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委员会组成:主任委员由院长或分管医疗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科、输血科、麻醉科、手术室、开展临床输血治疗科室、检验科、质控科、护理部、院感科等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专家组成。
2、工作会议
(1)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以上工作会议;
(2)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负责主持,医务科负责召集,输血科负责准备会议资料,做好会议详细记录。
(3)每次会议参加人数需过委员会成员半数以上,形成的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参加人员方可上报。
3、工作会议决议:委员会工作会议形成的临床输血与管理决议,需院办公会通过,报院长签发后生效。
4、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
(2)负责医院临床输血的规范管理与技术指导,对临床输血全过程实施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3)开展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4)负责审批输血科制定的医院临床用血计划;
(5)负责组织供应医院的临床用血,无非法采血,进血合法、安全和规范;
(6)负责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7)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促进临床用血合理、规范;
(8)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9)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
(10)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与教育,规范医院互助献血管理与流程;
(11)承担医院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5、日常管理与持续改进
(1)医务科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对临床输血管理进行评价、考核、公示与通报,提出工作持续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效果;
(2)医务科承担临床输血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并负责质量控制考核;
(3)输血科承担医院临床输血与管理的培训与指导,血液安全发放,临床合理输血监督与检查并报医务科审核;
(4)护理部负责对临床输血全过程中护理质量控制考核、监督,并进行工作持续改进;
(5)院感科负责血液贮存环境的卫生学监测、考核与监督实施。
第二篇: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界首市中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各科室:
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的管理,加强临床用血指导,使医疗用血更安全、更科学,更合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五条规定,特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结合我院临床工作实际及人员变更情况,改选组织机构成员,重新修订相关制度,现公布如下:
一、组织机构 输血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郭明山
委
员:张升红
方维娜
魏翔
刘永涛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质量管理小组和输血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输血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相关制度
根据《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相关要求,重新修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等制度详见附件。附件:
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2、输血管理办公室职责
3、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4、主管院长输血管理职责
5、输血科岗位职责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日
附件1: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科学用血。
2、指导、督促、检查临床科室及输血科的输血工作。
3、审查临床用血计划并监督实施。
4、组织制定输血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5、调查、处理不良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6、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输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和裁决临床用血的不同意见及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认定、惩罚。
7、宣传《献血法》,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8、负责对全员进行输血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
9、负责对开展的输血新技术、新项目及引进的新设备进行论证。
10、负责制定医院输血工作计划和用血计划。
11、负责其它有关医院输血管理方面的事宜。
附件2:
输血管理办公室职责
1、在医院领导和输血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督促开展自身输血。
3、负责组织供应医院临床的用血,确保血液来源合法、血液质量安全。
4、指导、检查、监督临床用血,对输血重点科室重点监测、考核。督促、检查输血科的输血工作,使之不断规范化。
5、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的会诊工作,特别是疑难输血会诊、需要大量用血手术的术前讨论,提出最佳输血方案,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安全可靠应用血液制品。
6、负责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输血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检查和指导各相关科室有关输血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
7、负责对医院输血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指导实施。
8、负责组织医院输血委员会例会。
9、负责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制定医院输血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10、调查处理不良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11、负责与吉林市中心血站联系协调工作。附件3:
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的发展和管理。
2、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内输血知识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输血及输血管理水平。
3、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
4、积极推广临床输血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
5、积极参与医院疑难、大量输血的指导与协调。
6、积极协调相关科室用血,调剂血源,减少因血液及其制品的过期造成浪费。
7、组织鉴定输血相关医疗纠纷(溶血反应、输血感染性疾病等)。
附件4:
主管院长输血管理职责
1、负责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的实施、督查、领导。
2、检查、指导全院输血工作的实施。
3、对输血技术、新疗法和业务培训随时监督和管理。
4、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会议,听取汇报和总结。
附件5:
输血科岗位职责
1、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接受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2、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并按计划领取所需全血、成分血。
3、做好各血液成分的运输、贮存和质量观察。
4、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认真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输血安全。
7、认真做好输血前免疫学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严防输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8、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做好临床输血会诊。
9、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推广成分输血。
10、宣传和推广输血新技术,如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11、负责输血医学的科研与教学。
12、保存临床输血有关资料。
会议记录:
2011年4月6日下午,在4楼小会议室召开了我院2011年第一季度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郭明山院长主持,全体委员会成员及输血科人员参会。
1、会议首先由检验科张升红对2011年第一季度输血工作进行总结:1)输血指征把握不明确。2)输血申请单填写潦草。3)血袋及输血不良反应卡返还不及时。4)输血前检查项目不完善。
2、护理部: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对于减少输血并发症、减少血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加强医护人员输血指征的培训。
3、外科:外科输血指征的严格把握,必须对每位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失血量,必须对患者术前全身情况作一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能、营养及各脏器功能状态,尤其基础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便于对不同手术患者能耐受失血量的最大安全限量进行预测。
3、医务科: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去年我院已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3月4日已印发《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临床紧急用血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输血管理制度》附《临床输血指征》。希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
4、质控科:合理安全用血,必须加强了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各临床科室“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和血样标本留取是否规范;检查“输血申请单”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 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 抽查各临床科室上交的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并作好记录。
5、韩进军院长: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医生应对相关的法规有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科学、合理和安全输血。如果对输血相关法律和输血规范不了解,可能会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从而导致医疗纠纷。今我院已完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各科室必须落实学习。
第三篇: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越西康虹医院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在本院院长指导下,负责院内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管理,并接受凉山州书写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业务指导。
二、医务科在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协助下负责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贯彻执行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采供血“三统一”和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的规定,贯彻执行我院输血管理制度。
四、每半年组织一次成份输血、预防经血传播疾病的全员教育。并在医务科主持下对教育结果进行考核考试。
五、经常组织委员会定期不定期检查监督临床输血工作及输血科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六、每季度召开例会一次,研究工作。
第四篇: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委员会组成:主任委员由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科、麻醉科、手术室、检验科、护理部、院感科等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专家组成。
二、工作会议
(1)每至少召开两次以上工作会议;
(2)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负责主持,医务科负责召集;
(3)每次会议参加人数需过委员会成员半数以上,形成的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参加人员方可上报。
三、工作会议决议:委员会工作会议形成的临床输血与管理决议,需院行政会议通过,报院长签发后生效。
四、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
(2)负责医院临床输血的规范管理与技术指导,对临床输血全过程实施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3)开展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4)负责审批输血科制定的医院临床用血计划;
(5)负责组织供应医院的临床用血,无非法采血,进血合法、安全和规范;
(6)负责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7)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促进临床用血合理、规范;
(8)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9)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与教育,规范医院互助献血管理与流程;
(10)承担医院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五、日常管理与持续改进
(1)医务科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对临床输血管理进行评价、考核、公示与通报,提出工作持续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效果;
(2)质控科承担临床输血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并负责质量控制考核;
(3)护理部负责对临床输血全过程中护理质量控制考核、监督,并进行工作持续改进。
临床用血申请、审批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二、临床经治医师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针进行综合评估,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订输血治疗方案,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三、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病情需输血治疗时,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要求申请单填写规范,字迹清晰,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备血。禁止电话和口头备血。
四、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急救用血除外,急诊用血事后应当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五、决定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风险,征得患者或近亲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六、为了更好地开展成分输血,我院输血委员会作出规定:凡输注全血一律要经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根据用血制度履行申报手续,由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及业务院长批准(急诊用血例外)。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输血科不得发血。
七、对于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及时通知临床,确认备血量,由主治医生和病人或病人家属签名后,与市中心血站联系相应血液,并及时将联系进展通知临床。
八、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运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及亲友互相献血工作。
九、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血库填写登记表,到中心血站或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临床科室输血职责
一、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接受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二、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并按照计划储备所需血液。
三、做好各种血液成分的运输,储存和质量观察。
四、在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五、认真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输血安全。
六、认真做好输血前的免疫学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严防输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七、参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做好与临床输血相 关的会诊工作。
八、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推广成分输血。
九、宣传和推广输血新技术,比如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十、负责做好与输血有关的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
十一、保存临床输血的各种相关资料。
输血前知情同意制度
一、根据病情的输血治疗需要,对需要输血的患者或家属实行知情告知制度。
二、由主管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治疗时用血审批方法、输血类型、输血量,并告知输血治疗的预期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输血反应和输血治疗所存在的风险,并要求100%及时和患者或家属共同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三、紧急用血时,也应在用血后及时补救用血告知制度。
四、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应按要求填写清楚、完整。
五、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应连同输血申请单、配血标本一并送到检验科由检验科工作人员审核。
输血查对制度
一、护理人员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必须在采血管上标明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采血时间。
二、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三、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交中心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申请单与血标本标签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请单,重新采集血标本,原标本留中心血库保存,备查。
四、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中心血库取血。
五、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方可发出。
六、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
“三查,十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实施输血。
七、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分钟后方可离开。
八、输血核对内容记录于《护理输血安全记录单》上。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 7.输血传播的疾病
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检验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三、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反应反馈卡后送输血科,并及时调查处理。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并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
四、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第五篇: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09.15
廉江市人民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医院开展输血工作的管理、监督机构。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预防和控制血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输血安全。
二、制定院内各种血液成份与安全输血的医疗政策。
三、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监督本院输血业务工作、输血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积极推广成分输血、自身输血等输血新技术、新理念,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四、分析、评估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后传染病发生原因;定期组织分析、评估特殊输血病例或不合理输血病例;组织专家对重大输血差错、事故进行鉴定,并向医院提交总结性报告和结论
五、加强血库与临床各科的联系,处理、协调临床与输血工作之间的各种问题。
六、掌握医院血液使用情况,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七、向医院提交业务工作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