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婚后财产如何分割
一、婚后财产如何分割
二、1、婚后父母赠房,登记在其子女名下的,属该子女个人财产。案例
小周结婚5年后,父母给他买了一套房子,产权证上写的是小周的名字。那么,他的妻子小吕对这套房子有份吗?
《解释
(三)》原文
第七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3)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律师解读
此前根据《婚姻法》及相关解释,婚姻存续期间,父母赠与其子女的财产,除明确在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外,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房价飞涨的情况下,父母往往倾注全部积蓄为子女购房,又碍于面子,一般也不会与子女签署书面协议。如果离婚时一概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势必违背了父母为子女购房的初衷和意愿,实际上也侵害了出资购房父母的利益。所以,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比较合情合理。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更为符合实际情况。将产权登记主体与明确表示赠与一方联系起来,可以使父母出资购房真实意图的判断依据更为客观,便于司法认定及统一裁量尺度,也有利于均衡保护婚姻双方及其父母的权益。
本案中,房屋应为小周个人所有。
2、过户之前,可撤销赠与。
案例
小卢与小田结婚前写下一纸合同,许诺将自己的一套房产赠送给小田,但一直没有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婚后,小田怕伤了感情就没有强求办理过户手续。不想几年之后竟闹起离婚,小卢不同意将那套房子给小田,小田却要求他履行合同。那么,那份婚前合同有效吗?
《解释
(三)》原文
第六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186条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6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律师解读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一般的赠与合同在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是可以撤销的。对于房屋赠与合同而言,如果房屋一直没有过户到受赠人名下,赠与人可以撤销该赠与。推而广之,即使不是夫妻之间的赠与,其适用原理也是一样的。
本案中,房子还归小卢所有,小田要求小卢履行赠与合同,办理房屋过户的主张不会得到法院支持。
3、房改房不可分割,归属父母。
案例
10年前,小唐父亲单位分的公房进行房改出售,经按成本价并折抵工龄后,房屋的出售价格是10万元。小唐和小邓夫妇拿出10万元存款交给小唐父亲,从单位买下了这套房子,房产证登记在小唐父亲名下。去年小唐和小邓感情破裂要求离婚,小邓主张购房款是他们夫妻共同出的,房子也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解释
(三)》原文
第十二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律师解读
“房改房”是指我国居民住宅由单位福利分房改革为单位根据国家房改政策出售给个人的房屋,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产物。该房屋出售价款远远低于商品房的市场价格,实际是单位给职工的福利待遇。根据物权取得原则,该房屋的物权应属于购房人即该职工所有。而如果实际出资人不是该职工,那么实际出资人与该职工之间仅是债权、债务关系。实际出资人可以主张还款,但不可以主张房屋的产权。
本案中,小邓不能主张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她可以主张就购房款作为夫妻双方的共同债权予以分割。
4、养老保险金未到期,不能分割。
案例
小贾和小罗结婚10多年了,因小贾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两人用共同的积蓄给小贾买了个人养老保险。现两人因感情不和闹离婚,小罗在法院提出要分割小贾养老保险的要求。但此时离小贾退休领取养老保险金还有2年时间,他们的养老保险金应该怎样分割?
《解释
(三)》原文
第十三条: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另一方请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养老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缴付养老保险费,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养老保险金账户中婚姻关系存续
2期间个人实际缴付部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律师解读
《婚姻法》解释
(二)规定,婚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属于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然而,如果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或者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条件,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对方还没有取得或者根本就无法取得的养老保险金,作为“应得”的夫妻共有财产进行分配,是不公平的,甚至会削弱国家对公民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解释
(三)》第十三条对此作出修订,并予以明确。
本案中,小罗要求分割小贾将来的养老保险金之主张不会得到法院支持,但小贾养老金账户中,实际缴费的金额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二、婚前财产如何分割
1、婚前个人购房,婚后按揭还款,离婚时房屋归产权登记的个人,房屋增值有补偿。
案例
2006年初,小王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再加上父母支援,靠按揭贷款购买了一套小户型房子。2006年底,小王与小李结婚后搬到新房居住,两人一起承担月供,1年后小王取得了房屋所有权证。但如今双方闹起离婚,小李主张房子本是婚后取得的,应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小王主张房子是其婚前个人财产,现在房屋增值了2倍,也与小李无关。
《解释
(三)》原文
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39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9条第1款: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律师解读
大家都知道,婚前取得的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对于婚前一方通过按揭购买,婚后才取得房产证的房屋,不能机械地以取得房产证的时间来确定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因为买房屋的钱是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并且已经向开发商支付了全部购房款,在婚前就取得了购房合同确认给购房者的全部债权,婚后获得房产证只是财产权利的自然转化。因此,只要房屋买卖行为发生在婚前,并且买卖合同已经实际履行,房屋登记在买房人个人名下,就应当以婚前个人财产处理。
对于夫妻双方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房屋的增值,应结合共同还贷的款项以及相对应的房屋增值部分,由房屋所有人给对方相应补偿。
本案中,房屋应归小王所有,但应结合夫妻共同还贷的数额占总购房款的比例以及对应的房屋增值,并根据保护女方权益的原则,由小王给予小李相应补偿。、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案例
小赵结婚前购买了500克黄金,小赵与小刘结婚数年后,这些黄金的价格已经涨了2倍多。黄金这些年的增值,小刘有份吗?
《解释
(三)》原文
第五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律师解读
《婚姻法》规定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及知识产权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婚姻法》解释
(二)中也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所得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婚前财产本身产生的增值(如黄金、房屋涨价)或者孳息(如存款利息)等收益,如何处理往往存在争议。
《解释三》第五条规定是对“孳息属于物的所有人”之民法基本原则的诠释,同时也避免了实际中财产收益是否属于“投资收益”的纷争。即今后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无论是“投资”性质还是“自用”性质或二者兼而有之,均在所不问,该财产在婚姻期间的收益,除了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本案中,小赵婚前买的黄金,在婚后价值增高,但增值仍属于小赵个人财产
第二篇:婚后财产分割协议
婚后财产分割协议
男方:
,身份证号码: 女方:
,身份证号码:
男方与女方于2008年12月25日在齐河县民政局登记结婚,婚后于2010年3月6日生育一子,取名魏晟睿。2017年10月30日,齐河县人民法院作出(2017)鲁1425民初2548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双方离婚,女方自2017年11月起支付孩子抚养费每月400元,至魏晟睿成年共计肆万玖仟陆佰元整,现经双方友好协商,就该抚养费的执行以及婚后财产分割问题达成如下协议:
一、夫妻共同所有的位于旗馨园东区12号楼3单元102室的房产所有权归男方所有,男方向女方给付房屋补偿款,补偿款折抵女方应当承担的全部抚养费(49600元)后,一次性支付女方房屋补偿款拾万元(¥100000元整),与本协议签订之日付清,女方为男方出具收据。
二、上述房产自判决之日起未还完的房贷由男方一人承担,女方不再偿还,房贷付清,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条件成就时,女方必须协助男方办理房地产权证的业主姓名变更手续,过户费用由男方负责。
三、本协议签订之日起,女方不再享有上述房产的居住权,不得搬回该房屋居住。
四、儿子魏晟睿由男方抚养,随同男方生活,孩子成年前女方应承担的全部抚养费49600元折抵到男方给付女方的共同房产补偿款中,不再另行支付,今后孩子的任何花销男方不得再向女方索要。
五、女方可以随时探视孩子,男方及男方家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拦。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自双方签字按手印之日起生效,男、女双 方各执一份,留办案援助机构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男方:
女方:
****年**月**日
****年**月**日
第三篇:离婚后财产分割办案小结
办案小结
本案当事人:
原告:张水芬,女,汉族,1968年8月8日生,住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万福花园21号楼44号。
被告:张春亮,男,汉族,1960年1月29号生,住郑州市中原区伏牛南路225号院4号楼40号。
本案纠纷起因:
原、被告原系夫妻关系。双方于1995年离婚,2005年2月23日在中原区民政局协议离婚。双方在离婚协议书第二条中约定:“现有住房一套,位于中原区伏牛南路225号院4号楼40号,建筑面积60平方米,房屋所有权归女方所有。”原、被告离婚后,被告仍在中原区伏牛南路225号院4号楼40号房屋内居住。2010年1月20日,被告以17800元价格将房屋转让给他人,原告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17800元。
办案过程:
2010年1月14日,原告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确认位于中原区伏牛南路225号院4号楼40号房屋归原告所有,被告协助原告办理过户手续。
2010年1月21日,被告向本人咨询有关诉讼事宜,并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本人代为起诉、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代为调解、和解。
2010年1月26日,本人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递交民事答辩状以及相关证据材料。
2010年3月3日,原告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提交了诉讼请求变更申请书,将原诉讼请求变更为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17800元。
2010年3月35日,根据原告变更后的诉讼请求,被告与本人重新签订了《授权委托书》,委托本人代为应诉、反诉、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代为调解、和解。
此后,本人积极与被告当事人进行沟通,研究本案的应诉方案,并努力收集证据,以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在庭审的过程中,本人作为被告的代理律师向法院作出了如下答辩:第一、原、被告签订的离婚协议第二条属于无效条款;第二、本案争议房屋属于被告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有财产;第三、被告将争议房屋出卖给第三人的房屋买卖合同合法有效。据此,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于2010年7月2日作出民事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因房屋转让给他人而遭受的损失17800元,但原告也向被告支付其基于个人工龄折扣等享受的房屋优惠27090.8元。综上,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3484.2元。该判决结果原、被告均表示接受,被告也向本人表示没有再上诉的意愿,如今该判决已经生效。
撰写人:冯振国
2010年7月18日
第四篇: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协议纠纷
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协议纠纷
夫妻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问题需要再次进行协商。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割财产种类、标的额,都与过去大为不同。因此当财产分割协议达成以后,很可能会再次发生纠纷。那么,当事人能够向法院请求撤销或者变更财产分割协议吗?
一、财产分割协议的效力
根据法律的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对双方就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便反悔。双方协议离婚后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具有一般合同的效力。
那么,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达成一致,如果真的又产生财产分割协议纠纷真的不能反悔了吗?法律对此有相关规定。
二、夫妻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协议纠纷又再次产生的,能否请求法院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
离婚后却反悔了,越想心里越不平衡,于是向法院要求重新分割。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分析以上的规定,也就是说,重新分割财产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况且对“欺诈、胁迫、重大误解”行为的举证也比较困难。故当事人在登记离婚时,对财产的处理上,要明白一旦在协议上签了字,协议就有了法律效力,所以订协议要三思而后行,涉及到大标的额的财产的分割,双方还是谨慎行事。总结起来,财产分割协议并不是签订了之后就有终局效力的,它可以在没离婚前无条件反悔,也可以在离婚后有条件反悔。
在实际生活中,夫妻之间的财产分割不仅涉及到夫妻双方的利益,更涉及到债权债务人的关系。财产问题最容易引发纠纷,财产的分割问题,由于不同的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割方案,这时您需要在律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谨慎处理离婚时财产的分割问题,预防财产纠纷的产生。
第五篇:邵某婚后财产分割代理词
江苏维尔达律师事务所
代 理 词
尊敬的审判员:
江苏维尔达律师事务所接受原告的委托,指派潘叶娟律师担任原告邵某诉被告隐藏离婚财产一案原告邵的诉讼代理人,通过查阅相关证据材料,参加庭审,现根据事实和法律,发表如下代理意见:
一、被告故意隐瞒夫妻共同财产,对该隐匿部分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一)被告故意隐匿的、其在2007年10月与案外人何某某各出资150万元共同设立的常州市某有限公司中所享有的股份份额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原告与被告于1996年9月登记结婚,2009年12月11日丹阳市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并制作了丹阳市人民法院审理作出(2009)丹后民一初字第945号民事调解书,并经双方当事人签收生效,而诉争常州公司设立于2007年10月9日,在原、被告夫妻共同关系存续期间。
依据我国《婚姻法》第17条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第18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认定、19条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来看,本案中在被告无相反证据证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其获得的财产为个人财产的情况下,上述常州公司股份份额权益应当认定为其与原告夫妻共同财产是无争议的。
(二)被告故意在离婚诉讼中隐匿了上述公司股份份额。
1.在原离婚案件诉讼以及庭审过程中,原告已明确请求分割双方的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其应有之义当然包括对其与被告何平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全部应当属于共同财产进行依法分割的要求。在原、被告双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主要是由被告控制着家中绝大部分经济财产权,原告根本无法知道被告在离自己居住的丹阳市外的常州市还出资150万元与他人共同设立公司。
2.被告在 2009年12月与原告在丹阳市人民法院的庭审笔录、以及民事调解书中均没有涉及系争常州公司股份份额,并且从上述法律文书来看,就原、被告双方当事人的共同财产的内容也是很明确的,不存在“各自名下的其他财产”、或者“其他财产纠纷”等含糊之意。这一点可以从在经双方当事人签收生效的(2009)丹后民一初字第945号民事调解书中第三项法院确认的原、被告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清单中进一步得到证明,该项中根本就未提及该常州公司股份份额,显然,被告存在刻意隐瞒之举,意图多分得夫妻共同财
1产。
同时从该第三项就原、被告“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确定来看,共同财产中是不存在30万元银行存款的,而实际上,该30万元原告名义银行存款是被告 因刑事案件,原告为此向司法部门缴纳的保证金,嗣后,该笔款项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被双方消耗掉,根本不存在原告隐匿银行存款之说。
3.关于本案诉争常州公司股份份额情况,原告在离婚诉讼时是不知情的,所以,也就无法在离婚时就该部分财产提出分割的请求,这与(2009)丹后民一初字第945号庭审笔录、民事调解书中确认的夫妻共同财产是相吻合的。事实上,原告是在离婚后,直到2011年9月才获知还有此常州公司股份份额尚未分割,进而委托本律师事务所律师查询后才确信的。被告虽提出异议但没有充分的相反证据能推翻这一事实,所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0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综上,从1、2、3点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丹阳市人民法院在原、被告双方当事人的离婚诉讼中先确定了共同财产范围,然后进行分割。有关“夫妻存续期间在经营过程其余债权债务”也是在(2009)丹后民一初字第945号民事调解书第三项有关“夫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确定”范围内的“丹阳市某物流有限公司”、“丹阳某有限公司” 经营过程中债权债务的约定。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本案中被告在原、被告双方当事人离婚时存在隐藏夫妻共同财产,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故,原告 请求依法分割与被告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的诉讼请求是有法律依据的,应依法予以支持。
二、被告隐匿的上述常州公司股份份额的夫妻共同财产权已经变现,原告要求依法分割该转让款是可行的。
本案诉争的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即为:
(1)2007年10月9日常州某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所确认的被告 以150万元货币出资形成的股份份额;
(2)2011年8月25日常州市某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东会议决议、被告 与案外人何某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所确认的58万元股权转让款;
(3)2011年9月2日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北分局受理并核准常州市某有限公司股东变更等进一步证明被告与原告离婚时故意隐匿常州公司股份份额、企图侵占原告合法财产的事实;
(4)2011年8月29日,被告收受何某股权转让款58万元,此时,该诉争股份份额财产权变现,原告可就该转让款主张依法分割。
综上所述,被告离婚时故意隐藏婚姻存续期间财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该股份份额财产系原、被告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应当按照照顾女方、照顾无过错方和《婚姻法》第47条之规定权益的原则进行分割,请贵院以事实、法律为依据,准予原告的诉讼请求,以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此致
丹阳市人民法院
代理人:江苏维尔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孙爱林、潘叶娟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附: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有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婚姻法》第 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婚姻法》第 四十七条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 135 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 137 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 31条 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最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 ,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分清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2)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
(3)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
(4)一方或双方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
(5)一方或双方取得的债权;
(6)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7、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举证。当事人举不出有力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21、一方将夫妻共同财产非法隐藏、转移拒不交出的, 或非法变卖、毁损的,分割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一方,应予以少分或不分。具体处理时,应把隐藏、转移、变卖、毁损的财产作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一方分得的财产份额,对另一方的应得的份额应以其他夫妻共同财产折抵,不足折抵的,差额部分由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一方折价补偿对方。对非法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人民法院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理。