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商行短贷长用现象的调研报告
基层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短贷长用”现象非常普遍,即一笔企业贷款在金融机构账面反映为短期贷款(即贷款期限为一年期以内),到期后以还旧借新方式取得与原贷款相等或更多的资金使用权,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达到长期占用银行信贷资金的行为。近年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基层行短贷长用具体成因、不良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短贷长用的成因分析
(一)从基层行经营行为分析
1、银行信贷管理机制的约束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改制上市成功,原有的贷款审批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对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的审批权限普遍上收至省分行一级,基层行对流动资金贷款权限相当有限。一些银行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缺乏有效的信贷营销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不能适应基层行信贷管理的实际需要。基层行为了留住或争取优质客户以保持辖区内资产业务竞争优势,对部分客户的中长期贷款需求一般采用“变通”做法,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形式提供,以规避权限的限制,缩短申报审批时间,争取同业竞争中的主动性。
2、不尽合理的授信制度
虽然目前企业授信制度为每年一次,但企业一旦被银行信贷准入并给予授信,一般情况其授信额度在短期内是不变的。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的授信时限来达到短贷长用的目的,主要方式如下:
(1)通过对半使用授信额度。如某银行对某集团公司的授信额度达1.5亿元,假如该集团公司贷款少于7500万元,就很容易通过使用另一半的授信额度来达到短贷长用目的;
(2)通过不同银行的授信。如一家企业同时获得了3家银行的授信,该企业就可以通过错开借款时间来达到2家银行短贷长用的资金;
(3)通过企业集团联合使用授信额度。如集团内部通过授信分拆和配比的方式可以达到短贷长用目的;
3.生产周期与期限管理不对称
理论上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应该是一致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是不对称的,企业的批量生产及流程是连续不断,在资金安排上无法一一对应。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安排往往并不以生产周期为依据,而是从贷款管理方便出发,一般是为11个月或12个月,基层银行一方面方便贷款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取得较高综合资产回报率。
(二)从企业经营行为分析
1.企业利益驱动的选择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市场主体,其一切行为都是以“盈利”为中心和最根本的出发点。出于各种原因和最终的利益博弈,企业经营过程中短期贷款长期占用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选择短期贷款的低利率成为必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对于技改或扩大生产规模等中长期的资金需求在具体办理贷款申请时就采用短期贷款方式。
2.企业用以填补自筹资本金不足
现实经济环境中,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自筹资本金不足的问题。相当部分新设立的企业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后,大都以形成的厂房等资产作抵押,向银行借款用于其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为扩大生产能力而技术改造的老企业亦存在此类现象,即原资金规模用于稳定经营,用盈余的资金进行技改,而新扩大的生产能力的流动资金缺口,仍然要求银行提供。这样,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成为企业的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短贷长用不可避免。
3.企业挪用资金投入房地产等高回报领域引起的流动资金不足。
随着近两年房地产业的升温,许多企业受房地产投资高回报的吸引,纷纷涉足房地产业,或几家企业联合注册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单独自注册开发公司,参与土地开发权的竞拍和房地产项目运作。由于当前银行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难以有效控制,特别是在整个资金运营过程中,自有资金与信贷资金很难在形态上区分,生产经营用的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成为可能,同时,能够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多是相对经营较好的企业,属于银行的优质客户,在监督上亦较放松。
二、短期贷款长期使用的不良影响
由于短贷长用掩盖了部分贷款的真实用途或贷款真实质量,直接影响金融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宏观金融决策准确判断及决策效用,同时给对基层行信贷资产的风险控制造成不利影响。
(一)削弱金融宏观调控有效性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宏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窗口指导等调控手段,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总量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使之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协调利于全局经济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是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准确、有效、前瞻的判断。一时期来,部分地区、部门的投资过热,导致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加大通货膨胀压力。面对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
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以及以房地产开发的信贷投放,其中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是主要手段。然而由于短贷长用的存在,虽然金融统计上的中长期贷款得到控制,而事实上却有部分中长期贷款则以短期贷款的形式进入了投资领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调控政策有效性。
(二)不易识别潜在的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必
须重点防范的风险之一。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正确判断信贷资产质量非常重要。科学分类、分析和评估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发挥风险预警作用的前提。短贷长用的贷款到期事实上借款人是难于用其主营收入归还,只能采取临时筹集资金(如企业间拆借)还旧借新,继续使用银行资金,而在贷款形态上仍表现为“正常”状态。在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大,市场风险的不断积累,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加的现实背景下,面对此类“正常”贷款银行放松监督,不能及时识别和控制风险,潜在的信贷风险必然不断积聚,直至企业面临破产或转移资产时,信贷风险方予暴露。
(三)不能体现真实经营成果
银行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内部资金和财务收支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润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了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的最终财务成果,是衡量其经营管理成效大小的综合指标,并可以通过财务分析考察营业收入与总成本和业务管理费之间的变量关系,以发现问题寻求增收节支的途径,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银行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然而,短贷长用现象的存在,影响了财务核算的真实性:由于短贷长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贷款质量的真实性,如根据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及其损失准备方法,银行以不准确的不良贷款数据为基数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原为呆账准备金),一般无法提足。而风险准备金的核算是税前摊入成本,未提足风险准备金实质上就是虚减成本,虚增利润,影响了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同时,短贷长用的循环客观上经常是伴随贷款余额的上升,对于经营不善或风险尚未暴露企业总是千方百计要求追加贷款,有的是用新贷款来归还银行利息,造成银行对个别企业是靠增加贷款来增加利息收入,而出现虚增利润的现象。
(四)不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和蓬勃活力,是一个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可以有很多,如: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经济、增强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有利于结构调整。但从其根本上讲,最主要、最大的、最积极的作用在于它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将中小企业作为扶持重点,调动多方资源,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化服务的根本原因。而中小企业由于大部分技改等中长期贷款不能得到满足而依靠自身积累或银行短期贷款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造成企业事实上流动资金捉襟见肘,而长期占用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无法与银行贷款的期限匹配,只好常常奔波于“临时筹资——还贷——再贷”之间,而临时筹资一般是利用民间借贷,其利率是多倍于银行利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不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要求建立起一整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信用制度,包括完备的法律法规,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衔接的技术规则,还要求在全社会营造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蕴涵着平等、公正、开放意识的现代诚信文化。企业是信用建设的主体,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和竞争力之源。而最能体现其信用水平的就是与银行发生的借贷活动。短贷长用使银行借款合同用途与实际需要、借款合同期限与资金实际使用时间相背离,淡化了企业信用观念,不利于基础信用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信用建立。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贷款通则》,增加对短贷长用的刚性约束
《贷款通则》是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应遵守的普遍规则,它对基层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中的展期作了明确规定,即贷款只能展期一次,而短贷长用行为正好规避了这一要求,甚至可以无限期的予以“展期”,因此在修订《贷款通则》时,应对短贷长用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性,并配套处罚措施,以增强对短贷长用行为的刚性约束。
(三)改革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在制定中长期贷款管理办法和确定授权授信时,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特点,适当下放贷款权限,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努力满足企业正常资金需求,体现贷款真实面目,同时规范基层银行的信贷管理行为,实事求事地根据贷款项目的资金使用期限,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杜绝短贷长用的变通做法。
(四)加强销货归行和经营现金流管理,建立贷款资金使用审批台帐
应在cm2002系统中加入对信贷客户销货款归行的统计模块,并同该客户的评级授信模块对接,以其经营现金流作为核定该客户次年授信和贷款审批的唯一依据。同时,对信贷客户的贷款资金使用建立审批台帐,落实信贷资金使用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按审批时用途和进度用款,这样一方面可以锁定信贷派生存款,同时也可以切实防范信贷资产风险。
(五)创新信贷业务品种,落实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基层金融服务理念
应该加大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基础的贸易融资产品的推广力度,利用贸易融资产品营销管理取代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审批管理,这样一方面银行信贷产品周期同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该产品以真实贸易现金流为基础可以切实防范短贷长用,有效降低信贷资金风险。
(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的制度规范和社会环境
企业和银行既是信用建设主体,又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的借贷双方当事人,必须积极主动规范自身信用行为。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应合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共同构建诚信社会。首先,要加强信用立法。法律手段不仅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方式,也是制度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信用为基点,制定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信用体系的建设;其次,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便于各方获取交易相对人的信用信息,减少交易风险;第三,引导企业建立诚信文化。没有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整个社会信用制度也无从建立。政府在指导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把信用制度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弘扬和肯定企业诚实守信行为,曝光企业失信的行为并加以惩戒,促使企业形成诚信为本思想,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第四,推进、培育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为便利当事人了解交易相对人的信用状况,增强社会信用力量,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相应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信用中介机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咨询服务。
第二篇:金融基层商业银行短贷长用现象的调研报告
基层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短贷长用”现象非常普遍,即一笔企业贷款在金融机构账面反映为短期贷款(即贷款期限为一年期以内),到期后以还旧借新方式取得与原贷款相等或更多的资金使用权,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达到长期占用银行信贷资金的行为。近年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基层行短贷长用具体成因、不良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短贷长用的成因分析
(一)从基层行经营行为分析
1、银行信贷管理机制的约束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改制上市成功,原有的贷款审批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对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的审批权限普遍上收至省分行一级,基层行对流动资金贷款权限相当有限。一些银行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缺乏有效的信贷营销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不能适应基层行信贷管理的实际需要。基层行为了留住或争取优质客户以保持辖区内资产业务竞争优势,对部分客户的中长期贷款需求一般采用“变通”做法,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形式提供,以规避权限的限制,缩短申报审批时间,争取同业竞争中的主动性。
2、不尽合理的授信制度
虽然目前企业授信制度为每年一次,但企业一旦被银行信贷准入并给予授信,一般情况其授信额度在短期内是不变的。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的授信时限来达到短贷长用的目的,主要方式如下:
(1)通过对半使用授信额度。
(一)削弱金融宏观调控有效性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宏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窗口指导等调控手段,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总量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使之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协调利于全局经济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是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准确、有效、前瞻的判断。一时期来,部分地区、部门的投资过热,导致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加大通货膨胀压力。面对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以及以房地产开发的信贷投放,其中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是主要手段。然而由于短贷长用的存在,虽然金融统计上的中长期贷款得到控制,而事实上却有部分中长期贷款则以短期贷款的形式进入了投资领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调控政策有效性。
(二)不易识别潜在的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重点防范的风险之一。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正确判断信贷资产质量非常重要。科学分类、分析和评估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发挥风险预警作用的前提。短贷长用的贷款到期事实上借款人是难于用其主营收入归还,只能采取临时筹集资金(如企业间拆借)还旧借新,继续使用银行资金,而在贷款形态上仍表现为“正常”状态。在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大,市场风险的不断积累,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加的现实背景下,面对此类“正常”贷款银行放松监督,不能及时识别和控制风险,潜在的信贷风险必然不断积聚,直至企业面临破产或转移资产时,信贷风险方予暴露。
(三)不能体现真实经营成果
银行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内部资金和财务收支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润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了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的最终财务成果,是衡量其经营管理成效大小的综合指标,并可以通过财务分析考察营业收入与总成本和业务管理费之间的变量关系,以发现问题寻求增收节支的途径,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银行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然而,短贷长用现象的存在,影响了财务核算的真实性:由于短贷长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贷款质量的真实性,如根据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及其损失准备方法,银行以不准确的不良贷款数据为基数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原为呆账准备金),一般无法提足。而风险准备金的核算是税前摊入成本,未提足风险准备金实质上就是虚减成本,虚增利润,影响了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同时,短贷长用的循环客观上经常是伴随贷款余额的上升,对于经营不善或风险尚未暴露企业总是千方百计要求追加贷款,有的是用新贷款来归还银行利息,造成银行对个别企业是靠增加贷款来增加利息收入,而出现虚增利润的现象。
(四)不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和蓬勃活力,是一个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可以有很多,如: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经济、增强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有利于结构调整。但从其根本上讲,最主要、最大的、最积极的作用在于它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将中小企业作为扶持重点,调动多方资源,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化服务的根本原因。而中小企业由于大部分技改等中长期贷款不能得到满足而依靠自身积累或银行短期贷款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造成企业事实上流动资金捉襟见肘,而长期占用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无法与银行贷款的期限匹配,只好常常奔波于“临时筹资——还贷——再贷”之间,而临时筹资一般是利用民间借贷,其利率是多倍于银行利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不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要求建立起一整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信用制度,包括完备的法律法规,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衔接的技术规则,还要求在全社会营造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蕴涵着平等、公正、开放意识的现代诚信文化。企业是信用建设的主体,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和竞争力之源。而最能体现其信用水平的就是与银行发生的借贷活动。短贷长用使银行借款合同用途与实际需要、借款合同期限与资金实际使用时间相背离,淡化了企业信用观念,不利于基础信用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信用建立。
第三篇:农村低保现象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现象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保障的是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是保障农村特困家庭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近几年的低保扩面,大部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困难群众得到了救助,这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在这个美好的大前提之下,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甚至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存在的现象
现象一:每年到低保扩面的时候,总有部分乡镇存在分配的名额没有用完的情况。按道理说,乡镇和村应该是向上多争取名额,为什么还存在退名额的情况呢?
现象二:每年低保扩面的时候,少数没有评上低保户的老百姓到处扯皮和上访,而在这部分人中,还不乏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群众。低保保障的是最低生活水平,能够自己生活的百姓争的是什么呢?甚至有不少百姓以“吃低保”为荣,是什么让老百姓由过去的“笑贫”变成如今的“羡贫”、“争贫”呢?
现象三:有存在原保障对象在死亡之后还继续享受政策、原保障对象户籍迁出或是获得工作岗位后还享受一个季度政策的情况存在。为什么乡镇民政办难以掌握情况,及时 做出更改呢?有没有一个灵活有效的机制,准确掌握低保对象的动态变化?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保障对象的界定存在困难
**县农村低保执行的是人平年收入低于960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障的是农村困难居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重点保障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特别困难的农村居民。就一般而言,除了家庭成员多病和特殊自然灾害以外,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处在一个层面的,在进行扩面时就难免遇到一些困难。
1、人平收入不好确定。一是对于人平收入没有一个具体的计算标准,比如说粮食收入的计算、打零工的计算、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收入计算等,这些收入是随着季节、市场行情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没有一个详细的计算方法。
2、调查取证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对于家庭成员在外务工的情况,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农民会隐瞒一些收入来源,比如说遗产、亲人或社会赠与等,这对最终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一定的影响。
3、主观因素影响低保评定结果。经过几年的扩面,特别困难的家庭大都已经开始享受低保政策。现在进行低保扩面时,有很大一部分申请人的生活状况都是大致相当的。在 名额有限的情况下,谁能纳入,谁不能纳入就存在不确定性。此时,申请对象平时在村里的言行表现就对投票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我肯定会投票给那些人缘好的、心地好的。”一个村民代表讲出了大多数代表的心声。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就会有一小部分人缘较差的困难户落选。而在某些地方,村民代表就选择了放弃部分名额,以换取全村的稳定与和谐,“在最后,有很多情况相仿的家庭,而名额只有那么多,是在是不好取舍,在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最后村委会只有选择放弃”。
低保对象配套优厚政策引发争端多
为了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县对低保对象的配套政策非常优厚。每月42、60、90元的低保金在农村确实能减轻一部分家庭负担。虽然说“低保户”、“贫困户”的帽子不好听,但是戴着还是蛮“暖和”的,在这部分人的心里,认为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争到了是有本事”,甚至助长了少部分人好吃懒做的风气。除低保金之外,还有对低保对象的学生入学、受灾救助、大病救助、合作医疗参保、春冬荒救济、春节慰问、房屋保险等等一系列照顾措施,而这些优惠政策更是让人羡慕。更有人“争低保”争的不是低保金,而是低保身份,实质就是依附在低保对象上的各种优惠政策。在这种心态下,就容易产生上访,甚至有极少数素质低下的不良分子煽动群众上访。
主流美德的缺失是催化剂
中国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一直把修身克己、艰苦奋斗、勤劳正直、自强不息、重德贵义、礼貌谦让等等视为主流美德。“不食嗟来之食”、“孔融让梨”等美德故事流传千古。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信仰逐渐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忠孝仁悌、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正在离一部分人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实用主义”、“金钱至上”、“利益至上”。有了这种心理作支持,在利益面前去“抢”也就不难理解了。
贫困的现实境况是根源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面朝黄土背朝天”,全家起早贪黑地忙一年,收入可能连一个城里人一年的工资都不如,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日子过得紧张,而任何不用自己花钱的收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和梦想。再加上现在通讯发达,电视上宣传的城市生活奢靡浪漫,相比之下,农民心中更容易产生对金钱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更加觉得自己可怜,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任何“不劳而获”的争取心。
低保退出机制不够灵敏
全县每年都会开展社会救助资金的专项清理工作和低保复查工作,但由于时间相对固定和集中,低保户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管理不够及时。现行低保执行动态管理的政策,要求“有进有出”,不搞终身制,但在实际操 作上却遇到了一些困难。大部分低保户即使在家庭情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也是不愿意被降低保障标准的,自动退出低保系统的人更是少有。而在现行条件下,乡镇民政办对某些低保成员家庭状况变化的真实情况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规范标准上想办法
可以尝试出台收入的核算标准。比如说可以抽取一定比例的低保家庭和普通老百姓家庭开展“日记账”工作,通过对比从整体上掌握低保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的收支情况和生活水平。在获取详实的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相关社会保障标准等因素,不断探索科学的低保机制,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
在转变观念上出对策
对老百姓加强政策宣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进行意识引导。进一步明确低保是保障最低生活的救命钱,而不是锦上添花。倡导以“要低保”、“争贫困户”为耻,以自食其力、勤劳致富为荣的大环境,转变一部分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在强化监督上动脑筋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评选结果的满意度,可以从三个方面改进。一是加强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保障村干部在评选的过程中少一分私心;二是进 一步公开透明,邀请更多的村民观摩低保听证会,少一分猜疑;三是引进监督机制,可以采用乡镇或是行政村交叉监督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保证评选过程的公正,还可以学习他村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
积极主动带领村民致富,变“输血”为“造血”。抓住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有利时机,积极寻求政策、资金、技术支持,找准适宜本村发展的路子。或一村一品,形成抱团效应求发展;或主动走出去,在有条件的地方招商引资求发展;或培养和壮大产业协会,以科学和依托求发展,还可以抓住全县“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的大局面,找结对单位求思路促发展。只有老百姓的荷包真正的鼓起来了,有关于利益的冲突和争端才有可能进一步解决。
在健全机制上做文章
低保对象的情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年一度的低保审核所反应的情况则相对滞后,不利于对低保的管理。建议县低保局和乡镇民政办强化和就业中心、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联系,更清楚地掌握低保对象的动态信息,及时做出相应的管理方式转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低保政策的写照。而今,低保正以其政策特殊性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低保政策能否有效地执行,直接关系着社会最底层弱势 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各级民政部门肩负的责任也尤为重大。而对于低保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面对,更值得农村政策研究部门深思。
第四篇:农村污染现象调研报告
农村污染现象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各地城镇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物质的到迅速满足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与城市污染相比,农村的污染更加严重,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癌症村”、一、产生原因
(一),村庄环境污染急需重视: “怪病村”
第五篇:老年消费现象调研报告
一下提供一篇关于老年消费现象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消费主体中老年人数量比例不断上升,市场中专供老年人使用的保健品、药品、健身理疗器材等产品越来越多。同时,由于部分违法经营者以老年消费群体为对象兜售劣质商品,导致老年消费主体利益受损问题严重。去年以来,市工商局受理涉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消费投诉案件520起,占到消费投诉案件总量的21.5%。针对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该局组织人员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认真分析了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的特征、原因,并针对性提出部分强化维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的主要特征
4月份以来,该局组织人员对349件老年消费主体投诉案件调查分析,发现当前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主要呈现“四个特性”。
(一)投诉标的和对象具有“集中性”。一是投诉标的范围集中。去年以来,老年人消费投诉案件中76.4%的投诉标的物品为保健品,11.2%为医疗器械,9.2%为药品,三种投诉标的物品案件共占总体投诉案件数量的96.8%,其他标的物品投诉案件仅占总投诉数量的4.2%。二是投诉对象集中。涉老消费投诉案件的被投诉主体94.2%属于流动式无照经营主体,常以“关怀老人”、“健康义诊”等服务项目为名义,通过所谓的“免费讲座”、“健康座谈”等展销活动来向老年消费者推销质次价高商品。
(二)投诉案件普遍具有“团体性”。老年消费者绝大多数属于退休人员或自行创业者,他们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相互之间交流沟通信息较多,因此,在消费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跟风性”。这种“跟风”消费方式,很容易促使老年人形成“团体消费”。去年10月份,390名退休人员集体以每瓶3200元高价团购某品牌保健品,后经相关部门鉴定该类保健品成本价仅为3元每瓶。同时,老年人由于自由支配时间较多,更容易接受违法经营者拉拢参与“健康讲座”、“免费体验”等活动,为违规经营者兜售劣质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侵权欺骗行为具有“同质性”。当前,违法经营者欺诈老年消费主体案件存在明显的手段“同质性”,绝大多数老年人被不法分子通过“健康讲座—‘免费体检’—查出问题—买‘药’(医疗器械)”的同一模式欺骗。该种欺骗手段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小利“设套”。违规经营者在广场、公园、小区等老年人聚集场所散发讲座传单和小礼品,诱骗老年人参加所谓的“健康讲座”;二是讲座“洗脑”。经营者聘请所谓的专家授课,夸大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危害程度,再经虚假“义诊”夸大危害结果,以蒙吓、诱惑等方式迫使老年人购买劣质商品;三是情感“营销”。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经营者往往对老年人开展情感“营销”,在营销活动前期对老年人嘘寒问暖,耐心陪老年人聊天、谈心,组织老年人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甚至带他们外出郊游等,充分迎合老年人内心空虚、急需情感填充的心理,从而赢得老年人相信;
(四)消费侵权事件具有“反复性”。违规经营者绝大多数属于流动经营业户,该类主体销售劣质商品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当被执法人员查处后往往会更换时间和地点,再次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在不同的辖区之间形成“摁下葫芦起来瓢”的怪现象。同时,违规经营者推销方式不断更新,老年人自身识别能力提升较慢,无法适应快速翻新的诈骗手段,导致部分老年人多次受骗。
二、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的成因
(一)自身存在“两种需求”,成为“权益易损”主观诱因。老年人由于自身情况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往往会形成“两种需求”:一是对“健康”需求。由于自身生理年龄较大,身体健康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比例,城市为80.8%,农村为65.1%,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老年群体病患率越高。该种多数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成为被违法经营者利用的前提基础。二是对“情感”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深化及人口流动的加剧,城市、农村均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市老龄部门20XX年统计数据显示,地区60岁以上老年群体,城市空巢比例超过40%,农村空巢率也达到了32%。即使孩子在身边,可能受工作繁重等因素影响,平时陪父母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多存在情感失落、孤独寂寞、抑郁无助感,渴望与人交谈,渴望情感安慰,从而为违规经营者利用“感情牌”欺诈老年消费者创造了条件。
(二)普遍表现“三项不足”,为违法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是知识更新不足。老年消费主体与年青人相比,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对社会中出现的新型诈骗手段认识不足,容易轻信推销人员和所谓的“权威专家”,进而成为劣质商品推销的重点对象。二是信息交流不足。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明显变小,子女多不在身边,其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限制了他们及时获取最新消费信息和防骗知识等。三是维权意识不足。受传统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多数老年人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路认识,遇到消费侵权问题时往往选择沉默,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后不能及时各工商机关投诉。
(三)监管存在“三个不健全”,导致老年消费主体维权困难。一是老龄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当前,老龄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导向缺位,管理和运行机制尚未健全,使得部分失信经营者“售假”行为得逞。二是违法行为处罚依据不健全。目前,工商部门查处经营假劣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行为时,缺少专门的法律依据,仅能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对违法经营者给予处罚,而且多数情况属于1万元以下处罚,较低的违法成本不足以威慑违法行为。三是长效防控机制不健全。针对老年人推销劣质药品行为是当前维权难点,保健品质量由卫生部门监管,广告由工商部门监管,产品批号则有药监部门监管,多头管理、权责难厘,使得保健品监管存在明显漏洞,给违法经营者留下了可乘之机。同时,20XX年《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废止后,以“健康讲座”为名义的商品展销行为失去监管依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监管效果。
三、提升老年消费主体维权水平的建议
针对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的主要特点和形成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做好老年消费主体维权工作。
(一)强化宣传,引导老年人提升自防意识。一是加强老年人安全防范知识和基本消费知识宣传。联合老龄委等部门组织专门讲座对老年人进行消费品真假鉴别的技巧培训,更新老龄群体的知识结构,杜绝欺诈老年消费者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组织专题报道,帮助老年人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法律赋予老年人的权利与义务,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与维权意识。
(二)强化监管,营造诚信的市场经营环境。一是严格展销会市场监管。20XX年,《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废止后,工商机关放松了对以“会议营销”、“讲座营销”等为模式的展销监管,为违法经营者欺诈老年消费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议在今年监管工作中进一步严把市场准入关,结合实际建立《展销会营销主体登记备案制度》,坚决杜绝无经营能力、无资质经营者入市经营。二是严查虚假宣传。对商品、服务中出现的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强制服务、以次充好等不良经营行为依法予以严肃查处。三是开展针对性检查行动。对主要的老年人消费市场如保健品、医疗机械等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监管,加强对老龄市场的走访巡查力度,及时查处各类欺诈老年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三)强化关怀,构筑老年人维权无缝链条。一是强化家庭关怀。老年群体之所以轻易上当受骗,缺乏家庭关怀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联合民政部门,开展“老年消费主体引导维权”活动,鼓励年青子女随时关注“空巢”老年人的消费动向,建立起大额商品销售防劣帮扶关系。二是强化监管关怀。建议老龄委、工商、质监、卫生、药监等职能部门组成“老年群体维权联动小组”,探索建立老年消费者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在社区、村镇设立老年人消费维权投诉点,及时处理老年人的消费投诉,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四)强化维权,保障老年人的维权成效。积极发挥12315申诉平台的功能,及时受理老年消费者的投诉申诉,认真调解处理。对于腿脚不便、行动困难且年龄超过70岁的空巢家庭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加快调解的速度。按时统计老年消费者主要投诉的行业和产品,对于与老年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行业和单位,通过媒体曝光、专项行动等予以重点整治,着力解决老年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障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整合利用社会有效资源,形成以老年大学教师、医院骨干医师、老干部局职工、律师、消协和工商部门干部等相关人员为主的专业人才志愿者队伍,通过社团的形式,定期召开讲座,开展老年人消费教育活动,对老年人遇到的消费维权问题,答疑解惑,提供建议,助力老年人进行消费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