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初探
武汉市黄陂区第五中学黄志勇黄小林
【内容摘要】贫困生出现“心理危机”是社会的责任。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考升学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堪经济压力和心理重负,表现出学习动机低落,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以及自责、孤独、自卑等心理特征并导致学业不良和行为偏差。随着农村高中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孤立地从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贫困生来说,经济资助重要,精神资助更重要。这就需要学校用正确方式来关爱贫困生,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农村高中扶助贫困生,除了物质之外,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指导。让农村高中贫困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关 键 词】 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生出现“心理危机”是社会的责任。贫困生多来自农村,进入高中后,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震荡,同时伴随着社会分层,校园也在分裂,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几个学生之间可能就有很大的贫富差距。这种落差给他们带来了比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这些年,城乡的教育差距也在加大,为了跳农门,部分农家子弟和农村学校的眼睛只盯着学习成绩,而且受制于经济条件,一些乡村中小学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特长,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除了学习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较弱。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考升学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堪经济压力和心理重负,表现出学习动机低落,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以及自责、孤独、自卑等心理特征并导致学业不良和行为偏差。随着农村高中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孤立地从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贫困生来说,经济资助重要,精神资助更重要。这就需要学校用正确方式来关爱贫困生,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农村高中扶助贫困生,除了物质之外,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指导。让农村高中贫困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二.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结合观察,农村高中贫困生偏常心理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卑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环境好的同学,生活无忧,穿着好,还有零用钱,这使贫穷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家境富裕的同学“阔绰”的消费使贫困生从羡慕逐渐走向心理失衡,对学习不感兴趣,并造成性格内向、感情闭锁。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的选择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害怕与人尤其是害怕与非贫 1
困生交往,少数贫困生甚至悲观失望,自鄙自弃。
②过敏心理。贫困生由于贫困而过分苛求自己,过分看重自身弱点和不足,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生怕自己衣食简陋或行为不当会被人取笑,但同时又害怕独处。他们过分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对周围发生的事太多心、太敏感,总是往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想,逐渐产生敌意、戒备、怀疑、抵制、偏见等不良心理。
③自责心理。贫困生多数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他们本想静下心来读书,眼前却经常浮现疲劳或患病的亲人种种辛苦劳动的场面,甚至夸张发挥,使自己沉浸在自责和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们认为应该以最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却又无法集中精力,晚上失眠难寝,白天头昏脑胀,整日生活在自责、自恨、自叹、自怜的焦虑、抑郁情绪之中。
④身体症状。许多贫困生一再压缩生活开支,导致营养不良或有病无钱医治,因低血糖而晕倒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由不良心理引起的身体症状表现为抑郁和恐惧综合症。如情绪低落、悲观绝望。不少人有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每逢大型考试因为焦虑恐惧表现尤为突出:心跳加快、全身冷汗、头晕目眩、手足无措、彻夜失眠。个别贫困生甚至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活着太累,不如死了好。
三.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个体认知水平较低。不少贫困生兴趣狭窄,知识经验有限,对家庭贫困缺乏辨证认识,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经历挫折后又不能正确归因,面对现实生活经验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常感到无所适从。易产生偏激、狭隘、自卑、猜疑、冲动等心理问题。
②生活经济压力很大。调查中发现有几十名贫困生每天生活费不足两元,个别贫困生甚至一学期都是腌菜伴粥的生活标准。部分学生不堪生活上的经济压力和身体上的营养不良带来的双重压力,心理上感受着难言的压抑和痛苦,不少同学滋生了焦虑、苦闷、无助等不良心理,甚至怨恨自己无能,是家长的负担、家庭的累赘。
③家长期望值过高。贫困生家长因为家境贫寒一方面自责心理较重,另一方面则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他们经常给孩子施压,或唠叨、斥责;或打骂、惩罚。致使不少学生都害怕放假回家,以免去背负父母沉甸甸的“期望”,并因此产生了自责、过敏、焦虑、恐惧、怯懦、攻击、孤僻等心理问题,不少学生因害怕家长责骂而自我封闭,孤影自怜。
④学业负担过重。激烈的升学竞争造成了贫困生过度疲劳与焦虑;教师“恨铁不成钢”,用简单粗暴方式对待学生也使师生关系紧张。由于师生间缺乏沟通,导致学生心理困扰无处倾诉;非贫困生的消费行为也给他们带来了不良剌激;有些人则会在幻想中寻求满足。凡此种种长期积累酿成心理问题。
⑤是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四.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教育途径
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这些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学生进校后,应对其尽快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
其次应点面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
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也是帮助这些“双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例如近年来,各高中校在贫困生中开展了“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例如在高等院校,由贫困大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团非常活跃。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学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据了解,很多原本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锻炼了自己,重新找回了自信。
尽管学校教师、同学的关怀和帮助对消除贫困生心理障碍至关重要,但这些帮助只是打开这些同学封闭心扉的外力,真正远离、摆脱心理疾患关键还在个人。要让贫困学生必须认识到,坚韧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穷,不是自身的弱点,也不是缺点。一个人要成才不仅要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上成才,同时更要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另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全贫困生人格。贫困同学大多心理压力大、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为明显等,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为每一位贫困生都设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门诊,形成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学科研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五.农村高中贫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活心理辅导。
①生活态度教育。改变贫困生的认知方式,不要把贫困当耻辱。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及生活现实,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有明确的生活学习目标和理想追求,先成人,后成才。
②价值取向引导。引导贫困生把贫困当作是对自己的磨难,是人生难得的经历。要正确对待并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③责任意识培养。从心理辅导入手,利用集体的力量和舆论,通过主题活动激发和培养贫困生对社会、集体、家庭、个人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意识,着力培养他们的责任行为习惯。
④人际沟通训练。帮助贫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使之达成目标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融合,使他们学会积极与人交往,善于正确与人交往。
2.自我意识辅导。
①自尊心的培养。激发贫困生的自尊心和做人的尊严,使他们认识到贫穷不是谁的错,要正视贫困,抬起头来走路,实现自我肯定,人穷志不穷,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不断超越自我。
②自强意识的培养。帮助贫困生树立有所作为、敢于改变贫困现状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积极追求上进。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他们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创造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采用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手段,从而形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
③自信心教育。通过合理地赞许和表扬,激励学生勇敢尝试而不包办代替,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而不是冷落讽刺,从而激发他们不断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并坚持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营造的健康心理氛围中,从他助到自助,将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
3.成就动机辅导。
①进行榜样教育。用逆境成才的名人事迹、已成才贫困生事迹和身边的先进事迹作为榜样,教育激励贫困生奋发向上,刻苦好学,追求成功。
②鼓励体验成功。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创造或帮助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其看到自己的潜力,在体验成功中增强信心,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成败归因。
③确立适度动机。消除贫困因素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同时也要防止动机目标定位过高。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成功的获得。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在家长、老师的配合下,根据量力性、渐进性原则,制定出近期及长远目标。
六.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班级团体辅导。
①开设心理课程。心理课使用自编校本教材《心理课教案设计》,高一侧重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题,高
二、高三侧重正确应对挫折等主题。课前强调教师集体备课,反复研讨,课上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课堂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样。
②发放心理自助手册。发放了内容丰富的心理自助手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逐步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诸多心理问题。
③组织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如在高一各班开设以“朋友·友谊”为主题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自由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获得友谊的条件,掌握了一些交往技巧。
2.学科教学渗透。
①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案设计;②实施过程中遵循协同性、随机性、诱导性、渗透性的原则;③以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产生心理体验为终级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④挖掘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因素,开展随机辅导。
3.构建心理辅导网络
①家庭辅导。家庭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每学期开办一次家长学校,请心理辅导专家为家长开设心理专题讲座,发放
心理辅导读本,结合家访、家长间相互介绍亲子经验,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改善亲子教育方法,沟通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形成学校家庭协助教育的网络。
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聘请心理专家来校为广大师生进行现场讲座和咨询,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
4.针对典型贫困生个别偏常心理特征,开展了跟踪辅导工作:
①进行个案研究。我们按照以下个案研究步骤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辅导与矫治:确定研究对象→了解心理问题→建立心理档案→案情分析诊断→制订矫治方案→实施个别辅导→检测辅导效果→撰写案例分析。
②开展咨询与个别辅导。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安排咨询人员,规定咨询时间、制度,接纳或主动发展咨询对象,建立咨询关系。根据咨询程序设计了心理咨询个人资料卡、心理问题分析诊断卡、心理问题干预矫治卡、效果评价卡,在跟踪辅导的不同时期分别填写,最后汇集成《心理咨询案例》。
③设置心理信箱。学校设置了心理信箱,为学生提供“心语倾诉”的场所。根据来信内容,梳理分类,将共性问题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解决,对个性问题我们安排心理辅导老师一一回复。
5.其他教育途径和方法。
①进行榜样教育。贫困可能与生俱来,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上的贫困决不意味着心理和志向上的贫困。我们通过举办本校已成才贫困生成长经历报告会、座谈会、书信交流,在校优秀贫困生经验交流,以及一些名人从贫困走向成功的事迹教育帮助贫困生端正生活态度,激发学习动机。
②帮助解决困难。学校规定,特困生学费全免,并建立了“扶助贫困生基金会”(基金由师生义捐、学校出资和企业赞助三部分组成),每年定期发放。学校行政领导则和贫困生结成对子,跟踪扶助,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在学习上也全程关注。
③设立劳动岗位。学校设立一些劳动岗位,安排部分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劳动,如学生进餐时在食堂清理卫生,学生购物高峰期在商店帮忙照料,周末假日留校修整园林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困窘的经济现状,有效调控了他们的不良心理。
贫困是把双刃剑,贫困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更能使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贫困也可能引发人的心理问题,使人产生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由于心理问题是隐性的,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长久淤积后引发行为问题,轻则影响心理健康,重则人性扭曲,导致社会问题。因此,关注贫困生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教育新探索》
《贫困生心理危机化解》
第二篇:农村贫困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尝试性探索
农村贫困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尝试性探索
里耶民中董勇
一、运用心理辅导技巧,辅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记得两年前送走了一个毕业班,按照惯例,我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孩子小A比较特殊。他完全跟不上正常孩子的学习进度,学习态度也不大好。老师和他交谈,很多话都是答非所问。由于母亲是智障,父母离异。父母离婚后就把小A扔给了外婆。小A至今都由外公外婆抚养,几年来,父母从来不来看他一眼。
特殊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特殊”是相对于“正常”、“普通”而言。“特殊青少年”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别。广义的特殊青少年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言语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情况有明显差异的青少年。狭义的特殊青少年指身心发展上有缺陷的青少年,又称身心障碍青少年或残疾青少年。如智力残疾、听力残疾等等。残疾青少年和正常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不同种类和程度的残疾虽然会在某些方面影响残疾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使他们的发展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偏离了青少年正常发展的轨道,但他们仍然是可以发展的。[9]补偿残疾青少年的缺陷,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都要靠教育。小A是不幸的,我很同情他,也想帮助他。
1、帮助小A正确认识自我对小A的辅导重点是帮助他提升自我认知的准确性。首先,要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状态。其次,要逐步帮助他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象。我运用“谈话法”,通过问话,摆出一件件事实,让小A从一件件事实的积累中认识到原来自己是“这样”一个不错的学生。比如:小A虽然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他每天都能坚持到校上课,而且从不迟到。上课的时候,小A也开始举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而且,对于老师提出的如“请你把电灯打开好吗?”“请把门关一下。”等要求都能正确地完成。我告诉他,老师很高兴,你也开始爱学习了,而且你也可以做老师的小帮手了。他听了,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2、鼓励小A与同学互动
建立和运用“多元支持”网络。在特殊青少年出现情绪问题时,需要调整他们周围亲人、同学、师长的态度,成为他们情绪需要的支持者。特殊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的交往是“增强互动”的核心。应该让这些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多相处,有更多的互相交往的机会。在这样的交往中,不仅特殊青少年可以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知识性的、能力性的刺激不断得以强化,而且正常青少年在与特殊青少年的接触中,了解他们由于智力的落后带给他们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激发正常青少年的同情心和爱心,理解为什么要平等地对待这些青少年。
由于小A自身的“特殊”原因,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同学老是欺负他,我也亲眼看到了好多次。于是,在一节班会课上我给孩子们讲了小A的故事。当讲到小A为什么和我们不一样,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要小A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听得眼睛一眨也不眨,有些曾经欺负过他的孩子也低下了头。接着,我又顺水推舟地问:“小A是我们班的同学,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一双双小手顿时举了起来。“我们要多关心他。”“下课的时候,看见谁欺负他我们就要去劝他。”“我有好吃的东西会给他吃。”„„多可爱,多善良的孩子们啊!更可喜的是有些家长知道了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孩子,就让自己的孩子带来了一些小A可以穿的衣服送给他„„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小A也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
爱,学会了如何去爱!现在,我不再听到会有人去欺负小A了,课间,小A也会和同学一起玩游戏了。
3、耐心地与小A心灵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学生,感到和学生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学生。”
对特殊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时,辅导者与他们应该互动、互助。对特殊青少年要有移情心,深入他们的心灵,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动态变化。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和小A也结成了帮困对象。平时,我会和他聊聊天,告诉他,如果要小便了可以上厕所去,上课的时候,也没关系,不用对老师说的,因为尿在裤子里会很难受的,而且也打不到电话让外婆送裤子来。还鼓励他上课要听好,会写的字可以写一写。逢年过节,我常买些礼物登门家访。每当这时,他外婆也会激动地对小A说:“还是老师对你最好!”
【辅导的效果】:
魏书生曾说过:“心灵的大门一旦被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的确,我们从事的是传播人类文明的职业,一位良师,不仅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还需要恒心和爱心。只有这样,教师的魔力才会发出神奇的作用。
转眼间学生们都初二了,孩子们似乎也更加懂事了,小A又会怎样呢?没想到从不按时交作业的他居然主动把作业交给了我,我及时地给予了他表扬:“好样的,小A,要坚持啊!”听到我表扬他,他笑得很开心。一个优秀的学生,多一次,少一次称赞可能会无所谓的,而一个“特殊”的学生,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表扬也会欣喜若狂,铭记在心的。还有一次,那是第二节晚自习课,该是用营养餐的时间了。我正在批着学生交上来的本子,突然看到小A正吃力地把牛奶往教室里搬,搬好了,又去搬面包。再看看别的同学,正忙于做自己的事呢,上厕所、洗手。我当场就表扬了小A。后来,我还看到过小A主动为班级拖地板,捡掉在地上的粉笔头呢。
【结论与反思】:
或许有人会想“不能以一件小事去看人”,“不要小题大作”。试想,“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吃苦耐劳、善于待人”等等精神和品格,哪一样不是通过一件件小事加以教育引导方才奏效的?虽然,小A的成长会更多地受到智力因素的制约,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能将它放弃吗?谁说“特殊”的孩子不知道感恩啊,我们分明看到了小A令人欣喜的变化,我也感受到了教师的魔力发出的神奇作用。此时我真的庆幸自己是一片阳光,一片热力四射的阳光,能够照亮孩子的心灵,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
二、关心贫困生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对贫困学生给予物质(包括钱款)资助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这些贫困的孩子,更需要人们给予平视的目光和平和的态度。他们会感受到老师、同学、社会对他们的一片爱心。当然,除了经济上的帮助之外,学习上和思想上的帮助更加重要。而对受助者来说,要把资助看作鼓励,把压力转为动力,思想上要想得通,行动上要有所作为,意识上要自强不息,对责任要有新的认识。这样才能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道路。
刚接初一年级的时候,在家访时发现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在另一个班级)。在家访中我没有见到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生活全部由爷爷奶奶照顾。听奶奶说兄弟俩刚出生时只有6斤多,是医生千方百计地抢救,加上家人精心的照顾才把他们抚养大。可是由于先天不足,自小兄弟俩就“多灾多难,小病不断”,后来更是患上了另人头痛的“哮喘”病。从小到现在,光为了给俩兄弟治“哮喘”就花去了二十多万元,因为现在看病很多药都是自费的。除了哮喘以外,两兄弟像商量好似的,会同时发高烧、生肺炎等。他的奶奶说两个小孩吃药、打吊针几乎没有停过。农村里有句话:有什么千万不要有病。一生病就是感冒咳嗽都得花好几百。这两兄弟如此折腾,能不把家拖垮吗?最近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爸爸的工厂倒闭了,现在也下岗在家,一家人的顶梁柱倒下了。就靠老人的一点退休费能过好日子吗?说起这些,他奶奶总是不停地抹眼泪。孩子的妈妈虽然也有几百元的工资,可是由于是外来媳妇,也没文化,不是很明事理,她自生下兄弟俩后就好像完成了任务,把俩小孩扔给了奶奶,自己挣的钱自己花,跳舞、搓麻将,就连他们的爸爸对她也没有办法。兄弟俩虽说有妈妈,但是也同样得不到母亲的关爱。怪不得,孩子的眼神看上去总是那么忧郁。平时他们也不太和同学交流,上课也从不举手发言。总觉得他们比较胆怯,而又自卑。经过平时多次地与孩子交流,我发现他们的内心还是很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只是,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们缺少和父母沟通,在生病或是受伤的时候很少得到母亲的关爱,因此平时对人对事都表现得较羞怯,缺乏自信。在多次的家访中,我也和他父母进行了沟通,希望家人平时能抽出点时间,多陪陪孩子外出,让他们能多接触外面的社会,多与陌生人交流。家里尽量避免出现争吵、背后指责等不和谐场面,在孩子面前还是要维护好家长的形象,平时教育孩子也要多以鼓励、激励性的话为主。作为班主任,我向学校反映了双胞胎兄弟的情况,希望学校能够减免两兄弟的部份费用。学校了解了情况后,为他们兄弟俩安排了党员教师结对帮困,还减免了伙食费、少儿医疗保险等费用。家长们也对学校所做的工作感激不尽。
三、指导贫困生走出自卑,建立自信
处在困难环境中的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家庭温暖和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父母的知识水平也普遍较低,难以给他们精神上的引导,在交谈中他们都显得较为自卑,对前途没有信心。这就需要正确引导他们遇到挫折时如何乐观面对,告诉他们物质固然重要,但建立自信更加重要,在困难面前应永不低头。事实上,这些心灵的引导比学习上的辅导对孩子们的帮助更大。
小Y,99年7月生,眼睛大大的,非常可爱。在他读幼儿园大班时父母离异。原因:父亲原本有较好的职业。可是因为赌博、玩游戏等原因影响工作被解聘了,失去了原本较丰厚的收入。母亲外来媳妇,没有文化。因为父亲的原因,一气之下与其解除婚约,小Y由父亲抚养。家庭的贫困不言而喻。那时起,小Y整天闷闷不乐,脸上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笑容。
但是从他学习情况来看,他是个较爱学习的孩子,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作业书写也很认真。但是由于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学习的习惯不太好,有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的作业。父亲倒是能帮他指出缺点,但是他对父亲已经有一种很深的歧视,从不听父亲的劝告和教育。小Y很自卑,首先,我要让他学会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让他感觉到“原来我也有很多优点的”,并以赞赏的眼光经常看看这些优点,在心理上树立起坚强的信念。和小Y谈话时,我尽量避开父母离异的话题,常常让它回忆一些学习中的成功之处。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我也会使用“放大镜”去观察,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优秀的学生,同时也会让他说说不愉快的事情,而不要将这些事放在心里。其次,要让小Y正确地表现自己。对这些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让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不放过任何一个极小的成功机会,让他们多一些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渐强化自己的信心。最后,告诉小Y要适当地宣泄自己。自卑感是一种不良情绪,长期下去必将使自己的心灵封闭,情感压抑。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告诉他们心里难受的时候可以找个地方哭一哭,找好朋友说一说,或者写日记来发泄一下,千万不要闷在心里。
由于老房子拆迁了,因此小Y家分到了三室一厅的新房,家庭环境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少了女主人的家庭总是不完整的。我希望他爸爸能为孩子作出榜样,再怎么样应该找一份工作,不要整天以打游戏过日子,要让孩子觉得爸爸也是很能干的,到那时父亲的话对孩子才有说服力。与此同时,我也找到了他母亲。当时,她在一农户家租了一间小房子,每月仅有的几百块工资中还要拿出一部分付房租。由于孩子不太听父亲的话,所以我建议由父亲周末送小Y到妈妈家做完作业再由父亲接回家。几个月下来,双方似乎都有点疲劳。于是我趁机找到他母亲,希望她看在孩子的份上,还是复婚吧。即使不想复婚,那么也可以先搬去新房住,这样,也不用在外租房,又可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久以后,小Y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爸爸和妈妈不吵架了,妈妈搬到我们家里一起住了。”啊!此时,我也替小Y感到高兴。看到小Y忧郁的双眼放出了光彩我也放心了。
通过帮助小Y建立自信、个别咨询、家访沟通等方法,小Y能够正确地面对父母目前的关系,对父亲的态度也改变了许多。
四、创建和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环境
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小学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水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特别明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相矛盾最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学校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言行,改革教育方法,开辟与学生沟通的多种渠道,使学生随时能与教师、家长、同伴沟通,让学生有机会也有场所进行倾诉,解决学生的苦恼,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是学校的一员,家庭的一员,学校和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当学生家庭突遭变故、面临贫困的境地时,社会也应该给予关注。适时的探访、适当的补助,虽说微不足道但足以使这些家庭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以上的案例,无不体现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第三篇: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
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
2008-04-29 02:2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高校中越来越突出。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辅导员夏帕克提江·吾守尔和曹良才以及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的谭鹏曾专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是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往往知识面较窄,学习上有困难,而且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韩祥畴同样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关注,他发现,长期的自卑、压抑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这样既为他们自己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又使他们容易受到更多挫折,从而对他人产生对抗情绪甚至敌意,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第四篇: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今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年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引起教育界同仁的重视,但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那么,当前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究竟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何在?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本文通过对在校农村中学生在家庭关系、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心理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心理问题 现状分析 原因
对策
农村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困扰。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从各方面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同时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很薄弱,受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和困扰变成了妨碍注意力的因素,则势必影响到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就有必要帮助他们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并帮助他们学会自行解决的办法了。
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使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更加艰难。令许多教师苦恼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学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而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爆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们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冷峻思考。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
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不高,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学习动力是一个由兴趣、需要、抱负、价值观、自信心、学习态度等组成的混合体,它与人的个性息息相关,并能决定一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的成功和失败,是一个能促进人取得进步的助推器,学习动力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影响因素。
农村中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学习好,别惹事!”。即使孩子学习不好,他们也不会过分施加压力,多是顺其自然。由于家长的期望值不高,农村学生在学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就小的多,没有压力就动力,久而久之,也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据调查报告显示,在13~18岁的中学生中,62%的学生认为父母的管教方式适当;21%认为管得过严;令人遗憾的是17%的学生认为父母都不管。虽然有62%的学生认为管理得当,但仍有38%的学生在半年之内被父母打过。部分学生反映在学习方面还是希望得到家长的过多关注,由此表明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待提高。
2、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中考和高考制度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关系到中学生的人生前途和事业发展的方向,再加上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是以优生数与学生分数作为依据,致使学生面临的各学科的学习任务、作业压力和考试压力就比较大,另外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压力,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厌学逃学等现象,甚至出现思维迟缓、思维混乱等思维障碍。当问及学生是否喜欢上学时.不喜欢上学或者说厌学的学生比例是不少.初中有6%的学生,高中有13%学生。学生逐渐不喜欢上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是学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分析思考的。
从调查问卷中可知:26%的学生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65%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9%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或干脆睡觉。调查结果还表明,6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3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0%的学生害怕学习。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70%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核心课程之一。
3、缺乏自信,压抑、自卑,耐挫能力差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与特点的肯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对一个人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给自己精神世界蒙上层层阴影。如形象不佳、成绩不好、家境贫困、父母离异等原因,觉得自己事事不如意,处处不如人,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自己畏缩不前,并由此怀疑而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陷入自我挫折的误区难以自拔。而人一旦失去了自信,便失去了积极的心态,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否定了自我的价值,从而怨天尤人,得过且过,从而阻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父母的过分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和学校的教育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缺少战胜困难的勇力和信心,经受不了批评,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采取逃避策略,或面对挫折感到压抑、心情郁闷,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以畸形的方式对待他人和社会,更有甚者做出偏激或极端行为。
4、逆反心理增强,性格孤僻,缺乏良好的人际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同龄人的友谊是中学生重要的心理需要,他们渴望与别人沟通思想,为他人所接受所尊重。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需要的信心和帮助,能够彼此分享秘密,分担烦恼,使人心情愉快,自信乐观,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和潜能的发挥,而人际关系失调的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受阻,心情忧郁,容易产生自卑、自傲、敌对、孤独等不良心理,危害其心理健康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农村不少同学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策略,不善于与人交往,常常引起人际关系的障碍,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身体的急速成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具有了成人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由于其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这就造成了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所以,当他们遇到被接受的水平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时,或是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便会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
据调查显示,30%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部分农村中学生交往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怯弱、排斥、闭锁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此外,现在农村初中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差,造成人际交往不适应。另外,中学生需要有一个能够倾吐烦恼并能够保守秘密的地方,他们交友范围缩小,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而且是同性别,但部分学生往往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不善于与同学交流,把内心的烦恼与困惑埋藏于心底,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以至于影响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女中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情感丰富却难于驾驭,渴望交往又有较强的闭锁性,再加上父母的不信任和过分关心、教师的不平等对待,常常使她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相互抵触,产生消极压抑的情感体验。
5、情绪不稳定最突出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未成年人的发展期,从小对父母或长辈的依赖感较强,到了中学脱离父母过独立生活后,有些学生一时很难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故心理不够稳定,心理问题也较多。
初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会消极低沉、孤独压抑,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挫折或对抗时,很容易爆发突发式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在父母面前更容易失控,男生之间有时会因为一点的矛盾而大动干戈。
二、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一)生理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身高、体重、肩宽、胸围等体征都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生理机能迅速增强,性机能逐渐进入成熟阶段,驱使他们成人感的增强,渴望得到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希望得到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但由于其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引发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社会环境因素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影响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一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的增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令人关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或寄宿在学校,致使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可见,“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另外,随着网络世界的飞速发展,网吧在农村的小镇上越来越多,再加上网吧管理的不规范,家长对网络知识的缺乏,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流等虚拟环境中不能自拔,或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的信息,导致学生精神萎靡、情绪不稳、上课分心、厌学逃学,甚至模仿网络游戏内容,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个体健康心理形成与发展最经常化的环境,家庭中的人口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特别是家庭中的文化特质如教子观念、态度、情感氛围、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乃至其婚姻状况等,都会给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烙上深刻的印迹。
而许多农村父母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他们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往往只采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缺少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再加上他们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及家庭的希望也寄托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情感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令人关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抚养或寄宿在学校,致使学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实际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四难”:一是溺爱放纵,教育难;二是缺乏管护,安全难;三是隔代管教,监护难;四是管理脱节,磨合难。可见,“留守孩子”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了教育的一个新的难题。
(四)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学校除要学习学科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接受人际交往、独立生存、抵抗诱惑和对抗挫折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由于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在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并且由于资金和师资的制约,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泊,这也是农村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家指导;三是教师编制矛盾突出,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之近几年,农村学校编制紧缺,在岗教师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学任务已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究
影响学生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通力协作,共同来完成。
(一)、学生自身的应对对策
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注意培养锻炼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自觉学习,确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要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凡事从大局出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懂得生活知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对待心理疾病,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学会疏导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方法。例如:学生要适当地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逐渐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并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如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看问题;想自己高兴的事;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让学生学会心理保健,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完善,自我调适,学会承受挫折,学会人际交往,培养自我承受能力。
(二)、社会的应对策略——社会教育是保障
1、改善社会大环境,全社会关注教育改革,切实减轻学业负担,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积极探求心理取向的学生。社会各界人士应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2、社会舆论应该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另外还须注意,舆论宣传不应一哄而上,大肆炒作造势,使其产生强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舆论也应同社会各界一样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有关部门应大力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以免对中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带来消极影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大众传媒可多开设有关学生心理辅导栏目(节目),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一些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的通俗读本,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也可多开设网上心理咨询。
(三)、家庭的应对对策——家庭教育是合力
为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任何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既不能溺爱子女,也不要对子女提出不合理的期望,要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1、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家长素质,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它比一些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宣传对家长的影响更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国教子的理念,摒弃子女私有、家长制、重智轻德的思想。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通过科学讲座、座谈等活动,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并能够妥善处理孩子某一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某些特定问题。尤其让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他们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他们的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规律。对他们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他们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
2、首先家长应该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等状况,尽最大可能缩小“代沟”与“科沟”。
孩子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每个孩子总想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新知识向家长炫耀向亲友诉说,但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长工作的繁忙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勾通的时间减少,质量下降,孩子只好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或是花大量时间与电视、电脑等进行单向交流,即使有疑问或是想表白也只能“望而止语”,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亦不断加大,形成了所谓的“代沟”。“代沟”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一旦形成“代沟”,就很难通过孩子和家长本身予以消除,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因此,家长也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各种培训,多学一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有关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
3、家长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应根据孩子生理、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要爱之有度,要热情耐心,要鼓励帮助,要严格要求。切忌用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口气来教训孩子。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尊重和理解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一些平等的心灵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向你倾诉他(她)的内心感受时,应耐心倾听,并给予劝慰和
4、树立正确地培养观,对孩子的期望值要符合实际。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家长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现在孩子独生子女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切,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往往较高。孩子精神压力大,一旦考试受挫,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培养人才观,正确估量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为他(她)的发展和成长确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目标,切不可给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孩子无法实现,会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并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酿成悲剧。
5、家长自己也要成为子女的楷模。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家长的道德品质、行为准则、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就要求家长时时、事事、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出表率,以自己高雅的情操和文明的的言行熏陶孩子,用榜样和人格的力量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四)、学校应对对策——学校教育是根本
1、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和教育体系,坚持学生自我调适为主,教师辅导为辅,重点医治的方针,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改善学校管理,完善心育领导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要建立一支以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为骨干,由全体教师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此,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有关心理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督促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分期培训等多种渠道,着手从观念、知识、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进行培养、壮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心理辅导教师,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育能力,以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学校心育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校园内葱郁的花草树木、洁净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等,都可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另外,学校加强对班级的管理,重视校园动态文化建设,如每学期举行一次校园心理剧汇演,每年举行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心育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
4、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转变师生交往观念,树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能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注重去发现并满足学生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积极创设和谐气氛和良好关系,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品质去影响学生,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去感化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教师应打破长期固存的“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重新认识新时代要求下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树立新型的师生交往观念,通过热爱学生——师生关系和谐的灵魂、理解学生——实现师生心理相容的基础、尊重学生——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支柱,建立真正平等与民主、尊重与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5、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活动课、游戏辅导等形式,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学校针对初一学生入学时对新校园和学习环境的陌生、恐慌心理进行适应能力教育,对初二学生易出现的早恋问题进行异性交往指导,对初三学生的学习、升学压力等问题进行减压辅导,对学生不敢面对困难、失败进行耐挫折能力教育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同时,各个学科都可以针对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其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渗透、相结合,使之达到互相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
6、关爱特殊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把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做好。
第五篇:农村幼儿心理教育
农村幼儿心理教育
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农村幼儿入园率逐步攀升,但是农村幼儿教育具有与城镇幼教工作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农村幼儿心理教育要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面我以黄梅县大河镇第一中心幼儿园的工作实践为例,对农村幼儿心理教育工作进行一些初浅探讨。
一、基本情况
黄梅县大河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创办于2010年9月,现设有6个班级,其中小班1个、中班2个、大班3个,现有幼儿286名,其中男生190人、女生96人。学生主要来源于大河镇的16个村,其中山区村幼儿179人、平原村幼儿107人,由家长接送的幼儿202人、家长包车接送的幼儿84人,留守幼儿189人、非留守幼儿97人。幼儿及其家庭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一)幼儿家庭经济收入普遍偏低
据统计,2011年底,我园山区村幼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3847元,平原村幼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4659元。农村幼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只有黄梅县城镇幼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左右,山区村幼儿家庭普遍比较贫困。据了解,绝大部分幼儿除了一日三餐的基本饮食能够得到保证外,很少喝牛奶,吃到饼干等零食,与城镇幼儿挑食者多、厌食者众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幼儿往往对一颗糖果、一块饼干、一瓶酸奶、一个水果非常珍惜,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与同伴分享,更容易为这些东西发生争抢。
(二)幼儿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
据统计,286名幼儿日常固定监护人中文盲人数为159人,小学文化83人,初中文化44人。文盲率达到55.7%,占全园幼儿家庭的一半以上,监护人除了按农村传统的幼儿教育方法教导幼儿外,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很难形成家园互动,共同引导、教育幼儿的氛围。同时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监护人对幼师提出了更多教孩子读书识字的要求,对幼儿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基本没有认识,农村幼师承担的幼儿心理教育工作任务更重。
(三)幼儿入园路程普遍较远
幼儿分布在大河镇的16个村,居住分散,离幼儿园普遍较远。据初步统计,由家长接送的幼儿入园单程时间平均为半个小时左右,家长包车接送的幼儿从出发至入园平均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比黄梅县城镇幼儿的入园行程增加了一至四倍,在相同的情况下,农村幼儿需要提前将近一个小时起床才保证准时入园学习,比城镇幼儿的求学路更加漫长和辛苦。
根据园内山区村幼儿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幼儿多、入园路程远的特点,考虑特殊的家庭环境、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亲情缺失对幼儿心理的影响,我们对农村幼儿给予特殊的呵护,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心理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幼儿心理教育方法探讨
(一)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我们对大班160名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让人震撼:班上4/5的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都不愿意让给别人;1/3的孩子还有争夺玩具的行为;一部分幼儿有着强烈的占有欲,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人家不愿意时,竟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部分幼儿有实物或玩具,不和同伴及亲人分享。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着重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利用玩玩具、分发物品的时候,有意识的将它们以分享的形式进行。对幼儿说:“可以和你换个玩具玩吗?”、“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等等。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及时做出反应,向他竖起大拇指或摸摸他的头等等,让他得到老师的肯定,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2、举行活动,分享快乐。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专门为幼儿开展分享活动,请幼儿把自己会唱的歌、会跳的舞、会念的诗歌、会说的故事等等分享给其他幼儿。举办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的时候,请父母来园和幼儿一起参与,分享“亲子同乐”的快乐。
3、循循善诱,平等分享。小朋友之间经常有这样的对话:“你不给我玩具玩,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那好吧,给你玩一下,马上就还给我。”我们就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引导并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教导他们:“因为你分给了同伴玩具,所以你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对于不愿意与其他幼儿分享的小朋友,及时教导他们:“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如果你和他一起玩这个玩具,一定会玩得更开心,而且他会很感谢你的。”让幼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自觉产生分享的行为。
(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时,自信往往是获得成功的一把钥匙。培养幼儿自信心,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微笑鼓励,培养自信。
我园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平时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畏短情绪比较严重,比普通幼儿更需要关心鼓励。
工作中,我们微笑面对幼儿,赞美和鼓励幼儿。例如:在孩子画画过程中,说“你画得真好”、“我相信你能画得更好”或以微笑来肯定、鼓励幼儿。在绘画结束时,及时肯定幼儿,并以建议的方式指出不足。既为幼儿指明努力方向,又培养幼儿自信心。
2、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农村幼儿生活环境闭塞,自卑感强,成就愿望低,在条件优越的幼儿面前缺乏自信,但是他们通常手脚灵活,自理能力强。我们就尽可能地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午睡起床后,我们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叠被子等。让幼儿初步体验到“我能行”、“我很棒”、“我会做许多事情”。帮助幼儿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3、相信幼儿,赏识幼儿。
我曾经问过一个幼儿:“你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有什么优点?”他说:“我没有长处,也没有优点。”我感到非常惊奇时,幼儿沮丧地加了一句:“奶奶经常骂我笨。”这说明家长只有批评,没有肯定,使幼儿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我们在幼儿做错了事或面临困难时,应想方设法给幼儿更多的自信心和鼓励,使幼儿懂得失败了并不意味着再也不能做和不能成功了。我们要相信幼儿,赏识幼儿,发现他们的长处,寻找他们优点,适时进行鼓励,能够坚定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
4、寓教于乐,树立信心。
设计一些能发展孩子自信心的小游戏。如教师和孩子展开比赛,在一分钟之内看谁说出“我能行”的事例多,引导孩子意识到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而自己在一些方面是聪明的,是引以为豪的。给孩子讲伟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和建立幼儿的自信心。
(三)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农村幼儿居住分散,部分山区幼儿散居山间,常年与奶奶相伴,一年当中难得见到几个新面孔,怕见生人,入园后性格内向,难以与人沟通。我们对这些幼儿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着力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1、积极参与,发现自我。性格内向的幼儿往往不合群,不愿意主动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我们平时就特别注意这些幼儿,在活动中为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表现自己。今年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时,我们设计的节目做到了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快乐,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帮助内向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发现自我的优点与特长,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勇气。
2、构建平台,表露天性。我们针对农村幼儿沟通能力差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尽量以全体幼儿参与,集体活动为主,为幼儿交流、沟通构建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共同活动,集体玩耍,避免幼儿单独行动,培养幼儿团队意识,教导幼儿:“小朋友之间要搞好团结,在一起好好玩”。及时发现和制止欺负其他幼儿的行为,教育孩子们在游戏中互帮互助,友好交流。
3、持之以恒,细致沟通。对性格内向型的幼儿说话要特别小心,不能乱批评,更不能加于讽刺,因为内向型的孩子特别能“记仇”,虽然他平时不爱说话,但别人说的话他记得特别清楚,会在他的心理留下阴影。只有耐心地开导和鼓励,细致地与他们沟通,持之以恒地细心与他们交流,才能得到这些孩子的信任,顺利与他们沟通。
农村幼儿心理教育研究是一个重大课题,以上结合我的工作体会,提出一些粗浅探讨,不到之处愿与各位同行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