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怎样看待赏识教育
你怎样看待赏识教育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教育体制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新课程中指出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小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改变观念,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学生。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不是也是由赏识走向成功的吗?在学校,神父把他的喜欢问看成是故意难为老师而愤怒地把他赶出教室,知子莫如母,祖父把他的母亲叫到了学校,母亲把“不成器”的儿子领回了家,如果他的母亲当时像现在有些母亲那样把儿子训斥或暴打一顿,也许就会在黑暗之中摸黑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母亲不愧是一个赏识教育的专家,她不但没有责怪儿子的调皮捣蛋,而是悉心呵护他,在家里担负起了教育孩子的重任,当儿子在火车上由于做实验而引起了火灾被辞掉工作时,母亲还是支持儿子的实验,倾尽其财在家里办起了实验室,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与母亲的赏识教育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母亲的赏识也就没有发明家爱迪生。可见赏识教育是助人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军规中的第十五条中讲到一个故事:《请为你的夸奖道歉》,耐人寻味,也令人震惊。文中谈到北欧一教授要求中国学者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夸奖伤害了她的女儿:“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而且,你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这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不经她的同意。”
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和喜爱,反而惹得教授不高兴,仔细想想,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夸奖,反思我们的赏识教育。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相貌、气力、智商等,许多的家长和亲戚朋友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漂亮,正如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一样,这样的表扬、赏识对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孩子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发展自己的。从教授的话语中,我们感到赏识应该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受表扬者今后的发展,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导向。
有的家长喜欢对孩子讲“你比某某好”、“某某不如你”,采取这种与别人比较的表扬方法,容易使孩子形成自以为是、自满、瞧不起别人等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也有的家长在孩子每做好一件事情后,都要“真乖”、“ 真好”、“真聪明”的赞扬个不停,其实这种无节制的廉价的表扬,也会使孩子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我们的一些教师经过多年的师德教育,渐渐摒弃了“惩罚”手段,开始想方设法去发现、寻找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有的教师在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时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去寻找最美妙的字眼夸奖和称赞学生,而在提到学生缺点时,却总好像陪着一百个小心的样子,什么“如果……就更好了”,什么“你要是……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之类,这样的赏识纯属于走入“误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极端。反思我们的工作,也会发现由于不适当的表扬留下的后遗症,比如备受家长、老师赏识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教师滥用表扬给“宠”的!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与学校应密切配合,达成一致,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彻底摒弃“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惩罚”教育,积极地进行赏识教育,最大限度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要努力避免不恰当的“表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赏识,赏识是人走向成功的最根本的途径,可以说赏识教育是培养、诱导一个学生走向理想之路的金钥匙。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赏识他的学生。
意大利著名绘画大师达?芬奇,他的成功是从画蛋开始的。而他画的第一个鸡蛋虽然说什么也不像,但他拿给他的老师看时,他的老师不是一味地否认,而是像拿到了一件稀世之宝大加赞赏,称赞他画的不错,有画画的天赋,将来定会成大器,尔后又指出了画的不足,让他认真观察鸡蛋的特点,就这样,由于达·芬奇第一次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在他的内心深处埋下了成功的种子,由于他不断地努力,最终成为世界上的著名绘画大师。试想,如果老师看到了达?芬奇的第一幅画时,不是赞赏,而是横加指责,那么会有后来的绘画大师吗?其实很多的天才,都是被人们扼杀在摇篮里了。
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任何一个学生,哪怕他是被认为最顽劣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用,而且都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处哪怕十分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当他们身上有点滴进步时,他们听到的是表扬、鼓励的赞扬声,而不是满耳充斥的抱怨、责骂声,那么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我能行”,他们的学习潜能就会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在课堂内缕缕出现,但也有一些“奖过其实”,赞美泛滥的现象,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知道,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赞美要讲原则,要有方法。
总之,我们只要辨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那么,每一个学生定会走向成功!
第二篇:转载 怎样赏识你的孩子
怎样赏识你的孩子(2008-12-28 11:30:39)
标签:育儿 赏识教育 农夫 周弘 中国 教育分类:家庭教育研究上周五的晚上,女儿下晚自习后从寝室打来电话,确认我周六上午能否赶到学校去听赏识教育报告会,我回答说:我感冒还很厉害,现场我就不去了,你放心,妈妈不会“掉课”的,我会在网上找视频讲座看的。
言必行,行必果。周末这两天,我花了十几个小时,不仅看完了周弘先生的《赏识教育》视频专辑(部分内容重复,我也看了),而且还找到了赏识教育官方网站,浏览了赏识教育论坛,并寻踪到周弘父女各自在新浪的个人博客。
说实话,我虽然手上有票,却未到现场去听专题报告,一方面是由于身体不适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点“经验主义”的抵触心理。这年头,打着这学术、那专家的旗号举办的这培训、那讲座,实在屡见不鲜了。说白了,无非是变相地靠门票、售书、卖光盘来圈钱赢利。女儿上小学时,也曾带回一张什么素质教育报告会的门票,要求家长必须去听。也是一个周末,我去听了(几个年轻人的所谓报告),书和光盘也买了,回来也看了,然后就忘了,这就是效果。而这次,我是带着理性、审视的眼睛去走近被誉为“赏识老爸”的周弘及其《赏识教育》,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反思和审视。当然,也有到现场去听的家长不屑一顾,认为脱离实际,根本就做不到。
无庸置疑,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赏识自己的孩子。问题往往在于我们会不会爱,会不会赏识。在孩子需要得到我们的掌声与鼓励时,我们是否会懂得孩子的渴望,毫不吝啬地给予?
我自己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够。比如,每次女儿主动地收拾床铺、洗碗、拖地或者晾衣服时,我一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面又总是去说她这里做的不彻底、那里做的不到位,还美其名曰是为她好,培养她凡事认真、追求完美的品质。我的出发点当然没有错,但我如此挑剔、求全责备的结果,未必就能让女儿从心悦诚服地接受,或许留给她的恐怕只是“直搞连搞,弄顿霉倒”的敢怒不敢言,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指出不足之前,把我看到她主动做家务的内心喜悦与赞赏先传递给她呢?
又如,一个月前,我去接女儿回家的路上,她突然说:“这个星期回去事情好多哦,我们班要创文科神舟班,马老师让我代表我们班写个挑战书,向理科神舟班挑战,我还要去剪头发„„”我一听,扭头问道:“你上次回来不是才去剪过了吗?才半个月,怎么又要剪了?”没想到,她来了句:“我看破红尘了,要剪得和小时候一样短。”小小年纪,看破红尘,当时把司机小张都给逗乐了。我明白女儿的意思是,现在要集中精力搞学习,什么发型不发型的,根本都不重要了。
因为她从小就是留的“娃娃头”,初中开始想留长发,我劝阻无效,便依了她。上高中后,又去剪碎发、拉直、平烫,我都由她去了,反正有个对她百依百顺、呵护有加的夏阿姨帮她折腾。没想到,这下又突然“返璞归真”了,我本应该大加赞赏才是,但却只是很含蓄地“表示”了一下赞同之意:“早该这样了,说了你不听,现在明白了”。再如,上次她回家时,刚刚美味佳肴饱餐完毕,紧接着又开始攻克水果,我便阻止她,要让胃休息一下再吃,她竟然来了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听了哭笑不得,佯装嗔怒道:“什么乱七八糟的,有你这么理解的么?”结果,女儿不无扫兴地回敬我:“一点都不幽默。”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当家长的,真的不懂孩子,“不解风情”,不会赏识,不懂得如何顺水推舟,给孩子一份赏识,让孩子多一份愉悦,添一份快乐。不懂得不失时机地播种好心情,唤醒好孩子。
我想,我之所以如此赏识周弘先生的《赏识教育》,首先是缘于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书――《每天激励孩子5分钟》,在我脑海里扎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给我很大的启发。这本书所介绍的“5分钟激励教育法”,是由美国教育家爱德华教授倡导的家庭教育法。关于这种简便而有效的教育法的诞生,背后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出了车祸的爱德华教授在西部一个偏远的农庄休养。一天,碰到一个农夫向他请教教育方面的事情,当他还在自我陶醉自己滔滔不绝的教育理论时,别人告诉他农夫的两个儿子都已经上大学,一个在哈佛大学,另一个在斯坦福大学,爱德华惊讶地张大嘴巴:“这样的地方竟然出了哈佛学生!”
爱德华决心找农夫请教教子方法。一个反复出现的细节引起了爱德华的注意:农夫每天要做工,陪孩子的时间很少,所以他就抓住每天上班和孩子上学同行一段路的机会和孩子交流。在这段途中,农夫一般先听孩子讲讲学校里同学间的情况,然后鼓励孩子“你好好学”,“好好干”,如果遇到孩子说到他所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或什么困难,农夫总是鼓励他说,“没什么,解决了就好。”同时,农夫用他的善良质朴的心胸,告戒儿子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就这样,一如既往地坚持了十几年„„
孩子的成长需要激励,犹如幼苗的成长需要阳光一样。所以,该书的作者根据美国爱德华教授的理论和我国教育专家的呼吁,并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向广大家长昭示:激励可以改变孩子一生,而棍棒教育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敬告父母:放下木棒,用欣赏的态度去激励孩子――“没有激励,就没有孩子学习的成功;没有激励,就没有孩子成绩的进步”这一新鲜而经典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学生家长所接受,也已被许许多多活生生的实例所证实。
激励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心态,被激励是孩子内心的迫切需要。激励是孩子成长的营
养剂,激励孩子,也好比给庄稼浇水、施肥,以使其茁壮成长。有个朋友的儿子就一直很令我叹服:爸爸早出晚归、工作很忙,妈妈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这孩子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是由年迈的奶奶照顾,家长和老师只是偶尔的电话联系,更别说逢年过节去给老师送礼,可这孩子的学习却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从小学开始(现已升入高中)就一直是各科的尖子生、班干部、科代表,令周围的家长们个个羡慕不已。我想,这个孩子能够在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始终保持如此顽强的进取精神和一路领先的学习成绩,与他学识渊博、演讲口才过人的爸爸对他经常性地激励、引导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和他有一位虽然是文盲、但却非常善于夸奖孙子的奶奶分不开的,这位爱孙子如命的奶奶,总是一口一声“喔哟,我孙子真乖”、“我孙子真懂事”、“我孙子真聪明”、“我孙子爱整洁”、“我孙子爱看书”、“我孙子爱学习”„„有句话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据说俄罗斯的教育专家曾做过研究,认为和祖辈在一起成长的孩子创造力强于其他孩子。我想,这也不外乎祖辈们总是对自己的孙儿抱以格外地赞赏与“孩子别怕”的鼓励吧。
--从书籍文章的理论阐述,到生活中的实例观察,让我不得不走近《赏识教育》;听了周弘先生的报告,更让我不得不对《赏识教育》投上赞成的一票!
周弘,何其人也?《赏识教育》,何其法也?
周弘,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父亲,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失聪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为留美博士,成为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了一条超越身边所有健全同龄人的辉煌道路:一岁半因药物中毒导致双耳全聋;三岁半在亲人教育下,开口说话并学习认字;六岁认识了两千多汉字,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八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打破当时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全国十佳少年,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等,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国内外近千家媒体争相报道他创造的教育奇迹。
周弘被誉为“赏识老爸”,周弘创立的赏识教育被称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在世界最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中,只有赏识教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周弘成功的关键,是他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是一个教育的瑰宝。用“赏识教育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自动地转化为继续学习的无穷动力;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变小、消失;人格受到尊重;自信心十足,独立能力强,将来成才,自然水到渠成。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在赏识教育的激励声中愉快、健康地成长,我将陆续把自己搜集到的《赏
识教育》视频讲座、相关文章,或标题链接或全文转发到自己的博客,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交流赏识教育给我们的启发,但愿正为子女教育担忧、发愁的父母们,能够少看几次电视或少打几次麻将,少赴几次宴请或少写几篇闲文,静静地坐下来,学习一下赏识教育,体味一下赏识教育,用心尝试一下赏识教育,最终也能赏识一下赏识教育――还有什么事比孩子的教育更为重要呢?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子女教育的成功,人生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子女教育的失败。
第三篇:怎样看待幼儿小学教育
“昨天入学考试,爷爷的„爷‟字我不会写,学校就没要我。”
这是去年9月开学时,市民赵女士和一个孩子的对话。说起这件事,赵女士至今心里还有些气愤:“什么都会写,上小学孩子学什么?”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也落得这个下场,赵女士回家后给孩子定了任务:每天必须学会几个字。寒假期间,看着4岁的孙子又是写家庭作业、又要完成妈妈留给他的任务,爷爷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做。
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幼儿园的这种“小学化”教育方式相信不少年轻的父母都不会感到陌生。亲子班、潜能开发、兴趣课……面对名目繁多的学前教育方式,孩子们究竟学得怎样,家长们究竟最想让孩子学到什么,对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家长则是各有各的看法。2月25日,不少家长打电话致本报讨论这个话题。
家长1: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每天晚上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20个汉字,一个汉字写10遍。刚开始孩子还能耐着性子写完,现在孩子一写字就哭闹。让孩子玩吧,我觉得其他孩子都在学,不能不学;让孩子学吧,孩子又很痛苦。所以现在我们家长也挺彷徨。
家长2:我弟弟的孩子都会写200个字了,可我的孩子连笔画都不会。现在的幼儿园,教学内容不一。我认为我的孩子应该在幼儿园多学一些知识,最起码也要会数数、写字。我从亲戚朋友处了解到,现在的小学课本其实很有难度,就拿语文来说,一年级的生字比旧教材多了,我的一个外甥就学得很吃力。让孩子提前学累是累一点,但不用担心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
家长3:我的孩子去年秋季入学后的两个月,在学校的拼音教学中学得不好,被请家长,老师批评我,孩子怎么上的幼儿园,连拼音都不会,回去重上幼儿园。按道理,我的孩子被送进西宁市较好的公立幼儿园,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家长4:我认为学前教育就是让孩子顺其天性发展。不想让孩子三四岁就开始上课学习。我只想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我觉得把孩子送到一个教学环境好、老师责任心强的幼儿园就可以了。
家长5:我的孩子今年6岁,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班和购买图书就要花费上千元。学小提琴1小时60元;珠心算每学期260元;舞蹈每学期240元;为孩子购买各种图书的钱我们都没细算过。
记者采访了从事幼儿教育多年的幼儿园园长,不少园长认为,现在幼儿园的园长要跟上现代幼儿教育的步伐,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素质,希望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小学有一个较好的衔接。同时也希望家长们不要望子成龙心太切,不应强求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写字、认字,做算术题。因为这样做有诸多的弊病,最主要是由于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达不到过高要求,导致幼儿产生抵触厌学情绪,严重的会影响到孩子小学乃至今后的学习。希望教育部门能多组织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省外一些优秀的幼儿教育经验,增加幼儿园管理者的专业考核;建议幼儿园管理者和家长多沟通,掌握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此外,建议家长多学习幼儿教育知识,掌握适时的幼儿教育方法,切勿拔苗助长。
第四篇:你怎样看待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浅谈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摘要:毫无疑问,“课程”与“教学”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任何从事课程或教学研究的学者都必须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一问题构成了我们认识本领域的基本出发点。事实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教育教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探究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科学里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然而人们对它们各自的定义却众说纷纭。本文从课程与教学两个方面探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课程的定义 英语“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Spencer)1895年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课程最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字典中很普遍。
美国的蔡斯也曾归纳出“课程是学习方案;课程是学程内容;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课程是书面活动计划”等几种不同的课程定义。
在我国,据课程论专家陈侠考证,“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弃》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时,最早引用了“课程”这一称谓,但这里的含义与现在通常所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其意是指功课及其进程。
施良方先生曾给出“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创造”等6种定义。
顾明远教授在《教育大辞典》中认为,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钟启泉教授在《现代课程论》一书中认为,“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从学校的教育计划这个侧面出发,也可以归纳成这样一个定义:旨在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全发展,由学校所实施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是学校教育(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的内容,是学校教育的计划和进程。
2、教学的含义
凯洛夫的“教学”定义:教学过程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李秉德教授主编的《教学论》中说:“‘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故而,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培养和教育,学生主动地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双方各尽所能,共同完成社会赋予的培养有用人才的神圣使命。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由于学者们在课程观上的不同,导致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上一直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这实际上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这在国内外教育界也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教学包含课程。在吴也显教授主编的《教学论新编》一书中,“课程”是作为“教学构成论”中一部分与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教学物质条件并列介绍的。在谈到为什么课程是教学系统的一部分时,吴也显说:“课程是教学的方案,而教学则是课程的实施。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课程之所以是教学系统中的构成要素之一就在于它是社会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经验的中介,但它又是独立于教师与学生个体之外的复杂系统。一般说各门课程都是以教材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各科教材又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要依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它的再加工才能实现。”
可见,课程是包含于教学之中的,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的一部分;课程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样三部分。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就应完成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而教学只是具体的实施过程。
2、课程包含教学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它将教学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等都包括在内了,使得课程与教学的界限模糊不清。它把课程的主要特征视为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而不是学生的实际体验上。如:每上一节课之前要对课程进行设计,要考虑教学的目标、方法、手段等,教学就是师生为学习这节课进行的一切活动。
如教育部2001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共九部分,其中把“教学过程”作为第四部分,《纲要》索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课程论”,但代表了撰写者的课程论思想。在这九部分当中,除了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第八部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第九部分“课程改革的组织和实施”这三部分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工作要求,其他六部分:“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可以看作是新的课程论的基本框架和思想,在这里,“教学过程”是作为“课程的实施过程”来谈的,教学被包含在课程之中。
美国现代课程论的奠基人泰勒(Tyler,R.W.)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lustrction)中,提出课程原理要研究的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学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其中,教学就是被囊括在课程之中的,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3、课程与教学相对独立。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科学下属的两个独立分支学科,因为二者研究对象及构筑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不相同。课程主要涉及课程决策权、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等方面,教学主要涉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风格等方面,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彼此独立又互不相干的概念。
4、课程与教学的关联
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一个内涵是教材与方法的连续性。教材总是方法化教材,“一门科学的材料总是有组织的,这个事实说明,这种材料已经经过理性的学科化,它已经方法化了”。方法总是一定教材的方法,而不是材料以外的东西,方法不过是为了某种目的的运用某种材料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以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教学总是特定的内容(学科、教材)的教学,它内在地包含着内容,当教学脱离内容的时候,它就成为方法的教学,就不会成为经验生长的具体情境;学科也必须还原为其由以产生的具体过程的方法,而且要还原为与学科交互作用的特定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与方法,当学科知识与其赖以产生的过程和方法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的时候,它就不再是真正的学科,而是死板的信息的教条,这种教条非但不会促进人的发展,反而会束缚人的经验的生长。
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二个内涵是目标与手段的内在连续性。把课程单纯地视为目标或计划,把教学单纯视为现实目标或完成计划的手段,就人为地割裂了目标与手段间的内在连续性,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不复存在。杜威说:“一个目标产生于一项活动之中,作为该项活动方向的规划,它总是既为目标,又为手段”。就是说,在一项活动中,不存在纯粹的、剥离手段的目标,也不存在纯粹的、剥离目标的手段。目标既产生于当下活动的过程之中、手段之中,有成为后继活动目标的手段,它始终引导着活动过程的进行,手段既指向活动目标和方向,又内在地蕴含着将要达成的目标,是“期望中的目标”,“任何把目标从手段中剔除出去的做法都会消弭活动的许多意义”。如此说来,课程与教学也是具有内在关联性:课程即经验,它既产生于当下的教学过程之中,又始终引导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指向经验的产生,又是经验得以产生的情境,它内在地孕育着经验的生长。
因此,课程是教学的蓝图和目标,教学不能无视课程的具体要求;而教学影响课程的实施过程,又通过对实施结果的评价反过来对课程施加影响,即课程不能无视教学的存在。
综上所述,课程与教学既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离、差异。
三、课程与教学之间走向整合。
当今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为学生个体提出了更民主、宽松的教学情境,因此对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课程与教学之间走向整合是指课程与教学成为一个整体,高度连接、关联和融合,具有不可分割性。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情境中,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教师“创作”课程事件或“创生”课程的过程。而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时候,或者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创生”过程中的时候,学生实际上也在“创作”课程事件。在与课程事件的相互作用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创生自己的课程,以其特有的方式建构意义。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另一方面,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当“体验课程”取代“制度课程”而处于教育的核心时,课程不再仅仅是静态的书面文件,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不断创造、解释着课堂事件,在这种创造与解释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变革, 意义不断生成。从这个意义上看来,课程是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因此,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课程与教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课程与教学正在逐渐走向整合。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6.[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 卷﹚[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4]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5]黄宗芬.课程与教学: 从二元对立走向整合[J].教学研究,2005.
第五篇:你怎样看待虚假新闻
你怎样看待虚假新闻
最近一段时间我听说一些非常火爆、夺人眼球的新闻。比如说“啤酒甲醛含量超标”、“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秦始皇兵马俑缓慢风华,如果不采取措施,百年之后兵马俑将会变成一个煤炕”等等。有一些媒体还纷纷转载,而负责任的媒体对此实地考察以后发现,这些被炒的热闹非凡的新闻全都虚假的,追来追支找到最初发稿的记者一问才知道,这些消息的来源或者是道听途说,或者是翻译失误,或者是子虚乌有。虚假新闻实在已经成为媒体的一大公害。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信息是否真实、客观、准确、对整个国家的形象,政府的形象,甚至是社会的安定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虚假新闻轻则对社会公众形成误导,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重则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引发社会**。
其次,虚假新闻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传达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渠道。如果虚假新闻不断,不仅对社会和受众是严重的伤害,对于新闻界自身的损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虚假新闻严重影响我们党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可以说是既害人害已又害社会。
尽管虚假新闻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却给新闻界带来恶劣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除了新闻媒介内部要加强制度管理,对编造虚假新闻的记者严肃查处外,社会各界也要驾驶对新闻界、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及时揭露虚假新闻的骗局,形成虚假新闻人人喊打的合力,营造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