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病人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2、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
4、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5、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采血的标准:1)年龄:年龄上限因符合国家献血法规定,下限取决于儿童的合作和理解能力,以及有合适的静脉,并能耐受采血后的生理影响等。
2、体重:预存式自身输血采血量每次不超过400毫升,体重在50公斤以下者,应每少1千克减少8毫升。
3、血红蛋白:自身输血者血红蛋白应大于110g/L,红细胞比容大于等于33%
4、采血环境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血站及输血科专用房间)
5、采血间隔 采血间隔应由输血科医师同病人的主治医师视病情而确定。一般2次采血的间隔不少于72小时。最后1次采血应在手术前72小时进行。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离预定手术日期尽可能远的时候采血,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病人的血细胞比容恢复到采血前的水平。
三、自身血液的保存
1、自体输血采集的血液要有专用储血冰箱保存,设立专门的自身储血空间。
2、自身储血血袋有明确详细标记,醒目的标签,明确自身输血特殊标记。
3、自身血液贮存冰箱温度及细菌标准应符合储血冰箱标准。
四、血液的回输
1、血液回输前,首先检查血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保存日期,严防过期失效血输入病人体内。
2、血液回输时,要严密观察病人,如一旦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3、未输完又不适合转让他人使用的血液,要以妥善的方式处理掉,并有医疗文字记录。
五、自身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手术前采血可能使病人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
2、手术前采血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晕针。
3、采血时,保养液与血液未充分混合,出现血液斑块,影响回输血量或血液报废。
4、血液在保存中可能出现溶血或污染,导致血液报废。
第二篇: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十堰市和协医院围手术期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
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重症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必须认真作好术前准备,术前晚须仔细检查相关事宜落实情况。
6、手术通知单应由主管住院医生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7、次日上午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在前一日下午17点前,当日下午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在上午8∶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8、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9、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护士提前40分钟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10、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不得将患者衣物、石膏、牵引器等污染物带入手术间。
二、手术分类:根据手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
1、一类手术:指普通常见的1-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如小面积清创缝合、人流术、刮宫术等。部分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2、二类手术:需4-5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阑尾切除术、剖宫产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二类手术应在手术室完成。
3、三类手术:疑难、重症手术和需6-7人以上人员完成的大手术。
4、四类手术:新开展的重大手术。
三、手术医师分级和手术范围原则:
手术的术者、第一助手、第二助手严格按照医师资格准入。
1、毕业一年以内的实习期医师:原则上只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做简单的一类手术以及各类开腹手术的第一或第二助手。
2、大学毕业三年以内的低年资住院医师,应能熟悉掌握一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的帮助下,担任二类手术第一助手、第二助手。
3、大学毕业三年以上、五年以内的住院医师,应能熟悉掌握一类手术,担任二类手术第一助手和第二助手、三类以上手术的第二助手。
4、大学毕业有五年实践经验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经考核,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三类手术的第一助手和第二助手、四类手术的第二助手。
5、主治医师应能熟练掌握二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掌握部分三类手术,担任四类手术一助手。
6、正、副主任医师参加各类手术,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各类手术,有权监督、检查手术诊疗质量。
四、手术审批
包括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参加手术人员及其具体分工等,应按一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
⑴二类手术的审批由二线医师负责,审批时,二线医师应认真检查病人,审核诊断是否明确,术前准备是否完成,并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人员及分工安排做出决定并做好记录和签名。二类择期手术应报告二线医师或科主任核准。
⑵三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科主任应会同二线医师查房,组织术前讨论,决定手术方案等,同时应报医务科,必要时报院长批准。
⑶四类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明确且病情危重又必须探查手术,科主任应报告医务科,由分管院长批准。年龄小于40岁妇女子宫切除术(癌症患者除外)及外伤肢体切除等时需报医务科和分管院长批准。
⑷手术通知单既是一种手术安排形式又是一种手术审批形式,二类以上择期手术通知单均应由科主任审核签字,并在手术前一天中午12时前送达麻醉科和医务科,急诊手术由值班二线主治医师审核签字。
⑸二类以上手术通知单送医务科、麻醉科。医务科、麻醉科审核手术医生资格。麻醉科对不符合规定的有权不安排手术,并向医务科 报告。麻醉科认真做好麻醉准备工作外,麻醉师在手术前一天要认真查看病历、病人,对麻醉方式经检查病人后如有不同意见,应与手术医师协商讨论或提出暂缓手术意见,以确保手术质量与安全,必要时可由医务科组织协调解决。
(6)择期手术,麻醉科要按手术单上通知手术时间,手术室人员提前1小时接病人入手术室,保证手术准时开始。急诊手术可由手术医师护送入手术室时与麻醉医师交接。
五、术前讨论
1、所有择期手术均应开展术前讨论,科主任根据手术难易程度决定讨论范围。妇科: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子宫以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卵巢切除术、卵巢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择期剖宫产术、其它手术如果病人伴有其它严重疾病或者辅助检查较大异常,对术中和术后有一定影响的,也需要全科室医生参与术前讨论。例如高血压病人手术、凝血功能异常及疑难重症手术的病人手术。
2、危险性手术讨论程序:
(1)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病情涉及多科室的,邀请相关科室副主任以上医生或科主任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人员、分管院长参加。
(2)讨论内容:术前诊断、手术指征、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注意点,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处理办法,术前应完善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术中分工协作,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
3、术前讨论以前由经管医师整理材料,尽可能整理成书面材料,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以便查阅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4、讨论时由经管医师报告病例,二线医师作相关补充,说明初步手术意见和难点。
5、讨论时要发扬民主,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同时要强调正确的集中。可准备几套方案,以策完全。
7、科主任做好工作安排,合理分工,对麻醉、手术、护理以及术后观察提出要求,作出手术决策。
8、术前讨论情况应摘要记录,存入病历。
六、术前准备
1、术前诊疗准备
⑴认真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术者应亲自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除完成常规辅助检查外,还应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在手术前尽可能地得出正确的诊断。
⑵施行手术前,应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必要时配备一定数量的血液。
⑶控制和预防感染:应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感染,发热病人应待体温恢复正常后(特殊病情需立即手术者例外)才能安排手术。有菌手术或操作时间较长的无菌手术应按规范使用抗生素。
⑷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1-2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他手术在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必要时可胃肠减压。术前一日应作肥皂水灌肠或清洁灌肠,结肠或直肠手术应于术前口服肠道抑菌药物,减少术后感染。
⑸采取措施纠正病人全身情况,如营养不良、贫血、高血压、心脏、肝、肾疾病及呼吸功能障碍、糖尿病等的治疗,以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力,并符合麻醉手术适应征要求。
⑹对术中拟用药品有需要作过敏试验的,术前均应按要求做好过敏试验,并将结果在术前小结中记录。
2、手术方案准备
⑴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对术前诊断不明确或手术后效果很难肯定的病例,特别是内脏摘除、截肢等重要手术,必须十分慎重,适应症要有支持依据并报医务科、主管院长批准。择期手术,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对病人的身体条件作全面估计,选择最有利的时机进行,急诊手术,则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应当机立断,迅速进行手术。
⑵术前小结:经管住院医师必须及时完成术前小结,内容包括:诊断、手术指征、主要辅助检查、拟行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注意事项、手术批准意见等,并按有关手术常规作好准备工作,各级医师要及时签名。
⑶疑难重症手术或危险性较大手术,科主任应组织术前讨论,必要时邀请麻醉、护理等相关人员参加,拟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术中注意点,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处理办法,术前应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参加手术人员及分工协作安排等,讨论时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强调正确的集中,可准备几套方案,以策万全。术前讨论情况应摘要记录,存入病历。
⑷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麻醉师在手术开始前常规检查各种仪器、药品的完好情况,特别是抢救物品准备情况,包括急救药品、吸引装臵、氧气供应等,器械护士要检查手术操作器械等,随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
⑸术者在手术前一天必须亲自检查病人,对手术方法和步骤做必要的复习和思考,并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术前护理准备
(1)护理人员应向病人作入院宣教,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情况。
(2)护士必须通过良好的语言交流,按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
(3)手术前做好常规准备工作(皮肤、血交叉、药敏试验、胃肠道、手术前晚、手术日晨的准备)。
4、术前病人准备
⑴医务人员应热情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使病人接受并配合手术。各级医务人员的解释切忌不一致,以免增加病人的顾虑。术者应向病人家属实事求是地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和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与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家属的支持,术前必须征得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
(2)医务人员应督促病人术前搞好个人卫生,严格按医嘱饮食,有吸烟习惯的病人,术前2周应停止吸烟。手术后病人常因切口疼痛,不愿咳嗽,故应在术前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
(3)病人去手术室前应排尿,盆腔手术或时间较长的手术,应留臵导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病人随身携带的首饰、手表等物品不要带进手术室,并应摘下假牙。
(4)认真做好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消毒工作,备皮应轻柔、仔细、干净,防止划伤皮肤。
七、术中管理
1、手术医师须在术前30分钟进入手术室,如没按时赶到,手术室有权取消其后接台手术。如手术医师不具手术资质,麻醉医生可暂不施行麻醉,安排合理后再行手术。
2、手术医生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3、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的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4、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施行。
5、术中急需用血,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争分夺妙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化验室必须配合以最快速度合血。
6、术中麻醉医生不能离开病人头侧,所有术中用药及抢救设备须术前准备好,除一、二类手术同时照看两台时可偶尔离开外,任何时候均应守护在床头,严密监视生命体征变化。
7、所有手术均应尽可能派器械护士上台,所有手术器械敷料必须清点数目。巡回护士需严密注意患者肢体摆放是否舒服,有无压疮及患者冷暖情况。巡回护士如只看护一台手术,手术过程中离开手术间不得超过两次。提倡护士术前日看病人,术晨准备好所有物品,术中不得离开手术间。
8、手术过程中非手术人员(修理工、担架工)不得入手术间,如特殊情况,进手术室需戴口罩、帽子,穿手术衣或参观衣,否则不允许入内。
9、局麻手术中,手术医生必须经麻醉医生同意后使用麻醉药品,且麻醉医生应观察麻醉过程,防止意外情况。麻醉医生使用贵重药品时须听取主刀医生意见。医保病人不得随意使用术后镇痛泵及自负麻醉药,如一定要使用,需门诊交费,不得记帐。
10、全麻病人拔管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完全复苏后方可送回病房且须有麻醉医生陪同。
八、手术过程注意事项
1、任何手术都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要求解剖层次清楚,止血完善,对分辨不清的组织不要随便切割,注意保护暴露的组织,避免手术副损伤。
2、术中所有医务人员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工作,不闲谈与病情、手术无关的话题,在手术室内任何人都不能使用私人通讯工具。
3、手术过程中,如有意外发生或遇有疑难问题时,主刀医师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当机立断,控制危情,必要时立即请上级医师到场解决,或邀请术中紧急会诊。
4、切割下来的病灶组织应送病理检验,性质待定的病灶,应先切割小块组织送快速病检,待病理检验报告后,再确定手术方法,不得凭主观判断决定手术方法。
5、手术切割下来的标本由巡回护士给病人家属过目,然后标本由手术室护理员/护工送病理科检查,送检人员和病理医师在《标本病理送检登记本》上签字。
6、手术计划的改变或扩大,原手术计划没有脏器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均应由主术者及时向委托人告知理由,征得委托人签字同意后方能施行,并报告科主任。
7、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时注意操作精细,严密止血,不留死腔
九、术后管理
1、巡回护士术毕提前 15 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准备,由麻醉医生、经治医师、巡回护士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向接班 医师床头交接,内容包括手术过程主要情况,术中输液、出血、输血、用药等情况及病人回病房后的情况,术后注意事项及主要处理措施。
2、术后医嘱应由主刀医生开具或按主刀医生意见经治医生开具。术者或第一助手在术后及时完成第一次术后病程记录,术者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危重病人应立即完成术后第一次病程记录和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外院医师为术者或术者紧急外出)由第一助手完成,术者应过目并签字。
3、二类以上手术,术者在术后三天内每天应对病人查房1-2次并有查房记录,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急诊手术,术者若不是经管医师,亦应在术后三天内要有手术者或主治医师查房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经管医师反馈,及时处理。术后第二日麻醉医师访视病人,书写术后访视记录。
4、术后应连续记录三天病程记录,内容包括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
5、对中、小型手术而情况平稳的病人,手术当日可每隔2—4小时测定脉搏、呼吸和血压一次,连续6次平稳后可递减,大手术或有可能发生内出血的病人,每30—60分钟就应测定一次,有条件的应臵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直到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时间过去,病人病情稳定。
6、仔细检查伤口,了解切口情况,经管医师应亲自换药,一些重要的伤口应由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亲自处理换药,应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复杂的换药应请其他医师协助。
7、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不能主观臆断,以免误诊。
8、加强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术后根据病情、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危重病人要及时进行实验室监测,避免二重感染。
9、术后护理
(1)详细了解麻醉种类、手术方法、手术过程、术中输液、输血和用药等情况。
(2)接病人后及时观测生命体征,检查切口和引流管位臵及固定情况。
(3)根据手术大小、麻醉情况按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切口和各种引流情况,并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4)根据病情和手术性质的需要,认真做好手术后护理及术后康复教育。
第三篇: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一、贮存式自体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l、只要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i。或红细胞压积>O.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10g/i。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t)
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l、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llOg/L(红细胞压积)≥O.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O.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三、回收式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回收血禁忌症:
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2、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消毒液污染。
3、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注:
①自体贮血的采血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有些行自体贮血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术中应予重视。
②适当的血液稀释后动脉氧含量降低,但充分的氧供不会受
第四篇:围手术期总结
围手术管理考核
2013年第三季度总结
围手术管理是对于医疗机构在对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所涉到的医疗行为。手术前应做好辅助检查(各项项目和必须检查),手术主刀医师术前必须查看病人,同时做好术前小结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术中标本的处理,遇特殊情况的报告,术后的手术记录和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等相关内容进行检查,发现这次检查结果较好,相关问题较少,现在将本年第三季度的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医务科在2013年第三季度中每月对临床科室的围手术管理进行相关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有:
1、遇急诊手术未及时上报。
2、术后24小时内病程记录不规范。
3、医患沟通未及时在相关病历中体现。
4、术前小结内容简单。
5、术中遇到困难或特殊情况为及时记录处理方法。
6、极个别医师未在术前一天查房记录。
7、术后无连续病程记录。但也有很多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
1、手术记录及时,术后病程记录及时,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间爱你内查看病人。
2、无越级手术。
3、择期手术等待<3天。
4、术前医嘱执行很好。
5、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准确无误
6、择期手术报告医疗小组。
7、术中医嘱、术中切除标本的处理规范,记录详细
8、特殊手术均审批。持续改进:
1、需要会诊时,会诊医师在没事的情况下要及时到达会诊地点
2、术前讨论和术前小结要及时完成和完整。
3、术后上级医师要及时查看病人并记录相关病情,同时主管医师要有术后连续3天的病程记录。
4、主管医生或主刀医师应在术前一天查看病人。
5、医患沟通要及时,并且要有相应的文字记录,并在病例中及时体现。
6、术中遇特殊情况要及时上报并处理,并将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中。
从这次检查可以发现,我们医务人员在很多项目做得很好,很多方面较去年检查有了很大提高,但有的地方需要改进,在整个围手术期要尽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减少不必要的医患误会,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医务科
2013年9月29号
第五篇: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管理质量,防范手术风险,结合医院实际和有关管理制度,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术前管理
1、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具体见《术前必备检查目录》和《麻醉和手术前准备的临床要点》。术前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和病例讨论制度。所有医疗行为均须如实记录在病历中,主管医生应做好术前小结。
三、四级和特殊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特殊手术的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必须通知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参加。
3、严格落实知情同意制度。手术前术者必须亲自查看病人(邀请外院人员主刀必须有外院人员亲自查看患者的相关记录),亲自向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包括病情、治疗方案和替代方案、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并与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4、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科主任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特殊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手术室必须严格审核手术申请单,发现未经医务科批准的特殊手术和院外会诊手术立即通知医务科,并暂缓安排。
5、严格落实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院外会诊制度。特殊手术(具体定义见特殊手术审批报告制度)、外院会诊手术必须按要求分别在术前一天递交审批表和外院会诊申请单(均须附术前讨论记录复印件)。
6、严格落实术前麻醉访视制度。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择期手术的访视必须在术前一天18时前完成,并填写好《术前麻醉访视记录单》、《手术风险评估表》、麻醉知情同意书、开好麻醉前医嘱,严禁手术当天完成上述工作。如果麻醉师会诊时病人不在医院,在术前访视单上注明患者离院,并由申请科室护士签名确认,上报医务科批准后可通知变更手术时间。术前一天麻醉医生无法完成访视可由其他麻醉医生完成,但手术当日必须亲自访视患者,并重新填写术前访视记录单或在原单上签名,检查麻醉知情同意书是否有补充告知,如有必须再次书面告知。复杂特殊的患者应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术前访视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麻醉前小结。
7、手术时间安排流程:(1)申请:手术科室在完成术前准备后提出书面申请,择期手术的申请单应在术前一天11∶30前送到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申请单,并标明“急”字;(2)审批:麻醉医生在完成术前访视后在申请单上签注意见,巡回护士完成术前访视、器械护士完成器械准备后在申请单上签注意见;(3)通知:不能按申请时间安排时,由值班护士最少提前12小时书面通知申请科室,按时手术无需通知。
8、手术顺序安排原则:急诊优先,产科优先。择期手术首台原则上优先考虑高风险和无菌手术病人,其次按申请时间先后,再次按预计手术时间。
二、手术日管理
1、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制度,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操作常规。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时刻注意尊重病人。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着手术室工作服到过手术室以外的区域后再次进入手术间必须更换手术室工作衣服。严禁将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手术间内使用。手术过程中非手术人员不得入手术间,如特殊情况经医务科批准后需戴穿好口罩、帽子、手术衣或参观衣后进入手术室。
2、术者、麻醉师、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未经三方核对不准实施麻醉与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
3、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器械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及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4、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麻醉师。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师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异常要及时提醒术者。
5、麻醉医师须在术前准备好所有术中用药及抢救设备,术中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术者。遇有不能处理的困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负责人。
6、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书面同意后实施。
7、术中用血要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急需用血时,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输血科必须以最快速度配血,用血量大时必须增加人力参与配血,值班期间通知副班回院。
8、遇有术中大抢救,由手术科室护士负责送标本、拿报告单、取血制品等运送工作。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的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9、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重要的标本须家属签名确认。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专人及时送上级医院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不能主观臆断,以免误诊。
10、局麻手术中,手术医师必须经麻醉医师同意后使用麻醉药品,且麻醉医师应观察麻醉过程,防止意外情况。麻醉医师使用贵重药品时须听取主刀医师意见。
三、术后管理
1、术毕,麻醉师要把麻醉记录单填写清楚,并向术者交代麻醉情况,巡回护士通知手术科室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待患者基本恢复后,麻醉医师、手术医生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在床头向接诊护士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生命体征变化、引流等情况,并检查束缚带是否已解除、管道是否通畅。值班期间交接病人,麻醉有异常情况的要向值班医生交班,值班医师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不能坐等病人叫唤。
2、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术后首次记录应在术后即刻完成,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3、麻醉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恢复室或病房或监护室或ICU),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时内随访且有记录。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或手术间)。待患者清醒,肌力及呼吸恢复的情况可参照Steward 苏醒评分,必须达到4 分才能离开麻醉恢复室(或手术间)。如遇到患者苏醒意外延长,或呼吸循环等功能不稳定者,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对于破坏性较大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前评估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术后先送科室监护室或ICU,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回病房。
4、凡实施三、四级和特殊手术时,术者应在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且不得离开本市,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5、术后麻醉师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术后72 小时内要随访患者,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应处理。
6、术后医嘱应由主刀医师或经治医师按主刀医师意见开具。对抗菌药物、精神麻醉药品或特殊治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门诊手术管理
1、做门诊小手术前,手术医师应按规定书写门诊病历(主诉、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结果或会诊记录、初步诊断、处理措施、拟行手术的名称和手术部位),做好相关术前准备(病理申请单、术前血常规、血型、感染四项等),做好术前谈话记录,并由患者本人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后要及时在门诊病历上写好手术记录,开好术后处方。
2、门诊小手术必须在门诊手术室或手术室进行,具体手术时间的安排,病人病种的预约,器械、敷料的准备,术前、术后接送病人,术中手术巡回,配合完成手术等均由门诊手术室负责。进入手术室操作的严格按照手术室制度执行,可先电话申请后补书面申请。
3、凡进入门诊手术室的工作及参观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服、鞋帽和口罩等。
4、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医生护士两人核对后在治疗单上注明“姓名、年龄、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核对无误”,并签名确认。
5、无痛内镜申请流程:临床医生按照肠镜、胃镜的适应症开单,内镜室审核是否有操作禁忌症和麻醉禁忌症(由麻醉科制定后交内镜室),无禁忌症者向麻醉科提出书面申请。对无操作禁忌症但有麻醉禁忌症的门诊肠镜患者,要预约麻醉师做访视后才做肠道准备,对住院患者麻醉师必须在做肠镜检查前一天完成访视。
6、无痛人流申请流程:妇产科医生排除人流操作禁忌症后开单,妇科门诊护士向麻醉科书面预约,麻醉医生审核同意后,再由妇科门诊通知患者做好相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