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粤府〔2008〕98号)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粤府〔2008〕104号)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从2009年省财政一次性新增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滚动计划中安排的,专项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公平公正;
(二)统筹安排,额度控制;
(三)注重诚信,防范风险;
(四)加快推进,突出重点;
(五)财政引导,放大效应;
(六)专款专用,加强监管。
第四条 省中小企业局负责项目计划实施,会同省财政厅审核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对计划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配合省财政厅开展绩效评价。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管理,会同省中小企业局审核、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绩效评价。
第二章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用于对我省中小企业在本省内的银行获得的贷款给予贴息。
第六条 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资金类型包括以下两类:
(一)一般性贷款融资贴息,即对直接获得银行贷款或通过担保机构担保获得贷款的企业采取的贴息支持方式。
(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即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获得的银行贷款优先给予贴息的支持方式。
第七条 同一笔银行贷款只能申请其中一种贷款贴息类型;已获得其他省财政专项资金贴息的银行贷款,本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八条 新贷款贴息方式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对1年(含)以内短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当年一次性补助到企业。贴息补助额按照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发生额的50%贴息给予补贴。
(二)对2年(含)以内中长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贷款利息发生第一年起分两年补助给企业。每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当年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发生额的40%贴息给予补贴。
(三)对2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贷款利息发生第一年起分两年补助给企业。第一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当年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发生额的40%给予补贴,第二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剩余年份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发生额的40%给予补贴。
同一企业累计贷款贴息补助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第三章 资金申请和审核
第九条 申请贷款贴息的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三)符合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的中小企业;
(四)有良好社会信誉,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较好,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好,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第十条 申报数量按以下规定执行:
全省计划扶持企业数量约1000户,具体为:珠三角地区每个县(市、区)企业申报数量限10户,合计约400户;东西北地区每个县(市、区)企业申报数量限6户,合计约450户;东莞、中山两市各市企业申报数量限20户,合计40户;每个地级以上市市直企业(不含区)申报数量限5户,合计100户;省级资产经营公司下属中小企业申报数量合计限10户。
第十一条 申报程序:
(一)地方贴息计划由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汇总审核后上报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县(市)申报材料应同时抄送当地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二)省资产经营公司下属中小企业贴息计划由省资产经营公司审核后直接上报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
第十二条提出专项资金申请时应按以下规定提供申报材料:
(一)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中小企业局会同同级财政局或省资产经营公司的申报文件和资金计划汇总表,其中资金计划汇总表也须加盖当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或省级资产经营公司公章。
(二)各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有效文件;通过担保贷
款的一并提供担保合同。
(三)其他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对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及省资产经营公司上报的资金计划进行审核,确定贷款项目及资金数额,下达专项资金扶持计划。省财政厅根据专项资金扶持计划下达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省中小企业局联合省财政厅按照资金管理程序下达各市县(市)、省主管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专项资金计划,省财政厅按照资金管理程序将专项资金下达至各市县(市)财政局、省主管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计划的审核和下达,由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进度分批组织和实施。
第十六条各市县(市)财政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及时拨付专项资金,不得截留、挪用,并督促有关单位按规定进行专项资金会计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第十七条 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及社会监督,促使财政资金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第十八条 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针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并落
实改进措施,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十九条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单位应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条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的骗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处理,并追究有关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法纪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省中小企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粤府〔2008〕98号)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粤府〔2008〕104号)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从2009年省财政一次性新增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滚动计划中安排的,专项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公平公正;
(二)统筹安排,额度控制;
(三)注重诚信,防范风险;
(四)加快推进,突出重点;
(五)财政引导,放大效应;
(六)专款专用,加强监管。
第四条 省中小企业局负责项目计划实施,会同省财政厅审核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对计划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配合省财政厅开展绩效评价。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管理,会同省中小企业局审核、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绩效评价。
第二章 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用于对我省中小企业在本省内的银行获得的贷款给予贴息。
第六条 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资金类型包括以下两类:
(一)一般性贷款融资贴息,即对直接获得银行贷款或通过担保机构担保获得贷款的企业采取的贴息支持方式。
(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即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获得的银行贷款优先给予贴息的支持方式。
第七条 同一笔银行贷款只能申请其中一种贷款贴息类型;已获得其他省财政专项资金贴息的银行贷款,本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八条 新贷款贴息方式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对1年(含)以内短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当年一次性补助到企业。贴息补助额按照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 贷款利息发生额的50%贴息给予补贴。
(二)对2年(含)以内中长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贷款利息发生第一年起分两年补助给企业。每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当年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发生额的40%贴息给予补贴。
(三)对2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贷款利息发生第一年起分两年补助给企业。第一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当年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发生额的40%给予补贴,第二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剩余年份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发生额的40%给予补贴。
同一企业累计贷款贴息补助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第三章 资金申请和审核
第九条 申请贷款贴息的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三)符合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的中小企业;
(四)有良好社会信誉,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较好,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好,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第十条 申报数量按以下规定执行: 全省计划扶持企业数量约1000户,具体为:珠三角地区每个县(市、区)企业申报数量限10户,合计约400户;东西北地区每个县(市、区)企业申报数量限6户,合计约450户;东莞、中山两市各市企业申报数量限20户,合计40户;每个地级以上市市直企业(不含区)申报数量限5户,合计100户;省级资产经营公司下属中小企业申报数量合计限10户。
第十一条 申报程序:
(一)地方贴息计划由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汇总审核后上报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县(市)申报材料应同时抄送当地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二)省资产经营公司下属中小企业贴息计划由省资产经营公司审核后直接上报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
第十二条 提出专项资金申请时应按以下规定提供申报材料:
(一)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中小企业局会同同级财政局或省资产经营公司的申报文件和资金计划汇总表,其中资金计划汇总表也须加盖当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或省级资产经营公司公章。
(二)各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有效文件;通过担保贷 4 款的一并提供担保合同。
(三)其他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对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及省资产经营公司上报的资金计划进行审核,确定贷款项目及资金数额,下达专项资金扶持计划。省财政厅根据专项资金扶持计划下达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 省中小企业局联合省财政厅按照资金管理程序下达各市县(市)、省主管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专项资金计划,省财政厅按照资金管理程序将专项资金下达至各市县(市)财政局、省主管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计划的审核和下达,由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进度分批组织和实施。
第十六条 各市县(市)财政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及时拨付专项资金,不得截留、挪用,并督促有关单位按规定进行专项资金会计处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第十七条 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及社会监督,促使财政资金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第十八条 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针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并落 实改进措施,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十九条 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单位应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条 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的骗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处理,并追究有关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法纪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省中小企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
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逐步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促进区内重点领域企业发展壮大,鼓励青年自主创业,完善、规范贴息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北京市以及昌平区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昌平区扶持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昌政发〔2005〕34号)、《昌平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昌政办发〔2008〕38号)和昌平区《关于惠民助企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京昌发〔2009〕3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贴息资金”)由区级预算安排,额度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
第三条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参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执行。
第四条
本细则所称贷款是指企业以抵押、质押、保证、信用方式取得银行和依法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借款融资活动。
第五条
贴息资金的申报、审核和发放工作由区发改委会同区财政局,按照职责明确、管理科学、合理安排、择优资助的原则共同管理。
第二章
贷款贴息范围和方式
第六条
贷款贴息范围和方式
在昌平区依法注册、经营、纳税的,且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方可获得贷款贴息。
(一)支持重点经济领域发展。属于昌平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旅游会展业、现代流通服务业及现代农业的中小企业可获得贷款贴息率为20%。
(二)促进信用体系建设。经过昌平区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考评、并获得信用等级三星级至五星级的企业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依次追加贷款贴息比例为10%、20%、30%。
(三)鼓励青年自主创业。凡入驻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或经区青年创业促进中心推荐的青年创业企业,经区发改委与相关部门审核后,贷款金额200万元以内的,可获得贷款贴息率为50%;贷款金额超出200万元以上部分,参照上述
(一)、(二)条执行。
第七条
企业从其他有关政府部门获得同一笔贷款贴息达到其应付利息总额50%的,不再给予本细则规定的贴息。
第八条
每个企业每年贴息额度不超过50万元,申请贴息年限连续不超过2年。
第九条
申报单位提前还本付息的,以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为基数并参照第六、七、八条规定的贴息额度予以补贴。
第十条
本细则所称的贷款贴息以申请企业最后利息结算日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为测算依据。
第十一条
企业贷款展期和逾期均不再享受贴息。
第三章
申请和受理
第十二条
每贴息资金申报截止日为六月三十日,区发改委在次月(七月份)开始对全部贴息资金申请进行统一审核。申报企业应按照要求准备并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保证申请材料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
办理程序
(一)备案
企业与银行签署《借款合同》三十日内,向昌平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大厅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填写《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备案表》,进入贴息项目备选库。
(二)申报
贷款期限为一年期(含)的,在完成全部还款付息后的三十日内,登陆《昌平中小企业网》(网址:http://cp.bjsme.gov.cn)下载并填写《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申请表》,连同相关材料一并交送区发改委进行申报。贷款期限超过一年期的,首次申请贴息需要完成连续12个月付息,二次申请贴息需要完成全部还款付息,其他申请条件同前。
(三)受理
区发改委收到企业贴息申请后,根据相关条件和材料准备情况,自受理之日起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将受理结果在《昌平中小企业网》进行公示。
(四)审核
区发改委评审确定补贴企业名单及具体补贴方案,将审核后的相关材料统一报送区财政局予以确认。
(五)资金拨付
区财政局在核定确认补贴企业和补贴方案后,将补贴资金统一经区发改委拨付到补贴企业。
第十四条
材料要求
(一)办理登记备案需要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1、企业相关资格确认文件(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
2、银行借款合同。
(二)申请贷款贴息需要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1、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申请表(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2、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备案表;
3、企业有关资格确认文件(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
4、上一完税证明;
5、银行借款合同;
6、企业贷款利息单等还贷证明;
7、其它证明材料;
8、申请信用体系建设贷款贴息的企业应一并提交《昌平区中小企业信用考评证书》;
9、申请青年自主创业贷款贴息的企业应一并提交:入驻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的证明材料或区青年创业促进中心出具的推荐函。
上述第3—9项材料提交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两份,复印件须加盖申请企业公章,原件待与复印件核对无误后退回。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区财政局、区审计局负责对专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申请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主管对贴息资金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对于提交虚假证明材料,骗取贴息资金行为,经查证属实,责令企业退回全部补贴款项,并永久取消申请本细则所赋予的贷款贴息资格,同时将不良信息予以公开披露。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其民事、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昌平区企业贷款补贴担保费的相关事宜按照《昌平区扶持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昌政发〔2005〕34号)的规定执行,若有调整另行通知。
第十八条
本细则由区发改委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OO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
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
(区经济信息化委 二○一○年四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扶持昌平区中小企业发展,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区内重点行业企业发展壮大,鼓励企业吸收本地人员就业,逐步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完善和规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北京市及昌平区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昌平区委、区政府《关于惠民助企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京昌发〔2009〕3号)、《昌平区扶持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昌政发〔2005〕34号)和《昌平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昌政办发〔2008〕38号),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贴息资金)由区级预算安排,额度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
第三条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依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执行。
第四条 本细则所称贷款是指企业以抵押、质押、保证、信用方式取得银行和依法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借款的融资活动。
第五条 贴息资金的申报、审核和发放工作由区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区财政局,按照明确分工、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择优资助的原则共同开展。
第二章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方式
第六条 在昌平区依法注册、经营、纳税,且有利于满足公共需要、促进劳动力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昌平区产业发展方向、属于昌平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会展业、现代流通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中小企业,可获得贷款贴息。其中,贷款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获得基准贴息比例30%;贷款资金作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的,可获得基准贴息比例20%。符合以下条件的中小企业,可提高贴息比例:
(一)企业招用本地劳动力数量10人(含)以上,且占企业总就业人数20%(含)以上,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奖励贴息比例10%。
(二)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领域做出一定贡献的,给予奖励贴息比例10%。
(三)在昌平区产业链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给予奖励贴息比例10%。
(四)获得市、区信用等级较高(区三星及以上)的,给予奖励贴息比例10%。
(五)入驻北京青年创业示范园或经区青年创业促进中心推荐的青年创业企业,经区经济信息化委与相关部门审核后,贷款金额不超过200万元的,可获得贷款贴息比例50%;贷款金额超过200万元以上部分,执行上述条款。
第七条 本细则规定贷款贴息比例最高不超过50%。中小企业同时满足本细则第六条
(一)至
(四)项的,仅可通过一种奖励途径提高贷款贴息比例。
第八条 中小企业在实际贷款期内已从区级政府部门获得相关政策支持的,不再给予本细则第六条
(一)至
(三)项规定的奖励贴息比例。
第九条 中小企业在实际贷款期内已从市级和市级以上政府部门获得专项扶持的,不再给予本细则规定的贴息。中小企业从其他政府渠道获得同一笔贷款贴息达到其应付利息总额50%的,不再给予本细则规定的贴息。
第十条 每家中小企业每年贴息额度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但中小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额度占贷款总额50%(含)以上的,可提高贴息额度10万元。企业获得贷款贴息年限连续不超过2年。
第十一条 申报贷款贴息的中小企业提前还本付息的,以贷款实际发生时间为基准、以原始提现额度为基数进行测算,并参照本细则第六条至第十条规定予以贴息,贴息金额不得超过实际贷款利息总金额。
第十二条 本细则所称的贷款贴息以中小企业最后利息结算日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为测算依据。
第十三条 中小企业贷款逾期不享受本细则规定的贴息。
第三章 申请流程和材料要求
第十四条 每贴息资金申报工作截止日期为6月30日,之后由区经济信息化委对全部贴息资金申请进行统一审核。申报企业应按照要求准备并提供真实可靠的申请材料。
第十五条 办理流程
(一)备案
企业签署《借款合同》30日内,登陆昌平中小企业网,下载并填写《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备案表》,向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在区经济信息化委中小企业科)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进入贴息项目备选库。
(二)申报
贷款期限为一年期(含)以内的,在完成全部还款付息后的30日内,登陆昌平中小企业网,下载并填写《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申请表》,连同相关材料一并报送区经济信息化委。贷款期限超过一年期的,首次申请贴息需要完成连续12个月付息,二次申请贴息需要完成全部还款付息,其他申请条件同上。
(三)审核
区经济信息化委评审确定获得补贴的中小企业名单及具体补贴方案,将审核后的相关材料统一报送区财政局予以确认。
(四)资金拨付
区财政局在确认获得补贴的中小企业企业名单和补贴方案后,将补贴资金统一经区经济信息化委拨付到企业。
第十六条 材料及要求
(一)备案材料及要求
1.《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备案表》; 2.《借款合同》。
备案企业须提交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备案表一份、《借款合同》复印件一份。
(二)申请材料及要求
1.《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申请表》;
2.《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备案表》;
3.企业资格确认文件(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
4.借款借据等贷款资金发放凭证;
5.贷款本金、利息等还贷证明;
6.上一完税证明;
7.其它证明材料。
申请企业须提交由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申请表一式两份。第3-7项材料提交复印件一份并加盖申请企业公章;其中第4、5项材料须提交原件,原件待与复印件核对无误后退回。企业申请贴息比例追加须提供实际贷款期限内所取得的证明材料。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区经济信息化委将中小企业申请贷款贴息办理结果通过昌平中小企业网进行公示。
第十八条 区财政局、区审计局负责对专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申请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对贴息资金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提交虚假证明材料、骗取贴息资金行为经查证属实的,责令企业退回全部补贴款项,并永久取消本细则所涵盖的贷款贴息申请资格,同时将不良信息予以公开;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区经济信息化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有关规定与本细则内容不符之处,依照本细则执行。昌平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昌平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的通知》(昌发改发〔2009〕20号)文件执行期间未享受贷款贴息的企业,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五篇: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以下简称分行)中小企业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安全,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开发银行总行有关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贷款是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城乡就业与再就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和社会信用建设的小额贷款业务。
第三条 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是指以信用建设为核心,从与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贷款受理、评议、审批、合同签订到贷款发放与回收、贷款监管及贷款处分的全过程管理。第四条 中小企业贷款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服务政府政策,贯彻政府意图,体现政策性;
(二)遵循信贷规则,构筑信用结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防范贷款风险;
(三)依托政府及政府部门,建立操作平台;
(四)业务公开、决策民主、程序规范、财务透明;
(五)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六)以保本微利为经营目标,在保本基础上争取实现微利。
第二章 贷款管理组织
第五条 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由分行和地方政府联合开展,双方签订《中小企业贷款合作协议》,明确责任与义务。
第六条 贷款组织机构及职能
(一)分行根据国家开发银行总行授权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分行客户处、评审处根据各自职责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二)区(市)县政府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管机构,作为业务操作平台,受分行委托,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区(市)县政府会同分行选聘评议员,由评议员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评议工作。
(四)区(市)县政府出资组建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五)分行选择结算经办行受托办理中小企业贷款资金支付和结算。
(六)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区(市)县政府和分行协同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为贷款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第三章 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七条 中小企业贷款对象为《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所指的企业,重点是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和社区服务型企业。第八条 企业申请中小企业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属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成员企业;
(二)具有《贷款通则》规定的借款资格;
(三)贷款项目有市场、有效益;
(四)具有基本经营条件,有经营项目的能力;
(五)有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
(六)具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
(七)无不良信用记录。
第四章 贷款额度、利率、期限与担保
第九条 中小企业贷款单笔借款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第十条 中小企业贷款按照区(市)县设定贷款限额。业务开展初期谨慎设定贷款限额,以后视运营和风险情况再动态调整。
第十一条 中小企业贷款期限一般在三年以内,最长不超过五年。第十二条 中小企业贷款实行风险定价,同时体现政策性。
第十三条 中小企业贷款原则上以政府出资组建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为主,同时鼓励商业性担保,接受企业互助性担保,对于自身具有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可以由企业直接提供担保。
第五章 贷款受理、评审与审批
第十四条 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由企业所在区(市)县中小企业贷款专管机构受理。
第十五条 专管机构受理后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认为符合贷款条件的,专管机构对项目进行初审,形成初审报告。
第十六条 如果企业申请贷款拟由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专管机构应将初审报告及相关材料提交担保机构。担保机构经审查同意担保的,出具贷款担保意向函。
第十七条 担保机构同意担保或企业能够提供其他有效担保的,专管机构组织评议员对贷款项目进行民主评议。
第十八条 贷款项目经评议员评议后,专管机构整理项目材料,报分行审批。
第十九条 分行评审处对项目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报告,并由客户处对评审报告提出独立意见。第二十条 分行贷款委员会对项目进行审议、决策。
第二十一条 分行审批同意贷款的项目,由专管机构通知借款企业、担保机构和结算经办行。
第二十二条 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开发、受理及评审具体操作按《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开发评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合同谈判、签订与贷款发放 第二十三条 经分行审批同意贷款的,客户处与借款企业、担保机构及结算经办行进行合同谈判。第二十四条 谈判达成一致意见的,分行客户处负责办理与借款企业、担保机构签订借款合同、保证合同,以及与借款企业、结算经办行签订资金结算监管协议。
第二十五条 分行客户处会同营运处按照借款合同向企业发放贷款。经审批后的贷款资金由结算经办行具体办理支付和结算。
第七章 贷款管理与回收
第二十六条 分行客户处、专管机构应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日常监管,并负责贷款本息回收。第二十七条 贷款管理的主要监督、检查内容如下:
(一)企业提供的各种报表、材料的真实有效性;
(二)贷款是否用于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有无挪用;
(三)企业经营状况及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
(四)企业是否具有偿债能力;
(五)企业信用状况;
第二十八条 分行客户处、专管机构应对借款企业进行日常跟踪监管,按借款合同及时催收贷款本息。专管机构应按季向分行提交贷款管理与本息回收报告。
第二十九条 分行客户处、专管机构应按要求做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系统的维护工作,敦促企业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
第三十条 专管机构应定期收集整理借款企业信用纪录,每年对借款企业进行一次信用评价。
第三十一条 分行客户处、专管机构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借款企业未按要求及时录入、更新信息,或有其他违约行为的,应及时进行警示,并责令其限期纠正。对于存在严重道德风险,故意逃废债务的企业,按相关奖惩办法落实处罚措施。
第三十二条 分行客户处应加强对专管机构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及时协调解决贷款管理、本息回收和债权处分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十三条 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款管理与本息回收等的具体操作按照《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信贷管理办法》及《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四条 分行客户处、评审处和各区(市)县专管机构均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档案,按国家开发银行现行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第八章 债权保全
第三十五条 借款企业未能按合同偿还到期贷款本息时,分行客户处应会同专管机构对企业进行追索。第三十六条 经追索,借款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仍未偿付的贷款本息,应依据《保证合同》要求担保机构代偿。第三十七条 担保机构代偿后,仍未收回的贷款本息,专管机构负责落实区(市)县政府按约定承担的部分;分行客户处负责对剩余最终损失按规定办理核销手续。
第三十八条 专管机构所在地区的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超过5%时,分行停止对该地区的中小企业贷款受理。第九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九条 分行客户处负责对各区(市)县专管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操作进行监督,分行经营管理处负责对分行客户处、评审处、营运处的业务操作进行监督。第四十条 发生下列行为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违规操作,造成经济损失的;
(二)未按照规定履行职责,影响贷款业务开展,给开发银行、政府、企业利益带来损害的;
(三)有其他违规、违纪行为的。
第四十一条 对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人员,相关监督部门应及时提醒,并限期整改。
造成经济损失的,对负有责任的人员,属分行的由分行按规定进行处理;属地方政府的,提请政府进行处理。
在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操作中涉及违纪行为的,由分行纪检部门会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执行期间,遇国家信贷政策及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相关规定调整的,本办法随之调整。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分行客户处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