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青少年与犯罪标签

时间:2019-05-15 12:3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越轨青少年与犯罪标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越轨青少年与犯罪标签》。

第一篇:越轨青少年与犯罪标签

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具有暴力性和贪利性、模仿性和多变性、突发性和盲目性、纠合性和群体性等鲜明特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滋生既和青少年身心快速发育、感情意志薄弱、情绪波动大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和新时期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教育严重错位及社会大环境不良因素有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教育大辞典》将其界定为“违反一定社会的行业准则、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的行为。”青少年越轨行为则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偏离社会化轨迹而导致对抗社会规范的行为。目前青少年越轨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严重社会问题,并已将其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我国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青少年犯罪大幅度上升,青少年越轨行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点

(一)在越轨类型上,青少年越轨行为种类日趋多样化,暴力犯罪突出,贪利性犯罪已成为主要类型。过去,青少年越轨行为多以盗窃为主,越轨行为单一,而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已呈多元形式迅速渗透发展。凶杀、抢劫、绑架、强奸、伤害、爆炸等暴力行为大幅度增加,贪利性犯罪在全部犯罪案件中居于首位。

(二)在越轨方式上,青少年越轨行为具有模仿性和多变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线电视、VCD、DVD影碟、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走进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扩充了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西方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随之而来,一些青少年往往不加选择地盲目接收,获得暴力、肉欲的刺激。青少年的犯罪方式多是从大众传媒中模仿学习而来,诸如绑架、奸淫、抢劫、故意伤害等暴力型犯罪,无不具有模仿的痕迹。同时,由于受国内外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不再停留于某种固定模式而是处于经常变化之中。

(三)在越轨时机的选择上,青少年越轨行为具有较大的突发性和盲目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精力充沛,释放能量的欲望强烈,但是非观念模糊,认识水平和意志能力低,易冲动,缺乏理智。这就决定了青少年实施越轨行为时具有较强的情境性,没有明显的动机过程,往往是一触即发,随即反应,见财起意,见色动心,触景生情。常只因一件极小的事情,或偶遇一点挫折,就感情冲动,大打出手而不计后果。偶发性和盲目性是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又一个显著特征,他们在着手越轨行为时对其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缺乏深思熟虑,行为前没有预谋和准备过程,表现出“想干就干,说杀就杀”的特点。

(四)在越轨的形式上,青少年越轨行为多数具有一定的纠合性和群体性。青少年渴望友谊,乐于合群,他们往往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却喜欢意气相投的同学、朋友。同龄人结伴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他们重感情,讲义气,把“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作为处世信条,深信“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的交往原则,有的甚至拉帮结伙,称兄道弟,互相结拜。为了向其他同学和社会显示他们的力量,他们经常进行殴斗、流氓滋扰、盗窃、抢劫等越轨行为。青少年越轨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群体性,但多数组织松散,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临时组织,其结构松散,没有明显的核心人物。团伙和地域色彩突出,人员变动也较大。在作案过程中,他们往往仗着人多势众,互相壮胆,因而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与单个的犯罪行为相比,团伙犯罪行为的强度大,社会破坏力强。

(五)在越轨手段上,青少年越轨行为日趋多样化、智能化、技术化和现代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传媒的大量涌现,信息传播的速度也空前地加快了。青少年大多思维敏捷,善于捕捉各种信息,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促使了其越轨行为日渐趋向于多样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在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中,电脑、毒气、麻醉品、医药技术、窃听技术被广泛应用,据统计,在英国,电脑犯罪每年给其工商业造成高达亿镑的损失。在我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这方面的犯罪也正日益增多。

(六)在成员构成上,青少年越轨主体年龄呈集中性和阶段分布,低龄化趋势明显,女性犯罪增加。由于发育年龄的提前和频繁接触不良文化的影响等诸多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3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呈逐步上升趋势。据统计,1993年至1994年青少年犯罪在21℅左右,到上个世纪末已超过25℅,犯罪的高发期年龄在18岁左右,其中以14-16岁的少年犯罪更为突出,并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同时,越轨主体还表现为女性青少年越轨行为急剧增加,女性犯罪有向男性化发展的趋势,少女打群架、结伙抢劫等新情况时有发生。

二、新时期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成因

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今天,青少年不完全社会化的程度有所加深,青少年越轨行为率也相应的有所上升,这既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感情意志薄弱、情绪波动大等主观因素有关,也和当今社会新旧体制更替、商品经济负面效应、腐朽思想文化泛滥和社会控制力减弱等客观原因有关。

(一)主观因素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大量滋生,首先是由青少年所处的人生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从生理角度而言,人的12岁至18岁,属于青春期这一人生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不稳定阶段。发育增快、体重增加、性机能出现等身体和生理方面日益成熟,但神经系统发展不平衡,其认识、感情和意志上的变化,让青少年容易兴奋、冲动、和感情用事;心理方面,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自信心和自尊心随之增强,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自身所处的环境也较以前更加关心。他们亲身体验到生理、心理发展的这些变化,感受到“成长的烦恼”。

(二)客观因素

1.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在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日益工商化,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家教模式已悄然发生了嬗变,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使之成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家庭的亲职教育弱化。一些父母为了生计,长年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子女,导致孩子失教;二是教育方式失当。

2.学校教育严重错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导向错误,偏重学生的智育而轻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性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二是部分教师素质差,教育方法不当。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有些教师对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放任不管,甚至讽刺挖苦、打骂、体罚学生,降低了教育的效果;还有的教师没有责任感,不懂得学生的犯罪是自己的失职,他们只求教书,不求育人;更有些教师不注重品行修养,陋习不避学生耳目,污染了学生视听。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这些漏洞和错位,是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三是学校管理乏力,校园治安环境恶化。一些校外恶势力渗入校园,发展、拉拢或胁迫学生,直接加注了校园的暴力活动和治安环境的恶化,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甚至直接把青少年学生推向犯罪的泥坑。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1)价值尺度和道德观念陷入误区诱发青少年越轨行为的产生。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和多元化。(2)法制教育不力,社会控制力减弱,使青少年越轨行为有机可乘。这种法制教育的缺失或错位再加上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对违法犯罪打击不力,既给青少年越轨行为造成了可乘之机,又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3)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是青少年越轨行为大量滋生、蔓延的温床。改革开放后,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其总体内容是积极、健康的,但其中也不乏充满暴力、色情、赌博等内容的画报、书刊、影视作品等。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发生的对策

从以上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中可以看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类型复杂,原因众多,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增强父母责任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

(1)父母应言传身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做孩子的表率,以免对子女产生消极影响。(2)父母应以科学、文明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塑造子女,既不能一味迁就、过分溺爱;也不能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更不能打骂相加,实施家庭暴力。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培养其健康的心性。(3)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使其有一个民主、健康、安全、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4)父母要规范子女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观察、对待社会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力。一旦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遏制其继续发展。

(二)加强学校管理,改革学校教育,真正将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学校教育必须大力加强以下建设:(1)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打造一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要经常自觉主动地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极早排除学生们的心理障碍,将有可能发生的越轨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2)转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段时期以来,我们虽然也高喊素质教育,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不少学校、教师仍一味地以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来片面地评价学生,对那些“双差生”(学业成绩差、纪律差)采歧视、挖苦或放任不管的态度,严重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以致自暴自弃,并最终流落社会,沦为犯罪舞台的表演者。(3)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重视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为此,学校应开设法制教育课,设置专业的法制教员,开展系统的法律教学。

(三)整治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我们应当按照中央综治委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文明向上的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消除社会行为导向的不确定性。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顺应时代要求、可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系。二是增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多建一些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使其有释放充沛能量的地方,减少青少年进入一些不宜进入的场所的可能性。三是要注重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保障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四是要加强对有过越轨行为的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从青少年的越轨行为

内容摘要:当前,在我国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许多冲击和适应上的问题,如果缺乏适当的支持,引导和培养,非常容易引发情绪障碍,性格异常或行为越轨,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联系近期出现的校园暴力问题,青少年性行为等问题,本文着重从一个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件出发,分析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探索青少年社会工作更好实施的途径。

一.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分析。

(一)青少年的含义。

青少年在人们的感觉中应指十几岁,身体开始发育但并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确实青少年在概念上有这一层含义。青少年是一个生理特别发展的时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是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青少年的越轨行为。

(1)含义:越轨行为,又称偏差行为或偏离行为。美国学者道格拉斯认为:“所谓越规是指在一个社会中,被社会成员判定为违反其社会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和行为,它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简言之,越轨行为可以界定为违反或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是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学校、家庭、大众传媒等多方面。

(2)青少年越轨行为与犯罪行为。

越轨包括犯罪,但越轨不一定是犯罪,犯罪是越轨的最高表现形式。青少年从越轨到犯罪,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影响越轨和犯罪的因素在多数时空区间是相似的,或就是同一种因素。而在青少年违反法律犯罪中,更多的和更为普遍的是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即违反法规,但尚未触犯刑律的准犯罪行为,真正实施犯罪的青少年是少数。

(3)青少年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① 心理因素。

青少年越轨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身心发育不成熟,思维简单,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好胜心强,易感情用事,当感情受到刺激时,易冲动,做事胆大妄为,不计后果,具有极大的盲从性、突发性和偶然性。而且青少年缺乏调适生理与心理迅速变化的机制以及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其中社会不良适应、个性发展障碍、心理失常、生理病变以及需求畸形是导致青少年异常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关调查表明,青少年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② 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首先担任了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任务,当家庭的这种教化功能不能顺利实现时,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就会呈现增长的趋势。

首先,家庭结构残缺。

由于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出现了家庭解构和家长观念的双重失衡,造成离婚、分居或外出而产生的破碎家庭或单亲家庭大量出现,进而对青少年行为品德产生重大的影响。

再次,家庭教育的不足与失误。

现代社会由于竞争压力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父母与子女共处的时间越来越短,父母越来越变得只承担对子女的养育责任,父母所应该承担的社会化责任和管教责任严重弱化,子女与父母缺乏必要的交流。这种社会现实使得青少年缺乏父母的必要关心,造成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差异增大。父母不了解子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无法对子女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解答和援助,不利于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共处时间的减少,使父母无法及时发现子女的越轨行为倾向并有效规劝。

③ 学校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承担了将儿童由家庭向社会的任务,学校教育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存在问题,青少年的正常社会化进程就会受到人为干扰,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④ 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各种思想观念冲斥其中,加之网络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不良文化的冲击,社会风气的败坏,青少年社会工作不到位等都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出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生越轨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对策

一、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尽管社会学理论大都倾向于从人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分析来解释越轨行为的成因,但是社会学家对越轨行为成因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越轨社会学理论,如标签理论、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文化传递理论、文化冲突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从不同视角对越轨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学生越轨行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全面地认识学生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一)标签理论标签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越轨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将越轨行为区分为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程度不同的社会越轨,但大都是临时性的,程度一般也不严重(即初级越轨)。但是,如果越轨者的越轨行为被其重要他人发现并公布于众,即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越轨者的处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轨者在自己的思想中,就开始形成一个新的自我概念,他以后就很可能在这一概念指导下去行动,即认定自己是越轨者并按照越轨者的方式去行动。这时的社会越轨就已从初级越轨转变为次级越轨,即习惯性的、持久性的、程度严重的越轨。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其重要他人。按照标签理论的观点,教师给偶尔发生轻微越轨行为的学生随意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可能是导致学生最终走向职业越轨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标签理论,成为一名职业越轨者的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1)重要他人(如校长、教师、朋友、法官等)对越轨行为的察觉;(2)给越轨者贴标签;(3)加入越轨群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其重要他人公开标签(正式地或非正式地)为越轨者可能是最重要的步骤。被成功地标签为越轨者的学生就获得了一个不为学校和社会所接受的污名,被学校和社会归入另类,被拒斥和疏远。许多初级越轨者最后可能会加入一个由其他越轨者组成的群体,他们会在这个群体中获得情感和社会的支持,最终成为一名职业越轨者。

(二)失范理论

失范的概念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引入现代社会学的。他认为失范是“一种规范缺乏、含混或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这一状态的存在,使得个人缺乏行动的指南,容易导致行为越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之中,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社会辨别能力较差,故社会失范对其行为的影响就更大,其行为越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失范理论对于社会转型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增多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三)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从一个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文化传递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因不良亚文化群体如家庭、社区、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学生行为越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越轨行为与其父母、伙伴的不良影响有关。根据文化传递理论,与越轨者接触的时间越长,接触时的年龄越小,关系越密切,越轨的可能性就越大。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天然的亲密关系,父母的道德缺陷和不良行为会给子女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正处于初级社会化过程中,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很容易受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而走上越轨道路。

同辈群体可以满足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增强合作意识和能力。但是,消极型学生同辈群体为了满足其在学校和家庭中难以满足的平等需要,有时其活动会背离学校教育目标,形成“反学校亚文化”,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群体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容易诱发各种越轨行为的发生。

(四)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越轨(犯罪)是由于人们社会联系的纽带弱化所引起的按照社会控制理论的观点,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与那些应该起到约束作用的社会纽带弱化有关。这些学生所附属的大多是其他一些越轨者;他们一般都缺乏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对社会缺乏一种基本的认同感;较少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常规活动;大多并不接受社会的基本价值和道德观念。正是由于他们与社会发生联系的这些纽带失去了控制力,因此,这些学生便更容易脱离社会规则的监管,从而走上越轨的道路。

(五)文化冲突理论

文化冲突理论认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包含许多亚文化群体,每个亚文化群体都有其独特的目标与价值。被一个群体视为越轨的行为对另一群体来说可能是可接受的行为。然而,较为强大的亚文化群体都能有效地将许多弱小的亚文化群体及其成员的行为界定为越轨。

二、防范学生越轨行为的对策探讨

上述越轨社会学理论从不同视角对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应该说这些理论对于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解释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越轨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成因极其复杂,没有哪一个单一理论观点能够解释所有形式的越轨行为,因此,本文综合各理论之长,对防范学生行为越轨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切忌乱贴标签

标签理论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要积极、热情、诚恳、细心地做好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切忌乱贴越轨标签。因此,当发现学生出现越轨行为时,教师应对其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耐心做好越轨学生的转化工作,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二)建构新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净化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根据失范理论,在社会转型期间,传统的价值评判体系不断受到新生的价值评判的挑战,社会价值评判由一元变为多元,各种价值评判相互矛盾与冲突,处于混乱、“失范”的状态,致使其社会约束力减弱,个人缺乏行动的指南,容易导致行为越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之中,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社会辨别能力较差,故社会失范对其行为的影响就更大,其行为越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因此,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体系,增强社会控制力,净化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评判体系,对于有效地防范其越轨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提高家长素质,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个体早期社会化的重要主体,由于家庭成员之间面对面接触的频率高、时间长,儿童的行为得到密切地关注,错误的和不宜的行为可以在早期就被发现并得到纠正。但是,根据文化传递理论的观点,如果家庭不能很好地履行其应有的社会化职责,或者有意无意地向孩子传递某种越轨态度,将会使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遇到困难,导致某些不良后果,甚至越轨行为的发生。根据社会控制理论的观点,“附属”于其他遵从者,特别是父母和同辈是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四大关键社会纽带之一,因此为防止子女的越轨行为发生,父母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并能正确指导子女的行为。

(四)正确引导同辈交往,建立积极的青少年群体亚文化

根据文化传递理论的观点,消极型的青少年学生同辈群体容易导致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因此,正确引导同辈交往,建立积极的青少

(五)强化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纽带,增强其社会控制力

根据社会控制理论的基本观点,既然越轨是由于附属、奋斗目标、参与和信仰等关键社会纽带弱化所引起的,那么,强化这些关键的社会纽带就会增强其社会约束力和控制力,进而防止青少年学生发生行为越轨。这就要求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注重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使学生的关键社会纽带得以强化,防止其行为越轨。

(六)尊重多元文化的存在,关心处境不利的学生群体

文化冲突理论启发我们认识文化的多元性和越轨的相对性,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承认并尊重多元文化的存在,关心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群体。对于处境不利学生要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救,在学习上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坚决杜绝对这些学生采取歧视、淡漠的态度或者随意给他们贴上越轨的标签。年群体亚文化是防止青少年学生行为越轨的又一重要措施。正确引导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疏导为主,反对一味阻止。

第二篇:浅谈青少年犯罪标签

浅谈青少年犯罪标签

犯罪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多种社会矛盾,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为探索导致犯罪现象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二十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的急遽变迁,当时盛行的实证犯罪学无论在帮助人们认识犯罪本质方面,还是提出有效遏制犯罪的对策方面,都已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一种不同于实证犯罪学的新的研究思路在犯罪研究中逐渐显露出来,这就是犯罪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认为,社会上的犯罪现象是社会互动的必然产物。当某个人一旦被有社会意义的他人,如警察、教师、父母或周围的其他人,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时,他就会逐渐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犯罪,尤其是普通刑事犯罪行为的产生,社会控制机构应负有很重要的责任。负面的标签,如认为某人是“智障”、“精神病患者”、“小偷”、“骗子”等,都是使他人自我形象受到长期损害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之后,其他人便对他进行各种推断,可能会有人认为他品行不端并歧视他。正如戈夫曼在《污记》一书中所说:“在我们的头脑中,他从一个正常而完美的人降到了一个有污点而不可信赖的人。” 标签理论者认为,某一个人倘若一旦被标签以后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是形成了难以改变的烙记,二是自我形象的修正。烙记会逐渐促使他人以此修正对被标签者形象的认识。例如,被标签为犯罪者必须要符合普通人对犯罪者的形象认识,如有攻击性、不可靠、态度强硬、卑鄙、偷偷摸摸等。人们亦就会开始以该种烙记所代表的这些意义和他来往、互动,而不再以他行为的真实意义来看待他。而过去对他行为的描述亦要符合现在对他形象的标签。换言之,人们对被标签者过去的行为均要重新被检讨和评估,以符合他现在的身份。因此,犯罪标签理论称这个过程为“追溯既往的阅读”。标签的第二个结果是个人形象的接受。当外在的标签力量逐渐强化时,如警察、父母、亲戚朋友等均对他有负面而同一的标签时,他亦会因此而重新审视,评估和衡量自我的身份。他也许会扪心自问:“假如我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坏,他们为什么都要这样看待我呢?也许我真的像他们想的那样,我的行为也应当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才会符合我的身份。”因此,他将在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轨道上愈滑愈远,最终不能自拔。犯罪标签理论将这一过程称为“邪恶的戏剧化。

而对标签理论第一次的系统论述是霍华德·贝克尔在1963年作出的。他在《局外人》一书中指出,越轨者就是指那个被成功贴上了某种标签的人;而越轨行为是那种人们以“越轨”称之的行为。学说在60年代才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60年代的美国社会,保守的思想渐渐失去力道,和谐的理论不再深入人心,取而代之的是激进、反叛的冲突理论。不满现实的人们纷纷离经叛道,做出许多不容于传统的行径来。酗酒、吸毒、同性恋等等在刑法规制边缘的偏差行为吸引了研究者们的视线。正是美国当时的嬉皮文化,也正是这“垮掉的一代”,造就了标签理论。所以我们看到,犯罪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不仅经常用来解释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亦常被用来解释其他社会偏差行为,如同性恋、变态行为、酗酒和药物滥用行为等的形成过程。

所谓的犯罪前科,是指曾经被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宣告有罪或判处刑罚的一种特殊的法律状态,是对自然人具有犯罪历史的证明。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在心理学上,对这种效应的显然性作了科学的实验研究。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儿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从上述的一个事实和两项研究中可见,标签效应是很显然的,它影响着人们的印象管理。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们应以此为戒,不可轻易地对学生作出评定,不要给学生乱贴标签,否则会影响师生的交往和印象的管理。这就是标签效应给我们教育的启

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这一条款明确了学校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小偷小摸等一般违法行为应持的正确态度。西方犯罪学理论“标签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偶然出现一次越轨行为,而且没有被揭露出来,也许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如果被社会发觉,并且加上了诸如“小偷”、“流氓”的标签之后,就如同给他举行了“堕落仪式”,于是,他很可能长期抬不起头,再不被人信任,从此,破罐子破摔,滑向更加严重的犯罪深渊。我们应当认识到: 未成年学生的本质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本质的,所以,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不能过早“判刑”,贴上“标签”,而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

前科制度是有效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但无限期地保留前科将会给未成年罪犯带来长期的消极影响,在求学、就业、生活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影响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有可能使他们重新犯罪。“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我国《刑法》第100条如是规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在入伍、就业时要面临‘如实报告’的问题,这将对未成年犯罪人回归社会产生消极影响,致使曾经犯罪的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等消极心理,难以重新融入社会。”据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将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关于构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建议》的提案,建议修改和完善我国刑事法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种类、条件、程序和法律后果等内容。据了解,此前全国已有部分地方法院尝试建立相关制度。舆论认为,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有障碍。我国刑法、教师法、律师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民事、行政法律中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得取得相关从业资格,如果犯罪记录可以消灭,就与上述法律规定相抵触。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认为,把犯过罪的未成年人改造好,改造成合格的成年人,甚至是优秀的成年人,重新回到社会,需要一些很好的设计。但目前依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这种制度安排在实践中还有一些障碍,关键在于如何从立法上推动。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宋英辉认为,建立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要有健全的配套保障机制。为未成年人的刑罚处理制定统一标准既能为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又可避免过度自由裁量。此外,还要设置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考查教育机构,建立未成年人档案管理机构等。(中青在线3月9日电)对把握惩处力度的警示。政府为了有效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在某些时期会要求公检法部门对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如众所周知的“严打”)。这种政策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在实践上,这样很容易把那些初次越轨行为和模糊个案列入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范畴,对其贴上违法分子和罪犯的标签。很多本来可以得到良好教育改造的人,却在社会与其个体的互动下,产生“自行应验的预言”,从而自暴自弃,走上危害社会的不归路。因此,标签理论警示我们,如何在有效打击犯罪,惩治怙恶不悛的犯罪分子的同时,合理把握惩处力度,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让我们更清醒认识社会文化对越轨行为形成的作用

减轻越轨者对社会的危害,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个社会文化所提供的“镜映”环境在越轨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当影视作品“成功”地塑造出一个个有情有义、满腔热血的“古惑仔”形象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对少年犯罪团伙的“标签”而欣欣然,不知悔改了。再如,当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把一个人当成“窃贼”、“怪僻”、“朽木不可雕”来看待时,他也就极易于成为真正的窃贼和怪僻等而自暴自弃。因而,我们应当反思该怎样提供一个适宜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弱化“标签”作用,预防二级偏差行为的发生。警察、法院、看守所、教养所、监狱和精神病院等实体,作为施加标签的官方机构,除了要慎重对待判罪量刑之外,应当在日常活动安排和价值观念上弱化对越轨者的消极性暗示,减少有可能强化越轨者违法自我意识的仪式,更人性化地把他们当成可以改造的正常人而不是毫无悔过自新能力的罪犯。如此,有助于预防复发性、习惯性越轨者的大量出现。对于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已被标定为越轨者的那部分人来说,客观地认识到他人看法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学着锻炼和提高对贴“标签”过程的抵御能力,以实际行动向周围的群体和机构证明自己不是习惯性越轨

者,那么,改过自新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强。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合作,有效地预防和矫治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篇:青少年犯罪与心得体会

身边的“事”

班级:烹饪11-2一班

作者:高博贤

青少年犯罪青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是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少年”指人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年龄段。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案例:

福建省福清市警方破获一起在校中学生杀害在校生案,抓获陈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工具两轮摩托车1部、**式军用手枪子弹3发等物品。

7日下午2时30分许,福清市警方接到受害者家属报案:当日下午2时23分,他家突然接到歹徒打来电话称:“陈某(男,13岁,某中学初一学生)被其绑架要求家属准备20万元人民币赎金,并称不准报案,否则后果自负。”

接到报警后,福清市公安局马上组织警力开展侦破工作。根据现场调查,走访群众,获悉受害者陈某于2002年9月29日晚9时许,从福清市新厝镇某中学晚自习回家途中失踪。其家属经过几天几夜寻找未果,直至10月7日下午突然接到绑匪勒索电话。

警方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获悉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陈某母亲与受害者家积怨较深,且陈某近期表现十分反常,有重大作案嫌疑,同时查明陈某近期来经常与同学郭某、黄某等人在一起打电脑、玩游戏,行动诡秘。10月8日下午警方决定对陈某等5位涉嫌人员采取收捕审查。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87年12月出生,某中学初三学生),郭某(男,1987年5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黄某(男,1988年1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李某(男,1987年6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杨某(男,1988年2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供认,他们因长期在一起玩电子游戏机而结为朋友,因陈某母亲与受害者陈某母亲有积怨经常吵架陈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犯罪嫌疑人陈某便召集郭某、黄某、杨某进行密谋寻求报复。

9月29日,晚9时许,陈某、郭某、黄某三人在受害者回家的途中等候,将受害者陈某殴打杀害后,用两轮摩托车将其尸体载到某水库,用石头绳子捆绑投入水库,然后潜回家中,并于10月7日通过李某打勒索电话到受害者家中索要20万元人民币。

原因:

犯罪原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各种犯罪因素按其作用层次、力度及其作用机制所构成的能引起犯罪行为发生和犯罪现象存在

与变化的罪因系统。狭义的概念,是指处于犯罪原因系统中,具有较大致罪力量,能够相对独立地引起犯罪结果发生和犯罪现象变化的现象及过程。但“犯罪行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现,这些因素既是个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因素,就一定会歪曲其性质。”“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决定性因素,都不能发生犯罪,犯罪的产生不仅要具备许多决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个人的人格特征,尤其是不同类型犯罪的巨大差异。”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要对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探寻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科学、有效对策。

心得体会: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能否健康,良好的成长就决定了祖国的未来。所以说,预防青少年犯罪对是我国的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青少年犯罪逐渐向一定的趋势发展:一是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样,食品营养成分的提高,青少年的发育也提前,智商相对提高,同时也伴随着犯罪年龄的提早,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十四五岁就违法犯罪,有的甚至做出大案要案。二是犯罪类型越来越多,现已从过去的简单型犯罪转向多样化发展,涉案罪种多,且有交叉性,以侵财性犯罪为主,如盗窃、抢劫、敲诈等。此外伤害、杀人、绑架、强奸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三是是犯罪动机简单,大多没有明确作案目的,一般没有事先预谋,多属一时感情冲动,有的出于好奇,自我表现和要求偏激,常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四是犯罪组织团伙化。团伙作案尤其体现在抢劫、寻衅滋事犯罪中,多数是3人以上作案,侵害对象多半是中小学生、他校生或偏僻单身人员。团伙作案究其原因是作案时存有恐惧心理,依仗人多势众、相互壮胆;依仗人多点子多、力量大、野性足的特点,胆大妄为,不计

后果。往往是一人先动手群起而攻之,达到目的后有迅速逃离现场,共同作案,共同受益。危害性广,且有发展趋势。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

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2009-09-21 16:41:16)

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也呈现出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并且有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发展的趋势。为深入研究我市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和问题,探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从八月上旬开始,市政协就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专题调研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这次调研活动由市委办和政协办联合下发了调研方案,市政协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有关工作,并于8月14日召开了由各乡镇(办)、市政法委、宣传部、关工委,市公、检、法、司,市教育局、文化局、妇联、团委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座谈会,共同研究确定了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调研的任务、要求以及调研内容。随后,市政协成立了调研组,相继走访了市公安局、文化局、法院等部门和单位,了解了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相关情况。调研组还专程到我市看守所、五方乡宁城村、五方初中,通过与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及其祖父母、学校教师的座谈交流,多层面的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经历,并听取了看守所民警、学校教师等人员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建议。参与这次调研的各成员单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认真落实,按照确定的调研内容安排,积极开展各种形式调研活动,及时向市政协办上报调研材料20余份,为形成最后的调研报告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一、近年来我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总体上看,近三年来,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趋势明显。据市公安局统计,2007年至2009年上半年,我市共发生青少年犯罪案件54起,涉案青少年人员达133人,其中07年9案29人,08年22案41人,09年上半年23案63人。青少年

违法犯罪占全市各类刑事案件的比率分别是5.9%、6.5%、6.9%,每年均以0.5个百分点速增。

从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情况来看,我市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案件数的比率分别是70%、75.7%、77.8%,犯罪人数比率分别是52.7%、56.6%、61.8%,我市青少年犯罪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案件类型主要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

我市青少年犯罪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恶性化犯罪突出。从犯罪类型看,青少年参与盗窃、抢劫犯罪最为突出,未成年人更是如此。近三年来,我市未成年人作盗窃案件起数、人数分别为:2007年3起3人,2008年4起12人;2009年上半年无。抢劫案件情况:2007年为3起11人,2008年5起15人,2009年上半年5起15人。未成年人甚至参与强奸、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夺、诈骗等犯罪,无所顾忌,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对被害人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之心,行为令人发指。从目前案件类型增幅上看,增势最为明显的是抢劫罪,近几年上升幅度很大,说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中暴力劫财型犯罪的严重性。这些犯罪中,作案成员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例如,今年3月发生在五方乡的宋某(系五乡初中初二学生)等五名学生伙同辍学人员刘某抢劫10元钱一案,五名学生年龄全部刚满14周岁;5月发生在玉泉广场西侧的学生抢劫案,其中熊某、贾某年龄均刚满14周岁,而嫌疑人苗某作案时只有13岁。

二是团伙化犯罪居多。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多是团伙犯罪,一般以纠合型为主。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处于未完全成熟时期,单人作案胆小害怕,加之经常游荡于社会,与一些无业人员纠合在一起,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逞一时之气,或进网吧歌厅,或聚集在一起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或在成年人的引诱带动下参与犯罪。从检察院去年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看,团伙犯罪有25人,单人作案只有1人,而从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来看,仅2009年上半年我市就打掉未成年人犯罪团伙12个,涉案53人(部分人员不够刑事立案,按照治安案件处理),且其发展势头较快。尤其以今年发生的3月30日卫峪乡初中生和4月30日岳庙办小学生伤害致死案件最具典型。

三是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从发生的案件来看,犯罪年龄相对集中在16至18周岁,但15周岁以下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几年来,我市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当中,2006年,14—16周岁的4人,16—18周岁的17人;2007年,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6人,16—18周岁的20人;2008年,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5人,16—18周岁的27人;2009年上半年,14—16周岁的8人,16—18周岁的13人。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14—16周岁年龄段为未成年人犯罪发展阶段,16—18周岁年龄段为高发阶段。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已提前了2—3岁。例如,检察院办理的吴某等4人(抢劫城关初中学生1元钱)以及张某等3人(持刀抢劫奶羊1只、山羊2只)抢劫案,嫌疑人均为14周岁。

四是成人化作案方式日渐突出。受到影视、网络的负面影响,未成年人犯罪时的作案方式逐渐向成人化发展。表现在犯罪使用的工具越来越现代化,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网络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同时犯罪智能化。有模仿成人作案的心理痕迹,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例如发生在仙峪河道里的张某等3人持刀抢劫山羊一案,就有明显的预谋性质。3人在持刀抢劫之前,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碾碎后放入矿泉水中,让放羊的喝,因其闻出水有异味没喝,三人没能得逞后才进行持刀抢劫。而有的青少年甚至因为刑法有“未成年人犯罪减轻或免予处罚”的法律规定,有恃无恐,借助“年龄优势”故意犯罪。

五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比例高。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或者是毕业后还没有就业的,这些人闲散在社会上,无所事事,有不少人整天泡网吧,出入卡拉OK厅、游戏厅,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例如,在看守所提审的王某(17岁,犯案时16岁),小学六年级辍学后,在社会上流浪,08年9月,伙同郭某(犯案时18岁)、李某、崔某、王某(17岁)四名社会闲散人员抢劫蓝光学校学生100元。这五名嫌疑人均为早早辍学的社会闲散青少年。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青少年个体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客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青少年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从生理因素来说,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强,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加之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激动和感情用事,以及强烈的争强好胜心理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挫折时,往往会寻求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自我意识强,文化素质低,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弱,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感染,容易受骗上当而犯罪;好奇模仿心理和青春叛逆心理的作用,加上哥们意气、报复心理,在不良社区环境和社会诱因的作用下,使得一些缺乏正确引导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而且逐步向低龄化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家庭的不良环境是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倾向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侧重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精神需求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偏差及片面化教育情况较为严重,而家庭结构的失调、家长的不良言行及教育方法的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家庭经济上贫困使一些青少年失去学习的机会和信心;家庭宠爱、溺爱使青少年从小就形成以自我为核心,随心所欲,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使青少年承受了过大的竞争压力,幼小心灵受到撞击和伤害;家庭的暴力的影响,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了逆反的种子和实施暴力犯罪的祸根;父母的离异造成家庭不稳定,使青少年失去家庭温暖,缺少亲情的呵护,极易误入歧途。(家庭环境和气氛的恶化,家庭教育的失当:家长的言传身教不够、沟通不够、溺爱等)

(三)、学校教育的偏差。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学校教育未能摆脱应试教育体制的约束,许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该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学校在教育上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经济效益,法制、道德教育方式滞后,内容简单且流于形式,使得青少年错过了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的最佳时期。加之个别教师缺乏对“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任其发展,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学校教育的短视、功利、强制性和片面化)

4、不良文化的侵蚀。社会不良文化是现代校园暴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文化市场上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所充斥的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其中宣扬的有血性、讲义气、嫉恶如仇、生活洒脱等人物形象,很受青少年青睐,容易诱使青少年进行模仿,个别青少年在一些侦察破案片的剧情指引下完成了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一些网吧、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及一些灰色民谣、黑话,也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如7月29日《焦点访谈》所曝光的“黑帮”游戏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些黑帮游戏充满暴力,内容低俗,以“江湖”、“黑社会”、“黑手党”等“黑帮”情节为主要题材,渲染血腥暴力,严重威胁、扭曲社会的法制和道德规范,极易引起青少年思想混乱、价值观扭曲,导致短期化行为增加和越轨行为的泛滥,诱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社会违法犯罪团伙的诱骗、教唆、威胁、对缺乏分辨力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诱惑力、侵蚀性。(影视、网络等暴力亚文化及不健康娱乐场所的影响)

5、升学率低、就业难。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太低,而且我市职中的办学水平低,吸引不了初中毕业生前去就读,使部分青少年过早地走向社会;就业渠道不多、岗位不足,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找不到就业岗位,游荡于社会;社会上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得这部分青少年产生更不平衡的心理,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6、“齐抓共管”的缺失。(社会治安投入的不足,社会控制成本过低,打击犯罪力度小)目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所谓“齐抓共管”,实际上变成了谁都不抓、谁都不管,既没有问责的制度,又没有问责的主体、程序,多数闲散游荡在社会上的青少年,得不到关爱、教育、管理和服务;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帮教和转化;对解释后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缺乏帮教与救助。对于在校生来说,寒、暑假期间,学校管不上,家庭管得少,管不了,又缺少社会相关机构的管理,其中所出现的管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埋下了隐患。而政府对社会治安投入的不足,社会控制成本过低,所造成的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减小,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因素。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意见及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青少年犯罪的防控体系。

(家庭、社区、学校、政府部门“四位一体”)党政部门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作为创建平安华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认识到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夯实责任,建立家庭、社区、学校、政府部门“四位一体”的立体防线,共同做好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实行综合治理,全社会共同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其次,要建立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监测系统,经常分析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状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实行职能部门包社会成员、单位包职工、学校包学生、家庭包子女的教育承包责任制,社区、村组要分片包干,联系到户,务求实效,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第三,成立以村组、社区为单位的监管组织,落实村组、社区干部对重点监管对象的帮教,扎实开展日常教育工作,公安、法院、司法等基层单位要主动参加本辖区内监管组织的青少年教育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第四,严格工作绩效考核,实行问责制。对有关职能部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2、改进家庭教育,构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家长学校建设)搞好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才有可靠的基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当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市妇联、教育局和中小学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规划,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要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支持子女参加道德实践活动;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子女作表率。全社会都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3、突现学校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素质教育、德育、法制教育,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全市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摒弃“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优等生、轻后进生”的错误办学倾向,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要防止歧视“问题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在严格控制“辍学生”的同时,认真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将“问题学生”推向社会,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要根据其生理、心理的不同特点,开展相关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要高度关注留守学生,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学生教育和监护体系,成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引导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留守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4、加大打击力度,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娱乐场所、网吧的监管、路段巡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场馆建设)

首先,要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相关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健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整治和管理,解决过多、过滥的状况。对违反规定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要依法严肃查处,对屡教不改的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要全面取缔黑网吧。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市场要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坚决打击歌舞厅内猖獗的营利性陪侍活动;坚决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其次,要加大对社会治安重点地段、复杂场所的巡查力度。落实对特种行业的监管措施,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宾馆、小旅社,取缔黑旅店。加大对管制刀具的收缴力度和贩毒犯罪的打击力度。此外,还要加大对吸毒人员强制戒毒的管理力度,建立市戒毒所,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第三,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的网吧、美容美发等各种不良场所。第四,重视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鼓励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方筹建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建立德育、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青少年的专门活动场所问题,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一些积极向上、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有效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

5、努力拓宽渠道,有效解决青少年升学就业难的问题。针对初、高中毕业升学、就业难的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尽量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增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扩大招生比例,减少闲散社会青少年,让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能够继续在校园生活,继续受到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建立扶贫济困教育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贫困和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学费之忧,满足他们求学的愿望;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制,对应届和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劳务需求信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以来,既能减轻社会的承载力,又能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6、不断强化措施,积极探索构建青少年司法保护体系。

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专政职能,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严厉打击各种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违法犯罪分子,保障青少年的民事、经济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探索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新方法、新途径,遵循寓教于审、审教结合的工作思路,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聘请妇联干部、政协委员等作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初步建立起惩处、教育、矫正、预防等完整的少年审判工作新机制,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司法保护,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要创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案机制,推行“恢复性司法”,建立专门的少年司法审判机构,制定单独的少年刑事审判规范和量刑原则,采用更加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审判方式,运用特殊的教育手段促进犯罪青少年的转化,以有效矫正问题少年。同时要进一步延伸司法机关的社会帮教职责,完善对犯罪青少年的矫治机制和帮教安置机制,积极推进实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员制度,全面落实未成年罪犯的村组、社区矫正工作及回访考察工作,让全社会都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使其转化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第五篇:青少年犯罪

1.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姚建龙,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9-08

2.青少年犯罪,耿佐林译,群众出版社,2011-10-31

3.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莫洪宪,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月

4.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年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5月

5.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徐显明|译; 商务印书馆,2008年5月

6.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与教育对策,黄教珍 张停云,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

7.少年犯罪纪实,中国教育学会地市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8.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青少年极端犯罪和非正常死亡案例剖析,罗大华//皮艺军群众出版社,2005年1月

9.少年法研究/广州法院文丛,黄荣康//邬耀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1月

10.青春警示录: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选编,中央综合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1

11.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莫洪宪.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06-20

12.沉重的社会之痛:解读青少年犯罪(货号:21317)欧阳云,张红霞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1-24

13.青少年犯罪心理,张理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5-01

14.《青少年犯罪行为分析与矫治》卡特考斯基,叶希善(译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1

15.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05月,王宁霞/王斌/魏然

16.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北京第1 版。

17. 徐建:《青少年法学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18.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下载越轨青少年与犯罪标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越轨青少年与犯罪标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09应用心理符樱樱109119148 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

    当前青少年与网络犯罪

    当前青少年与网络犯罪摘要:时下,网络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我国的网民人数在不断增加,而青少年以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逐渐成为网......

    网络信息与青少年犯罪[★]

    网络与青少年犯罪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网络事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敲诈勒索及侵害人身权利的案件不断发生,......

    青少年犯罪调查

    青少年犯罪现状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

    青少年犯罪调查

    人,为什么不像人一样地好好活着,为什么要有贪婪、犯罪和凶杀?为什么走向墓地的却是生命含苞欲放的青少年?为什么他们稚嫩的心灵会成为监禁他们自己的牢狱?——摘自《青少年警示录......

    青少年犯罪分析

    未成年人思想法制道德的思考禄劝综合高中:谭国鹏 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少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犯罪调查

    有人把青少年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也有人把它比喻成“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十几二十几岁这个令人羡慕的黄金年龄段,本应是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展现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

    青少年犯罪调查

    有人把青少年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也有人把它比喻成“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十几二十几岁这个令人羡慕的黄金年龄段,本应是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展现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