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粮食业便利车服务规则实施措施
一、进一步缩减办事时限根据市政府《关于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要求。比公开对外承诺的时限缩短一半以上,具体为将粮食收购许可证审批时间由法定的15日缩短为3日。
二、支持企业加快粮食产业发展
即按市级财政安排纳入财政预算专用于我市粮油产业发展的补贴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我市粮油产业发展、仓储设施改善、粮油精深加工技改、质量检测设备等项目的补贴。具体补贴方式为补助、贴息和奖励三种:补贴是对投资规模较小、利用自有资金开展的项目,设立全市粮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原则上补助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贴息是对投资规模较大,且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项目,贴息年限为一年,按实际贷款额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给予不高于50%贴息;奖励是对获得省以上粮油产品名牌和著名商标的企业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奖励。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规程
(一)按照《实施办法》要求,与局领导分工紧密衔接,实行领导分级负责制,坚持绩必奖,误必惩。局主要领导为总责任人,各分管局领导为分管工作责任人,各处室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二)全局各处室服务企业一律实行首问责任制与各级受理责任人制度。当企业遇到需跨处室协调解决的问题时,由受理业务的处室提请专办人员进行协商,各处室应当积极落实专办人员的协调意见。协调过程中,专办人员认为问题重大,应及时提请分管局领导协调解决;特别重大的问题,应当提请局主要领导解决。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局领导的直通车”工作机制,抓好事先的联络协调和事后的落实工作;企业在办理业务过程如预约提请有关处室上门办理有关事项,有关处室应予以落实并对办理结果进行跟踪。
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局各处室要以落实市政府《实施办法》为契机,切实把粮食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服务企业为中心的基点上来,全面提升我局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在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充分调动机关干部为企业真诚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群策群力,卓有成效地把各项工作开展好、把各项目标完成好。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
1.思想更新、转变观念,营造人文氛围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内涵和工作目标,让
护士真正理解基础护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倡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体现人性情感关怀,关 心病人,尊重病人,以病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始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重基础、重人文、重服务”的良好氛围。
2.重视细节,保障安全优质服务 “始于细微,见于平凡”,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对医
护人员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倍加关注。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注重每个细小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恰恰是帮助病人实现生理、心理满足和康复的第一步,是为病人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照顾的基础和核心。另外,还要强调对基础护理的督导检查,逐步将基础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督促变习惯,使以前的“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积极为病人着想,把病人的需求时刻放在第一位。并将基础护理和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全过程。
3.加强健康教育,和谐护患关系 自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期间的饮食、用药、治疗、护理、检查、手术等一系列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病人住院的全过程,并做到出院随访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
4.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水平严格的“三基三严”训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不同资质的临床护士都有不同的训练考核要求,临床护士会定期培训、考核;使护士在思想上、行动上都真正的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完成每一 项基础护理工作。
5.调整工作模式,实行护士分层管理 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把护理人员分为几个护理责任
小组,每组负责一定量病人管理,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个人特长和资质分管不同病情的病人。小组人员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实行分组包干、分床到护、责任到人,相互协作,24小时负责制的连续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弹性排班,加强晨、晚、午间护理人员,为重病人、术后病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的生活护理;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所管病人的质量措施、病情观察、特殊检查、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扎扎实实落实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让病人放心、让家属安心; 确保基础护理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到实处。
第三篇:实施医疗服务品牌的战略措施
实施医疗服务品牌的战略措施
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生命力, 任何知名的成功企业, 其经营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品牌战略, 将市场、消费者、自身提供的产品与对外的整合传播策略相统一, 对品牌进行全方位管理。医院应首先应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理性分析, 明确本医院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市场, 突出自身特色, 并持之以恒地围绕自己的定位建设与之相匹配的一流专业人才队伍、一流医疗技术、一流服务品质、一流就医环境。并将自己的定位价值传导给患者, 使患者接受医院的理念和价值, 通过创建品牌, 创造医院的无形价值,提升医院形象和吸引力, 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医疗服务品牌的战略意识
强化医疗服务品牌战略意识是实施服务品牌战略的基础。医院要树立优质服务品牌, 保证竞争优势, 就必须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 努力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进行服务创新。服务不仅包含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 更包括其他一切相关的服务。强化医院的医疗服务品牌战略意识,认真做好品牌策划是实施服务品牌战略的基础。例如,在医院网站公布专家门诊时间与专家诊治特长、各科咨询电话;门诊挂号提前30分钟上岗、门诊增设收款窗口, 减少病人等候时间; 成立了客户服务部, 为病人义务送、取各项检查和报告;免费为病人提供报纸, 利用院报给病人提供医疗信息; 开设护理门诊为病人提供专业护理咨询, 门诊大厅、放疗影像中心楼大厅放置出入院流程图、医疗服务信息公示电子屏幕, 对医疗服务项目、药品价格、入院指南、出入院流程、医保患者注意事项进行了公示公开, 开设特诊服务, 满足病人需求; 病房内电视、床头智能呼叫系统一应俱全、病床之间设置隔帘、手术等候区设有咖啡吧、影吧, 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加强医疗服务宣传活动
医疗服务宣传活动是实施服务品牌战略的臂膀。着眼未来,强化品牌战略,关键是要切中目标消费群,培养忠实的消费者。品牌最终是要由消费者认定的。因此,要在能够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途径把医院的真实服务品牌优势通过媒体和全体医护员工服务的全过程宣传出去。一是采取定期广
告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医院的技术力量、服务特色等各项功能,宣传名医、名科、名药、名方等公众需求热点,唤起对方对医院的感知、兴趣、偏好、需求乃到信任和依赖感,从群众印象上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唤起其就医倾向。二是利用互联网,医院建立自己的网站,介绍医院特色,发布医院信息。三是运用公关手段,通过比较中性的媒介来传递品牌信息, 自然, 增强可信性强, 公众易于接受。例如,医院在院内外举办义诊、咨询、科普讲座等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公关形式, 一方面让病人正确面对疾病,增加医生和患者的互动性; 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公众, 提高医院知名度。另外,还要重视网络监管,落实专人负责,发现负面信息及时采取积极的应付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品牌的传播方式要突破单纯的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的狭隘思路,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攻势,合理应用公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以及软性广告等多头并进,才能互相补充,强化宣传效果。
这样既可以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患者需求,也树立了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拓展医院服务空间。创建良好的医疗环境
良好的医疗环境是医院发展的稳定剂。医院环境是医院综合实力的象征,是一所医院形象的标志,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外在表现。对医院来说, 良好的就医环境是除了医疗质量之外, 病人选择医院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它可以带给病人舒适和安全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就医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病人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医院应根据病人就医的新需求和新变化,从各个方面满足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努力建造方便病人就医、利于病人康复的医疗环境。在这一方面,新加坡的医疗行业做得比较到位。“患者永远是第一位”这一理念在新加坡的医疗行业中已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每家医院的设置都要充分地考虑到人流量、交通便利程度、周围住地的人口数量等,都以方便患者就诊为最高准则。院内到处鲜花盛开,绿草成茵,咖啡厅、休闲室一应俱全,非常人性化。为减少病人的紧张心理,医院几乎看不到严肃的白大褂、白床单等,建筑物、桌椅、医护人员工作服等都是色彩缤纷;每位医生面前还有一张人体解剖挂图,医生会向每位就诊患者解说病在哪里,致病原因是什么,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大医
院内通常还有超市、美容院、银行、邮局等,几乎病人所有的需求在医院都能得到满足。
4建立和谐的医疗人际关系
和谐的医疗人际关系是实施服务品牌战略的关键。医疗人际关系是打造医院服务品牌的重要环节。就医院而言,医疗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融洽和睦的医患关系,一个是健康向上的医技关系。其中医患关系是主要矛盾,也是需要重点调节的对象,其主导方面是医务人员。我们应当推出一些类似于“视患者如亲人”的举措,提出些“面对老人我们是孩子,面对孩子我们是父母,面对同辈我们是朋友”的服务格言,医患双方主动沟通,相互理解,较好地改善了医患关系,从而使医院在外部公众中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医技关系包括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护士、医务人员与医技人员、医务人员与管理、服务人员的关系等。建立良好的医技关系,要求全体人员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它不仅能使内部员工的团结和协作,从而提高医院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
只有处理好医患关系部和医技关系,才能为医院品牌的持久树立提供适宜的土壤。培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实施医院服务品牌战略的保证。无形的品牌背后是有形的医院和科室,它们则要依赖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医疗服务质量的竞争,从深层次上讲就是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管理的竞争。管理将从根本上决定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及所属医务人员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管理决定了医院的利润和发展。
管理是一门科学。要不断提升与名牌相匹配的管理水平,就应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医院管理者当务之急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选拔优秀的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充实管理干部队伍,也可以从临床医学专业人员中选拔政治素质好、办事公正、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强化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管理能力,促进优秀管理人才的形成。我国的卫生改革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客观上向医院管理提出了这一新的课题。优秀医疗经管人才的培养,将有利于实现医院管理的专业化,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打造患者满意的医院提供了有力的保 [1]
第四篇:法律合规部实施降本增效措施指导意见
法律合规工作降本增效措施指导意见
各分公司、总公司各部室:
近一段时间,各级监管机关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批违法违规行为被严肃查处。一季度,各地保监局对79家次产险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其中对个人警告46人次,责令撤换28人,对3家机构进行警告,停止6家机构的新业务,吊销1家机构的许可证,下达监管函27件,罚款近千万元。企业的活动最终归结为一个目的:利润。但取得利润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降本增效也是保持实现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前不久,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保险公司2009年合规工作年会上指出:“新保险法强化了保险监管措施,大大增强了保险法律制度的执行力,中国保监会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构建合规受益、违规受损的监管环境。”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减少违规处罚是法律合规工作降本增效的必由之路,为此,各级机构在法律合规工作中须从以下五个方面为抓手,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充分认识合规的价值功能,强化合规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规是公司稳健经营第一要旨,是公司提高资产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公司减少风险损失的前提。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强化或改变意识。要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就必须强化合规意识,充分认识合规的好处。合规创造公司价值。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不合规,往往同时伴随着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不对称扩大,破坏收益与风险成本的平衡。俗话说,十案件十违规。不合规,酿成案件,对公司的直接损失、形象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公司经营以价值为导向,业务发展、市场营销是从价值增加角度创造价值,合规则是从减少价值损失角度创造公司价值。
合规创造社会价值。通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险服务,在建设“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信用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违规发展保险业务,看似保险业为客户提供了服务,实则是对社会稀缺资源的无效利用,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公司的价值创造,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遵从市场法则,遵守保险业的市场法则,依法合规为客户提供服务,使得资金、服务的流向、配臵与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有利于为经济结构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等提供必要的支撑。
合规创造员工价值。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休戚相关。不合规经营、不规范管理、损害公司和社会利益的员工,不仅本人会直接受到处分,影响自身的职业生涯,并且还常常对单位的其他同事造成负面影响,降低他们的绩效水平,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某个分支机构的生存。遵守规范,稳健发展,是公司基业常青的基本原则,也是员工与公司共成长的不二法则。
公司要实现“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员工提供最好发展机会”的战略愿景,需要进一步强化合规意识,实现全员主动合规,真正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合规对拓展市场业务、加快有效发展、实现利润目标具有促进和正相关作用。各级公司不仅要会做“加法”, 更要会做“减法”, 控制和减少损失也是创造价值、降本增效的过程。
二、加强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推动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合规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为公司的安全运行和战略愿景的实现提供保障。为此,必须努力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准确把握合规管理与合适管理的关系。“合规风险”是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规则,以及适用于公司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管理应该是合适管理,这至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合”的有效性、适时性,实质是要提高合规管理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是机械地执行规章制度,被动地接受监管处罚,而是要主动合规、有效合规、科学合规,当前保险生态、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合规管理的理由。二是“规”的严肃性、先进性。作为“合”的依据,“规”的严肃性、先进性应得到关注和保障,尤其是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必须按照相关法律、监管规定等要求和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在现有制 度无法有效涵盖的领域,判断某个经营管理行为是否存在合规风险,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遵从市场规律、保险自身活动的行为准则,而这也正是“合适管理”的内涵。
二是处理好合规与创新的关系。以舍弃合规经营为前提、以削弱“内控严密、运营安全”为代价的创新,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强调合规并没有封闭创新的大门,在合规的前提下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这应该是两者的共同求索。合规管理要实现与时俱进,就要适应客户和市场需要,通过机制、制度创新和对创新活动的积极参与,支持对保险产品、服务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实现合规与创新、合规与监管的良性互动。合规与创新是可以互补和共容的,如果把握好这个原则,相信合规与创新将是相得益彰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合规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保险的风险,既包括合规风险,还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这几类风险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合规风险是引发其他三大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的重要诱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合规管理是核心风险管理。对合规风险的管理和防范,需要各个业务条线共同参与、紧密配合。要充分发挥合规部门职能作用,重点在制度保障、理念遵循、监督约束、强化检查、督促整改、合规评估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发挥好牵头作用。进一步理顺合规管理部门与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稽核审计等部门的关系,4 充分发挥“三道防线”优势,合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积极推动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三、多管齐下,建立确保合规的长效机制
合规管理,绝不是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强化合规意识,使人没有违规的行为动机,“不愿”违规;需要健全制度,完善流程,使人没有违规的行为能力,“不能”违规;需要严格问责,加强考核,使人没有违规的“收益”,“不敢”违规。我们将以这次“降本增效”活动为契机,加快合规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教育和培训,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和氛围。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仅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文化层面。要开展合规理念宣传和分层次培训。一是“合规从高层做起”。要在全公司培育“人人合规”、“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诚信、正直、守法、合规”的文化,最关键的是“合规从高层做起”,各级领导班子要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敢于喊“向我看齐”。在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建什么样的分支机构、用什么样的领导干部的标准上,旗臶鲜明地坚持合规经营原则。教育培训要采取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宣讲、图片、专栏、展览相结合,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二是实行全员合规培训。举办由各级分支机构领导参加的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讲座,使合规从高层管理人员做起。举办合规骨干培训班,提高合规人员的业务 技能和素质,并延伸到各级分支机构、基层网点。对新机构、新领导上任,各级合规部门都要及时帮助领导同志理清思路,端正经营指导思想,提示他们不能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不闯“红灯”,不碰“高压线”,引导他们开好局、起好步,谨防“饥不择食”而导致合规风险。对老机构要通过各种途径经常提醒,办公司心要热、头脑要冷,在稳健、合规的理念上不能有丝毫动摇。对不能正确贯彻合规经营理念的人员,不换思想就换人。在对新员工的培训中,要将法律法规、监管政策、行规和职业操守,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使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将各种合规要求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流程。根据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新《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尽快建立对政策和制度的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已有规章制度的清理,通过制度梳理,建立明晰的岗位分工体系和岗位责任体系,减少管理空隙和失误,兼顾流程质量与效率。法律合规部将根据《合规政策》和《合规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制订或修订合规综合管理、反洗钱、责任认定、关联交易、业务检查等相关制度、办法,出台合规手册和员工行为准则等,进一步完善合规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和环节的合规风险点,抓紧开展流程优化,提出并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合规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3、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核心。从目前情况看,各级机构的规章制度比较全面,涉及到业务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可见制度不缺,真正缺的是制度执行力。每次在对各机构的合规性检查和制度执行情况 检查时,总会或多或少发现存在违反制度规定的问题,究其原因也在于文化的缺位,因为再好的制度也只是提供一个规则,只有在制度执行中形成共同的习惯并上升到稳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才能将制度落到实处。因此,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有效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是各级机构控制合规风险的核心环节。合规文化重在教育,重在培养、重在行为养成。各级机构可借鉴重庆、上海分公司的经验,要在各营业网点张贴“我合规操作了吗?你合规操作了吗?大家合规操作了吗?”等小标语,在终端上提示“合规人人有责,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内容,以此时时提醒员工提升制度执行力,做到合规操作。
4.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落实问责。法律合规部将进一步强化对合规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细化、量化合规管理考核。二是对总部机关及各级分支机构进行一次合规工作真实性、规范性、有效性的考核评价。三是落实问责制,督促各级分支机构尽快制定《违规问责管理办法》对导致风险或案件发生的责任人员和未尽责的检查人员,要按照规定严肃处理。
四、持续抓好合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化解工作,建立合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前不久,法律合规部印发了《合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重点一览表》结合公司特点和工作实际,确定了33项合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重点,各级机构持续关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机构和人员、重点区域和时段的合规风险防控情况,认真开展合规风险排查工作。各级机构主要负责人要每月召开合规风险分析会,每季向上一级机构书面报告合规风险识别、监控、防范、化解和防控情况。同时,要加强检查工作力度。法律合规部将结合全行业“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大检查”活动,加大对合规管理的合规风险提示和合规抽查。对合规性的监督检查关键是要讲求实效,力求做到“五性”。一是全面性。要求各级合规部门要结合总公司和保监局的要求,对所有机构网点、业务条线及合规风险环节,实行“地毯式”排查,使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并得到纠正。二是突击性。对合规风险高发环节,不作任何通知实施突击检查,包括下班后和休息日的突击检查。三是及时性。对开业半年以上、不到一年的新设机构,要进行全面常规稽核,促使新机构在开业初期就能走上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的轨道。四是效率性。强调“四个现场”,即现场批评纠正、现场培训指导、现场规范制度、现场整改落实,提高检查与整改的效率。五是彻底性。对发现的问题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五、做好各项法律风险预控工作,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从公司目前法务管理来看,事前预控主要是通过合同管理、纠纷诉讼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三方面的工作来减少法律风险,实现降本增效。
首先各级法务人员应做好法务管理基础信息的搜集工作。这项工作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二方面着手:外部信息主要是收集与公司相关的 政治法律环境、可能影响公司发展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内外有关忽视法律合规风险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国内外企业集团的法务管理信息;内部信息主要收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司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公司重大法律纠纷处理情况、员工道德操守的遵从情况等。
其次应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炼,列出相应的法律风险点。法务管理基础信息是从事法律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应结合行业特点、公司现状和职能部门工作流程进行具体的法律合规风险识别、分析评级工作。具体的风险识别、分析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可以针对合同管理情况、项目运作情况、法律纠纷处理情况、各职能部门运作情况、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结合行业现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初步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种法律合规风险,如有必要可进行补充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风险识别的细化工作,最终形成公司的法律合规风险清单。
主要内容包括:
1、针对合同部分,可以结合纠纷处理情况、同类型案例的研究并与职能部门沟通,找出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点;
2、业务流程管理部分,可以研究项目运作流程,结合相关规定和项目部实际运作状况,找出项目运作中的风险点;
3、法律纠纷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找出法律纠纷的成因及处理不当的情形;
4、公司运营风险方面,主要通过对各职能部门职责、流程分析并与职能部门沟通,了解运营风险;
5、合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内部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因非规范性操作导致纠纷情况的 统计、分析。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相关人员往往重视已被识别的“显性法律风险”,但对于内控制度不健全及执行不到位而引起的“隐性法律风险”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也是合规管理的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各级机构应对具体法律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1、合同管理方面,分类汇总常用合同版本,结合风险点草拟我方的样本合同,建立合同数据库。
2、项目法务管理方面,主要是注意项目进程是否顺利,与各专业工作单位衔接是否顺畅,项目资料是否完备,建立项目定期跟踪机制;
3、法律纠纷和合规管理方面,主要是完善客户投诉联动机制,妥善处理投诉避免事态升级,完善内部操作流程、内控制度和奖惩制度。
4、依法作好损余物资的追偿工作,减少公司财产损失。公司法务人员作为法律合规管理的职能人员通过上述系统性重构,应逐步摆脱“消防队”的角色,尽快融入管理团队,最终成为“地上排雷尖兵,天上预警机”的作战小分队,并突显法务管理的“增值功能”,为公司降本增效增砖添瓦。
第五篇:2011年“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实施措施
新沂市中医医院
“治未病”工作计划及实施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推进我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特制定2011年新沂市中医医院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探索建设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全市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机结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优势和作用。具体目标包括:
(一)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二)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三)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三、工作内容
(一)探索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实践和总结构建包括宣传教育、医疗康复、养生保健服务,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建立治未病中心(科室),依托治未病中心(科室)为主要服务平台,初步构建我院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建立以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为中心、体现中医个体化预防、保健及诊疗相关的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
(二)明确服务方法。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其核心是服务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以科学的态度探索各种“治未病”服务方法的综合应用,合理应用,在实践中总结形成规范的服务方法,推广应用。同时,做好区域调查分析报告,了解辖区居民对中医药治疗未病的需求状况,正确制定适合本辖区特征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坚持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积极吸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开阔思路,促进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三)建立服务平台。设立组织结构和功能定位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服务科室有机联系的,具有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三位一体的健康保障模式。加强“治未病”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入手,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包括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的健康服务,开展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系统传播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文化精粹和研究成果,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四)积极推广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在辖区中积极推广“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等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五)建立我院中医专业人员人才库。建立我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队伍,包括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和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在试点实践中,研究总结“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并积极开展岗位培训。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与健康宣传自愿者团队、居民选择家庭医生、新市民健康之家、孕妈妈和慢性病健康管理沙龙等形式,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提高社会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引导、激发广大群众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召开专题座谈会,成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预防保健组织网络和服务网络。
(二)实施阶段
1、开展多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通过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与健康宣传自愿者团队、居民选择家庭医生、新市民健康之家、孕妈妈和慢性病健康管理沙龙等活动全面展开宣传发动。
2、积极推广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3、开展健康信息采集与管理、获得基础数据信息。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4、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加强中医基础设施建设、诊疗设备配备、标识标牌设置等工作,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所建设为补充的多形式“治未病”服务体系。
5、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所应积极引进中医药适宜治疗技术和养生保健项目推广工作,努力在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过敏性鼻炎、颈腰椎病、睡眠障碍、神经性耳鸣、乳腺增生、不孕症等各类常见病及疑难病上工作模式有所以突破。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所也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中医药特色的治疗。如食疗食养、膏方进补、中药熏蒸、中药足浴、针灸、火罐、中医五音和情志疗法等各类特色疗法。开展针对各种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调养和干预治疗,体现传统医学“治未病”、“防重于治”、养生保健和健康调养的学术思想。
(三)总结阶段
完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区工作总结,将相关资料归档,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
五、工作要求
为确保“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成立新沂市中医医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部署、落实工作。相关科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的开展试点工作;要出台有关优惠政策,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相关科室要密切配合,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合力。广泛深入宣传,利用政府网、信息简报、公共媒体等载体开展宣传,提高人们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引导、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