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乐东县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海南省乐东质量技术监督局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
工作方案
根据省局《关于立即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琼质技监特„2007‟34号)的要求,根据乐东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特种设备监察部门依法监管责任。全面梳理全县特种设备特别是起重机械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局成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黄泽聪局长担任,组员由分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陈毅雄副局长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组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以及总结上报工作。
三、工作范围
(一)隐患排查工作的范围是:高危行业、人员密集场所、冷冻制冰行业使用的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重点对本地区尚未开展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和冷冻制冰行业的压力容器、1
压力管道进行排查整治,督促企业积极申请定期检验和开展人员培训。
(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范围: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的范围是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 第373号)第八十八条定义,且列入《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第31号)的各类起重机械。重点是正在实施搬迁和计划搬迁的企业以及电站、冰厂、胶厂、混凝土构件预制企业等使用的起重机械。同时,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把事故频发、隐患较多、管理薄弱的其他特种设备列入本次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范围。
四、工作内容
(一)隐患排查工作主要内容:
1、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情况,是否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三落实”即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主体、落实规章制度。“两有证”即设备有使用证,作业人员有上岗证。“一检验”是必须对设备依法申报检验);是否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所使用的特种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隐患是否得到有效治理。
2、按照省局《关于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规定,对排查出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开展整治。发现安全隐患,我局将督促隐患存在单位按照内容、标准、措施、进度、责任人“五落实”的要求,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和消除,并填写《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上报省局特设处。在整治工作中,应积极争取
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县政府和省局报告。
(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内容
结合《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围绕以下工作重点,依法组织本次专项整治行动。
1、在2006年对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进行全面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再次督促辖区内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开展安全自查和重点抽查,并认真填写《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严肃查处未依法登记使用、无证操作、超期未检、无安全技术档案等违法行为,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积极与培训机构联系,落实作业人员的持证工作,要求每家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至少1人以上持相应的操作证书,并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进行上网管理。
3、检查起重机械安全状况和使用现场情况。对起重机械进行现场检查,检查起重机械检验合格标志、吨位标志等是否醒目,危险性较大的吊装或施工作业场所是否有明显标识,安全区域内有否无关人员活动。抽查起重机械钢丝绳、制动器和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好用。
4、认真开展自纠自查,严肃纠正不按程序和时限办理许可、未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等失职行为,确保安全监察工作到位。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30日前)。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并进行动员部署,督促企业认真落实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的各项要求。
(二)企业自查自纠和总结阶段(7月1日至8月31日)。相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自查自纠工作完成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总结随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情况汇总表》上省局。
(三)整改提高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根据前一阶段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督促整改,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协调解决。同时,按照已建立的隐患排查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要求,消除死角。
(四)“回头看”再检查阶段(10月1日至11月15日)。为巩固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取得实效,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再检查。主要检查各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是否治理到位,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对于专项整治工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否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改进措施。
六、工作要求
(一)争取支持,加强协调。积极主动将此次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向县政府进行汇报,在取得当地政府支持和
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基础上,完成好此次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工作部署,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挂帅,周密部署、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务求实效。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这次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为契机,推动特种设备重点监察工作的开展。既要切实消除当前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突出隐患,又要落实治本之策,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广泛宣传,舆论监督。在整台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这次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宣扬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与经验,同时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予以曝光,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日
第二篇:关于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
007〕355号)
特急国质检特函„2007‟355号
关于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
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7年以来,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尽管各类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特种设备事故起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0%,特别是起重机械事故仍呈高发态势,重大事故时有发生,1至4月份发生严重以上事故25起,死亡23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7%和53%。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16号)印发后,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和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部署,决定立即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行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开展隐患排查和专
项整治,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的责任和质检部门依法监管的责任,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特种设备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消除起重机械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完成今年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低于327人、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低于0.83、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低于0.92的控制指标,促进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二、对象和范围
隐患排查的范围是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电力、水利、建筑施工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和近年来发生过重特大事故的行业使用的特种设备。
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的范围是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第八十八条定义,且列入《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第31号)的各类起重机械。重点是工厂、码头、货场内和建筑、铁路、交通、水电火电施工工地内使用的起重机械。
各地还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把事故频发、隐患较多、管理薄弱的其他特种设备列入本次排查和整治工作范围。
三、主要内容
(一)关于隐患排查工作。
1.检查特种设备使用企业依法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情况。是否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是否建立应急救
援机制;所使用的特种设备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是否得到有效治理,一时难以治理的是否列入限期整改计划并制订有效监控措施。
2.本次排查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分类梳理、明确隐患整改的时限、措施和责任人员,要突出企业治理隐患的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
(二)关于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
近期公布的《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92号),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并围绕以下工作重点,依法组织本次专项行动。
1.严厉打击无证和超范围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以及出借许可证、拒绝监督检验等违法行为,维护特种设备生产的良好秩序。
2.坚决取缔使用无证单位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的设备,严肃查处未依法登记使用、无证操作、超期未检、无安全技术档案等违法行为,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3.严肃查处超核准范围检验、无证人员检验、不按照安全规程检验的违规行为,确保检验工作质量。
4.严肃纠正不按程序许可、不按时登记、未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等失职行为,确保安全监察工作的到位。
四、实施步骤
本次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分4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布臵阶段。
6月15日前,各地质监部门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制定当地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开展动员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
从6月15日至8月15日前,各相关单位按照当地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组织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制定限期整改计划,落实责任人员,并制订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要形成报告,报当地质监部门。
(三)督促检查阶段。
从8月15日至9月15日前,基层质监部门要组织检查组,对当地企业自查自纠进行督促检查;各省级局在10月1日前完成对本地区的督促检查,在此期间,总局将对部分地区组织督查。
(四)“回头看”再检查阶段。
从10月1日至11月1日,各地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的或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研究制订措施,并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整改,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结束后,各省级局应形成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报告,11月15日前分别报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
五、工作要求
(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各地要向当地政府主动汇报此次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在积极参与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同时,争取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一并纳入专项行动,在各地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配合下,搞好此次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领导。各级质监部门要对此次专项行动予以高度重视,各级质监部门负责人必须亲自部署,建立以主管领导牵头、有关机构负责人参加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务求实效。
(三)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要与日常监察密切结合。各地要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将隐患排查、专项整治与三个体系建设一并推进,既要消除严重威胁特种设备安全的各种隐患和问题,又要落实治本之策,加快推进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宣传。各地在专项行动期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特种设备的关注程度。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要予以曝光,对先进典型与经验要大力宣扬,同时要向社会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能力,营造人人关
心特种设备安全的氛围。
各级质监部门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组织好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把起重机械事故高发的态势降下来,确保完成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事故控制指标,以良好的安全环境迎接党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实验幼儿园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加强我园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有效整治火灾隐患,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消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园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认真组织我园火灾隐患排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全面消除校园火灾隐患,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我园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我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状况,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确保我园安全形势稳定,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实施,成立实验幼儿园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组。
组 长:高瑞钦
副组长:张高翔 解瑞星
成 员:程国钦 李玉娜及各班班主任
四、工作重点及任务
消除和整改我园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全力整改和控制电线老化、超负荷运转等问题;加强对教室、寝室、食堂等要害部位及人群密集场所的管控;强化对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和防火的实战操作演练教育。
1、集中开展对用电用火设施的检查,清理违禁电源、电器设备,严禁安装设置不符合消防要求的用火、用电设备,消除火灾隐患。
2、重点清查具有火灾隐患的部位。对于存在有消防安全问题的部位,及时研究并落实解决办法和措施。
3、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检查工作。按照有关要求规定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和灭火设施,并合理摆放。
4、重点部位重点防范。加强对用火用电行为的消防安全管理,将容易发生火灾或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进行严格的监管、监控,对空腹钢窗和封闭进行全方位检查。
5、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每周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对在我园的幼儿进行消防知识,灭火技能和应急情况下的自防、自救、自护和互救能力的教育,开展一次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
清丰实验幼儿园 2012年9月24日
第四篇:特种设备隐患排查的治理工作方案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旌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旌德县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公司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杜绝特种设备及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
组长:胡燕芳 副组长:陈姝媚
成员:汪涛、杨理、黄四庭、胡智忠
负责检查、监督本公司辖区特种设备和起重机械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范围、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排查治理范围:包括公司所辖范围内的所有在用特种设备:锅炉、电梯、起重机械等。
(二)排查治理内容:
1、贯彻上级部门关于特种设备和起重机械的各项要求的落实情况;
2、特种设备和起重机械的备案登记、安装、拆卸、检测、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
3、有关特种设备和起重机械的操作规程、制度的落实情况;
4、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及培训教育情况;
5、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制定、落实情况。
(三)种类设备隐患排查的重点
1、锅炉
检查锅炉房、安全阀、水封装置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是否存在无证使用、无证上岗情况;是否存在超压使用和常压锅炉承压使用情况;是否存在违法修理、违法改造的情况;是否推行安全使用承诺制度。
2、电梯
检查电梯是否落实了电梯维保单位;维保单位是否每半个月对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是否粘贴了安全使用警示标志;是否粘贴了电梯出现故障时乘客须知;电梯报警电话、警铃等是否有效。
3、起重机械
检查起重机械有无非法制造、非法安装、非法修理、非法改造情况;是否定期检验、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安全保护装置(限位器、制动器)和主要零部件(吊钩、钢丝绳、吊索具)等是否安全、可靠。
检查简易升降机是否有醒目的额定载重量、严禁载人运行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警示标志;是否有停止运行的操纵装置;是否设置防止坠落、冒顶及停靠安全保护装置。
(四)实施步骤
1、第一步(5月至8月):围绕汛期安全和北京“奥运会”安全,做好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公司安全控制中心进行日常巡查,检查、监督相关部门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工作。
2、第二步(9月至12月):针对黄金周安全、防冻及浴室锅炉安全为重点,深入推进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杜绝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司将在各部门、各项目部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督查,按照“三定”原则(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事故隐患及时消除、处理。
我公司将通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坚持进行回头看,反复抓,抓反复,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巩固治理成果。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引导项目部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对不按要求整改的,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对其进行处罚。建立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县质量监督站上报相关信息,以利于县质量监督站指导和推动我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
安徽省观志实业有限公司
安全控制中心
二OO八年五月十四日
第五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宾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宾政办发〔2010〕64号
宾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宾川县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华侨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宾川县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九月十二日
宾川县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等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新疆乌鲁木齐“7·19”、辽宁沈阳“8·28”两起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全力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云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消防委发〔2010〕14号)和《大理州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大理州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大消防委发〔2010〕10号)要求,制定宾川县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什么地方不放心、就排查什么地方”,“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紧紧围绕当前正在开展的构筑社会消防安全“云岭防火墙”工程和建筑消防设施治理工作,深入查找公共消防安全和消防监督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排查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场所,严厉惩治消防违法行为,全面消除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发生,扎实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云岭防火墙”工程,全力维护火灾形势的稳定。
二、工作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工作机构。为切实做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成立宾川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部署、指导协调、督导验收等工作。组长由县消防安全委员会主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熊永祥担任,副组长由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县人民政府法制局局长丁文生、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唐小军和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杨万勇担任,成员由规划建设、商务、教育、民政、交通、工商、文体、卫生、旅游、司法、质监等部门任消防安全委员成员的领导同志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宾川县公安消防大队,具体负责全县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日常事务,由宾川县公安消防大队参谋赵凡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龙腾、字正芳、应晓月
组成。
(二)职责分工。县消防安全委员会牵头组织县级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管理权限,对本部门、行业、系统、管辖单位、区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具有行政执法和监管职能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运用行政监管手段,依法查处存在消防安全问题的单位和场所。各部门要设专兼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联络员,及时通报发现的消防违法行为。各地公安机关要实行治安、警务督察“多警联勤”消防执法机制,量化工作任务,督促公安派出所严格落实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职责,全面排查小场所、小单位的火灾隐患。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消防部门:重点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场所等单位(场所)进行排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并督促整改。参与相关部门组织的联合监督检查,为各部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整理汇总排查整治工作情况。
2、旅游部门:负责旅游景区(点)、宾馆(酒店)、旅游购物商场等单位的监督检查。
3、公安派出所:负责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三合一”等场所,以及小旅馆、小餐厅、小商场、小网吧、小学校、小诊所、小歌舞娱乐、小美容洗浴、小生产加工企业“九小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4、文体部门:负责对影剧院、录像厅、舞厅、卡拉OK厅、游戏厅、网吧等歌舞娱乐场所的监督检查,对文化许可情况进行检查、梳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5、工商部门:负责对公司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个体工商户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对其工商行政许可情况进行检查、梳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6、规划建设部门:负责对新建工程、在建工程办理建设行政许可情况进行检查、梳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负责对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厂矿、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等进行安全检查,深入排查火灾隐患。
8、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卫生系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9、质检部门:负责联合工商部门检查生产、流通领域的消防产品,依法查处消防产品违法案件。
10、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高中、职业中专、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11、旅游协会、个私协会、网吧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结合消防安全行业自律工作,组织本行业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12、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管辖范围、职责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各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领导、组织本乡镇、本部门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隐患排查整治范围及内容
(一)排查整治范围
1、人员密集场所
(1)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责任部门:工商、文体、旅游、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
(2)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敬老院、幼儿园;责任部门:工商、卫生、教育、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门。
(3)客运车站候车厅;责任部门:交通、公安等部门。
(4)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责任部门:教育、文体、公安消防等部门。
(5)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责任部门:工商、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
2、易燃易爆单位: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和场所;责任部门:安监、公安等部门。
3、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责任部门:规划建设、公安消防等部门。
4、地下场所:使用性质为生产加工、客房、商场、市场、娱乐场所、库房、汽车库等的地下空间,责任部门:规划建设、工商、文体、人防、公安等部门。
5、小场所:小旅馆、小餐厅、小商场、小网吧、小学校、小诊所、小歌舞娱乐、小美容洗浴、小生产加工企业;责任部门:工商、文体、公安派出所等部门。
6、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三合一”等场所;责任部门:乡镇政府、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和村居民委员会、工商、文体、公安派出所等部门。
7、临时建筑及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责任部门:规划建设、公安消防等部门。
8、辖区火灾形势严峻及火灾隐患突出的其他产业、场所;责任部门: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
(二)排查整治内容
全面检查社会单位对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贯彻执行情况及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情况。具体是:
1、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及落实情况。
2、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3、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及演练情况。
4、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是否通过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地下建筑的用途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情况。
5、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的设置情况。
6、消火栓状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灭火器材的配置情况。
7、电气线路敷设以及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
8、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情况。
9、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场所的设置位置情况。
10、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三合一”场所及小场所的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实行防火分隔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情况,消防设施的运行,电气线路敷设及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
11、销售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的质量情况。
四、工作步骤
这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15日前)。各乡镇、管理区要结合实际立即制定本地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总体方案,设立领导机构,明确排查整治的范围、重点、时限、措施,制定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量化工作任务(包括检查、处罚、宣传等方面),层层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各相关部门要分别制定本部门、本系统内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方案,报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各乡镇、管理区要及时召开会议对本地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各部门要根据工作方案积极推动所管理的行业系统、单位组织开展自检自查,自查情况要填写记录并存档备查。乡镇政府、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切实抓好辖区内宣传动员工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公安消防机构要结合行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培育一批“四个能力”建设“明白人”,推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各行各业、单位中顺利开展。对培训的情况要及时收集整理,认真统计,存档备查。
各级各部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和工作部署情况请于9月17日前上报县专项整
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部门方案请报传真件或纸质件,需盖各部门公章,传真号码:0872—7143186)。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15日至12月10日)。各乡镇、管理区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好表率,亲自带队在一线开展检查,亲自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切实以务实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各行业或系统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所监管的社会单位逐一进行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对排查的情况要登记造册,存档备查。各公安派出所要集中警力,统一组织部署,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各部门要加强协作,联合执法,合力整治。在中秋国庆、亚运会亚残运会、冬防期间,要加大工作力度,集中开展攻坚突击战,整治消除火灾隐患确保节会和冬防期间的消防安全。
从9月15日起至12月10日,请各乡镇、管理区每周三上午9:00之前向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部门联合排查整治工作周情况统计表》(附件2)。《社会单位联合执法检查表》(附件3)请一式两份存档备查。
1、中秋国庆突击战。9月20日至9月30日,各级各部门要以国庆期间举办庆祝活动的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等场所为重点,集中力量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要落实监管主体,加强联合检查,强化日常管理,加大隐患整治力度,确保整治时间、整治措施和整治效果。突击战工作情况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1)请于10月11日前上报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2、亚运会亚残运会突击战。11月5日至11月11日,各级各部门要制定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火灾隐患排查计划,量化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每天派出工作组对重点单位场所进行不间断的错时检查,督促单位完善措施、加强管理,落实好各项消防安全制度,确保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全县消防安全。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依法予以整改。突击战工作情况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1)请于11月12日前上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3、冬防攻坚战。11月12日至12月20日,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冬防工作特点,集中开展以供电、供气、供油、供水等要害单位和高层、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三合一”场所、城中村、居民社区为重点,尤其是以农村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要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打好攻坚战,抓好圣诞、元旦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各乡镇、管理区要切实组织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大检查,加强对农村火灾隐患的整治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三)验收总结阶段(12月10日至12月25日)。各级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验收,并于12月3日前将验收总结情况和《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1)书面报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届时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将派出联合工作组复查验收,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排名通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工作,要建立完善部门间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行政许可及监管职能,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及时督改整治;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通报工作情况,研究难点问题,有效推动工作开展;要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严格执法,消除隐患。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时查处消防安全问题并执行公安部“七个一律”: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要严格依法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凡消防设计审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同意施工;凡消防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凡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抽查不合格的,一律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对既有
建筑和易燃易爆单位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督促整改。凡发现公众聚集场所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一律予以查封;凡发现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严重堵塞,已不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一律予以查封;凡建筑消防设施严重损坏,不再具备防火灭火功能的,一律予以查封;凡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的,要坚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一律将障碍物予以拆除。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要提请政府挂牌督办,限期消除隐患。对拟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但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临时性建筑,规划建设、工商等部门不予受理相关行政许可,对违法使用的,要依法取缔。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多媒体渠道,在本地区、本行业系统内部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宣传动员、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和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知识普及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隐患整治的浓厚工作氛围。乡镇、管理区、社区和村居委会要通过节假日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宣传展板等活动,对辖区内单位、居民、村民进行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消防安全提示、开展面对面消防宣传教育,强化广大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要充分抓住中秋、国庆、119日、圣诞和亚运会、亚残运会等重大节庆活动等,大张旗鼓的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宣传,营造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各社会单位要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基本工作标准》,继续深化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培训,切实做到消防安全管理人“四懂四会”,消防控制值班人员“三懂三会”,一般员工“两懂两会”,全面提高社会单位抗御火灾的能力。
(四)加强统筹,整体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作为今年后四个月构筑社会消防安全“云岭防火墙”工程的重点工作,统筹部署,整体推进。县规划建设、教育等与专项整治开展密切相关的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在认真组织本部门、本系统参与此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继续统筹抓好建筑设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校舍消防安全工程等专项工作。
(五)强化督导,跟踪问效。各乡镇、管理区要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督导工作制度,组建督察组,由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带队,采取督导检查和明察暗访的方式,适时对所辖乡镇、管理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并对社会单位、社区、农村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必须紧盯不放,及时问责,跟踪督办,直至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