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涿州市初中生辍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

时间:2019-05-15 12:5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涿州市初中生辍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涿州市初中生辍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

第一篇:关于涿州市初中生辍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

关于涿州市初中生辍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会计学院08级会计四班赵德龙

一、调查背景及概述

1、调查背景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具大力量,是个人和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但近年来,辍学的人越来越多,结果令人担心!他们为什么辍学呢?为了找出学生辍学的原因,切实解决他们的辍学问题,我在市内部分人群中做了一个调查。

2、调查时间

2009年1月12日至2009年2月18日

3、调查范围

州市内部分人群

4、调查方式

有关调查以随机抽取的形式对受访者以问卷形式的调查

二、社会调查的内容与结论

1、调查内容

问题以反映初中生辍学情况为主题,涉及初中生辍学原因以及辍学后的出路等

2、调查内容分析

我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于某建筑工地,调查了100名工人的情况,结果发现,有40人都是未满18周岁初中生,他们占了整个工地人数的40%,如果按平均每天工地招收3人,有一人是辍学初中生,那么一年就会有365个辍学初中生来此打工。我又在市内抽样调查了某某饭店、酒家、洗浴中心等,通过调查发现,饭店中25名服务员,有8人是辍学初中生,占总数的32%;而酒家里的10名服务员,有2名是辍学初中生,占总数的20%;再如洗浴中心8名服务员,有4名是辍学初中生,占总数的50%。

根据以上调查,在私人或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打工者都是辍学初中生。看来,“辍学”的确是当前十分严重且十分棘手的大问题,希望我市领导能够重视这个问题。请看如下分析。

(1)数据分析:通过调查市区内的辍学打工者的辍学原因,发现他们有25%是迷恋网吧,不好好读书,以致于整日泥溺在网络游戏中落下功课,而无奈辍学;40%是因为家庭贫穷,没钱读书;5%是因为父母亲离异,孩子无人教导,沦落到社会中,从而使他们学坏,不想上学;30%是因为学生厌学,由于部分老师水平不高,所以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最后导致辍学。

(2)辍学原因分析:近年来,政府给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还有同学不断辍学。我想:这其中与社会思潮,学校教育水平,家庭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A家庭困难:这是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因为国家至今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家庭人均收入不到350元,送子女上学确实力不从心,再有就是许多家庭都有下岗职工,经济困难,所以学生会因奏不够学费而导致辍学。

B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近年来,上学出来不包分配,有的毕业生刚就业就下岗,所以一部分农村家庭“跳农门”的思想破灭了。于是,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导致家长不但不劝已辍学的子女上学,反而劝他们别上学,所以学生会随大流而导致辍学。

C家庭离异:有的家庭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很大,负面影响也很大,所以,有的孩子会以不念书等方式来逃避问题,这也是他们辍学的一个原因。

D学生厌学:学生厌学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是学生成绩差,对学习惧怕,所以会厌学而导致逃学、辍学;二是少数教师水平低,激发不出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由此观之,师资力量弱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3、同时我们要看到此次调查的缺陷,并暴露了一些问题,使我们思考,学生辍学是一个大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重视起来,否则,国家不会进步,并且为什么在私人小企业中有如此多的初中辍学生?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所以,我希望:

(1)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增加投入于教育方面,使学校环境大大改善。

(2)应当大力培养师资力量,从而通过教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达到兴国的目的。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努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帮弄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知识水平。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5)完善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

三、社会调查总结

从调查结果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生辍学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但可以通过政府以及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以解决,保护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并维护私人小企业的利益,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带动了人才的培养可谓一举两得必然惠促进社会发展长足进步国家富强!

四、感谢指导教师但俊鹏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2009年2月18日

第二篇:初中生辍学调查报告

初中生辍学调查报告

长期以来,部分初中学生辍学影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困扰着基层广大教育工作者,XX市某区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流控辍”措施,初中学生的辍学率从xx年的2.3%下降到了xx年的1.15%,但距离“双高普九”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一、数据调查

该区xx年9月统计,有普通中学19所(高完中5所),九年制学校6所,有初中教学班466个,在校学生30383人。xx—xx学年初中学生异动情况为增加12529人(其中转入782人,招生11628人,复学等119人),减少8790人(其中转出1710人,休学96人,死亡4人,辍学312人),辍学率为1.15%。

针对初中学生的辍学情况,该区抽样调查了部分酒楼、茶楼、理发店、洗脚城等场所,对20名服务员进行了询问,发现有3人是辍学初中生,占抽样调查的15%。

二、辍学原因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是各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学生“厌学”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由于有些学生自身基础较差,没有吃苦精神,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从逃学导致辍学;二是有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低,对一些学习成绩不佳又难以管理的学生往往不理、不管,态度冷漠,甚至排挤厌弃差生,导致了学生辍学;三是由于部分学校和教师千方百计地为了提高升学率,大打题海战术,致使学生不堪重负而弃学;四是家庭的变故,如家长的吵嘴、打架以至离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孩子灰心沮丧,敏感自卑,精力难以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辍学。

(二)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读书无用”,就算是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家长不但不反对孩子辍学,反而劝孩子不要学了。有的家长说:“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好多有钱的大老板文化都不高”。

(三)受经济大潮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这股经济大潮也同时过早地把中学生推向了市场经济,通过耳闻目睹,使他们的幼小心灵中过早地产生了发财致富的念头。与此同时,社会分配就业制度的急剧转变,一方面我国各行各业大量缺少人才,而另一方面大批刚刚毕业的大中专生又很难就业,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对个人前途的取舍,部分学生看到一些大哥大姐们没有读多少书,但是他们也能从工厂里商海中赚回不少的钱财,为此,学生认为再在学校里呆着读书是浪费时间,不如尽早走向社会,早赚钱,早致富。

(四)受社会上新兴的事物和不良环境的刺激和诱惑。目前,随着乡镇网吧的出现,以及街头巷尾带赌博色彩的棋牌游戏,不健康的光盘、书籍的泛滥,对一些无所事事的少年来讲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通过走访调查,辍学初中生流向社会后,虽然多数的学生外出打工或在田里劳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整天上网、打牌、闲逛或看不健康录像和书刊消磨时光,其中有少数的学生染上赌博、斗殴等恶习,甚至是偷窃、抢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留守少儿多,社会各方对留守少儿缺乏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村家长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丢下儿女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样就出现了不少的留守少儿,而其中部分平时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自由”散漫惯了的留守少儿适应不了学校的严格管理,总认为在学校外比在学校内“自由”得多,自然就会由逃学变成了辍学。初中教育的瓶颈问题在xx年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浙江省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将其列入重点研究领域,XX市教育局在xx年就提出了“用三年时间解决初中教育的瓶颈问题”的目标。为此,在查阅了先行者的一些初中教育调查及上海、杭州等地初中改革的材料的基础上,我们从初中生的生存体验的角度切入,设计了112道题目,对1458位初中或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进行现场问卷,深度访谈了100多位学生及相关人员,积累了1400多分钟的录音材料,整理成的文字近20万。本次调查历时8个月,结果成为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督导室决策的参考,协助地市行政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实现关切、改善初中学生的生存状况。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本次调查的前期考察

前期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内及本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就初中教育改革问题上所开展的一些创造性的实践,使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同时,还将使我们所提出的建议能面向未来而又承接过去,使政策保持较好的连续性和前沿性。

1、国内行政部门开展的初中教育改革情况。国内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都较为关注初中教育的改革,上海、杭州尤为重视,均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初中教育。

xx年9月,XX市教委做出了实施“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决定,把“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初中,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加快实现基础教

长期以来,部分初中学生辍学影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困扰着基层广大教育工作者,XX市某区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流控辍”措施,初中学生的辍学率从xx年的2.3%下降到了xx年的1.15%,但距离“双高普九”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一、数据调查

该区xx年9月统计,有普通中学19所(高完中5所),九年制学校6所,有初中教学班466个,在校学生30383人。xx—xx学年初中学生异动情况为增加12529人(其中转入782人,招生11628人,复学等119人),减少8790人(其中转出1710人,休学96人,死亡4人,辍学312人),辍学率为1.15%。

针对初中学生的辍学情况,该区抽样调查了部分酒楼、茶楼、理发店、洗脚城等场所,对20名服务员进行了询问,发现有3人是辍学初中生,占抽样调查的15%。

二、辍学原因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是各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学生“厌学”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由于有些学生自身基础较差,没有吃苦精神,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从逃学导致辍学;二是有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低,对一些学习成绩不佳又难以管理的学生往往不理、不管,态度冷漠,甚至排挤厌弃差生,导致了学生辍学;三是由于部分学校和教师千方百计地为了提高升学率,大打题海战术,致使学生不堪重负而弃学;四是家庭的变故,如家长的吵嘴、打架以至离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孩子灰心沮丧,敏感自卑,精力难以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辍学。

(二)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读书无用”,就算是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家长不但不反对孩子辍学,反而劝孩子不要学了。有的家长说:“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好多有钱的大老板文化都不高”。

(三)受经济大潮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这股经济大潮也同时过早地把中学生推向了市场经济,通过耳闻目睹,使他们的幼小心灵中过早地产生了发财致富的念头。与此同时,社会分配就业制度的急剧转变,一方面我国各行各业大量缺少人才,而另一方面大批刚刚毕业的大中专生又很难就业,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对个人前途的取舍,部分学生看到一些大哥大姐们没有读多少书,但是他们也能从工厂里商海中赚回不少的钱财,为此,学生认为再在学校里呆着读书是浪费时间,不如尽早走向社会,早赚钱,早致富。

(四)受社会上新兴的事物和不良环境的刺激和诱惑。目前,随着乡镇网吧的出现,以及街头巷尾带赌博色彩的棋牌游戏,不健康的光盘、书籍的泛滥,对一些无所事事的少年来讲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通过走访调查,辍学初中生流向社会后,虽然多数的学生外出打工或在田里劳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整天上网、打牌、闲逛或看不健康录像和书刊消磨时光,其中有少数的学生染上赌博、斗殴等恶习,甚至是偷窃、抢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留守少儿多,社会各方对留守少儿缺乏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村家长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丢下儿女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样就出现了不少的留守少儿,而其中部分平时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自由”散漫惯了的留守少儿适应不了学校的严格管理,总认为在学校外比在学校内“自由”得多,自然就会由逃学变成了辍学。初中教育的瓶颈问题在xx年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浙江省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将其列入重点研究领域,XX市教育局在xx年就提出了“用三年时间解决初中教育的瓶颈问题”的目标。为此,在查阅了先行者的一些初中教育调查及上海、杭州等地初中改革的材料的基础上,我们从初中生的生存体验的角度切入,设计了112道题目,对1458位初中或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进行现场问卷,深度访谈了100多位学生及相关人员,积累了1400多分钟的录音材料,整理成的文字近20万。本次调查历时8个月,结果成为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督导室决策的参考,协助地市行政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实现关切、改善初中学生的生存状况。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本次调查的前期考察

前期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内及本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就初中教育改革问题上所开展的一些创造性的实践,使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同时,还将使我们所提出的建议能面向未来而又承接过去,使政策保持较好的连续性和前沿性。

1、国内行政部门开展的初中教育改革情况。国内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都较为关注初中教育的改革,上海、杭州尤为重视,均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初中教育。

xx年9月,XX市教委做出了实施“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决定,把“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初中,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加快实现基础教

育的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还提出了“区县政府担负加强初中建设的主要责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以软件建设为主、注重社会评价与认可程度”等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本市初中办学的均衡程度基本得到社会认可。力求使占全市初中学校数约三分之一左右的相对薄弱学校通过重点建设使其办学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形成一批主要通过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初中先进学校新的群体,出思想、出经验、出人才、出成效;使广大市民对居住区内对口的公办初中的满意程度有显著提高。决定提出了七项政策与措施:①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初中教育的优先发展;②采取切实措施,整体提高初中学校的干部与师资队伍水平;③加强教育科学和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办好初中的规律;④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初中建设工作的领导;⑤加强教育督导,促进学校自主发展。⑥实行表彰制度,奖励“初中工程”先进单位;⑦加强舆论宣传,推广先进典型。

xx年3月XX市人民政府同意并转发了XX市教育局的加强和促进初中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目前,我市初中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队伍、教育科研尚处于弱势,成为制约杭州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加强和促进初中教育是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在杭州实施义务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并从“高度重视初中教育工作确保初中教育的优先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改善初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干部和教师的整体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健全组织和协调机制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意见。

2、金华近五年来市教育局开展初中教育改革的情况。XX市人民政府及市教育局也十分关注初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就出台了相关的8个文件,涉及教育教学管理(xx)、素质教育督导评估(xx)、学校特色化发展(xx)、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特别地还专门为改进和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xx)、规范初中教学行为(xx)、取消初中学生回校晚自修(xx)、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xx),并于xx年开展了“两高”普九达标年、高中教育优质年的活动,于xx年召开了浦江堂头中学素质教育经验推广现场会。xx年从学生课业负担、教学计划、教学全过程、课外作业、在校课余活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xx年又从分快慢班、作息时间、教学计划执行、学生用资料的征订等具体方面对进一步规范初中的教育行为。可以说,XX市教育局是一直关注初中阶段的教育问题的,并通过“立规矩、树典范”的手段在努力改变初中教育的现状。

3、国内初中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科学的政府决策必然是建立在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XX市教委的加强初中教育工程中“调查研究”作为实施该工程的第一步,要求“市、区县教育督导机构会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县所属公办初中开展全面调查,市和各区县要撰写调研报告,以摸清基本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并在此基础上各区县要对本区县初中的均衡发展制定三年规划,提出具体工作目标、措施和工作时间节点。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目前,针对初中教育开展的调查是挺多的,主要是一些专题性的调查,如,四川省XX县甘溪中学课题组的“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现状调查”(xx);江苏省XX市XX区教研室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xx);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学生厌学情况调查(xx);王军的“海口民工子女接受初中教育现状调查”(xx)。

调查的方法往往是以问卷调查为主,其他调查方法辅之。这也是以往调查研究中较为普遍使用的,因为省时省力而又能量化。但,这可能会导致定量研究的“数字理性化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出现被调查对象不是按照自己的实际选择结果,而是按照利益的需要或社会的主流标准选择结果。主观色彩浓厚一直是困扰调查研究人员的一大问题。另外,抽取的样本过小或过于集中也是制约调查研究信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某初中把全校的3000多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虽然人数很多,但这项调查还是仅仅局限在他们学校本身,调查所取得的结论是很难在其他学校,尤其是规模较小、地处乡村的学校中得到印证的。本次调查将尽可能在本地区金华地处浙江省中西部,xx年gdp为7989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7773元。引自《金华统计年鉴xx》(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类型的初中学校中进行较为科学的抽样,并且在选择的调查办法上明确了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并重的调查方法策略,力图在互证的基础上提升调查结论的科学性。(二)本次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形式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因此,教育调查也应以“教育中的人”为主要调查 对象。在初中教育中,初中生、初中教师及校长等是最为重要的“人”,而初中生则是初中教育中的“主体”,初级中学是初中生的学习场所,初中的教师、校长及员工是为初中生服务的。因此,我们确立了本次调查的两大定位。一是把经历了一学期至三学年时间的初中生活的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二是把初中生在初中阶段的生存环境、生存感受定为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

1、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根据国内的初中教育改革的状况及对“以人为本”等先进教育理念的贯彻,课题组将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调查研究目的进行了具体的定位。①通过调查,了解初中学生对初中生活的主观评价,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及其真实感受,考察他们心理上、精神上的困惑与需求;②了解与初中生相关的教师、校长、家长、教育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等主体对初中生的生存情况态度和作为,初步掌握初中生的生存环境;③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剖析初中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行政决策、学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2、本次调查采用的形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调查取得更为可信结论的重要前提。课题组采取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并重的调查策略,并力图使样本尽可能地大,取样科学。学校样本主要选取金华据《金华统计年鉴xx》,xx年,金华初中225所,在小学生1926万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八个县市区的城乡初中,尽量选取各县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初中各一所,以便准确掌握它们的真实情况。学生样本主要选取刚刚进入初

二、初三和高一的学生,而问卷发放又偏向于在初三和高一的学生。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初中学生辍学现状及原因分析,应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和研究,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政府完善控制辍学督查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控制辍学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并依法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人大、政府部门要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强制入学的有关规定和可操作性措施,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各自的责任,并实行责任追究制。通过政府行为对辍学学生及其家庭下达义务教育通知书,让学生、家长都知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依法强制性教育,擅自辍学中止九年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使用辍学生的督查督办力度,协调和加强部门配合,禁止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为劳务输出;对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规定除限期送子女入学外,采取不予贷款,不予开具打工证明,不予发放困难补助等措施。要落实各项扶助贫困生基金,使其真正用于解决贫困生的学习费用;全国各地各部门相互配合,统一协调,以初中毕业证为依据,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办理相关合法证件的手续之一,督促未成年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学校要转变观念,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公平教育。要促进学校教育的机会平等,主要是入学起点的机会、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就业机会的平等、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育人,对学习困难学生、弱势群体子女以及有缺陷的学生给予应有及更多的关爱。教师要做到关爱每一个孩子,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能表现出一点点冷漠和放弃,坚决杜绝歧视和排挤差生的现象。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一个平等和谐、活泼轻松、双向互动、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校园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并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是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格局。学校要与学生家庭和当地社区加强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共建社区青少年教育新模式。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消除社会不良影响。学校要主动将学生置身于社会活动之中,家长要积极支持子女参加社会活动,并随时与子女沟通,时刻了解子女的思想活动,尊重子女的意愿,开展正面引导。要做好家庭工作,一方面向家长和社会有关团体传播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沟通教育信息,另一方面了解和研究家长和社会组织进行教育的情况,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并积极传播这些生动具体的经验,以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改进学校工作。目前,一些网吧虽然挂有“未成年人不准入内”的牌匾,但是店主实际上是来者不拒;街头巷尾的棋牌游戏等公共娱乐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诸如此类的地方,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规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静的社会环境。

四是适应农村需求,开展农村教学改革。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在保证执行义务教育计划的前提下,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既为学生升学奠定基础,又为学生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变以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终身命运的做法,缓解学生 升学压力,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

第三篇:初中生辍学调查报告

长期以来,部分初中学生辍学影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困扰着基层广大教育工作者,重庆市某区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流控辍”措施,初中学生的辍学率从2003年的2.3%下降到了2008年的1.15%,但距离“双高普九”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一、数据调查

该区2008年9月统计,有普通中学19所(高完中5所),九年制学校6所,有初中教学班466个,在校学生30383人。2007—2008学年初中学生异动情况为增加12529人(其中转入782人,招生11628人,复学等119人),减少8790人(其中转出1710人,休学96人,死亡4人,辍学312人),辍学率为1.15%。

针对初中学生的辍学情况,该区抽样调查了部分酒楼、茶楼、理发店、洗脚城等场所,对20名服务员进行了询问,发现有3人是辍学初中生,占抽样调查的15%。

二、辍学原因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是各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学生“厌学”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由于有些学生自身基础较差,没有吃苦精神,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从逃学导致辍学;二是有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低,对一些学习成绩不佳又难以管理的学生往往不理、不管,态度冷漠,甚至排挤厌弃差生,导致了学生辍学;三是由于部分学校和教师千方百计地为了提高升学率,大打题海战术,致使学生不堪重负而弃学;四是家庭的变故,如家长的吵嘴、打架以至离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孩子灰心沮丧,敏感自卑,精力难以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辍学。

(二)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读书无用”,就算是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家长不但不反对孩子辍学,反而劝孩子不要学了。有的家长说:“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好多有钱的大老板文化都不高”。

(三)受经济大潮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这股经济大潮也同时过早地把中学生推向了市场经济,通过耳闻目睹,使他们的幼小心灵中过早地产生了发财致富的念头。与此同时,社会分配就业制度的急剧转变,一方面我国各行各业大量缺少人才,而另一方面大批刚刚毕业的大中专生又很难就业,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对个人前途的取舍,部分学生看到一些大哥大姐们没有读多少书,但是他们也能从工厂里商海中赚回不少的钱财,为此,学生认为再在学校里呆着读书是浪费时间,不如尽早走向社会,早赚钱,早致富。

(四)受社会上新兴的事物和不良环境的刺激和诱惑。目前,随着乡镇网吧的出现,以及街头巷尾带赌博色彩的棋牌游戏,不健康的光盘、书籍的泛滥,对一些无所事事的少年来讲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通过走访调查,辍学初中生流向社会后,虽然多数的学生外出打工或在田里劳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整天上网、打牌、闲逛或看不健康录像和书刊消磨时光,其中有少数的学生染上赌博、斗殴等恶习,甚至是偷窃、抢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留守少儿多,社会各方对留守少儿缺乏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村家长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丢下儿女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样就出现了不少的留守少儿,而其中部分平时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有雨 “自由”散漫惯了的留守少儿适应不了学校的严格管理,总认为在学校外比在学校内“自由”得多,自然就会由逃学变成了辍学。初中教育的瓶颈问题在2004年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浙江省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将其列入重点研究领域,金华市教育局在2003年就提出了“用三年时间解决初中教育的瓶颈问题”的目标。为此,在查阅了先行者的一些初中教育调查及上海、杭州等地初中改革的材料的基础上,我们从初中生的生存体验的角度切入,设计了112道题目,对1458位初中或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进行现场问卷,深度访谈了100多位学生及相关人员,积累了1400多分钟的录音材料,整理成的文字近20万。本次调查历时8个月,结果成为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督导室决策的参考,协助地市行政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实现关切、改善初中学生的生存状况。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本次调查的前期考察

前期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内及本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就初中教育改革问题上所开展的一些创造性的实践,使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同时,还将使我们所提出的建议能面向未来而又承接过去,使政策保持较好的连续性和前沿性。

1、国内行政部门开展的初中教育改革情况。国内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都较为关注初中教育的改革,上海、杭州尤为重视,均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初中教育。

2002年9月,上海市教委做出了实施“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决定,把“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初中,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还提出了“区县政府担负加强初中建设的主要责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以软件建设为主、注重社会评价与认可程度”等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本市初中办学的均衡程度基本得到社会认可。力求使占全市初中学校数约三分之一左右的相对薄弱学校通过重点建设使其办学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形成一批主要通过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初中先进学校新的群体,出思想、出经验、出人才、出成效;使广大市民对居住区内对口的公办初中的满意程度有显著提高。决定提出了七项政策与措施:①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初中教育的优先发展;②采取切实措施,整体提高初中学校的干部与师资队伍水平;③加强教育科学和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办好初中的规律;④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初中建设工作的领导;⑤加强教育督导,促进学校自主发展。⑥实行表彰制度,奖励“初中工程”先进单位;⑦加强舆论宣传,推广先进典型。

2004年3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并转发了杭州市教育局的加强和促进初中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目前,我市初中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队伍、教育科研尚处于弱势,成为制约杭州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加强和促进初中教育是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在杭州实施义务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并从“高度重视初中教育工作确保初中教育的优先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改善初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干部和教师的整体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健全组织和协调机制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意见。

2、金华近五年来市教育局开展初中教育改革的情况。金华市人民政府及市教育局也十分关注初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就出台了相关的8个文件,涉及教育教学管理(2000)、素质教育督导评估(2001)、学校特色化发展(2002)、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特别地还专门为改进和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2001)、规范初中教学行为(2001)、取消初中学生回校晚自修(2001)、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2004),并于2003年开展了“两高”普九达标年、高中教育优质年的活动,于2004年召开了浦江堂头中学素质教育经验推广现场会。2000年从学生课业负担、教学计划、教学全过程、课外作业、在校课余活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2001年又从分快慢班、作息时间、教学计划执行、学生用资料的征订等具体方面对进一步规范初中的教育行为。可以说,金华市教育局是一直关注初中阶段的教育问题的,并通过“立规矩、树典范”的手段在努力改变初中教育的现状。

3、国内初中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科学的政府决策必然是建立在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上海市教委的加强初中教育工程中“调查研究”作为实施该工程的第一步,要求“市、区县教育督导机构会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县所属公办初中开展全面调查,市和各区县要撰写调研报告,以摸清基本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并在此基础上各区县要对本区县初中的均衡发展制定三年规划,提出具体工作目标、措施和工作时间节点。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目前,针对初中教育开展的调查是挺多的,主要是一些专题性的调查,如,四川省蒲江县甘溪中学课题组的“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现状调查”(2001);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教研室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003);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学生厌学情况调查(2004);王军的“海口民工子女接受初中教育现状调查”(2004)。

调查的方法往往是以问卷调查为主,其他调查方法辅之。这也是以往调查研究中较为普遍使用的,因为省时省力而又能量化。但,这可能会导致定量研究的“数字理性化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出现被调查对象不是按照自己的实际选择结果,而是按照利益的需要或社会的主流标准选择结果。主观色彩浓厚一直是困扰调查研究人员的一大问题。另外,抽取的样本过小或过于集中也是制约调查研究信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某初中把全校的3000多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虽然人数很多,但这项调查还是仅仅局限在他们学校本身,调查所取得的结论是很难在其他学校,尤其是规模较小、地处乡村的学校中得到印证的。本次调查将尽可能在本地区金华地处浙江省中西部,2003年GDp为798 9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7773元。引自《金华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类型的初中学校中进行较为科学的抽样,并且在选择的调查办法上明确了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并重的调查方法策略,力图在互证的基础上提升调查结论的科学性。

(二)本次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形式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因此,教育调查也应以“教育中的人”为主要调查对象。在初中教育中,初中生、初中教师及校长等是最为重要的“人”,而初中生则是初中教育中的“主体”,初级中学是初中生的学习场所,初中的教师、校长及员工是为初中生服务的。因此,我们确立了本次调查的两大定位。一是把经历了一学期至三学年时间的初中生活的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二是把初中生在初中阶段的生存环境、生存感受定为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

1、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根据国内的初中教育改革的状况及对“以人为本”等先进教育理念的贯彻,课题组将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调查研究目的进行了具体的定位。①通过调查,了解初中学生对初中生活的主观评价,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及其真实感受,考察他们心理上、精神上的困惑与需求;②了解与初中生相关的教师、校长、家长、教育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等主体对初中生的生存情况态度和作为,初步掌握初中生的生存环境;③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剖析初中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行政决策、学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2、本次调查采用的形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调查取得更为可信结论的重要前提。课题组采取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并重的调查策略,并力图使样本尽可能地大,取样科学。学校样本主要选取金华据《金华统计年鉴2004》,2003年,金华初中225所,在小学生19 26万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八个县市区的城乡初中,尽量选取各县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初中各一所,以便准确掌握它们的真实情况。学生样本主要选取刚刚进入初

二、初三和高一的学生,而问卷发放又偏向于在初三和高一的学生。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初中学生辍学现状及原因分析,应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和研究,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政府完善控制辍学督查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控制辍学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并依法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人大、政府部门要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强制入学的有关规定和可操作性措施,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各自的责任,并实行责任追究制。通过政府行为对辍学学生及其家庭下达义务教育通知书,让学生、家长都知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依法强制性教育,擅自辍学中止九年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使用辍学生的督查督办力度,协调和加强部门配合,禁止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为劳务输出;对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规定除限期送子女入学外,采取不予贷款,不予开具打工证明,不予发放困难补助等措施。要落实各项扶助贫困生基金,使其真正用于解决贫困生的学习费用;全国各地各部门相互配合,统一协调,以初中毕业证为依据,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办理相关合法证件的手续之一,督促未成年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学校要转变观念,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公平教育。要促进学校教育的机会平等,主要是入学起点的机会、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就业机会的平等、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育人,对学习困难学生、弱势群体子女以及有缺陷的学生给予应有及更多的关爱。教师要做到关爱每一个孩子,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能表现出一点点冷漠和放弃,坚决杜绝歧视和排挤差生的现象。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一个平等和谐、活泼轻松、双向互动、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校园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并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是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格局。学校要与学生家庭和当地社区加强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共建社区青少年教育新模式。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消除社会不良影响。学校要主动将学生置身于社会活动之中,家长要积极支持子女参加社会活动,并随时与子女沟通,时刻了解子女的思想活动,尊重子女的意愿,开展正面引导。要做好家庭工作,一方面向家长和社会有关团体传播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沟通教育信息,另一方面了解和研究家长和社会组织进行教育的情况,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并积极传播这些生动具体的经验,以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改进学校工作。目前,一些网吧虽然挂有“未成年人不准入内”的牌匾,但是店主实际上是来者不拒;街头巷尾的棋牌游戏等公共娱乐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诸如此类的地方,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规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静的社会环境。

四是适应农村需求,开展农村教学改革。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在保证执行义务教育计划的前提下,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既为学生升学奠定基础,又为学生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变以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终身命运的做法,缓解学生升学压力,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

第四篇: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县教育局2011年工作部署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的安排要求,我校高度重视控辍工作,成立了“校长包全校,副校级领导包年组,课任教师包班”的控辍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加大了学校的控辍工作力度。结合县教育局“动员辍学生返校月”活动,以尚宪君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对我校控辍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周密的部署,针对每学年第二学期是农村中学生流失最为严重的阶段,也是学校控辍工作关键时期,我校采取以班级控辍小组为单位、副校级领导包片、所有任课教师全员参加的,对已经流失或者存在潜在流失动向的学生进行了重点摸排式走访动员工作。“动员辍学生返校月”活动已经结束,现将我校的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1年3月未返校报到情况统计公示

经过学校政教处和学籍员王永红老师与2011年3月1日对全校各班人数进行了核查,发现全校开学初未返校报到的人数为:23人。【3(7.2)+1(7.3)+1(8.1)+1(8.2)+2(8.3)+1(8.4)+1(9.1)+5(9.2)+4(9.3)+4(9.4)】

其中:

1、七年级4人,约占17.4%;八年级5人,约占21.7%;九年级14人,约占60.9%;

2、男生14人,约占60.9%;女生9人,约占39.1%;

3、农村20人,约占87%;街道3人,约占13%。

二、采取的措施以及动员走访过程

以班级控辍小组为单位、副校级领导包片、所有任课教师全员参加的,对已经流失或者存在潜在流失动向的学生进行了重点摸排式走访动员工作。1、2011年2月18日,九年级全体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四组,由田永涛副校长和高明远主任带队,对九年级各班学生进行了走访; 2、2011年2月22日,全体七八年级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八组,由高明远主任和都书海主任带队,对七八年级各班学生进行了走访;

3、开学后学校控辍办公室根据统计对各班未返校报到的学生进行了公示,并且设计印制了《平岗中学各班未返校报到调查表》,下发达有流失情况的班级控辍小组组长手中,要求各班级控辍小组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走访,并且如实填写《平岗中学各班未返校报到调查表》。

4、针对开学后班级控辍小组走访仍然没有起到明显效果的辍学学生,要求班主任进一步加强电话家访巩固“疗效”,同时学校控辍领导小组和学校控辍办公室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控辍家访活动。

三、动员返校情况

通过反复不断地坚持不懈的诚心努力,开学初的“动员辍学生返校月”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七年二班的徐萌、孙美琪、孙金辉;八年一班的崔健伟;八年三班迟金帅;九年二班汪文强、张程;九年四班朱强、张东等九名同学成功返校就读。【其中七年三班未返校报到的唐诗琦同学转出。】七年级终于实现了无流失现象!

四、辍学学生名单及原因

八年二班

张志雪:厌学;

八年三班

欢:厌学,自身残疾,家长因素

孟祥月:厌学,贫困,家长因素;

八年四班

刘亚欣:贫困; 九年一班

孟祥涛:厌学;

九年二班

思:厌学

赵梓彤:厌学;

九年三班

爽:厌学

赵思涵:搬家,家长因素;

刘金鹰:厌学

刘林鹰:厌学

九年四班

永:搬家,家长因素;

屈丰国:厌学

从我们采集的数据来看,现阶段中学生的辍学原因趋向复杂,在辍学原因调查中,辍学学生真正因贫困读不起书的,仅列第4位。

(一)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因素

1、学生厌学的主观原因。大多数辍学学生是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低,跟不上学习进度,因害怕老师、同学看不起,不肯求教,问题越集越多,上课越来越听不懂,学习没兴趣,导致厌学;一些学生出现理想信念危机,读书无目的,无远大抱负,没有追求知识的渴望,不愿克服学习中的诸多困难,又经不住社会闲散生活的诱惑,学习无兴趣;一些学生或由于交友不慎,或受“校痞”及校外的“村痞”等人的勾引和威胁,不愿或不敢向老师及家长说实话,由怕学到厌学。

2、学生厌学的客观原因。

目前,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都把“普九”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学生入学、升学,降低了小学生入学、升学的“门槛”。农村适龄儿童包括一些适合特种教育的智商较低或大脑开发较晚的孩子100%进入小学,从一年到六年“一路顺风”,(小学不提倡降级)毕业后100%升入中学。由于农村小学 无升学压力,加之一些教师不负责任,不注意发现问题,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牢,适应能力差。这样,农村小学教育掩盖的诸多矛盾在学生升入中学后立刻暴露出来,学生对知识容量的增加、老师授课方式的转变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症,或听不懂老师讲课,或跟不上学习进度,或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厌学。

(二)家长对学生辍学的漠视纵容了学生辍学的行为。

1、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读书无用”,就算是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上学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把供孩子读书作为孩子就业的“充分条件”,认为念书就是为了拿到“铁饭碗”。既然念完大学都找不到工作就没必要念书,更何况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还不一定考上大学,不如让孩子回家种地,学点手艺。一旦孩子主动要求辍学,欣然允诺。少数家长看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干脆诱导孩子辍学。就这样一些家长不但不反对孩子辍学,反而劝孩子不要学了。有的家长说:“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好多有钱的大老板文化都不高”。

2、学不致用是造成家长对辍学漠视的重要原因。一些家长、学生感到,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农村经济发展、发家致富相脱节,缺乏本地特色。毕竟大部分农村学生要回到农村生活。农民说:无论是搞蔬菜大棚,还是家禽畜养殖,孩子学的知识大部分用不上。从实用的角度,尤其是升学无望的情况下,农民当然不希望孩子念这种花钱没用的“破书”。

3、就读高中、大学高额费用的影响。想读大学,就得考上“重点”高中,而时下读重点高中的费用是越来越高了。据估算,读完三年高中,少说也得3万元钱,这对年人均收入仅几千元的农村家庭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读大学则费用更高,家境一般的农家连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既然可能考不上重点高中,既然读完大学还不一定找到工作,那么,“上学还不如趁早学艺”,早早赚钱。于是,学习没了动力,辍学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社会环境缺氧,是中学生失学辍学的环境因素

教育目标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人成为能够自主建构的社会人才,社会应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良好的环境,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价值观念与成长空间缺氧。

家庭因素: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致使孩子离开父母,寄托其他人照顾。造成学生不认真读书,从而辍学。②由于人们家庭观念和婚姻观念的转变,致使单亲家庭与日俱增,而单亲孩子在心理和生活上都缺少同龄孩子应有的正常生活,他们的逆反心理非常强,很容易因一些小事而辍学。③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忙于挣钱,家庭条件好,对孩子的教育只是要钱给钱,要穿给穿,对孩子的成长进步采取放任自流,从而使孩子早早接触社会,从而导致厌学辍学。

社会因素:以前网吧、游戏厅在农村还比较少,而现在农村乡镇有许多网吧、游戏厅(而且还存在许多隐蔽的黑网吧和游戏厅),而这些网吧还疏于管理,造成大量孩子迷恋其中,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每到寒暑假就有大部分学生因迷恋网吧而辍学,而对这些现象的治理还是学校无能为力的。

人为因素:部分学生受经济浪潮的冲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这股经济大潮也同时过早地把中学生推向了市场经济,通过耳闻目睹,使他们的幼小心灵中过早地产生了发财致富的念头。同时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事,致使学生过早地接受了这种发财致富的“洗礼”,从而想尽早投入到经济浪潮中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认为在学校学习反而是在浪费时间,同时一些用工单位招工时比较随意,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已经初中毕业就招收了,所以单凭教育系统的一己之力,很难做好此项工作。这也就是我们有时在饭店、发廊等场所能看到这些辍学生的原因了。

(四)教育自身原因

其一,教育评价制度的因素,是造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考试制度。不可否认,考试制度,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调动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逐渐显示出来。“中考”就是“几人欢喜几人忧”的集中表现,因此,正负面的影响显而易见。

其二,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迫于当前社会形式,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应付各级各类大大小小的排名,难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流于形式。

其三,工作方法不当。师资队伍良莠不齐,个别教师对歧视学习成绩差和爱捣乱的学生爱心不足,恨心有余,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这些都加剧了学生的辍学。

其四,我们在对待学生辍学的问题上,往往是发现学生辍学再去做工作,没有提前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造成工作的被动。

五、今后的打算、建议及意见

鉴于以上辍学现状及原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斟酌再三,提出自己的几点整改建议。我想,应该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三者之间若能建立起健康、长效的沟通机制,相关问题的处理就能事半功倍了。

(一)政府是“控辍保学”的先行官。

1.应进一步完善控制辍学督查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要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并逐步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

2.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并依法开展保学工作;让学校、家长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实行责任追究制。通过政府行为让辍学学生及其家长都知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依法强制性教育,擅自辍学中止九年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并对随便招收辍学生务工的单位要深追、严惩;对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规定限期送子女入学,如若不然,应立即反映到相关执法部门,进行惩处。

3.要落实各项扶助贫困生基金,使其真正用于解决贫困生的学习费用。

(二)努力增强学校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1、认真实施素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教学。尽可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知识 “有形”、“有声”、“有味”、有趣,提高知识的亲和力,让孩子走近知识;努力与社会各界沟通协调,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新的教学环境,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现实化,让孩子“亲历”知识,在观察、触摸、体验中提高;转变教学观念,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保证学生离校后升学有实力,发展有潜力,致富有能力。

2、在农村中学教学内容中提倡农科教结合。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积极改革农村初中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服务,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农村中小学教育阶段应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增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把文化知识教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

3、努力创设、打造“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活动中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享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4、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由“教书”深入到“育人”,对学习困难学生、调皮的学生应多给予关爱。教师要做到关爱每一个孩子,不对任何一个孩子表现出冷漠和轻言放弃。

(三)有关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打击力度,还适龄青少年一个健康成长的“碧海蓝天”

目前,一些游戏厅、网吧虽然挂有“未成年人不准入内”的牌匾,但却是“卖羊头挂狗肉”,实际上店主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更有甚者是存在隐蔽性的黑网吧、游戏厅);街头巷尾的棋牌游戏等公共娱乐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诸如此类的地方,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规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静的社会环境。

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

东辽县平岗中学 2011年04月01日

第五篇:初中生调查报告

初中生调查报告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1

一、家长对孩子的写字教育重视情况

问卷调查显示95.6%的家长认为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写一手好字还是十分必要的,64.7%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执笔姿势不好,只有24.9%的家长多次对孩子的写字姿势、方法进行指导。为什么意识到写字问题却缺少指导呢?因为只有11.3%的家长认为自己有能力指导好自己的孩子写好字。其他一些调查信息显示大部分家长自身对写字的一般常识了解不够,对正确的执笔姿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书写水平不满意,导致他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指导自己的孩子写好字。64.9%的家长认为学生写好字主要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指导。

二、学生对写字重视情况

通过对调查的材料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到95%的学生是想把字写好,70%的学生认为练不好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练字,30%学生认为写字常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45%的学生认为写好字作文能得高分,37%的学生认为写好字能提高自身的能力,77% 的学生认为要想练好字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制定详细的计划,做到持之一恒,常组织一些写字活动,老师越严越好,23%的学生认为靠自学较好。

抽查结果显年级学生执笔姿势错误率高达77.3%,学生错误执笔姿势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执笔太低、手指抓抱笔杆、手腕扭曲、执笔太竖。学生执笔的错误姿势表现形式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几种一起出现的。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执笔的正确率并未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提高。这说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注重写字姿势的教育,没有一贯的要求去指导学生的执笔姿势。而学生由于要写大量的作业,为了追求速度,无暇顾及执笔姿势正确与否,以致有些正确的姿势也开始慢慢变型。据笔者的跟踪调查,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至少要两年以上的时间,且需老师、家长、学生共同的努力。

三、应对策略:

1、重视正确执笔姿势的养成

在八年级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已经形成了错误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要纠正这一错误是很困难的。这时教师应强化这方面的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让学生记住顺口溜,头正,肩平,臂张,脚分开,“三个一”要求记心上。这里的“三个一”是指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子离桌一拳。利用教学挂图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姿势,逐渐形成习惯。正确的姿势一旦形成,会使学生受益一生。我们还让学生牢记“执笔歌”,利用指托规范学生的执笔姿势。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正确的执笔与书写姿势。同时,学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用认真的态度去练字,使学生能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2、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和教学能力

俗话说“字如其师”,勿庸质疑,教师的.写字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写字好的老师也往往会更加注意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学校要请书法老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语文教研组可将正确的执笔姿势的养成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师重要性的认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督促子女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讲明执笔姿势和写好字的关系,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要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一对一的优势,学生在家中要写作业时,家长要密切配合,时常提醒子女注意执笔姿势的正确性,手把手纠正其错误姿势。

4、营造良好的班级写字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国外有研究表明,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依次是父母、同伴、老师。教师可把班里写字好姿势又规范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去当小老师,动员全班的力量对同学的执笔姿势进行监督。教师要经常进行“看谁写的好,看谁姿势正确,看谁进步快”的写字比赛,使学生人人争当上游。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2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欠缺;缺少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没有成为课堂主体;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合作学习的资源利用不充分。结合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及调查结果,现提出初中科学合作学习指导策略如下:

一、更新教师的合作学习观念

第一、教师要认识到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应积极的把合作学习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能在融洽的、良好的氛围中,活跃思维、张扬个性、健康发展。

第二、“合作学习”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教学水平,使新知识,新教育观念能及时地渗透到教学中。

第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如何是“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采取一切措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最重要环节。因此,怎样改革课堂教学,变“教书”的课堂为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便成为实施合作学习的焦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习惯为“先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师精讲”。这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合作行为。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抓住学生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做精要陈述或讲解。

变空洞说教为互动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合作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离不开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和课堂表述观点的机会。“听老师讲是学习,独立思考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合作学习学习方法

因人而异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合作学习学习方法,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不同的学生予以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方法有共性,更有个性,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仔细观察、深入了解和认真分析学生的个

性特征,根据差异,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给予相应的合作学习学法指导。只有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前人或别人的合作学习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要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探索和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好的学习方法获得,在借鉴学习他人成功的学习方法时,不能机械照搬,一定要遵循学习规律,结合个人的特点,创造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化的合作学习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学习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和创造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并适时组织交流和学习、推广,使大多数学生的合作学习学习方法不断地得到优化。

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促进、帮助的作用,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首先要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其次要尽可能以围绕如何引导合作学习设置教学;再者把讲授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创设培养合作学习的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是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使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成就其中。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3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不仅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这是一个舒展身心的好机会,但是对于现在正处于紧张学习中的初中生来说,他们会如何安排这美好的春节呢?于是,我们对于这一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中生春节的外出情况和假期安排。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1日——20xx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进程: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初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合理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做作业,尤其是初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初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分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网吧等不良场所。虽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去锻炼身体的极为少数。初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初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初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乎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仅有3%左右。经过计算,初中生平均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去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于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者看电视,平均在1—2个小时,因为不论是谁,都经受不住这些诱惑。初一、初二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初三学生做完寒假作业后,还喜欢复习以前的知识,然后做做中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催促孩子们赶紧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初三学生,为了在这次中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添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如果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么你课后想怎么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因为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该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该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原因,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绝对不能去不良场所,尤其是网吧,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该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组员感想:假期生活多姿多彩,许多人都喜欢趁这个假期外出。但是,有部分学生把这个假期全都放在了玩乐中,却忘记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大多数学生把假期都放在了学习上,使自己的生活缺少欢乐和嬉戏。对,没错,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上,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愈益多姿多彩。

春节期间,同学外出情况问卷调查:

1、是否外出,外出频率是否高?

A、是,高B、不是,/C、是,不高D、是,一般

2、外出时间一般控制在几个小时之间?

A、1-2个小时B、2-3个小时C、3-4个小时D、整天

3、外出地点一般在哪里?

A、图书馆B、公园C、旅游景点D、其他

4、家人是否清楚外出原因?

A、清楚B、不清楚C、很不清楚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4

娘子关中学 八年级89班

调查人:高倩

指导教师:XX明

前言:

做为成长特别时期中的学生,我们的头脑里满是自己独特的想法,很有自己的一番主见。希望他人可以尊重自己,不希望有太多的负担,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解与烦恼却不愿意讲出来。老师和家长与学生沟通时,也会因由此造成的小心结而感到困惑,对孩子的想法猜不透、摸不着。这阻碍了我们的正常交流,所以,我决定,以中学生的心理为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及采访。研究课题为《初中生心理成长特别期调查报告》。

一、准备情况:

1、调查对象:

抽取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进行个人采访。

调查形式:问卷及采访

2.、研究方法

1)简单初步了解中学生心理状况。

2)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及资料。

3)对同学进行采访,问卷。

4)对所有资料汇总、分折调查结果、编写报告。

3.、实施步骤

1)对中学生的心理疑问提出问题,进行筛选,整理问题,然后决定调查的问题。

2)对同学们进行口头访问,记录相关口述资料。

3)对回收的问卷、资料进行分折、统计、分类。

4)编写报告。

二、调查结果:

1、影响中学生人生的.最重要的品德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6.1%的同学认为奉献精神最为重要,26.5%的同学认为坚强最为重要, 42.1%的同学认为诚信最为重要,仅有5.3%的同学认为努力最为重要。“诚信”高居选择榜首。

进一步采访中发现,同学们选择的理由都很充分:

a同学说:“我选择信誉。我觉得,有信誉,朋友就多。尤其,自己被人信任和依赖的感觉很快乐。”

b同学说:“我选择奉献。古人告诉我们,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要帮助了他人,他人必会加倍回报。大家都这样,感觉多好。

c同学认为:“坚强最重要。无论干什么,只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遇到挫折,也不垂头丧气,想办法坚持下来就会成功。

d同学说:“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所以,努力最重要啊。”

2、心事诉说的对象

有心事怎么办?许多同学的做法是对自己的知心朋友或同学诉说。约占74.4%;把心事憋在心里的同学占到了16.2%;余下9.4%愿意同父母、家人及老师商量解决办法。把心事憋在心里的同学将近2成。

3、成长的困惑

通过问卷调查所反馈的信息,以及对一些同学的采访,超过半数同学表示,学习目的不明确,还不清楚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一点算一点,所谓的学习看似浪费时间。此外,因为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与社会现实落差很大而迷惑的同学也占有相当比例。说明这些同学所接触的人与事都是与自己生活相背离的,加上没有老师、同学、家人的关爱,造成了一种失落感,如无正确的引导也许会踏上歧途走上不归路。另外,还有的同学因为自己外貌、打扮感到苦恼失落。

4、在校最担心的事情

80.6%的同学说自己在校日夜拼搏是为父母,而不是自己。当取得好成绩,就觉得完成了父母交予的任务。反之,自己的成绩差,就担心遭到老师、父母的批评;12.7%的同学表示最担心的事情是老师不关心,同学不喜欢;另外还分别有2.6%和4.1%的同学表示最担心的是遇到同学的欺负、被人小看,以及遭到同学的孤立,没有知心朋友。

三、解决方案:

1.老师的话:

a老师:初中生的心理是多变而且略带叛逆的,对很多事情充满困惑又缺少能力解决。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是很正常的现象。同学们要正视这些现象,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信任家长和老师,相信他们有能力给你带来帮助。当然,老师和家长也有责任和必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来正确的沟通引导,与孩子们建立和谐的关系。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5

近年来,虽然对于学校和老师补课一事骂声不绝于耳,各地相关教育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被电视曝光的,被报纸批评的,被处分的老师和学校领导也大有人在,可补课之风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形式多样,内容含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补课的形式都有哪些?而补课后的效果又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利用近两周的见习时间,对部分中学的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一、学生为什么要补课?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减轻学生负担,三令五申禁止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可为什么这种现象呈越演越烈之势呢?

1、目前教育体制的“产物”。虽然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惟“分”论英雄的事实普遍存在,而整个社会仍在为学校排名次,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另外我国目前的招生,入学,就业体系,以及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别,使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不“享受”在上重点高中时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钱的“待遇”,或者在将来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选择了平时花“小钱”,给孩子补课,打“预防针”。

2、家长的“安慰剂”。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之间的竞争随之加剧,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正说明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未从根本改变。家长们不会空喊口号,“考入重点高中,上了名牌大学”才是硬道理。迫于此压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补课,暂且不看结果如何,起码能从心理上安慰自己,因为这是在给孩子“充电”啊!

3、学生的“镇定剂”。有的学生因为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班级排名出现下降,产生焦虑急躁自卑等心理。于是上课外补习班,或是请家教,结果成绩有所提高,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镇定。须知,学生在过渡时期成绩一时跟不上,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学习方法,一般都可以赶上。

4、老师的“新产业”。一些老师故意在正常的学校课堂对讲课的内容有所保留,将精髓留在“私塾”上讲,有的老师甚至故意在补课中向学生楼考试题,迫使学生加入补课的队伍,显然,这些教师是将补课作为一种“创收”的“新产业”。一个老师可以通过开设补习班,一个月赚到上万元,这与每个月XX多元的工资相比,真令这些“误人子弟之士”动心啊!

二、补课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

国家明令禁止学校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时间给学生补课,那么学生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补课的呢?

1、学校设“新班”。一些学校为了能使自己的补课名正言顺,不与国家相关政策唱反调,而开设课外提高班。说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而所谓的提高班只是提前讲新课。一些没有参加的同学到正常课堂上发现老师的`进度是按提高班进行的。自己没参加自然就跟不上了。所以也得“自愿”的去参加了。

2、老师开“私塾”。在国家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开不可少了。然而老师家里的“私塾”式的补课却多了起来。在调查中,100%以上的学生或多或少参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时间一般都是择在假期、周末或每天放学后,补课地点多是在老师家里或历史租借的房间,不可对象多是毕业班学生。

3、家长请家教。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关系,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独立的完成作业。于是就请一些高小的大学生在周六、周日或每天孩子放学后到家里,为孩子辅导。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8%以上的孩子都请过家教或正在请家教,且高年级学生占大多数。以英语、数学为主。

三、补课后的结果如何?

家庭花了大量的钱,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补课,那补课的结果如何呢?

1、学生的依赖强了。不少学生尝试过请老师或上补课班的“甜”后,容易产生以来心理,要和家长继续找老师补课,以保持自信和正常上课时的轻松感。一名同学在谈到不可的好处时说:“可以学到但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有补课即使上课走神了也不用怕。有时不开心不想听课,有补课垫底就不听。“

2、家庭的负担重了。补课不但增加了学生是学习负担,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调查中了解到,各校老师一对一补课,一般每节课都要100元以上。如果几个学生一起补,起码要50元一节课。这样一学期下来也要几钱元钱。这对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是有一定困难。

3、老师的腰包鼓了。一些老师通过补课,经济收入如股市“熊去牛来,”全线飘红,买电梯房、开轿车、有的甚至专门买上一套价值不菲的商品房当作“补课基地”、“课外产业”从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四.如何看待当前风行的补课现象?

迫于各种形式的压力,学生们纷纷选择了补课,补课已成为当前比较风行的一种现象,那这种现象究竟是否正常呢?

学生要求补课,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技能,这似乎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但我们明白一般事情都有两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价值,这就要看是利大还是弊大。

中国自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说,反观现在的一些老师的行为,不免让人寒心。在正常的课堂上把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没有给予学生,而留一手于课外的“私塾”。可见老师不是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串道收业截获”,至此,我想起来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句话:在每年九月十日人们庆祝教师节之时,老师们又没有反思自己是否误人子弟又一年。

任何事情都有其发展的规律,一切不切实际,与规律背道而驰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只会落得害人害己害国家。我们仔细算一下,现在学生一般早晨六点半从家走,下午五点半左右到家,如果有补课,又要上到晚上八九点钟,回到家后还有学校的作业和课外补习班的作业需要两三个小时,而他们的睡眠时间只有六个小时左右。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违背其发展规律的,,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另外,这是的学生自我安排的时间少了,自主性减弱,而依赖性增强,如果有一天让他们独立的走向社会,他们能否挑起自己的那一份担子,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补课的背后事师德的沦丧和违背规律的发展,我不敢说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但我肯定这是一种亚正常的现象。

而如何解决这种现象,则需要政府,舆论媒体,社会各界发挥各自的职能,履行各自职权,互相配合,共同面对,由于本人学识所限,不能一一俱谈。恳切相关人士予以指教。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6

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生近视人数不断增加,呈现出较快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此类人近视情况,我做了一个社会调查。

我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我对我市的200名小学生、250名中学生和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2%的小学生,56%的中学生和70%的大学生存在有近视眼。这份调查报告十分令人震惊。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而近视的:如看电视距离太近,时间太长,画面浓度太深,写作业的姿势不正确,在光线很强的太阳光下或在光线很弱的地方看书,以及长时间接触电脑等。有份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因高度近视而导致变盲的`人有三十多万,并逐年增长,势头迅猛。由此可见,保护眼睛已成为我们青少年的当务之急。我们应注意平时的用眼卫生,还要经常做眼保健操才行。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当今中小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但有些中小学生对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还有人认为,近视眼只要戴副眼镜就可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无疑是错上加错。所以,人们的意识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调查中,许多近视的人都说这是他们不良的用眼卫生引起的。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也会引起近视眼,所以在这方面也得主意。

看来,要有效地预防近视,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二是要纠正不良习惯及用眼卫生;三是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战胜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进而走向成功!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7

实践单位:

辽阳县初级中学

实践时间:

20xx.01.09——20xx.01.10

:实践对象:

部分初中生

实践目的:

中学生是一个没有经济收入的群体,生活、学生的消费全靠父母,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往往十分有缺陷,大部分中学生不知父母的血汗钱来得不容易,常常铺张浪费,为了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解决乱消费现象,让同学们更好地分配零用钱,我决定对这一课题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后中学生的消费方向、消费观念等,指出其客观影响,从而使初中生正视问题,并结合所得资料指出导致初中生不合理消费的根源及多方面的影响,寻求问题的解决。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我们组员的实践和协作精神,借此提高我们的社会活动能力。

实践内容:

每个班找出五个学生调查他们的零花钱的数目、来源、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从而了解现如今初中生的消费情况

实践结果:

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许多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小辈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多数初中生,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

但也有部分中学生花钱如流水,追求名牌,追求享受,他们只管向父母要钱,父母不给就发脾气,孩子是父母手中的掌中宝,就只得依着他们。据我所知有的学生一周的零用钱就有100块,有的甚至一天就有20、30元。身上穿的名牌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拿着钱请客,买手机,玩电脑,根本没想过父母赚钱多么不容易。

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许多父母把舔犊之情集中体现在满足孩子的物欲上。要什么,给什么。长此以往,使现在的独生子女养成了惟我独尊的性格,在消费时很少顾及为其辛勤操劳的父母。不少孩子对父母的辛勤劳动熟视无睹,不会劳动,甚至厌恶劳动,形成“只知享受,不讲奉献”的不良思想。

实践总结和体会: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现在,随着生产力水平地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以至在校园里出现了追求名牌,任意挥霍,攀比等不良的消费现象。消费观念对于初中生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则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现在上学的孩子,父母都会给零用钱,至于这些钱怎么花,这就由不得父母了,据调查,选择买零食的同学站了一半以上的优势,这也能看出中学生一般都以食为主,也有42%的同学选择了储存,以便下次要用的时候拿出来,中学生除了学习,当然也要注重于外表,所以卖书籍的与买衣服的站了平等的优势,选择朋友聚会的和其他的也不少,但有少数同学选择了进网吧,网吧不是中学生该去的地方,能少去就尽量少去。

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

正确的理财观念,控制、监督中学生的消费。中学生的零用钱要从源头把关,家长不要过度的溺爱孩子,那不是真正的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该尽可能地防止这朵青春之花被这源源不断的肥水(钱财)冲垮,避免让这朵花儿在这花样的年华残疾,而失去自理能力;不然他(她)们将来该怎么办呢?家长们要积极的去锻炼孩子,让孩子不要过分的依靠父母,让孩子去尝试实践在休课时去打工的艰辛,帮家里干家务的劳累,从而培养其自理能力,真正地让他(她)懂得付出血汗之后得到果实的甘甜。家长也要引导中学生把这果实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所以说,家长有时“小气”点也是爱!

确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因为初中生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消费时切忌盲目消费。在消费时,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学生的零用钱也多了,尤其是中学生可以自己随便支配,有较多的中学生把零用钱使用在干嘛学习用品上,学习用品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个学生离得开学习用品?有较多的中学生都把钱使用在上网或玩游戏上,这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对中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却能让中学生不惜用青春和金钱去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可见中学生妥善使用零用钱的重要性

根据所得的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外出时都会到小店逛逛,在购物时也没有主见,别人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在校的平时生活也是比较“逍遥”,根本就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有多少花多少,任意挥霍,然而他们对校园中种种不良消费习惯都是不以为然的。这说明了初中生还没有正确的观念,并且消费重心由学习转向饮食和娱乐。

对这些错误的消费观念,我觉得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许多不良的消费现象的产生都是个人虚荣心在作怪,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矫正不良的消费习惯。提高自己消费的科学性。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分配,因为精神消费在生活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于初中生来说适度的精神满足会陶冶你们的情操,丰富你们的生活,满足艺术享受的需要,有利于身

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德行。再次,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要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等方面来考虑制订出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既不抑制消费也不超前消费,反对浪费。

学生不应该过分在意吃穿,我们现在处于求知学习阶段,最紧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是,我们也应当明白,家长的钱来得并不易,家长已为我们创足了来学校学习的机会,这就是给我们的最好礼品,我们要珍惜。

对于个别中学生的高消费现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强。注重外表,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如认为穿的显眼点,漂亮点,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发奇心,就把钱花在这上面,以为边走边打着手机,十分潇酒,风光。其实现在中学生大多设有必要购买手机,这样做很不理智,不仅浪费,还加重家庭负担,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使乱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只要开口,绝不会空手,有求必应,长此以往,轻则助长了他们的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虑他人处境,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每位同学都要自主地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做好消费记录,进行消费总结。甚至可以和家长一起,制订家庭消费计划

作为年青的一代,我们应该要合理地消费,不能盲目地追求名流和时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校内就有小卖部,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同学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我建议,对校内小卖部加强管理,撤掉对学生无益的垃圾食品,增加有营养价值的、多样的健康食品

学校食堂的伙食不好,尤其是对住校生来说,影响很大。营养跟不上,如何更好地学习?有的去吃校外的小吃,安全、卫生的保障又少了很多。有些下午不愿回家而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同学也深有感触。或许,学校等有关方面可以给食堂一些补助,不求赶上通信大厦食堂的饭菜,最起码也要超过人家的一半吧

同时,我也深刻地理解了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这方面的许多知识。我认为,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是个逐步培养的过程,除了学校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外,更重要的是中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注意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人们的行为中慢慢改变,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观念。消费正是这样的,它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来事物的影响,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8

调 查 人: xxx

调查时间 :200x年x月x日-x月x日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2)、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4)、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1)、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4)、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

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5)、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8、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1)、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2)、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3)、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1)、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2)、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3)、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

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篇二:乡镇初级中学调查报告1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中文082班

教育调查报告

学校对我们大四学生有实习这项要求,目的是希望通过见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形成。考虑到各个方面因素我认为在那里实习教学会更顺利些,而且未来回原籍教学的可能性比较大,这项调查是我未来教学工作有指导作用,所以,我根据学校规定申请会原籍实习。

这次见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总结。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对我家乡中学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和出现的状况并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一 调查方法

1、听课。听课过程中记录教师的课堂出现的问题。

2、咨询。中学教学的问题作为当事人的一方—教师,他们的意见特别值得借鉴。

3、调查。主要是对中学生的调查,既有现场提问也有自己去观察他们的言与行。

因为调查时间短,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是调查完善。我选择了这种比较容易实施的方式。当然会有部分中学教师不是太配合,有的看到陌生面孔就选择让同学做练习题,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会选择调查学生的方式。不过母校的教师是非常热情的,以前教过我的教师给了我很多有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说了些他们所担心的中学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分享了他们的成经验,收获很多。

二 中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我们镇最好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

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讲课内容。

听了一个月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内容取代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记得课间,我试着跟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您看,我们这堂课可不可以再这样拓展延伸一下,或许课堂的趣味性会有所增加。”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必要,考试不考!”我愣了,考试不考,就不讲吗?语文教学难道也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我好疑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考虑: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然后,在做班主任代理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律,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上进,希望考出好成绩,让生命更充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并且绝大多数人都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是累并快乐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近90%的同学反映本班同学有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所见习的学校学生平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晚上11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每天作业时间都要超过2小时。如果每门课程的作业都如此,学生如何应对?即使只语数外三科每门作业要2小时,学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抄袭作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了。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家长及老师的不间断督促,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便是我这次见习所见所感,也是这周我调查的收获,在当今新的教育体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论在短时期内根本无法与实际教学实践相一致,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我们只有期望教师的个人素养能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来越顺应实际教学。 我于20xx年2-3月份,对我实习的乡镇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篇三:初中数学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9

不知不觉间,路边的小草已经泛起了黄绿,阳光也愈发喜欢露出他的笑脸。一个词在我的脑海里浮动,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萌动,那就是生命。

春天来到了

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带着这个寒假的收获。

20xx年的冬天,这是我进入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寒假,美丽的校园,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寒假便来到新城红十字医院(原八毛职工医院)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1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护士在休息的时候,给我讲着因为静脉注射的输液管中一个小小的气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实事例后,我大为震惊,不免开始崇敬这些平凡的护士们。

2月21日在医院领导的同意下,我观摩了一例左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前病人的家属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主刀的医生,顿时让我感到医生的伟大责任。手术的时间大约两个小时,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技,让我了解到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的细心,仿佛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精心地照料,就好象生理老师曾经说过:虽然你们是用动物做实验,但以后你们却是要给人看病!因此,使我是深深体会到,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短短的15天医院实习结束,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想想这么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战斗的护士们,才知道护理工作的不易。

我觉得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而且同样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

1.思想素质:要教育和培养每一个护理人员热爱护理工作,献身护理事业,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医德修养,以白求恩为榜样,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真诚坦率,精神饱满,谦虚谨慎,认真负责;要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爱护集体,爱护公物。

2.专业素质:护理人员要对病人极端负责,态度诚恳,和蔼热情,关心体贴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细致的身心护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按章办事,操作正规,有条不紊,执行医嘱和从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术熟练,做到准确、安全、及时,精益求精;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病情变化,遇有病情突变,既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又要在抢救中敏捷、准确、果断;做好心理护理,要求语言亲切,解释耐心,要有针对性地做了病人的思想工作,增强其向疾病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保持衣着整齐,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礼貌待人,朴素大方;作风正派,对病人一视同仁,对工作严肃认真。

3.科学素质:护理人员要具有实事求是、勇于控索的精神,要认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每项护理技术操作都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必须注意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掌握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本领;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技术;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控索,开展研究,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要积极努力学习和了解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务。

同样,即将成为口腔医生的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

1.医生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他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

2.医生也同样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3.医生要有创新和探索的能力,积极为医学的未来作出贡献。

新的学期开始了,新一轮对医学知识的吸收和总结也拉开序幕,我会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加油——对所有的人说!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10

我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对全乡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及重点的方法,这类学生约占22%,他们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的方法,而差等生则很少或根本不记笔记。基于以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农民工靠的是实用技术,企业需要的是技术熟练、又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办学机制,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调查目的:通过对贺家桥中学师生对历史学科认知的调查,了解普通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症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村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11

我们于1999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12

一、调查目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人们常把观察能力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了解我校初中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现状,分析了解学生科学观察能力能力低下的原因,制定生物课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计划。

二、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0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访问

调查对象:我校七年级100名学生

调查的内容

我主要从科学观察兴趣、科学观察方法、观察中的记录、观察后的讨论交流等几方面进行调查,以此来判断学生的科学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现状。

三、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1、你认为观察是( )

A是用眼睛看(22人)B用眼睛有目的的去看(38人) C利用各种感官有目的看(40人)

2、你认为你平时观察事物观察的全面吗?

A很全面,发现很多(20人) B 不太全面,有待提高(48人)C 观察发现少,要努力提高(32人)

3、你观察不全面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

A 观察方法单一,只用眼睛看(21人) B 观察不能坚持,观察时好走神、好动(22人)C 不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 (25人) D观察目的、观察重点不明确,不知道观察什么(32)人

4、观察时你能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吗?

A每次都能(20)人 B 偶尔记录(54人)C 从没记录过(26人)

5、你和同学讨论和交流过观察结果吗?

A经常讨论交流得出结论(28人) B 偶尔讨论交流(47人) C从不参加讨论交流(19人)

6、你认为观察中要不要动脑思考?( )

A需要 (43人) B 不需要(57人)

7、你认为观察能力对学习其他课程有帮助吗?

A有 (86人) B 没有(14人)

8、你认为观察能力可以培养吗?

A是 (100人) B否(0人)

9、你认为观察能力对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帮助吗?

A有 (89人) B 没有(11人)

10、你觉得你的观察能力在那个学习阶段培养合适?

A越早越好(45人) B 就是现在(47人) C以后再说(8人)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38%的学生能够用眼睛有目的的观察,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的学生仅占40%。20%的学生观察时能经常记录观察发现,观察后能经常参与讨论交流的学生占28%,19%学生从不参加讨论。在观察的全面性方面,20%的学生认为自己观察全面发现很多,48%的学生认为发现不太全面需要提高,32%的同学认为自己观察发现少,要努力提高。在观察信息发现不全面的原因分析方面,2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观察方法单一,22%的学生认为自己观察时不能坚持,观察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25%的.学生不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32%的学生观察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观察什么。在观察后的思维活动方面,43%的学生能思考观察的现象,86%的学生认为观察能力对学习其他课程有帮助到实验现象就可以了。

综合调查结果,我校五六年级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整体不高,主要体现在观察不够全面,记录方式单一,观察时及时进行记录习惯未养成,学生对观察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做的也不到位,思维活动参与较少。

五、原因分析

1、因为教材每课内容安排较多,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完整的按照探究活动的程序开展教学后动,存在赶课的现象,教学探究深刻性不够。

2、学生思考、观察记录的习惯没养成,存在懒惰的现象,及时、有效记录观察发现存在一定的困难。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效率不高,思考讨论交流时,有说闲话的情况。有的同学参与交流的主动性不高。

4、学生观察方法较单一,观察的自信心、全面性需要增强。

5、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不强,观察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观察表象后蕴含的科学本质,多数学生还不是很明确,不能自主对观察前后的预测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六、结 论

本次调查分析显示,我校七年级学生科学观察能力一般,观察的全面性、思维参与度和观察记录水平急需提高。

七、对 策

(一)教师要进一步深钻教材,不断通过读书和网络阅读寻找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途径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把握教材和学生学习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训练,实践探寻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方法、途径。

(三)举行课题研讨课,实现同事之间的智慧碰撞与共享。

(四)创造条件,注意课内外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课内外进行观察,在实际的观察活动及教师的有效指导中,实现学生自主科学的观察。

(五)树立多元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发挥网络的功效。挖掘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潜在资源,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八、反 思

本次调查总体效果还是比较理想:

(1)问卷编制比较规范:内容符合目的,数量适度,学生基本上都能在30分钟答完所有的问题;文字表达清晰,调查题准确、简明、通俗;排序合乎逻辑,由易到难,分类清楚,层次分明。

(2)组织工作比较规范,学生独立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了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完全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13

随着社会节奏愈来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会发生,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状态,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效地配合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做了问卷调查。

为确保调查的成功,我特做了以下准备工作,首先随机抽取调查对象为七年级一班和十二班的同学:

一百名同学,其中男生五十名,女生五十名;调查形式为固定时间统一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第一步:

对青少年逆反心理进行初步认识确定调查问题,整理调查问卷;

第二步:

派发调查文件,收集调查结果;

第三步:

对所收集的调查文件进行整理研究,并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再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得出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初一阶段的学生百分之四十二有过逆反心理,关于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占了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占百分之五十五,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达到百分之九十三,关于逆反心理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很大影响的占百分之五十九,学生对于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来缓解的占百分之八十六。

基于此我感觉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工作:

第一,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内因。调查结果显示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关键因素,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见证人,老师的重要角色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孩子是因为老师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老师应在这个环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孩子和家庭的沟通工作,做好关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工作,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家庭,感谢学校,感谢同学,在感恩的过程中顺便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

第二,重视孩子的角色意识,尊重孩子。调查结果显示接触对象不尊重自己引来的逆反心理的占百分之五十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希望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被尊重的感觉。

在生活中教给孩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一理念,让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乐成长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

第三,正确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的影响达到百分之九十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孩子对大众媒体所关注的事件的价值观的正确取向,用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教导孩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人生信念。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教会孩子学会辨别、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学会理解、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孩子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保持清醒的同时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发展,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

第四,开展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交流、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不要老是采用包办为监护的方式。

第二,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力,与孩子商谈,平等商讨,不要用命令的口气,粗暴,强制更是错的。

第三,加强与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应采用热情关怀的态度,亲切的语气。

在学校教育中对老师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

第二,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

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第三,教师的教育要严而有度,讲究艺术,并善于运用“暗示效应”。

做为暗示的实施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际吸引力的同时,还应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尤其应注意巧妙运用“暗示效应”,尽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第四,对于已经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因为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后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减缓这一情形的占百分之八十六,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工作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创意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活动中孩子既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增加交流的欲望,还可以化烦恼于无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如原来举行的读书超市,书香晨会等,孩子们在读书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更收获了友谊,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快乐因素。

对学生的建议。

第一,学会理解。

学着从积极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其实这均为善意的。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也会误解人。只要我们抱着宽容态度去理解,也就不会逆反了。

第二,把握自我。

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父母、老师的教育,遇是要尽力克服自己,要认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另外,要与他们常接触,向他们请教,多多沟通。

第三,学会适应。

要提高心理上适应能力,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我们常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想,我会更加努力!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14

问题的提出

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祖先智慧的象征。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吗?为此,我和同学们展开了调查。

调查、分析与研究

在一个周末,我来到菜市场。这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大跳,猪肉摇身一变成了“猪内”,鸡蛋来了个华丽转身成了“鸡旦”,而芹菜竟也七十二变变成了“斤菜”。这菜市场的'东西可真实“五花八门”呀。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我离开菜市场时,看见一个小摊上写着“糖抄板栗”。板栗也可以抄吗?真是不可思议。

接下来,我又来到一条街上,街道两边有许多商店,在那儿,我也发现了许多错别:文具店的具少了一横,精品店也成了青品店,而一家服装店的招牌上竟写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服装圭。而街道旁的一些提示更令人吃惊:严禁停车成了严禁示车,请不要乱丢垃圾写成请不要乱丢拉圾。看来出现这些情况的人真不少。

我又回想同学们的作业,荆棘的荆头上少了一个草头,“伐”写少了一撇,“蜿蜒”也变成了碗蜒。

出现错别的人群大多是农民、学生和文化不高的商贩。而他们写错别的原因大多是小时候没怎么读书,而小学生出错则是没认真学习写。

解决的方案

出门时多注意这些错,要热心地帮助那些人。另外有关部门可以多关注这些人,多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纠正错。

下载关于涿州市初中生辍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涿州市初中生辍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调查报告

    初中生早餐调查报告 制作人:杨睿恺毛梓宇 早餐是人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对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早餐习惯、营养丰富的早餐可为我们青少年提供体格和智力发育......

    初中生调查报告

    初中生调查报告 初中生调查报告1 一、选题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各种社会群体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受益者。而当代大学......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研究 分校:滨州电大 教育管理专业 年级:07春 姓名 陈新华 学号071130142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实践调查与研究,探讨我国当前农村中小学......

    农村儿童辍学原因调查报告

    农村儿童辍学原因调查按说经济越发展,教育会越普及,义务教育会越有效果。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近年在农村调查,发现农村儿童辍学的越来越多,读不起书和读书无用论双双起了作用。读......

    辍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对农村中学辍学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 随着教育法的初步普及,我们在中学教育阶段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农村也包含......

    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课题调研材料(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我乡现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小学13所,初中3所。小学阶段的入学率和巩固率等四率都能达到“普九”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的问题却......

    初中生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初中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和范文 初中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和范文 作为学生练习写作用的“社会实践报告”,它的体例、写法目前还无定论,可以参考“调查报告”的体例和写法。......

    初中生社会调查报告

    初中生社会调查报告 初中生社会调查报告1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期盼许久的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记得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说过:“法乃善与正义之科学。”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