要有输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信息等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为基础,存货 管理虽只是供应链或传统的供货过程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但它涉及供应链的每个环节。

2.2.2 供应链管理能帮助管理人员有效配置存货资源。由于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 资金流进行了有效的规划和控制,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缩短工作周期,实现在适当的时 间把适当的产品或服务送到适当的地方。供应链管理是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它把公司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数据进行整合,从统一的视角考虑产品制 造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为目标,成为一个严密的有 机体。成功的战略联盟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成功的基础,而供应链间的协调对于存 货管理尤为重要。每个企业可能涉及几条供应链,每一条都可能有不同的商业需求,在给不 同的供应链分配使用一些共同的资源时,必要的协调应建立在供应链价值增值的基础上,其 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预测存货需求的能力。

2.3 加强存货的内部会计控制

针对企业存货的管理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2.3.1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采取人工和自动化相结合的措施,保障存货管理系统的有 效运行,确保资料的准确可靠和及时获取。会计控制还应实现存货管理软件和互联网的有机连接,充分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实现异地数据快速传递,实现企业总部和各分支机构之间信息的实 时交换,为企业实现存货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控制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整个 数据库,也可以明细到具体的业务凭证,以便于总部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数据 的一致性,并实现各部门存货往来业务的自动抵消和分类管理。

2.3.2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与柔性财务管理相结合。存货内部控制涉及的控制点较多,主要 包括计划控制、合同订立、材料验收、付款、审核、账账核对、清理、领料、发料、复核、分析等多个控制点。实施柔性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有效实施多点控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 段。柔性财务管理强调快速反应,不断自我调整,通过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达到高效运作、与时俱进。当企业具备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时,实施柔性财务管理可同时获得内部和 外部的效率,实现集成管理,各工作环节有机并行。柔性财务管理从刚性的会计控制转向引 导和激励,强调对于各部门和员工的财务行为的不断优化,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这反过来 又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水平。

2.3.3 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中的存货管理风险防范机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各 种具体 的存货管理风险,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防范,包括与存货相关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信息风险、策略风险等。在涉及存货风险 管理内部环境的各方面应当全面开展工作,在长期投资、对外担保、资产转让、子公司管控 等重要风险领域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案。在存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必须建立风险管理 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对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形成重大风险清单,确定风险管理重 点领域;同时针对重大风险涉及的重要业务流程和重大事件,形成内控手册;针对可能发生 重大突发事件的业务领域,建立预警机制,制订应急预案。企业决策层应当成为全面风险管 理的基础和推动力,涉及企业全局的系统工作要求全体人员参与,企业员工面对市场的竞争 时刻保持危机感,使企业上下都树立起必要的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 乐艳芬适时制存货管理——降低成本的新视角[J]财政监督,2009,(2).

[2] 张永超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存货会计变革[J]商业会计:2008,(21).

[3] 刘向荣企业存货管理分析[J]科技资讯,2009,(5).

[4] 朱雅霜加强存货管理防范企业风险[J]现代商业,2009,(6).

[5] 刘雪莲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8,(8).***5.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2009-12-10 10:50 赵亮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投资结构的概念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规模的投资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及不同地区之间的额度分布,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经验看,有什么样的投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结构决定着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从优化投资结构入

一、投资结构调整与优化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投资总额中各种性质的投资构成和每种性质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

二.企业投资的目的与意义

(一)企业投资的目的

企业除了将资金用于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外,还可以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当然,对外投资是建立在企业资金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还有暂时闲置的前提下,为了发掘这部分闲置资金的潜力,企业有必要将这部分资金对外投资,以便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对外投资有哪些目的企业对外投资往往有不同的目的,其主要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利用闲置资金。

企业若将闲置的资金存在银行,不作任何使用,除了获得很少一部分利息外,没有任何收益;另外,闲置的资金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金沉淀,以至资金的贬值。为此,企业就有必要为正常经营中多余的资金寻找出路,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购入各种可随变现的证券或其他资产,以取得一定的收益。

(2)对主要原材料供应企业投资,以间接支持本企业的经营发展。

为了保证本企业的正常生产有足够的原材料或零配件的供应,对这些供应企业进行投资,其目的不仅仅取得投资收益,还有稳定原材料供应来源之意。

(3)控制或影响其他企业的经营决策。

如购入并持有某相关企业的大部分股票,以配合本企业自身的经营需要,同时还取得投资收益。

(4)积累资金用于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或清偿长期债务。在企业作长期决策时,如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事先将一笔资金对外投资,若干年后,用于对外投资的资金本息就能满足企业扩大规模的需要。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上述几个目的,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目的,即有效的使用企业暂时闲置的资金,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取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二)企业投资的意义

企业选定的投资项目一般应能较典型地适应其面临的外界条件;外界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对企业投资数量的影响须区别分情况进行分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是改善企业投资行为的必要条件;分层次的投资决策体系更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投资是企业投入财力,以期望在未来取得收益的一种行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投资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

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符合企业存在之目的。这一目标由于更接近人们的认识,且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

(2)企业投资是发展生产的必要手段。

(3)企业投资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方法。

三.影响企业投资结构的因素分析

企业投资的过程实质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还讲过,社会生产过程可能扩大的规模不是任意规定的,它除了受到资金积累量的制约,还要受到各种物质、技术因素的规定;由此可见,企业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其投资行为及其效果必然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企业投资往往投入的资金较大,且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外部影响投资因素的变化是很复杂的,且具有不确定性,作为保证企业投资价值、效益最大化的企业投资必须要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降低投资风险;可见,认真分析影响企业投资因素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投资结构的前提。

(一)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发展目标是影响企业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企业发展目标是制定企业投资目标的依据,企业投资目标是指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投资方向、规模、投资结构和投资收益等方面的决策,所以,企业发展目标对企业投资结构有重要影响作用,企业发展目标的调整必然引起企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导致企业在投资方向和规模上做出新的选择,如不考虑此因素的影响将迷失投资方向,影响企业发展进程。

(二)企业所属行业及产品特点

企业所属行业及产品特点对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企业所属行业不同,它的发展空间是不同的,如果企业所属的是传统产业,由于经过长期的激烈竞争,加之受资源量和需求量限制,投资空间就会变小,企业必须缩小传统产业的投资,探索新的投资领域,转移投资方向,以保证投资效果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如果企业所属行业是朝阳产业,竞争就不激烈,它的发展空间就很大,投资空间就大,企业必将利用发展机会,加大对主业的投资,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使企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壮大;企业的产品往往是多种的,但每种产品都有寿命周期,具体有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对处于不同时期的产品生产扩大投资其投资价值是不同的,处于发展期的产品生产扩大投资,可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率,降低成本,实现投资收益,而处于衰落期的产品生产扩大投资,必然导致投资浪费,投资收益得不到保证;可见,对处于不同时期的产品生产扩大投资要具体对待,否则将出现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多,影响投资效益。因此企业投资结构要充分认识这一影响,避免投资方向和投资机会失误。

(三)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能力对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企业投资渠道很多,投资按不同标志分类有长期投资,短期投资,也可分为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无论那种投资,其效果的实现要靠有效的管理,尤其是间接投资,企业对所投资企业控制较难,如果管理能力达不到,不仅得不到投资收益,还可能造成资产流失,甚至收不回本金;一个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实施多元化投资,选择多种投资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但要对投资领域和企业团体有足够的了解;而管理能力弱的企业,就要谨慎投资,尤其是间接投资;长期投资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管理难度也大,需要对未来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由此可见,企业投资结构要根据企业的管理能力来制定,否则,投资效果得不到保证。

(四)企业规模实力

企业规模实力是影响企业投资的又一因素。不同投资所需的资金量和所要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这对企业规模和势力的要求也就不同,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往往存在着资金充裕,产品成本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抗风险能力强,它的投资层次就高,往往注重科研开发投资,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自己在行业中的强势地位,投资范围也就可能扩大,不满足于已从事行业的收益,实施跨行业跨国际的投资行为,以保证企业可持续的较大发展;而规模较小势力不强的企业,由于在资金、成本、市场占有率及抗风险能力方面处于劣势,投资选择上就要谨慎,要量力而行,必须选择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坚持以主营业务为投资目标,逐步使企业发展壮大;可见,企业投资结构制定必须认识这个影响因素,否则,企业就不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四.企业投资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所有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投资方在投资决策前首要考虑的就是投资的安全性。从投资方的角度,这样做很容易理解。投资的目的是获得收益,是原来资产的增值。如果投资只能获得比原来更少,那么这是每个理性的投资商不能接受。衡量投资的安全性问题,实际上就是考察投资的风险,即投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令人欣慰的是,现代金融理论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度量风险的方法,其中被广泛应用的就是VaR(Value-at-risk)方法。

(二)效益性原则 在保证投资安全性的前提下,投资商显然追求尽可能大的收益,这也是投资活动的意义所在和最终落脚点。常见的衡量指标就是投资收益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衡量房地产投资收益时经常忽视时间问题。在计算投资收益率时,没有考虑到实现投资收益的时间。实际上,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流动性原则

在房地产投资时,这一原则可能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现代投资过程中,流动性原则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现金为王”这句话就充分展示了这一点。在现代财务中,通常用来衡量流动性的两个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五.投资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式

为了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对投资结构进行调整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每年全社会投资额已达3万亿元,如果能将其中的1/3左右的资金引导到产业升级上来,就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解决阻碍产业升级资金投入的有关问题,疏通投资渠道。特别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运用财政杠杆,支持产业升级。改革和完善我国税收制度。

逐步使我国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向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过渡,以利于大量知识和智力投入进入企业生产成本,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负担,促进高技术企业迅速成长。尽快建立规范的招投标制度,发挥招投标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市场化的招投标活动,引导和带动产业技术进步。改变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方式,加大面向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将一部分支持应用研究的财政拨款改为对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贴息或无息贷款,用财政贴息手段引导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使投入科技进步的有限财政资金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加大金融系统对产业升级的支持作用。建立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风险投资基金。

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作具有高风险和高效益的特点,银行资金一般不愿意进入这样的高风险领域。所以,要靠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来弥补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贷款不足,降低金融风险,促进有发展潜力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滚动投资和发展。要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股份制和公司化改组,建立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融资体系。探索和试行高技术产业项目融资,增加高技术企业股票上市规模,建立高技术产业债券发行制度,允许中小型高技术企业进行产权交易,允许非上市高技术企业进行柜台交易。建立地方和行业的贷款担保基金,用于吸引银行贷款,支持有一定市场风险和发展前景,而又缺乏开办资金的企业的创办和成长,为银行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支持企业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机制。

通过企业兼并、联合等资产重组方式,尽快形成若干技术开发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市场竞争推动大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带动整个行业(产业)的技术升级。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外建立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中心,或与跨国公司联合设计和开发。培育和扶持中小型企业,为其创业和成长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中小型企业建立联合开发中心,通过市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市场竞争,扩大企业对科技人员、技术开发、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形成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外部压力;健全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特别是强化国有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完善企业领导与企业长期的风险和利益同担机制,试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的公开聘用和考核,消除由企业管理者升迁从政而产生的短期行为。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大多数应用科研机构要从事业法人向企业法人转变,应用研究人员应向企业技术开发人员转变。应用科研机构的出路基本有以下五方面:一是以不同形式整体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成为企业的技术中心;二是转型为科技企业;三是成为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市场中介机构;四是成为地区性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五是成为行业性研究开发机构。

(四)扩大技术引进和对外技术合作,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

技术引进是迅速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加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要继续鼓励外商投资,通过利用外资来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技术含量。鼓励外商与国内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合资合作,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合作开发,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要加大引进技术中用于消化吸收的资金投入比重,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创新。制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建立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基金,专项用于吸引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经验、风险投资经营经验和有专业技能的科研开发人员回国服务。创造条件使国内同行业科技人员获得比国外同等或更多的收入。改革回国留学人员出国管理制度,使留学人员来去自由。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国科学家、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我国工作。

***6.论影响企业投资结构的因素

摘要:投资是企业资产的重要形式之一。探讨投资结构问题,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从一般意义来看,优化管理投资结构,是提高企业资产整体质量、优化企业产业布局、整合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影响企业投资结构的因素很多,本文将从内外两方面加以阐述。关键词:企业 投资结构 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内因分析

企业从事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首先必须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综合评价企业内资产与股权结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选择投资的“退出”与“进入”,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选择经济合理的调整方向。一般而言,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内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产质量问题 资产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载体。因此,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无非是对其掌握的资产如何运用的过程。资产运用的好坏,要受资产质量和运用方法两个基本因素的制约。资产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资产总量或资产配置不合理,即无法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资产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管理不当或者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这两个因素中,资产质量是基础,资产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最大能量限度。企业管理水平和操作技巧的提高,只能以资产质量为基准。因此,资产质量明显就是与这些资产能否或怎样为企业带来收益有关。因此,改善资产质量是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实现经营目标的基本前提。对于企业内设备陈旧、商誉较低、资产质量较差的参股、控股企业,要通过实施股权投资退出战略予以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企业资产的整体质量。1.2 资产规模问题 资本扩张,并非追求资产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要努力实现适度规模经济,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参股、控股企业资产总量大、行业分布宽、企业分布散、管理幅度大,则应该采取剥离、重组、分化的方法,适度收缩战线;当企业在具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人才、资金实力时,进行适度资本扩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因此,界定适度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1.3 市场前景问题 从企业投资结构调整的实例看,往往存在企业绩效变化的情况。有的企业经过资产重组,资产总额、净资产及实现利润都有明显改善,但有的企业则因此受到了影响。因此,投资集团从事股权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必须以市场为前提,准确把握参股、控股企业所处行业、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问题,特别是需要重点考察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指数。对缺乏市场前景的股权投资,坚决予以退出。1.4 资产匹配问题 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提高经营效率。比如通过收购兼并活动,可以使得某些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破产的企业的机器设备为具有管理优势的企业所利用,从而更好地达到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组合效率;又比如,某些优势企业通过合并,也可以更好地优化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实物资产的组合比例,从而更好地产生规模效益;再比如,通过资产置换等手段,可以使得企业更好地整合业务结构,使企业内部分工更加明晰,职能更加专业,从而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率。因此,对企业而言,通过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不仅要实现下属企业内部资产的优化匹配,更要实现企业间的产业、产品匹配。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过程。通过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能够解决参股或控股企业优不胜、劣不汰、优长不大、优不成势的问题,能够把集团内外单方面优势企业集中起来,形成真正的企业经济优势,实现优势集中化。

1.5 经济效益问题 优化投资结构,其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改变参股或控股劣势企业存量资本的呆滞状态,变呆滞的无效益的资本为有效益的资本,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通过股权投资的资源整合,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三,通过企业的参股、控股,改变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规范化运作,提高管理效益。影响企业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外因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它要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错综复杂的交流与沟通。企业必须对外部因素予以充分把握,这样才能确保投资结构优化管理的基本方向。一般而言,投资结构优化管理所涉及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在决定企业股权投资结构调整方向时,首先必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当今社会,知识、信息和各种高新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幅提高,对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日益提高。与此相联系,IT产业、生物制药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教育产业、绿色农业、环保产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产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一些高能耗、低效率、技术落后、缺乏竞争能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业,将被逐步淘汰。显然,这种发展趋势为企业决定投资结构调整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向。2.2 社会发展目标与宏观政策取向 在一定历史时期,政府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定的目标,并且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来保证目标的实现。当企业的投资经营与经济政策的要求一致时,通常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甚至得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优先贷款、政府贴息等政策优惠;而当企业的投资经营与政策的目标相背离时,则往往会面对不利的市场条件,或者受到各种制约和限制。例如: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我国政府主张大力加强农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企业投资于特色农业、环保产业、网络信息产业,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反之若投资于传统的造纸、纺织,以及污染严重的小五金、小冶炼、小化肥等,则不仅难有大的发展,而且很可能受到禁止或种种限制。因此,企业在选择股权投资“进”与“退”的方向时,一定要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认真研究经济政策的要求,研究经济发展及相关政策变动的趋势;一定要自觉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以及其它有关政策的要求来选择正确的调整方向。2.3 行业发展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社会经济中,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有的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有的适合大规模生产;有的适合分散经营。企业在进行投资结构调整时,首先必须根据参股、控股企业自身的条件,选择和保留能较好发挥自身优势的行业。其次,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会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行业之间的比较效益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在一定时期中,等量投资在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收益率。因此,企业在考虑投资结构调整方向时,必须对控股和参股企业的比较利益进行认真分析比较,对那些投资保值增值率高、投资收益率高的股权和未投资领域,显然属于保留和介入的范畴。其三,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各不相同。目前,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网络信息等朝阳产业的发展前景较好,而一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则不容乐观。

2.4 市场供求与竞争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结构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必须由市场来检验。首先,要了解市场的供求,投资结构调整中的每一项资本营运活动必须依托市场来实现;其次,要考虑市场发展的趋势。再次,要考虑市场竞争的具体情况,了解控股与参股企业在技术、经营以及市场份额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便选择合理的调整方向。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7.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探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2-23 15:53:00 ] 作者:邓丽 编辑:studa20 公路造价专题

·养路费车船税标准汇编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办法汇编 ·公路编制办法补充规定 ·建筑工程常用数据 ·交通运输行业大事记 ·建筑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沪宁高速公路建设论文集 ·土木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路面工程论文集

·南京机场高速工程论文集 ·苏南运河整治工程论文集 ·桥梁电子书籍

1.现行公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

第三篇: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中问题的研究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分析

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初探

会展公司的成本预算与控制

基于DCF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东方航空的股权争夺战 基于财务角度下的雷曼破产原因剖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以海信电器为例

基于资产负债率指标的负债经营浅析

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探析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探析

金融危机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金融危机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实证分析—以钢铁行业为例 利益相关者与财务报表舞弊之间的关系

论存单质押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运用

论大港油田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

论法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

论饭店传统成本控制的缺陷与局部改革

论负债经营的优势

论会计的法律责任

论会计信息失真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内部控制在企业采购流程中的应用

论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问题

论企业财务配置权中债权人的地位

论企业财务外包的发展

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创业计划的财务分析

论审计的社会责任观

论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

论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论研究生的可读性--从个人教育成本的分析

如需以上论文,请联系QQ1549984848

第四篇:村级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村级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

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

财务管理

内容摘要

村级财务管理是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当前,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组织、经济结构、利益主体和分配方式日趋多元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复杂性日益增强,还有相当一部分村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秩序混乱,成为摆在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论述了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对策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关心的焦点性问题,也是引发村民信访、群体上访的主要原因。村级财务管理是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是指村委会代表本村村民对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近年来,通过对我市村级财务管理状况的审计调查情况来看,一些村财务管理仍然比较混乱。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帐簿不规范。会计人员不能认真执行财务制度,“糊涂帐”较多,会计核算方法比较混乱,根本无法真切地反映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情况。

2、财务手续不健全。有的村财务原始凭证不规范,无经手人,无证明人,无事由,无审批人签字。一些出纳收付款后不及时记账,仅凭脑子记忆,甚至凭印象自制凭证,白条收支现象严重。

3、对帐程序不规范,对帐不及时,帐实不符、帐表不符、帐帐不符、帐款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出现有物无帐,有帐无物,有款无帐,有帐无款等。

4、会计资料管理不善,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原始票据长期保存在个人手中,未及时搜集、分类、归档保存,导致会计信息残缺、失真。

5、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任用不当,造成制度不能有效落实,账目糊涂不清。一些会计人员年龄偏大,业务比较生疏,变动频繁,财务管理不作为、无作为、乱作为现象严重。

(二)集体债务日益膨胀

1、村民欠村集体款数额较大。由于个别村对农户土地承包税费等收缴工作抓得不紧,存在村民欠集体债务现象,农户欠集体款项很多已成呆死账,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村集体存在高利抬款的现象。如为了垫付一次性预先支付的某些摊派和个别未完成任务指标的罚款,或者借钱发展某个项目,不得不高利抬款,有的还出现利滚利现象,致使村级债务日益膨胀起来。

(三)财务公开敷衍了事。

当前,部分农村虽然实行了财务公开,但敷衍了事,项目不齐全、内容不具体、财务公开时间也比较随意。财务公开的敷衍了事,导致村民群众对村集体的家底怎么也摸不清楚,对村干部的信任几乎为零,群体性上访事件因此时有发生。

(四)集体资金滥用无序。

1、村干部随意支配资金,占挪资金现象普遍。有的村干部不将零星收入入账,私设小金库,乱花乱用群众集资款;或公款私存;或侵占集体资产利息;或把公物占为己有等.2、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招待费开支大、比重上升快。当前,个别村干部自身廉洁意识不强,“客人来了陪着吃,没有客人自己吃”的现象,公款吃喝,屡禁不止,白条报账,真假难辨。

3、有的村干部领导能力差,不懂得理财,财务收支无预算,往往是有钱乱花,无钱借花,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结果是年终决算一片“红”。

4、有的干部急于求成,不遵守市场规律,拿上级专项拨款胡乱投资。五是有的村“黑地”收入不上账,形成“小金库”用于吃喝,助长不良风气。

二、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村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村子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不强。有些干部领导能力差,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认为村级财务管理仅仅是财务会计的事,自己没必要花心思。有些干部认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没有什么可管,管不管无所谓,只是群众反映强烈了才组织力量去清查。有些干部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法律观念不强,置村民利益不顾,贪污腐败,随意占挪用资金。

(二)村级财会人员的财经法纪观念不强、业务素质较低。

有的村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虽有制度,但没有落实,形同虚设;有的村虽设有会计、出纳,但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有些时侯村支书既是会计又是出纳,自己收钱,自己用钱,自己记账,为有不良动机人员借机伪造、变造凭证,甚至篡改帐目,贪污挪用等不法行为开启了方便之门;有的村财务人员文化不高,未受过专业培训,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差,连起码的会计基础知识、财经政策、法规都不懂,只知道记个流水账,所有的票据都依赖镇代理记账人员

(三)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足。

尽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了逐步完善,但财务制度不足的负面影响没有消除。很多村子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村委会连最基本的现金出纳制度都不健全,白条抵库现象严重。

(四)村级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一方面,由于乡镇没有专门的监督部门,乡镇经管站对村级的财务只进行业务指导,没有完全实行“村账乡管”,职能部门的监督也没有强硬手段,缺乏常规性,从而导致一些村的财务管理混乱。

另一方面,本村村民的监督缺失。财务管理缺乏保障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没有真正落实,随意现象严重。有的人置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于不顾,贪污腐化现象严重,这使得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部分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部门的事,是村领导的事,没有对村干部和财务会计、出纳的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这些都造成本村财务资金不可避免地被占用、挪用、快速流失。

三、对策

针对我市实际情况,为促使各项村级财务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做到运转合规、管理有序、经营有效,必须在宣传、培训、完善、规范、健全、提高等方面做好文章,按照“因地制宜、查漏补缺”的原则,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体制。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

村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就必须提高他们对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提高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认识,强化乡村领导的理财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在工作部署上有安排,在领导职责上有分工,在目标管理中有分值。提高村干部财务管理意识的途径在村干部选拔、考核及培训环节中得以反映。

1、村干部的选拔

目前,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不能彻底解决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因为,一般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缺乏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而且很多人对农村环境又不太了解,对建设新农村的想法过于理想化,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有鉴于此,应选拔有管理意识的本村村民,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村干部培训。这是因为这样的村民了解农村环境,对本村实际情况有更深的了解,能够较好将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2、村干部的考核

在考核村干部的时候,应加入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界定为集体资产发挥效益的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财务管理的考核指标。指标可以打分形式评出村干部的总分,作为对村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之一。

3、村干部的培训

目前,对扎根于农村、直接接触村民的干部的培训很少,而集中在乡级以上的领导。对村级干部进行培训,可以针对本村特有的情况,请专业老师对村干部进行指导,也可以参观发展成果好的农村,多与当地村干部进行交流。

(二)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目前,有些地区实行乡镇管村的财务,以此来回避村级财务人员较低的职业

技能,减少“剪不断,理还乱”的村账,防止村干部腐败。短期来看,效果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却不利于农村的自我发展,村级财务人员是直接管理基层财务的一线人员,因此要做到从源头抓起,必须加强村级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针对其业务素质较差,文化偏低和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培训方案,如举办财会人员培训班,使农村财会人员掌握填制会计凭证、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财务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村级会计部门与上级政府财务部门的直接沟通,而且便于提升村级会计人员素质,使得上级政府部门更深了解基层财务,利于预防农村干部腐败。

(三)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村级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环节很多。当前的重点工作应该是财务制度的完善和实施。

1、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财务管理制度。各村必须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让每笔收支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财务会计人员通过加强业务培训,逐步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村级财务处理方法,制定有关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详细规定现金、财产物资管理办法,逐步实现财务管理“六统一”,即封面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账本统一、报表统一、收款单据统一、凭证统一。

2、切实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农村是广大村民的农村,建设新农村是村干部与村民共同的任务,提高村干部与村民合作,缓和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紧张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增大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如认真选拔公示小组成员,由公示小组直接负责财务公开的具体事项,加强农村公示小组的作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设置固定的财务公布栏;公布财务信息,做到准确、清晰、易懂;及时整理村民的建议,迅速反馈。财务公开,须贯彻民主和透明的原则:村级财务工作应全面、完整地公开,涉及到收支情况的应细化;建立定期公开制度,至少每月公开一次,公开时间要及时;重点公开土地征用补偿款、上级下拨的专项补助、集体资产承包、租金收入、集体债务等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彻底消除群众心中疑虑,建立起村民对干部的信任。

3、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定期核查和审计制度。实行季度财务核查、专项资金收支核查和财务审计相结合。核查和审计工作由乡镇纪委牵头,从镇财务管理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核查或审计小组,重点检视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的合规、合法性和真实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资金或投资项目的收支情况应逐项进行核查或审计,核查或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在核查或审计过程中发现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严肃处理。

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为健全约束机制,必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一是建立对乡镇领导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村级财务管理乡镇

领导负责制,对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而引起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经查实,须追究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党纪政纪处分。二是加大对村干部在村级财务管理中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一旦发现村干部在村财务中有虚报、谎报、瞒报、白条入帐、贪污受贿、占用挪用集体资产或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的,一律严肃处理。

5、实行“村账乡管”制度。即村级财务账目交乡镇经管站代理,资金款项统一交经管站管理。村账乡管制度不改变村级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更村级核算单位。作为实施“村账乡管”配套措施,首先是规范账簿的设置,实行备用金制度。其次是实行民主财务制度。这项制度可以解决记账不及时,账目不公开的问题,有效控制乱支挥霍浪费现象,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动态化,同时精简人员,减轻村民负担,减少村级信访量,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清理现有抬款,禁止新的抬款,积极回收欠款。

我国部分农村抬款问题日趋严重,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给村民的生产生活蒙上了甩不掉的阴影。因此必须对村集体抬款进行彻底清理,分类排序,停息或还本挂息。此后,村集体原则上不得抬款,如生产方面急需资金,可实行填卡审批制度。即由村填报抬款申请卡,写明抬款用途、利率、使用时间、还款计划,上报乡镇经管站审批后方可抬款。

对村民欠款要积极清收,对有能力偿还的农户,做好法制宣传和疏导工作,促其主动偿还;对毫无还款诚意的诉诸法律,强制执行;对暂时无偿还能力的,可以劳抵债或扶持他们搞好农副业生产,增强他们的还款能力。

(五)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坚持定期公布账目,实行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乡镇经管站要对各村账目收支单据进行严格审核,检查各村是否做到“四相符”,即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款相符。同时,每年由市审计局定期或不定期对乡镇经管站进行财务审计。一是严格规定审计内容,即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财务收支、收益分配,重大工程预决算情况等;二是严格审计程序即先发审计通知,接受审计,审计结束写审计报告,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三是严格审计操作标准。对涉及工程项目和农民负担费用情况的应逐项审计,对审出的问题,按照性质不同作出处理,逐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考核体系,定期联查,预防核准后的财务内容出现以假乱真现象,确保群众满意放心。

加强村级财务监督,最主要的依靠村民监督。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村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意识不到村干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应加强村民的主体作用,提高村民对财务管理监督的意识,担负起主动监督的责任。

为此,当务之急是针对村民进行普法教育。因为村民监督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村民普法教育。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村民的法律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教育可以使村民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主动积极地监督村委会干部,从而主动监督村级财务制度的执行及财务资金的使用。这项工作应由国家统一进行,势必是大规模的、长期性的,教育重点主要是对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群体对村级经济管理的信访,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有针对性提出对村干部、村民进行教育,对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公开力度及监督力度进行全面改善,由此提高财务管理制度在村委会的执行力,对于加强村级财务资金的有效管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网载,贺志民《浅谈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新干县财政局,龚声《浅谈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吉安财政调研,2005年第7期。

3、大木财政所,张立华,《浅谈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2009-5-20。

4、网载,农经知识《浅议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五篇: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三、中国-东盟会计与财务问题研究

影响东盟各国会计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因素研究 88 东盟各国的会计协调历史及成效研究

中国与东盟(或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即GM))会计交往的历史研究 90 影响中国与东盟开展会计协调各因素的历史分析 91 东盟各国会计监管的比较研究 92 东盟各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93 国际会计准则对东盟诸国的影响 94 中国与东盟诸国会计协调研究 95 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目标的研究 96 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原则的研究 97 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内容的研究 98 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策略的研究 99 东盟诸国财务环境的研究 100 传统企业制度对其财务行为影响 101 东盟诸国资本市场中的财务风险研究

中国在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中的财务风险及其规避策略研究

四、(云南)会计史研究

建国后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模式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审计演进的某一专题研究 1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部控制演进研究 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管理会计演进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思想与会计理论演进研究 108 中式复式簿记的演变研究 109 中式记账符号的演变研究

简牍中的会计史料研究(或具体到某一批的简牍,或某一具体研究项目,如“新居延简中所反映的会计账簿体系研究”等)111 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发展进程的影响研究 112 江浙钱庄会计史研究

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专题研究 114 建国后我国预算会计改革进程研究 115 建国后我国会计学术思想演进研究 116 云南少数民族应用中式簿记的演变研究 117 少数民族理财观对少数民族会计发展的影响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簿记方法特色研究(或具体到某少数民族)119 云南商邦会计问题研究 120 试论所得税会计思想的演进

五、调查报告、案例、实证研究类选题 121 从XX公司的成功(失败)看企业财务目标的取向 122 XX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研究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某一分析或管理模型结合起来)124 ERP中的财务管理(以某一软件为例)125 国有企业民营化之会计业绩变动的实证研究 126 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

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财务违规行为的处罚公告实证研究 128 中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的处罚公告实证研究 129 用友(或其他某品牌)会计软件中的控制分析 130 用友(或其他某品牌)会计软件中的审计线索分析 131 用友会计软件中“项目管理”功能应用案例分析 132 企业债券融资问题与实证研究 133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134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偏差及成因实证分析 135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运行情况研究――以云南省(或XX省)上市公司为例 137 施工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探讨——以某企业为例 138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构成的现状调查及其未来趋势分析 139 XX公司的内部控制实例分析 140 XX公司的管理会计实务分析 14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142 审计案例研究

不动产不良债权会计处理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实例研究

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沪市2007年年报 145 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深市2007年年报 146 管理者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分析——基于xx上市公司案例

新旧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差异分析——基于云南省上市公司年报 148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149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情况的调查研究

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确认计量方法应用研究——基于××公司 151 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运用的案例分析

152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分析—基于2007年年报 153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研究

154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模型研究

155 新会计准则对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年报 156 新会计准则对深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年报 157 新会计准则对沪市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年报 158 新会计准则对深市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年报 159 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沪市2007年年报 160 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深市2007年年报 161 新会计准则对建筑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沪市2007年年报 162 新会计准则对建筑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深市2007年年报 163 新会计准则对亏损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分析——基于沪市2006-2007年年报 164 新会计准则对亏损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分析——基于深市2006-2007年年报 165 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沪市2007年年报 166 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深市2007年年报

167 自发性会计变更与强制性会计变更影响比较研究——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 168 自发性会计变更与强制性会计变更影响比较研究—基于2007上市公司的分析

169 自发性会计变更与强制性会计变更影响比较研究——基于2007年云南省上市公司的分析 170 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基于2007年云南省上市公司分析 171 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分析 172 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 173 2007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组合选择案例分析

174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组合的现状研究——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的分析 175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以××企业为例 176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分析——以××企业为例 177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分析——以××企业为例

178 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年报 179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分析——基于2007年年报 180 云南省金融企业不良债权的评估问题研究 181 内部审计案例研究 182 政府审计案例研究 183 上市公司审计案例研究

184 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新审计准则个案研究——以××事务所为例 185 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个案研究——以××公司为例 186 企业并购案例研究 187 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188 国产主流会计软件评析 189 企业所得税实证浅析

190 公司财务报告粉饰手段及防范措施—以××公司为例 191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192 信息技术(IT)在会计中应用研究

193 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审计意见比较研究

194 我国上市公司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实证分析及其审计对策

195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以云南省(或XX省)上市公司为例 196 风险管理审计研究――基于XX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调研分析 197 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研究 198 云南省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战略研究

七、会计理论研究

217 论会计政策与会计信息质量 218 会计确认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研究 219 财务文化与企业发展关系探析 220 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221 论资产计量

222 财务会计的相关法律责任认定 223 再论资产的本质

224 论财务报告数据的挖掘及利用 225 关于加强会计监督问题探讨

226 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227 商誉会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228 论会计的不确定性与会计信息质量 229 论会计相关性及其与可靠性兼容的实现途径 230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区分研究 231 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研究 23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233 论审计心理学在舞弊审计中的运用 234 电子商务下会计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235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探讨 236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 237 稳健性原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38 论财务会计的目标

239 试析知识经济下的管理会计 240 论战略管理会计

241 我国与西方成本会计中成本、费用理论概念和逻辑关系的比较研究242 中西方成本内涵比较研究

24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中的会计判断研究 244 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与选择 245 企业成本的经济内涵研究 246 论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职业判断

247 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防范探讨 248 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关系研究 249 试论表外融资对会计披露的影响及防范 250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利润管理关系研究 25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监督 252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和思考 253 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探讨

254 会计信息化、信息质量特征、实时风险与会计职业判断 255 网络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256 会计的社会责任研究 257 关于会计问题的法律研究 258 论会计规范对日常管理的借鉴作用 259 论现代社会学对成本理论的影响 260 国际会计要素的分类比较研究 261 对当前会计目标研究的思考 262 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263 会计监管与反腐机制建设研究 264 论会计估计中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 265 论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 266 会计信息适度管制研究 267 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 268 ERP与会计关系研究

269 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 270 合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271 从当前的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应用 272 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273 会计目的与会计观念的关系研究 274 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动机及规范 275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选择

276 非专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特征 277 专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特征 278 会计信息的披露成本探讨 279 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边界

280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28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自愿性披露 282 有效市场假说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283 论会计计量的不确定性 284 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情况探讨 285 现实背景下会计职能的拓展研究 286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287 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288 会计环境和发展问题研究

289 虚拟企业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研究 290 论会计透明度

291 成本信息相关性消失及其对策 292 信息时代的管理会计

293 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内容辨析

294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民事法律责任295 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研究

八、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问题研究 296 企业反并购对策研究

297 论企业技术创新与财务管理创新 298 高校贷款融资风险防范的举措 299 西部企业在大开发中财务问题与对策 300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策略 301 成本控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302 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

303 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管理研究 304 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融资管理研究 305 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成本管理研究 306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方法 307 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管理问题研究 308 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成因与对策 309 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310 跨国公司内部转移定价问题研究 311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312 财务困境企业债务重组的博奕分析 313 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314 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模型研究 315 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研究 316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初探 317 SOA法案对财务影响分析

318 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我国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研究319 网络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模式探讨 320 企业连锁经营的有关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321 公司成本控制与管理问题研究 322 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323 财务战略与企业发展、生存问题探讨 324 企业货币资金运营管理 325 试论如何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326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的机制与运用研究 327 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328 我国公司融资行为特点及对策分析

329 论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分野与融合 330 论投资项目的战略利益评价 331 论管理会计的学习型特征

332 “自制还是外购”决策:从战略的角度分析 333 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334 供应链合作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335 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36 论柔性化的战略全面预算管理 337 论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中的债权人地位 338 发行权证筹资的效应分析 339 现金股利政策的信息含量分析 340 基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资本成本探讨 341 财务困境及其经济影响探讨

342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343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344 中外企业并购的比较研究

345 企业重组问题研究 346 资本结构评价标准探析 347 企业破产清算财务管理研究 348 CFO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349 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资产评估的比较分析 350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351 中小企业融资及投资管理研究 352 国际财务管理研究

353 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 354 MBO在我国的实践探索

355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研究 356 本量利分析在公司利润规划中的运用 357 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探讨 358 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359 虚拟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360 人力资本经营的财务分析研究 361 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信息成本分析 362 企业交易活动中的信息成本分析 363 企业信息技术成本分析 364 信息成本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365 信息成本与会计组织变革

366 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目标的形成与分解 367 质量成本经济内容初探

368 国有非上市公司实行股票激励的初步探讨 369 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370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371 企业集团资本经营研究 372 企业集团多元化与专业化 373 保留盈余融资效应分析 374 特许经营财务管理研究

375 存货模型在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运用 376 企业信用政策与应收帐款管理研究 377 成长型中小企业资本理财问题思考

378 试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379 “三维成本”理论研究 380 企业现金流转规律与质量分析 381 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382 财务中的杠杆理论与财务报表 383 基于新利润表的财务分析指标的构建 384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探析 385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应用初探 386 企业社会成本理论与国企改革 387 经营多元化与资本运作刍议 388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探讨 389 JIT与成本管理理论的走势 390 制造成本法及其缺陷

391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研究 392 中国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 393 成本计算模式改革探讨

394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中心构建的探讨

395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结合运用探讨 396 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397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398 价值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融合——兼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生命力399 财务目标的相对性 400 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浅析

401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附加市场价值指标与现金流的净现值指标之比较 402 论企业集团财务特征与财务控制 403 财务预警在财务危机潜伏期的应用问题 404 浅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405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与分析 406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407 论成本会计的框架结构 408 作业成本法在预算管理中的运用

409 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成本控制方法选择与应用 410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有关问题研究 411 浅析中小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

412 构建基于内部价值链分析的作业成本应用模式 413 高科技风险企业融资的战略创新 414 现金流量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415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和保持 416 浅谈项目运营与套现

417 财务业务流程重组相关问题研究 418 财务战略的新视角:基于蓝海战略 419 企业如何应用管理会计探索 420 应收债权转让问题研究

九、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研究 4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42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研究 423 国有股减持与证券市场发展 42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变迁研究

42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信号的审计识别研究 426 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影响及启示

427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其审计研究

428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股权结构相关性研究 429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法律责任分析

430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的相关性问题研究

431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某一财务或会计问题研究(如: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等)432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433 股利分配政策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 434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研究

435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436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分析 437 从全面收益观看我国收益报告的改进 438 对构建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思考 439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重述行为研究 440 上市公司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及其偏好研究 441 上市公司年报中非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 44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中的利益冲突研究

443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与会计市场恶性竞争关系研究 444 资本市场的信息管制问题研究 445 上市公司舞弊的银行风险及防范研究 446 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研究 447 企业竞争策略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 448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的探讨 449 民营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450 独立董事的会计责任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 451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研究 452 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粉饰及其审计风险 453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解析 454 论我国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455 资本市场与国有资产监管

456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457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违规问题研究 458 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分析 45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460 中国资本市场的会计政策研究 461 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462 如何发挥资本市场中的社会中介作用 463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 464 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特点理论分析

465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66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行为研究 467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468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优势分析 469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与利润操纵研究 470 中西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十、涉税会计及财务问题研究

471 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处理的影响 472 企业筹资方案的税收策划研究 473 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474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研究 475 会计报表体系下企业纳税筹划的决策性选择 476 纳税筹划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477 企业所得税会计方法比较(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的比较)478 税负平衡筹划概述——以增值税和关税为例 479 如何正确运用再投资退税优惠政策 480 浅谈高校的税务筹划 481 企业理财策略:税务筹划

482 会计改革与税务改革的配套问题研究 483 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

484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税收筹划 485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486 职工薪酬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487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税收约束与激励对所得税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 488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及其对所得税会计的影响 489 权责发生制在新所得税法中的应用 490 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491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492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的比较 49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的比较 494 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对固定资产处理研究 495 关于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探讨 496 税务筹划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十一、企业价值评估与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497 自由现金流量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498 企业估值理论研究

499平衡记分卡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 500 企业价值评估折现法的适用性研究 501 上市公司财务行为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

502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财务治理结构与公司业绩相关关系研究 503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50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505 民营化变革对管理控制制度及管理绩效影响之研究

506 上市公司会计预提与公司业绩趋势变化研究 507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有效性分析 508 企业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509 企业并购对企业估价的影响研究 510 现金流量信息含量与财务困境预测 511 EVA方法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 512 企业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 513 目标公司财务估价研究 514 企业经营业绩与股价关系研究 515 财务指标与企业评价关系论述 516 无形资产评估研究

517 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与运用研究 518 企业价值评估对无形资产因素的考虑 519 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20 论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意义521 论企业研发部门的绩效评估及其激励 522 净资产收益率财务评价中存在问题探讨 523 集团总部对子公司业绩评价问题研究 524 公司绩效评价与报酬支付体系研究 525 并购中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应用研究 526 论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考评 527 业绩评价指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28 内部收益率评价法的陷阱识别 529 运用 EVA 评价投资中心业绩分析

十二、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530 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531 审计法律制度安排与投资者保护研究 532 经济全球化的内部审计应对策略研究 533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34 论项目审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535 论分析程序在舞弊审计中的运用

536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37 论职业判断在舞弊审计中的作用 538 论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预防与控制 539 审计合谋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540 审计目标变化与舞弊审计技术发展研究 541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制度变迁研究 542 关于审计风险及风险评估问题的探讨 543 论重要性原则与会计报表公允性审计关系研究 544 关联方交易对会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研究 545 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创新手段及其审计策略研究11

546 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研究

547 新审计准则对CPA执业的影响及对策

548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对独立审计的影响 549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分析 550 新会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及防范 551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方法的新发展及其审计策略 552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战略研究 553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554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内部审计探讨 55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 55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实施相关问题研究 557 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558 舞弊导向审计研究 559 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560 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561 审计委员会研究 562 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研究

563 政府审计机关开展政府绩效的调查研究

564 查错揭弊审计目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意义、挑战及其应对策略565 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新审计准则的对策研究 566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研究 567 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价机制研究 568 公司舞弊的形成及机理分析

569 探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70 主要国家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71 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572 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职责与作用 573 SOX法案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研究 574 提高注册会计师社会公信力研究 575 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576 关联交易审计探讨

577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质量问题研究 578 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动因研究

579 我国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开展环境效益审计的研究 580 新旧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比较研究 581 新世纪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创新研究 582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创新研究 583 会计师事务所竞争行为研究 584 浅析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585 上市公司隐瞒披露的审计方法研究 586 上市公司虚增收入的审计策略研究

587 上市公司账外筹资(隐瞒负债)审计策略研究

588 上市公司虚增在建工程审计策略研究 589 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研究

590 上市公司虚增投资收益的主要手段及其审计策略研究 591 我国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纳税成本研究 592 企业隐瞒收入的主要手段及其审计策略研究 593 信息时代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发展趋势研究

下载财务管理毕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务管理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酒店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第 1 页共 15 页 我国的酒店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已作为一个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但是随着全球化......

    酒店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周 氏 酒 店 财 务 管 理 心 得 —— —— 完善制度 择贤选材 河南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酒店管理二班 1029223066 周言 摘要 酒店归根到底也是一个企业,企业一切经营活......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南玮玮 1.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以企业计提坏账准备为例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加速折旧法和直线法的比较 3.浅析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与......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分析一、知识经济时代之我见 大型企业集团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通过并购、联合等形式组建企业集......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2.试论会计法律责任3.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4.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5.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6.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8.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9.建立我......

    2012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财务管理方面题目(41个) 1、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2、网络时代财务管理初探 3、浅探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与公司治理结构 4、现金管理中的盈缺平衡分析 5、企业财务风险防......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致谢词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致谢词 够顺利完成,离不开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导,他对我的论文从确定题目、修改直到完成,给予了我许多的指点和帮助。感谢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入,特别是国有股股权分置改革后,越来越多公司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上流通,有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