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复习题[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12:5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辛亥革命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辛亥革命复习题》。

第一篇:辛亥革命复习题

辛亥革命复习题

1、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下列对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3、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C、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D、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下列对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主张平均地权B.都意图削弱清朝统治者的权力

C.都带有救亡图存的目的D.都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

①爱国的,进步的②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③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④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他们要找的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约法

7、下列言论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C、“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D、“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

8、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A.国共合作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

9、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共合作,抗日烽火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

10、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促进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11、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B.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C.资产阶级太软弱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1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1A.南京B.上海C.北京D.武昌

1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②推翻了清朝统治

③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④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5、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

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16、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推翻了封建制度。

C.结束了中国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17、近代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区别这两大派别的关键

是看他们是否

A.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B.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坚决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训练新式军队和培养新式人才

1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 都要求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B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D 都是中国进行爱国救亡的运动

19、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三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

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人是谁?请再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生纱

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2)材料二中提及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丰功伟绩”?

(3)从材料三中,列举“新型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各一例。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起一股“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的热潮,创办了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上百道变法法令,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以除旧布新。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

一、材料

二、材料

三、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四次重大历史事件?(2)其中材料三这一事件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3)以上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和科学。

(3)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一个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

21、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之基,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重大的历史事件。总会让人从中获得启示,并汲取前进的力量。

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

国。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放词

材料四:辛亥革命和我们党的诞生这两大历史事件,展开了一幅中国人民百年来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壮丽画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归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起止的标志性事件。(2分)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为开端?(2分)中国开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

(4)依据以上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读读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2分(1)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历史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翻身当了国家主人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

(4)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复兴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六安九中 荣光林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归纳历史知识能力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探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树立青少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弘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同时,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了振兴中华,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其革命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

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通过史实总结出来,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教材分析

在不断面临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对中国这个危重病人进行医治: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但都失败了,中国该何去何从?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本课共有三目,分别是“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南京旅游图片)

同学们国庆七天长假是怎么渡过的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在这段时间去了一个地方,参观了中山陵和总统府。看到了老师心目中的伟人---国父孙中山先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而100多年前的一场革命仍在我的脑海中激荡。【板书】 辛亥革命

【教师引导】老师这次到南京,还见到了国际大导演张艺谋,他说要拍一部《国父孙中山》的电影,让我们同学给他提供一些资料,大家乐意吗?那么你了解孙中山吗?你眼中的孙中山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图片、学生简述孙中山的个人资料】„„

【教师补充】孙中山是个医生,但是后来却弃医了,他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的抉择说明了孙中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风起云涌----起义准备

【教师引导】如果要拍摄《国父孙中山》这部电影,我们要选择哪些拍摄地呢?

【学生自由讨论】„„

【出示图片】拍摄地一:美国檀香山。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地方呢?和孙中山有关系么?(学生自由发言)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爱国华侨、会党、留学生等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秘密宣誓。建立兴中会,他们的口号是“振兴中华”。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继兴中会成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为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作了准备。

【出示图片】拍摄地二:日本东京。为什么要选择东京呢?(学生总结)为了汇聚革命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到1905年8月份,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就成立了。介绍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领导人,同盟会通过的纲领,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民主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关于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先生对此有一个明确的阐发。“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出示图片】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把16字的革命纲领浓缩为“三民主义”,分别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解释其内涵,让学生把它与16字革命纲领一一对应。

【教师引导】近代中国这个重病人,人们一直在医治,洋务派、维新派等。那么孙中山医治中国和他们一样吗?孙中山开的药方是什么?(学生发言)所以孙中山动的是外科手术,洋务派、维新派则是内科治疗。【板书】血雨腥风---武昌起义 【教师引导】拍摄地三:武昌。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为实现三民主义,孙中山和革命党怎么做的呢?

【出示图片】起义的结果都失败了,但是却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出示视频】简单介绍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时机和武昌起义的过程。提问:这段历史在我们的电影中要不要出现呢?(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孙中山虽然没有直接领导武昌起义,但他的精神和影响仍在其中。

【出示形势图】提问:为什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份就脱离清政府宣告独立呢?让学生用一个词语形容此时的革命形势。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提问: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吗?(学生讨论)【板书】理想的实现----中华民国

【出示图片】拍摄地四:南京。介绍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出示图片】情景再现,我们现在走在1912年的南京街头,大家看看有什么变化吗?(展示国旗、纪年方法、称呼、剪发辫等变化)介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引导学生阅读P44页的材料,感受民主思想。

【出示文字材料】材料一:1956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时指出: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材料二:2001年10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就是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切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促进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材料三:2011年胡锦涛在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讲话“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引导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教师点拨】清朝全国的统治大致有260多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一直到1911年,这是两千多年,1912年开始了中华民国,帝制被废除,废除的是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

【板书】前途未卜---革命命运

(此部分课文中没有,做简单介绍)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出示图片)讲一讲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大致过程。

【拓展延伸】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呢?为什么?(教师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探讨辛亥革命的得失。

【小结】张艺谋导演让我们帮的忙,我们准备好了,那么我来把大家准备的资料展示一下,送给张艺谋。(出示图片)回顾本课内容。

【情感升华】辛亥革命已经有100多年了,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今天

已成为光辉现实,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正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向前推进,在总书记的领导下,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播放《走进新时代》音乐)

【布置作业】列举你所知道的孙中山先生的遗物 【板书设计】风起云涌----起义准备

血雨腥风---武昌起义

理想的实现----中华民国

前途未卜---革命命运

第三篇:辛亥革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 辛亥革命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考试内容与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学习要求: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占据领导地位的表现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中一方面体现出了真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但另一方面却寻求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妥协,而且不去发动人民群众。孙中山“一出世间就是革命”,性格很坚强,思想却软弱,刚上高中的学生难以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本课的主要知识有:兴中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

比较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讨论辛亥革命最终的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一部分人搜集资料,一部分人整理成文,一部分人制作课件,一部分人代表小组发言。在讨论过程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注意不要把讨论变成辩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并注意将禀赋不同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如黄花岗烈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种敢于牺牲自我、勇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教学流程】

投影:2009年国庆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孙中山画像 问:这是哪里?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 答:北京天安门;孙中山。

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在天安门广场都会摆放孙中山的画像,这是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规定的。为什么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都会在天安门广场摆放孙中山画像?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呢?

——选自《思想政治》

答:同盟会完全符合政党的特点,它是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说,同盟会成立后,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谓“新”,就是有了革命政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板书)

一、背景

⒈列强:瓜分控制中国

⒉革命党:宣传革命发动起义

⑴组织上: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⑵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革命党人在宣传革命思想的同时,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捍卫自己的理想。

如果问大家:你所知道的辛亥志士有哪些?可能很多同学都答不出来。这些起义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光也已经很久了。其实当时的起义还有很多很多,多得在书面上只是变成了一个代表省略的文字符号;其实当时捐躯的烈士还有很多很多,众多热血儿女的英灵变成了纪念碑上笼统的数字。一次次的起义,一次次的失败,血腥只是让革命者们更加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却丝毫不能动摇他们心中的信念。正如电影《集结号》中说的那样:“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下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缅怀几位辛亥志士。

投影:

徐锡麟(1873—1907),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7年与秋瑾约定在浙、皖两地同时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袭杀安徽巡抚恩铭,率学生攻占军械局,与清军激战4小时,战败后被捕,当晚被剖心而死。

临刑前徐锡麟神色自若地说:“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憾矣!。”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1904年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1907年,她与徐锡麟分头准备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被害。

徐锡麟34年的生命历程,果真不值得留恋吗?号称“鉴湖女侠”的秋瑾,临刑前只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那时她的心中难道只惦记着满目疮痍的国家,就从没闪现过一对娇小儿女明亮的双眸吗?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我们福州人的骄傲——林觉民。今年春节前老师参观了林觉民故居,现在就跟大家一起分享参观的收获。

投影:参观林觉民故居时拍摄的照片

林觉民,这位安眠在黄花岗的烈士给妻子的信中对生与死、情与爱写下了最好的注解。投影: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吾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先烈们献出的是生命,如果我们后人留不下一丝记忆,存不住一份感动,那将是极大的耻辱。

革命党人在一系列武装起义中展现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斗争精神,这一切更为我们的民族积累起宝贵的精神财富。

(板书)

一、背景

⒈列强:瓜分控制中国

⒉革命党:宣传革命发动起义

⑴组织上: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⑵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二、过程

⒈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播放视频: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胜利得到了全国十几个省的响应,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就在这时,孙中山从海外归来,全国17省代表在南京投票,孙中山凭借他在民主革命中的卓越贡献,以绝对优势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民国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

(板书)

一、背景

⒈列强:瓜分控制中国

⒉革命党:宣传革命发动起义

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⒋材料四弹劾总统的矛头实际指向了谁? 答:袁世凯。(板书)

一、背景

二、过程

⒈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⒉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⒊清帝退位(1912年2月)

⒋《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3月)

武昌起义的枪声很快响遍大江南北,也传到了一个叫未庄的小镇。大家能否从下面的名著片断中找出辛亥革命的隐患?

投影:

名著中的辛亥革命:《阿Q正传》节选

片断一:那还是上午的事。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他们……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

片断二: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片断三:“唔……这个……”阿Q候他略停,终于用十二分的勇气开口了…… “什么?” “我……” “出去!” “我要投……”

“滚出去!”洋先生扬起哭丧棒来了。

答:“历来不相能”的假洋鬼子和赵秀才在看准形势后也“相约去革命”;城里的知县、把总等都已改头换面,做了“革命党”,为革命阵营埋下隐患;他们还不准贫苦的阿Q革命;新旧军阀官僚、封建遗老遗少很快勾结在一起,钻进了革命阵营;……

绍兴如此,武昌如此,全国也大都如此。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在封建旧官僚的破坏下,革命派处处受到排斥和打击。1912年春,随着清帝宣告退位,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板书)

一、背景

二、过程

⒈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⒉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⒊清帝退位(1912年2月)

⒋《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3月)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

三、历史意义

投影:清帝退位诏书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板书)

一、背景

二、过程

三、历史意义

⒈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⒉功绩

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投影: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50页“学习思考”

答:清朝是当时中国的政府,中国是一个国家,因此清朝与中国的关系是政府与国家的关系。孙中山说自己不是清朝人,是因为他立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课本第53页“史学争鸣”

答:这道题实际上涉及对辛亥革命的最终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问题是目前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教材上提供的仅仅是其中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使命是反帝反封建,它没能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失败。第二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从经济上讲是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近代的工业国;从政治上讲是从君主专制过渡到民主制度。这个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没有一步到位,但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的话,却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推翻满清帝制,如果把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完全的民族独立作为一个任务强加到辛亥革命头上,这是苛求古人。因此,按照推翻满清帝制这个标准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实际上,各家争论的关键在于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角度,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是立足短期观察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课本第53页“自我测评”1 答: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

课本第53页“自我测评”2 答: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不成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推翻清朝统治就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一劳永逸地实现了“创立民国”,三民主义只剩下平均地权有待奋斗。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争取同是汉族又不乏开明之誉的袁世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革命是曲折的,斗争是复杂的。而且,资产阶级平时不注意发动群众,缺乏足够的实力,自己无法巩固政权,只好寄希望于袁世凯讲求诚信,甚至幻想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从客观原因来讲,袁世凯伪装得较好,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认清其反革命的本质。

课本第53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答:两句名言蕴涵的道理主要是:做事情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顺乎天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乎世界之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乎人情”、“适乎人群之需要”),做一个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具备世界意识(或称国际意识)的、代表人民利益的不屈不挠的实干家(“决志行之”)。

这两句话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既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更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提倡民主革命的人,他站到了时代潮流的前面;孙中山一出世间就是革命,是一个意志顽强的实干家。

学生能围绕其中一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关键在于确有实感,而非道德漫谈。

第四篇: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观后感

在大家忙着‚赶路‛的时候,静下心来看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不失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颇多。

第一点,就电影本身来说,我看到好几个画面似乎和《十月围城》的很相似。不是抱怨中国电影的不足,但还是认清自己的实力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才是有利而无害的。中国电影一旦与世界电影比较,就会相形见绌。我自己感觉中国电影能以其美丽的画面取胜,但在引进高科技技术方面就表现出远远的不足了。像《变形金刚》《盗梦空间》这类电影,真不知中国何时能拍出来。所以,中国的电影工作者要加油噢!

第二点,每每看到无数鲜活的生命战死在血泊里,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也许,对他们来说,献身与革命是他们毕生的追求。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理想奋斗,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人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和平安逸的生活。但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世界各国对逐渐强大的中国并没有表现出友好,他们忌肆与中国的强大,试图打击我们。而作为21世纪的主力军,我们担负着国家的命运,只有我们强大了,中国才能强大!不要再惶惶不可终日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汲取力量,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第三点,我原来只是认为孙中山是一个革命家,看了电影才知道,他的演讲能力是如此的了得。给不同的人演讲,他用不同的方法:在广州起义失败后的华侨筹资大会上,他打的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政权‛旗号,而在游说四国银行不要贷款给清政府时,他没有说救国之类的话,而是讲清政府不可靠,这样,本来以盈利为目的银行家就要考虑他们的投资。突然之间,我想到是不是能当”一把手‛的人都是口才了得,比如,毛主席,奥巴马。孙先生真的很伟大,当革命胜利了,为了全中国人的利益,他舍弃了大总统的职务。他无私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

第四点,从孙中山和黄兴的友谊中,我想到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纯真的友谊。朋友是酒,愈久弥香;朋友是阳光,送来温暖;朋友是良药,包治百病。孙中山去欧洲游说四国银行的时候,是黄兴在国内组织革命。所以,孙的成功离不开黄的支持。当两人在船上相遇的时候,两人的眼中都充满着泪水,这种情感我们能够理解。善待我们身边朋友,他们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也许,有一天我们成功了,你会发现是你的朋友在一路守护着你。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生若能得一知己,我想那足矣!

最后,我来说说女人的泪水。袁世凯为了让慈禧拿出钱来对付革命军,当着众大臣的面给慈禧说:‚如果国库拿不出钱来,他就去议和。‛可此时,慈禧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钱,各大臣吵吵嚷嚷,突然慈禧大哭起来,说:‚平日里,你们都说一心为大清,现在却一个个中饱私囊。‛大臣们赶紧跪下,接二连三的表示为了国家可以倾家荡产,捐其所有。慈禧用她的哭解决了一个难题,这招高明啊。如果她是男国君,一定不会在大臣面前落泪。暂且不谈她是真哭还是假哭,她用她小女人的方式博得大臣们的怜悯,进而解决问题。所以,示弱也是一种生存之道。舌头比不过牙齿的坚硬,但舌头可以伴人一生,而牙齿就慢慢地脱落了,这样算来,坚硬的牙齿没软弱的牙齿生存的长久。做人也应这样,能屈能伸,才能成大器!回顾过去,我们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展望未来,我们重担在肩。革命前辈铸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能给与我们的子孙什么?我想答案只能有我们来书写。中华兴亡,匹夫有责。革命途中,我们早已做好了流血牺牲的准备!

第五篇: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组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相关史料,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知道中国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2.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掘辛亥革命的价值:走向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平建国是各派政治力量的理性选择;振兴中华是辛亥革命留下的精神财富。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今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学习辛亥革命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伟大精神。

一、走向革命——爆发前的抉择 ◆阅读课本第一段,思考问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怎样的社会背景?

(列强的侵略和清朝的反动统治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清政府和革命党如何挽救社会危机?(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革命党人要发动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问题探究:如果你是当时的爱国青年,你会选择追随革命派还是改革派?谈谈你的理由。

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代价最小的社会转型方式是政府主动改革,暴力革命终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是选得改革还是革命关键是看当时的社会条件,尤其是清政府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改革。看看清政府的表现: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节选)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九、爵赏及恩赦之权。恩出自君上,非臣下所得擅专。

十三、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十四、皇室大典,应由君上督率皇族及特派大臣议定,议院不得干预。

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的23条中,其中维护君上大权的就有14条,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臣民)有当兵、纳税、服从中国晚清政府统治等义务,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成立的责任内阁,内阁由13人组成 :

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善耆(皇族)、度支大臣载泽(皇族)、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载洵(皇族)、司法大臣绍昌(满)、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

13名国务大臣之中,汉族仅4人,满族9人,而皇族竟有5人,故人称“皇族内阁”。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从根本上讲是维护其专制统治,立宪派也对清政府绝望了,历史的天平向革命一方倾斜。革命党为了发动革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阅读课本第2、3、4段。

组织准备: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思想准备:三民主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军事准备:发动武装起义。

这是黄花岗烈士墓,在这里安眠着72位革命党人,他们大多数是留学归来的学生,平均年龄29岁。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这是起义三天前用写给妻子的信。林觉民《与妻书》: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对妻子的那份深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令人敬仰。

总结:在改革与革命两条道路上,中国最终选择了革命,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愚昧于历史大势,不肯放弃专制权力。历史是无情的,清政府最终被历史所抛弃。革命党以实现民主为根本诉求,顺应了历史潮流。

二、和平建国——谈判中的智慧 ◆播放视频: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辛亥革命大事记: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11月,清政府委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和谈。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3月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月10日,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民国与“约法”是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原则,其实质意义是什么?

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四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五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六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1、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2、意义: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问题探究:

1911年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和谈。南方革命党人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拥有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放弃凭借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表示拥护共和。清王朝没有负隅顽抗,接受退位。通过这一系列特殊的妥协,南北方最终达成协议,和平建国。

革命党、袁世凯、清政府是当时中国三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你如何认识他们在“南北议和”中“妥协”?

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早安静一日。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袁世凯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傅国涌先生讲:“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伦敦《泰晤士报》的社论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总结:政治斗争、社会革命,不是流血越多越好,在很多时候,协商与妥协,克制与包容也是一种智慧和美德。在历史上,正是雅典贵族与平民的妥协,才使雅典避免内战,走向民主的道路;正是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妥协,产生了一部伟大的法典,使罗马走向辉煌;正是英国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的的妥协,建立了一种新的民主制度。

辛亥革命由武装起义走向和平建国,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落入北洋军阀袁世凯手里,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能抹杀。

三、民主丰碑——余恨后的荣光

◆当时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1912年3月5日的《时报》上,有人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阅读材料,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思想解放。

◆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不管她的未来走向何处,不管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渡期有多长,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共和制的中国诞生了!

——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布(1912年3月30日)《辛亥革命》

◆现在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宪文在《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南京临时政府评析》中认为,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走出传统社会,迈上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道路,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生活习俗的转变;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总结:实现民族复兴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梦想。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同样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借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下载辛亥革命复习题[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辛亥革命复习题[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政府郁积着的愤怒和仇恨的大爆发。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

    辛亥革命

    变革求索以救国,历时百年扬爱国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纵观中国历史,在中国五千年的传承道路上,每隔一段或短或长的距离,当道路开始变得黑暗的时候,文明的延续难以进行的......

    辛亥革命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我感到十分有意义。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

    辛亥革命

    观《辛亥革命遗址》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到达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两层小楼,房屋皆由红砖砌成,故当地人又称其“红楼”。 “红楼”......

    辛亥革命

    迷雾后的盛装舞者 --《辛亥 摇摆的中国》读后感 如果说历史是一场舞蹈,时间是舞台上的迷雾,历史事件是迷雾后的盛装舞者,她的舞姿或妩媚、或超然、或激扬、或低迷……然而,坐在......

    辛亥革命

    打开记忆的闸门,翻开尘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页,我的耳边仿佛听到了武昌城头的激烈枪声,眼前似乎重现了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新中华”的旗帜下,为......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片段,初步了解孙中山早期活动。 2观看......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观后感高一(7)班张婷婷指导老师:刘羽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我和同学到电影院看了这场电影,看完后,那一幕幕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