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瑞金市中医院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调研报告(小编推荐)
瑞金市中医院“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
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特惠于困难群体,树立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瑞金市“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9日我院由院长谢小东带队,一行5人去到泽覃永红村和兰从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户,为每户发放慰问金600元,并送去价值100元的食用油和面。
本次走访的目的是要确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元旦春节,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为此,干部在走访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发展家庭经济的打算等,掌握一手资料,为今后继续制定并落实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作好前期调查工作。在我院走访的20户困难群众中,3户为2011年重灾户,4户为城乡低保户,11户属于农村贫困户;其中7户群众的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剩余13户年人均收入也仅在750-1600元之间;导致困难的原因有9户是因大病或慢性病,7户是因丧失劳动力,2户因自然灾害,1户因孩子上学,1户因缺少劳动力。
走访的数据也客观反映出以下几个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
1、患病和其它突发事件因素。坊间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有啥不能有病”,尤其是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若家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他们不仅不能给家庭增加收入,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还往往压得家庭喘不过气来,有的甚至债台高筑。此外,安全生产问题、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对于家底薄弱的群众来说,一次遭遇就可能将他们拉至贫困线下。
2、缺乏资金、项目和信息因素。从农村贫困群众口中了解到,相当部分农民看不懂报刊杂志或读不懂科技书籍,这部分农民与外界交流不够,不能或不能及时获取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获得的扶持资金和项目也相对偏少。
3、劳动力素质因素。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较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研究走访调查表,并结合他县市脱离贫困的办法和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对困难群众帮扶的措施。
1、强化基础医疗建设,积极开展医疗救助。走访群众中,近50%的家庭因家中有人患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导致家庭承受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因此,强化基础医疗建设,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大问题。这也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宽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政策;医疗卫生单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医保、民政等其它单位积极推行医保及民生政策,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以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2、提供增收项目、资金、信息方面的帮助。相当一部分贫困农户大多处在脱贫的临界线上,提供这类的帮扶措施相对容易见成效。以泽覃乡兰从村为例,走访的9户村民全都有20-50亩的林地,俗话说“靠山吃山”,如果村民们能从林地中要效益,将对他们的生活大有改善。村道已经修通,如果政府能帮助引进项目,提供小额无担保贷款或贴息贷款,提供一些林地致富信息方面的帮助,将能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3、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因劳动者素质低这部分农户的扶持,主要应立足于通过科技扶贫,开阔其主要劳动力的视野,提高其主要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人口的5.4%,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主要可结合技能培训政策进行帮扶。
瑞金市中医院
二O一二年一月十一日
第二篇:县领导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调研报告[模版]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调研报告
县委常委***
为积极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二万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的统一要求,我于近期认真走访慰问了**镇20户困难群众以及三个事业单位。通过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和意见,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发展家庭经济的打算等情况,切实感受了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深刻认识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走访慰问基本情况
此次走访慰问的20户困难群众和三个事业单位(光荣敬老院、大龙卫生所、杨洞小学),其中农村低保对象6户,农村贫困户5户,困难党员4户,计生困难户3户,五保分散供养对象1户,“两红”人员1户,涉及**镇五个村(太阳坪村、**村、万嵩村、大龙村、杨洞村)、196人。20户困难群众中,家里无劳动力的有8户,占40%;失地农户4户,占20%;人均耕地面积0.46亩,人均住房面积25.7平方米;人均年收入1658.93元(低于国定贫困线2300元)。
1、**镇光荣敬老院:目前,全院集中供养对象52人,有4个管理人员,64个床位,拥有耕地1.8亩;经费来源于县财政及建院收入,2.6万元/年,勉强实现正常运转;综合住宿楼建于2007年,住宿条件一般。
2、大龙村卫生所:该所是**镇边远山区的一个村级卫生所,-1-
只有1名医生,现已66岁,负责全村百姓的疾病防治、预防工作,每年接诊达1100人次。大龙村地处偏远山区,外出人员占70%,剩下基本为老弱病残人员,卫生所医疗设备陈旧、紧缺,出诊十分艰难。
3、杨洞小学: 该小学占地2800多平米,校舍建于2004年,目前,共有学生78人,教师5个,有4个教学班。学校地处偏远山区,生源较为分散,学生离校较远,教学条件较差,但在全校师生努力下教学质量一直排在**镇前列。
二、存在问题
通过梳理归纳,困难群众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观念问题。当前农民最盼的是致富、最缺的是门路、最想的是服务。想富盼富、早富快富是农民兄弟的共同心声。然而,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农民兄弟仍然保留着“自给自足”、“等要靠”等小农意识,市场化观念淡薄,面对市场如履“薄冰”,不敢闯、不敢创,不敢做试验,不敢担风险,心中缺少“金点子”,脚下没有“好路子”。例如,万嵩村蛟潭组“两红”家属黄淑芬老人,现年已90多岁的黄淑芬老人,丈夫早年参加革命,后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被当地人所尊敬。黄淑芬一家4口人,年收入12000元,其中靠养殖年收入5000多元,当前市场不稳定,其家人不敢扩大养殖规模,只停留在农村传统的养殖阶段。
(二)农民增收渠道问题。从走访的20户困难群众来看,失地农民占20%,农民领到征地拆迁补偿款后基本用于建房,其生活经济来源则主要靠在县城周边打工,收入极为不稳定。20户困难群众中,无劳动力的困难户有9户,占45%,绝大多数家庭只有1个劳动力,意味着平均一个劳动力要养活4.3人,生活压力巨大。从收入来源看,20户困难群众务农收入4万元/年,占43%;务工收入2.48万元/年,占26.7%。务工和务农为农民兄弟两大重要收
入来源。如**村温屋组的困难党员谢明英,丧偶多年,且双目失明,劳动力基本已丧失,上还有一位八十多岁的婆婆需要赡养,全家就儿子一个劳动力,一年打杂工收入8000元左右,占家庭收入的90%,生活压力巨大。
(三)基层干部带动问题。“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只要选准一个人,就能改变一个村”。走访调查中,一些农民反映个别村班子软弱涣散,闯不出新路子,打不开新局面。基层干部个人不能创富,村里经济薄弱,面对老百姓底气不足,腰杆不硬,说话不灵。因此,一些村民强烈要求建一个“强”班子,配一名“硬”书记,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服务群众、带富农民的本领,提升抓产业、上项目、兴经济、富一方的素质,切实解决“有钱办事、有能服务、有心作为”的问题。部分困难群众反映,热切期盼村干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产业上“挑头”,在寻找市场上“出头”,在项目试验上“带头”,实打实地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四)农村低保覆盖问题。从实地走访情况来看,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众尚未纳入农村低保范畴,还未感受到国家政策所带来的温暖。20户困难群众中失地农民有4户,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46亩,这些失地农民基本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此外,大部分走访对象反映低保对象补贴标准较低,特别是城郊失地农民,虽然生活在城市边缘,低保补助则参照农村低保标准,没有充分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补助甚至连解决基本温饱都成问题。例如**村下阁组贫困户叶光福,家有5口人,其中劳动力2个,年收入4800元,人均960元/年。叶光福早年得了脑溢血,留有后遗症,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失地之后家庭生活更是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困难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生活难、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诉讼难等问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以及对帮扶的需求和意见。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中央、省、市的沟通对接,打破县域界限,实施整区域、大规模综合开发,推进资源共用共享、产业连片开发和基础设施整体建设。尤其是要抓住当前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和中央扶持赣南苏区发展振兴规划等重大机遇,优先解决贫困乡村最突出的矛盾、突破最主要的瓶颈,布局一批带动能力强,扶贫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以此促进贫困乡村发展,改善贫困群众生活。
(二)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要立足我县贫困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将产业开发规划到村、到组、到户,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例如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发展脐橙、生猪、甜叶菊、蔬菜等农业产业,加快致富步伐。大力培育实力雄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菊隆高科、谱赛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创新扶贫产业融资模式,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
(三)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能力。要积极
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等落后思想观念,帮助消除贫困群众“怕发展”的顾虑,树立他们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分级分类开展阳关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较差的失地农民,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生产服务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年龄较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困难群众,重点开展适应我县实际的技术工种职业资格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具备一定条件的失地农民,重点开展创业培训,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融资信贷等服务。
(四)大力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根据乡村实际,采取“集中扶持、逐村推进”方法,集中财力、物力加快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从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水、电、路、房、网络和环境改善工程,特别要加强农田、农村公路、水利、农村贫(特)困户家庭安居工程等方面建设,加快构建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切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大力实施移民工程改善环境。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注重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新农村建设补助资金、移民建房补助专项资金、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等涉农资金,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向中心村、中心镇、工业园区集聚,并着力完善移民村交通、电力、通信、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第三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工作总结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工作总结依照区党委、政府的同一安排部署,我办以“走基层、访群众、解难事、送真情”为主题,结合xx期间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题目,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扎实展开了走访帮扶活动,为保证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提供了帮助。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宣传动员,增强帮扶共鸣。展开“三帮扶”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调和经济薄弱区域发展的有效组织情势。区党办文件下发后,我办高度重视,屡次召开党支部会议,同一思想,增强帮扶共鸣,明确每一个干部的帮扶任务和工作职责,务求在工作中做到“五个落实”,即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职员、落实主题、落实资金,推动结对帮扶工作有效运行。
二是深进帮扶困难群众,助其早日脱贫。根据全区同一部署,我办党员与xx社区11户困难群众结成了嘴子。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不忘结对的困难群众,心为他们所想,情为他们所系。我办党员采取“一对一”的情势,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屡次捐款捐物,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题目。年初以来,总计捐款捐物达10000多元。同时,我们进一步变“输血”为“造血”,为包保对象在就业信息、致富途径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助其早日脱贫。在我们的帮助下,这几户贫困户人均纯收进在往年的基础有了较大改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锲而不舍展开帮扶。三帮扶活动是一长时间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我办将立足实际,制定长时间计划,给予帮扶对象长时间、延续的跟踪、帮助。
二是结合被帮扶户实际特点展开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我办将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致富能力,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三是加强与街道、社区的沟通、联系,给困难群众创造适合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功能。
总之,我办将在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全区经济事业延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工作总结
走访慰问贫困户工作总结
按照区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办以“走基层、访群众、解难事、送真情”为主题,结合元旦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扎实开展了走访帮扶活动,为保证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提供了帮助。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宣传动员,增强帮扶共识。开展“三帮扶”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协调经济薄弱区域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区党办文件下发后,我办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支部会议,统一思想,增强帮扶共识,明确每个干部的帮扶任务和工作职责,务求在工作中做到“五个落实”,即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主题、落实资金,推动结对帮扶工作有效运行。
二是深入帮扶困难群众,助其早日脱贫。根据全区统一部署,我办党员与※※※※※※社区11户困难群众结成了嘴子。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不忘结对的困难群众,心为他们所想,情为他们所系。我办党员采取“一对一”的形式,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次捐款捐物,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年初以来,共计捐款捐物达10000 1 多元。同时,我们进一步变“输血”为“造血”,为包保对象在就业信息、致富途径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助其早日脱贫。在我们的帮助下,这几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在去年的基础有了较大改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之以恒开展帮扶。三帮扶活动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我办将立足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帮扶对象长期、持续的跟踪、帮助。
二是结合被帮扶户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我办将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致富能力,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三是加强与街道、社区的沟通、联系,给困难群众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功能。
总之,我办将在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全区经济事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总结 2
Xx局“访民情、献爱心、送温暖”走访慰问
困难群众活动总结
市委、市政府“访民情、献爱心、送温暖”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动员会召开之后,xx局迅速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已经全面完成活动任务。
一、强化领导,全员参与
对每户困难群众家庭的走访慰问,都由局长xx、书记xx带队,班子成员和其他党员干部分组参加,确保工作、慰问两不误,确保每一位党员干部参与活动。
二、科学部署,精心组织
及早安排慰问钱物,合理部署日常业务工作,科学调配人员,在1月15日、16日,两天时间内,分赴xx小区、xx村、xx村、xx村对18户困难群众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
三、捐助钱物,收集民意
在走访慰问过程中,为困难群众家庭送去了捐助款、越冬棉被、食用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帮助困难群众欢度节日。同时,与困难群众亲切谈心,鼓励他们坚定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一方面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家庭,一方面把困难群众的所思所盼带回政府。
在“访民情、献爱心、送温暖”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中,xx局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家庭18户,其中xx5户,xx村4户,xx村4户,xx村5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为困难群众家庭送去了捐助款、越冬棉被、食用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也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2016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