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
科技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科技贷款贴息工作,加强政府科技资金与贷款资金集成,共建面向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撑平台,推动企业、科技和金融合作,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根据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的有关办法和《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科技贷款是指企业为实施科技项目,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而使用的银行贷款。
第三条 科技贷款贴息用于补贴企业使用银行科技贷款的利息支出。
第四条 科技贷款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分行(以下简称市工行),科技贷款贴息资金来源为十堰市财政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
第二章 科技贷款及贴息的条件
第五条 申请科技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1、经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
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财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
3、企业法定代表人讲诚信、守合同,无不良嗜好。
4、企业信用状况良好,无逃废债行为。
5、生产经营可持续性强,具备还本付息能力。
6、申请企业在市工行开立了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
7、申请贷款用于实施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该项目对企业科技进步具有带动任用,前期准备或实施情况良好。
8、满足工行贷款的必要条件及相关要求。第六条 申请科技贷款贴息应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2、已在工行获得科技贷款,并已使用并付息。
3、贷款利息由借款人按照贷款人要求按期先行支付,不存在欠息、贷款逾期等违约行为。
第三章 科技贷款贴息项目管理 第七条 市科技局与市工行联合调查,共同确定科技贷款企业和项目。第八条 市科技局与市工行联合审查企业的申报材料。第九条 企业申请科技贷款,应将下列申报材料报送市工行:
1、借款申请书。
2、经年检的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4、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5、公司章程、验资报告。
6、有效贷款卡复印件。
7、董事会(股东会)同意借款的决议。
8、当期财务报表。
9、担保有关资料。
10、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企业申请贷款贴息,应将下列申报材料报送市科技局:
1、科技贷款贴息申请表(在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征集时印发)。
2、与贴息项目有关的银行贷款合同(复印件)。
3、经工行审核认可的工行收息凭证。
4、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申报书(在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征集时印发)。第十一条 市科技局审批科技贷款贴息项目并报工行备案。
科技贷款贴息金额不超过年度科技贷款所应支付银行利息的总额。科技局根据企业贷款及利息支出的额度,项目实施效果确定贴息资金额度。对同一企业当年的贷款原则上给予一次性贴息。
第十二条 市工行按照银行自身的贷款规定负责科技贷款的审批,独立承担贷与不贷的决策权:
1、贷款行负责对借款人进行贷前调查。对贷款的使用效益、偿还本息的可能性进行审查,并按照贷款流程规定和程序要求进行调查、申报、审查审批,明确签署贷款方式、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意见。
2、负责贷款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
3、对科技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其标准参照银行相关利率管理规定标准优惠5%,但不得低于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
4、贷款方式为保证、抵押和质押,对符合银行信用贷款条件的还可发放信用贷款。
5、优先配备科技贷款资金。
第十三条
经确定的科技贷款项目,由市工行按有关贷款要求,办理贷款手续,发放贷款。经确定的科技贷款贴息项目,由市科技局编制年度科技贷款贴息计划,由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同时抄送市工行。
第十四条 贷款发放后,市工行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进行计结息,一般按月收息,并按借款合同约定到期收回本金。借款人应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
第十五条 经确定的科技贷款贴息项目,市科技局按照贴息有关规定办理企业贴息手续,及时将核定的贴息全额拨付给借款人在市工行开立的结算帐户内,并及时告之市工行。
第十六条 贷款贴息项目要按照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并保证实施效果。
第四章 科技贷款及贴息资金管理
第十七条 市工行依据贷后管理相关要求,对贷款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贷款企业应自觉接受贷款银行的监督管理。对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出现异常的,银行可要求企业提前偿还贷款。
第十九条 科技贷款贴息资金的拨付按市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拨付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二十条 贷款及贴息企业应自觉接受市科技局和市工行的监督检查。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应按借款合同的规定偿还全部贷款,若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银行有权处分有关抵质押物偿还或依法向保证人追偿。对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骗取贴息资金,挪用或截留侵占贴息资金的企业,除追回相关资金外,银行将取消授信额度。市科技局不予安排同类科技项目。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和市工行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广西科技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附件1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国科发财„2010‟720号)精神和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来源于自治区本级财政拨款,用于科技贷款项目贴息。
第三条 专项资金贴息对象为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第四条
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是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自治区科技厅负责审核认定承办专项科技贷款的金融机构和专项资金的执行。自治区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
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委托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具体负责专项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建立专项科技贷款备选企业库,受理专项资金的申请,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依据评审结果提出专项资金贴息方案。
(二)将专项资金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建立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二章 贴息的范围与条件
第六条
专项科技贷款是指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的科技项目贷款,优先支持国家、自治区、市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专项科技贷款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自治区、市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技术领域属于高新技术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特别是原始创新项目;
(三)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对我区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促进和带动作用的项目。
第七条
专项科技贷款扶持税源归属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的技术创新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健全的财务制度、良好的经营业绩、没有逾期未还银行贷款的记录。
第八条 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专项科技贷款备选企业库并定期审核更新,入库企业提交相关材料向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出专项科技贷款申请。
第九条 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评审专家委员会,对提出专项科技贷款申请的备选企业的产业方向、科技水平、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评审,以评审分值为依据,2 择优分批向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审核认定的金融机构推荐企业。
第十条 金融机构审核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荐的有专项科技贷款需求的企业条件,确定贷款额度,并发放专项科技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并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基准利率发放。科技贷款发放后,按要求向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备案(具体要求见附件)。
第三章 贴息资金的申报与拨付
第十一条
申请贴息资金的流程:
(一)获得金融机构专项科技贷款的企业付息后,按季度或半年向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交贴息申请。
(二)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对企业提交的材料(具体提交方式及材料见附件)进行核实统计,提出季度或半年贴息资金总额报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
(三)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对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报送的专项资金贴息材料和贴息总额进行审核后,按季度或半年拨付贴息资金。
第十二条 科技贷款贴息金额=∑(当年每笔正常还本付息的贷款额×该笔贷款合同签订的贷款基准利率×实际贷款天数/360)×50%,且单笔科技贷款贴息额不超过100万元。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四条 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与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审核认定的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当年贴息总额以专项资金本余额为限。
第十五条 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费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核定。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的结余,应严格按照自治区本级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要加强监督管理,对专项经费单独设账核算,做到专款专用。
第十八条 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对以虚报等手段骗取、截留或挪用科技贷款贴息资金的,一经查实,财政部门将收回已安排的补贴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京文创办发[2008]5号
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根据《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京办发[2006]30号)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京财文[2006]2731号),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8年4月15日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京办发[2006]30号)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京财文[2006]2731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贷款贴息是指对本市地域范围内文化创意企业及项目单位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后发生的利息进行的补贴。贷款贴息资金来源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第三条 贷款贴息资金的使用应符合《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京办发[2007]20号)及相关产业政策,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遵循“差别优惠、比例核定、额度控制、先付后贴”的原则。
第二章 贴息资金的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工作中重要事项的研究、审议和决策:
(一)研究制定贷款贴息资金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审定贷款贴息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贷款贴息支持方案,编制项目预算;
(三)监督贷款贴息政策和项目贴息资金的执行情况;
(四)组织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第五条 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贷款贴息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监管:
(一)根据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审核并下达项目贷款贴息预算,拨付资金;
(二)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第六条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市文促中心”)受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负责贷款贴息资金日常管理工作:
(一)研究编制贷款贴息资金使用计划;
(二)受理复核区县及相关部门组织申报的贷款贴息项目申请材料,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三)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项目贷款贴息支持方案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四)跟踪检查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使用情况,委托专业机构审计贴息资金使用情况。
第七条 区县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负责:
(一)受理本区县、本系统文化创意企业的贷款贴息项目申请;
(二)按照项目征集公告要求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的项目汇总报市文促中心;
(三)协助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本区县、本系统获得的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审计和考评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 贷款贴息条件
第八条 贷款贴息申报条件:
(一)项目单位在北京市注册;
(二)项目应符合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内容应属于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游戏研发制作、广告和会展、古玩和艺术品交易、设计创意、文化旅游等行业。
(三)项目贷款的银行应在北京市注册;
(四)项目单位已在商业银行获得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贷款贴息支持:
(一)项目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在项目贷款延长期间发生的贷款利息;
(二)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经商业银行确认项目有严重还款风险的;
(三)贷款资金改变申报用途的;
(四)同内已获得市政府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
(五)专家评审不予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
第四章 贴息方式、期限、标准和额度
第十条 贷款贴息方式为先付后贴,即项目单位已经向贷款银行支付利息后,贷款贴息资金再予以贴息支持。
第十一条 贴息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第十二条 贴息资金实行比例核定和额度控制,即贴息比例原则上为贷款贴息期限内项目贷款利息总额的50%至100%,且单笔贷款贴息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第十三条 项目贷款贴息资金额度依据《借款合同》及借款人向商业银行实际支付的利息计算,即:
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额=贴息期限内实际支付利息总额×贷款贴息比例
第五章 贴息项目的申报、审定和执行
第十四条 项目贴息申请原则上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同时进行。根据实际需要每年可酌情另行增加一次。
第十五条 项目单位在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后,根据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公告及申报指南的要求,可向单位注册地所属区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市相关部门(注:只受理本系统内市级单位项目申请)提交贷款贴息项目申请材料,包括: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申请报告》(加盖公章)
(二)商业银行出具的利息支付凭据(盖银行章);
(三)项目单位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及银行出具的《借款凭证》(加盖双方有效印鉴);
(四)项目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五)其他需补充的材料。
第十六条 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关部门按照项目征集公告要求对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将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材料汇总后送至市文促中心。
第十七条 市文促中心受理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报送的项目贷款贴息申请材料并进行复核,对复核通过的项目按行业分类后送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初审。
第十八条 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行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规划、重点工作安排等,按照公平公正、择优选择等原则,对行业项目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九条 受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市文促中心组织专家对经过行业主管部门初审的项目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项目贴息方案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贴息支持方案并编制预算。
第二十一条 市财政局审核批复项目预算。项目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后,项目单位不得自行调整。由于项目发生变化而引起预算需要调整的,项目单位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
第二十二条 贴息资金拨入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关部门指定的账户,并于7个工作日内转拨至项目单位。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项目单位应接受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并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财政局追回所拨资金,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资料的;
(二)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造成贷款贴息用途发生变化的;
(三)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做好项目贴息资金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
修改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根据《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京办发[2006]30号)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京财文[2006]2731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贷款贴息是指对本市地域范围内文化创意企业及项目单位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后发生的利息进行的补贴。贷款贴息资金来源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 第三条
贷款贴息资金的使用应符合《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京办发[2007]20号)及相关产业政策,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遵循“差别优惠、比例核定、额度控制、先付后贴”的原则。
第二章
贴息资金的管理机构与职责
■ 第四条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工作中重要事项的研究、审议和决策:
(一)研究制定贷款贴息资金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审定贷款贴息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贷款贴息支持方案,编制项目预算;
(三)监督贷款贴息政策和项目贴息资金的执行情况;
(四)组织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 第五条
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贷款贴息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监管:
(一)根据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审核并下达项目贷款贴息预算,拨付资金;
(二)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 第六条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市文促中心”)受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负责贷款贴息资金日常管理工作:
(一)研究编制贷款贴息资金使用计划;
(二)受理复核区县及相关部门组织申报的贷款贴息项目申请材料,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三)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项目贷款贴息支持方案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四)跟踪检查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使用情况,委托专业机构审计贴息资金使用情况。
■ 第七条
区县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负责:
(一)受理本区县、本系统文化创意企业的贷款贴息项目申请;
(二)按照项目征集公告要求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的项目汇总报市文促中心;
(三)协助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本区县、本系统获得的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审计和考评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
贷款贴息条件
■ 第八条
贷款贴息申报条件:
(一)项目单位在北京市注册;
(二)项目应符合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内容应属于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游戏研发制作、广告和会展、古玩和艺术品交易、设计创意、文化旅游等行业。
(三)项目贷款的银行应在北京市注册;
(四)项目单位已在商业银行获得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
■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贷款贴息支持:
(一)项目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在项目贷款延长期间发生的贷款利息;
(二)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经商业银行确认项目有严重还款风险的;
(三)贷款资金改变申报用途的;
(四)同内已获得市政府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
(五)专家评审不予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
第四章
贴息方式、期限、标准和额度
■ 第十条
贷款贴息方式为先付后贴,即项目单位已经向贷款银行支付利息后,贷款贴息资金再予以贴息支持。
■ 第十一条
贴息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 第十二条
贴息资金实行比例核定和额度控制,即贴息比例原则上为贷款贴息期限内项目贷款利息总额的50%至100%,且单笔贷款贴息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 第十三条
项目贷款贴息资金额度依据《借款合同》及借款人向商业银行实际支付的利息计算,即:
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额=贴息期限内实际支付利息总额×贷款贴息比例
第五章
贴息项目的申报、审定和执行
■ 第十四条
项目贴息申请原则上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同时进行。根据实际需要每年可酌情另行增加一次。
■ 第十五条
项目单位在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后,根据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公告及申报指南的要求,可向单位注册地所属区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市相关部门(注:只受理本系统内市级单位项目申请)提交贷款贴息项目申请材料,包括: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申请报告》(加盖公章)
(二)商业银行出具的利息支付凭据(盖银行章);
(三)项目单位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及银行出具的《借款凭证》(加盖双方有效印鉴);
(四)项目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五)其他需补充的材料。
■ 第十六条
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关部门按照项目征集公告要求对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将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材料汇总后送至市文促中心。
■ 第十七条
市文促中心受理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报送的项目贷款贴息申请材料并进行复核,对复核通过的项目按行业分类后送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初审。
■ 第十八条
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行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规划、重点工作安排等,按照公平公正、择优选择等原则,对行业项目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 第十九条
受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市文促中心组织专家对经过行业主管部门初审的项目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项目贴息方案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 第二十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贴息支持方案并编制预算。
■ 第二十一条
市财政局审核批复项目预算。项目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后,项目单位不得自行调整。由于项目发生变化而引起预算需要调整的,项目单位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
■ 第二十二条
贴息资金拨入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关部门指定的账户,并于7个工作日内转拨至项目单位。
第六章
监督检查
■ 第二十三条
项目单位应接受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并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财政局追回所拨资金,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资料的;
(二)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造成贷款贴息用途发生变化的;
(三)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 第二十四条
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做好项目贴息资金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章
附则
■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粤府〔2008〕98号)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粤府〔2008〕104号)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从2009年省财政一次性新增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滚动计划中安排的,专项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公平公正;
(二)统筹安排,额度控制;
(三)注重诚信,防范风险;
(四)加快推进,突出重点;
(五)财政引导,放大效应;
(六)专款专用,加强监管。
第四条 省中小企业局负责项目计划实施,会同省财政厅审核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对计划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配合省财政厅开展绩效评价。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管理,会同省中小企业局审核、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绩效评价。
第二章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用于对我省中小企业在本省内的银行获得的贷款给予贴息。
第六条 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资金类型包括以下两类:
(一)一般性贷款融资贴息,即对直接获得银行贷款或通过担保机构担保获得贷款的企业采取的贴息支持方式。
(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即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获得的银行贷款优先给予贴息的支持方式。
第七条 同一笔银行贷款只能申请其中一种贷款贴息类型;已获得其他省财政专项资金贴息的银行贷款,本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八条 新贷款贴息方式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对1年(含)以内短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当年一次性补助到企业。贴息补助额按照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发生额的50%贴息给予补贴。
(二)对2年(含)以内中长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贷款利息发生第一年起分两年补助给企业。每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当年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发生额的40%贴息给予补贴。
(三)对2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于贷款利息发生第一年起分两年补助给企业。第一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当年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发生额的40%给予补贴,第二年贴息补助额按照剩余年份以同期国家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发生额的40%给予补贴。
同一企业累计贷款贴息补助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第三章 资金申请和审核
第九条 申请贷款贴息的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三)符合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的中小企业;
(四)有良好社会信誉,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较好,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好,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第十条 申报数量按以下规定执行:
全省计划扶持企业数量约1000户,具体为:珠三角地区每个县(市、区)企业申报数量限10户,合计约400户;东西北地区每个县(市、区)企业申报数量限6户,合计约450户;东莞、中山两市各市企业申报数量限20户,合计40户;每个地级以上市市直企业(不含区)申报数量限5户,合计100户;省级资产经营公司下属中小企业申报数量合计限10户。
第十一条 申报程序:
(一)地方贴息计划由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汇总审核后上报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县(市)申报材料应同时抄送当地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二)省资产经营公司下属中小企业贴息计划由省资产经营公司审核后直接上报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
第十二条提出专项资金申请时应按以下规定提供申报材料:
(一)各地级以上市、县(市)中小企业局会同同级财政局或省资产经营公司的申报文件和资金计划汇总表,其中资金计划汇总表也须加盖当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或省级资产经营公司公章。
(二)各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有效文件;通过担保贷
款的一并提供担保合同。
(三)其他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对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及省资产经营公司上报的资金计划进行审核,确定贷款项目及资金数额,下达专项资金扶持计划。省财政厅根据专项资金扶持计划下达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省中小企业局联合省财政厅按照资金管理程序下达各市县(市)、省主管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专项资金计划,省财政厅按照资金管理程序将专项资金下达至各市县(市)财政局、省主管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计划的审核和下达,由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进度分批组织和实施。
第十六条各市县(市)财政部门、省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及时拨付专项资金,不得截留、挪用,并督促有关单位按规定进行专项资金会计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第十七条 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及社会监督,促使财政资金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第十八条 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针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并落
实改进措施,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十九条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单位应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条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的骗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处理,并追究有关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法纪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省中小企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